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第1张

大理国是中国古代和中原王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它主要位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国都在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区)。大理国大概存在于五代十国到南宋后期这段时间,历时300多年。

我们了解大理国可能更多源于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因为在这两部小说里有大量关于大理国的描写。如北宋时期的大理皇室段誉等,南宋时期的“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等,而且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但不管是段誉的伯父段正明、父亲段正淳,还是段誉本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出家当和尚,包括大理国的历代天龙寺高僧们,都是由大理段氏的历代先皇退位后亲自担任的。那为什么大理皇帝们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偏偏要跑去做和尚呢?

一、我们都知道:大理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这和他们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关系。大理和今天的缅甸(当时叫蒲甘)、老挝(当时叫景陇)等国接壤。如图:

而当时的这些国家都是佛教的兴盛之地(现在也是),大理的先民和这里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他们也受到了佛文化的影响,而几乎全民信佛。大理国本是就是一个以佛治国的国家,所以大理的皇帝选择出家,这一点不足为怪。

二、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信佛,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出家呢?而且大理的皇帝几乎是无一例外的选择出家,这似乎成为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大理段氏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这得从他们建国的时候说起。

大理国的天下是段氏的先祖段思平通过暴力手段从前朝的大义宁国手中抢过来的。而当时的段思平力量还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推翻大义宁国。于是他找到了好友高方(地方渠帅),借来了三十七蛮部兵及军师董迦罗。在高方的帮助下,段思平才打败了大义宁国的军队,建立了大理国。高方因功被封为岳侯,中国公。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大理并不是段家一个人的天下。

后来,高家的势力不断的发展,甚至超过了皇族段氏,成为大理实际的掌权者,段氏反而成了傀儡,任由高氏摆布。这也导致了段氏的历任皇帝过得都很窝囊,郁郁不得志。

所以,金庸先生把段正淳写得到处留情,段誉到处逃避,不想当皇帝,就是出于这个历史背景。而解脱的最好方式就是:出家为僧,四大皆空。所以,大理段氏们选择了这种解脱的方法。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诏野史》载:“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而后 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建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成为大理国王。十四传而到段正明,已历150余年,而后大理国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4帝王,共318年。

  大理皇祖段俭魏出生在甘肃武威(姑臧),姑臧春秋时为西戎占领,战国前秦时月氏人建城,后被匈奴攻破,建姑臧城,后西汉大将霍去病西击匈奴,占了河西走廊,刘彻 设河西四郡之武威郡,姑臧城改名武威郡(河西走廊东端),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之地,过金城兰州翻过乌鞘岭入古浪峡到凉州就是一马平川,东临银川,西通西宁,南通兰州,北接敦煌。武威郡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

  武威郡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发家也是理想之地,况且大理段氏极其重视佛教,殊不知武威乃是古代佛教之圣地,从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在武威译经十七年就知其在佛教界的无上尊贵之地位。

  大理政权比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早了廿三年。大理国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

皇帝不当去当和尚,这皇帝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别说,大理段氏的皇帝就特别喜欢干这样的事,南帝一灯大师原本就是大理的皇帝,但最后选择了出家,不过一灯是为情出家。但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段氏皇帝也因为各种原因出家,到底都是为什么呢?可能段氏家族的皇帝在历史上算最憋屈的皇帝了吧,一直处于有名无权的状态,还不如出家来的痛快。可惜他们是真的不会一阳指呀。

对于喜爱金庸小说的读者来说,大理段氏一定不是个陌生的皇族。有意思的是,和小说中一样,历史上的大理段氏确实有很多皇帝出家为僧,包括《天龙八部》段誉的原型段和誉。

因此很多人都会发出与《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相似的疑问:原来他许多祖先都是如此,难道做和尚当真比皇帝还要好么?那么大理段氏的皇帝为什么都喜欢出家为僧呢?

佛教在大理的历史上确实非常兴盛并拥有极高的地位,甚至和尚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当官,民间更是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不过佛教影响巨大并不是大理皇帝喜欢当和尚的主要原因。

大理的建立其实存在很大的侥幸因素,一灯大师就说:我段氏因缘乘会,以边地小吏而窃居大位。实际上只凭段思平(大理开国之君)当时的势力不足以推翻南诏,建立新政权。

段思平建立大理的关键是得到了当地豪族的支持,特别是高方和董迦罗居功甚伟。但这也导致从建立的那天起,大理的臣子势力强大而皇权偏弱,而臣权的代表家族就是高氏家族。

从大理第四代皇帝段思聪开始,高氏成为大理仅次于皇族的大家族,大理第十代皇帝段素兴更是被高氏废除。此后段氏皇族多次试图从高氏手中夺权,但都以皇族失败,皇帝出家而告终。

等到了《天龙八部》所处的时代,高氏子孙高升泰更是迫使大理保定帝段正明出家为僧,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大中。不过高升泰临死前将皇位还给了段氏,大理才得以复国。

而继承高升泰皇位的人就是《天龙八部》的关键人物——大理文安帝段正淳。不过大理虽然复国,但国家大权依然掌握在高氏家族手中,所谓段姓有国无权,高姓有权无国。

面对高氏专权,心灰意懒的段正淳最后让位给儿子段正严(段和誉),自己出家为僧。段正严登基后励精图治近四十年却依然无法改变高氏专权,晚年时儿子们又爆发了内乱,祸及都城。

心灰意冷的段正严最终也是出家为僧,继位的段正兴则是高氏扶持登基的,之后的大理皇帝再无可能从高氏手中夺权。而高氏家族在云南的势力一直持续到改土归流才宣告终结。

因为高氏专权下的大理皇帝大部分都是有名无实,再加上大理佛教分为浓厚,所以很多皇帝便选择出家为僧来逃避。这才是大理段氏的皇帝喜欢出家当和尚的主要原因。

“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大理段氏

大理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那里呆了四年的原因

去过的人大多数都会这么说:

嗯,大理挺不错的

有机会还要再来!

它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表象

更多的来源于丰厚的历史感!

都道大理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但是

今天咋们不谈风月,吟诗对酒只聊段氏!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筒子,一直很感叹,未到过大理的金庸先生,竟然可以把生活在传说之中的一个世家,在其小说中把段氏家传武学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等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无限神往;而大理国段氏10位国君不爱龙椅爱青灯,甘愿禅位为僧的故事,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云南历史上,极少有哪一个家族,能像大理段氏一样,从唐朝一直到元朝末年,横跨3个朝代,拥有一段极富极贵辉煌的历史。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诏野史》载:“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大理段氏,段思平在通海当上了通海节度使,后来开创了大理国,成为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2帝王,共318年。

大理段氏皇帝列表

太祖 神圣文武帝 段思平 937-944 文德

文经帝 段思英 944-945 文经

圣慈文武帝 段思良 945-951 至治

至道广慈帝 段思聪 951-968 明德

应道帝 段素顺 968-985 明正

昭明帝 段素英 985-1009 广明

宣肃帝 段素廉 1009-1022 明启

秉义帝 段素隆 1022-1026 明通

圣德帝 段素真 1026-1041 正始

天明帝 段素兴 1041-1044 天明

兴宗 孝德帝 段思廉 1044-1076 保安

上德帝 段廉义 1076-1080 上德

上明帝 段寿辉 1081 上明

保定帝 段正明 1081-1094 保定

中宗 文安帝 段正淳 1096-1108 天授

宪宗 宣仁帝 段正严 1108-1147 日新

景宗 正康帝 段正兴 1148-1172 永贞

宣宗 功极帝 段智兴 1172-1200 元亨

享天帝 段智廉 1200-1205 凤历

神宗 天开帝 段智祥 1205-1238 天开

孝义帝 段祥兴 1238-1251 道隆

天定贤王 段兴智 1251-1254 天定

大理国建立后,段氏统治者曾多次主动与宋朝建立藩属关系。后来宋朝大将王全斌向宋太祖赵匡胤进献地图,力主进兵云南。然而,宋太祖鉴于唐祸,认为云南的乌蛮白蛮太凶残,不想再与大理国发生关系。赵匡胤用玉斧在地图上沿着大渡河划了一条线,道:“此外非吾所有也!”因为这,大理国得以和平300年。

那么“唐祸”从何说起呢?公元738年,六诏的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此时的南诏是唐朝忠实的附属国。但因为南诏王阁罗凤夫人被唐朝派来的官员张虔陀侮辱,阁罗凤冲冠一怒为红颜,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战争。唐朝大军压境之下,南诏的大将军段俭魏出场,和王子凤伽异一起迎战唐军。此后,在多次征战中,唐军都以失败告终。

决定性的战争在天宝13年,唐朝李宓率兵10万,再次前来攻打南诏国。不料,在沙坪遭到了段俭魏和凤伽异的夹击,3万唐军被杀。史载此役唐军“血流成河,积尸塞水”,极少生还。李宓两个儿子死于乱军,愧悔之际,,李宓从龙尾关黑龙桥坠西洱河而亡。两场战争以南诏胜利唐朝惨败结束。而段俭魏立大功被南诏王封为清平官,即南诏国的宰相,并世袭6代。在段俭魏之后,大理段氏在整个南诏国时期,在朝廷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唐将李宓

曾有李白诗云: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大理将军洞就是为唐天宝战争中阵亡的唐将李宓所建的。而位于下关老市中心的大理万人冢,则是安葬唐天宝之战剑南留候李宓及阵之将士的大型墓冢。明云南点兵官邓子龙曾为其题诗云:"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大理万人冢

灿烂的文化底蕴,使大理段氏和大理都蒙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下期,票务君将继续和大家讲述大理段氏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成为你的故事由你讲述给别人听,也欢迎大家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给票务君听,毕竟,票务君是爱听故事的孩纸,立志做个有丰厚历史感的人物!

●End●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1、大理国被元灭后,段氏皇族投靠蒙元,蒙元采取怀柔政策,以大理国为大理路,仍由段氏继续任大理总管,隶属云南行省,一直统治到元末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傅友德、蓝玉征云南之役,末代总管段世被擒,送至南京,朱元璋赐其长子名归仁,授永昌卫镇抚;次子名归义,授雁门镇抚。纵观整个大理总管时期,实际上是属于元朝的二级行政区划官吏,因此无所谓衰落与兴起。

2、历任大理总管(1257-1387)及任职时间

段兴智(3) 1257

段实 (21) 1261

段忠 (1) 1283

段庆 (22) 1284

段正 (9) 1307

段隆 (13) 1317

段俊 (1) 1331

段义 (1) 1332

段光 (11) 1333

段功 (20) 1345

段宝 (15) 1365

段明 (1) 1381

段世 (1) 1382

段家记录很奇葩的,真假难辨,相比史料更像传说,比如自称是祖上是白族,但相传最早的始祖又是九天玄女,如果真是九天玄女的后人,那就汉人无疑,也有一些其他的记录,反正看起来就跟闲聊一样,老感觉不够正式,不够严谨

大理段氏的历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出家呢?

大理国是中国古代和中原王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它主要位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国都在羊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