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祖先起源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韩国人祖先起源是什么?,第1张

起源是三韩部落。

韩国人的祖先是最初的起源是:三韩部落,韩国人的祖先成分可以说非常复杂,总得来说来源有中国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以及韩国本地土著。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韩国人把许多中国人当作自己祖先,进而发展到要和自己的宗主国抢历史的滑稽事情,韩国人最初的起源是三韩部落韩国人最早的来源就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三韩部落,因此韩国编造的几千年纯属无稽之谈,至于马韩、辰韩和弁韩这三韩的来源也非常复杂。

韩国地形地貌

韩国地图说明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鲜半岛南半部。东、南、西三面环海。

山地占朝鲜半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太白山脉纵贯东海岸,构成半岛南部地形的脊梁;其向黄海侧伸出的几条平行山脉组成低山丘陵地带,有太白山脉、庆尚山脉、小白山脉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风景优美著称。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脉最高峰为智异山,海拔1915米。

汉拿山位于济州岛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韩国的第一高峰。古代相传有神仙在汉拿山上生活,因此过去曾把汉拿山叫做瀛洲山,并且同金刚山、智异山一起被誉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黄海沿岸有汉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韩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曲沃武公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小叔叔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韩厥7世孙建立韩国,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后,其宗室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韩姓,并大都聚居于颖川郡。

  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儿子被称为晋侯。晋侯的后代毕万,曾被封在韩原。毕万的后代就用封邑为名"韩"作为姓氏。

  以国为姓。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虔。韩被秦灭后,韩国国君的后代,有的就以国名"韩"为姓。

  以少数民族的复姓改为韩姓。后魏,鲜卑族有二字姓"大汗"氏,孝文帝改革时,以"汗"与"韩"音相近,改单姓韩。

  以人名为姓。传说,上古时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韩流,其后有韩经,尧时为仙人,韩经之后遂为韩姓。

  聚集地:

  迁徙分布

  秦灭韩,"尽其地为颖川郡",并以韩国旧都阳翟为治所,此后,"颖川"便成为韩氏的发展繁衍中心。秦汉时期,韩氏播迁于今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甘肃、河北、北京及北部一些地方。其中,韩襄王子孙韩王信于西汉初逃到匈奴,其子颓当、孙婴于汉文帝时归汉;西汉末年,颓当的玄孙韩骞,避王莽之乱,徙居南阳堵县。唐宪宗时,河南河阳人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是为韩氏入广东最早者。唐朝末年,河南固始韩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清代康熙年间,大陆韩氏已有迁入台湾者,此后,有的向海外发展,移居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欧美一些国家。

  台湾的韩姓,多在台北、基隆、阳明山、新竹、台南、台中、高雄等地,人数最多的是新竹县。台湾文献所载,韩氏由闽、粤入台,始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起义有位叫韩任贤的义民已住在下淡水港多年。当然,这位韩任贤并不是韩氏入台的始祖,在他之前还有先人,有待进一步考据。不过大陆韩姓大批入台则是清康熙之后的事了。

  堂号

  "泣杖堂":汉朝时候,韩伯愈最孝。一次他犯了过,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泪像下雨一样掉下来。母亲很奇怪地问:"我过去打你,你都是欢欢喜喜地接受,今天为什么掉泪呢?"伯愈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母亲说:"娘呀!过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亲健康有力,所以喜欢;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点儿感不到疼了,我知道母亲体力衰弱了,所以难过得掉泪。"

  "昌黎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河北昌黎人。他一生从事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的华而不实,主张恢复秦、汉时的散文体。历史上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姓堂号也为"颖川"、"南阳"。

  家乘谱牒

  山西:汾阳韩氏支谱不分卷、汾阳韩氏支谱四卷、洪洞韩氏家谱

  上海:松江韩氏支谱二卷、韩氏文若公支宗谱

  江苏:韩氏宗谱二卷、韩氏家乘十二卷、云东韩氏家谱五卷、晋阳韩氏世谱

  浙江:萧山义桥韩氏家谱十卷、湘南韩氏宗谱六十八卷、相韩家谱、咸安韩氏宗谱十六卷

  安徽:韩氏宗谱不分卷、南阳郡韩氏族谱

  甘肃:礼县韩氏家谱不分卷、韩氏世系源流四卷

  江西:袁郡韩祠主谱三卷、韩焕先祠主谱四卷、韩氏族谱、韩氏荣公支谱

  历史名人:

  韩 信:西汉初期官至大将军,封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著名军事家。他智勇双全,治军严明,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屡建奇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颂。与张良、萧何并称"兴汉三杰"。著有《兵法》三篇。

  韩 愈: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首开宋明理学之先河。他还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称为"百代文宗"。

  韩世忠:南宋大将。他与岳飞同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先在河北屡败金兵,后驻镇江曾以八千兵迎击金兀术,激战黄天荡,金兵闻之胆寒。

  韩 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韩国公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卿。他纵观天下形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实现"法、术、势"合一,以收"道法万全"之效果。

  胡

  姓氏起源:

  关于胡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四、家乘谱牒:无。

  历史名人:

  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1、韩昭侯

姬姓,韩氏,名武,韩懿侯(一作韩共侯、韩庄侯)之子,战国时代韩国的第六任君主,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33年在位。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2、韩复榘

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煎茶铺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韩复榘作战英勇,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他离冯投蒋,去山东主政八年,曾试图做出一些政绩,直到抗战爆发,被蒋介石杀头。

3、韩山童

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

4、韩滉

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自肃宗以来,各地征收赋税没有法度,仓库出入物资没有章法,国家财政空虚。

韩滉为人清廉勤勉,精通文簿登记事务,他与刘晏分掌天下财赋时,制定赋税收支的法规,因他驾驭部下严厉,官吏都不敢欺骗。当时正值连年丰收,边境无患,从此仓库积蓄才开始充实。但韩滉过于严苛,审理反复,用法严峻,也招致了百姓的嗟叹怨恨。

5、韩非

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

-韩昭侯

-韩复榘

-韩山童

-韩滉

-韩非

韩家老屋位于铜官区,而铜官区属于铜陵市。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韩家老屋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的一处历史古建筑,铜陵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铜官区是铜陵市下辖的一个区,因此韩家老屋属于铜陵。韩家老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处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被列为铜陵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铜陵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韩家老屋对于铜陵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不可端起器皿。跟韩国人一起吃饭不可以捧着碗吃,韩国人认为端起饭碗吃饭这种行为不规矩。如果去到韩国家庭做客或有韩国客人在场,出于尊重,要记得桌子上的饭碗是不能用手端起来的。

2、用餐习惯。韩国人用餐的习惯是不大声说话、咀嚼声音小、尽量不谈商业话题。他们认为,吃饭就是休息、享受的时候,伤脑筋的话题尽量少提。

3、餐具的使用。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筷子的用法:筷子只负责夹菜,而扒饭、捞汤则是勺子的专利。

韩氏系承武子 望出颍川南阳

韩姓的始祖,正是3000年前周室诸侯之一的韩国。当时的位置,就是现在陕西的东部,以及河南的西北部。

根据《风俗通》的记载,韩姓本来是姬姓。春秋时代,周文王有一位住在晋国的后裔武子,因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后来他的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地为氏,就此姓了韩。当时他们的封地韩原,就是现在陕西省韩城县南边的地方。

韩武子的子孙,以后世代都是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到了周威烈王的时候,干脆“三家分晋”,与赵、魏二氏同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这时的韩国建都在平阳,亦即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可见得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已经比过去扩张了许多。

后来,传到韩景侯的时候,把国都从平阳迁到阳翟,即现在的河南省禹县;再传到韩哀侯,又迁都于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县。由此可见,韩姓的繁衍,是从最初的陕西,然后扩展到山西、河南,最后才公布于全国各地的。

战国时代曾经显赫一时的韩国,后来被秦始皇所灭,其宗室继续以韩为姓,大多聚居在河南的颍川。到了西汉末年,韩骞为了躲避王莽之乱,举族移居南阳,并且日益繁荣茁壮成为当地的望族。因此,以后的韩姓,以河南颍川和南阳两地为最多,其他地方姓韩的人,也大多是从这两地方分支出去的。

韩姓,自始就是一个多采多姿,十分有名望姓氏。最早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就是“九流十家”中,法家的创始祖韩非,他所著的《韩非子》五十余篇,迄今仍为治法者的必攻经典。

    

      前453年,智氏家族被韩、赵、魏三家所灭。自此之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前403年,周朝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这掀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春秋时代,晋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一度扮演中原霸主的角色,到了春秋末期,晋国走向衰落。在春秋初期,晋王室内部就已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力量逐渐转弱。而晋国卿大夫的力量却逐渐强大起来,吞并割据不断,到了前458年,只剩下韩氏、赵氏、魏氏、智氏四大卿大夫家族。晋国王室再也无力控制他们。

      四家卿大夫分别是智瑶、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其中智瑶的势力最大,他虽拥立哀公为晋的国君,实际上他自己却把持朝政,在晋国政事上说一不二。智瑶妄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于是,他以晋国国君的名义,对赵、魏、韩三家大夫说:“晋国原本乃中原霸主,如今却失去了霸主地位。为了重新振兴晋国,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瑶的算盘——想以公家的名义来逼他们交出土地。可由于三家人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户人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唯有赵襄子拒绝不从,他愤然道:“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能送人!”智瑶闻后大怒,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共同攻伐赵氏。

       前455年,智瑶、韩康子、魏桓子率领三队人马直奔赵地。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听说晋阳政宽民和,是理想的据守点,于是,便率军退据晋阳。赵襄子巡视全城,只见城池坚固,府库充实,粮草充足,就是缺乏御敌所用的箭矢,于是他们将建筑宫室的材料拆下来制作箭杆,铜铸的柱子用来造箭头。一切准备就绪严阵以待。没有多少日子,智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双方相持了两年之久。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前453年,智瑶引晋水淹晋阳城,几天后,晋水淹到离城头约两米的地方,城内汪洋一片。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一些没有粮食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赵襄子手下的大臣也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危急。智瑶以为胜利指日可待,他与韩康子、魏桓子一起视察水情,得意扬扬地说道:“原来水是可以使国家灭亡的呀!”韩康子与魏桓子听后相顾无言,但彼此心中却暗暗害怕: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和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智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既然水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被智瑶淹掉。

      智瑶的家臣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为什么呢?”家臣说:“赵城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下了,但韩、魏两家并无欢喜之情,反倒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自己会步赵襄子的后尘,只怕已是心怀异志。”第二天,智瑶将家臣的话试探韩、魏两人,两人都信誓旦旦,永远效忠于他,于是智瑶消除了疑虑。两人告辞后,家臣进来对智瑶道:“刚才他们出去的时候,看我的眼神慌张,你是不是将我与你说过的话和他们说了?”智瑶不以为意。于是这个家臣请求出使齐国,避祸去了。

       晋阳危在旦夕,赵襄子的谋臣张孟谈自告奋勇,深夜用一根绳子从城墙上溜下来,然后乘一叶扁舟潜入韩、魏两家军营,对韩康子与魏桓子说:“正所谓唇亡齿寒,赵灭亡之后,灭亡的命运就要轮到你们了。”韩、魏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愿意同赵联合攻智,他们说:“我们参战本来是迫不得已,智瑶这个人专横跋扈、野心勃勃,他灭赵以后迟早要把矛头对准我们,因此我们愿意背弃智瑶,与赵襄子联合。”当智瑶正沉浸在独霸三家的美梦之中时,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智瑶惊慌不已,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声,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瑶在赵、韩、魏三军的合攻下,被打得一败涂地。智瑶准备驾小船逃跑,被赵襄子抓住杀掉了。于是赵襄子灭掉了智氏一族,韩、赵、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财产,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政权。

      前438年,晋国国君哀公去世,晋幽公即位。这时的晋国国力已经十分衰弱,国君畏惧权臣,反而向韩、赵、魏三家行朝拜礼,韩、赵、魏三国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留两个小地方给晋幽公。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到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自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韩国人祖先起源是什么?

起源是三韩部落。韩国人的祖先是最初的起源是:三韩部落,韩国人的祖先成分可以说非常复杂,总得来说来源有中国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以及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