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以邑为氏
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山东淄博:溯自元末年屡遭兵荒,徒居流寓留有斌公一人,大明洪武定鼎后勒迁山西民於山东直隶枣强分发高氏兄弟共十八人,惟九公政祖居临淄高家庄,钦公居益都高炳旭,其他十六兄弟未详所居,炳旭庄数代有巨族,故钦公至此斌公为兄高庄还公为弟,以承高氏旧业,俗云山东无二高此其故也。高氏家族在册外迁先祖居住地名录:
三世凤公鸾公居高炳旭。青公云公居新城。鹤公迁居河南罗山县。
凤—五世:存绶迁居长山县雇贤庄。
鸾—四世:彪居高炳旭,麒公迁居临淄,虎公迁居张赵庄,豹居高炳旭,豸(zhi)出嗣居东高庄。
五世:存礼迁居潍县。
六世:晓公居东高庄。
七世:池公出嗣英居东高庄改名震。
八世:瑛(ying)公居店子庄。
十世:玺公居炒米村,挥公居沣水庄,学公居张赵庄。
十一世:大勇居张赵庄,大盛居薄家庄,大惺居下湖田,有锈居杨家上庄。
十二世:异 (yi)居杨家宅(寨),正身居北石桥庄,立桉居石村。
十三世:天才居河庄。十四世:肇(zhao)溵(yin)居殷家庄,肇训居淄川马庄,训城居下湖田,云成居下湖田,子贵迁居沂水松汾镇庄,肇龙居徐州府。
十五世:士杰(jie)居井至。
十六世:全枼(ye)居陕西临潼县,承纶(luen)居武定府,承经居济宁州,蓝田居崔军庄。十七世:文升居陕西三元县。
十八世:连彩(cai)居陕西,上元居关东朝阳县,颂元居平度州。
政祖—政祖居高家庄。
十二世:文成居金岭镇。
十三世:可传居矮槐树庄。
十四世:云楷居小张庄。
吾始祖钦公自直隶枣强迁居至青州城西之高家炳旭支派繁衍子孙昌盛,世皆推为渤海望族。
自十五世后辈字如下:传洪连振国思本持家在惟书可继长广培祥云树保毓(yu)锡同光。
二十二世孙:高川程
竹姓简介 竹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平度、昌乐,山西大同、长治,陕西韩城,云南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仡佬族等皆有此姓。 姓氏源流 竹(Zh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竹姓与竺姓同源,以国名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孤竹国国君的二子伯夷、叔齐。他们因都想让位于兄弟而出外流浪,后侍于周文王,但却阻拦周朝伐商,后因耻于食乱臣之粮,饿死终南山。他们的“贤”名流传于世,其后人就有以国名中的竹字为姓,称为竹氏。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姓氏。据《江汉丛谈》云:“夜郎侯生于竹中,以竹为姓。”汉代时,因夜郎侯生于竹中,遂以竹为氏。夜郎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班固《前汉书》因之。范晔《后汉书》还增加了特别的材料:“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当然只是传说,但也说明夜郎部族在此之前已经历史悠久,难以溯其渊源,带有了神话的色彩。以致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印绶,后遂杀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夷獠咸以竹王为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 迁徙分布 上古商朝时候,有个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公族子孙后来取国名中的竹字为姓。孤竹国有两位公子是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就是叔齐和伯夷。原来,孤竹国君说好让叔齐继承君位的,而国君死后,叔齐说自己是老二,老大的品德才能都比自己高,一定要老大伯夷继承君位,伯夷也不肯,于是他俩就结伴到周国去,将孤竹国让给他人。那时周国君主贤良,所以许多人都去投奔。而商纣王残暴,周武王决定打天下用周朝代商朝,但叔齐伯夷又觉得争夺天下不对,劝周武王不要去。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叔齐伯夷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了。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讲:古时,西南少数民族的一少女,一天来到河边洗衣,忽然三节大竹漂到眼前,怎么推也推不走。仔细一听,里面似乎有婴儿的哭声。她把大竹抱回家去,小心翼翼地劈开,果然有一男婴在内。她精心抚养,竹婴长大成长后,文武兼备,自号智勇双全,自号夜郎侯,成为当地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于是,该族就以竹作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加以崇拜,并以竹为氏,世代祭祀。竹姓望居东莞郡(晋武帝置东莞郡,相当于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 历史名人 竹承构:唐朝的好官,开元年间任宣州刺史,缉拿为非作歹之徒,严惩贪污奸诈渎职之官,境内清明,百姓个个叫好。与大理少卿班景倩同风格,当时号称“班竹”。 郡望堂号 1、郡望
东莞郡:汉有东莞县,治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东汉末设东莞郡,治所在今沂水东北。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东南,南齐末废。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于南海郡东南部置东莞郡(亦作东官郡),以旧有的司盐都尉(即前之番禺盐官)何志为首任东莞郡太守,领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及欣乐等六县,东莞郡治所与宝安县治所同设在南头。而香港地区已改为隶属东莞郡宝安县。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仍沿前制。隋朝时期,废东莞郡,将其地归入南海郡,宝安县辖地亦改为隶属广州府南海郡。今广东省东莞县置于唐代。
2、堂号(缺) 宗祠对联 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州官清节;国相盛名。
——佚名撰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竹承构,开元年间任宣州刺史,缉拿为非作歹之徒,惩办贪污渎职之官,境内清明。与大理少卿班景倩同风格,当时号称“班竹”。下联典指东汉东莞人竹鲁,官下邳相,有盛名。 历史典故竹王夜郎侯 在《后汉书》与《华阳国志》均记载了一个很艳美的传说: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就是夜郎王。
由于夜郎国王是竹王,因此夜郎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竹文化。夜郎竹王神话的流传范围很广,东北亚、东南亚、南洋群岛、日本等地均有类似的竹子生人的传说,为此,夜郎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课题。
夜郎部族自称是竹王之后,祭祀竹王则就是一项极隆重的活动。新晃昔时,今兴隆柏树林的竹山溪口有座规模很大的竹王庙,每年三月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和盛大的集会。赛歌、赛舞、赛鼓、赛锣、赛牛、赛鸟、赛芦笙,称之为赛竹王。届时,湘、黔、川、桂邻近地区的群众雀跃蚁涌而至襄万盛事。《后汉书》载: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之谓也。这与新晃清代以前的八大胜景之一的竹王庙和三太子神像完全吻合。 夜郎新晃 《史记》、《汉书》在解释夜郎部族特征的均说: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新晃群众皆惯一村一寨聚居,且多是同姓宗,若二、三姓同寨,则各姓分片居住。古侗族男子皆结髻,戴圈环,时代迁移,男子椎结已改变,但仍包青侗布帕。妇女发髻仍很流行,未婚女子的发髻花样更是繁多。
古夜郎新晃的傩戏最引人注目。傩是以祭稻神为主的农业祭祀。据了解,新晃是我国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延续至今的稻作、傩、巫、竹、船、酒、祭祀、雀巢、山歌待文化,古朴厚重,扑朔迷离。日本的稻作文化与新晃稻作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极可能就是从新晃传入日本的。
谈及巫傩,人们会顿感神秘诡异。1997年9月,日本民俗学专家秋原秀三郎教授、日本中部大学教授黄强博士和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专家林河及知名女作家刘芝凤到新晃天井寨考察民俗,看了寨里的傩祭戏咚咚推后,中日民俗学专家兴奋地说:找遍东南亚,到过世界许多国家,还从没见过如此古老又保持完整的稻作文化遗风。
新晃流传至今的夜郎巫傩文化主要有傩技、傩祭咚咚推、傩堂戏、冲傩等。
傩技即上刀山、过刀桥、踏火海、踩红犁、衔红铁之类的绝技。2002年12月6日,记者在新晃参加国际画眉节采访,有生第一次开了眼界。傩技表演者是来自寨子的寨民,一番敬祭内容走过,气氛顿显诡异、惊怖。寨民一个双脚赤脚,踏在烧的通红的钢犁板上移动,脚板下焦烟翻滚哧哧发响;一个嘴叼通红的犁头悠然绕行;几米远已热浪袭面,真不知他们是人还是精灵?再一个一口咬下半个啤酒瓶,咔哧咔哧如吃花生;紧接着一个寨民开始赤脚上刀梯,这里的刀梯与别处不一样,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呈V字型向上摆布,寨民如履平地爬上爬下,时不时来个叫观众失声惊叫的险招。直令我头皮发炸,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恍入幻境。事毕,我用手指试下刀刃,嚯!比剃须刀还快!
傩祭咚咚推,整个祭祀活动都是在舞蹈中进行,锣鼓打节拍伴舞,两声鼓声一声锣音无限反复,咚咚推因此而名。时至今日,一些地区只是保持着傩戏祭祀用的面具,唯新晃天井寨流传至今,并保持了原始遗风。
傩堂戏,意在堂屋里演的傩戏。今湘、鄂、川、黔、桂及滇东南部分地区仍活跃民间,在新晃保存得尤为完整。
冲傩,实际地一种巫文化活动。新晃旧俗,谁家若有病人,尤其是女人精神失常一时医不好者,即被认为邪家作怪,要请巫师入堂做法作法驱邪。新晃冲傩异于别处,设坛是形式,重要的是捉虫,即巫师做法后,对象便身不由已往外跑,至某处说有虫,人们就去挖,还真能挖出这种或那种的虫与蛙。说是脏虫子偷了病人的魂,除了虫病就好了。其主要内容又叫追魂,巫师做法后要用绳子牵童子。童子必男性但岁数不限,不论是否做过,入法后他会变个样,去吃筐里的稻谷,有时会连碗都吃掉,然后扛起个桃木架出门便跑,由于童子跑的太快,所以就用草绳捆住他的腰。当他人说,不论在何处,童子认为有妖气,就会在那里崩跳不停,跟去的人就往往会挖出虫子来。
浓郁的侗、苗等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夜郎文化的内容,如侗俗、侗吃、侗款、侗垒、侗戏、侗桥楼、侗歌舞等,构成了夜郎文化的精髓。 竹姓改竺姓的由来 从前,我国只有姓“竹”的,而没有姓“竺”的人。有一年,竹姓中有位姑娘被选进皇宫,得到皇帝的宠爱,后来做了皇后娘娘。有一回,皇帝接见一个外国来使,请皇后作陪。行礼以后,皇后站着不坐。皇帝觉得有失体面,回到后宫,皇帝追问情由。皇后奏称:“家族里向来有个规矩,“竹”字下面二只脚,竹姓人只准站立不准坐。”皇帝听了哈哈大笑,命人拿过笔来,在竹字下面划了二横。变成“竺”字,说:“今后你们家族就姓“竺”吧!可以随意就座,不用再站着吃饭、做工了。”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熊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个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 熊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熊氏的杰出人物,尤北宋为最。
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华邑在新郑,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郐国均在新郑”。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
姓氏来源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商朝末期鬻熊及其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纂》等的记载,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赐为芈姓。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在其后裔子孙中,到商朝末期有个叫鬻熊的人,字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姬昌的老师,受官火正,后世称其为鬻熊。其子后来事于周文王,早卒。曾孙熊绎便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鬻熊先生辅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说:‘我的先人鬻熊渊博,是周王的老师。去世早。’”但在《鬻子》一书中,鬻熊自却己说:“九十岁才觐文王,后有武王。及成王询封康叔于卫之事。”如此算起来,鬻熊的年龄应该超过了一百二十岁,堪称寿星。楚国传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到秦王赢政二十三(楚王熊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国人多以熊为姓,以念亡国,并尊奉鬻熊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有熊氏,出自黄帝的部落姓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黄帝的后代中便有人以地名为姓,称熊氏。熊氏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苗族仡熊氏,在战国中期受楚文化影响颇深,当时即有改汉姓为熊氏者。到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时,已基本改为汉姓熊氏了。
源流四
源于普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普米族熊氏,源出普米族的本牙氏部族。普米族的先民是由氏羌后裔的四个部落联盟而构成的,普米族民间有句古语“拍米冉贡组”,意为普米族是由四座山上的四个血缘集团联合而成的。据宁蒗县永宁普米族传说,普米族最早的四个根是“布”(四个血统或四个氏族部落),其名称分别是:冉祖(绵羊)、拔佳(锅)、尚(熊)、搓皮(马)。冉祖和搓皮等主要分布在木里,拔佳、尚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一带。又据传说,联合为普米族四个部落的名称是“萨雅崩巴供”、“布米虽母供”、“俄业里戛供”、“总散不安贡”。与以上四个部落相对应的本民族氏族名称分别是:“格母”、“本牙”、“穹·空尼”、“嘎甲拉玛”。普米族原来没有汉姓,在明朝洪武年间,大明王朝接管普米族聚居的川西南地区、滇西北一带地区后不久,这一带地区发生了叛乱。为了加强对这带地区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调集军队,用了六年时间平定叛乱,之后对普米族各氏族进行详细的户籍登记,因此,普米族便有了汉姓。其中的普米族的本牙氏部族,即“布米虽母供”、或称“尚”,一律改称汉姓熊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喀尔拉氏,亦称喀尔喇氏,满语为Karl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辽河流域,所冠汉姓为熊氏。
⑵满族克哷氏,满语为Kere Hala,源出元朝时期女真庚克勒部,以部为氏,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熊氏。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布依族、彝族、蒙古族、瑶族、阿昌族、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熊氏,世代相传至今。
各支始祖
熊怀璞
熊文惠之子,明正统年间自南昌府丰城县(今张巷镇)罐山村迁居湖北郧阳府竹溪县。育三子,三子熊东海任扬州府仪征县知县,孙熊广韶任竹溪县知县。是为竹溪县熊氏始祖。
熊守乾
明嘉靖五年由吴入楚,卜居武陵前河五家冲。是为武陵熊氏始祖。
熊仲璜
明洪武间由丰城迁居长沙河西都之沙河湾。是为湖南长沙熊氏始祖。
熊良祖
明万历间自南昌府丰城县迁居常德武前乡花叶港。是为湖南常德熊氏始祖。
熊安、熊荣、熊徙
熊安在明洪武初携三弟熊荣、五弟熊徙自湖口花尖山迁居宿松城内北厢,未几,荣转迁大梵寺坂上屋,徙转迁山下屋。是为宿松熊氏始祖。
熊庆贤
明神宗万历年间,由江西丰城迁到广西临桂东乡五都一甲湖塘江背村(今桂林市郊区朝阳乡江背村)
熊裕凤
熊庆贤第五代,於前清康熙元年迁居於灵川四都一图七甲尧乐村入籍(今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尧乐村)
熊秉璋
乃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江里上村人也,于唐时天佑二年莅任来奥特授广西盐道使司,育桂子三枝,长曰国栋,次曰国梁,居住桂林,三曰国材,辞仕归农,移居东乡湖塘。国材公育四子,名曰家福、家禄、家祯、家祥,则家禄公育六子,名曰康福、康贵、康荣、康华、康兴、康旺,于后晋时天福元年家禄公带同六子又移至斯地居住,故称大熊村,厥后兄弟六人分枝,各择其地而居之,而吾始祖康荣公择居文昌村,生二子,长曰宁忠,次曰宁恕。忠育四子,名曰克明、克理、克道、克德。恕育四子,名曰克文、克武、克显、克达
熊俊三、熊俊四、熊俊七
熊俊三于明嘉靖中官居湖南,遂与胞弟熊俊四、熊俊七转籍江西,家于邑之油草塘。是为江西熊氏始祖。
熊安华、熊安御、熊安珠
三人为堂兄弟,明中叶由江西丰城县转籍湘阴。是为湘阴熊氏始祖。
熊瑞菊、熊普芳、熊世举
三人为兄弟,由江西丰城迁居衡山县登山石门石湾。是为湖南衡山熊氏始祖。
熊上玖、熊上珍、熊上泰
三人为兄弟,清雍正四年自潮州府平远县东石乡迁居浏阳西乡。是为湖南浏阳熊氏始祖。
熊文韫
号野仙子,生殁葬阙,配汤氏,生子二:熊执易、熊九泰。是为湖南安化熊氏始祖。
秦灭楚后唯有榘公仍继宗支以传于今,是为迁秦一世祖。
榘公生熊洪,洪公生熊乃,迁四川,为四川一世祖。熊乃生二子:熊评(汉丹阳太守)、熊尤(又名百川,为汉京兆尹)。熊评生二子:熊合明(汉彭城大将军)、熊谦吉;熊谦吉生熊义(为大司农),熊义生熊辑;熊辑生熊桥(桥(渝初平中,为渠江太守长,因雍容莅事,听览如流,召拜骑都尉)。熊桥生熊弘、熊睦。熊弘(召汉校尉),熊睦(东吴尚书)。熊弘生熊本初(汉徐州牧),熊本初生熊宜。熊宜生熊敬,熊敬生熊敏中(晋骑都尉)、熊介中(晋咸阳令)。熊敏中生熊尊循(迁鄱阳、江西始祖。我族为尊循始祖后裔)。熊尊循生熊续,熊续生熊远(东晋尚书,豫一世祖),熊远生熊励(为晋参军),熊励生熊衮(南北朝御史大夫,为固陵始祖) 、熊襄(南北朝齐人,著齐书名河洛金匮)。熊衮生九子:熊震、熊坎、熊艮、熊升、熊晋、熊巽、熊鼎 、熊恒 、熊泰。熊泰(广平太守,远使安南)生熊辉,熊辉生熊绪(五代人,为鄱阳太守,家于莒),熊绪生熊荞(为齐益州太史),熊荞生熊韶、熊武。熊韶生熊彬(梁议曹郎),熊彬生熊虬(隋刺奸令),熊虬生熊导、熊尊。熊导生熊志,熊志生熊雍(唐大理司评事)、熊睦。熊雍生熊锡古,熊锡古生熊卓(唐长安史),熊卓生熊岑(唐京兆尹),熊岑生仲牧、叔献(唐侍制,檀漆液头祖)。仲牧生三子:熊执易、熊执书、熊执礼;熊执书、熊执礼均为南昌始祖。熊执易(同九经,策贤良方正,德宗朝为右补阙)生六子: 熊琳、熳、熊球、熊宗、熊瑜、熊即、熊郎。
熊琳(唐穆宗长庆元年,讨贼有功,封汾阳侯,节镇豫章,遂家沟上)
熊球(唐宣城太守)生熊烈,熊烈生凯芝,凯芝生熊荆(唐学士)
熊宗
熊瑜(唐益州太守)
熊即(唐陈州长守)
熊郎(唐谏议大夫)
熊执易长子熊琳生熊喜、熊愈、熊叨。熊喜生熊志琼(文武全才,唐威武将军都督两广,敕葬金溪县)。熊志琼生三子:熊楚(唐吏部侍郎,居沟上)、熊悍(唐秘书少益左丞相)、熊襄(唐侍讲学士)。熊襄生二子:熊迪、熊建。熊建生熊广。
熊执易六子熊郎(唐谏议大夫)生熊范,熊范生师察,师察生熊乔(唐进士兵部尚书),熊乔生熊鹄(九江太守)、熊鹤(武昌太守)、安生
熊叨(为豫章一世祖)生六子:长子熊延福(生三子,钟、锶、皇,后晋天福二年,登国子监祭酒)
熊叨次子熊延礼(曾孙熊本,庆历士第官顺大夫侍制勋至上拄国江陵封开国伯,食邑九千户赐紫金袋)
熊叨三子熊延秘(唐兵部尚书,提兵福建)龙头阁
熊叨四子子熊延佑(宫秘少监);
熊叨五子熊延喜;
熊叨六子熊延祚(官正银青光禄大夫)南昌石湖祖;
熊延福长子熊钟生熊俦、熊侃(下房中房新建青山祖)、熊备(录塘西邑路下祖);
熊延福次子熊锶生熊诰(宋雍间仕骠骑上将军,殿前指挥史);
熊延福三子熊皇生熊洽、熊穴(熊坊驼岑祖)。
椐国兴祖流源考称:自怀王以后历汉晋及唐,其间千有余岁。由江陵而豫章,居南昌府丰城县、进贤县、鄱阳者余姓繁衍,人烟辐辏,文风大起,可称最盛。辨考诸江右进贤旧谱云:时熊经自湖广任鄱阳尹,升贑州通判,因寓居南塘岭数传,至仁瞻生执易(与湖北谱记叙有出入,湖北谱说是仲牧。),执易生琳,以破王仙之黄巢封豫章候。寻废琳子贽为右拾遗与弟志谅由鄱阳迁豫章数传,至建六岁失怙入赘于丰城拿阙陈氏生子叨,叨生延福、延禧、延秘、延祚、延佑、诸熊祖之迄。考丰城谱云:长宣公自唐宣宗太申年间由朱氏巷迁紫竹岭。而久,福以功封银青光禄大夫,在南塘时又在宣宗太宗年后则长宣公与延福兄弟疑同时人似未可信,为诸延苗裔也。然进贤谱叙又云:惟定建公为南昌熊之始共祖,又云:本公为神宗经略制置使,他谱又载为神宗翰林知制诰,则进贤谱中不外丰城人,丰城谱中亦多进贤人,丰城熊氏与进贤熊氏及散居各省各郡者俱共出一祖可知矣。但世远年湮未敢意为揣合,而吾祖宗实公自宋祥兴十二年由豫章迁楚之上湘白石围山,而溯其所自固丰城慎嘉公之世裔也,居湘数百年间子姓绳蛰,有分居楼底岩前石头埠、回龙山中,涉及迁徙秦蜀者星罗棋布,莫不奉宗实公以为一世祖。
但国兴公所称“旧谱”、“进贤谱”、“丰城谱”等如今编者尚未一见,这些资料当属熊氏瑰宝,因此,凡今后有人祥考本族世系,当知本文依据为乾隆三十八年谱及湖北熊氏谱,若能找到其他更为详细的老旧谱书资料映证最好。
乾隆三十八年谱称宗实公为一世祖,宗实生爟,爟生四子:昌、谊、奭、涧,昌生三子:韩、干、翰,韩生四子:忠、礼、元、德,元生二子:致极、致桂。致极生二子:义绪、义昭,义绪生二子:如铄、如铭,如铄生二子:徐祥、为祥,徐祥生二子万冯、万春,万冯生二子尧凰、尧政,尧凰生二子世耀、世滚,世耀生添美,添美生子忠、子信,子信生五子:安福、安寿、安佑、安祯、安祥;安佑生六子:邦荣、邦华、邦富、邦贵、邦玉、邦德。安佑公六子各有分支,祥见谱书。乾隆三十八年谱在宗实公以下各支各派均有记载,有需要者可以索取。
一、姓氏源流
后(Hòu 後)姓源出有三:
1、出自太昊氏,後照的后代姓后。据《姓氏考略》载,上古东邑部族首领太昊的孙子後照的后代。明清两代之后,河北、开封多出此姓。
2、出自共工氏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风俗通义》载,相传炎帝后代共工氏有子名叫句龙,在黄帝时担任后土(古代掌管有关山川土地事务及农业生产的官职),死后被封为“灶神”,夏、商、周三代之后,一直为人们祭祀着,其后代就以官名的一字为姓,称为后氏。《姓纂》云:“后土之后。”《路史》及《潜夫论》载:“春秋时鲁、楚公族有后氏。”
3、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郈,谥号郈惠伯。他的后代以邑名为氏,称为郈姓;后来省去右边的邑旁为后氏,称后姓。
得姓始祖:公子巩。後与后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姓氏,在今天都简写成后姓,不分彼此。过去,後氏是传说中上古时期东夷族首领太嗥的后代子孙。太嗥又称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别称。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太嗥孙後照之后,今开封有此姓,望出东海也。”由此可知,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老家东海,即今江苏东海县一带。后氏的源流有二:一是源出于姬姓,四周有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在郈邑(今山东省东平),谥号郈惠伯,他的子孙以郈为氏,后又去邑以后为氏。二是相传炎帝的后代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掌管土地事务的官职),死后被封为社神,其后代子孙以后为姓,称后氏。后氏族人尊公子巩为后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时候的著名的东夷部族首领也称太昊,太昊有个孙子叫後照,後照的后代形成了後姓。现在简写成后字,但在百家姓中,後、后是两种姓,有不同的起源,后姓的渊源在于远古部落首领共工,共工的儿子叫句龙,官职为后土管理土地耕作。句龙的子孙取后土官的后字作为姓。而现在後姓的人,往往简写成后姓,不管怎么说,这两种姓都有荣耀而悠久的渊源。后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后姓名人,几乎全是山东人:春秋时代,孔子的弟子后处,是齐人;汉时传诗、礼之学,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后苍,为山东郯城人。和不少的姓氏一样,后姓虽未发展成一个繁盛家族,但经过无数代的播迁和繁衍,其子孙早已遍布天下。如明宣宗宣德年间镇守岷州二十余年,号令严明,番夷畏服的名将后能,便是当时的岷州亦即现在的甘肃岷县人。今四川省仪陇县,甘肃省固原县,湖南省宁乡县,安徽省宣城县等地,均有后氏人家。在文字应用上,“后”字和“後”字在很多地方可以互通,因此,“后”氏与“後”氏的界限越来越小,今天有一些“后”姓者,可能有些是“後”氏讹传而得的。现代“後”字多简为“后”字,但後氏与后氏,在百家姓的历史发展中,却各有不同的渊源。但在今天都简写成后姓,不分彼此。
三、历史名人
后 稷:中国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是邰氏之女所生,初生时曾被遗弃,故名弃。在尧、舜时代(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为农官,封地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据说他善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教民耕种。后来周族奉他为始祖,并认为他是最早种稷和麦的人。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农业还很原始,后稷对当时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因而许多古籍如《诗经·生民》、《尚书·舜典》及《史记·周本记》等都歌颂和记述了他的功绩。所以后来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设置的农官,就称为后稷。
后 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
后 处:姓后,名处,字子里,春秋末期齐(今山东省)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潜心传播儒学。唐开元年间封“营丘伯”,宋又加封“胶东侯”。
后 敏:明朝文士,永乐年间举为进士,官职唯陕西布政使司参议。他为人忠厚和气,性情恬淡自如,而于政事勤力亲为,很负责任。
后 礼、后祺:清朝的两位画家,他们都是无为地方人,可以想见当时无为的後姓家庭,崇尚儒雅,喜好书画。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云:后氏望出东海。有二处:
东海郡①:汉代的置的东海郡,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
东海郡②:东魏及隋唐时代的东海郡,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2、堂号
裕政堂:明时陕西市政司参议后敏,放宽政策,采取富民政策,使人民康乐。裕政是宽、开拓、富民的政治。他为人忠厚和乐,爱民如子。深受人民爱戴。
============================================================
后姓宗祠通用对联
〖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孔子高弟;
唐尧农师。
——撰名撰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名人后处,字子里,为孔子弟子,潜心传播儒学。下联典指后稷,尧时为农师。
策名唐籍;
裕政明疆。
——撰名撰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后胤,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策名,出仕,做官。下联典指明代当涂人后敏,永乐年间进士,官陕西布政司参议。为人忠厚,从政宽宏。
官游唐籍;
政裕兴朝。
——撰名撰后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后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后土成神圣;
门人出翼匡。
——撰名撰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名叫后土,后土在夏、商、周三代以后被尊为土神、社神。下联典指汉代学者后苍,山东谀城人。宣帝时,官至少府,精通《诗经》、《礼记》,教翼寿、匡衡等人,而后始有齐计翼匡之学,著解释《礼记》之书,名《后苍曲台记》,以《礼》教戴德、戴圣、庆普,所以《礼记》才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
〖后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尼山道统传精一;
曲台学家有渊源。
——撰名撰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名人后处。下联典指汉代学者后苍。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本文2023-10-24 08:08: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