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镇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半城镇的历史沿革,第1张

半城镇为春秋时期徐国故址,夏朝的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自此,徐国开始在半城定都。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偃王弃国出走,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自此徐国国都北迁徐州一带。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1949年置雪枫镇,1956年划属洪泽县,1964年更名半城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建镇。同年复归泗洪县。1996年,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雪南、雪北、唐庄、大新庄、五里庄、前洼、洪安、穆墩、新建、濉河、安河口11个行政村和半城居委会。2003年,辖半城、雪北、雪南3个居委会和唐庄、前洼、洪安、穆墩岛、安河口5个行政村。原成河乡位于泗洪县东部,洪泽湖西岸,距县城42千米。1956年划属洪泽县。1957年8月,肖河、成河、台口三个乡合并为成河乡。1958年,顺河乡、成河乡合并为洪湖公社,不久改名顺河公社,1961年划分为顺河、成河2个公社。1972年,撤销成河公社,勒东、肖河、台光、尚嘴、立新5个大队划入老子山公社,洪祥、东风等大队划入顺河公社。1975年恢复成河公社。1983年改成河乡,1985年复归泗洪县。1996年,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尚嘴、东嘴、台光、肖河、成河、勒东、洪威、大兴8个行政村。2000年,撤销成河乡,将成河村、洪成村、大兴村划归半城镇管辖,将尚嘴村、东嘴村、台光村、肖河村、勒东村划归龙集镇管辖。

徐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

宋朝时期,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11%,排在第17位。 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2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东、江苏,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62%。

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当代,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

扩展资料:

徐姓名人

1、徐伯

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当时,汉武帝采用了大臣郑当时的建议,命工程水利专家徐伯测量地形,发兵卒数万人开掘了漕渠,灌溉农田。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

徐伯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雨,任劳任怨,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亲自主持了漕运的开凿工程。从测量、制图到动工,他都躬身实践,身体力行。为了工程早日竣工,不分昼夜巡行于穿渠之处,躬身劳作,竖立表记,确立地点、践线,选定了渠线和渠坝高程。费时整整三年,动用了民工数万人,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2、徐世勣

(594~669) 唐初名将。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入唐,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徙居东郡卫南(今河南浚县东南)。父盖,家豪富。

世绩十七岁时,从翟让起义于瓦岗寨。大业十二年(616)李密加入瓦岗军后,世绩与王伯当劝说翟让推李密为主。十三年二月李密称魏公,以世绩为右武卫大将军,封东海郡公。

-徐姓

-徐伯

-徐世勣

徐字的演变如下:

“徐”是徐州的简称,古九州之一。

形声字,从彳,余声。徐本义为缓、慢。

出处有:《说文》:“徐,安行也。”

《管子·枢言》:“众胜寡,疾胜徐。”引申用于形容安闲的样子。

《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郭璞注:“雍容都雅之貌。”继而引申有散开、舒展的意思。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鲁人徐伤归父之无后也。”

也是古徐州的简称,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约在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汉以后各代皆置徐州,辖地常有变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带。多以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或下邳(今江苏邳县)为治所。

“徐”姓的来源

1、源于嬴姓

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2、源于嬴姓

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半城镇的历史沿革

半城镇为春秋时期徐国故址,夏朝的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