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孔,孟,闫,曾”是通天姓?还有别的吗?
不是。:孔、孟、周、庄是四大通天姓。 民间有孔、孟、颜、曾4姓一个通天谱的说法。所谓“通天谱”,就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家谱。在中国的宗谱文化中,一般都是一姓一谱,孔、孟、颜、曾这4姓为什么会是一个通天谱呢? 孔、孟、曾、颜4姓的祖先可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及曾参,他们4人分别被历代推崇为尊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为儒家学说的4大圣贤。这4姓的家谱,一般由皇帝同时赐予,所以,排的字辈是完全一样的。 据原商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柱讲,其实, 孔、孟、颜、曾、卜、闵、冉7个姓全部是一个通天谱 。封建时期,一般由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6个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7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 详细了解可以看下面的资料 http://wwwkmyzfamilycom/action-viewnews-itemid-27
姓氏为yan的有严Yán、颜Yán、燕Yān、晏Yàn、阎Yán、言Yán等。
1、严Yán:
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源于庄姓,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姓氏之一。史载,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恢复庄姓,故有“庄严一家”之说。
严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三省严姓人口占中国汉族严姓人口数量逾半。
2、颜Yán:
颜姓在中国人口中排名第一百一十二位,在湘、桂、鄂等地区有一定影响。
颜姓源出基本有三:出自曹姓(这一支主要奉曹夷父及其后人颜回为始祖);出自姬姓(这一支主要奉周公旦、伯禽父子为始祖);他族改姓而来。颜姓的名人主要有颜回、颜延之、颜之推、颜真卿、颜元等人。
3、燕Yān:
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5位。燕姓出自姬姓和子姓。
周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得天下后,分封各路诸侯。其中有一位叫姬奭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一带)为王。后来战国末年,燕国被秦国灭掉。而姬奭的后代就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燕氏,形成了一支燕姓。
还有一支燕姓可以追溯到商朝时候。那时有位叫伯倏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建立了燕国。伯倏的后代也以燕作为姓氏,是燕姓的另一个来源。在古代,燕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上谷。
4、晏Yàn:
晏氏主要起源于黄帝裔孙帝喾高辛氏之子契的系统,称号玄王,十四世商成汤建立商朝,晏氏是殷商后代。晏氏出自宋公室子姓,西周初年封于宋国(今商丘一带)叫“晏”的食邑,后裔“以邑为氏”。
5、阎Yán:
阎姓部分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异体字“闫”。
6、言Yán:
出自春秋时言偃之后,以祖名为氏。
据《姓纂》载:“孔子弟子言偃之后。”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名言偃,字子游。言偃才华出众,曾任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宰。提倡以礼乐教民,名声很大,他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为姓,称为言氏。
孔孟颜曾家谱字辈: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相关介绍: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这四姓是所谓的"通天家谱",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四姓的字辈问题,折射出一个民族血脉相承的缩影。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胜任,他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在这些著名的弟子中,有颜回,子路,冉求,曾参,公西赤,公冶长等。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
颜子:(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曾子:(前505年~前436年),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学生,孔伋师从曾子,曾子师从孔子。
您可能对家族字辈拍序怎么来的不是很了解,不是全国所有闫姓的人字辈都一样的,字辈是一个家族的族长定的,一次定下8,16,或者32代的字辈,也就是说,除了那些全国人大都知道的名门比如孔子家族以外,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知道这个家族的字辈顺序的,比如德云社的字辈是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但是不是所有说相声的都这个拍法的
问问家里面的老人呀,父母亲戚多少会知道些的吧……或者是老家的老人……这么去推测根本不行的。
有的满人改姓的时候取的是大姓之前的那个字,有的满人改姓的时候取的是父名中间的那个字,如果真照这种方式去找姓那可就差远去了。
是不是只有“孔,孟,闫,曾”是通天姓?还有别的吗?
本文2023-10-24 10:04:4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