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的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刘姓的来源,第1张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东汉末年向三国过渡时期,朝廷皇权不振,各地相继出现了割据政权。他们掌握当地财政大权,对中央命令阴奉阳违,处于半独立状态,是一个个“诸侯国”。东汉末年,存在过比较大的割据势力有西凉董卓、丞相曹操、兖州刺史刘岱、冀州袁绍、江东孙策(孙权)、汉中张鲁、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淮南袁术、扬州牧刘繇、幽州牧刘虞、徐州吕布、荆州牧刘表、蜀汉刘备等。

其中,有包括刘备在内的六个刘姓割据势力,有三国迷们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即除了幽州牧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其他的刘氏割据势力都是西汉王室后裔。如扬州牧刘繇、兖州刺史刘岱两兄弟都是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之后,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荆州牧刘表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而我们亲爱的“皇叔”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

为什么刘姓军阀大部分是西汉皇族,而不是掌权的东汉皇族?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得出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三国时期,西汉皇族历经四百年的繁衍,而东汉皇族仅一百九十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西汉最少繁衍了十六代了,而东汉还不足八代,别小看这八代人的差距,这东汉皇族和西汉相比,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西汉皇族繁衍后代比东汉多,人口基数大,自然出能人概率大。

虽然西汉被王莽取代时,刘姓皇族损失惨重,那只是嫡系皇族损失大,旁系影响较小。战乱时间并不长,刘秀等西汉皇族经过几年的战斗,就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当时因战乱而亡的老百姓也不是特别多,有一定特权的刘姓皇族后裔自然更少了。

其二,西汉皇族很好地贯彻推恩令,后代比东汉多,如生子狂魔中山靖王刘胜。西汉初年,刘邦吸取秦朝郡县制弊端,剪除异姓王后大肆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汉武帝推行主父偃削藩的千古奇谋“推恩令”,使各藩王的子孙成几何倍数递增。如其中佼佼者中山靖王刘胜,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家造人,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即使其中有夭折的,那也开枝散叶一百多个。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如下: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反观东汉皇族,由于大多是“儿皇帝”,好多夭折的,外戚和宦官当权,皇室子孙相对稀少。汉武帝异母兄刘胜一人就可以秒杀东汉大部分皇族了。

其三,东汉末年,张角黄巾军作乱,能者上,庸者下。东汉末年,正逢乱世,各地都是黄巾军起义。朝廷衰弱,中央军队无力剿匪,便放权给各地实力派,让各州牧及豪强自己组织军队,剿灭黄巾军。如董卓、曹操、刘备都是靠剿灭黄巾军起家的。黄巾军起义时,东汉皇族养尊处优,胆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为国家征讨起义军。

而西汉皇族血脉已经稀释到忽略不计的地步,他们和曹操、袁绍、孙权一样都是汉朝子民。西汉皇族,严格来说已经不是皇族了,只是同为刘姓,五百年前为一家。但他们骨子里是高傲的,自认为是汉高主刘邦的嫡系子孙,一直怀念昔日的辉煌。黄巾军作乱,为东汉皇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如州牧制度就是西汉皇族刘焉于公元188年向汉灵帝提出的,他自请任交州牧,后被任命为益州牧。这个州牧制度是以朝中重臣、宗室作为地方军政长官,在刺史、太守之上,替朝廷管理天下的。这个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为能者上,庸者下。《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西汉皇族基数比东汉大,传承时间又久,两个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口基数大了,才可能出现匡扶汉室之人,这个重任就落在西汉皇族身上了。如三国末年,为啥蜀汉极度缺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而曹魏却人才辈出没有断层,就是因为曹魏占据的中原大地人口众多,蜀汉人口基数太少的缘故。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自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登王位(公元前201年登皇帝位)至南宋、金、齐帝刘豫公元1137年退位止,期间1343年中,刘氏共有59位皇帝,在帝王位共计676年,其中西汉一一东汉一统中华天下426年。

序号 朝代 姓名 世序 庙号或谥号 生卒纪年(公元) 在位纪年(公元) 在位

01 汉朝,西汉 刘 邦 75 西汉高 祖 公元前256——前195 公元前206——前195 12年

02 汉朝.西汉 刘 盈 76 西汉孝惠帝 公元前211——前188 公元前194——前188 7年

03 汉朝.西汉 刘 恭 77 西汉前少帝 公元前 ——前184 公元前187——前184 4年

04 汉朝.西汉 刘 弘 77 西汉后少帝 公元前 ——前180 公元前184——前180 5年

05 汉朝.西汉 刘 恒 76 西汉孝文帝 公元前202——前157 公元前179——前157 23年

06 汉朝.西汉 刘 启 77 西汉孝景帝 公元前188——前141 公元前157——前141 17年

07 汉朝.西汉 刘 彻 78 西汉孝武帝 公元前157——前87 公元前141——前87 55年

08 汉朝.西汉 刘弗陵 79 西汉孝昭帝 公元前94 ——前74 公元前87 ——前74 14年

09 汉朝.西汉 刘 询 81 西汉孝宣帝 公元前96 ——前49 公元前74 ——前49 26年

10 汉朝.西汉 刘 奭 82 西汉孝元帝 公元前75 ——前33 公元前48 ——前33 16年

1l 汉朝.西汉 刘 骜 83 西汉孝成帝 公元前52 ——前 7 公元前33 ——前 7 27年

12 汉朝.西汉 刘 欣 84 西汉孝哀帝 公元前25 ——前 1 公元前7 ——前 1 7年

13 汉朝.西汉 刘 衎 84 西汉孝平帝 公元前 9 ——公元5 公元前1 ——公元 5 6年

14 汉朝.西汉 刘 婴 85 西汉孺子帝 公元 4 ——公元24 公元 6 ——公元 8 3年

15 汉朝。更始 刘 玄 83 汉更始帝 ——公元25 公元 23 ——公元25 3年

16 汉朝.建世 刘盆子 85 汉建世帝 公元10 ——公元 公元 25 ——公元27 3年

17 汉朝.东汉 刘 秀 83 东汉光武帝 公元前 6——公元57 公元 25 ——公元57 33年

18 汉朝.东汉 刘 庄 84 东汉孝明帝 公元 28 ——公元75 公元 57 ——公元75 19年

19 汉朝。东汉 刘 炟 85 东汉孝章帝 公元 57 ——公元88 公元 75 ——公元88 14年

20 汉朝.东汉 刘 肇 86 东汉孝和帝 公元79——公元105 公元 88 ——公元105 18年

21 汉朝.东汉 刘 隆 87 东汉孝殇帝 公元105——公元106 公元105——公元106 八个月

22 汉朝.东汉 刘 祜 87 东汉孝安帝 公元94 ——公元125 公元106——公元125 20年

23 汉朝.东汉 刘 懿 87 东汉前少帝 公元115——公元125 公元125 七个月

24 汉朝.东汉 刘 保 88 东汉孝顺帝 公元115——公元144 公元125——公元144 20年

25 汉朝.东汉 刘 炳 89 东汉孝冲帝 公元143——公元145 公元144——公元145 五个月

26 汉朝.东汉 刘 缵 89 东汉孝质帝 公元138——公元146 公元145——公元146 一年多

27 汉朝.东汉 刘 志 88 东汉孝桓帝 公元132——公元167 公元146——公元167 22年

28 汉朝.东汉 刘 宏 89 东汉孝灵帝 公元156——公元189 公元168——公元189 22年

29 汉朝.东汉 刘 辨 90 东汉少 帝 公元173——公元190 公元189 六个月

30 汉朝.东汉 刘 协 90 东汉孝献帝 公元181——公元234 公元189——公元220 32年

31 三国.蜀汉 刘 备 89 蜀汉昭烈帝 公元162——公元223 公元221——公元223 3年

32 三国.蜀汉 刘 禅 90 蜀汉孝怀帝 公元207——公元271 公元223——公元263 41年

33 列国.汉国 刘 渊 90 汉国高祖 公元 ——公元310 公元304——公元310 7年

34 列国.汉国 刘 聪 91 汉国烈宗 公元 ——公元318 公元310——公元318 9年

35 列国.汉国 刘 粲 92 汉国少主 公元 ——公元318 公元318 1年

36 列国.前赵 刘 曜 91 前赵赵王 公元 ——公元329 公元318——公元329 12年

37 列国.夏 刘屈孑 94 夏 世 祖 公元 ——公元425 公元407——公元425 19年

38 列国.夏 刘 昌 95 夏 秦 王 公元 ——公元434 公元425——公元428 4年

39 列国.夏 刘 定 95 夏平康王 公元 ——公元431 公元428——公元431 4年

40 南朝.刘宋 刘 裕 96 刘宋武帝 公元356——公元422 公元420——公元422 3年

41 南朝.刘宋 刘义符 97 刘宋少帝 公元406——公元424 公元423——公元424 2年

42 南朝.刘宋 刘义隆 97 刘宋文帝 公元407——公元453 公元424——公元453 30年

43 南朝.刘宋 刘 劬 98 公元 ——公元453 公元453 三个月

44 南朝.刘宋 刘 骏 98 刘宋孝武帝 公元403——公元464 公元454——公元464 11年

45 南朝.刘宋 刘子业 99 刘宋前废帝 公元449——公元465 公元465 1年

46 南朝.刘宋 刘 彧 98 刘宋明帝 公元439——公元472 公元465——公元472 8年

47 南朝.刘宋 刘 昱 99 刘宋后废帝 公元463——公元477 公元473——公元477 5年

48 南朝.刘宋 刘 准 99 刘宋顺帝 公元467——公元479 公元477——公元479 3年

49 五代.后汉 刘知远沙陀后汉高祖 公元895——公元948 公元947——公元948 2年

50 五代.后汉 刘承佑沙陀后汉隐帝 公元931——公元950 公元948——公元950 3年

51 五代.北汉 刘崇旻沙陀北汉世祖 公元896——公元954 公元951——公元954 4年

52 五代.北汉 刘承钧沙陀北汉睿宗 公元926——公元968 公元954——公元968 15年

53 五代.北汉 刘继恩沙陀北汉少主 公元935——公元968 公元968 三个月

54 五代.北汉 刘继元 沙陀北汉英武帝 公元 ——公元991 公元968——公元979 12年

55 五代。南汉 刘 南汉高祖 公元889——公元942 公元917——公元942 26年

56 五代.南汉 刘 玢 南汉殇帝 公元920——公元943 公元942——公元943 2年

57 五代.南汉 刘 晟 南汉中宗 公元920——公元958 公元943——公元958 16年

58 五代.南汉 刘 鋹 南汉后主 公元943——公元980 公元958——公元971 14年

59 南宋.金.齐刘 豫 南宋.金.齐帝公元1072—公元1143 公元1130—公元1137 8年

  独孤姓宗祠通用对联(DGX)一、姓氏源流

  独孤(Dú gū 独孤)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刘姓,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以独孤为氏。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俘,囚禁于独山(今辽宁省海城境内)之下,他的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

  二、迁徙分布

  (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独孤姓望居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地区)、高阳郡(北魏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独孤楷:字修则,隋代人,本姓李氏。父屯,从齐神武帝与周师战于沙苑,齐师败绩,因为柱国独孤信所禽,配为士伍,给使信家,渐得亲近,因赐姓独孤氏。楷少谨厚,便弄马槊,为宇文护执刀。数从征伐,赐爵广阿县公。拜右侍下大夫。从韦孝宽平淮南,以功赐子景云爵西河县公。隋文帝为丞相,进开府,领亲信兵。及受禅,拜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仁寿初,出为原州总管。时蜀王秀镇益州,上徵之,犹豫未发。朝廷恐秀生变,拜楷益州总管,驰传代之。秀果有异志,楷讽谕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为备。秀至兴乐,去益州四十余里,将反袭楷,密使觇之,知不可犯而止。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于今称之。炀帝既位,转并州总管。遇疾丧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旧臣,卧以镇之,无劳躬亲簿领也。”以其长子凌云监省郡事。其见重如此。转长平太守。卒,谥曰恭。子凌云、平云、彦云,皆知名。

  独孤盛:独孤楷之弟,性刚烈,有胆略。以落邸之旧,累迁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之乱,裴

  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卫者皆释仗走。盛谓虔通曰:“何物兵?形势太异!”虔通曰:“事已然,不预将军事。”盛骂曰:“老贼,何物语!”不及被甲,与左右十余人逆拒之,为乱兵所杀。越王侗称制,赠光禄大夫、纪国公,谥曰武节。

  独孤郁:唐代翰林学士,是权德舆的女婿。宪宗赞叹独孤郁的才华说:“权德舆能够使独孤郁作女婿,我反而赶不上权德舆了吗?”在此之前,公主下嫁,都是选取皇家内外亲族以及功臣家的子弟。至此,宪宗才命令宰相选择公卿、大夫家的温文尔雅、可以置身清流的子弟。然而,各家多不愿意,只有杜佑的孙子司议郎杜没有推辞。秋季,七月,戊辰(二十三日)宪宗任命杜为殿中少监、驸马都尉,让他娶岐阳公主为妻。岐阳公主是宪宗的大女儿,为郭德妃所生。八月,癸巳(十九日),杜与岐阳公主成婚。岐阳公主举止贤淑,杜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行辈高于她的不只数十人,岐阳公主对待他们,谦恭随和,一概如同家里人的礼数,在二十年里,人们不曾因丝毫的嫌隙而指责她恃贵骄慢。才到杜家时,岐阳公主就与杜商议说:“皇上赐给我们的奴婢,是终究不肯屈从的,可以奏请皇上将他们收回去,我们自己再悉数购买出身低微、可以指使的奴婢吧。”自此,闺阁门户清静,连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

  独孤及:唐代诗人,字至之,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独孤信:本名如愿(502-557),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他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曾经匹马单枪生擒渔阳王袁肆周。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元贞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

  独孤罗:字罗仁,云中人也。父信,初仕魏为荆州刺史。武帝之入关也,信弃父母妻子西归长安,历职显贵,罗由是遂为高氏所囚。信后仕周为大司马。及信为宇文护所诛,罗始见释,寓居中山,孤贫无以自给。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初,信入关之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献皇后。及齐亡,高祖为定州总管,献皇后遣人寻罗,得之,相见悲不自胜,侍御者皆泣。于是厚遗车马财物。未几,周武帝以罗功臣子,久沦异域,征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归于京师。诸弟见罗少长贫贱,每轻侮之,不以兄礼事也。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及高祖为丞相,拜仪同,常置左右。既受禅,下诏追赠罗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其诸弟以罗母没齐,先无夫人之号,不当承袭。上以问后,后曰:“罗诚嫡长,不可诬也。”于是袭爵赵国公。以其弟善为河内郡公,穆为金泉县公,藏为武平县公,陀为武喜县公,整为千牛备身。擢拜罗为左领左右将军,寻迁左卫将军,前后赏赐不可胜计。久而出为凉州总管,进位上柱国。仁寿中,征拜左武卫大将军。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未几,卒官,谥曰恭。

  独孤陀:字黎邪,独孤罗之弟。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余年。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高祖受禅,拜上开府、右领左右将军。久之,出为郢州刺史,进位上大将军,累转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猫鬼,因转入其家。上微闻而不之信也。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阴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讽陀,陀言无有。上不悦,左转迁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仆射高颎、纳言苏威、大理正皇甫孝绪、大理丞杨远等杂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从陀母家来,常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者,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陀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也。”阿尼便咒之归。数日,猫鬼向素家。十一年,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杨远乃于门下外省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兴,杀其人可以绝矣。”上令以犊车载陀夫妻,将赐死于其家。陀弟司勋侍中整诣阙求哀,于是免陀死,除名为民,以其妻杨氏为尼。先是,有人讼其母为人猫鬼所杀者,上以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诏诛被讼行猫鬼家。经未几而卒。炀帝即位,追念舅氏,听以礼葬,乃下诏曰:“外氏衰祸,独孤陀不幸早世,迁卜有期。言念渭阳之情,追怀伤切,宜加礼命,允备哀荣。可赠正议大夫。”帝意犹不已,复下诏曰:“舅氏之尊,戚属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继。缅惟先往,宜崇徽秩。复赠银青光禄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寿。

  独孤整:独孤陀之弟,官至幽州刺史,大业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

  独孤纂嗣:独孤罗之子,仕至河阳郡尉。纂弟武都,大业末,亦为河阳郡尉。庶长子开远,宇文化及之弑逆也,裴虔通率贼入成象殿,宿卫兵士皆从逆,开远时为千牛,与独孤盛力战于合下,为贼所执,贼义而舍之。善后官至柱国。卒,子览嗣,仕至左候卫将军,大业末卒。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自治区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高阳郡:①古有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秦末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即指此路。②汉桓帝置高阳郡,治高阳(今河北省高阳东)。晋曾置高阳国,治博陆(今河北省蠡县南)。北魏只有高阳郡,仍治高阳。隋废。

  2、堂号(缺)

  =====================================================================

  独孤姓宗祠通用对联

  〖独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行道扬名,学士果成佳婿;

  奇谋大略,女儿迭为贵人。

  ——佚名撰独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洛阳人独孤郁,字古风,幼年时,父亲独孤及曾问他志向,他答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元和初年,举制科高等,历官右补阙、翰林学土。大臣权德舆很看重他,把女儿嫁给了他。宪宗曾说:“想不到德舆有如此佳婿!”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云中人独孤信,善于骑射,在东魏官都督荆州诸军事。后奔南朝梁,官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北周初,官大宗伯,封卫国公。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所到之处,都受百姓欢迎。大女儿为北周明帝皇后,四女儿为唐高祖的母亲元贞太后,七女儿为隋文帝皇后。

  刘姓的来源

  一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 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

  。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

  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

  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

  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

  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

  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

  ,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

  ,直至今日。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

  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

  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

  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

  ,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

  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

  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

  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

  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

  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

  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

  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

  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

  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

  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四 家乘谱牒

  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三卷首一卷、南皮刘氏家谱、上元刘氏家谱

  六卷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刘氏族谱五卷、洪

  沿刘氏宗谱六卷、洪洞刘氏族谱、洪洞刘氏族谱不分卷、洪洞刘氏族

  谱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刘氏族谱不分卷

  辽宁:沈阳刘氏家族谱不分卷、沈阳刘氏家谱、辽阳刘氏宗谱一

  卷、凌源刘氏宗谱十卷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丰县刘氏宗谱十卷

  、丰县刘氏宗谱十三卷、泗阳像树刘氏宗谱四卷、宝应刘氏家谱六卷

  首一卷、宝应刘氏家谱卷

  五 历史名人

  1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

  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2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3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

  合称“南宋四家”。

  4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

  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5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

  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6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

  军。

  7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

  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

  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元21年称帝

  ,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

  年。

  8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

  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

  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

  一了全国。

  9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

  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

  ,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

  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房县化龙镇化龙村刘氏派行(字辈):顺治守儒,人宗绍万,钟甲文定,德立道隆,盛世自逢,家国春永,光华荣同,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泰懿,宣慈慧和。——房县化龙镇古城村6组刘大义第四子刘德君提供。

约有6500万

据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在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千分之五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所作的综合分析,刘姓为全国10大姓之一,人口数仅次于李、王、张3姓,排在第4位,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4%。据此推算,到公元21世纪初的今天,刘姓在中国地区的人口总数,约有6500万。如果考虑到中国人口的实际总数(有估计为15亿),再加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已完全本地化的刘氏后裔,则世界刘氏人口总数应该在8千万以上。

你问的辈分有多少种 这个问题太模糊了 这个你也就是想问下分支吧

以下是刘姓祖谱所记

刘姓字辈

京口刘氏从刘子羽的第28代孙开始,使用的名排派和字行派:

名排派:世嘉国泉荣,炳增锡永盛。纯良正善学,本立恒常生。

字行派: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凤岗刘氏20字的字派:

一守敬日,公季汉中,德士伯卿,夫唯汝淑,宗孟仲初。

南宋时,又由著名学者朱熹赠了一个16字的续派(“员”字为第21世):

员世希哲,尔谦则良,克敦孝友,景用必昌。

明朝末年,刘淮春续订了一个16字的字派(“文”字为37世):

文行忠信,大道孔彰。家修廷献,长发其祥。

华容刘氏六十余字字派:

宗隆宝皋。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

祖如世可希,好学师允在。惟子守承应,克绍迪友怀。

启佑宜以德,秉国重斯才。运器资道量,煦类悦群来。敛修清节懋,丰施乐利偕。

湖南宁乡南塘刘氏32字派语:

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

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刘少奇家族字派:

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

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刘开七公派下《刘氏通谱》公议派文(江西、湖南两省刘开七公后裔民国时期合修通谱时所订立的字派) :

巨族同修谱,光前裕后清。存仁多发富,积善自成名。

添福承宗祖,迎祥列彦英。诗书宏世泽,礼乐振家声。

美事全忠孝,良谟尚读耕。相传千万代,永远绍彭城。

刘姓家谱介绍

先秦时期,刘姓是个小姓,特别是源出自尧帝后裔的汉家刘氏

汉家刘氏茶产于湖北省谷城县。该县位于神农架、武当山交界地带,具有奇、险、美、雅、古五大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南避暑山庄大薤山,就坐落在谷城七山三水之中,距襄樊市、十堰市均100公里,是神农架、武当山旅游带的重点景观之一。谷城在历史上是绿贡茶的主产地。宋朝大书画家米芾曾题“汉家刘氏茶坊”匾牌,清光绪十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曾批示:“至茶叶之佳,尤以采摘趁早为第一要务,早则嫩,嫩则小,然叶愈小而价愈贵。谷城知县瞿元灿所陈汉家刘氏>很好,望鄂湘藩司地方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汉家刘氏茶主要代表人物刘运兴、刘麟郊,被清光绪帝赐封为奉政大夫,刘峻周被清政府和汉家刘氏茶坊派往俄罗斯种茶,所种茶称为“刘茶”,被誉为世界茶圣。

汉家刘氏茶在谷城县紫金镇共有福禄寿禧四大茶山,而且都有非常美丽的传说故事。

一、福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福山茶,事事顺又发!吉证:当年霸王屯兵石溪,沛公屯兵观音坪。萧何得观音梦曰:过了福山,一切平安!沛公率兵过福山喝福茶,一路直达汉中。霸王在害山设伏事败。为感萧何得梦,沛公称帝后封萧何为_侯,封地就在以福山为中心的房均光谷地区。凶证:关羽兵败荆州,帝告之走旱路,经谷城,过福山。关羽结果欲走水路,经当阳,到麦城身亡。

二、寿山茶,有民谣曰:喝了寿山茶,长寿108!吉证:南宋初年,岳飞、刘光世镇守襄阳,高宗命守襄阳西。结果岳飞镇襄阳,光世驻紫金。事后岳飞兵败遭秦桧陷害身亡,光世得胜回朝,加封太尉,寿88岁。后世将光世屯兵地称将军坪。

三、禄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禄山茶,一辈子不缺钱花!吉证:当年沛公过悬峰山,遇一茶农遭地霸欺辱,沛公训其霸。茶农安心茶事,富及一时。后沛公称帝,当地多人事茶均富。帝闻讯:封紫金为茶镇。帝故。当地茶人立庙祭之,曰:财神庙。

四、禧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禧山茶,天天笑哈哈!吉证:唐朝末年,刘巨容镇襄阳,遭黄巢围困,帝僖宗怒:七日之内不退敌撤职查办。巨容得观音报梦:找到观山即可保官。刘巨容率奇兵一支过保康,走紫金,到达观山。黄巢石花守军听说巨容兵到观山,怕腹背受敌,兵退。帝喜,封观山为禧山,为避讳“僖”字,建以“禧”字为代表的铜锣观祭之。

20世纪80年代创制的汉家刘氏代表茶,外形扁直平整翠绿悦目,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

刘姓的来源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