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这一国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宋代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这一国策,第1张

 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深受影响,乃至于形成有宋一代独特的气象。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虽已有所关注,但因角度不同,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故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专就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加以论述。

  

一 “崇文抑武”概念的提出

  关于宋朝历史上存在的“重文轻武”问题,早已为学者所提及,并几乎成为学界耳熟能详的概念。前辈著名学者邓广铭先生指出:“它(北宋)虽在实质上是‘依重兵而为国’,而在另一方面,它却又深恐,若使军权高于一切而无所制裁,则‘黄袍加身’的戏剧性事件可能还要继续演出。因此,它特别提高文职官员的地位,在王朝内外和举国上下都造成一种重文轻武的气势,把一些根本没有造反能力的士大夫压在将帅等类武职官员之上。”i漆侠先生认为:“重文轻武的涵义是,重文事,轻武略,把文臣放在第一位,武将第二位,丝毫不重视养兵这一武事的最根本方面。”ii 邓广铭和漆侠两位先生的论述切中要害,抓住了这一突出的现象。黄宽重先生也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它不但是中国转化为近代型的时期,而且由于它重文轻武,声容盛而武备衰,是文武地位转变的重要时代。”iii不过,学术界虽对“重文轻武”的概念大致得到了认同iv,但对此仍有持不同看法者,甚至还有学者撰文对此提出了批评。

  在以往提出的“重文轻武”概念中,学者都注意到宋朝重视文官及文事,轻视武将及武略这样的事实。但在一般阅读这一概念中“轻武”的语义时,往往也容易使人对“轻武”的理解加以延伸,认为宋朝有轻视武备乃至于军队之意。而军队从来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保障,即使是再愚蠢的统治者也不可能忽视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便有学者对此概念提出争论,指出:说宋朝“重文”符合实际,说“轻武”则不然。又列举宋太祖以下历朝重视军队、兵员庞大、军费惊人以及政治家几乎无不谈“兵”等等事实,认为宋最高统治者重用文臣,采取抑制武将的措施,是接受唐末五代的历史教训,恰恰是“惧武”,也是“重武”。因此,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宋朝是“重武”不是“轻武”v。

  基于宋代文官、武将之间权力失衡和大量抑制武将的具体事实,更重要的是宋统治者不仅仅是一般的重视文教事业和轻视武略,而是长期侧重于以意识形态化的儒家道德思想文化治国,有意抑制武将群体和武力因素在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这种主导思想落实为治国方略,而贯穿于宋朝历史以及各个方面之中。因此,本人在前贤“重文轻武”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发生的实际全过程,提出“崇文抑武”的概念。本人认为提出“崇文抑武”之概念,不仅仅是改变了个别字眼,而是对“重文轻武”概念的发展,既可避免宋朝对军队及武备轻视的理解上的误解,又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宋朝的统治思想及治国方略,在更高的层面上透视当时“抑武”的动因及其影响。

  综观宋朝历史,“崇文抑武”是一种极其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倡和贯彻者,非一朝一帝,也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它源于专制集权主义,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强化了专制皇权。它还与“守内虚外”密切联系,意味着不仅凭借军队,而且凭着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的道德规范、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维系世道人心,以求长治久安。二 宋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的萌芽  如所周知,中唐开始的藩镇割据局面,至五代时进一步造成武夫跋扈、悍将称雄的后果。如以后宋太宗说:“自梁、晋已降,昏君弱主,失控驭之方,朝廷小有机宜,裨将列校,皆得预御坐而参议,其姑息武臣乃如此。”vi 数十年间,王朝更替频仍,文官武将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正因为如此,当时社会上便形成了强烈的重武轻文风气,“五代以来,四方多事,时君尚武,不暇向学。”vii长期存在的这种武力左右政局的因素,其影响十分深远。西方学者也认为:“在960年以前,北方一直被一系列不稳固的、短命的军事政权所统治。正是在这一时期,军事力量决定着政治状态,并继续成为宋初几十年间的一个主要因素。”viii

  在历经战乱的背景之下,通过兵变上台的宋王朝开国伊始,就遭到李筠、李重进等藩镇的武力抵抗。还有如王彦升在任京城巡检时,敢于夜闯宰相王溥家门,以索酒为名进行敲诈ix。此事虽有新贵漠视旧臣的意味,但连同二李造反的现象,都反映出武将积习已久的跋扈作风,是深层而严重的问题。结合历史的教训和自身的兵变经历,使宋太祖清楚地看到,政权面临的最大威胁便是拥兵自重的武将势力,朝野上下遂皆视武人及武力因素为动乱的根源所在。

  于是,宋建国不久便采取一系列的“收兵权”措施,作为全力强化中央集权的核心任务,以重新确立天子的权威,这正是事物发展的逻辑结果。然而,单方面地收兵权,虽能收一时之效,却不能完全解决武将跋扈的社会根源,也无法铲除武人意识中追逐兵权的观念。惟有恢复并强化儒家意识形态化的道德规范,重振纲常伦理,以维系世道人心,才能控制社会。在此基础上矫正以往风气,在社会意识中铲除重武轻文的观念,也才能更大限度地稳定新生的统治秩序;同时,对以往长期存在的文臣、武将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在体制上牵制武将集团。从根本上杜绝来自武将势力及武力因素的危害,以求长治久安。因此,从宋太祖朝开始,便结合收兵权的目的,一方面对骄兵悍将逞强的状况进行整顿;另一方面则提高文官及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提倡儒家道德伦理,培植崇文的社会风气。

  宋太祖朝,对武将采取的直接打压手段,主要是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更戍法”之类收兵权的举措,将功臣宿将罢为闲职,将藩镇的事权予以剥夺。与此同时,又提拔一批资历较浅的将领,分别担任军队要职。这样便压制、铲除了军阀拥兵自重的势头。

  在提高文臣地位和权威,以对武将群体构成制衡机制方面,宋太祖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有:

  其一,在朝中重用文臣。先后重用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吕余庆及卢多逊等人为宰执,禁止将帅干预朝政。如建国之初,就任命赵普为枢密副使,以牵制武人出身的枢密使吴廷祚。以后,赵普独任宰相,更深受信任,“事无大小,悉咨决焉”x。这就扭转了五代时枢密使欺压宰臣的局面;

  其二,任用文官掌管地方。宋太祖称帝后,不断从中央派出文臣到各地任职,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赵匡胤对此的看法是:“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xi

  其三,注意保护文臣。宋太祖在宫廷之中立碑,告诫后世继承者勿杀文臣士大夫xii。如宋太祖亲信干将王彦升骚扰因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师;宠将史珪诬陷国子监丞、知德州梁梦升迫害武将郭贵。宋太祖不仅没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xiii。此事恰与以往史氏诬告大将张琼致死的结局形成反差;

  其四,尊崇儒学。赵匡胤登基不久就下令扩修儒家先圣祠庙,亲自为孔子作赞文,并率群臣幸临国子监,拜谒孔庙。建隆三年又下诏对文宣王庙行使一品礼仪,在庙门两侧竖起16枝戟xiv。宋太祖还公开要求武将学习儒经,“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xv此举的目的在于宣扬儒家的君臣之道,和“崇文”的气象,而非一般性地鼓励武臣增进文化素养,或培植文人学子进入武将队列的意愿。这都向天下传递了尊儒重文的信息。宋人范祖禹对此评说道:“儒学复振,是自此始,所以启佑后嗣,立太平之基也”xvi;

  其四,重视科举制度。在宋太祖朝,不仅科举录取人数较以往扩大,而且开创“特奏名”先例,又固定“殿试”制度。宋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xvii

  经历了五代兵乱的宋太祖,切身感受到的是武将对皇权的直接威胁,而对文臣、士大夫在认识上则更为放心,故其有:文官“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的看法。还有这样的记载:吴越王向宰相赵普私贿瓜子金十瓶,此事恰巧被宋太祖碰见,“帝叹曰:‘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xviii因此,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宋太祖还有意做出崇尚文翰的姿态,如赵匡胤不仅自己读书,而且要求大臣赵普等也多读书,以便为天下做出表率xix。宋太祖曾公开表示:宰相须用读书人来做xx。

  宋太祖朝的上述举措,无疑反映出在治国上已初步萌芽了“崇文抑武”的思想及方略。宋人陈亮甚至认为:“艺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xxi当然,宋初脱胎于五代,又处于统一四方之时,尚不可能完全以儒立国,也不可能忽视武将的作用。故其所为的宗旨,更大程度上乃在于将过低的文臣地位提升和提倡“儒道”。

北宋历史上有两次黄袍加身。

宋朝在中原王朝之中有前所未有之富,也有前所未有之弱,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朝代。北宋起于960年的陈桥驿黄袍加身,亡于1127年的靖康之变,在这167年里曾经发生过两次黄袍加身的故事,不一样的是一次是立国,一次是亡国。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汴京城里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乘机取得后周的最高军权,奉命去前线抵抗外敌。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当晚就发生众所周知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带兵出征的大将军就“不情不愿”的“被迫”当了皇帝,这就是北宋历史上的第一次“黄袍加身”。由兵变而来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大将权利,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以文臣御武事,为大宋武力积弱埋下了隐患。

公元1125年,在金军即将打过黄河的时候,宋徽宗下旨,将皇位禅让与太子赵桓。当时北宋朝政被“六贼”把持,国家昏乱到了极点,再加上金军在汴京城外虎视眈眈,赵桓也不想接下这么个烂摊子,于是坚决辞让,一日之内哭昏数次,决不当皇帝。在宰相、皇后两次传旨催促登基无果后,汴京群臣冲进太子寝殿,强行将黄袍披在赵桓身上,抬往皇宫迫使他继承皇位。最终,这位北宋的末代皇帝,在昏迷之中登上了皇位,改元靖康。这便是北宋史上的第二次“黄袍加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

  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

  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

  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旧制,一品班于台省之后,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东西,遂为定制。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曰,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注:①氛沴:毒气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周祖籍其名,将按之 按:稽查、捉拿

  B、世宗尝从容问溥 从容:不慌不忙

  C、宰相范质奏解之 解:帮……开解

  D、溥旧相,当宠异之。 当:应当、应该

  3.下列都能直接表明当朝皇帝对王溥的“宠异”的一项是( )(3分)

  ①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②世宗将亲征泽、潞,溥独赞成之。

  ③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

  ④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⑤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

  ⑥(王溥卒)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祖病情危急,召人草拟制度,还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位同宰相参与管理政事)。颁布完制度,周祖放心地死去。

  B、世宗将亲征泽、潞两地,冯道极力上谏要求停止出兵,王溥独自赞成世宗亲征。凯旋还朝后,世宗加封王溥兼任礼部尚书。

  C、世宗将讨伐秦、凤,要求王溥出任帅,王溥向他推荐向拱。战事平定,世宗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摆酒宴赐给王溥。

  D、宋太祖对王溥这个前朝宰相礼待有加,王溥六十一死去时。宋太祖为此罢朝二日,并追赠他为侍中,谥号为文献。

  5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

  ①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B 从容:顺便

  3.B(②只讲现象,说明王溥见解独到 ③王溥辞官,惹世宗生气,并不反映受宠)

  4.选C,(“要求王溥出任帅”有误,原文是向王溥征求部队将领)

  5(6分)①答:希望(您)焚烧了这一切(证据),让那些心神不安的人安下心来。(“愿”“反侧”各1分,句意1分)

  ②答:替我选择部队将领成就边疆功勋的人就是爱卿你呀(“为”“成边功”各1 分,判断句式1分)

  王溥字叫齐物,并州祁地人。

  王溥,汉乾祐年间中进士甲科,担任秘书郎。那时李宗贞占据河中,赵思绾在京兆谋反,王景崇在凤翔谋反,周祖(郭威)带领士兵征讨他们,征召王溥担任从事。河中平定,获得贼军中的文书,(文书中显示)有很多朝迁显贵同藩人相交结的话语。周祖登记他们姓名,将稽查他们,王溥进谏说:“魑魅等形体,等待夜间出来活动,日月已经高照,毒气就自然消失。希望(您)焚烧了这一切(证据),让那些心神不安的人安下心来。”周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军队回还,提拔王溥为太常丞。王溥追随周祖镇守邺城。广顺初年,被授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广顺二年,升迁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广顺三年,加封为户部侍郎,再改任端明殿学士。周祖病情危急,召学士草拟制度,让溥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颁布制度完毕,周祖说:“我没有忧患了。”当天就驾崩了。

  世宗将要亲自征讨泽、潞两处,冯道极力劝谏停止出兵,王溥独自赞成世宗出征。凯旋还回朝迁,加封王溥兼任礼部尚书,监督修治国史。世宗曾经顺便问王溥说:“汉人的丞相李崧以封蜡的信私通契丹。现在还有记着内容的人,你相信有这回事么?”王溥曰:“李崧作为大臣,假如有这样的阴谋,哪肯轻易给外人看?大概是苏逢吉诬告他罢了。”世宗才醒悟,诏他来封赠官职。世宗将要讨伐秦、凤,向王溥征求担任帅的人选,王溥推荐向拱。战事平定后,世宗趁请功宴会时赐酒给王溥说:“替我选择了帅才,成就边疆战功的人,就是你呀。”从平寿春起,依制加官进爵。显德四年,父死丁忧。丁忧未满期而奉召任职,四次上表,乞求服满三年之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上奏替他解围,王溥害怕入宫谢罪。平寿六年夏,被任命参与主持枢密院的事。

  恭帝继承君位,加封(王溥)为右仆射。这年冬,王溥上表请求修纂《世宗实录》,于是上奏请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一起加入修纂(《世宗实录》),恭帝从他的意见。

  宋朝初年,前进职位担任司空,罢去参知枢密院一职。乾德二年,罢去原职担任太子太保。按照过去的制度,一品官排列在台省的后面,太祖趁机接见王溥,告诉左右的人说:“王溥是旧朝宰相,应当特别宠幸他。”于是命令分在台省排位的东西,于是成为定制。乾德五年,丁母忧。服丧满期,加封为太子太傅。开宝二年,升迁为太子太师。中谢说,太祖环视左右说:“王溥担任宰相十年,三次升迁为一品官,福禄鼎盛,近世还未曾见过与他等同的。”太平兴国初年,王溥被封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八月,死去,享年六十一岁。朝迁罢朝二日,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文献。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

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

(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

(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

(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昔者周有天下,封国七十,而同姓居五十三焉,後世不以为私也,盖所以隆本支,崇屏卫。虽其弊也,以侵凌王室,有末大之患,然亦崇奖扶持,犹四百馀年而後亡,盖其德与力皆不足矣,而其势或然也。至汉鉴秦,务广宗室,世其国地,不幸世绝若罪除,辄复续以存其祭祀,与为长久之计,故自三代以来,独汉为长世。唐有天下三百年,子孙蕃衍,可谓盛矣!其初皆有封爵,至其世远亲尽,则各随其人贤愚,遂与异姓之臣杂而仕宦,至或流落於民间,甚可叹也!然其疏戚远近,源流所来,可以考见,作宗室世系表。

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皐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於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采邑於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其後有李宗,字尊祖,魏封於段,为干木大夫。生同,为赵大将军。生兑,为赵相。生跻,赵阳安君。二子:曰云,曰恪。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生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玑。崇为陇西房,玑为赵郡房。崇字伯祐,陇西守、南郑公。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字内德,南郡守、狄道侯。生信,字有成,大将军、陇西侯。生超,一名伉,字仁高,汉大将军、渔阳太守。生二子:长曰元旷,侍中;次曰仲翔,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没,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因家焉。生伯考,陇西、河东二郡太守。生尚,成纪令,因居成纪。弟向,范阳房始祖也。尚生广,前将军。二子:长曰当户,生陵,字少卿,骑都尉;次曰敢,字幼卿,郎中令、关内侯。生禹,字子通。弟忠,顿丘房始祖也。禹生丞公,字丞公,河南太守。生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生长宗,字伯礼,渔阳丞。生君况,字叔干,一字子期,博士、议郎、太中大夫。生本,字上明,郎中、侍御史。生次公,字仲君,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弟恬,渤海房始祖也。次公生轨,字文逸,魏临淮太守、司农卿。弟潜,申公房始祖也。轨生隆,字彦绪,长安令、积弩将军。生艾,字世绩,晋骁骑将军、魏郡太守。生雍,字俊熙,济北、东莞二郡太守。生二子:长曰伦,丹杨房始祖也;次曰柔,字德远,北地太守。雍孙盖,安邑房始祖也。柔生弇,字季子,前凉张骏天水太守、武卫将军、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坚,凉太子侍讲。生暠,字玄盛,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十子:谭、歆、让、愔、恂、翻、豫、宏、眺、亮。愔,镇远将军房始祖也。其曾孙系,平凉房始祖也。翻孙三人:曰丞,姑臧房始祖也;曰茂,炖煌房始祖也;曰冲,仆射房始祖也。曾孙曰成礼,绛郡房始祖也。豫玄孙曰刚,武陵房始祖也。歆字士业,西凉後主。八子:勗、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祐。重耳字景顺,以国亡奔宋,为汝南太守。後魏克豫州,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复为宋将薛安都所陷,後魏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生献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後魏金门镇将。生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字德真。三子:长曰起头,长安侯,生达摩,後周羽林监、太子洗马、长安县伯,其後无闻;次曰太祖;次乞豆。

定州刺史房表

太祖景皇帝虎,字文彬,後周柱国大将军、唐国襄公。八子,长曰延伯,生於山东。其後太祖入关,延伯仕北齐为散骑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阳伯,附属籍,贞观初,罢之,与姑臧、绛郡、武阳公三房,号「四公子」房,至开元二十三年,复附属籍。

南阳公房

南阳公延伯。 隋广平太守昭贵。

  周南阳太守昭仲。 秘书丞元璋。 司驾员外郎朏。

  监察御史晞。

讌王房

谯王真字长宣。 竟陵郡王道素,以雍王第五男韶子继。

蔡王房表

毕王房表

雍王房表

郇王房表

大郑王房表

代祖元皇帝讳昺,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仁公。四子:长曰高祖,次曰梁王澄,次曰蜀王湛,次曰汉王洪。

梁王房表

蜀王房,後为渤海王房。表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二十二子,分十五房:曰楚王智云,曰荆王元景,曰徐王元礼,曰韩王元嘉,曰彭王元则,曰郑王元懿,曰霍王元轨,曰虢王凤,曰道王元庆,曰邓王元裕,曰舒王元名,曰鲁王灵夔,曰江王元祥,曰密王元晓,曰滕王元婴。智云、元景皆无後。

徐王房。

徐康王元礼。 淮南王茂。 嗣王、宗正员外卿璀。 嗣王、馀杭郡司马延年。 嗣王、施州刺史讽。

  淮南公蕃。

  汶山公蓁。

韩王房,建中元年诏改为嗣郓王房,懿宗即位,复旧。

韩王元嘉。 颍川郡公训。

  武陵郡王谊。 楚国公野。

  黄国公撰。

  上党郡公谌。

  嗣韩王、太仆卿讷。 嗣王叔璩。 嗣郓王炜。

彭王房。

彭思王元则。 绚,以霍王元轨第五子继。 志谦。

  嗣王、左千牛卫将军志暕。

小郑王房,称惠郑王房。表

霍王房。

霍王元轨。 江都郡王绪。 嗣王志顺。 嗣王、左千牛员外将军晖。

  安定郡王纯。 邵国公志直,以南阳郡公纲长子继。

  胙国公绰。 翼国公志廉,以南昌郡公绚长子继。

  南阳公纲。 袭公志悌。

  南昌郡公绚。

  山阳郡公绎。

虢王房。

虢庄王凤。 嗣王翼。 嗣王宇。

  郐国公顒。

  定襄公、宣州刺史宏。 嗣虢王、秘书监邕。 嗣王、河南节度使巨。 嗣王、左金吾大将军则之。

  豳国公、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吏部尚书承昭,字承昭。 循王府长史宗之。

  太仆寺主簿徵。

  榆次令应。

  润之。

  东莞郡公茂融。 濮阳郡王、宗正卿彻。

  中山郡公尧臣。 袭公、宗正卿伯潜。 郑州刺史韬。 密令承皓。

  燕郡公舜臣。

道王房。

道孝王元庆。 嗣王诱。

  东安郡公、寿州刺史询。 嗣王、宗正卿微。 嗣王、宗正卿鍊。 嗣王、京兆尹实。

  南康郡公谅。 嗣公崎。

  信安郡公诩。

  广汉郡公谧。

  鄱阳郡公諲。

  敷城郡公诞。 右千牛将军岑。 嗣公云。 兵部郎中洞清。

  鲁阳郡公●。

  修城郡公●。 兵部尚书辟彊,元庆十一世孙。 鸿胪卿绍封。 仁济。 匡远字圣文。

  允济。 在愚字韬业。

邓王房。

邓康王元裕。 嗣王炅,以江王第五子继。

舒王房,建中元年改为嗣郢王房。

舒王元名。 豫章王亶。 嗣王、左威卫将军津。 嗣王万。 嗣王藻。

  鄅国公昭。

鲁王房,宝应元年改为嗣邹王房。

鲁王灵夔。 清河郡王诜。

  范阳郡王、左散骑常侍蔼。 嗣王、宗正卿道坚。 嗣邹王、太仆卿字。 萃。

  蔡国公道钦。

  戴国公、宗正卿道邃。

江王房表。

密王房。

密贞王元晓。 南安王颖。 嗣王勗。

  亮。 嗣王昙。

滕王房。

滕王元婴。 薛国公脩琦。

  长安公脩珌。

  嗣滕王脩瑀。

  下邳公脩瑶。

  兰陵公脩璩。 金山公知礼。

  昌宁公知节。

  临海公脩珍。

  临淮公脩琬。

  脩顼。

  脩○。

  脩琨。

  脩珽。

  脩瑑。

  脩琮。

  脩○。

  脩珵。

  脩琈。

  脩琚。

  脩○。 嗣滕王涉,本名茂宗。 嗣王、殿中监湛然。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十四子:长曰恒山愍王承乾,次曰楚王宽,出继。次曰吴王恪,次曰濮王泰,次曰庶人祐,附濮王谱。次曰蜀王愔,次曰蒋王恽,次曰越王贞,次曰高宗,次曰纪王慎,次曰江王嚣,次曰代王简,次曰赵王福,次曰曹王明。嚣、简、福皆附曹王谱。

恒山愍王房表

吴王房表

濮王房表

蒋王房表

越王房表

纪王房表

曹王房表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八子。

燕王房。

燕王忠。

泽王房。

泽王上金。 长平王义瑜。

  义璡。

  义琛。

  义珍。

  义现。

  义玮。

  义玫。

  义珪。

  嗣信王义珣。 嗣王、守光禄卿潓。 嗣王润。

许王房。

许王素节。 琪。

  瑛。

  ○。

  琬。

  瓒。

  瑒。

  瑗。

  琛。

  唐臣。

  中山郡王琳。 灵昌太守、夔国公随。 库部员外郎侠。

  嗣许王、秘书监瓘。 嗣王、宗正少卿解。 嗣王、殿中监昭。

  嗣泽王璆。 郢国公、梓州刺史谦。

  汝南公、兵部郎中巽。

  益。

  巴国公钦古。 袭公贲。

大邠章怀太子房。

章怀太子贤。 义丰王光顺。

  邠王守礼。 广武王承宏。

  秘书少监承骞。

  嗣邠王承宁。 嗣王諝。

  炖煌王承寀。

  仪王司马承宥。

  梁王谘议参军承寰。

  梁王谘议参军承寔。

  丰王友承。

  丰王友承实。

  信王谘议参军承賨。

  信王谘议参军承○。

  延王友承○。

  延王友承容。

  荣王谘议参军承突。

  荣王谘议参军承○。

  永王友承○。

  永王友承寪。

  济王谘议参军承寯。

  济王谘议参军承○。

  永安郡王、赠毕王守义。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四子。

湖阳郡王房。

节愍太子重俊。 湖阳郡王宗晖。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六子。

让皇帝房,亦曰宁王房。表

惠庄太子房,亦曰申王房。表

惠文太子房,亦曰岐王房。

惠文太子范。 河东郡王瑾。

  河西郡王玠。

  嗣岐王珍,以惠宣太子子继。 嗣王逸。 嗣王愈。 嗣王云翰。

惠宣太子房,亦曰薛王房。

惠宣太子业。 乐安郡王瑗。

  荣阳郡王瑒。 绛州长史迥。

  遐。

  嗣薛王琄。

  嗣王邃。 嗣王宓。 嗣王知柔,相昭宗。

  特进璨。

  特进璩。

  琛。

  璪。

  琇。 逢。

  琼。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二十三子。自玄宗以後,诸王不出閤,不分房,子孙阙而不见。 二十三子表表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十四子。

越王系。 武威郡王建。

  兴道郡王逌。

  延德郡王○。

承天皇帝倓。

彭王仅。 常山郡王镇。

兖王僩。

泾王侹。 延德郡王○。

襄王○。 伊吾郡王宣。

  乐安郡王寀。

杞王倕。 同昌郡王○。

邵王偲。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二十子。

昭靖太子邈。 舒王谊。 宁塞郡王、太仆卿涉。

  清河郡王、太府卿汭。

  灵溪郡王咏。

睦王述。 恭化郡王谓。

  洪源郡王、太常卿讽。

丹王逾。 宁朔郡王、宗正卿访。

恩王连。 景城郡王、大理卿诲。

韩王○。 安康郡王谐。

简王遘。 恩平郡王、司农卿证。

益王乃。

○王迅。

忻王造。 武威郡王太府卿诸。

韶王暹。 晋昌郡王、鸿胪卿诩。

嘉王运。 新安郡王、太仆卿欣。

端王遇。 新兴郡王、卫尉卿诚。

循王遹。 平乐郡王、光禄卿护。

恭王通。

原王逵。

雅王逸。

蜀王○。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十一子。

通王谌。 山阳郡王缄。

虔王谅。

资王谦。

昭王诫。

钦王谔。

珍王諴。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二十二子。

郯王经。 东平郡王恪。

均王纬。

溆王纵。 清河郡王怀。

莒王纾。 内黄郡王悺。

密王绸。

郇王总。

邵王约。

宋王结。

集王缃。

冀王絿。

和王绮。

衡王绚。

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高阳郡王慎。

珍王缮。

抚王紘。 中山郡王。

岳王绲。

袁王绅。 安善郡王慬。

桂王纶。

翼王緷。 上谷郡王○。

蕲王缉。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二十子。

惠昭皇太子宁。

澧王恽。 东阳郡王汉。

  安陆郡王源。

  临川郡王演。

深王悰。 河内郡王潭。

  吴兴郡王淑。

洋王忻。 颍川郡王沛。

绛王悟。 新安郡王洙。

  高平郡王滂。

建王恪。

鄜王憬。 平阳郡王溥。

琼王悦。 河间郡王津。

沔王恂。 晋陵郡王瀛。

婺王怿。 新平郡王。

茂王 武功郡王潓。

淄王○。 许昌郡王澣。

  冯翊郡王滋。

衢王憺。 晋平郡王涉。

澶王○。 鴈门郡王泞。

棣王惴。

彭王惕。

信王○。

荣王愦。 嗣王令平。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五子。

怀懿太子凑。

安王溶。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五子。

悼怀太子普。

梁王休复。

襄王执中。

纪王言扬。

陈王成美。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二子。

庄恪太子永。

蒋王宗俭。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五子。

杞王峻。

益王岘。

兖王岐。

德王峄。

昌王嵯。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知章仁神德懿道大孝皇帝十一子。

靖怀太子渼。

雅王泾。

卫王灌。

夔王滋。

庆王沂。

濮王泽。

怀王洽。

鄂王润。

昭王汭。

康王汶。

广王澭。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八子。

魏王俏。

凉王侹。

蜀王佶。

威王侃。

吉王保。

恭哀太子倚。

僖宗圣神聦睿仁哲明孝皇帝二子。

建王震。

益王陛。

昭宗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十七子。

德王裕。

棣王祤。

虔王禊。

沂王礼。

遂王禕。

景王秘。

祁王祺。

雅王禛。

琼王祥。

端王祯。

丰王祁。

和王福。

登王禧。

嘉王祜。

颍王禔。

蔡王祐。

宗室四十一房:一曰定州刺史,二曰南阳公,三曰谯王,四曰蔡王,五曰毕王,六曰雍王,七曰郇王,八曰大郑王,九曰蜀王,十曰巢王,十一曰大楚王,十二曰荆王,十三曰徐王,十四曰韩王,十五曰彭王,十六曰小郑王,十七曰霍王,十八曰虢王,十九曰道王,二十曰邓王,二十一曰舒王,二十二曰鲁王,二十三曰江王,二十四曰密王,二十五曰滕王,二十六曰恒山王,二十七曰吴王,二十八曰濮王,二十九曰蒋王,三十曰越王,三十一曰纪王,三十二曰曹王,三十三曰泽王,三十四曰章怀太子,三十五曰湖阳郡王,三十六曰让皇帝,三十七曰惠庄太子,三十八曰惠文太子,三十九曰惠宣太子,蜀王房又有陇西、渤海二房附见其谱,定著三十九房。终唐之世,有宰相十一人。郇王房有林甫、回;郑王房有程、石、福;小郑王房有勉、夷简、宗闵;恒山王房有适之;吴王房有岘;惠宣太子房有知柔。

参见: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即位的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更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辨真假,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反叛后周,改拥赵匡胤为皇帝。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没有烧杀抢掠,“太祖陈桥之变,与众誓约不得惊动都人;入城之日,市不改肆”。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瑰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几乎没有任何抵抗 ,初四当日后周恭帝禅位,赵接任帝位,“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翰林学士承旨陶糓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

赵匡胤曾为归德节度使,驻于宋州,春秋时期宋州为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一带),故定国号为“宋” 。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参见: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宋太祖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乾德元年(963年)春,宋太祖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瑰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军将就称病,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敕准 。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尤也” 。

宋太祖前后“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地方资源狭少,最终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 参见:北宋统一战争、雍熙北伐、高粱河之战、金匮之盟、烛影斧声

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 。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结束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终基本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 。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 。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战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 。

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  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后逼死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赵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死于谪所。太宗长子赵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赵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

宋代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这一国策

 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