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家族的来历,有谁知道的?
皮〔pi〕
姓氏源流
皮姓起源有二:
①、源出姬姓,出自樊姓,周天子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鲁献公次子仲山浦辅佐周宣王中兴,受封于樊邑,其后有樊氏。春秋时,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②、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
始祖:樊仲皮。
迁徙分布
皮姓是一个发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仲山甫。最初皮氏所居的皮氏邑,虽在山西境内,但最早发源地实际上还可以推溯到河南的济源。到了汉、晋、南北朝之时,皮姓已崭露头角,出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杰出人物,譬如,后汉有著名的谏议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计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国时期有受刘备和曹操同声赞扬的皮容;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北齐时以善于骑射见称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十五卷的学者皮元等。皮姓望居下邳、天水,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皮姓人口未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天水郡 汉置,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一带)。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下邳郡 东汉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治所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至南朝宋改为郡。辖区相当于今天江苏西北部。
②、堂号
天水堂、下邳堂。
自立堂号:涌芬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某支皮氏字辈:学立德成先烈振,安邦定国朱功昌。光明正大家兴远,忠厚和平世泽长。
长沙、善化皮氏字辈:积德家声远,传经世泽长,同心敦乃善,笃庆锡之光。
湖北鄂州、大冶皮氏字辈:吉水时世派:肇敬克崇卿,孙纯庆尚伯(宏)。迁大冶后世派:宏祥福宗,希世景天,廷克应有。叙谱后世派:士(龙)光兆周祚,永定国之兴。本道崇先德,立朝启大文。1988年增派:家学传成法,才名耀远方。安全开盛治,万亿正纲常。
江西高安皮氏字辈:守其美业,克振先声,茂修世炽,永乘贤坤。
历史名人
皮豹子 (-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豹子沉毅笃实,当时推为名将。边镐五代时南唐将领。小名康乐,升州(今江苏江宁)人。保大元年(943),击败张遇贤起义军,升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九年(951),任信州刺史,由袁州进兵长沙,迫使马希崇投降,升武安军节度使。次年,被楚辰州刺史刘信击败,削职。后周来攻,起为将,又为后周所俘,世宗命为右千片卫上将军,后遣归,不为所用。死于金陵。
皮 喜 (-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齐将领。后主时任侍中,天统二年至武平元年在位。琅邪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少通敏,善骑射。初以亲信事高欢,补亲信副都尉。文宣帝天保初授通州刺史,后以袭库莫奚功加左右大都督。废帝乾明元年(560)除武卫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天统元年(565)迁殿中尚书。二年除侍中。景和于武职之中兼长吏事,又性识均平,故频有美授。后历特进、领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赵州刺史、洛州刺史。武平五年(574),以讨陈战功,进位尚书令。六年,病卒。
皮罗阁 (698-748),唐时南诏君主。公元728-748年在位。唐开元十六年(728)立为诏王。本为蒙舍诏之主,后逐洱河蛮,以次合并蒙巂越析、邆睒、施浪、浪穹五诏,统一六诏。遣孙凤迦异入朝唐,留长安供宿卫。二十六年,受唐册封为云南王,赐名归义。移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卒后子阁逻凤袭位。
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立志于功名,曾游历各地。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黄巢军下江浙,为黄巢所得,黄巢称帝后,任翰林学士。他的死因说法不一。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表现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鹿门隐书》)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均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10首为代表,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现襄樊市郊鹿门山上,有“三高祠”部分建筑,系为纪念皮日休等所建。
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所居题名“师伏堂”,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1890年主持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1892年主持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中日甲午战后,愤《马关条约》的丧权辱国,极言变法不可缓。1898年春,任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表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戊戌政变后,清政府下令革去他举人身份,逐回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博贯群经,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很深。所著《五经通论》、《经学历史》是经学的入门书。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觉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他工诗及骈文。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其他皮姓名人有北朝北齐大臣皮信;唐代名人皮文通;五代诗人皮光业;南宋大臣皮龙荣等。近当代皮姓名人有军事家皮定钧,图书馆学家皮高品等。
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生于何地?有河津与韩城之说。而我认为司马迁是河津人,理由有三:
一有司马迁《自序》为证。司马迁在《自序》中讲:“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就是指河津,而不是韩城。先看司马迁自己怎么说。凡是熟读《自序》的人都知道,司马迁是在讲了自己的先祖从司马错到司马喜七世都世居“夏阳”(即韩城),并对自己父亲司马谈的经历和成就(论六家之要旨)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后,才说自己“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的。显然,这里有转折之意,“龙门”指的并不是“夏阳”。如果是指“夏阳”,为什么不说自己也生“夏阳”,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根据他先祖世居“夏阳”,谁还不知道他也生于“夏阳”,而突然冒出一个“迁生龙门”呢在讲述自己与先祖同居一个地方时,前后运用不同的概念,这在行文上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尤其是对于司马迁这样的大手笔。从这里我们可看出,“龙门”肯定是另有所指。指哪里呢只能是河津。
河津最有理由称“龙门”。河津与韩城仅一河之隔,我也认为,“龙门”两边的山都叫“龙门山”,“龙门”也为两县所共有,正如黄河所共有。但是,“龙门”作为一个地方的代称(“迁生龙门”,“龙门”是地方代称,不是指“龙门山”,也不是指禹凿的“龙门”,虽然这个代称由此而来),只能是指一个地方,而不会指两个地方。那么,作为地方,河津、韩城谁更有理由称“龙门”呢只能是河津。这与地缘文化有关。河津在河东,为之阳。黄河两岸所共有的东西,一般都以河东为代表,以阳为代表。如“龙门”所建禹庙,东禹庙规模很大,是主庙,西禹庙很小,是配庙,为何这样设计,这样建筑,就是这个缘故。河东又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尧舜禹时都建都在这里。“龙门”是禹凿的,而河津又紧邻都城,来往比较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河津称为“龙门”是很自然的事。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也建都于河东,他绝不会舍近而求远,跳过河去,称韩城为“龙门”的。事实上,河津自禹凿龙门以来就称龙门了,河津有从北魏到北宋近700年的建“龙门县”的历史,并曾设立过“龙门郡”,这是河津先前就代称“龙门”的铁证。后来,“龙门县”虽改称“河津县”,但历朝历代,一说“龙门”。谁不认为就是河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迁生龙门”,指的就是河津。
大概怕后人会产生误会,司马迁在“迁生龙门”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对“龙门”就指河津的精确注释。在这里,河,就是指黄河。龙门山之南,黄河之北,谓之阳,指的正是河津这块地方。韩城与山之阳相符,但与河之阳是无论如何挂不上钩的。至于河津当时叫“皮氏县”,为何司马迁不说“迁生皮氏”而说“迁生龙门”这是因为当时“龙门”的名气已经很大,外人甚至知“龙门”而不知“皮氏县”,这也是后来“皮氏县”改称“龙门县”的根本原因。
二有司马迁的坟墓为证。司马迁死后葬在河津。虽因年代久远,自然灾害的侵袭,司马迁的墓庙已不复存,但这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为证。郦道元是北朝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水经注》是经他实地考察,“寻图访迹”,在对《水经》作了周详的考证韵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说:“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说的是黄河出龙门又向南流去,右边靠近韩城的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这讲的是司马迁墓庙的位置。“东南”,即黄河之东南,即河津地界。“迳司马子长墓北”,说的是黄河迳直从司马子长墓的北面流过。这说明司马迁的墓庙在苍头村以西,石咀以南。黄河出龙门,流经清涧湾,直扑石咀。受阻,滑向西南流去。
“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这是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墓庙的情况,并说明这是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到河津司马迁墓看了他的墓碑,为其功德所感动,才为他重修的。
“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这是郦道元看了司马迁墓庙后所发出的感叹,即:太史公在《自序》中说他生于龙门,这是对的,这里就是他死后埋葬的地方。这里,郦道元也确认,“龙门”就指河津。
《水经注》郦道元的这段记载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吗他生在河津,葬在河津,还不是河津人么
有人以现存司马迁庙在韩城方凭,说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不对。众所周知,现存司马迁庙司马迁的坟是衣冠冢,而不是真坟。这说明该庙只是一座纪念性的庙宇,而不是真坟的所在地,这反而证实了《水经注》所载司马迁墓在河津的真实性。韩城司马迁庙为宋时所建,至今还不到950年的历史。司马迁是河津人,韩城人为什么给他盖庙这是因为,司马迁祖居韩城,那里的人们也以司马迁为荣,遂建庙以示纪念,以彰其功德。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说建庙是为了证明司马迁是韩城人,那就是建者所误了。若不是建者所误,那就是后人对建者所误了。
三有司马迁的后裔为证。河津今距司马迁墓东约10里,有个辛封村。村里有姓司马者20来户,近200来人,世称自己是司马迁的后代,且有家谱,至今还保存着世传的司马迁的朝王板。这个村也世称司马迁故里。这是司马迁是河津人的血亲证据。
韩城那边并没有姓司马的。说司马迁是韩城人,又找不到姓司马的,这说不通。有人说有后裔,因避难,改姓司、姓马、姓同、姓冯了。这也说不通。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被判刑,但并未株连九族。他的女儿、女婿、外孙都活得好好的,且女婿、外孙都受到汉武帝的重用,缘何他的远在家乡的儿孙们要改姓呢有人说不是当时改的,是后来改的。司马迁当时受难时都不改,后来平反了,又当了太史公,得以完成《史记》。《史记》问世后,司马迁声望逐高,为世人所敬仰,这只能庇护自己的子孙,怎么反而有害了呢“辟莽乱”,“辟刘宋之祸”,也难以成立。封建社会的刑罚是很严酷的,哪有改姓就能避免得了的封建社会也从未有过以改姓代刑罚的政策。况且,若要改姓,改姓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要改四姓还有,如果确因避乱改姓,那么乱过之后,就应改过来,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改,还不返祖归宗呢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辛封村不仅有姓司马的,而且这个村名也叫得很不一般,很可能与司马迁有关。《汉书》载:王莽新朝时,封迁后为“史通子”。历经磨难的司马迁的后代及乡亲突然得到这样的荣耀,欣喜之余,把自己的村名由“太和坊”改为“新封村”,这是情理中的事。后来,为纪念司马迁,为纪念这个功名的来之不易,里边含有许多辛酸,把村名又演变为“辛封村”,谁又能说没
有道理呢?这难道不也证明辛封村确是司马迁的故里,司马氏是他的后裔吗
以上三证,足以证明司马迁是河津人。那么,司马迁的先祖世居韩城,其父亲也生于韩城,司马迁缘何就成了河津人呢?这是因为司马谈在年轻时迁居到了河津。虽然史无明确记载,但并非毫无依据。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其父病逝于周南。但葬于何地,并没有说。把世居夏阳的世祖死后葬于华池、高门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唯独不交待自己的父亲也葬于华池或者高门,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这说明,司马谈很可能葬于别处,葬于他的迁居地河津。据司马迁后裔讲,距司马迁故里辛封村西北约10里的地方有一座司马氏的远祖坟,这座坟很可能是司马谈的墓。这至少是目前证明司马谈葬于河津的一个证据。
司马谈为何要迁居河津呢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求学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说明司马谈年轻时主要是在外求学,不然他就写不出《论六家之要旨》那样的使自己一步登天的旷世文章。那么,在哪里求的学呢河津很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地方。河津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乡,魏文侯时曾“西河设教”50年,不仅对河津,而且对河东及山西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离魏文侯时并不远,想必当时河津的教育事业也很兴旺,文化的底蕴比较雄厚,是黄河中游学子求学比较集中的地方,且河津与韩城离得很近,到河津求学应是司马谈最理想的选择。由于长期在这里求学,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有利于自己子孙的熏陶成长(司马迁成为大史学家、大文学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决定迁居。迁居就迁在当时的太和坊,即今辛封村。太和坊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里,是“西河设教”的主场所。司马谈之所以迁居这里,这和司马谈迁居的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返归故乡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其远祖是从晋适秦,人“少梁”的。那么,司马迁远祖是从晋的什么地方迁到“少梁”最有可能是河津。因为河津、韩城离得很近,为避乱;过河就可以达到目的。河津是其远祖的故地,即使不是,山西总是,加上他长期在这里求学,有了感情,这就迁回了河津。事实证明,他也确实迁回了河滓。
最后,作一大胆推测:司马迁为什么叫“迁”谁能说这与司马谈迁居河津毫无关系呢谁能说这不是对其迁返故乡的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呢?我说,很可能是的。
司马迁是河津人应当无疑。
中国姓氏里有姓皮的。
皮姓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春秋时期,郑国的贵族大夫中有个人叫子皮,为执政上卿子展的儿子,接替父亲为执政上卿,是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相国。
在子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皮氏后来在下邳郡(今江苏邳县下邳故城)一带发展为望族,因此又称下邳皮氏。
扩展资料:
在今湖南省的长沙市、益阳市、沅江市、常德市、张家界,澧县,攸县、平江县、湘乡县,湖北省的鄂州市、襄阳市、宜昌市,老河口,麻城,钟祥,荆州,大冶,江西省的南昌市、吉安市、新余市、抚州市、樟树市、丰城市,贵州省的黄果树市、镇宁县、赫章县,福建省的永定县等地,均有皮氏族人分布。
-皮姓
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生于何地?有河津与韩城之说。而我认为司马迁是河津人,理由有三:
一有司马迁《自序》为证。司马迁在《自序》中讲:“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就是指河津,而不是韩城。先看司马迁自己怎么说。凡是熟读《自序》的人都知道,司马迁是在讲了自己的先祖从司马错到司马喜七世都世居“夏阳”(即韩城),并对自己父亲司马谈的经历和成就(论六家之要旨)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后,才说自己“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的。显然,这里有转折之意,“龙门”指的并不是“夏阳”。如果是指“夏阳”,为什么不说自己也生“夏阳”,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根据他先祖世居“夏阳”,谁还不知道他也生于“夏阳”,而突然冒出一个“迁生龙门”呢在讲述自己与先祖同居一个地方时,前后运用不同的概念,这在行文上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尤其是对于司马迁这样的大手笔。从这里我们可看出,“龙门”肯定是另有所指。指哪里呢只能是河津。
河津最有理由称“龙门”。河津与韩城仅一河之隔,我也认为,“龙门”两边的山都叫“龙门山”,“龙门”也为两县所共有,正如黄河所共有。但是,“龙门”作为一个地方的代称(“迁生龙门”,“龙门”是地方代称,不是指“龙门山”,也不是指禹凿的“龙门”,虽然这个代称由此而来),只能是指一个地方,而不会指两个地方。那么,作为地方,河津、韩城谁更有理由称“龙门”呢只能是河津。这与地缘文化有关。河津在河东,为之阳。黄河两岸所共有的东西,一般都以河东为代表,以阳为代表。如“龙门”所建禹庙,东禹庙规模很大,是主庙,西禹庙很小,是配庙,为何这样设计,这样建筑,就是这个缘故。河东又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尧舜禹时都建都在这里。“龙门”是禹凿的,而河津又紧邻都城,来往比较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河津称为“龙门”是很自然的事。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也建都于河东,他绝不会舍近而求远,跳过河去,称韩城为“龙门”的。事实上,河津自禹凿龙门以来就称龙门了,河津有从北魏到北宋近700年的建“龙门县”的历史,并曾设立过“龙门郡”,这是河津先前就代称“龙门”的铁证。后来,“龙门县”虽改称“河津县”,但历朝历代,一说“龙门”。谁不认为就是河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迁生龙门”,指的就是河津。
大概怕后人会产生误会,司马迁在“迁生龙门”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对“龙门”就指河津的精确注释。在这里,河,就是指黄河。龙门山之南,黄河之北,谓之阳,指的正是河津这块地方。韩城与山之阳相符,但与河之阳是无论如何挂不上钩的。至于河津当时叫“皮氏县”,为何司马迁不说“迁生皮氏”而说“迁生龙门”这是因为当时“龙门”的名气已经很大,外人甚至知“龙门”而不知“皮氏县”,这也是后来“皮氏县”改称“龙门县”的根本原因。
二有司马迁的坟墓为证。司马迁死后葬在河津。虽因年代久远,自然灾害的侵袭,司马迁的墓庙已不复存,但这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为证。郦道元是北朝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水经注》是经他实地考察,“寻图访迹”,在对《水经》作了周详的考证韵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说:“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说的是黄河出龙门又向南流去,右边靠近韩城的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这讲的是司马迁墓庙的位置。“东南”,即黄河之东南,即河津地界。“迳司马子长墓北”,说的是黄河迳直从司马子长墓的北面流过。这说明司马迁的墓庙在苍头村以西,石咀以南。黄河出龙门,流经清涧湾,直扑石咀。受阻,滑向西南流去。
“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这是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墓庙的情况,并说明这是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到河津司马迁墓看了他的墓碑,为其功德所感动,才为他重修的。
“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这是郦道元看了司马迁墓庙后所发出的感叹,即:太史公在《自序》中说他生于龙门,这是对的,这里就是他死后埋葬的地方。这里,郦道元也确认,“龙门”就指河津。
《水经注》郦道元的这段记载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吗他生在河津,葬在河津,还不是河津人么
有人以现存司马迁庙在韩城方凭,说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不对。众所周知,现存司马迁庙司马迁的坟是衣冠冢,而不是真坟。这说明该庙只是一座纪念性的庙宇,而不是真坟的所在地,这反而证实了《水经注》所载司马迁墓在河津的真实性。韩城司马迁庙为宋时所建,至今还不到950年的历史。司马迁是河津人,韩城人为什么给他盖庙这是因为,司马迁祖居韩城,那里的人们也以司马迁为荣,遂建庙以示纪念,以彰其功德。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说建庙是为了证明司马迁是韩城人,那就是建者所误了。若不是建者所误,那就是后人对建者所误了。
三有司马迁的后裔为证。河津今距司马迁墓东约10里,有个辛封村。村里有姓司马者20来户,近200来人,世称自己是司马迁的后代,且有家谱,至今还保存着世传的司马迁的朝王板。这个村也世称司马迁故里。这是司马迁是河津人的血亲证据。
韩城那边并没有姓司马的。说司马迁是韩城人,又找不到姓司马的,这说不通。有人说有后裔,因避难,改姓司、姓马、姓同、姓冯了。这也说不通。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被判刑,但并未株连九族。他的女儿、女婿、外孙都活得好好的,且女婿、外孙都受到汉武帝的重用,缘何他的远在家乡的儿孙们要改姓呢有人说不是当时改的,是后来改的。司马迁当时受难时都不改,后来平反了,又当了太史公,得以完成《史记》。《史记》问世后,司马迁声望逐高,为世人所敬仰,这只能庇护自己的子孙,怎么反而有害了呢“辟莽乱”,“辟刘宋之祸”,也难以成立。封建社会的刑罚是很严酷的,哪有改姓就能避免得了的封建社会也从未有过以改姓代刑罚的政策。况且,若要改姓,改姓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要改四姓还有,如果确因避乱改姓,那么乱过之后,就应改过来,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改,还不返祖归宗呢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辛封村不仅有姓司马的,而且这个村名也叫得很不一般,很可能与司马迁有关。《汉书》载:王莽新朝时,封迁后为“史通子”。历经磨难的司马迁的后代及乡亲突然得到这样的荣耀,欣喜之余,把自己的村名由“太和坊”改为“新封村”,这是情理中的事。后来,为纪念司马迁,为纪念这个功名的来之不易,里边含有许多辛酸,把村名又演变为“辛封村”,谁又能说没
有道理呢?这难道不也证明辛封村确是司马迁的故里,司马氏是他的后裔吗
以上三证,足以证明司马迁是河津人。那么,司马迁的先祖世居韩城,其父亲也生于韩城,司马迁缘何就成了河津人呢?这是因为司马谈在年轻时迁居到了河津。虽然史无明确记载,但并非毫无依据。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其父病逝于周南。但葬于何地,并没有说。把世居夏阳的世祖死后葬于华池、高门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唯独不交待自己的父亲也葬于华池或者高门,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这说明,司马谈很可能葬于别处,葬于他的迁居地河津。据司马迁后裔讲,距司马迁故里辛封村西北约10里的地方有一座司马氏的远祖坟,这座坟很可能是司马谈的墓。这至少是目前证明司马谈葬于河津的一个证据。
司马谈为何要迁居河津呢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求学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说明司马谈年轻时主要是在外求学,不然他就写不出《论六家之要旨》那样的使自己一步登天的旷世文章。那么,在哪里求的学呢河津很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地方。河津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乡,魏文侯时曾“西河设教”50年,不仅对河津,而且对河东及山西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离魏文侯时并不远,想必当时河津的教育事业也很兴旺,文化的底蕴比较雄厚,是黄河中游学子求学比较集中的地方,且河津与韩城离得很近,到河津求学应是司马谈最理想的选择。由于长期在这里求学,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有利于自己子孙的熏陶成长(司马迁成为大史学家、大文学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决定迁居。迁居就迁在当时的太和坊,即今辛封村。太和坊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里,是“西河设教”的主场所。司马谈之所以迁居这里,这和司马谈迁居的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返归故乡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其远祖是从晋适秦,人“少梁”的。那么,司马迁远祖是从晋的什么地方迁到“少梁”最有可能是河津。因为河津、韩城离得很近,为避乱;过河就可以达到目的。河津是其远祖的故地,即使不是,山西总是,加上他长期在这里求学,有了感情,这就迁回了河津。事实证明,他也确实迁回了河滓。
最后,作一大胆推测:司马迁为什么叫“迁”谁能说这与司马谈迁居河津毫无关系呢谁能说这不是对其迁返故乡的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呢?我说,很可能是的。
司马迁是河津人应当无疑。 ■
皮姓氏读pí,皮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八十五位。当代皮氏人口在中国大陆人口约14万左右,属于人口稀有姓氏之一。
皮氏分布也是比较广的,在今湖南省的长沙市、益阳市、沅江市、常德市、张家界,澧县、攸县、平江县、湘乡县,湖北省的鄂州市、襄阳市、宜昌市,老河口、麻城、钟祥、荆州、大冶,江西省的南昌市、吉安市、新余市、抚州市、樟树市、丰城市,贵州省的黄果树市、镇宁县、赫章县,福建省的永定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大理州,丽江市永胜县,
山东省的冠县、莘县、枣庄市、济南市,重庆市的垫江区、南川县、江津县,四川省的绵竹市,江苏省的南京市、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山西省的运城市,吉林省的敦化市,黑龙江省的嫩江县,河南省的延津县塔铺村,周口,杞县,太康,渑池,方城,辽宁省的沈阳市等地,均有皮氏族人分布。
皮氏分布也是比较广的,在全国的各大省市县都有分布,不过人口不是很多。
排名第85位。
皮〔pi〕
姓氏源流
皮姓起源有二:
①、源出姬姓,出自樊姓,周天子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鲁献公次子仲山浦辅佐周宣王中兴,受封于樊邑,其后有樊氏。春秋时,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
②、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
始祖:樊仲皮。
迁徙分布
皮姓是一个发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仲山甫。最初皮氏所居的皮氏邑,虽在山西境内,但最早发源地实际上还可以推溯到河南的济源。到了汉、晋、南北朝之时,皮姓已崭露头角,出了不少历史上知名的杰出人物,譬如,后汉有著名的谏议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计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国时期有受刘备和曹操同声赞扬的皮容;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北齐时以善于骑射见称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十五卷的学者皮元等。皮姓望居下邳、天水,并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皮姓人口未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天水郡 汉置,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一带)。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下邳郡 东汉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治所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至南朝宋改为郡。辖区相当于今天江苏西北部。
②、堂号
天水堂、下邳堂。
自立堂号:涌芬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某支皮氏字辈:学立德成先烈振,安邦定国朱功昌。光明正大家兴远,忠厚和平世泽长。
长沙、善化皮氏字辈:积德家声远,传经世泽长,同心敦乃善,笃庆锡之光。
湖北鄂州、大冶皮氏字辈:吉水时世派:肇敬克崇卿,孙纯庆尚伯(宏)。迁大冶后世派:宏祥福宗,希世景天,廷克应有。叙谱后世派:士(龙)光兆周祚,永定国之兴。本道崇先德,立朝启大文。1988年增派:家学传成法,才名耀远方。安全开盛治,万亿正纲常。
江西高安皮氏字辈:守其美业,克振先声,茂修世炽,永乘贤坤。
历史名人
皮豹子 (-464),北朝北魏将领。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后屡破京师,积功擢内都大官。豹子沉毅笃实,当时推为名将。边镐五代时南唐将领。小名康乐,升州(今江苏江宁)人。保大元年(943),击败张遇贤起义军,升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九年(951),任信州刺史,由袁州进兵长沙,迫使马希崇投降,升武安军节度使。次年,被楚辰州刺史刘信击败,削职。后周来攻,起为将,又为后周所俘,世宗命为右千片卫上将军,后遣归,不为所用。死于金陵。
皮 喜 (-483),豹子第八子。本名欢喜。史籍避讳改。文成时,以名臣子为侍御中散。孝文帝初,为平西将军,仇池镇将。经略陇西、汉中,数有战功。转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在州饮酒废事,被杖罚。卒。谥恭公。
皮景和 (521-575),北朝北齐将领。后主时任侍中,天统二年至武平元年在位。琅邪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少通敏,善骑射。初以亲信事高欢,补亲信副都尉。文宣帝天保初授通州刺史,后以袭库莫奚功加左右大都督。废帝乾明元年(560)除武卫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天统元年(565)迁殿中尚书。二年除侍中。景和于武职之中兼长吏事,又性识均平,故频有美授。后历特进、领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赵州刺史、洛州刺史。武平五年(574),以讨陈战功,进位尚书令。六年,病卒。
皮罗阁 (698-748),唐时南诏君主。公元728-748年在位。唐开元十六年(728)立为诏王。本为蒙舍诏之主,后逐洱河蛮,以次合并蒙巂越析、邆睒、施浪、浪穹五诏,统一六诏。遣孙凤迦异入朝唐,留长安供宿卫。二十六年,受唐册封为云南王,赐名归义。移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卒后子阁逻凤袭位。
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立志于功名,曾游历各地。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苏州刺史从事、太常博士。黄巢军下江浙,为黄巢所得,黄巢称帝后,任翰林学士。他的死因说法不一。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表现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不满。他认为:“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又说:“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鹿门隐书》)皮日休的文章,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均为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10首为代表,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另一种,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现襄樊市郊鹿门山上,有“三高祠”部分建筑,系为纪念皮日休等所建。
皮锡瑞 (1850-1908),清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因崇尚今文大师伏生,所居题名“师伏堂”,故世人称其为师伏先生。1890年主持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讲席。1892年主持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中日甲午战后,愤《马关条约》的丧权辱国,极言变法不可缓。1898年春,任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表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戊戌政变后,清政府下令革去他举人身份,逐回原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博贯群经,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很深。所著《五经通论》、《经学历史》是经学的入门书。他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不当觉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他工诗及骈文。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其他皮姓名人有北朝北齐大臣皮信;唐代名人皮文通;五代诗人皮光业;南宋大臣皮龙荣等。近当代皮姓名人有军事家皮定钧,图书馆学家皮高品等。
皮姓宗祠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河津。
指皮姓源流和郡望。
鹿门隐逸;
陆地神仙。
上联:唐末文学家皮日休,字逸少,襄阳人,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咸通年间进士,曾官太常博士。能诗文,善辞赋。下联:唐代名人皮文通。
勋高荆楚;
赋丽鹿门。
上联:北齐琅琊人皮景和,善于骑射,天统初年官侍中,积功封文城郡王,官至尚书令。下联:皮日休。
勋高荆楚;
赋丽桃花。
同上。
鹿门间气;
豹子将才。
上联:皮日休。下联:北魏名将皮豹子,少有武略,太武帝时历官征西将军,封淮阳公。累破宋师,因功擢内都大官。沉勇笃实,一时推为名将。
天水世泽;
西河家声。
北齐皮景和,官至尚书令,封文城郡王、西河郡开国公。善骑射,尝一箭得豕,人皆善之。
景和骑射;
子信风神。
上联:皮景和。下联:北齐皮信,景和之子,为人机警灵悟而有风神。北齐时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官至洮州刺史。
大唐云南王;
北魏淮阳公。
上联:南诏第四世王皮逻阁,唐开元间统一六诏,击败吐蕃,在南诏早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唐王朝封他为“越国公”,赐名“义归”。入于唐朝,受封为“云南王”。下联:皮豹子。
沉勇称武略;
机悟有风神。
上联:皮豹子。下联:皮信。
贝多纸上经文动;
台意瓶中佛瓜飞。
唐末诗人、文学家皮日休诗联。
池纹带月铺金簟;
莲孕含风动玉杯。
皮日休诗联。
行人折柳轻和絮;
飞燕含泥带落花。
五代吴越丞相、诗人皮光业诗联。
学透春秋,灼灼君臣褒贬;
胸藏兵甲,赳赳公侯腹心。
上联:宋代淳佑直进士皮龙荣,起霖,醴陵人。累官参加政事,封寿沙郡公。下联:皮豹子。
一、姓氏源流
皮(Pí)姓源出有二:
1、源出姬姓,出自樊姓,为周天子的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风俗通义》及《元和姓纂》所载,鲁献公次子仲山浦,曾辅佐周宣王中兴,受封於樊邑,其后有樊氏。春秋时,一是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皮。根据《姓纂》的记载,皮氏是“周卿士樊仲皮之后”,这位樊仲皮,正是建立樊国的仲名的谏议大夫皮究,以及官任上计掾、撰《秦嘉集》的皮仲固;三国时期有受刘备和曹操同声赞扬的皮容;南北朝时北魏的名将皮豹子,北齐时以善于骑射见称的皮景和,以及曾著《春秋意》15卷的学者皮元等。皮姓望居下邳(今江苏省邳县下邳故城)、天水(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三、历史名人
皮日休:字袭美,唐朝时襄阳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曾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士、酒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任太常博士。性情高做,善于诗文。撰《鹿门隐书》60篇,多讥闭时政。与陆龟蒙友好唱和,时称皮陆。乾符中黄巢起义军人长安,授日休翰林学士,后以讥刺被杀。著有《皮子文薮》、《松陵唱和诗集》等书。 郎管,任嘉兴知府。继升右侍郎兼资善堂赞读、吏部员外郎兼直讲。皮龙荣就忠王赵基之学业、培育问题,向理宗进言:“愿陛下身教之于内。”帝嘉许。再迁吏部侍郎兼赞读,文天祥称皮龙荣有“晏殊之学问,杨亿之文章,仲淹之声名,器之之气节”。
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举人出身,湖南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之一。他景仰西汉《尚书》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后在学堂、书院研讲学术。所言皆贯穿汉、宋,融合中西,宣扬保种保教,纵论变法图强,听者无不动容。其讲义及答问,均刊《湘报》中。晚年长期任教,并任长沙定王台图书馆纂修。所著《五经通论》、肿列心得,示学人以途径;《经学历史》则是经学入门书。他主讲经当实事求是,不当党同妒真,对各家持论公允,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皮定钧:安徽金寨县代家岭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931年 1、郡望
据《姓谱》记载:“出郑大夫子皮。”望出下邳。
天水郡:汉置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一带)。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朝宋改为郡。辖区相当于今天江苏省西北部。
2、堂号
皮姓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等。
============================================================
皮姓宗祠通用对联
〖皮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河津。
——佚名撰皮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皮性的源流和郡望,被封于现在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
勋高型楚;
赋丽鹿门。
——佚名撰皮姓宗祠通用联——佚名撰皮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齐·皮景和,官至尚书令,别封西河郡开国公。
景和骑射;
子信风神。
——佚名撰皮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末诗人、文学家皮日休《送国载上人归日本国》诗句联。
池纹带月铺金簟;
莲孕含风动玉杯。
皮氏家族的来历,有谁知道的?
本文2023-10-24 06:47: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