我儿子姓黎,家字辈,今年农历1月23出生,帮忙取个名字
黎家嘉
黎家森
黎家效
黎家明
黎家军
黎家钰
黎家彬
黎家毅
黎家亮
黎家岩
黎家淳
黎家沛
黎家夕
黎家逸
黎家见
黎家成
黎家泓
黎家智
黎家昊
黎家起
黎家鹏
黎家杰
黎家特
黎家拓
黎家好
黎家容
黎家旭
黎家广
黎家可
黎家翔
黎家科
黎家彦
黎家祥
黎家波
黎家安
黎家武
黎家亮
黎家杰
黎家旭
黎家汐
黎家凌
黎家葳
黎家坤
黎家悦
黎家佑
黎家健
黎家权
黎家洋
黎家奕
黎家舟
黎家伟
黎家启
黎家敬
黎家迪
黎家辉
黎家翔
黎家历
黎家然
黎家进
黎家智
黎家磊
黎家鸣
1李立三,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之一。
2左权,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黄埔一期生。在红军时期,曾任代理军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立马太行,指挥了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战役,文武双全,甚为总司令朱德和彭德怀倚重。1942年5月,在指挥部队突出日本军队包围时不幸中炮弹牺牲,年仅37岁。朱德写诗悼念:名将以身殉国家,誓以吾血卫吾华!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3蔡申熙,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红军高级将领,红四方面军15军创始人之一,红25军军长,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立发展立下大功,1932年7月在指挥作战中壮烈牺牲。
4程潜,字颂云,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原湘系军阀代表人物,早年追随孙中山。1949年与陈明仁举行湖南起义。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5陈明仁,国军中将,共和国开国上将,本为国军中一员悍将,在东北四平与四野交过手。1949年与程潜湖南和平起义,成为解放军兵团司令,
6宋时轮,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开国上将。黄埔五期生。参加了红军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冀东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副司令兼九兵团司令兼政委。建国后任军科院院长等职务。
7何健,国民党湘系军阀,国军二级上将,湖南省政府主席。他仇视农民运动,1927年5月27日,指使团长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和革命群众。1930年,杀害毛泽东结发妻子杨开慧于长沙识字岭。后来被剥夺军权。1956年病死在台湾。
8晏福生,开国中将,独臂将军,两次都被认为已经牺牲,却大难不死,他也是南泥湾大生产的英雄模范,受到毛泽东的表扬。
文 | 鹤湖风光
古人云:史、志、谱,其义一也。上下五千年,经纬百家姓,家谱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一部独树一帜、古人今人跨越时空共同书写、共同传承的家族之史记,百姓之经典。
续修家谱,功莫大焉。上溯列祖列宗昭穆一本,下启子孙后代世系万派。发扬古贤风范,传承先人美德,重申家训之谕,启迪人生之本。
岁月荏苒,人间兴替。京兆黎氏英奇公支下裔孙,世居彭泽县大桃源及瀼溪镇黎家村(旧称菊邑下洋湖,原属东流县唐丰上乡十二都),虽遭战乱兵燹,家谱仅存卷首,百年失修,但族人尊祖敬宗的情怀,无可扼制,从未失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人生哲学话题,唯有在家谱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修谱,就是人们心中的一条回家的路,家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一块圣地,是子孙万代灵魂的归依之所。一个家族如果缺少了家谱的传承,在精神世界里,无论身居何方,都算是客死他乡。失去了家谱,后人更不知道自己根由何来,将归向何处。拜读残存的谱首,想我黎氏,祖德宗功,巍巍华表。谱牒千百年传承有序,又岂会在历史长河中怅然断失呢!
食徳饮和,必蒙祖先暗祐。通过不懈努力,精勤搜访,二零二零年岁末,族人在网络上发现了一条重要信息。光绪三十四年,与我支合修宗谱的菊邑(旧东流县)同宗英义公、英茂公房,二零一六年续修家谱。因两地相去二百里之遥,跨省越山,地名更替,音讯百年未通,当地掌修大中先生,心念英奇公支派,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修谱寻亲信息。
二零二一年正月十六,新元伊始,东风解冻。英奇公房族裔冬伢、贵宝、新法、黎华、青贵一行,一路春风,驱车前往安徽省东至县英义公房住地黎家村,喜见保存完好的英奇公支下世系旧卷。川流派别当知同源,人代散殊当知同祖。瀼溪笑颜,鹤湖腾欢,两地宗亲,共话兄弟情谊,举杯相庆,欢聚一堂。
二房大中宗亲欣然受托,鼎力匡襄,利用一品谱局家谱软件编辑世系,并对艰深晦涩的古序断句标点。仅仅月余,新谱告成。从此,悠悠千古,一部浩瀚的家族史,源源本本、明明白白,走进了族人的视野。
拜读新谱,墨香盈案。本宗黎氏系自山西上党,派出江右宁都,伟绩丰功,官尊望崇。得姓有考,颛帝之孙北正黎,掌司天下土地,其后以字为姓;立国有史,黎侯佑商有功,封土潞州上党(今山西境内)建立社稷,以姓其国。泱泱黎氏,京兆名门,有惠民之政,后裔黎顼,仕梁为相;有戡乱之武,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顼的后代侨公敕封永乐侯,子孙将才翼北;有郡望之显,唐代宗大历丙午年,干公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京兆堂号,家声远播;有衍派之祖,唐敬宗宝庆二年度公官虔化令,开江南黎氏之先河;有帝师之严,清泰公懿宗咸通戊申授太子太傅,后世以地其名;有华国之文,虔州指挥史延昌之裔希声,北宋庆历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有贤良之祠,黎少师德重乡闾,光辉家乘;有聚族之裔,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己酉科江南大主考志远公,二修族谱,宁都黎氏支分派别,谱传四方。
追本溯源,侨公尊为京兆黎氏传承有序的始祖,籍在明州。度公授虔化令,自明州辟居江西宁都,尊为江南之祖。二十五世八郎官居清溪,次子七郎随子成忠官迁吉安府永丰县瑶田。三十九世元瑛公生四子,长英奇由永丰县永丰乡择居彭邑,次英义、四英茂见山青水秀,爰得乐土,卜居今东至县升金湖畔,唯三英旺留守故乡,重土不迁。从此各房开枝散叶,云仍第衍,传承有自,百世祯祥。
古人云:修谱旺族。凭吊古人,历史远去,茫然而山高水长。唯有家谱铭记祖徳宗功,激励后昆。续修家谱,是一个家族自强不息、族隆云兴的象征。百年岁月,华章维新,谁支谁脉,有条不紊,左昭右穆,焕然一新,纪事纂美,垂之久永。恭祝黎氏后裔,麟趾呈祥,螽斯衍庆,起凤腾龙,光耀门庭,蓬蓬勃勃,共建美好家园。
公元二零二一年岁次辛丑孟春之吉
岁月流逝,幼年的许多往事日渐淡漠,但县城东门的那栋黎家大屋,却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心里,是那样的古朴亲切,又是那样的缥缈悠远。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一个夏雨濛濛的午后,我去黎家大屋寻访儿时的一位老同学。在雨中,我撑起一把油纸伞,沿着太平街、朝阳街(今人民路)独自前行。梧桐细雨,转角处便现出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在古城浏阳堪称首屈一指的富豪民宅——黎家大屋。
卵石铺路,绿荫遮雨。抬头望去,大屋门前,一对石狮正襟危坐,栩栩如生。这是一栋典型的明、清“天井院”格式建筑:青砖青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明柱花窗。工艺细腻精湛,美妙绝伦。虽历经了两百余年风雨的侵蚀,但从那残留在砖瓦木石上的印迹中,依稀可辨其当年豪华富贵大宅的模样。墙角上肥厚而湿润的青苔掩盖不住昔日的风韵,角楼上茂密而茁壮的杂草遮挡不住屋中人当年的奢华。
这儿有着喧嚣都市中的宁静,有着俯仰皆是的画境。雨霁天晴,云开雾散,阵阵凉风拂面而来。庭院内,只见男人们三五成群,悠闲地聚集在那家门前的荫凉处饮茶、搓麻将,一条肥胖的黄狗在桌边转来转去。有些女人半躺在厅屋里的竹睡椅上纳凉,手里摇着大蒲扇,微闭着双眼,裸露出雪白的脖颈。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戴着老花镜,迎着凉风,坐在墙边的靠背凳上,眯缝着眼睛,专心致志地做着针线活儿。她们身旁的竹笸箩里盛满一堆堆花布头和五彩丝线。一群稚气未脱的孩童在“寻躲”(即捉迷藏),追逐嬉闹着,大屋内回响着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黎家大屋门前有家小酒店。记得那年随学校下乡春插回来,老同学将我带到这里,买了一小份卤猪脚,几片卤豆腐,打了二两白酒,说是“散散风寒”。两人喝得满脸通红,十分惬意。这是我第一次喝酒,从此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这年,我刚满14岁,在浏阳一中读初二。
我这位老同学的父亲是位儒雅、睿智的长者,饱读诗书,见识很广。他常跟我提起黎家大屋昔日的辉煌。他说,黎家大屋系黎午帆兄弟所建。黎祖籍江西,是逃荒来到浏阳的。原先住在北正街刘家大屋,靠拖板车、卖苦力维持生计。后来开了一家万和正南杂店,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大,赚了不少钱。公元1756年,开始在县城东门择地建房。他们雇请木匠、砌匠、石匠100余人,斥金万两,大兴土木,花了一年多时间,建成一栋五进、大小210间的庄园式宅院,人称“黎家大屋”。
黎家大屋左边是轿夫房,当时有轿子五六副,雇有十五六个轿夫。二进是花台,砌成“左青龙”、“右白虎”的图案。二进右边是花厅,摆放着牡丹、水仙、玉兰等名贵花木。这里是专门用来接待朝廷来人和地方官绅的地方,一年四季花团锦簇,屋子里飘散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二楼为跑马楼。三进也是花台,其图案为红书、宝剑。四进花台是白鹤青松图案,左边有一口圆井,深达15米,井水清澈甘甜,供全家人饮用。在三进大厅,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的大横匾,上书“高谈转清”四个镀金大字。在官厅,还悬挂着一块清代名人送来的横匾,上书“凤宿梧桐”四个镀金大字。
尤为使人赞叹的是,黎家大屋200多根大立柱,每根园围均为二尺五寸,现今自然难寻,立柱下面为雕花的石座垫。每间房子都有上下两层楼板,地面铺着红漆地板。宽敞舒适,冬暖夏凉。整个布局和陈设,无一不彰显着富丽堂皇的气派。
黎午帆的大儿子叫黎克康,他们兄弟21人,相继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共100余人。家中常年雇请有管账、轿夫、花工、厨师、家丁、丫环、使女等百余人。在建好黎家大屋的同时,黎氏家族还在浏阳北乡、东乡购买良田413公顷,成为显赫一时的大富豪。
自古以来,小城浏阳的民宅建筑很多,也很美,诸如宋家大屋、周家大屋、谭家大屋、刘家大屋等等,都是县城一些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不过,作为县内民居之首,与众不同或者说更为显著的是,黎家大屋有着一种安宁静谧的美,一种恢弘大气的美,一种简洁明快的美。
新中国成立后,凝聚着劳苦大众心血和汗水的黎家大屋,终于回收到人民手中。城关镇政府对黎家大屋进行清理登记,将200多间房屋分配给无房户居住,共住进城区居民61户。我的这位老同学家里,就是这时候搬进去的。到1994年,居住总人口达274人,其规模之大,在浏阳城内,当时尚属独一无二。
1996年,黎家大屋与毗连的梅花巷、胡家巷一带地段,被开发建设成梅花小区。黎家大屋,这栋曾闻名遐迩的清代民居,顺应时代潮流,被陆续拆除。
小城巨变,旧貌换新颜。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作为一处建筑,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段240多年前由浏阳人用心和手书写的历史,黎家大屋将永远驻留在我的心底。
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客家人”这个称呼的,但其实,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并没有客家人,换句话说,客家并非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客家人其实是一个汉族民系,用简单的少数民族的概念并不能概括客家人的概念。而客家人的分布又是非常的广泛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人的人数也是众多,很多人也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客家人这个群体出现客家这个称呼的含义很显然,是说他们原本并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后来到这里定居了,因此是“客”,那客家人的祖先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如今遍布世界,他们最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有很多客家人的家谱当中记载他们来自江西
1客家人简介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语白话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语拼音:Hag1-ga2或Kag1-ga2)。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汀州(今分属龙岩和三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印尼、大马、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牙买加、荷兰、缅甸、法国、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其中印尼、沙巴州、英国、牙买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塔希提岛等华人社区以客家人为主。客家语成为苏里南法定语言。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语发音的你、我、他就是尔、吾、其的古音。。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至2017年,设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
2客家人的起源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个分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客家人是正宗的汉族人,也即客家人自称的“老汉人”。汉民族最早的起源地在黄河流域的渭河平原一带,属于炎黄子孙后裔,黄帝之后有大禹,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夏商两代的人都称自己为“有夏”、“华夏”,华夏族便是最早的汉族主体。
后又历经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秦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之后,华夏族的称谓被汉族取代,汉族称谓从此流传天下。随着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争的影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开始南迁。最初的汉人从山西、陕西南下,经过河南南阳,进入湖北襄阳后,沿着汉水进入今天安徽、江苏一带,也有少部分迁移到了江西、湖南等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又开始南迁。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在江南起义,黄巢20多万大军直指长安。唐王朝此时最后一支精锐部队在润州刺史、镇海州节度使高骈的手上,唐僖宗命令高骈率领7万精锐阻截黄巢,高骈非但不听圣旨,反而起兵谋反,割据江淮。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派大将秦彦降服了高骈。高骈虽然被灭,但江淮各地的军阀趁机起兵作乱,杨行密、朱温、孙儒等人长期在江淮之地割据厮杀,来回反复践踏。最后,朱温击败其他势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这一场大混战,史书上称之为“唐末江淮大混战”。
唐末江淮大混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从秦汉以来迁居到江淮等地的汉人继续被迫南迁。从渭河平原迁来的汉人,在江淮之地繁衍生息数百年,人口兴旺。安史之乱时,人口的大量南迁,主要迁在河南、江淮一地。安史之乱后,尤其是唐末江淮大混战之后,迁居在江淮之地的大量汉人继续南迁,进入江西避难。
3为何客家人家谱上记载起源于江西如此一来,作为距离江淮最近的江西省,成为了承接大量人口涌入的地区。当时江西节度使危全讽管理江西,由于防守严密,兵灾和战火很少波及江西。古籍《谭全播传》记载:“危在任七年,人物殷盛。”
唐朝末年,江西的袁州、汀州两地突然之间人口暴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汀州人陈本起兵造反,陈本的兵马大多是江西本地的土人,但是战争打到第三年时,陈本的人马越打越多,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两淮之地的汉人。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有“淮汉入汀”、“掳淮汉为前驱”等记载。可见,当时大量汉人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人口数来看,唐朝末年,赣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明嘉靖年间的《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的户数是120985户,淳熙年间(1174—1189)赣州户数增加到193339户。在汀州,崇宁年间(1102年)汀州的移民户数达到了172432户,庆元年间的汀州户数是达到了218570户。在虔州,崇宁年间人口从172432人,迅速暴增到272400人,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人口暴增了10万人。
北宋中期之后,赣南之地聚集的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区。由于赣南之地不产盐,百万人口逐渐向南方的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当时地处蛮荒的两广和福建也渐渐有了汉人迁入。《续资治通鉴长编》嘉枯七年(1062)二月辛巳说:“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盐既弗善,汀故不产盐,二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既毕,往往数十百为拿,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湖、循、海、惠、广八州之地。所至劫人谷帛,掠人妇女,与巡捕吏卒斗格,至杀伤吏卒,则起为盗,依阻险要,捕不能得,或赦其罪招之,岁月浸霪滋多。”
《资治通鉴》这段话,证明了大量汉人从赣南迁到两广一带掳掠钱财和盐巴,最后甚至结成一个团体对抗官府的事实。南宋之后,随着战火蔓延,汉人继续从赣南迁出。《梅州图经》记载:“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借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是谁当然就是唐末迁移到江西的汉人,因为从南宋时起这些人就被称之为“侨寓者”,所以人们都通俗地称呼他们为“客家人”。
这就是客家人的祖辈为何大多来自江西的缘故,翻开客家人的家谱追溯到唐末时期,大多数客家人的先祖均来自汀州、赣州等地,再往前推则是江淮之地和河南,这符合客家人迁移的路线,也符合历史事实。
经过对南方客家人姓氏及家谱的研究,发现南方的揭、曾、赖、廖、刘、蔡、钟、练、卢、谭、黎、罗为主的客家人姓氏家谱,都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从南方客家姓氏的族谱来看,其迁移路线和祖辈溯源符合客家人迁移路线图,符合唐末江淮大混战和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的规律。
由此可见,唐末江淮大混战后,迁居到江淮、河南等地的客家人纷纷进入江西,江西人口在短时间内暴增至百万,从唐末在宋末的数百年之间,客家人在江西繁衍生息,并有人因为盐、土地等不足向两广、福建一带迁移。南宋末年之后,大量客家人继续迁移南下,进入到当时还是蛮荒的两广、福建等地。
由于客家人是迁入者,因此被两广和福建一地的人称之为“侨寓者”,也就是后来通俗话说的客家人。当然,客家人从南宋迁移两广和福建等地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历经了近千年的历史。乾隆中期后,大量客家人进入两广。清末时,土客矛盾激化,因为土地、水源、婚姻等爆发大规模土客械斗,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一般来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历经了西晋、唐末、南宋、清初、清末五次大迁徙。五次大迁徙,客家人一路南下,并经过近千年的繁衍,这才形成了今天客家人的分布格局。
截止目前,客家人总数约为8000万人,海外约有15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海外的客家人在越南、新加坡、美国等地。在历史上,客家人出过很多豪杰英才,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这就是客家人的来源,这就是客家人家谱记载祖辈来自江西的原因。
我儿子姓黎,家字辈,今年农历1月23出生,帮忙取个名字
本文2023-10-24 15:50: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