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徐氏宗谱》中的“传是楼”主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传是楼”主人,第1张

分类:  草堂话谱

“传是楼”主人,昆山徐乾学(1631-1694)是也,字原一,号健庵,康熙庚戌科探花,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充《明史》总裁官,兼总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其二弟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科探花,官至吏部右侍郎;三弟徐元文(1634—1691) ,更是顺治己亥科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三兄弟,二探花,一状元,而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又皆中进士。科举如此之盛,仕途如此之隆,有清一代,不知还有谁家能相抗衡。

“传是楼”是徐乾学藏书治学之所,清人汪琬作《传是楼记》:“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藏书既多且珍,他采取大宗收购、请友朋代购、抄录等方法广聚典籍,如亭林先生(顾炎武是他的舅父)遗书就尽为其攫取,李开先万卷楼、延令季氏藏书等均有所得。根据《传是楼书目》和《传是楼宋元本书目》记载,“传是楼”中,仅宋元善本就多达四百五十种,所以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中说:“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关于“传是楼”名称来历,汪琬在《传是楼记》如此解释:“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锡山徐氏宗谱》,今所存者以清光绪三十一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为多,九十四卷九十四册,据《中国家谱综目录》载,上海图书馆和日本、美国等均有收藏。而我所藏的这一部,为清咸丰七年古十笏堂木活字本,三十六册——怕是不全——因为没有其它谱目记载,而此既无目录,又不分卷,竟不知原为几卷几册,今缺何卷何册了。

据上图所著录,光绪三十一年本《锡山徐氏宗谱》,为无锡、江阴及苏州、常熟、常州、宜兴、昆山等地徐氏之统宗谱。而在此族中,所收录的族裔享大名者除徐乾学外,还有常熟人明右副都御史、著名清官徐恪;江阴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无锡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徐建寅(还是光绪三十一年本主修)父子;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等等。几乎是把江苏地区的徐姓精华囊括在一块了。而在我所藏的这一部咸丰谱中,徐恪是有的;徐悲鸿这时候还没有出世,不知道有没有他祖辈的世系;但徐霞客和徐寿、徐建寅的世系是肯定没有的。不过只要有徐乾学的家世在,这部残谱就很珍贵!江苏省的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清咸、同间,这一带是清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江苏省虽为传统的修谱大省,可留下来的早期家谱少之又少,跟这个战事是有极大关系的。如这一部咸丰年的《锡山徐氏宗谱》,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见他处著录!

谱以北宋学士封开国侯鼎臣公第十三世孙徐裕一为昆、锡二山一世祖。徐裕一,字梅轩,一字柏枢,元至正壬午春授南京兵部主事,仕至武略将军。子涧,晚号岫云,居无锡东胶山南,因元末避难,隐居常熟县之唐市。三世德,字虞野,行名华一,由唐市始迁昆山县季巷村,其时当在明初。十二世即为徐乾学。

徐乾学一门,极盛于康熙一朝,康熙大帝曾特赐“光芒万丈”四字,以示恩宠。但到后来因为牵连进了明珠政争的旋涡,解职南归。但亲属、门客仍旧依势横行,屡被人控告。他的第五子徐骏又为人骄横,民间有“毒毙塾师”之说,雍正初因罹文字狱,被处斩,徐氏家道遂渐式微,据说后来移家安徽,故晚清时人已云“今则昆山鲜徐氏子孙踪迹矣”。所以,在本谱中,有关他的世系,是如此记载的:“字原一,号健庵,开法长子,顺治庚子科举人,康熙庚戌科探花,仕至刑部尚书。配金氏,子五:树谷、炯、树敏、树屏、骏。”连他的生卒都没能说清楚。

徐乾学身后“传是楼”藏书散出,明珠府、怡府乐善堂等多有收藏。今经“传是楼”收藏过的宋元版典籍可见于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天禄琳琅、爱日精庐、艺风堂、滂喜斋等多家藏书目中。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祖像颇具特色

《周易》九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宋淳熙间抚州公使库刻递修本

此本是现存王弼注《周易》的最早刻本之一。皮纸印造,楮墨精良。字体结构疏朗,笔势清瘦,颇有瘦金书味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文嘉、文震孟、文从简曾递藏此书,并撰有题记。后又经毛氏汲古阁、 徐乾学传是楼 、秦蕙田味经窝、汪士钟艺芸精舍、瞿氏铁琴铜剑楼等递藏。

分享:

江阴周边一日游推荐

江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迷人风景的城市。周边的景点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韵味,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以下是一些适合在江阴周边进行的一日游推荐。

1 金山寺-惠山古镇

金山寺属于南宋时期的建筑,坐落在无锡市惠山区的金山风景区内。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让人惊叹的千手观音和绝妙的十八罗汉。旁边的金山盘道可以骑行或徒步,领略无锡的优美山水。接着,游客可以前往惠山古镇,品尝当地美食,如肉丸、寿桃、麻油鸭等。

2 神童山国家森林公园-梁溪公园

神童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生态环保主题为主的多功能休闲景区。景区内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环境沁人心脾,配合着清澈的小溪和峭壁上的飞瀑,让人沉醉其中。游客可以爬山赏景,看看神童洞、白云洞、天王洞等景点。同时,也可以前往梁溪公园,欣赏美丽的南山湖,品尝真正的太湖鱼头。

3 无锡老城区-锡惠古运河

无锡老城区是一处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从古至今留下了不少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可以参观无锡市博物馆、藕池公园等地。接着,可以前往锡惠古运河,走一走水边的树木成荫的小路,沿途欣赏美丽的运河风光,感受运河的历史文化。

4 花园寺-宜兴紫砂陶文化博览园

花园寺是宜兴新寺之一,建于南朝梁代,寺内的梵音阁、句曲塔等建筑,堪称艺术杰作。然后,游客可以前往宜兴紫砂陶文化博览园,了解当地知名的紫砂文化和制作过程,亲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留下美好的回忆。

5 鸳鸯谷-洛社古镇

鸳鸯谷风景区拥有一亩亩的谷地,清澈的小溪和高耸的峰峦,形成一个自然的乐园。游客可以在富有挑战性的攀岩活动中尝试身体极限,也可以漂流、划船、烧烤、露营等,体验不同的户外活动乐趣。然后,可以前往洛社古镇,让人感受到古时候的生活情趣,古镇内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6 武进樱景园-刘大钊故居

武进樱景园是江苏省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樱花主题公园之一。每年春季,公园内的樱花盛开,美不胜收。接着,游客可以参观刘大钊故居,体验一下红色旅游的魅力,了解刘大钊的革命历程和思想。

以上是江阴周边一日游的推荐,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景,欢迎大家前来游览。

虽然桑葚是初夏时期的水果之一,但是小拜年还是要在这里推荐一下,桑葚很多朋友多知道,对于这种不常见的水果其实大家都不明白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其实好处是非常大的,有些地区还专门拿桑葚来泡酒,据说对身体很补,下面小编来推荐一下无锡哪里可以摘,详情请见下文。

1、锡山区周家阁村

以往提起锡北镇的好去处,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多半是斗山。风景如画的周家阁村成为锡北又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美丽乡村”

价格:20元一人进棚费可品尝,带走的果子另结算,15元为塑料盒一份

电话:13665189993周晓芙

地址:锡山区锡北镇周家阁庄里9号庄里文苑

驾车路线:1广瑞路-锡沙路-锡北镇周家阁村;2锡沪路-团结路-锡虞路-锡北镇周家阁村

2、马山四季采摘园

马山的桑果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马山和平村开辟专门的地块种植桑树,推广采摘游,四季采摘园内十余亩桑树成为了无锡桑果采摘的首选之地。

地址:导航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和平社区和平路四季采摘园

电话:0510—85685648

价格:入园费30元/人,外带桑葚20元/斤。直接购买30元/斤

3、阳山住基村

阳山的桑葚树不多,但是相对集中,光明村、住基村里的树大果子好,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饕餮自驾采摘,品质相当不错。

价格:50元一筐(约2斤出头)

电话:0510-83950385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住基村沈家旦5号

4、锡山区新宏农场

锡山区东港镇新宏农场的桑葚,大约在5月5日、6日可采摘30多亩的桑葚田

采摘价格:入园门票10元/人,14米以下儿童免票,外带40元/筐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高德地图搜“东港新宏农场”即可导航到达)

5、春风家庭农场

桑葚是越黑的越甜,喜欢酸甜口感的则可以选择摘颜色偏红一些的果子。

地址:锡山区春风路88号春风家庭农场

价格:30元一斤

6、安镇农博园

这里是无锡人气较高的水果基地,水果品种也是应有尽有。周边哈有配套的CS拓展基地、烧烤乐园等也都是人气爆棚,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价格:40元/人(进园畅吃)

地址:西山区安镇锡东大道农博园北50米

自驾:走锡东大道,沿锡沪路果茶桥到安镇镇中心,过了查桥就到安镇了,就能看到路边农博园的指示牌。

7、江阴夏港街道桑葚园

地址:江阴市夏港街道白石山,或乘坐公交车19路底站下

价格:一斤20元

江阴月城兄弟桑果采摘园

地址:江阴市锡澄公路无锡方向--戚月线--双泾生态园

价格:一斤20元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姓。伏姓也是宓姓,宓姓也是伏姓,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2、赐为伏姓。北周时,有个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侯伏氏。后来侯伏氏从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孝文帝建都洛阳后,两支皆改为伏姓,贺屯氏改为贺姓。

■迁徙分布

伏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历史名人

伏羲:即太昊,本姓风。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簇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字子。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破坏,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日本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

伏恭: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 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恒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革命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革命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军队独立自任赴通州运动独立,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 。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初置。相当于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的地区。

高阳郡:本是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平昌郡:南朝的宋代将顿邱郡改为徐州平昌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治所在顿邱。平昌安丘(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

2、堂号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以后,伏生扒开墙头,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21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汉文帝时,他已90 多岁了,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 错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伏姓宗祠通用对联

〖伏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源自风姓;

望出太原。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伏姓的源流和郡望。

太原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伏胜,故为秦博士,世称伏生。治《尚书》,得二十九篇,即今古文《尚书》。

高风亮节;

阳春白雪。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伏姓名门望族居住地“高阳”嵌字联。

书传博士;

系出羲皇。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济南人伏胜(即伏生),字子,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曾在秦任博士,汉初在齐、鲁间教授《尚书》。文帝曾派晁错专门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自他的门下,今本《尚书》二十八篇,就是由他的传授而得以保存的。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下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相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错畜牧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

羲娥授学;

无忌著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伏胜的女儿羲娥,能传家学。伏胜向晁错传授《尚书》时,已九十多岁,多依赖羲娥。下联典指东汉东武人伏无忌,袭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遵诏与议郎黄景共同校订五经及诸子百家。又采集古今,著《伏侯古今注》。

嘉谋习礼;

绩学传书。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伏生。下联典指汉·伏湛从父受《齐诗》,教授数百人。

〖伏姓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玄曜五经博士;

安丘二论将军。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梁代经学家伏日恒,字玄曜,仕齐为鄞令,武帝时为五经博士,出为永阳内史。下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伏滔,安丘人。有才学,桓温引为参军,从温伐袁颠倒对寿阳,以淮南屡叛,著论二篇,名曰“正淮”。寿阳平。太元中迁游击将军。

诗得匡衡传授;

姿比颜子聪明。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傅伏理,从匡衡受济诗学。官至高密王太傅。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下联典指梁代侍御史伏挺。博学有才思。任昉见之曰:“此子日下无双。”有《迩说》文集等。

〖伏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口传尚书恩泽厚;

校正汉史名望高。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才女伏女,名羲娥。秦代博士伏胜之女。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屋壁中。汉立,伏生得遗书二十九篇,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派晁错从其学。胜时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由伏胜女诵传口授,《今文尚书》得以流传。下联典指后汉史学家伏俨,有《前汉书纠谬》。

〖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一画开天,三才参化;

百王为统,五帝肇基。

——佚名撰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伏姓远祖伏羲庙联。

fu

bend over;hot seasons ;subide ;pronate;

起;

〈动〉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瘗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ambush]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蛊。――《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surrender;yield;knuckle under;admit]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have respect for ;completely accept;be convinced]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go down]。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subdue]。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be take up with]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remain;hol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dog days;hot season]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4)

居处 [dwelling]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伏安

fú ān

[volt-ampere] 电气测量的一种单位,等于一伏特和一安培的乘积,在直流电中作为功率的量度,在交流电中作为表现功率的量度

伏案

fú àn

[bend over one's desk] 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伏笔

fúbǐ

[a hint foreshadowing later developments in a story, essay, etc;foreshadowing] 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兵

fúbīng

[(troops in) ambush] 战前潜伏的军队

伏尔加河

fú ěrjiā hé

[the Volga River] 欧洲最大河流。位于前苏联境内。长约 3690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河上建有多座水利枢纽工程,有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水电站。经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通航运河,已把伏尔加河与前苏联欧洲地区水系相沟通,交通便捷

伏虎

fúhú

[yield tiger]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伏击

fújī

(1)

[ambuscade;ambush]∶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

(2)

[still-hunt]∶偷袭猎物,静悄悄地追逐猎物,尤指不用猎狗

伏流

fúliú

[ground stream]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伏牛山

fúniú shān

[the Funiu Mountians]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伏特

fútè

[volt] 米-千克-秒实用制中电位差和电动势的单位,等于当一安培恒定电流通过一根导线,在这线两点间耗散功率为一瓦时的电位差,亦即相当于一安培电流通过一欧电阻跨接于电阻之间的电位差

伏特计

fútèjì

[voltmeter] 用以测量在电路不同点之间以伏计的电位差的仪表(如检流计)

伏天

fútiān

[dog days;hot summer days] 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伏惟

fúwéi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伏卧

fúwò

(1)

[take a prone]∶趴着;卧倒

(2)

[charge]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伏羲

fúxī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伏诛

fúzhū

[be executed] 被处死刑

伏罪

fúzuì

[admit one's guilty]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fú ㄈㄨ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常州自驾游到江阴中山公园的总里程为37公里,耗时50分钟,油费预计14元左右

从常州到江阴中山公园途径道路概况

龙华路 → 龙华东路 → 竹林西路 → 竹林南路 → 竹林北路 → 青洋北路 → 青洋路高架 → 青洋北路 → 扬子江路 → 芙蓉大道 → 芙蓉大道西段 → 周家湾桥 → 芙蓉大道西段 → 芙蓉大道 → 芙蓉快速路 → 芙蓉大道 → 梅园大街 → 毗陵东路 → 虹桥南路 → 虹桥北路

从常州到江阴中山公园路线详情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140米,右转进入龙华路。用时1分钟

沿龙华路行驶30米,左转进入龙华东路。用时1分钟

沿龙华东路行驶250米,右转进入竹林西路。用时1分钟

沿竹林西路行驶55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竹林西路行驶40米,左转进入竹林南路。用时1分钟

沿竹林南路行驶450米,直行进入竹林北路。用时1分钟

沿竹林北路行驶19公里,靠左。用时2分钟

继续沿竹林北路行驶19公里,左转进入青洋北路。用时2分钟

沿青洋北路行驶60米,朝青洋路高架,河海路方向,靠右。用时1分钟

行驶380米,直行进入青洋路高架。用时1分钟

沿青洋路高架行驶640米,朝河海东路,G42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青洋路高架行驶860米,朝河海东路,环球恐龙城,江阴方向,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青洋路高架行驶720米,直行进入青洋北路。用时1分钟

沿青洋北路行驶12公里,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青洋北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扬子江路。用时2分钟

沿扬子江路行驶400米,朝张家港方向,右转进入芙蓉大道。用时1分钟

沿芙蓉大道行驶349公里后,进入芙蓉大道西段

。用时4分钟

沿芙蓉大道西段行驶4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芙蓉大道西段行驶1000米,直行进入周家湾桥。用时1分钟

沿周家湾桥行驶70米,直行进入芙蓉大道西段。用时1分钟

沿芙蓉大道西段行驶1053公里后,进入芙蓉大道

。用时13分钟

沿芙蓉大道行驶800米,靠左进入芙蓉快速路。用时1分钟

沿芙蓉快速路行驶706公里后,进入芙蓉大道

。用时7分钟

沿芙蓉大道行驶17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芙蓉大道行驶110米,左转进入梅园大街。用时1分钟

沿梅园大街行驶9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梅园大街行驶440米,右转进入毗陵东路。用时1分钟

沿毗陵东路行驶065公里后,进入虹桥南路

。用时1分钟

沿虹桥南路行驶580米,左转。用时1分钟

继续沿虹桥南路行驶60米,靠左。用时1分钟

继续沿虹桥南路行驶610米,靠左进入虹桥北路。用时1分钟

沿虹桥北路行驶900米,到达终点。用时1分钟

李寄童年时乡人就称其“性素颖异,少负奇才”。史书记载他“不经师授,博学能文”。李寄懂事后从母亲处了解自己身世,体谅母亲苦心,凭入塾时打下的一点基础,自己刻苦攻读,执着追求。从他自己所撰和他人所写的众多著述中,就有他背负借到的一卷卷书籍回家,不久又背负一卷卷书籍外出调换的记载。

在少年时期,李寄曾作过回归徐家的尝试。史载:“少长,欲旋里,族勿能收。” 宗族礼法是难以容忍被逐的人归宗认祖的。自此,他不再存此奢望。母亲被逐出徐家的遭遇,节衣缩食栽培自己的艰辛生活,年少的李寄是刻骨铭心的。到他18岁时,他的才名和学识已为乡人所折服。他已无法再一心读书,他必须自食其力,赡养母亲。这一年,他到周庄楼下村名门望族的葛家当了塾师。此后,他先后在定山、绮山、由里山一带设过塾,教授了众多门徒。历经16年,他过着边授课,边读书,边著述,边结友,边奉养母亲的生涯。

1644年,李寄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朱明皇朝覆灭,出于当时读书人普遍的正统思想,他“徒步走留都,上《平贼十策》”,为南京的南明小王朝献计。然而那些王爷、达官贵人是看不起一介布衣的,对他的“平贼”谋略更是不屑一顾。当得知清兵入关,农民起义军败走,朱明皇朝已回天无力,他登上由里山,痛哭而返。江阴抗清失败,他即着手搜集抗清烈士事迹,整理成10余篇,后收入他的《天香阁随笔》中。李寄在事隔10年后获知,江阴东门外周家场有位秀才叫周新所,当年在守城失败后投定山虎跑泉殉难,为黉塔湾庵僧打捞安葬。李寄特意请庵僧将自己领至周墓,揖拜悼念。他后来终身不愿出仕于清,清军屠城惨景和抗清义士的铮铮风骨,无疑对他起了决定性影响。

在设塾期间,他结交了不少附近寺庵的僧人为朋友,其中不乏会吟唱之僧。且那时江阴多能诗善文之士,李寄早已名声在外,慕名而来与李寄切磋诗文者也多,你吟我和,李寄诗作也多,仅他在定山居住期间的诗作,后来就编定为《谷口集》一卷。

李寄僻居山野,一生没有结婚,靠课徒养母糊口,生活十分清苦。有时,甚至没有换洗的衣裤。江阴人赵曦明在《桑梓见闻》中记述道:“尝有人闻其名而访之,见一人坐松树下,询之,即李介立也。而不能起,盖止有一裤,方濯晒树上,待其干也。”隆冬时节,没有棉衣,常常卧床不起。生病无钱求医问药,只能让其自然痊愈。买不起茶叶,就从山上拾一点松毛松果,燃松枝煎汤代茶。朋友来了,也只能采摘野生的黄花菜佐酒。李寄酷爱读书,但买不起书,他就向朋友借书来读。有的大部头书卷帙繁重,李寄背负着往来于山道上,乐此不疲。虽然生活艰难,李寄却不肯阿附权贵。在户部当官的张静涵慕名来访,李寄得到消息,越墙走入山中,避而不见。寒冬腊月,友人曹志云特制衣袍赠送给李寄,被他谢绝。

1652年,李寄母亲周氏去世,安葬在由里山山居庵侧。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他母亲去世前一二年,他参加了一次让他终生后悔的科举考试。这就是应常州府8县童子试。郡守是祖星岳。祖星岳很爱才,对李寄的应试文章大加推崇,将李寄选拔为这次童子试所录秀才的第一名。据史料记载,应试后李寄就自责,说他懊悔“奈何以文字干荣哉!”,“遂不复就院试。”祖星岳为李寄不参加院试而深为惋惜,专门赠送了一部《廿一史》。

《锡山徐氏宗谱》中的“传是楼”主人

分类:  草堂话谱 “传是楼”主人,昆山徐乾学(1631-1694)是也,字原一,号健庵,康熙庚戌科探花,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充《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