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带去的童男童女,是不是日本人最开始的祖先?
在华夏文明的文化传承中,人们总觉得,有不少内容,日本和中国是相通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的文字。毕竟,对比日本文字与中国汉字,有部分从字体结构来看,可以说长得完全属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它在含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确切来说,日语文字是由中国“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并混合使用。
于是,人们不禁会想,在遥远的古代,日本和中国究竟有着怎样深刻的历史渊源?因此,很多人将这种可能性推到了徐福身上。
▲日本文字
不少人在一直怀疑:日本人的来源,是否极有可能就是大约2200多年前,秦始皇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派徐福出海寻找带去的那3000童男童女的后人?
历史的真相究竟怎样?对于发生在秦朝,徐福带去的,后来和徐福一起不知所踪的那3000童男童女,他们究竟漂流到了大洋上的什么地方?是死是活?是不是最后真的去了日本,并在那块土地上安了家?
▲日本人与中国有何渊源?
▌徐福东渡日本“中国说”
1、司马迁《史记》:徐福到达“平原广泽”并在此定居!
关于徐福东渡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称徐福为“徐市”)以及“淮南衡山列传”(直接称作“徐福”)。其中,对徐福东渡之事记载比较详细的当属“淮南衡山列传”部分。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提到,徐福从南到蓬莱,与海神对话以及海神向他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之事(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向秦始皇编造的托辞)。同时,还记载了徐福带着谷种、百工随行的情况,然后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做“平原广泽”的地方。徐福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他觉得当地气候温暖,风光秀丽,人民也非常友善。徐福因为给秦始皇要寻找的仙药并没有找到,因此“止王不来”。也就是说,达到“平原广泽”这个地方后,徐福不再回来,而是在当地自立为王。而且徐福还教授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以及造纸等先进的生活技能。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平原广泽”到底在哪里?
这在后人看来,觉得可能正是日本。尽管目前没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考证。如果以《史记》“封禅书”中的内容只说它在“渤海”来推测的话,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是渤海,一直顺海前行,出了渤海海峡,就会进入黄海,如果再顺着黄海继续前行,也只能顺海向东南方行进,而再往前方,也刚好是日本岛所在的位置。
因此,人们将“平原广泽”视为到达了日本也是符合逻辑的。
2、《三国志》与《后汉书》:徐福达到“亶洲”留此不归!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与《后汉书》的“东夷列传”中,也分别提到了徐福东渡之事。
(1)《三国志》说法: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里说徐福东渡到达“亶洲(又作澶洲)”并留此不归,具体内容为:
“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
而关于“亶洲”这一地名的记载中,《三国志》还提到,“亶洲”与“夷洲”同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而且两者相距不远。根据这一说法,结合一些古今地理位置对比,人们认定“夷洲”为今天的台湾岛(台湾在东汉以及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改称“流求”,明中叶称“北港”、“东番”,明朝末年才开始称“台湾”),因此“亶洲”应该指日本岛。
▲徐福东渡至日本
也就是说,实际“亶洲”指的正是古时候提到的“倭国”。而且《三国志》还在“魏书·倭人传”中专门对“倭国”的具体地理位置作了说明:
“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
这句话,道出了古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的位置就在我国古代海外的东南方向,此时,“亶洲”已与“倭国”在地理位置上不谋而合。
这基本上也可以说明,徐福确实是带着3000童男童女东渡去了日本。
(2)《后汉书》说法:
《后汉书》“东夷传‧倭”中提到徐福的去向,其实是和《三国志》的观点保持一致的,其中也提到了“澶洲”:
“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二十馀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
既然,《三国志》与《后汉书》里都说了,徐福带着3000童男童女去了古之“亶洲”,而且,这个地方皆指向今天的日本,那么,这更增加了徐福去向日本说法的可能性。
▲东夷古国
3、《义楚六帖》:首次明确提出徐福去了日本!
徐福东渡之事,在后周显德元年(954年),由齐州开元寺高僧义楚,博采诸多经论,以及儒道诸书所撰成的佛学辞典《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中,首次明确提出徐福最终到达的地方是日本!并说徐福到达后,将日本的“富士山”称为秦始皇曾将要找的“蓬莱”。而且还说,今日在日本的秦氏为其后人。
▲《释氏六帖》即 《义楚六帖》
关于这部分记述,具体内容记载在《义楚六帖》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
“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段记述并非义楚亲历,而是因为他有一位来自日本的朋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生活在日本醍醐天皇时代。因此,不少人认为,关于徐福在日本的这段可以称作“历史”的部分,应该是这位叫做宽辅的人给义楚讲述的。于是,这段记载还是值得商榷和有待进一步考证,虽然可以作为徐福可能的去向之地作为参考,但还是不能绝对诠释疑惑。
4、欧阳修著《日本刀歌》:徐福带去秦“焚书坑儒”前部分典籍
在欧阳修所著《日本刀歌》中明确指出,徐福的去向正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去日本还携带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因此使得在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之前的大量典籍得以在日本保留。该内容原文如下: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欧阳修
对于这一观点,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也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内容称:
“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孔子讲学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的话,更加印证了徐福东渡日本说法的真实性。
▌徐福东渡日本“日本说”
到底徐福有没有到达日本?在日本,徐福文化一点也不陌生!而且要历史记载有历史记载,要家谱也可以有。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数省,留有很多有关建文帝的遗址和传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建文帝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时遗留的遗迹:"有巨杉二株,爽立磴(dèn溃┡裕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龙潭,时有金鲤出没云。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向,深仅丈余,后有石龛,可旁为榻。其右有 ,为米所从出流以供帝者,而今无矣。左有峡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横板,犹云建文帝所遗者,皆神其迹者所托也。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洞左构阁,祀建文帝遗像(阁名'潜龙胜迹',像昔在佛阁,今移置此)乃巡方使 运所建,前瞰遥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门,其后即山之绝顶。" 一些书中还记载有建文帝的诗文,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后人假托,但还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这首诗据说是建文帝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建文帝出亡也是将信将疑,又听说了很多传言,于是派户科给事中胡分巡全国。《明史·胡传》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指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朱棣是让胡以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他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成祖对胡侦缉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视,不允许他为母"丁忧"的请求(官员父母逝世,应守孝三年,称为丁忧)。永乐二十一年,胡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胡赶到宣府时成祖已经休息,听说胡回来后马上接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看来胡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漂洋出海,不知所终有传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当时中国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据说张士诚失败后,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证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并在开元寺扬帆出海,最终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然而没有更多的证据,仅仅是猜测而已。 南京鸡鸣寺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帝。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
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西山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中,记载有正统七年,建文帝因年纪已老,就到广西思恩州官府,自称是建文帝。当地官员急忙上报朝廷,将其送至京师。朝廷派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吴亮否认。建文帝又说当年他进膳时,扔一片鹅肉到地上,吴亮像狗一样趴下去吃掉。吴亮听后伏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内,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不封不树。 其实这是谣言,不过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十一月,有个僧人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年九十余。当地官员将其遣送到京师,大臣们怀疑他是假冒的。经过究问,他承认本名叫杨行祥,河南人,洪武十七年为僧,受到别人的蛊惑才假冒建文帝的。于是英宗将其押入大牢,过了4个月就死在狱中了,同谋的12名僧人被发配到辽东守边。 江苏吴县说《文汇报》的记者徐作生亲自到江苏吴县去考察,发现了建文帝出亡时遗留下的一些遗迹、遗物,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建文帝当年藏于吴县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1423年病殒于此,葬于庵后山坡上。这也自成一说。
四川望京寺说有人则认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 另外,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献出《让氏家谱》,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假扮僧道,云游各地,后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传说、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口头上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当然,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探秘建文帝
祖父朱元璋为其在继位道路上扫清了路障,杀戮了无数的功臣,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後,四皇子燕王朱棣就是这个黄雀。他觊觎皇位,却不够坚定,偏偏是这个阴谋家和尚姚广孝给朱棣吃了秤砣鉄了心,决定发兵造反。
一场皇宫内战——“靖康之役”葬送了朱允炆。根据正史记载,朱棣率兵逼近皇宫,朱允炆下令放火焚烧宫殿,自己投火而亡。
600年后的今天,南京一位85嵗的让庆光老人向史学界公布,自己就是建文帝的後世子孙!当时建文帝根本没有自焚而死,而是逃出了南京改名让銮,在湖南、湖北一带定居了下来。这一切都在《让氏家谱》中有记载,但还是使很多专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疑问。因为它于正史《明太宗实录》中的记载相矛盾。
可是明史专家潘群发现了一条让人引起怀疑的记载。《明太宗实录》,也就是所谓的正史记载,儅燕王朱棣的人马杀入皇宫时,建文帝没了踪影。经过几天的搜寻,在灰烬中找到一具屍体,全身早已焦烂,四肢不全。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你这样是何苦呢?,我是来帮你的呀!”暂且不看朱棣的假惺惺作态,可谓何认定这具屍体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呢?这的确不能不让人怀疑屍体的身份,也许就是个替身。
白寿彜的《中国通史纲要》也说:“一四二年,应天陷落,惠帝于城破后去向不明”。有野史记载,建文帝通过皇宫密道逃到了宫外。连《明史纪事本末》也记录了建文帝并没有死。而且说得很像戏剧:相传朱元璋驾崩之前给他一个朱红锦盒,让他在紧急时刻打开。於是建文帝打开了祖父遗留给他的锦盒。裏面有袈裟、剃刀和僧人的度牒。朱允炆恍然大悟,立即削发披裟,和几个忠心的大臣打扮成和尚摸样根据锦盒裏密暗道图的指引掏出了宫外。如果朱元璋死前就能预见到这一切,并为命运不济的长孙作了逃生的周密安排,那为何不为他稳固君位做更周密的安排,反而让朱棣起兵威胁到其孙的帝位?因此这段也不能轻信。
可是偏偏爱此後的一些典籍中,出现了建文帝逃出皇宫所走地道的描述。《明史考证》记载:“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传说中的密道是否真的存在呢?对这段历史很有研究的季土家老先生多年前发现,1978年太平门裏南京钢锉厰要建栋新楼,挖地下室挖出了地道。从挖出情况看,高度大概在2米5上下,宽度在2米左右。当年发现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的明皇宫内,如果建文帝真的出逃了,很可能就通过这个地道逃出皇宫。可这个地道是否通到皇宫外面?2005年6月的一天,季老先生接到一个电话,说在清凉山旁边的国防园发现一个明代涵洞。涵洞位于原明故宫的宫城外,据现场考察发现,季老先生先生推断这个涵洞在明代主要是排水用的,但不下雨时,是没水的旱洞,完全可以人通过。联系多年前发现的皇宫内地道,这个涵洞很可能就是地道的出口。为了求生,建文帝使了个火烧皇宫金蝉脱壳之计。而朱棣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天子宝座,只好把一具烧焦了的残骸党建文帝的屍体安葬。
让氏家谱还公布,先祖建文帝就葬在湖北洪山寳通寺,并留有一副朱允炆的墨宝遗世。如果要考证,必要挖掘宝塔,如此浩大工程,首先要得到历史学界的首肯。但因族谱编修的很晚,对於祖先让銮的记载到底是出於史书采及还是家谱流传,史学家还不能下定论。
在《杰出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裏,刘志成研究员发现了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儅过和尚的全新说法。书中记载:建文帝和随从打扮成僧人的漠阳,沿著皇宫地道逃出来,从南京沿长江到武昌罗汉寺,罗汉寺的住持达玄和尚接待了他们。达玄是全国知名的高僧,门下很多弟子,包括开元寺的住持念海和尚。达玄看过建文帝的度牒后,赶紧联系念海,并安排建文帝过去。福建泉州开元寺,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如今依然香火旺盛。可是,六百年前的念海住持会让寺院惹祸上身吗?
如果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也许会在那裏找到蛛丝马迹。但在泉州开元寺的寺志中,没有任何记载道建文帝的问题。李悌仁多年来一直研究开元寺志,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开人们心中疑虑的史证。明永乐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大量禁军被派驻到泉州,开元寺成了驻扎明军的军营。开元寺的很多建筑都成了武器制造厂,如果建文帝逃到泉州显然是自投罗网。
建文帝是死是活,成了一大历史疑迷,就是《二十五史精华恭闵帝》上也说:“或允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英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馀,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戎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闲,相传有帝为僧师往来迹。大清乾隆元年,昭廷臣集议,追諡曰恭闵惠皇帝”从这些记载传说来看,为政三年的建文帝是颇得人心的,他有种以柔克刚的人格魅力,再加上民间百姓长期以来的正统观念,这才使他几百年闲始终活在人们的心目中,同时也把篡位的四叔朱棣,钉在俄耻辱柱上。
总之,朱允炆没有了,建文一朝结束了。靖康之役结束后,燕王登基,成为了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帝是明代历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接过削藩政策,正是建立内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又五次率军北征,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他的靖难夺位,给他留下了刻骨的内伤。使他在登基做皇帝的道路上和儅上皇帝后,始终被靖难夺位的阴影笼罩著,挥之不去
徐福带去的童男童女,是不是日本人最开始的祖先?
本文2023-10-24 09:05: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