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蒙水寨的瓜节中的“瓜”指的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八蒙水寨的瓜节中的“瓜”指的是,第1张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四)广东永忠公后裔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五)广西永忠公后裔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六)云南廖永忠后裔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二。谱牒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你好,俞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远古黄帝有个大臣叫俞附,是俞姓的始祖。 俞姓在大陆百家姓中已经达到前六十七名位置。俞姓起源相当古老,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俞姓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臣子俞拊,俞拊善医术,他能刨开人体皮肉,对体内五脏进行治疗。于是俞拊的后代以此为荣,就世代以“俞”为姓了。 发展与演变:唐朝时有俞文俊,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此外,俞姓还在河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间望同时江苏\安徽\江西\四川还有一种冒河间望的虏姓之俞,其始祖是明朝开国功臣河间郡公俞廷玉而他实际上是元代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俞廷玉的父亲其实是元朝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封为武平王,生九子一女,长即俞廷玉元顺帝即位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与右丞相伯颜争权,勾结诸王晃火铁木儿发动政变,为元顺帝夷灭九族,其漏网者逃往同党句容郡王答邻答里处称兵构乱,答邻答里伏诛后,俞廷玉弟兄在安徽庐州取玉字谐音易族更名,各散一方诸弟改姓为余,即西南数省之铁改余氏廷玉本人近匿巢湖流为水寇,后投红巾军金花姐部,至正15年率巢湖水师投明太祖朱元璋子三人通海\通源\通渊均为明朝开国大将此段历史过去鲜为人知,仅在其后人族谱中有所记载 堂号 《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河东。 历史名人 俞附——黄帝之臣,为良医。 俞大猷——字志辅,别号虚江。明朝福建晋江人。官至福建总兵。大猷精通兵法,嘉靖三十年(1551年)后,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俞与戚继光率兵攻击,屡立战功,同称抗倭名将。所部被称为俞家军。著有《正气堂集》16卷。也是杰出的爱国诗人。 俞越——字荫甫,号曲园。清朝浙江德清人。潜心研究经学,旁及诸书,以高邮王念孙、引之父子为宗。曾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各书院,主讲杭州估经精舍至30余年。著有《春在堂全集》,其中以《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尤著名。 俞作豫——广西北流人。左江龙州起义***之一。曾参加北伐战争,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参加广州起义,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任军长。不久部队在敌人的围攻下失败。同年8月被捕,9月在广州牺牲,年仅30岁。 以上是赣东北问问团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采纳哦

左君弼

初为南方弥勒教主彭莹玉门徒。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他聚众数千人响应。莹玉牺牲后,其独占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行省首领。1363年,张士诚攻安丰(今安徽省寿县),他出兵相助,朱元璋诈称是左君弼让他来接小明王,骗出小明王韩林儿。次年朱元璋攻庐州,左君弼据守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1368年(太祖洪武元年)降明。曾任广西卫指挥佥事等职。

左君弼事迹

左君弼是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天完政权汴梁行省的首脑。他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期间,长期独守泸州(今安徽合肥),是江淮地区很有影响的人物。

彭莹玉的门徒

左君弼,庐州人,他和赵普胜、李普胜等都是元末江淮地区的农民起义首领,也都是南方弥勒教首领彭莹玉的门徒。

彭莹玉于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与其徒周子旺起义于袁州(今江西宜春),事败,其妻、子及子旺均被元军所杀,他逃匿淮西民家,继续从事秘密传教和组织武装起义活动,所以,到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前,他的门徒已遍布江淮地区了。

莹玉早期的门徒多以“普”字命名,如赵普胜、李普胜、邹普声等。左君弼入教较晚,故未以“普”子命名。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卷三二《左君弼传》载:

“左君弼,泸州人。元季壬辰(1352年),群雄倡乱,君弼党于彭祖,聚众数千。”

可见,左君弼追随彭莹玉是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的事。赵普胜、李普胜等则很早就追随彭莹玉了。左与赵、李的关系为什么会恶化,还得从左君弼入教以前开始说起。左君弼的父亲左武字继之,行十七袭千户,诰封将军(五品以上的官员称为诰封)子三君美、君弼、君辅,(老大君美扑鱼为业,老二君弼、老三君辅,随父亲军中效命)(常州左氏家谱记载)当年左君弼随父亲镇压过红巾军巢湖双刀赵与李扒头。后来左君弼经过彭莹玉的多次规劝,看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也聚众起义。加入了彭莹玉的红巾军。但赵、李二人始终对以前的事情耿耿于怀,左君弼加入红巾军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就不好,孙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二》载:“巢湖水雄双刀赵(即赵普胜)、李扒头(即李普胜)者与庐州左君弼素相仇。”“素相仇”也是以上原因所致。不过,彭莹玉牺牲之前,他们都还能团结在彭的旗帜下。

蕲黄起义爆发后,彭莹玉在淮西的门徒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李普胜据无为,赵普胜据含山,俱称“彭祖家”,看来他们是彭莹玉的嫡系;左君弼据庐州,亦归彭领导。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好,孙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二》载:

“巢湖水雄双刀赵(即赵普胜)、李扒头(即李普胜)者与庐州左君弼素相仇。”

既是“素相仇”,恐怕应追溯到君弼起兵前后了。不过,彭莹玉牺牲之前,他们都还能团结在彭的旗帜下。

与赵、李分裂

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月彭莹玉牺牲于瑞州(今江西高安)。十二月。元军占领天完政权的都城蕲水(今湖北浠水),南方红巾军处境极为不利。淮西各支起义军亦处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严重的分裂局面出现了。

至正十四年(1354年),赵普胜退居黄墩,与李普胜等结水寨于巢湖;左君弼独据庐州。双方分据南北,本无纠葛,但朱元璋垂涎巢湖水师已久,彭莹玉死后,朱元璋策反了廖永安等人,一起密谋嫁祸左君弼并吞巢湖水师,于是引起兵戎相见,迫使巢湖水师南下,最后出现分裂。何乔元:《名山藏廖永安传》记述甚详:

“元杀彭祖,……[廖]永坚往仕汉(当为天完——引者),[廖]永安则与其弟永忠、县人双刀赵、俞廷玉、玉子通海、赵伯仲、仲弟庸、合肥人张德胜、叶升、无为人桑世杰、含人华高,以战船千余结水军屯巢湖捍盗。庐人左君弼者,亦故为彭祖将,以书招永安,永安等不从,君弼率兵攻永安,永安数不胜,乃使韩成持书见高帝(即朱元璋——引者)和阳,愿以舟归。”

是时巢湖水师以赵普胜为首,廖永安兄弟、俞廷玉父子、张德胜等皆其部属,故《洞庭集》《大明初略二》将此事系于赵、李之下:

“巢湖水雄双刀赵(即赵普胜)、李扒头(即李普胜)者与庐州左君弼素相仇,而赵、李视君弼兵颇弱,为君弼所扼湖中,其势无所恃,于是遣使欲以舟师来降,使者三至,上(即朱元璋——引者)乃亲往。”

朱元璋又嫁祸赵、李二人要杀害与他,说是其部下廖永安、俞通海等告密,李普胜被朱元璋所杀,赵普胜逃归天完,仍据含山,廖永安等降元璋,巢湖水师一分为二。

由此可见,彭莹玉所辖淮西各支起义军,本已素不相和,彭牺牲后即各据南北,被朱元璋策反瓦解,最后又引起水师分裂。这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主要责任在朱元璋为自己私利,杀害同门红巾军。

天完汴梁行省首脑

左君弼既曾“党于彭祖”,所以在时人眼里也被成为“红巾”。王逢:《梧溪集》卷四下《哀公显道宪史有引》载:

“显道,讳大有。……至正辛巳(1314年),以书经中河南乡试,授庐州儒学正。甲午(1354年),辟淮西宪史。明年,从分宪按蕲黄。红巾隐庐,母妻女侄举莫知所向。”

此“红巾隐庐”,即指左君弼据庐州。

但是,左君弼与天完政权的关系如何?他在天完政权中担任什么职务?却未有文字记载。幸好一九六八年在湖北英山县出土了一方铜印,印文为“汴梁行省管勾所之印”印背一侧刻“汴梁行省管勾所印”,另一侧刻“中书礼部造”“太平二年七月”(印文拓片见《文物》一九七五年第九期)。太平系天完政权年号,故“汴梁行省”为天完政权属下之行省。这个行省治所就在庐州,其首脑为左君弼。

元朝时,今河南、鄂北、皖北、苏北地区属河南行省,治所在汴梁路(今河南开封)。红巾起义爆发后,这一地区的态势大体是: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汝宁府(治今河南汝南)及以北地面为韩林儿宋政权的势力范围;庐州路(治今安徽合肥)、安庆路(治今安徽安庆)、黄州路(治今湖北黄冈)、蕲州路(治今湖北蕲春南)地面为徐寿辉天完政权所占有。天完政权所属的势力范围内,蕲、黄两路当由天完中书省(即莲台省)直辖;安庆路一带为巢湖水师首领赵普胜占领,估计这一地区天完政权会设立行省(其名称目前无考),首脑当为赵普胜,但此行省不大可能称为汴梁行省。因为它离汴梁较远;庐州路为左君弼占领,只有这里才有可能设立天完的汴梁行省。这是因为:首先,从隶属关系上看,左君弼一开始就“党于彭祖”,而彭莹玉曾被天完政权任命为江南行省参政(见陆深:《豫章漫抄》引《余干新志》),君弼归附于天完是很自然的事;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庐州地处天完统治范围的最北部,与宋政权接壤,也与汴梁路相距最近;第三,从“汴梁行省管勾所之印”出土地点来看,英山县元时属庐州路,与汴梁行省设于庐州正合。

至于这个行省为什么叫汴梁行省,这可能与天完政权的斗争目标有关。“天完”是压倒“大元”的意思,压倒大元后,农民军仍然想“复宋”。北方红巾军固然以“复宋”为号召,建立了宋政权,南方红巾军可能也用“复宋”号召过,因为时人曾经记载过“徐寿辉建伪号曰宋”(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三,《翰苑前集》卷三,《于指挥墓志铭》)。汴梁是北宋的都城,南北红巾军都想夺去它,以作为号召群众更有力的象征。但左君弼既没有占领河南行省的大部或全部,也没有占领汴梁路,这样,为了达到号召群众的目的,就把属于河南行省的庐州及其周围地区,命名为汴梁行省。

汴梁行省估计设置于太平元年(1356年)天完将倪文俊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当时,倪文俊重建天完政权于汉阳,同时又陆续设置了一批地方行政机构。这方铜印是太平二年(1357年)天完中书省颁发给汴梁行省管勾所的,说明汴梁行省下属的各种机构是比较齐全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遣其将吕珍进攻韩林儿、刘福通于安丰,左君弼助珍攻之,城陷,福通被杀。三月,朱元璋亲率徐达、常遇春出击安丰,败珍,救出韩林儿。左君弼又出兵助珍,被常遇春击败,败退庐州。徐达、常遇春围庐州凡三月,不破。因洪都(今江西南昌)战事紧急,徐达奉令还师援洪都,庐州解围。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徐达等再次率兵攻庐州。“左君弼闻达至,惧不敌,遁入安丰,令其将张焕、殷从道等城守。达等至,督兵围之。……七月,徐达、常遇春克庐州。时庐州被围久,众皆饥困不能战,张焕与贾丑潜通款于达,请攻东门,己为内应。于是我师急攻之,城中诸军悉救东门,张焕乃断钓桥开西门出降。达兵入城,执其部将吴副使,并君弼母妻及子送健康”(《明太祖实录》卷一四)。

左君弼从庐州出逃安丰,就是向元朝投降。因为当时安丰为元将竹昌、忻都所据。一年前,吕珍攻陷安丰,朱元璋率军攻之,吕珍、左君弼败走,朱军移师围庐州,“于是元将竹昌、忻都都遂乘间入安丰”(《明太祖实录》卷一二)。所以,吴元年(1367年)二月朱元璋致书左君弼时追述这段历史时是这样写的:

“曩者兵连祸结,非一人之失。予劳师暑月,与足下从事,足下乃舍其亲而奔异国,是皆轻信群下之言,以至于此,虽悔何及。今足下奉异国之命,御彼边疆,与予接壤,若欲献计帅师侵境,其中轻重自可量也。且予之国乃足下父母之国,合肥之城乃足下丘垅桑梓之乡,宁不思乎?天下兵兴,豪杰并起,岂惟乘时以取功名,亦欲保全父母妻子于乱世。足下以身为质,而求安于人,既已失策,复使垂白之母、糟糠之妻,独居寡处,各天一方,朝思暮望,以日为岁,足下纵不以妻子为念,何忍忘情于老亲哉?功名富贵可以再图,生身之亲不可再得矣!足下能留意于是幡然而来,予当尽弃前非,仍复待以故旧,则足下于天理人心举无不顺矣”(《明太祖实录》卷一七)。

朱元璋的这封信是很有斗争策略的。其中所谓“异国”即指元朝;“舍其亲而奔异国”,即指至正二十四年左君弼扔下生母、妻儿,逃奔安丰、投降元朝之事;“奉异国之命,御彼边疆”,即指左君弼降元后,元汴梁守将李克彝令其守陈州(今河南淮阳)之事。这一席话说得有理有节,确是攻到了左君弼的心里了。

归附明朝

朱元璋致书左君弼后,还慷慨地送其母去陈州。这一招果然奏效。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徐达率兵北伐,平定山东后,西指汴、洛,左君弼终于迫降了。《明太祖实录》卷二七载:

“洪武元年二月,大将军徐达等至陈桥,左君弼、竹昌迎降。先是元汴梁守将李克彝闻达至,召君弼谓曰:‘公与南朝数接战,熟其阵势,今授公以具,公前与战,我从后乘之,何如?’君弼偿感上归其母,有降附意。因曰:‘南朝军锋不可当,吾见其阵势辄胆落,不能战,故投奔至此。况徐相国善用兵,所向克捷,君弼安敢受令。’克彝无如之何,乃夜驱军民遁入河南(今河南洛阳)。于是君弼与竹昌等率所部兵诣达降。”

左君弼降明后,受令为广西卫指挥佥事,曾率军镇压过广西左江上思州僮族黄英杰、黄英览起义,后来长期驻守广西。

俞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远古黄帝有个大臣叫俞附,是俞姓的始祖。

俞姓在大陆百家姓中已经达到前六十七名位置。俞姓起源相当古老,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俞姓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臣子俞拊,俞拊善医术,他能刨开人体皮肉,对体内五脏进行治疗。于是俞拊的后代以此为荣,就世代以“俞”为姓了。

发展与演变:唐朝时有俞文俊,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此外,俞姓还在河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间望同时江苏\安徽\江西\四川还有一种冒河间望的虏姓之俞,其始祖是明朝开国功臣河间郡公俞廷玉而他实际上是元代钦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俞廷玉的父亲其实是元朝东路蒙古不花元帅铁木耳,封为武平王,生九子一女,长即俞廷玉元顺帝即位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与右丞相伯颜争权,勾结诸王晃火铁木儿发动政变,为元顺帝夷灭九族,其漏网者逃往同党句容郡王答邻答里处称兵构乱,答邻答里伏诛后,俞廷玉弟兄在安徽庐州取玉字谐音易族更名,各散一方诸弟改姓为余,即西南数省之铁改余氏廷玉本人近匿巢湖流为水寇,后投红巾军金花姐部,至正15年率巢湖水师投明太祖朱元璋子三人通海\通源\通渊均为明朝开国大将此段历史过去鲜为人知,仅在其后人族谱中有所记载

堂号

  《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河东。

历史名人

俞 附——黄帝之臣,为良医。

  俞大猷——字志辅,别号虚江。明朝福建晋江人。官至福建总兵。大猷精通兵法,嘉靖三十年(1551年)后,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俞与戚继光率兵攻击,屡立战功,同称抗倭名将。所部被称为俞家军。著有《正气堂集》16卷。也是杰出的爱国诗人。

  俞 越——字荫甫,号曲园。清朝浙江德清人。潜心研究经学,旁及诸书,以高邮王念孙、引之父子为宗。曾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各书院,主讲杭州估经精舍至30余年。著有《春在堂全集》,其中以《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尤著名。

  俞作豫——广西北流人。左江龙州起义***之一。曾参加北伐战争,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参加广州起义,领导龙州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任军长。不久部队在敌人的围攻下失败。同年8月被捕,9月在广州牺牲,年仅30岁。

八蒙水寨的瓜节中的“瓜”指的是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