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村的姓氏源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赤沙村的姓氏源流,第1张

在海珠区,赤沙村是姓氏较多的村庄之一。根据赤沙村玉虚宫(北帝庙)于乾隆丙午年(1726年)重修时刻有本村十五姓的居民。除了周、李二姓已经消失之外,现存有莫、简、陈、黄、徐、冯、潘、苏、郭、曾、张、何、吴,共十三姓氏。 各个姓氏先后从各地来到赤沙,可惜由于村中各个姓氏都没有族谱,又缺乏其它的文字记载,无法叙述各个姓氏从何地、何时来到赤沙村。这里只能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和附近相同的族谱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略记述于下:

莫氏,世居琢郡(今河北涿县一带)为名门望族。尔后,莫氏的一支由河北迁江西,再由江西迁福建蒲田。后让仁公于唐宣宗时被封官于广东封开,为岭南开族始祖,是为一世。让仁公生宣卿为二世。宣卿聪慧勤读,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中状元及第,为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年仅三十四岁,英年早逝,现今在封开县锣鼓岗有其“状元墓”。至七世之用公初任闽蒲县令,后任广东南雄府判。他的三个儿子愚、鲁、钝分居各地:愚公居番禺横沙,钝公居东莞焦利,鲁公居于南海沙头老村儒林乡。椐莫氏老人忆述,他们向来与黄埔横沙有密切往来,认为他们是同祖。横沙古时属番禺县管辖。由此看来,赤沙莫姓属横沙愚公一支。

冯氏,世居北平,始祖玄雄五子翼之字廷弼,在朝内官封至大理寺正卿评事。在南宋时,避乱南徙至广东南雄,娶白氏为妻,生五子。后南宋灭亡,元军南下,廷弼在京,生死未卜,由白氏带五子择地安身。五子长大后分居各处:长子元龙居番禺,次子应龙居新会,三子攀龙居鹤山,四子化龙居黄埔,五子振龙居增城。后称这为“五龙入粤”。本书采访写作时,在各姓氏老人座谈会上,也有“五龙入粤”之说,又说在抗战时曾派人到鹤山寻祖,相传他们来自鹤山。从这些情况分析,赤沙村的冯氏可能属于分居鹤山的三子攀龙分支的后裔。

潘氏,远祖在唐代自溧阳迁河南荣阳,再迁福建泉州,又迁兴化、长乐、瓜山。赤沙村潘氏的远祖是由河南入闽的第一代殷皇公,官封“潮州别驾”,第九代为宋代名儒福建瓜山潘炳,再传至第二十八世思字辈,这就是番禺始祖思诚公的辈分。据2002年9月,石牌、棠下、珠村、丰乐、贝岗、赤沙等十个村庄潘姓组成的寻根小组调查,认为赤沙村潘氏是福建闽侯县南通镇瓜山村思字辈的后裔。虽然在族谱中未查到始祖思诚公的名字,但他们分析,认为思诚公已于前二代由福建入粤,居于南雄珠玑巷。其后裔是在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迁至番禺。所以,在瓜山的族谱中没有记述。

黄氏,是轩辕皇帝七世之孙,至唐代109世祖昌,封官为南雄太守,入藉珠玑巷,史载“因官而居此”。后又经历数代,其时的居政公三个儿子,由珠玑巷分居三地:长子源深继续居于南雄,二子源辅迁居广州天河,三子源赞迁居番禺龙江。赤沙村的黄氏可能属于番禺龙江源赞这一支系。

苏氏,村民都说赤沙苏姓是“东坡苏”,亦即东坡原籍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曾朝廷当礼部尚书。后于宋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至广东英德、惠州、海南儋州。他被贬南来时,有他的幼子苏过等亲友随从。东坡被贬,家人逃散。三子苏迨及其妻子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不久,生下长苏绍箕。绍箕在南宋时抗金有功,官至太尉。晚年以丞相和太尉官职告退,重返南雄珠玑巷,后迁广州,死后葬于白云山。所以,苏东坡在广东留下不少后人。如今在番禺的南边村,就是苏东坡后裔定居和衍生地之一,还有苏氏大宗祠和苏氏祖屋。据《苏氏家谱序》说:“我族始以上之祖,原南雄珠玑巷人也”。

简氏,据简氏老人忆述,他们属于简文会这一支系。在广州市盘福路有简氏祖祠,现为广州市二十七中学校址。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有简文会状元墓。此二者均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简氏宗枝源流》载:简氏始祖一山之子名文会,唐朝灭亡后因避乱“由古名范阳涿州宦游岭外,旅南雄”。涿州即今河北一带。又据番禺、香山(中山)简氏族谱称,他们分别在宋度宗、宋徽宗年间,由南雄珠玑巷迁来的。赤沙村的简氏也可能在这个时期由南雄迁入赤沙。

陈氏,原居河北陈县,宋仁宗时因战乱,分居各地。其中一支始祖文纪纲,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元初又由珠玑巷南迁顺德、南海、番禺各地。据陈氏老人忆述,赤沙村的陈姓属官州分支。过去也常到官州拜祖。

徐氏,古代受封于徐,近于东海。后分支越来越多,散居各地,其中一支于宋绍兴年间(1132年至1162年),移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又因战乱而纷纷南下;另徐族老人忆述,他们一部分人是从浙江经汕头而到过赤沙的。他们的祖先与琶洲、台涌是同族三兄弟,彼此关系一直密切。

吴氏,唐代已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宋咸淳年间,因战乱而分散广州、番禺、恩平、新会等地。姓氏座谈会上,老人忆述,吴姓来赤沙是较早的。证据是在1957年,在芽菜涌的深泥中,挖出一条龙船,10多丈长,比现在的龙船宽,这条龙船已经腐烂,而龙船一般要好几百年才腐烂,说明这条龙船已很古老了,从中也可领会吴姓来得较早这个论断。

曾氏,北宋年间已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1129年),因传闻王妃胡氏疯颠出走南雄溺水而死,王室行文查访,令万余人逃窜避难至于广东各地。据村中姓氏老人忆述,他们是在黄埔长洲过来的,与番禺曾边村人同祖。 张氏,据《张氏族谱序》说:“吾张氏远祖九龄世居曲江,至于五世纲涉居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张九龄是唐代杰出诗人,其时封官南雄。南宋战乱而分散广东各地,主要是番禺、新会、南海等。赤沙村张氏老人回忆,说他们是从黄埔大沙地过来的。 郭氏,在赤沙村有上郭、下郭,据上郭老人忆述,他们因宋代战乱避难,从山西南下的。原先在广州芳村东漖,

不久迁至赤沙。下郭原在东莞,后迁至赤沙圩步沙,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圩步沙,便搬到赤沙村现住的地方定居。据《郭氏族谱》所述,郭氏远祖南金公在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1000年)被封广东连州知县,于是从江苏扬州南迁至南雄和广州,成为中山、顺德、广州和东莞各地郭氏始祖。下郭原住东莞,是否与此有联系?

何氏,据《何氏水本源纪》载,唐时有名为讳鼎者,其父子皆为唐大中进士,此起经四十一代,因宋时战乱南迁广东南雄,这便是广东各地何氏之始祖。赤沙何氏可能与此相同。

除了上述各个姓氏村民之外,在赤沙村,还有一个来自各地的村民群体。他们不是以大姓群居,也没有自己的祠堂,但他们彼此之间及与全村村民都和睦共处,和谐生活,是赤沙村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住在五社的大围,所在人们通称他们大围人。大围人姓氏很多,有梁、黄、曹、原、萧、叶、林、霍、唐、李、彭、邓、徐、郭等。

他们在不同的年代,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避战乱,为谋生计,从南海、顺德、东莞、番禺等沿海地区划着小艇,随海漂流。或在海边捕鱼捉虾,或上岸做些杂工,过着食无定时、居无定处的漂泊生活。

有的来自番禺的大山,这些人有原、梁、黄、李、彭、叶、林等姓,约三十多人。他们是陆上人家,但在故乡无田无地无以为生,不得不离乡别井,流浪迁徙。因为他们来自大山,通称大山人。

三苏故里在哪个城市

三苏,简称三宋,是指北宋时期三个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父子皆是文学巨匠,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东坡三先生”。而其故里,便是成为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及旅游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那么,三苏故里在哪个城市呢?

1 三苏故里介绍

三苏故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苏州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三苏故里分为大小两个景区,大景区又被称为“东篱”,占地面积较大,南端是苏洵墓,北端则是苏轼墓,苏辙墓位于小景区内。这里保存了大量三苏家族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是了解三苏家族文化的好地方。

2 如何到达三苏故里

如果您要前往三苏故里,您可以选择以下交通方式:

1)公交车:乘坐苏州市内的公交车前往吴江汽车站,在汽车站换乘吴江乡村旅游公交车16号线或游6号线即可到达三苏故里。

2)自驾车:苏州市内可选择沪苏高速苏州枢纽、苏州外环高速、绕城高速、苏锡北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开车大约30-60分钟即可到达。

3 参观三苏故里需要注意什么

1)参观时间:三苏故里开放时间为7:30-17:00,下午4点之后停止售票。

2)门票:三苏故里的门票价格为55元/人,游客还可以选择购买联票、自助式讲解器等服务。

3)参观路线:三苏故里内的景点较多,游客可以选择自由游或者跟随导游游览。另外,由于三苏故里的地势较高,建议穿舒适的运动鞋,以免行走困难。

4 三苏故里的特色景点

1)三苏祠堂:三苏祠堂是三苏家族的祖先祠堂,内有苏氏家谱。参观时,游客可了解苏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2)三苏祠:三苏祠位于大游览区内,是对三把“东篱”苏轼、苏洵、苏辙的纪念碑,游客常年香火旺盛,深得游客的喜爱。

3)三苏故居:三苏故居主要是苏轼和苏辙的故居,它们是中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建筑之一,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居住环境和艺术氛围。

4)芦花荡:芦花荡是三苏故里内的一片荷花池塘,在每年盛夏季节开满着荷花,形成了一幅美丽景色,被诸多游客视为三苏故里必游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5 总结

三苏故里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其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它保存了大量三苏家族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是了解三苏家族文化的好地方。如果您要前往三苏故里,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或者自驾车前往。参观时需要注意时间、门票价格及参观路线以及穿着,顺畅的游览流程可以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在三苏故里内的特色景点中,三苏祠堂、三苏祠和三苏故居等都是值得游客认真参观体验的。

得姓始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颛顼之裔陆终长子。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后又封于苏(一说其子封于苏),夏桀时被商汤所灭。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于苏国,后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苏姓,并尊昆吾为其始祖。

源流一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在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以封地名称为姓,称昆吾氏。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源流二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源流三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有苏氏或改姓苏:

   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

   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

 

源流四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波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回族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

麻烦问一下,您知道这是哪吗?

出抚家谱里什近因写一篇地域文化书稿,查阅了《苏氏家谱》,发现了“兼祧”二字,同行之中,不但念了白字,还不懂词语的意思,其实在家谱中,往往会出现出继(或出祀)、承继(或承祀)、兼祧等词,现将其意义与区别简介于下:

出继,又叫出祀、过继;承继,又叫承祀。出继与承继是在同一宗族内部人际之间以契约或口头承诺的形式产生的社会关系。即在同一家族内,或一直系近亲中之男子(多为未成年幼子),以契约文书或口头承诺之方式,接续另一近亲为子。如同一宗族的甲有多子,而乙无子,可由族中长者出面牵线,经双方协商同意,将甲之某子过继给乙为嗣,协议中即书甲之第几子出继乙为子,乙方即书为承继甲之第几子为嗣。承继协议生效后,该子既要承担赡养继父母(乙)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承继其产业。另外,还有一种形式上的承继,即乙无子,亡故后为接续其后代,将甲之某子以乙子的名义记入乙之名下为嗣,无须继承家产(农村中称其为要孩子),这就叫出继和承继。该以契约或口头承诺形式转变生成的社会关系,如符合本族的规则,则应在本族谱牒中显现出来。

在续家谱时,对该类现象应注意的是:一、双方必须是同宗同族方可出继和承继;二、其辈分必须符合双方世序的要求,即不能乱辈分;三、出继方须是次子或三子,因农村习俗中有“长子不出继”之说;四、出继者只能承继一门,而不能承继两门。如甲、乙、丙、丁兄弟四人,甲、乙有子,丙、丁无后,乙之子出继丙,不能再出继丁,这种特殊情况,可由甲之子出继丁;五、出继、承继关系确立后,不能毁约,即“出继不能回继”;六、在续家谱时,在出继者名下注(出续):“子孙不再下续”;而在承继的名下注(承继或承祀):“应将其子孙续在该名下”。

祧,本义指祭远祖的庙,后来指继承上代,即常说的“两门守一子”,该子既要赡养亲生父母,还要赡养名义上的父母。兼祧与承继,其社会行为、基本形式和原则相同,但在实际中又有差异。所谓的兼祧是甲只有一子,而同族近亲的乙无后,为使乙也有后嗣之名分,生前有人赡养,将甲之子协商归为甲、乙双方共有。这样,该子既是甲之子,又是乙之子。在旧社会,甲、乙双方可各为该子娶一房媳妇,甲媳妇生子归甲家,乙媳妇生子归乙家。解放后规定推行一夫一妻制,该子的后裔可分别书在甲父或乙父名下以接续烟火。在通常情况下,兼祧者只在家谱中承认乙同样为父,或在乙亡故后,尽安葬祭扫之责。故兼祧重在名分,其主要作用使某支不至于断续而已

隋唐时期,陕西依然是苏氏聚居的大本营,南北朝时期,虽然有苏姓后人向南方迁徙,但是在南方还并为形成有规模的苏氏大族。直到唐代,南方才形成了苏氏的闽派、蜀派、眉派。 苏味道 眉派始祖是苏味道,他原任唐凤阁侍郎后被贬为眉州刺史,这一支苏氏便在眉州(今四川眉州)开支散叶、繁衍后代,在当地形成苏氏眉派,又称眉山派,苏味道被尊为苏氏眉山派始祖。 进入宋代,苏氏家族的子孙人才济济,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成就尤为突出,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眉派三苏缘何称自己为“赵郡苏氏”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因其文名和名望,苏轼一支一直被苏氏后裔尊为眉山苏氏。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在很多时候都自称赵郡苏氏,这又为何故? 苏轼 汉兴,苏氏开始迁徙入秦,苏建家于长安杜陵,他在武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平建候。苏建的后代遂在平陵安家,苏建生三子:长子苏嘉,中子苏武,幼子苏贤。嘉的六世孙苏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苏章,东汉顺帝时期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当地人民,苏章的子孙就在赵郡居住下来了,赵郡苏氏便由此而起。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提到:“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苏味道是河北赵州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他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宰相,后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迁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未赴任就死了,留下一子未能回栾城,故在眉山定居,由此,眉州就有了苏姓。眉山苏派源于河北赵郡苏氏,故苏洵三父子在撰文提款时都自称赵郡苏氏。 三苏可考的祖辈 苏味道[1]—→苏份[2]—→苏瑗—→苏诜(shen)—→苏汝集—→苏泾—→苏钅斤[3]—→苏祜(hu)[4]—→苏宗皋(gao)[5]—→苏序[6][1]苏味道(638311——705721),赵州栾城人(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少有文才,九岁能属辞。与乡人李峤同以文辞知名,被时人称为“苏李。”成人后,苏味道被州里举为进士。及第后,累迁咸阳尉。延载初年(694年),苏味道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元配裴氏,继配刘氏。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苏味道因亲附武后宠臣张易之、张昌宗之罪,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迁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岁。有文集流行于当世。为眉山苏氏始祖(即眉阳派)。 [2]苏份(673311——705721),苏味道第二子。配卢氏,留四川眉山。 [3]苏钅斤(861312——93566),配黄氏(877——93525),以侠气闻于乡闾。生五子,长子苏祈,次子苏福,三子苏礼,四子苏祐,五子苏祜。 [4]苏祜(905514——958730),配李氏,生六子。长子宗善,次子宗宴,三子宗升,四子宗杲,五子宗德,六子宗晁。李氏严毅,居家肃然,多才略,犹有窦太后、柴氏主之遗烈。苏祜与李氏同葬眉山修文镇。 [5]苏宗杲(944724——99468),配宋氏。生子序。宗杲公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与李氏合葬眉山安道里。 [6]苏序(973119——1047511),字仲先,配史氏。简易朴实,与人交往,不择贵贱,摆架子,与乡邻相处融洽,无神主义者。与史氏合葬眉山安道里。其事迹详见于苏轼《苏评廷行状》、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等文献。 苏洵的兄弟和子女 苏轼的子孙及后代定居地 苏轼有三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幼子苏过。无女。 苏迈,字伯达,东坡先生前妻王弗1057年生。1077年十八岁娶妻石氏(石昌言之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被捕入狱,苏迈随父入京照顾。苏轼出狱后,苏迈随父居黄州。元丰六年(1083年)被命为江西饶州德兴尉(苏轼《石钟山记》)。1091年,被命为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事。绍圣四年(1097年)苏迈被任命为韶州仁化令。苏轼被贬澹州后,苏迈留居惠州白鹤峰新居。苏轼在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迈扶其父灵柩至河南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后随苏辙居颖昌。 苏迨,字仲豫,东坡先生后妻王闰之1070年生。娶欧阳修孙女、欧阳叔弼之女为妻。幼时体弱多病,聪颖异常,颇好诗词。平素不喜欢入仕做官,后承父恩授承务郎。1126年卒,死时五十六岁。 苏过,字叔党,东坡后妻王润之1072年生于杭州。政和二年(1112年)出监太原税,政和五年(1115年)知偃城县,宣和五年(1123年)权(代理)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二。苏过能文,著有《斜川集》,亦善画。

苏炳添是苏东坡第29代孙,用族谱确认身份不靠谱。

一、苏炳添是苏东坡公第29世孙苏炳添是苏东坡公第29世孙,苏刘义公的第21世孙,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中国男子短跑选手、暨南大学体育系副教授,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系国际贸易硕士。二、用族谱确认身份不靠谱中国的族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说到:“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近年来,各地的藏书楼都在搜集“老谱”,把其与正史、方志等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地位相等。但“老谱”的真实性,专家们的看法是:小心为上。家族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先祖留下的族谱,也是不靠谱的。

有些史学家则认为,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族谱断裂、残缺,许多缺失的部分都是靠后人的臆想来填补的。

自唐代覆灭后,经过五代十国的连年战争和社会动乱,流传下来的家谱几乎全部遗失,以至于到了宋朝,古谱已经很难再找到了,很多世家都断了联系,失去了传承。

现存的历代族谱,多为明、清两代所修。在我国明、清两代,还有一种“谱匠”,专门为人编撰族谱,事先准备好的不具姓氏的普通族谱作为“道具”,每次有人要求修改族谱,只要填写姓氏,就算是完成了,这样的族谱当然是不可信的。

这样的族谱,几乎一模一样,欧阳修,苏轼,朱熹,文天祥,方孝孺,都是“谱匠”的手笔,不知情的人,甚至把它当成了传家宝。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之前的宗谱都不太可信。

苏式家谱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文学家,他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在嘉祐五年(1060年)得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洵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苏洵对谱学理论曾进行探讨与研究,在编修族谱的方法与体例具有自已的看法,并编出自家内容全面、形制科学的族谱,成为后人修谱的规范。

苏式家谱以礼之大宗、小宗为次,其体例则是在世系图下注上人物事迹,每五世一揭。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人名之间用纵横线条联系,可称为表格式。人与人的关系很明晰,连相距几代都能一目了然。可能是限于篇幅,抑或囿于“五服”之说,只记录五代人。

这两种格式,真是各有所长。明清以降,大多同时做成两种格式,或者取长补短,即“意欧体苏”。现代民间修谱,大多仍用欧式,也有用苏式的,另外还有章节式的新族谱。

苏氏谱例 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

赤沙村的姓氏源流

在海珠区,赤沙村是姓氏较多的村庄之一。根据赤沙村玉虚宫(北帝庙)于乾隆丙午年(1726年)重修时刻有本村十五姓的居民。除了周、李二姓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