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诸葛亮简介,第1张

诸葛亮别称:卧龙、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字号:孔明。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出生时间:181年。去世时间:234年10月8日。主要作品:《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主要成就: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关于诸葛亮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诸葛亮的诗词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

二、艺术造诣

书法篇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南朝陶弘景,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南宋陈思《书小史》记载: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极,混合阴阳’等字,殊工”。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始终不忘书法。《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因名。”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战事十分紧张频繁,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绘画篇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为希代之珍”。张彦远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

音乐篇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记述。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谢希夷《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从以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三、治国成就

《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志》: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四、后代子嗣

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拒绝魏军诱降,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诸葛瞻殉国之时,他的次子诸葛京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令,并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和诸葛诞之子诸葛靓,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当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同时也造就了诸葛村今天众多华丽精巧的民居建筑。

一、姓氏源流

璩(Q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宝饰为氏。古代“璩”和“鐻”通,指一种金、银制成的耳环,此物创始人的后代子孙遂以“璩”为姓,称璩姓。古人很看重玉,将玉的坚致、光彩、纯粹、发声等来比喻人的品德,并且寄以吉祥的象征,所以佩带玉是很光彩的事。并认为佩玉不能随意解去。这样,玉的制品也多种多样,而与玉有关的物,一般都加斜玉旁,璩字就指玉做的耳环,当然是高贵之物,于是就产生了璩姓。

2、出自姬姓,与蘧姓同源,以邑名为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而古代玉环称作璩,由于璩很高贵,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于是蘧姓就改成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

得姓始祖: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传二十七世至“瑷”,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璩是古代一种由金、银制成的玉环,古时候的人认为玉石是很高贵的东西,所以就有人以这种器物为姓,称为璩氏,成为璩姓的一支。另一支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因此璩、蘧、遽姓同源,并存于世。璩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等省。璩姓的望族多出自黎阳,也就是今天江北淮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蘧 瑷:唐代良吏,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

蘧伯玉:名瑗,长坦县伯玉村人,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 曰:“夫人欲 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璩伯昆:明朝桐城人,那里是学者荟萃之地,而璩御史后来去广东和江西做官时,就很重视文化教育。

璩光岳:明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文武全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时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境内地区。

黎阳郡:西汉置黎阳县,北魏改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

汲 郡:晋泰始二年置郡。故址在今河南省汲县一带。

2、堂号

君子堂、及圣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代开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豫章、黎阳、汲郡。②自立堂号:世德、遗经等。

五、联典出处

璩姓宗祠通用对联

〖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佩玉;

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昆清政;

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时就以才华出名。崇祯年间以明经官江西武宁县令,政治清明,狱讼大减。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号三谷,进士出身,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擅长草书,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

丘阳文士;

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

〖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光岳郎官多著术;

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号三谷。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善草书,著作较多,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等。下联典指明代广东道御史璩伯昆,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历官江西武宁令等。政平讼简,文教尤著。

-----------------------------------------------------------------

〖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

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瑷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

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瑷公事业;

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瑷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六、璩姓考补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写作了“琚”字,璩琚已通用。“琚”音读渠,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据查,除《汉语大词典》以“琚”作姓解释外,还有《中国姓氏大全》亦称其为“较罕见姓”。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解释。另据最新出版的有关姓氏书籍(含《百家姓》)计504个姓氏中,均无“琚”姓存在。因此目前在报纸上或文书里出现的“琚”姓,是“璩”(qu)字的误写。琚应为近代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璩的误写。影响颇广,大都写璩为琚,有些地方音仍为璩,故经常为琚璩通用璩琚不分。琚应为某次简化字时,人们望文生意,误将璩写作琚。将姓“璩”的写成或读成姓“琚”的,还自以为得意地说“琚”是“璩”的简化(其实此二字均不在简化之列),乃至一些人跟着将错就错,以错传错,贻误至今。

琚,应为璩,(一姓两音在全国都是相同)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

蘧(琚;璩)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辅佐成王,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史称康叔。随着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只居住在蒲邑东不足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种名字。

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古代这里树林成荫,丘岗连绵,山清水秀,池塘洼地蘧花怒放。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

居住在蘧丘一带的周王室后裔,因辅佐卫国国军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后来又设置了蘧伯乡。出此以后,这里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为姓,施有蘧姓。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琚姓在古代写作璩。作为姓氏,璩一般读若渠,其来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音渠,又音巨)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音渠,又音巨)姓。璩姓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多数改为琚姓,读音也相应有所改变,一般读若居。因此,琚、璩、蘧、遽、渠、瞿为同源,并存于世。

“璩”音读渠,除作姓氏外,解释为玉质耳环,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秉”,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中原地区之“璩”姓,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于此。

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中国姓氏大全》亦称璩姓“分布较广”。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每年正月初三、六、九,琚氏后人到长垣县蘧贤祠祭奠。景象颇为壮观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赵简子马上取消了攻卫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60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蘧伯玉墓早在汉代就有一定规模。东汉文学家班昭曾作《东征赋》,其中有“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的诗句。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内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轩”“寡过轩”等。

伯玉祠坐北面南,位于伯玉墓前方,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有两个院落,分前后二堂,四周有砖砌围墙。山门为砖木结构建筑,上悬匾额曰“内典侯祠”。过山门为第一庭院,中心主体建筑为“君子堂”。两侧各有小门,过小门进入第二庭院。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日“寡过轩”,殿中塑蘧伯玉像,稳坐龛中,左、右两书童侍立。蘧子像后有一小门,入小门即进入墓地。

七、附录

湖北省枣阳市璩湾镇,位于鄂西北,枣阳市的西南部,是全国现有的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个乡镇中,唯一以璩姓冠名的建制镇。根据史料记载,璩湾之璩姓起源于古之地名蘧邑。本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武王把殷的移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并派管叔、蔡叔辅佐。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代行治理天下,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二心,发动判乱,周公旦兴兵讨伐,杀掉武庚禄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把武庚统治的地方封给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姬,是为卫君。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即为璩湾璩族始祖。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春秋时卫国大夫蘧庄子,名无咎,之子蘧瑗,字伯玉。谥成子约生于公元前五百九十年,曾为卫国大夫,封内黄侯,他比孔子年长三十余岁,但彼此唱酬仰慕,关系匪浅。《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和其弟子欲往陈国,曾两次入住其家。《史记卷四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孔子所尊敬的人,在周,是老子,在卫,是璩伯玉《史记集解》及《索引大戴礼》评价说“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已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璩伯玉之行也。”《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载:孔文子因歌逐献公,曾请教于璩伯玉。璩伯玉说:“人臣事君,可谏则谏,不可谏则去,它非瑗所知矣。”竟掩耳而走,而且说“瑗不闻君之出,又敢闻其入乎?”遂离开卫国,前往鲁国。后来,卫献公使宁喜作卫国宰相,下诏招璩伯玉回国辅佐卫灵公,后来,璩伯玉看到卫灵公荒*无道,只好又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孔子称赞说:“君子哉璩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倦而怀之。”并说他“为贤大夫”。由此,后世将其称为千古第一君子,并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圣贤,曾于枣阳孔庙,一直被祀为先贤之首。东汉永和年间,大行令蘧正罹乱,伯玉公第十七世孙璩谦,率领大部族人,南下避祸于岳州,豫章,改原姓蘧为璩。此后,岁月迁流,日久年湮。其族人又逐次分支于鄂、湘、闽、皖、浙、鲁、豫、陕、冀、赣及华夏各地。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而鄱阳之乱,盗寇蜂拥,南方多警,时居豫章之部分璩族,又辗转北上,到达当时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黎城、洪洞等地。后来,朱元璋定鼎南京,为解决因战乱及自然灾害所抛荒的千里赤地,遂自山西及全国各地大量移民。为此,特加赠时为武德将军的璩伯玉公第五十九世孙,璩湾璩族一世祖安邦公光禄大夫,着令其族人自山西洪洞之“筷子巷”,移居今日之地,依姓命名“璩湾”。此后六百余年,安邦公之后人,沿璩湾沙河两岸,繁衍兴旺,与先后移民此地的其他姓氏一起,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沙河一隅,建设成为鄂西北的重要集市“填不满的璩家湾”。

璩湾镇,东距枣阳市区二十公里,西去襄樊市四十公里,绵亘起伏的丘陵,南拥北抱,使这块东西倾斜的平川,别俱一种妩媚。那曾经清澈见底的滚河、沙河,在此溶为一流,直入汉江,流淌着这块土地,也流淌着璩湾璩族的悲欢离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璩湾沙河曾经帆樯林立,是枣阳与汉口直接通航通商的主要水路,给这座小镇带来过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冀和老一辈抹不去的回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竣工的汉丹铁路和2006年修建开通的“汉十高速”都直穿璩湾重镇,给这个古老的建制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盐城杨氏(四知堂)并不是来自苏州阊门,而是 大运河的下一站 无锡洛社镇。

传说中的苏州阊门是水路的中转站,所以,被移民人的都说是阊门。

盐城杨氏可以搜到一段:

《盐城杨氏源头》

版谱上,盐城杨氏始祖杨青字清之,生卒娶葬均失考,明洪武初公自雒社迁居盐城,按父老相传,公葬李家伙。雒社就是今洛社镇,无锡惠山西北,洪武元年是1368年,明朝初年先祖怎么从无锡洛社到了盐城呢。先说说源头再谈移民。

从版谱的姓名执事表判断,盐城谱可能正式大修过两次,第二次就是到了民国初年,才考证出源头是无锡鸿山杨氏:民国十一年, 无锡鸿山谱主编杨楫(字榆庵)在盐城杨氏宗谱序中写到,鸿山杨氏续谱(1917年)不到四年,遇到由扬过江相访的杨同升(字酉山)杨同璌(字芷矼),二君说远祖杨青不详,不知来自何处。看到杨楫所拿的鸿山谱后,检至小六派世表,光彩焕发…远祖之名临之在上,稽其年世正相符合,则大喜奔走来告…疑为神助…欢欣鼓舞;另一篇谱序说,昔客皖省军幕统领少彭(杨瑞文)握手谈史事辄娓娓动听,今春又遇少彭于淮上,执鸿山杨氏宗谱示余曰:吾族公支由鸿山继迁盐城,吾方纂盐城宗谱,请子为吾族序之。

从这两段判断,在民国之前五百年间一直不知支派源头,原因是盐城杨氏修谱的次数少,许多先祖生平史料缺失,生卒娶葬不详,靠布祖等民间记录才得知名字。

提起移民就不得不说洪武赶散,这段历史在盐阜民间流传甚广,所谓洪武赶散,就是明朝初年洪武年间的移民垦田。元朝末年,淮河下游沿海地区几经战争动乱,死伤者无数,破坏惨重,再加海潮漫溢、淮河泛滥、旱灾蝗灾连续发生更是雪上加霜。那时偌大的一个盐城县,只有六千五百多户两万一千多人。天灾人祸造成到处田荒灶废,一片萧条景象。朱元璋做皇帝建立明王朝,在部分地区实行屯田制度移民垦殖,以恢复经济,淮安府是屯田的重点地之一(今盐阜地区当时属淮安府)。据史书记载,洪武初(一三七O年前后)一次就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迁来四千余户,进行屯垦。以后,朱元璋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移民,一次迁江南民十四万到安徽凤阳,一次迁苏州、松江民万余来盐城。到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盐城居民猛增至八千九百一十二户,六万一千零八十人。始祖杨青正是因洪武赶散在一三七几年被迫从江南富裕水乡移民到荒芜的苏北艰难地开垦,苏北许多姓氏的家谱详细记录了这段悲怆移民的辛酸史,离乡背井的民众连梦里都想回到江南家乡。明府为发展经济提供优惠政策,开垦荒地插草为标,先祖们不得不留在苏北这片大地一代一代地生存下去。六百年来民间传说移民皆来自苏州阊门,其实这只是民众记忆中的一块圣地,是水路运输的起始或中转站点,一船一船的众多移民是被逼着从水路沿着大运河北上的。鸿山杨氏宗谱记载杨诩次子杨青十世居雒社迁居盐城关西里。雒社即洛社临靠京杭大运河,这正是被迫移民的原因之一,杨青所属的鸿山杨氏是很大的家族。

一、源自姬姓

黄帝第二十九代韩侯,霜字辈。黄帝第四十三代韩献子厥,氏族典第十一卷。韩侯至平王时失国,凡二十四世,而灭于秦后有,韩氏、何氏、横氏、侠人、罂氏、言氏、贾氏、褐氏、李氏、吕氏、韩侯氏、无忌氏、公族氏、韩褐氏、韩藉氏、韩婴氏、韩信氏颍川成为韩姓的第一个郡望。

二、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鲜卑族改韩姓,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为韩。

满族改韩姓,满族哈勒塔喇氏,世居吉林乌拉,后多冠汉姓为韩氏;翰颜氏,世居赫林台、嫩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韩氏;赫济哩氏,世居辉发,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锡伯族改韩姓,锡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称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讷,清中叶后,改为汉姓韩氏,韩吉利氏,清中叶后多冠汉姓为韩氏,韩亚喇氏,世居伯都讷,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朝鲜族改韩姓,满清建国后,世居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开城府(今朝鲜开城)的朝鲜族人,皆冠汉姓为韩氏。

鄂伦春族改韩姓,鄂伦春族卡格依尔氏,亦称卡日基尔氏,世居雅鲁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韩,哈尔卡拉氏,世居雅鲁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所冠汉字姓韩。

三、得姓始祖

韩虔,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西周初年,周公把唐地封给虞,其子燮更国号为晋。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

四、迁徙传播

韩姓繁衍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时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

韩姓在东晋、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战乱中,损失较大。宋朝时,中原人群大量南迁,韩姓也随之迁往广东、福建一带。元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韩姓人较大规模继续南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扩展资料:

韩姓名人:

1、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韩桓惠王之子,大儒荀子学生,秦国丞相李斯师兄。

2、韩信,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3、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4、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

-韩姓

-韩非

-韩信

-韩愈

-韩休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别称:卧龙、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字号:孔明。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出生时间:181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