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姓起源及变迁是怎样的?
谭氏,发源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市城子崖古谭国,却长久以来称盛于湖南及其四周各地,声誉响亮,备受尊敬。
姓氏源流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济南章丘市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另一说出自嬴姓,即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说最为普遍,已为古史和民间谭氏家谱所佐证。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 4、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分布于湖北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5、秦末嬴姓一部分避难至巴,汉初改为秦,后发展至湖南、四川等地,部分演变为覃,后明末回巴部分为谭。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 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 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 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 唐、宋时期,谭姓第一大省为湖南。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明、清以来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渝谭姓大聚集区。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 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 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亳州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在国外,则由东南转向为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
小云南人不是越南人。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朱氏发源于南京徐州沛县后流来州锡山及后又流于句容由句容移楚一移凤阳府一移于福建建宁府自惠公至松公二十四世松公官大守谏议大夫生熹公绍兴甲子年登进士第十五岁入翰林官浙东提举后封徽国公谥文公生于南宋建炎四年庚戌岁享寿七十二岁文公生在公字敬之赠奉直大夫生在公官侍郎生鉴公生浚明公驸马浚明公生友樟公生炳公任建阳知县遂乔寓焉建阳二房均公为始炳公南京籍举徐徐任建阳知县
大始祖炳公万一郎即文焕公生于壬辰年六月十三日寅时卒于癸卯年五月初四日酉时葬于何畲丙山壬向船形妣罗氏二娘生于癸已年三月二十日时忘卒于丙申年十月十六日丑时葬于黄山坑巽山乾向月形生四男埙城场垣
二世祖埙公念一郎生于癸丑年七月十九日戌时二十岁中举永安任儒学卒于丁巳年九月初二日申时葬于龙村亥山巳向蜈蚣形妣王氏一娘生于癸丑年十月二十日午时卒于辛酉年八月初五日未时葬于木坊子山午向钟形生三男
三世祖锡公十二郎生于丙子年七月二十二日辰时二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任云南布政卒于甲申年六月初七日酉时葬于石峰岭卯山寅向人形妣李氏二娘生于戊寅年正月初一日午时封一品夫人卒于丁亥年二月初八日丑时葬在桂溪龙形生五男
四世祖海公百三郎生于辛丑年二月十二日亥时官尚书卒于庚戍年正月初八日午时葬于南京朱坊戌山辰向妣张氏二娘生于辛丑年三月初九日亥时葬于青溪郊山酉向辰形生五男 椊 梁 桢 材 梅
五世祖梓公千一郎生于辛未年十月初二日戌时京贡卒于辛未年七月十六日亥时葬于官田丙山壬向牛形妣氏生于庚午年六月十五日子时卒于乙酉年四月十五日未时葬于石涧艮山坤向象形生三男 公移惠州万五公移潮州西溪
六世祖章甫公字宝英万五郎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罗浮司罗岗十三都锄田钟坑里莲塘面上飞凤形妣陈妙五娘亦忘生死迁葬韶州府英德县丹竹坡墓侧白石为记生九男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郎
七世祖念二郎珍公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罗浮司中坑祖妣忘恩负义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二男法强法成
八世祖法强公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落业兴宁县岗背葬于龙归洞黄石角柳坡下湖洋科摇坑口坐西向东乌鸦落洋形妣亦忘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两男应明应受住在龙归洞镰子背九世祖光显公妣刘氏生二子应明公 应受公
九世祖应明公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横岗背钟家屋侧老虎坑妣忘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两男法聪法通 法通生四男曰兴曰隆曰盛曰昌俱移和平小河村立业十世祖法聪公忘其生死在兴宁县龙归洞禾村立业葬于禾村平径口蛇形妣聂妙贤娘亦忘其生死葬于龙归洞禾村南山嶂罗家屋后坐南向北人形生一男
十一世祖朱公一郎忘其生死葬于禾村水口坐南向北天虹贯水形妣童妙清娘忘其生死葬于禾本谢家屋背坐西向东观音座莲形生一男法英
十二世祖法英公忘其生死葬于禾村水口与朱公一郎父子同穴妣林妙贤忘其生死葬于老屋背鸭麻塘坐西向东狮形生三男千一郎 千二郎 千三郎 千一郎忘其名字生死葬于平径口法聪公墓下妣黄金二娘生一男法昂住禾村老屋 千二郎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禾村南山寺背住兴宁县背岭妣吴二娘生三男尚元 尚鉴 尚礼
十三世祖和公号千三郎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禾明月寨下菱角塘坐北向南癸山丁向飞凤啄粟形妣何妙仙娘亦忘其生死葬于禾村老屋背山子尾坐南向北生两男维公 振公
十四世祖维公度法高忘其名字记其生死迁于永安县官坑立业葬于黄沙约官坑尾菜园坑坐北向南壬山丙向妣曾妙贤娘亦忘其生死葬于上沙瓦溪明月坑癸山丁向雄牛脱扼形生一男廷富
十五世祖廷富公度名法清忘其生死葬于官坑尾纱帽塘石灰坟坐北向南壬山丙向妣潘妙仙娘也忘其生死葬于上黄沙明月坑坐北向南蛇形生七男长国安无嗣葬于菜园坑二国绶三国禄四国新五国恩六国盛七国佐无嗣 十六世叔祖国禄公忘其生死妣石氏生三男长楼 次桥 三树 十七世祖楼公妣彭氏生二子逢祯 逢祥 十八世祖逢祯公妣曾氏生五男长祖灏 次祖翰 三祖清 四祖球 五祖梅 十八世祖逢祥公妣马氏生两子祖文 祖凤 十七世祖桥公妣钟氏生一子瑞龙 十八世祖瑞龙公妣练氏生五子元汉 华汉无嗣 洪汉 祥汉 云汉 十七世祖树公妣余氏生两子瑞贤无嗣 瑞凤 十八世祖瑞凤公妣曾氏仅生两女 十六世叔祖国新公妣黄氏生三男长桂 二茂无嗣 三念无嗣 十七世祖桂公妣曾氏生四子象舜 象英 象猷 象尧 十八世祖象舜公妣曾氏生二子祖瑾 祖茂 十八世祖象英公妣吴氏生三子祖泰 祖凤 祖龙 十八世祖象猷公妣刘氏生三子祖干 祖阳 祖红 十六世祖国恩公妣邱氏生两子朱祥 朱槐 十六世祖国盛公妣刘氏生一子朱材 十七世祖材公妣付氏生两子象标 象尊 十八世祖象标公妣杨氏生一子祖厚 象尊公妣邓氏无嗣
十六世祖国绶公字仁台公度朱绶二郎生于大明嘉靖癸亥年正月二十九日酉时生卒于大清顺治乙酉年又五月十四日享寿八十三岁葬于归善县梁化司小禾洞鹿湖坐东向西丝线吊金钟形妣祖何妙二娘生于嘉靖甲子年十月十四日戍时卒于顺治九年壬辰岁享寿八十九岁葬于梁化司铁场约下雍尾石垅口半山丝线吊金钟形立有祭祀尝租三十五石在永安县秋溪内载古都二图朱盛户下粮米四斗妣曾妙贞娘记忘其生死葬于永安县生一男朱枢公 何妙二娘生四男朱樟 朱校 朱楫 朱炳共五大房
十七世伯祖樟公字超粤法朱张一郎忘其生死妣李妙大娘再妻石氏生四子象彩 象吉 象文 象瑶
象彩公妣刘氏生四子祖瑷 祖金 祖彰 祖灌
象吉公妣廖氏生一子祖幼妻钟氏生三子文光妻杨氏 文标 文运妻李氏甘氏共生三子
象文公妣叶氏生一女水娇嫁与钟屋
象瑶公妣刘氏再妣谢氏生二子祖福 祖贵 祖福妣林氏再妣戴氏生三子 祖贵妣陈氏生一子文鼎妣钟氏生一子东安
十七世伯祖校公字念粤度名法教妣黄氏生五子象毓 象开 象升 象昭 象元
象毓公妣温氏生三子祖璇 祖珍 祖瑜 祖璇妻杨氏生二子文兴 文旺 祖珍公妣石氏生一子文儒一女嫁于邓 祖瑜公妣范氏生二子文觉 亚四
象开公妣廖氏立嗣一子吴昭隆妻温氏
象升公妣曾氏生四子祖俊 祖琚 祖山 祖瓒 祖俊妣邹氏生二子文习 阿四 祖琚妻陈氏生二子文会文友 祖山妻钟氏生一子文贤 祖瓒妻早丧
象昭公妣潘氏生一子一女男祖海妻刘氏生一子文龙 女嫁于杜俊才
象元公妣曾氏生二子女祖秀妻谢氏生一女 祖莹
十七世伯祖楫公字镇粤移居归善县梁化铁场约大埔田建祠立业妻梁氏生三子象金无嗣 象泰 象振 二妻叶氏生二子象辉字逢登 象龙字逢辰 三妻郭氏生一子象凤字逢升 四妻赖氏生五子象煜字逢科 象熏字逢选 象烈字逢盛 象熹字逢徽 象英字必元号必捷
象金无嗣
象振公妣范氏生二子祖珩 祖岸 王氏生二子祖琼祖瑶 祖珩妻张氏生五子文儒文化文伟文忠 文质 祖岸妻梁氏刘氏所生之子祖荣选国学生名朝简字文倬 文仰 文佚
象泰公妣李氏曾氏生五子祖璜 祖宣 祖瑚 祖琏 祖琦 祖璜长妻赖氏生二子文高 文若 文高妻刘氏生五子维模 维桂 维常 登云 桂云 文若妻高氏生七子维仁 维义维礼 维智 维信 维和 维气 祖宣二妻张氏生三子长文超妻刘氏生三子尚云 起云 发云 祖瑚三妻万氏生二子文辉恩援国学生名耀斗 文耀恩援国学生名晃斗 祖琏四妻刘氏生子文从恩援国学生名廷简 祖琦五妻刘氏生六子文活文清 文源 文滨 文涟 文演
象辉公妣廖氏生子祖尔妻杨氏生四子文聪 文明 文睿 文智
象龙公妣温氏生三子祖昌 祖旺 祖常 祖昌妻何氏生四子文锡无嗣 文镇 文锦 文球祖旺妻曾氏生三子文汉 文能 文海 祖常妻刘氏生三子文陈 文周 文满
象凤公妣钟氏生四子祖元 祖成无嗣 祖华 祖亮
象煜公妣黎氏生四子祖昭 祖理 祖玄 祖玖
象熏公妣房氏生四子祖皇 祖宾 祖敬 祖珊
象熹公妣曾氏生一子祖番 又杨氏生三子祖与祖琬无嗣 祖琰
十七世伯祖炳公字必粤度名法柄妣刘氏生四子象美 象贤 象卿 象弘
象美公妣戴氏生三子祖玮妻谢氏生子文扬
祖麟妻陈氏 祖珀妻黄氏
象贤公妣钟氏生六子祖星 祖由 祖珉 祖言 祖琨 祖璎 祖游
象卿公妣曾氏生六子祖坤 祖琮 祖琳 祖耀 祖瑛 祖铎 祖坤妻曾氏生四子文盛文质文德文茂 文德妻谢氏生三子廷珍廷宗廷才 文茂妻李氏生二子廷玉廷运 祖琮妻潘氏生五子长文友 二文亮 五文兹 文友妻廖氏生三子二女长廷振妻刘氏生一子 二廷桂妻练氏戴氏生二子运魁运星 文亮妻巫氏生四子廷相廷梅廷栋廷桂 文兹妻梅氏黄氏生二子廷元廷科 祖琳妻黄氏生三子文礼妻刘氏 文乐妻廖氏 文诗 祖耀妻彭氏生三子长文荣妻许氏生三子廷梁 廷任 廷和 祖瑛妻陈氏生三子文进妻罗氏 文锦 文秀
十七世祖朱枢公字光粤公又名昌元公葬于永安县下黄砂观营塘小土名廉竹坑老祠堂右侧坐北向南妣李氏葬于归善县杉园小土名矮嶂子屋背坑尾路上石古下坐西向东生一子象儒 枢公续妣李氏葬于廉竹坑屋侧坑同枢公两对面生四子象启 象发 象昆 象廷 外祖公廷怀系甥孙承祀
十八世祖象儒公丙子年生至乾隆戊子年带至新宁县(即台山县)葬于永乐堡大龙湾村水口壬山丙向兼子午姐妣叶氏葬于永安县上禾仓栋梁质辉屋侧坐东向西生两子祖镇 祖锦
十八世二叔祖象启公字弘通妣刘氏苏氏生五子
十八世三叔祖象发公妣钟氏生五子祖圣 祖尊 祖贤 祖右 祖重 祖圣妻戴氏生九子文能文华文潭文深文涣文浩文汉文涛 祖尊妻杜氏生两子文端文清 祖贤妻李氏生六子 祖右妻钟氏生三子 祖重妻陈氏
十八世四叔祖象昆公字弘文妣罗氏曾氏生五子
十八世五叔祖象廷公字弘志度名法广妣潘氏生一子祖成字超紫妣甘氏生五子文明 文显 文冕 文蔚 文会 文明妣李氏生七子 文显妻温氏生四子清保清润亚四亚丙 文冕妻何氏 文蔚妻张氏 文会妻吴氏
十九世伯祖祖镇公妣陈氏生四子文彩 文茂 文贵 文高
二十世祖文彩公妣曾氏生四女
二十世祖文茂公妣翁氏生四子长廷凤妻杜氏生一子润振 二廷红 三廷祥 四廷盛妻谭氏生一子一女男坤玉妻廖氏生四子亦祥妻李氏生四子二女 亚乙无嗣 亦辛无嗣 亚四早故
文贵生一子亚保
文高生四子
十九世伯祖祖镇公陈氏系由文贵文高带至潘禺县安葬
十九世祖祖锦公生于顺治巳年五月二十六日亥时葬于新宁永乐堡大龙湾村对面岭蚕豚坐寅向申兼艮坤后至同治七八年间起回赤溪地面安葬土改时被起骸金未知落在何方祖妣邓氏生于顺治庚子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生四子文煌 文尚 文相 文良
二十世祖文煌公生于康熙辛酉年二月初三日酉时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二月初三日子时享寿八十四岁度名朱总侍郎谥简兼乾隆六年壬戍岁移居新宁县大龙湾村建祠立业开创葬于新宁县南坪村对面坐寅向申兼艮坤喝作月形妣刘氏生于康熙癸亥年五月十五日戌时卒于乾隆三年二月初九日未时而终享寿五十六岁葬于开平县弯塘村后山坐辰向戌兼乙辛喝作猫儿洗面形生三子廷槐 廷桢 廷桂 二女长女嫁于李二女嫁于华公于乾隆七年壬戌岁(公元一七四二年)携眷移居新宁永乐堡大龙湾村立业为我大龙湾村开基祖咸丰六年被土人追杀逃难至田头赤溪立业生存一脉
二十世祖文煌公始创于下庚字辈派列于谱俾后世子孙百代遵依叙秩明白不容一毫逾越错乱也
文廷玉奕秀 桂耀堂锦清
栋照皆铜润 梁烘基镒深
邝姓
一、姓氏源流
邝(Kuàng 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
2、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二、迁徙分布
邝氏之先,始自方姓。据《姓苑》载:“广东南海多此姓。”江南方氏支系七世祖方廷英,生三子,长子以平,讳询,号三七,改取邝姓。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邝询在宋朝廷任内侍(传达皇命的小官吏)。三月,发生“苗刘之变”,邝询忖思朝政动乱不安,于1129年4月全家南迁广东南海县大镇乡尚书朗里,构庐建业,教子成名。邝询也就是广东邝氏始祖,南海县大镇乡也就是广东邝姓发祥地。以平,生四子曰谚、让、诚、谆。邝谆生三子,长子一元、次子一声、三子一俊。邝谆1142年登进士,1146年登科,1152年膺任临安京城大尹(汉代都城行政长官称尹),1168年,诰封光禄大夫(官名,主要掌管皇室的膳食),太子太保(辅助皇太子的官),宣城侯爵。何、冯夫人荣膺正一品夫人之封。谆官居临安60年之久。1217年,元兵攻宋,邝谆上疏缓金伐元,次年被贬辞朝,带领全家南迁广东惠州河源县,1219年愤闷而死。邝谆逝世后,兄弟三人,秉承遗嘱,遵从父命,分居各处。邝一元公以世臣之子,留居河源,长守父墓。邝一声迁新会县古冈(历史上曾置冈州,州治今新会城,故会城又名冈城,新会又名冈州,古冈山在新会城附近,“古冈独松真茂盛”,是新会县八景之一),为新会、开平、台山三县邝氏之祖。邝一俊公返居南海县大镇乡。三世祖邝一声生于1155年10月2日,终于1246年7月8日。26岁登第进士,点为朝奉大夫,刑部主政,历任刑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尚宝司署、钦差提督、刑部尚书,诰封太子太保、朝奉大夫等,前后达三十余年。邝谆逝世后,邝一声于1225年由河源迁新会古冈,后又迁古博里潘村甲。木房(现属开平市辖)。邝一声生二子。长子讳奎,字公昭,是开平潘村邝氏之祖。次子讳兴,字公表,生于1197年9月9日,终于1269年3月。邝公表公于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间),由潘村迁到新宁县冲云堡忠心村(现属台山市三八镇冲云管理区忠心村)。四世祖邝公表是台山市邝氏始祖,忠心村是台山邝氏发祥地。邝氏子孙繁衍昌盛,枝繁叶茂。自四世祖邝公表至今约800年间,由第四世繁衍至33-34世,在台山有13835人,分居在全市12镇的154条自然村。(余略)邝氏流传至今,子孙己达三十多代,人口三百多万人。
三、历史名人
邝 露:字湛若(1604-1650),号海雪,明代广东南海人。工诗文,擅书法。崇祯七年(1634年)因得罪南海知县而亡命广西,曾游于岑、蓝、胡、侯、盘五姓土司,受瑶族女将云郸娘聘为书记,有机会深入了解民族风情、山川地貌、古迹名胜、珍禽异兽、趣事轶闻,写成《赤雅》一书,对研究广西古代少数民族及山川古迹有重要参考价值。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城,抱古琴、古器、古籍自尽。
邝 埜:字孟质,明代宜章(今湖南宜章)人,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其父邝子辅任过安福县令,后任句容县教谕(学政官)。《明史·邝埜传》记载了邝子辅批评教育邝埜的故事。邝埜为人处世勤勉、廉洁、端正、谨慎,对父母十分孝顺。他的父亲邝子辅是句容教官,他对邝埜教育十分严格。邝埜在陕做官时间长了思念父亲,就打算聘请父亲到陕县去做乡试考官,父亲知道后,十分生气,说:“儿子是那里的御史,而父亲却去做考官,这样我还怎么能够受到限制和约束呢?”于是就很快写信对儿子进行批评责备。还有一次,邝埜给父亲寄去一件粗布衣服,邝子辅又写信对儿子进行责备:“你执掌刑法,应把精力用在洗雪冤案和办理积案上,这样才能不愧于自己的职责。你从哪里弄到这件衣服拿来砧污我?于是把布衣包裹好又寄还给邝埜。邝埜收到父亲信后,流着眼泪诵读,接受父亲的教诲。
邝曰广:明代襄阳推官。广东番禺人,耿介自持,善理冤狱。崇祯十四年,献贼围城,与副使张克俭同御贼,中刃死。妻谭氏、妾季氏同二女被害。子逢明、逢泰,同殉节。
我是四川内江市资中县龙结镇的谭辉,我是“际”辈的。据记载我们本是福建上杭人,后又入广东和江西。此族谱是元末明初开始记载的,因之前的坏2次,没有记载了这位祖宗是叫谭明道,从他开始记载的,族谱排行如下:“明,景,贵,福,子,仲,仕。”然后又排“立正绍李长,光开耀日章,清廷享泰运时际映春芳。”后又新增:“世德荣华茂,书声振家邦,万骥昌隆盛,余庆永辉煌。”
谭氏本有统一的命名字辈,不知何故后来中断了执行。
谭氏来源于距今2700年前的古谭国。距今2700年前的古谭国,是由距今5000年前“中华始祖”黄帝(原姓公孙,后改姓姬,名轩辕氏)的后裔的后裔嬴琼国,在公元前的1046年,即周武王战败商朝纣王后改建为周朝登基称帝并进行论功行赏时,对协助周武王灭纣有功的嬴琼国,赐姬姓,授威武侯,并将位于今山东省中部以济南市章丘西城子崖为都城的一块约5000平方公里的谭地,封给嬴琼国建立诸侯谭国及任诸侯谭国的国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古谭国的由来。
当初所封的古谭国,只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小国。由于地位优厚,土地肥田,交商发达,在历代国君的辛勤操持下,小小的谭国很快就变成为中国古代位于大中华东方的一颗 “明珠”。正由于古谭国的战略地位重要,交商贸易和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从此邻近古谭国四周的众多诸侯大国,早就有了潜藏吞灭谭国的企图。时到公元前的684年,称王称霸诸侯中的大国齐国,先委派大臣前去谭国劝降拒服后,便随即出动大兵对小小的古谭国发起猖狂进攻和野蛮烧杀。数天之内,就把这颗有着380年光辉灿烂历史的东方明珠古谭国的都城毁灭成一片废墟。拒不做亡国奴的十五代国君谭子姬贤礼,面对无法抗争的强敌,只有被迫含泪拜别古谭国的先祖,带领残余的军民及幼小的公子姬祁义/姬祁武/姬祁养,子夜逃出城外,流亡到当时的莒国(今山东省莒县)。为了不忘国耻,为了永远怀念自己的祖国,古谭国的十五代国君姬贤礼,当即号召古谭国所有姬姓的子孙后代以及其他姓氏的子孙后代,从此以后,永远改为以谭国的国名“谭”为姓。这就是谭氏以国为姓的来源。随后,谭氏的子孙后代,都尊称原古谭国十五代国君姬贤礼的长子姬祁义为谭国亡国之后,带头以国名“谭”改姓为谭氏的开姓始祖。都将古谭国亡国以后的谭氏称为正宗谭氏。古谭国亡国以前的姬氏以及姬氏以前的嬴氏或皇谭氏或其他姓氏,统称为古代谭氏或血缘谭氏。
古谭国刚建立时,也就是封赐姬琼国为诸侯谭国的国君时,古谭国的先祖就为古谭国的国君以及迁入诸侯谭国的所有姬姓子孙后代,规范了如下统一的命名字辈谱本:
国传来有 四季平员 日月草木 花开贤祁 克世占亦 德宝崇星 轩相纯方 裕维时典
济阳大玉 章祥康承 乃分别正 子家明湘 崇荣良希 诚皓光宁 维作继庆 经德秉哲
业广惟勤 未知字派 龙水土成 安己之书 华意可守 武进宏全 孝正才仁 东全文胜
维遗思万 代元玉朝 光友添绍 景单贤廷 春正世一 天地人和 永定康宁 祈祥千万
高增广厚 学孔孟言 钦明文思 光昭先德 福寿荣华 大显维德 必光其宗 鸿启世序
景运长升
上述统一的命名字辈谱本,总计为一百六十四个字,具体地规范了古谭国164代人的命名字辈。命名字辈谱中的字句,字字基本不同,句句都富诗意。遒照该部命名字辈谱本的字辈命名,按中国人18至25岁结婚生育的普遍规律,以平均取中21岁进行推算,足可供古谭国及古谭国以后的子孙后代使用3280年。从公元前1046年古谭国建立时起算到如今的2013年,合计已过3059年,原谭国先祖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还可以继续使用221年。
原古谭国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究竟出于谭国的那位先祖,现无从考证,只知这是谭氏的先祖千方百计设法传存下来的。此字辈谱本经我与古谭国阶段,从首代姬琼国到十五代姬贤礼逐代进行核实,其各代所用的命名字辈,代代相符。同古谭国亡国后,从以国开姓一代谭祁义到辗转迁居湖南湘乡的七十三代谭全深逐代进行核实,其各代所用的命名字辈,亦是代代相符。其各代在命名方法上,基本上是两种规格:一是姓氏+字辈+名;一是姓氏+名+字辈。
古谭国的先祖为古谭国的子孙后代所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在古谭国的380年阶段,共执行了15代(辈)。从第一代姬琼国到十五代姬贤礼,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国传来有 四季平员 日月草木 花开贤》。
古谭国在公元前的684年亡国时,为纪念祖国,永改以谭国的国名谭为姓之后,其谭氏的子孙后代仍然继承按照古谭国先祖为谭国后人所规范的统一的命名字辈谱本执行。从古谭国迁到古莒国之日起,即从以国开姓的一代谭祁义到十五代谭维简,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祁 克世占亦 德宝崇星 轩相纯方 裕维》。从古莒国迁到山西太原的十六代谭时英到二十代谭大常,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时典 济阳大》。从山西太原迁到河南弘农的二十一代谭玉成到三十三代谭湘灵,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玉 章祥康承 乃分别正 子家明湘》。从河南弘农迁到浙江绍兴的三十四代谭崇德到三十八代谭诚恭,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崇荣良希 诚》。从浙江绍兴迁到江西泰和的三十九代谭皓到六十三代谭克己,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皓光宁 维作继庆 经德秉哲 业广惟勤 未知字派 龙水土成 安己》。从江西泰和迁到江苏南京的六十四代谭用之到六十七代谭意宫,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之书 华意》。从江苏南京迁到湖南茶陵的六十八谭可奕之到七十一代谭进颇,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可守 武进》。从湖南茶陵迁到湖南湘乡的七二谭宏妙到七十三代谭全深,他(她)们使用的字辈是:《宏全》。
不知何故,谭氏从湖南茶陵迁到湖南湘乡这一支族对原执行古谭国先祖所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只执行到七三代就中断了。从七十四代谭轶到九十一代谭汉文之间的十八代人,改为了实行各自自由命名。由于各自实行自由命名,无疑迁居湘乡这一支谭氏,随着子孙后代日益繁衍,自己也无法搞清同一支族之间的辈分了。如是,我们湘乡这一支族的先祖,又重新自行规范了湘乡这一支族的如下命名字辈谱本:
文学成启鸿, 维兆振家声, 安邦兴世绪, 永远定宗盟, 礼义昭先泽, 诗书广令名, 忠信敦言行,
修齐裕治平, 崇本基原厚, 开来荫益荣, 锦堂谋燕翼, 继述庆时英。
本湘乡支族自行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从迁居湘乡这一支族的九十二代谭文训这一辈开始执行。现迁居湘乡这一支族的子孙后代,都已按照本统一命名字辈谱本进行了各自谱名的命名。我们迁居湘乡横铺这一分支的谭氏,现已繁衍到一百零八代,从九十二代谭文训到出生不久的一百零八代谭运荟,他(她)们所执行的字辈是:《文学成启鸿, 维兆振家声, 安邦兴世绪, 永远》。
这就是说,谭氏本有统一的命名字辈谱本,可能由于各种缘故,譬如战争和自然灾害以及人口的日益繁多等等,谭氏的子孙后代,为求其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分别向祖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处迁徙。迁徙之后,又由于各地之间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环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相互的联系,越往后越无法知道那里有谭氏原来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在此情况下,分居各地的分支只得自行规范本分支的命名字辈谱本,有的地方的分支则实行各自自由命名。随着时光的推移以及谭氏子孙后代的日益增多,现已造成谭氏宗族中的命名字辈极多,几乎各地的谭氏分支都有各自的命名字辈。而且发展到同一地区居住的谭氏子孙,分别执行不同的谭氏命名字辈。故当谭氏的子孙后代,在同一地区相互交往时,只能相互确认自己都是谭氏的子孙后代,却无法确认相互之间谁应是谭氏中的长辈和晚辈。
鉴于上述谭氏子孙后代命名字辈的混乱状况,究竟如何解决为妥呢?有人说应该重新规范一部谭氏统一的命名字辈谱本,让谭氏的子孙后代一律按新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从头开始实行统一命名。这样虽能统一谭氏的辈分,但无法合理解决众多谭氏子孙后代的字辈套改难题以及谭氏从古到今的世代衔接难题。较为理想的措施,应该是以原谭氏古代(血缘)先祖所规范,已由谭氏正宗历代先祖继承执行过的原有谭氏统一命名字辈谱本为谱本,将谭氏各分支的子孙后代以各自分支的命名字辈命名的字辈,分别推算出各人在谭氏正宗世系中所应该定位的世代数,随后套改到原谭氏统一的命名字辈之中。如何进行套改呢!以我们谭氏分迁到湘乡的这一分支来说,原谭氏开姓始祖从一代谭祁义到七三代谭全深,都是按照原谭氏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命名的,从一代到七三代的命名字辈是:《祁 克世占亦 德宝崇星 轩相纯方 裕维时典 济阳大玉 章祥康承 乃分别正 子家明湘 崇荣良希 诚皓光宁 维作继庆 经德秉哲 业广惟勤 未知字派 龙水土成 安己之书 华意可守 武进宏全》。从七四代谭轶到九十一代谭汉文,共计为十八代人,不知何故中断了统一命名大会,改为各自自由命名。这十八代人套占的字辈应是:《孝正才仁 东全文胜 维遗思万 代元玉朝 光友》。从九十二代谭文训到现出生的一百零八代谭运荟共计十七代人,套占的字辈应是:《添绍 景单贤廷 春正世一 天地人和 永定康》。我是谭氏正宗一百零五代后裔,在湘乡这一支族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中,其谱名为谭世玺,套改到原古谭国规范的统一命名字辈谱本中,其谱名则应改为谭和玺。
采取这种套改方法,既能承接谭氏从古至今的世代延续,又能使多数的谭氏子孙后代,避免在套改中可能发生的辈分错乱。采用上述这种套改方法,关键的关键,是各个分支的谭氏子孙后代,能不能从各个分支的家谱资料中找到自己在谭氏正宗世代中应该排列的世代定位代数。
以上是我对如何解决谭氏现有命名字辈混乱的粗浅看法,是否可取,仅供谭氏族人参考和探讨。
湖南湘乡横铺谭氏105代后裔
谭绶生(谭世玺)
2013年7月10日 于天津
谭姓起源及变迁是怎样的?
本文2023-10-24 05:40: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