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姓现有人口数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左姓现有人口数量,第1张

左姓现有约一百一十九万三千余人。

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一位,人口约一百一十九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5%左右。

左氏在西周时,有左儒、左鄢父仕周为大夫,春秋时鲁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师展,晋有左史,战国时燕有左伯桃。可见在先秦时期,左氏族人已活动于西周之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及鲁(今山东)、晋(今山西)、燕(今河北)等地。

扩展资料:

左姓的由来传说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属于文化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绰罗斯氏,源出厄鲁特蒙古喀尔喀中路二旗,即外扎萨克都尔伯特部、赛音诺颜部,其在明朝时期是蒙古民族最强大的部落之一,经常侵扰明朝境地,后世居厄鲁特地区(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青海、宁夏一带)。

后有满族、裕固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olos Hala。蒙古族绰罗斯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左氏,满族、裕固族绰罗斯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左氏。

-左姓

北京地区左氏信息

           一、 宛平县的历史与左氏人物  

     商末、西周时期,地隶属蓟国,蓟都于蓟城。公元前七世纪,燕国并蓟国,都于蓟城。秦于蓟城设置蓟县。唐建中二年(781年)析蓟县设置幽都县。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之名,取《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义。”县城在北京宣武区(现为西城区)西部。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定都中都,宛平县与大兴县同为中都大兴府的管辖县;宛平县辖西部,大兴县辖东部。元初,废弃中都旧城,在其东北郊建大都城,为首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废除大兴府,置大都路,宛平、大兴仍为其管辖县。金、元、明、清时期,宛平县与大兴县成为北京顺天府的附郭县,其范围包括今北京西城区(含原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的全部或大部。宛平县公署(县衙)所在地明属积庆坊,清属正黄旗,即今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东官房(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03 号中国妇女报社大院)。

    1928年设北平市,宛平县改隶属河北省,县城迁至卢沟桥旁的拱极城,后世称宛平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县治迁往长辛店。解放初期仍隶属河北省,县署移至门头沟区大台镇西桃园村21号。1952年划归北京市撤销县的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分别划入丰台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海淀区,石景山区。

    民国《宛平县志》第五卷、人物(下)乡贤、人才记载:周,烈士, 左伯桃、 羊角哀,入楚,道遇雪乏食,桃以粮遗哀,而自饿死。(哀)后仕楚至上大夫,告于王,乃礼葬桃。

  民国《宛平县志》第五卷、人物(上)记载: 左贤, 天顺丁丑(1457年)科进士。

  雍正9年《井陉县志》卷之五、官秩记载:清(第4任)教谕, 左元熙, 顺天宛平人,贡生,康熙十五年任,是年复设。

        二、 大兴县历史上的左氏人物与村庄

      秦朝 设置 蓟   县 ,辽 会同元年 (938 年)改名为 蓟北县 ,与幽都县同为南京幽都府的管辖县。 开泰元年 (1012 年),改名为 析津县 。金代 贞元二年 (1154 年),改析津县置 大兴县 ,与宛平县同为大兴府所辖,其县治在今北京城西南。 元代, 大兴县治移至大都城内(今北京城内)。 明洪武 初大兴 县治仍在北京城内(今东城区大兴胡同) ,也是北平府治所在地;永乐中大兴县为京师顺天府治所在地;清代大兴县仍为顺天府治所在地;民国初大兴县为京兆尹治所在地。1928 年划归河北省,1949 年大兴县治移至青云店,1954 年大兴县政府迁至黄村镇。1958 年划归北京市改设大兴区,1960 年复为大兴县,2001 年撤县设区。

   康熙《大兴县志》第二卷营建、里社载有“东便门,正阳门,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高碑店,永定门,鼓楼,东直门,崇文门,左安门,大红门,麦子店,夕照寺,金鱼池,报恩寺,东岳庙”等地名, 说明了今北京市东城(含原崇文区)、朝阳等地区,明清时期均属大兴县的管辖范围。

  康熙《大兴县志》卷之五、人物、乡贤考记载: 左伯桃 、羊角哀,周,烈士。 左伯桃 、羊角哀入楚,道遇雪,乏食,桃以粮遗哀,而自饿死。哀后仕楚至上大夫,告于王,乃礼葬桃。

    光绪12 年《顺天府志》115 卷/ 选举表(一)/ 进士: 左企弓, 字君材,辽代进士, 大兴人, 辽、金时期大臣。“一寸山河一寸金”即左企弓所言。详见《光绪顺天府志》107 卷鉴诫传(下)。

    乾隆54 年《新修怀庆府志》卷十五、职官(下)记载: 左懋源,大兴人, 吏员,雍正七年任温县知县。

    民国6 年《洛宁县志》卷三职官记载: 左懋源, 大兴吏员,雍正十一年任县令。卷七艺文志载: 左懋源《李烈妇诗》 ——乾坤正气留太清,须眉巾帼自天成。有时巾帼凛大义,须眉或反输坚贞。伟哉李氏有劲节,肝肠如铁心如冰。靡他自矢已数载,捧盈执玉同兢兢。狂且蓦然肆毒手,胁以白刃甘如醇。捐躯一旦成素志,居然浩气凌苍旻。圣庙德化入人久,遂令巾帼为完人。贞魂毅魄死不灭,殊荣褒美光丝纶。

    光绪5 年《广州府志》卷二十五、职官表(九)记载: 左昌垣,大兴人 ,道光二年任番禺县鹿步司巡检。卷二十八、职官表(十二)记载: 左昌垣,顺天大兴人, 监生,道光十八年任香山县淇澳司巡检。

    同治3年《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卷十三、职官表(二)、文秩(下)载:彭水县知县, 左 元烺, 顺天大兴籍,安徽桐城人,道光甲辰进士,二十八年署。

    光绪22 年《费县志》卷三职官表记载: 左德溥,顺天府大兴县监生 ,咸丰六年代任知县,八年署任。

    左家庄: 1925 年前属 大兴县地域 ,现属朝阳区。如今左家庄地名虽存,但已完全城市化,无法寻找到本支(村庄)的左氏源流信息。网搜左家庄“建村于清末,当时左氏族人约有二十户定居于此”。 1993 年12 月《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载: 左家庄街道办事处位于朝阳区的西部(东直门外),东起首都机场路、东三环北路与麦子店街道办事处毗连,西至西坝河东里…… 明、清时为大兴县地 ,民国14 年属北京市东郊。民国36 年属北平市郊八区。1952 年至1956 年属北京市东郊区太阳宫乡管辖。1957 年,始建左家庄街道办事处。

            三、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瀛海镇左氏

    北京瀛海镇左氏,源于河北省河间市大渔庄村。据族谱记载,河间左氏始迁祖左君美,元末明初避乱从庐州(今合肥)徙至河北省河间县大渔庄。始迁祖君美公兄弟三人(君美、君弼、君辅),当年避乱三人各奔一方,君美居河间县;君弼后人现居住沧州、盐山等地;君辅后人至今未得详考信息。

    左君美,在河间左氏分支门派谱系上被尊为河间左氏之始祖。其子为一世祖,其孙为二世祖,以此推沿。左君美有三子、八孙。长子左道远为一世一大门祖;次子左道中为一世二大门祖;三子左道彬为一世三大门祖。八个孙辈,分列为一至八共八个小门之祖。

河间左氏二大门四小门,传至左汝翼,已是十八世。约在公元1916 年前后,左汝翼遣长子左印堂和四子左印樟,赴北京海子里创业,至1948 年前后,共购地300 余亩。其后人居住在海子里的怡乐庄和四海庄,现已迁至南海家园社区,至今已繁衍有120 人。

    2021年,北京瀛海镇左氏的口腔拭子,经大美基因科技公司基因检测(DNA 比对),与湖南湘潭市长丰左氏(左光辉、左靖、左文其、左宗良、左宗俭、左文建、左才柱、左宗建、左宗澨、左勇),河北唐县左北京村、南坛村(左东川),保定市城区左氏,河南永城县芒山左氏(左化清、左华),柘城县东左楼村(左胜亮、左德贞、左胜杰),河南柘城县(左德千,左永安),义马市霍村(左志强),淇县北阳镇史庄村(左建泽、左团岭、左见峰)同一家族。 本支左氏,如考证始祖左 君美 两个弟弟(左 君弼、 左 君辅 )后裔信息,可参考以上 基因检测 报告结论。

    四、 房山 区( 袁庄 、 北白 、 梨村 )左氏信息

    房山区 窦店镇袁庄村 现有左氏约50 人、 琉璃河镇北白村 有左氏约10 人、 拱辰街道梨村 有左氏约20 人,三个村原属良乡县,为同宗的左氏家族,世代口传始迁于山东。

    光绪15 年《良乡县志》卷一地与志、村店第41 页:治南, 袁家庄, 距城25 里。

    1958年,良乡县并入房山县。1990年编辑的《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1992年版)记载: ( 1 ) 袁   庄, 交道乡辖村,明代成村,因姓得名。 ( 2 )北   白, 东南召乡辖村,唐代良乡县有白水里,疑即今南白、北白之前身。今村成于明代。 ( 3 )梨   村, 良乡地区办事处辖村,明以前成村,因多梨树,故名。

    同治5 年《昌黎县志》卷五、职官记载: 左   阔,良乡人, (元)泰定五年(1328 年)任昌黎尹,尊崇学校,轻徭薄赋,慎民力。老稚咸感思之,勒石纪德。

    民国17 年《房山县志》卷四、职官记载:明代中后期, 莱阳举人左之龙, 任房山县尹。卷六选举记载: 房山县明代贡士,左枢;左机, 任兵马。

    2021年,北京房山区袁庄村的两位左氏族人的口腔拭子,经大美基因科技公司基因检测(DNA 比对),与河北易县北独乐村,山西孝义市石公村,汾阳市河北村,山东临沂市河东区福利庄(左黎),夏津县左王庄村(左高吉、左庆常、左朝善),湖北潜江市张金镇(左开金、左祖上),江苏丹阳市珥陵镇左墓桥村,江西永新县左坊村(左用庭、左清生等8 人)同一家族。

    五、延庆区延庆镇西辛庄村左氏

    延庆镇西辛庄左氏世代口传,,先祖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明朝初年兄弟五人(左大天、左大元,左大木、左大祥,左大喜)迁今官厅库区一带,1954 年修建官厅水库,由库区迁移至今天的延庆镇西辛庄村,家谱毁于文革。本支现有左氏近300 人。

    2021年,北京延庆镇西辛庄几位左氏的口腔拭子,经大美基因科技公司基因检测(DNA 比对), ( 1 ) 左建生为代表的左氏,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左长优、左云财、左长满、左长义、左长俊、左宏发、左宏清、左长明),江西丰城市太山庭金村楼下支(左圣根),山西平遥县宁固乡左家堡(左多祥、左荣昌、左海泉),郑州市航空港区香炉朱村,江西高安市荷岭镇库南支(左金军)同一家族或同源流; ( 2 ) 左建云为代表的左氏,与江西丰城市雷坊支(左德亮),江苏丹阳市珥陵镇(居民点村左柏林,左家村左锁仁、左夕二),安徽泾县(左文寿),福建武夷山市(左森毛、左森文)同源流; ( 3 ) 左锋,左强,左文宽为代表的左氏,与河北唐县左北京村(左玉水)同源流。  

      六、密云区左氏信息

    民国3 年《密云县志》卷三载: 左   桐 , 明贡生,官山西浮山县。光绪6 年《浮山县志》卷十七/ 十八载: 左   桐,直隶密云人 ,岁贡,万历二年知浮山县,创建明伦堂,振兴文教。

    今天的北京密云区仍有左氏人居,有说是河间左氏后裔,暂未考证或确定。相关信息:山东省惠民县左氏“立”字辈两兄弟,约在康熙中期迁居密云县。

    七、昌平区流村镇黄土洼村北台自然村、左家自然村

    1997 年10 月《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老峪沟乡政府驻地张家湾,在昌平县城西南253 公里。老峪沟乡 黄土洼村北台自然村, 位于乡域中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3 公里处,南距左家08 公里……,清末成村,因地处北营以北台地上得名,村域面积03 平方公里,聚落上地01 万平方米,有左姓3 户,10 人,均为汉族。老峪沟乡 黄土洼村左家自然村, 位于乡域南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8 公里处,清末成村,因姓氏得名,村域面积005 平方公里,有左姓1 户,3 人,汉族。

    据实地调查: 黄土洼行政村现为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所辖,现有6 户左氏30 多人,一百多年前由流村镇长峪城迁下来,今长峪城也几户左氏人居。

     本支源流: 听祖上说,本支左氏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此,至今400 多年。现分居于流村镇的几个村庄,较分散,其居住的村落因撤村并乡或村改等政策影响,多次搬迁,家谱在从北台村搬家时失落。字辈:万、文、思、巨、常、玉,现用到“常”字。

    光绪25 年《惠民县志·职官志》载:左 钦,昌平人,监生,天启年间任武定州同知。

    2021年,北京昌平区流村镇黄土洼村左家自然村几位左氏的口腔拭子,经大美基因科技公司基因检测(DNA 比对),与江苏丹阳市珥陵镇左墓桥村(左福来、左云龙)萧梁天监年间(502-519 年)共祖;与山东兰陵县苍山街道盘石沟村(左耀法)、江西丰城市老左支(左国根、左喜生、左金根)东汉建武共祖。

    八、昌平区南郝庄、马池口左氏信息

    1997 年10 月《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 昌平镇南郝庄村民委员会,驻地宋山,位于镇域西部,在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 公里,县城西南2 公里,1983 年设村委会。清末成村,因村东有小山,宋姓为首居户得名宋家山,后演变为今称。有68 户,182 人,均为汉族,姓氏有宋、刘、左、裴等。

    南郝庄左氏族人介绍: 南郝庄行政村由14 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左氏近100 人,分居于本村的小百泉庄自然村和宋山自然村,始迁祖(名失考)于清中期从山东(具体地名失考)迁此,家谱在文革中被子焚毁,本支左氏1910 年前后出生人中,以“文”字为辈分。

    马池口村左江先生(1961 年11 月生)介绍: 可能是祖父辈或曾祖辈,于清末从山东迁来昌平城西南一带(今马池口村、南郝庄村),左江的父亲左文生(1918 年生)有兄弟四人(左文秀、左文生、左文通、左文献)。马池口村的左氏族人分居于八队、九队、一队,现有左氏约30 户120 余人。昌平区南郝庄村、西关新村、马池口村、北郝庄村等地的左氏均同宗同源。

    2021年,昌平区马池口村几位左氏的口腔拭子,经大美基因科技公司基因检测(DNA 比对),与山西平遥县宁固乡左家堡(左多祥、左荣昌、左海泉),山西繁峙县大沟村,江西资溪县高田乡龙英村(左长生、左忙发),高安市荷岭镇库南支(左金军),郑州市航空港区香炉朱村,重庆酉阳县双泉乡箐口村(左国伟),湖南衡东县杨桥镇新乡村(左秋生),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左正群等5 人),南京潥水区上聂村(左兴发),济南市天桥区左庄村(左友河、左友明)同一家族。

    九、通州区潞城镇侉子店村左氏信息

      1992年《北京市通县地名志》记载:侉子店乡侉子店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通州镇东南143公里。明初平定北方时随来的山东人至此地落户定居,以开店为业,后形成聚落,人们依其口音称今名。

    今通州区潞城镇侉子店(行政村),共有1000余人,其中左氏300多人。本支左氏源流:始迁于河北省大厂县夏垫村,可能是“魁”字辈的先祖,于乾隆中期迁侉子店。现已知字辈:魁、天、日、甫、玉;凤、兆、庆、林、祥(“祥”字辈以下还有十个字辈现已无人知晓)。从“魁”辈在侉子店开基,至今已繁衍13代。

    民国年间,“玉”字辈中有 左山、左连 兄弟,左山(字振海)任乡长,左连(字昆山)任保长,兄弟二人爱护乡民,豪爽仗义,扶危济困,至今人们仍念其德。

    民国年间“玉”字辈中,还有一房为兄弟九人,其中排行老七的外号 左七猴 ,与土匪和军警均有交际黑白通吃,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侉子店村不受匪、军、警所欺。排行第九的左老九之妻,被乡邻尊称为“九奶奶”,至今侉子店的老年村民还熟知这一称呼。

    左凤生 (左老九、九奶奶之子),1933年11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侉子店村(今属北京)。1950年初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在北京塑料研究所、亚大塑胶有限公司等单位任干部,2014年7月22日卒于北京。

    左安利 (左凤生的长子),“兆”字辈,1957年4月24日出生于山西阳泉,1976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部队。回地方工作后曾任北京工艺懋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退休。

    左安平 (左凤生的次子),“兆”字辈,1962年9月2日出生于北京城区。1980年起先后在北京第一轻工业局、北京荣宝斋等单位从事书画业务,任北京荣宝斋拍卖公司业务经理、北京荣宝斋书画业务经理。1996年至今,为北京荣宝斋拍卖公司拍卖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师。国家注册优秀艺术品拍卖师,北京中博雅鉴定中心、书画鉴定委员、劳动部再就业培训中心讲师。发表的作品有《浅析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走势》。

    通州区侉子店村左氏的基因结果显示,本村左氏虽分为三门,但均与丹阳左氏有直接或间接的源流关系:(1)左兆申为代表的一支,系从河北夏垫镇迁来,与山西平遥县下沟西村左尚俭及湖南衡东县左都其(为丹阳左氏分支)有共祖关系;(2)左林山、左忠元、左庆福为代表的一支,与江苏泰州市海陵区里华村左益寿(为丹阳左氏分支)有共祖关系;(3)左安平为代表的一支,与江苏丹阳左氏及其分支,有明确的共祖关系。

                                                            湖北潜江南门外左家台村左代华编辑

                                                                     2022年元月29日 于北京

前 言

蔺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韩康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真实反映蔺氏二千多年的沧桑历史,全面再现蔺氏人的创业成就,是五十万蔺氏儿女的良久夙愿。

为了写一本蔺氏的小册子,6年来,我北上南下东征西进,遗憾的是因为资料的严重缺憾,几次动笔几次搁浅。是姓氏文化热不停的 了我,是全国各地蔺姓宗亲的热情鼓励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把笔拿起来。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整理,《蔺姓源流》终于同大家见面了。她像一枝迟开的花朵,姗姗来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家姓”花园,也许她并不美丽,但我希望能受到大家欢迎。

由于自己学识浅陋,水平有限,兼之资料欠缺,也因为第四届蔺氏网站会议在即,时间仓促,所以来不及补充更多的史料,也来不及对已形成的草稿做进一步的加工,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取舍失当,或亦有之,祈请族人不另指正。

从历史的角度看,蔺氏是一座富矿,一本厚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当然也不可能穷尽蔺氏的方方面面。倘能引发更多的有关蔺氏的文章或书籍,那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册子在筹备、编写、出版过程中,吸收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界朋友的积极支持,特别是内蒙古蔺氏族人的热心赞助,终使我梦想成真。在此,我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愿这本小册子问世后,能激励族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智尽力,浇和谐社会之花,建功立业,结经济腾飞之果,为蔺姓家族续写出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蔺朝国

2005年4月于和平寓所

蔺姓源流

第一章 姬姓后裔,食邑得姓

第一节 “根”在何处,蔺姓远祖

第二节 韩氏显贵、忠义之臣

第三节 韩康有功,食采于蔺

第二章 股肱之臣,蔺姓骄傲

第一节 历代名人咏相如

第二节 蔺相如的辉煌史迹

第三节 蔺相如的传说

第三章 蔺氏名人,光耀史册

第一节 蔺氏古代名人简介

第二节 蔺氏近现代名人简介

第四章 星光灿烂,蔺姓英杰

第一节 蔺氏古代名人录

第二节 蔺氏烈士录

第三节 蔺氏当代名人录

第五章 蔺氏文化,万世流芳

第一节 郡望堂号

第二节 文化遗址

第三节 成语典故

第六章 久怀慕蔺,百家争鸣

第一节 我与蔺相如研究

第二节 蔺相如祖先考

第三节 蔺相如墓冢何处觅

第四节 千古蔺墓草青青——蔺相如墓地游踪

第五节 依托蔺相如墓地,把蔺相如名人效应做大做强的思考

第六节 北贾璧蔺氏溯源

第七节 赵都寻“蔺”记

第八节 蔺相如出生地考

第九节 长凝蔺相祠

第十节 蔺相如故里寻踪 上篇

第十一节 蔺相如故里寻踪 下篇

第十二节 从蔺相如看《史记》

第十三节 浅论蔺相如与周瑜—-谈肚量

第十四节 浅论廉颇与蔺相如—-谈团结

第十五节 司马相如与蔺相如

第七章 其它

第一节 蔺氏宗族分布情况

第二节 蔺姓地名

第三节 蔺氏改姓

第四节 他姓改蔺

第五节 有关蔺的植物、酒类、公司

附录:

1、北贾壁蔺氏宗族与民俗

2、北贾壁蔺氏宗谱、字辈

第一章 姬姓后裔,食邑得姓

第一节“根”在何处,蔺姓远祖

据笔者考,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又出自姬姓。蔺姓乃是黄帝的后裔。

相传,我们的始祖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十二人,分别为姬、酉、祁、己、任、滕、箴、荀、僖、姞、儇、依十二姓。黄帝居住在轩辕丘,娶西陵氏女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妻,曾经生下两个儿子:玄器、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下高阳,高阳就是后来人们习称的颛顼帝。颛顼逝世后,由玄嚣的孙子高辛登位,高辛就是后来人们习称的帝喾。他是黄帝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便是黄帝。蔺姓便是由帝喾这一支演变而来的。

谈起蔺姓的演变,不得不提起后稷。后稷是黄帝的曾孙。他的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姜嫄。关于后稷的身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姜嫄来到野外,看见地上有巨人的脚印,很是好奇,想踏进去试试,刚一踏进去,就感到腹内剧烈震动,像怀了孕一样。过了一年,生下一个儿子。姜嫄认为这个儿子来历不明,很不吉利,就把他抛弃在一个小巷里,但牛马经过小巷时,却避而不跺。又把他放到树林里,恰好有好多人。因此姜嫄又把他扔到水沟的冰面上。一群飞鸟又用翅膀覆盖和衬垫着他。姜嫄觉得他很神奇,才将他收养起来抚育成人。因为姜嫄屡次将其抛弃。所以给他起名叫弃。弃在儿童时代就很出类拔萃。做游戏时喜欢种麻和豆子,而且经他所种的植物长得非常好。弃长大以后,很喜欢耕田种地。并且能够因地制宜,经他所种的植物连年丰收。帝舜发现了他的农业才能,任命他为农师,在弃的精心管理下,农业连年丰收,帝舜很高兴,封他为有邰氏的国君,号曰后稷,居住在豳地(今陕西省栒邑县西部地区),并让他另姓姬。

后稷的第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继承祖先的遗业,并且能够积德行义,深受国人爱戴。古公 亶父在位期间,戎狄族入侵,全国百姓要求群起应战。古公亶父不忍使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主动离开豳地,迁到岐下(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豳人感其仁德,举国扶老携幼追随古公亶父于岐下。旁国的百姓。感念古公亶父的仁德,也都来归顺他。古公亶父在岐山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设立官吏,使其国逐渐强盛起来。古公亶父的孙子昌,也就是我们习称的西伯侯姬昌(后来被武王追封为周文王)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在西伯侯的治理下,他的诸侯国更加强盛。这个时候,商纣王宠爱妲己,整日沉迷女色,昏庸无道。他的臣子崇侯虎上奏纣王:“西伯积善累德,诸侯向之,将不利于帝。”于是纣王下令将西伯侯囚于羑里。西伯侯的臣子闳夭等人以美女、奇物、良马将其赎回。西伯侯的儿子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经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灭商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沣水东岸)。周武王逝世后,他的儿子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周成王年幼)。一天,他和三弟叔虞做游戏,把一片桐叶递给叔虞。接着随便开了一句玩笑,说:“这个给你,封你为侯。”这一游戏之语被一旁的史官史俟听到,并记录了下来,因为“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无奈,只得册封叔虞,将其封于“唐”,后称其“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又被封于晋,成为晋侯。晋侯的七世孙费王即晋穆侯。晋穆侯四年,娶齐女姜氏为夫人,生太子仇、少子成师。仇后来做了晋文侯,他的儿子伯做了昭侯。晋昭侯元年,封晋文侯的弟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桓叔之孙称后来做了曲沃武公。曲沃武公灭晋文侯的六世孙缗而自立,即晋武公。晋武公灭掉周成王的弟弟(名失传)所建立的韩国(也为周分封的诸侯国)封其小叔叔姬万(又名毕万)于韩,称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当时的韩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的地方。韩氏一直在晋国被列为公卿。至春秋末战国初,韩厥的玄孙韩康食采于蔺(今山西离石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

由上所考,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则出自姬姓。

黄帝

│娶嫘祖生

玄嚣

娇极

帝喾

│娶姜 生

后稷(始得姬姓)

│下传三世

公刘(周道之兴自公刘始)

│下传九世

古公亶父(武王追封其为太王)

太伯 虞仲 季历(武王追封其为王季)

│娶妻太任

昌(西伯侯姬昌追封其为文王)

发(武王灭纣建周)

(周成王)诵 唐叔虞(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于唐)

唐叔子燮(晋国的开国之君)

│下传七世

费王(晋穆侯)

娶齐女姜氏

(晋文侯)仇 成师(昭候元年封成师于曲沃号桓叔)

(晋昭侯) 伯

历三世 历二世

(晋哀候)光

小子候 缗

称(曲沃武公)

晋武公

第二节 韩氏显贵 忠义之臣

由上一节的分析,我们可知韩氏的祖先本来与周同姓,姓姬氏。后来韩的后裔姬万由于帮助曲沃武公夺得晋君的地位有功,被封在韩原,世称韩武子。武子后三代而有韩厥,自此该支姬姓子民因封为姓,这就是韩氏的起源。而韩厥就是韩氏的第一人,韩氏的显贵也是从韩厥开始的。

韩氏的显贵与赵氏息息相关。晋灵公在位期间,赵盾为国政,韩厥的父亲是赵家的门客,韩厥自幼在赵家长大。他少而聪慧,长而忠义,赵盾对其甚是赏识,推荐他作军中司马,负责军法之事。有一次,晋军赴河曲与秦国交战。赵盾亲任中军主将,韩厥任军中司马。三军行列整齐,正在进发,突然有一辆车子冲进了队伍,打乱了行军的行列。韩厥赶来,大声责问驾车的人:“你这是干什么?”那人理直气壮地说:“赵国政忘了带餐具,命令我回城去取, 过行列,我无法过去!”韩厥气愤地说:“打仗的行列,岂能乱闯,执行军法,立即斩首。”那赶车人立即下车求饶:“这确实是国政的命令。”韩厥果断地说:“既然打仗,我就只知道有军法,不知道有国政。”几位将军过来劝说韩厥,韩厥坚决执法。事后,赵盾召见韩厥,大家都为韩厥捏着一把汗。到了将帅的营帐,赵盾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盛情款待韩厥。席中,赵盾亲切地对韩厥说:“举贤任能是我的责任,军中之职,事关江山社稷,国家安危,我推荐你任职又怕你担当不起,所以考验你一下,你能严格执法我就放心了。”从此韩厥在军中威望大增,他对赵盾的知遇之恩也深埋心底。

晋景公继位不久,晋国与楚国为争夺郑国而在邲地(今河南荥阳北)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荀林父为中军主将,赵朔为下军主将,赵同、赵括、赵婴齐为军中大夫。韩厥为军中司马。当晋军走到黄河边上时,才得知郑楚已达成和议,中军主将荀林父主张撤军,军中大夫赵同、赵括、赵婴齐认为“不与楚国交战,晋国就会失掉霸主地位。”赵旃贸然出战,擅自率领部分兵马渡河。韩厥见此情形,甚为着急,便对荀林父说:“赵旃等人孤军深入,势必会失败,你身为元帅,对此要承担责任。不如全军过河接应。”晋军虽然过河,面临来势汹汹的楚军。终因准备不足而大败,晋军在中原的豪气也开始衰弱。晋景公十一年,韩厥与郄克率兵八百乘攻打齐国,大败齐国,重新恢复了晋国的威望。晋景公十四年,晋景公把三军扩充为六军,增加新三军,提升近年在战争中的有功人员。韩厥被提升为新中军主将,位居十二卿之列。赵括为副将,赵旃为新下军的副将,赵朔仍为下军的主将。赵氏人才济济,在十二卿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

对赵氏的蒸蒸日上,他的仇家屠岸贾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晋灵公在位期间。赵盾(赵朔的父亲)与屠岸贾同为国之大夫,屠岸贾阿谀奉承,深得晋灵公的宠爱。而赵盾对灵公的暴虐十分不满,屡次进谏。晋灵公十分讨厌赵盾,派人暗杀赵盾。刺客感赵盾之忠义,不忍杀害,自杀身亡。赵盾得以逃离,还未逃离国境,赵盾的弟弟赵穿就在桃园杀死了灵公 (乙丑年)。赵盾被迎回国都。屠岸贾怀恨在心,但是慑于赵盾的威望,不敢贸然行事。晋灵公被杀后,他一直言行唯诺,委屈作人。赵盾、赵穿去世后,屠岸贾又施展他那套阿谀奉承的手腕,获得了晋景公的重用,担任了晋国司寇的要职,掌管国家的刑狱和纠察,他大权在握后,便开始收揽自己的党羽,羽毛渐丰,便开始向赵氏发难。

一天, 晋国境内的梁山(今山西吕梁山)忽然崩塌,山石堵塞了河流,大水泛 滥

成灾。晋景公想请太史占卜一下是什么原因。屠岸贾用金钱贿赂了太史。太史占卜完后,沉思了一下说:“是因为刑罚不公,所以使山河发怒。”晋景公说:“我就位以来,没有用过刑罚,怎么会用刑不公呢?”站在一旁的屠岸贾见时机已到,便走向前提醒说:“刑罚过宽或过严都叫做不公,当年赵盾在桃园杀了晋灵公,晋成公继为后不仅不加以追究,还让他执掌国政。一直到现在,赵氏子孙布满朝中,个个身居高位,象这样怎么能惩戒后人呢?梁山的崩陷,是为晋灵公鸣冤呀!”此事非同小可,晋景公不敢断然下决心,便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大臣屈从屠岸贾的威势,不敢仗义执言,推托其辞,不置可否,只有新中军主将韩厥听了,反驳说:“赵氏世世代代事奉晋国,忠心耿耿,为晋国屡建功勋。晋灵公被杀时,赵盾已逃之在外,晋成公都认为他是没罪的,现在赵盾已死,却要诛杀他的子孙,这不是扰乱朝廷吗!”

晋景公没有采纳韩厥的意见,命人将赵盾弑军的罪状写在版上,交由屠岸贾全权处理。韩厥见大事不好,忙暗中给赵家报信。赵朔说:“我如果逃跑了,必然要嫁祸后人,不如以我的身死来换赵家的清白,我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如果有幸生下男孩,望将军能替我保住这一骨肉,以延续赵氏的血脉,我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不尽。”韩厥忙扶起赵朔,伤悲地掉下眼泪:“我韩厥能有今天都是赵家的恩德,你我情同父子,我就是舍命也在所不惜。”

第二天一早,屠岸贾亲自带兵,将赵氏居住的下宫团团围住,以讨伐叛逆的名义,将赵朔、赵同、赵括及家人杀了个寸草不留。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当时躲避在宫中幸免于难,没过多久,生下一男婴。屠岸贾得知消息后,又派人到宫中搜查。庄姬将婴儿藏在宽大的裤腿里,未被屠岸贾发现,但屠岸贾并未死心,他一方面严守宫门,一面又发布告示:“有举报赵氏孤儿下落的,赏黄金千两,凡藏匿者全家处斩。”

宫中脱险之后,程婴与公孙杵臼商量说:“今天屠岸贾虽然没有搜出婴儿,但从目前他所造的声势看,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再去搜宫,这样下去,赵氏难免绝后之灾。必须想方设法把婴儿偷出宫来,藏到外地,才能保住婴儿的性命。”面对屠岸贾的严防死守,他们最终决定实施调虎离山计,以程婴子代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藏匿于宫外,并由程婴向屠岸贾举报,一切都按计划实施。屠岸贾在程婴的带领下杀死了假孤儿,放松了对宫中的戒备。一日,居住在宫中的庄姬由于整天提心吊胆,身体虚弱,便患了疾病。韩厥看时机已到,趁机找到一个心腹医生装作为庄姬看病,把孩子藏在药箱里送出了宫。程婴与公孙杵臼的计策早已告知韩厥。韩厥救出婴儿后按约定的地点,找到了程婴,把孩子交给了他,程婴夫妇避开都城,远走他乡来到盂山(今山西盂县北)安家落户,精心抚养赵氏孤儿。而韩厥在宫中则无时无刻不在为赵氏复兴寻找机会。时光荏苒,一过就是十五年,赵氏孤儿在程婴的培养下已长成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有一天,晋景公接待完大臣,回卧室休息,忽然肚子疼起来,而且一阵疼似一阵,景公不禁痛苦地大叫起来,宫人急忙把太医找来,号脉察色,检查多时,也没有诊断出病因,所以也不敢随便下药,晋景公又派人请来卜者占吉凶。韩厥一看到赵家复兴的时机已到,派人串通占卜者。那位卜者早就倾慕赵氏的大名,愿为赵氏复出效力,当即不谋而合。卜者来到后,拿出龟甲用火烧烤,不多时,龟甲便裂出许多缝纹。他眯着眼睛,拿着龟纹,沉吟半响,缓缓说道:“大业的后代承受了冤屈,所以他的冤魂在作怪。”说完便行礼告退了。

晋景公不明白卜者的话意,便询问已升为中军主将的韩厥,韩厥解释说:“相传五帝之中的颛顼帝,有一个名叫女修的后代孙女,女修在织布时,有一只燕子落下一颗蛋,女修吞食了这颗蛋,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的后代大费曾跟大禹一起治理水患,为民造福。如今大业的后代有两宗,一宗在秦国为嬴姓,一宗在晋国为赵姓,他们对周朝都有过赫赫功绩。”晋景公疑惑地问:“难道大业的后代说的就是赵氏。”韩厥说:“周厉王、周幽王残暴无道,所以赵氏的后代才离开周朝来到晋国,从侍奉先君武侯到成公,代代有功,可以这么说,没有赵氏,晋国就不会象今天这样强盛,请君主为自己的国家认真考虑。”晋景公叹息一声,有些绝望地说:“赵氏已被满门抄斩,还有什么方法能挽回吗?”

韩厥内心一阵激动,压低声音,把赵氏孤儿尚存人间的真情告诉了晋景公。晋景公一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病情也似乎好了许多。为了不打草惊蛇,晋景公与韩厥秘密商议了复立赵氏的步骤和措施。韩厥先从盂山把程婴和赵氏孤儿接回都城,藏在宫中。

一天早朝,韩厥约请文武百官到宫中问候晋景公的病情。同时在宫廷内外布置了许多武士,以防意外。问候完毕,晋景公说:“我的病情已经好转,病根也找到了。”大臣们想听缘由。晋景公整衣肃神,从坐椅上站起来说:“是因为对晋国有功的赵氏蒙受冤屈引起的。”这时韩厥把程婴和赵氏孤儿领到大家面前,晋景公恢复了赵家的爵位和封地,并任命救孤有功的程婴为大将军。随后,韩厥带领武士查封了屠府,消灭了屠氏家族,并将屠岸贾的首级祭于赵朔的墓前,为赵氏报了深仇大恨。

在今日邯郸市丛台公园仍保存着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所建的三忠祠的遗址。三忠祠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邯郸县令卢龙云在丛台时所建的。祀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后清雍正年间知县郑方坤曾予重修,重修三忠祠时,曾迁址于城西东名观右,郑以为公孙乃赵之门客,程为赵友,韩则同为列卿,“忠”字似未稳妥,遂改名为三义祠。但未沿袭下来,后仍以“三忠”名。清雍正年间,邯郸知县郑方坤在南门外为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建四祠,后俱废。在今日邯郸丛台公园尚保存有为纪念韩厥、程婴、公孙杵臼所建的三忠祠的遗址。1980年10月邯郸市 在“三忠祠”和“四贤祠”的基础上,重建了“七贤祠”,至今祠内尚存有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邯郸七贤的塑像七尊。

第三节 韩康有功,食采于蔺

在第一节中,笔者已对蔺姓源流做了考证,经考证我们得知蔺姓出自韩姓,而韩姓又出自姬姓。事实上,这涉及的是一个姓氏的来源问题。根据姓氏学界通常的说法,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由于各姓的具体情况不同,姓氏的来源也极为复杂。

大致说来,有以图腾为姓的,如龙姓、熊姓、姒姓、姬姓等;有以官职为姓的,如卜姓、钱姓、司马姓、尹姓等;有以职业为姓的,如张姓、屠姓、顾姓、甄姓、陶姓等;有以山河名称为姓的,如姬姓、姜姓、妫姓等;有以先辈名字为姓的,如兰姓、盖余姓,庆忌姓,烛庸姓等(后三个复姓今天已不常用);有以排行、辈分为姓的,如伯姓、孟姓、仲姓、叔姓、季姓等;有以父祖名号为姓的,如文姓、武姓,哀姓、康姓、成姓、孔姓等;有以皇帝所赐为姓的,如李姓、朱姓、刘姓、金姓、厉姓等;有以外来姓为姓的,如独孤姓、完颜姓、商姓、王姓等;有以国为姓的,如齐姓、燕姓、赵姓、韩姓、魏姓等;有以居住地和封国所在地为姓的,如郭姓、西门姓、尹姓、常姓、丘姓等;有以某种事物为姓的,如车姓、林姓、李姓、苻姓等;有以数字为姓的,如伍姓、万姓、陆姓、戚姓等;有以季节和时间为姓的,如秋姓、夏姓、月姓、分姓,秒姓等;有以天体气象为姓的,如虹姓、霜姓、昆姓等;有以地形地貌为姓的,如岛姓、岸姓、岭姓、江姓、山姓、田姓等;有以方位为姓的,如东姓、北姓、上姓、左姓、右姓等;有以人体部位为姓的,如耳姓、口姓、皮姓、眼姓等;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如狗姓、蛇姓、牛姓、羊姓等;有以树木花卉和民间称谓为姓的,如梅姓、兰姓、竹姓、菊姓、花姓、杨姓、柳姓等;有以金属为姓的,如金姓、银姓、铜姓、铁姓、锡姓等;有以朝代为姓的,如宋姓、康姓、元姓、清姓等;有以行政区划为姓的,如省姓、市姓、县姓、乡姓等;有以天干地支为姓的,如甲姓、乙姓、丁姓、丑姓、癸姓等;有以军队编制为姓的,如师姓、班姓、帅姓、兵姓、营姓等;有以文化用品为姓的,如墨姓、砚姓、琴姓等;有以食物为姓的,如米姓、豆姓、糕姓、饭姓等;有以日常用品为姓的,如镜姓、枕姓、盆姓、伞姓、席姓等;有以地名为姓的,如邯郸姓、长沙姓、长兴姓、唐山姓等;有以民族为姓的,如汉姓、满姓等。总之,姓氏的来源是极为复杂的,既有一姓多源的,如尹姓既有来自官职的,也有来自方位的。李姓既有来自事物的,也有来自皇帝所赐的。诸如此类的一姓多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也有多姓一源的情况,这个较容易理解,笔者不再举例。

那么,蔺姓的来源又出自哪种呢?《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中有如下记载:“蔺,姬姓。晋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以为氏。”这段话告诉我们,蔺姓是姬姓的后裔,确切地说是后稷的后裔。(这在第一节中,笔者已作了论证,这里不再展开)晋国的大臣韩厥的玄孙韩康,在赵国任大夫之职。(一说是由于战国时,韩氏在晋国失势,韩康逃到赵国)被封在蔺邑(地址在今山西离石县,或今陕西省渭南县附近)。于是韩康以地为姓,改韩为蔺,人称蔺康,成为蔺姓始祖。可见,蔺姓是以封地蔺邑为来源的。而蔺邑的得名则源自当地广泛生长的一种植被,它具有狭长中空的长枝,叶生于茎的根部,花侧生于茎之上部。它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不仅节水抗旱,还耐贫 、抗杂草、抗病虫、鼠害。它不仅易管理,还有极强的经济价值,即茎可编席,茎髓可作灯心。它的名字就是蔺草,又称灯心草,马蔺。因此蔺姓的来源也与这种植物息息相关。

附:韩康与韩康子非一人考。

笔者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学界有蔺姓的始祖乃韩康子之说,但在笔者对蔺姓源流的材料进行梳理过程中,发现蔺姓的始祖,乃是韩康而非韩康子。而且韩康与韩康子并非同一人。据《史记·韩世家》可知,韩康子乃是韩庄子的儿子,韩庄子乃是韩简子的儿子,韩简子乃是韩贞子的儿子,韩贞子乃是韩宣子的儿子,而韩宣子乃是韩献子的儿子,韩献子乃是韩厥。由此可知,韩康子乃是韩厥的五世孙。而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姓名姓略》附录80页考:“蔺、姬姓。晋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以为氏。”与蔺姓得名有关的韩康乃是韩厥的玄孙(即三世孙)。可见韩康与韩康子并非一个人。

寻找《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左家(之二)——补记

一、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就是石泷左家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0时37分,我乘高铁第四次到达衡阳东站,然后换乘出租车,于13时40分到达100公里之外的衡东县杨桥左家湾左国光家里,这位热心的本家,听说我要再次来左家湾,补拍《左氏十二修族谱》卷八册中所欠缺的几页(49至60页)内容,就一直在家等我。

这次到衡东左家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按《左氏十二修族谱》卷十一册中的第1页“石泷祖祠图”、以及98页、99页、101页、104页、105页、106页、108页的阴阳图,让石山村左家湾和石门村四组左家两地族人对照图分析,以确立“石泷左家”(衡山石门有石泷村,为左氏开族处,与凤凰山接壤,毓秀钟灵……)的准确地点。

后来左国光带我到他兄长左立根先生家里,当地的左氏族人们,听说我的来到,都热情的围了上来招呼我入座喝茶,这些人中有:69岁的左根耀和他的妻子刘开英;左国光夫妻二人;左立根夫妻二人;5公里外的石门村四组左家的左洁元也赶了过来;还有一位我不知名字的左姓本家,自我介绍说是左家湾左观生先生的弟弟。

对照《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石泷祖祠图”及阴阳图,请在场的左氏族人确认哪里是“石泷左家”?在场的几位左氏本家,很快就异口同声的回答:石泷祖祠遗址,就在门前株樟江小水库(对岸)的山脚下,阴阳图中的山名,地名,如“石泷冲”、“高公岭”、“石泷祖祠”都在我们石山村左家湾的地盘上……。

至此,可能肯定: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就是我要寻找的“石泷左家”——“衡山石门有石泷村,为左氏开族处”无疑。

二、石泷左氏源流

据《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二部分“衡山石泷衍派源流序”载,左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公子(左公子),后裔迁江苏丹阳珥陵,先辈中有左思、左恢、左思贤等人。南唐时期,左思贤之孙左邺官居衡州司马,秩满,寓居江西永新逢桥,是为本支左氏基祖。

元朝至元(1264—1294)年间,邺公后裔左公圭之子左淼龙由逢桥初徙衡山,复迁居攸邑,卜其地曰石桥铺,生子一,名道益,道益生子三:善铭、善鉴、善铨。

善铨徙寓云南曲靖府马龙州,公裔殷盛未述。

善铭公之裔世居攸邑之左家冲、鸾山,之派孙支殷繁,难以尽述。

善鉴生子三:允禄、允寿、允年。允年之裔有徙本邑(指衡山县)之松角塘、亦从松角塘徙居安仁牛冲界牌。而吾派之允禄公生子六,第六子曰左立鼎,左立鼎生二子,长子左德荣,自大明成化(1465—1487)年间由攸邑石桥铺复迁衡山,择其地曰石泷冲,为石泷之开祖。

而据上述可知:道益公为以下几支左氏的祖先:

1、攸县石桥铺左家;

2、攸县鸾山左家;

3、衡东县石山村左家湾;

4、衡东县石门村四组左家。

三、寻访攸县石桥铺左家(之一)

——新市镇新联村后背岭组的左家冲

《左氏十二修族谱》中反复提及的攸县石桥铺左家,在哪里呢?

据《同治版攸县志》卷二图考、县境全图所载,县城北部略偏东处,同一个地点标有石桥铺和新市两个地名。而卷十一注“新市、石桥铺去县五十里”。也就是说,石桥铺、新市同处一地,距离县城50里。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6时,离开衡东县杨桥镇石山村左家湾,绕近道,经石门村左家,向攸县新市镇出发,去寻找石桥铺左家的准确地点。

石山村左家湾到攸县新市镇,汽车导航显示约有40公里的路程。进入攸县新市镇境内后,边走边打听新市左家,都回答不知道新市有左氏村庄。到达新市镇区后,才有人说,在镇区南边的新联村,有左氏人家。

从新市镇区向南行驶约2公里,离开大道,向西(右)进入村道,然后再向北,行约2公里,即为新市镇新联村左家。这里是《左氏十二修族谱》中所提及的石桥铺左家吗?

这里四周都是起伏不大的小丘陵,给人的感觉,山青水秀,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看来我们左氏先祖,有陶渊明先生的风范,迁徙之地都是“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水宝地,很适合隐居生活。

在一个小路口,向西,上小坡,行20至30米,就是左姓人家。听说我来寻找左家,有一位面部黝黑的中老年村民,马上停下手中忙碌的事情,十分热情的接待我。后来我得知他叫左三定,生于1955年9月13日(应为农历)。他介绍说本地左家名为“新市镇新联村后背岭组的左家冲”。他还说,攸县、衡东两县的《左氏十三修族谱》、《左氏十四修族谱》两次合修谱,他都参与了。看来我是找到“明白人”了。

我拿出修于民国38年的《左氏十二修族谱》复制本请他翻阅,并向他询问,这里是不是石桥铺左家?这位老实的农民、我心中的“明白人”,十分热情、真诚而又严肃的回答我一些问题:本地不是石桥铺左家;我手中的《左氏十二修族谱》与他们无关;本地左氏是“道益”公的后裔……

在左三定与我交流时,围上了一些左氏村民。其中有一位骑着电动车载着纯净水空桶的精瘦、肤黑、身材偏矮的中年男子,坐在电动车上与左三定交谈着他们这支的左氏源流。给我的感觉,这位“精瘦肤黑”左姓男子特别的倔强(jiang)且自以为是,他比左三定更加肯定的说《左氏十二修族谱》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他们是“道益公”的后裔。

还有一位瘦而干净、中等身材的60多岁的抱着小孩的老年男子,基本上不发表言论,但他的表情,是十分赞同左三定和“精瘦肤黑男子”意见的。

看来此地左氏“明白人”不少,貌似对本支源流“了如指掌”。

请看,《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二所载:至元(1264—1294)年间,永新县逢桥邺公后裔,左公圭之子左淼龙由逢桥初徙衡山,复迁居攸邑,卜其地曰石桥铺,生子一名道益,道益公生子三:善铭、善鉴、善铨……。善铭公之裔世居攸邑之左家冲、鸾山,之派孙支殷繁……。

《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三,整卷所载的内容,均为攸邑新市(石桥铺)左家冲这支的世系录:道益公位下善铭、允祥、成达、成连、左杰、左俨、左伋、左伟、左值……

当时我想:“数典忘祖”这个成语,用在这种场合,是否合适?

也有真正的明白人。正在我感到十分无奈和万般无趣准备离开此地时,有一位50多岁偏胖的男子,骑着摩托车(或是电动车)载着夫人路过此处,非常热情的跟我交谈起来,并问我:“你是不是前几个月去过鸾山左家?你在寻找石桥铺?鸾山左家有人向我提起过你,说你在寻根问祖、宣传左氏源流文化……”。

后来我知道他叫左美田,我答应回北京后复制一套《左氏十二修族谱》邮寄给他,以便他更加清楚的了解这支左氏的源流,顺便教育那些所谓的“明白人”,不要再犯“数典忘祖”的原则性错误。

此地左氏族人还向我介绍:本组(地)有左姓50户约220人;在不远处的新市左家坪(又名樟树下)还有100多名左氏族人……。

四、寻访攸县石桥铺左家(之二)

——新市镇大桥头村樟树下左家

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17时,沿路返回,进入新市镇区,向北行驶了十几公里,沿途打听樟树下左家,都说不清楚樟树下左家在哪。

后来得知,新市一带,有两个“樟树下”的地名,而大桥头村的樟树下,才有左氏人家。找到这个地方时,已是下午6点钟了。左氏人家在这里不多,只有十几户约80人。这些情况是名为左冬青的先生给我介绍的。左冬青生于1940年11月,个子不高,面部清瘦白净,衣着整洁,对人真诚和蔼。给人的感觉是知书达理、彬彬有礼。

左冬青说家里收藏有《左氏十二修族谱》,并马上搬出来给我看。这套《左氏十二修族谱》,领谱字号为钟字号,因保管不善和年代久远,已十分破旧。我答应赠送一套翻印的《左氏十二修族谱》给他收藏。

左冬青先生对石桥铺左家的迁徙历程比较了解,他说,先祖迁石桥铺时,最早是在左家坪(又名左公坪)立基,后来才搬到不远处的新联村后背岭组左家(左家冲)。现在左家坪(或左公坪)已无左姓居住。

故石桥铺左家,主要是指新联村左家冲的左家,也包括樟树下左家。

五、《左氏十二修族谱》中的“丝图齿录”(世系图)

据民国38年版的《左氏十二修族谱》卷一目录,左氏“丝图齿录”(世系图):

1、道益公开派善铭公房;

2、攸邑(攸县)左杰公房;

3、道益公开派善鉴公房;

4、石泷德荣公位下长房一亢公、二房斗一公下通公、相辅公房;

5、斗一公派分通公位下相弼、相昭公房;

6、通公位下相穆公房丝图齿录;

7、相穆公位下长房应瑞、二房应珂、四房应海公丝图齿录;

8、相卿、相宰公房丝图齿录;

9、远公位下相会、相鲁、相鱼公房;

10、斗一公位下左近、左逊、左巡公房;

11、三房参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2、四房星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3、五房翼公位下丝图齿录;

14、六房轸六公位下丝图齿录;

15、或一公位下丝图齿录;

16、德达公位下丝图齿录;

17、戬康公源流图、位下胜公丝图齿录;

18、戬康公位下忠公房玉珍、玉现丝图齿录;

19、白衣港忠公位下玉琦公房;

20、大门楼尚期位下丝图齿录;

21、戬信公源流图;

22、温辉公房丝图齿录;

23、良辉公位下本秀、本气两房丝图齿录。

潜江城南门外左家台左代华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于北京万寿路

子鹏 子:鼠宝宝 鹏:比喻气势雄伟

子杰 子:鼠宝宝 杰:杰出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昕栋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浩宇(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鑫磊 (鑫:财富 )

煜祺(煜:照耀 祺:吉祥)

左姓得姓始祖:

左彻。上古时期黄帝时的官吏。据说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于荆山之阳,令人惋惜的是黄帝在鼎成之日与世长辞。左彻悲痛难当,泪如雨下,于是他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以慰黄帝在天之灵。左彻之举,无疑为性情中人所为,乃获得世人之敬重。据说左彻为古时左国之嫡裔,由于左国立国之人无传,故左姓人奉左彻为其得姓始祖。

家谱一般都由家族中权威的长者收藏保管,可以问问有没有家谱,没有的话可以重新续修家谱了。可以让百姓通谱网帮助你!!

左姓现有人口数量

左姓现有约一百一十九万三千余人。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一位,人口约一百一十九万三千余,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