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和家庙的区别与关系
区别:
祠堂原本是族人聚会、议事、处理族内纠纷等宗族活动的场所;
家庙是供奉祖宗、先辈神像、灵位,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场所。
联系:
后来很多地方逐渐合二为一了,兼具双重功能,但有的地方宗祠与家庙仍然是分开建造的,保持着原有的结构与功用。
拼音:zōng cí ;jiā miào
造句:
宗祠
一、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具体表现在城市布局、庙和宗祠、统民居四合院、庙民居的楹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四川省宗祠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拥有以文庙、三国蜀汉文臣武将专祠、文化名人专祠、祭祀同族祖先的祠堂等为代表的资源体系。
三、谕祭文后被刻成石碑,今仍立于东溪村姜氏宗祠里
四、宗祠前边有一池塘,池水清澈,可睹远处丫髻山之倒影
五、在历史上,依照汉族的模式建立了宗祠和严密的祖宗祭祀、族内法政和族外法政等一系列处事策略。
家庙
1)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
(2)在靖难之役后,武当山皇家庙观,成为永乐皇帝大修文治的重要措施。
(3)有趣的是,家庙大门、寨门与峡山祥符塔三点成一直线
(4)三峡地区覃家庙群以一套缺乏化石的薄层白云岩沉积为特征。
(5)呵呵,电机到胡家庙西码电机厂
祖厝与祠堂的区别为:
一、指代不同
1、祖厝:供奉近代祖先的地方。
2、祠堂: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庙堂。存放有家谱和祖先牌位等。
二、侧重点不同
1、祖厝:不一定有牌位,而且规模相对不大。
2、祠堂: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此外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在祠堂进行。
三、引证用法不同
1、祖厝: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祖厝。”
2、祠堂:冰心 《六一姊》:“从我们楼上可以望见曲家门口和祠堂前两对很高的旗杆,和海岸上的魁星阁。”
一说到祠堂,我们都很熟悉。过年回家总要去祠堂里面,去拜见那些祖先,有俗话不是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还有一句俗语是:混的好与不好,过年回家去祠堂看看祖先。我们都知道,南方与北方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就比如:南方的大蟑螂有鸽子蛋那么大,南方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北方就很少出现,北方大老爷们看见蟑螂都能吓一跳。南方祠堂多余北方,很少在北方看见有祠堂,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点。
一、在古代北方有许多的战乱。古代的时候北方是最不安定的地方,有许多的战乱。生活所迫北方要不停的迁移地方,逐渐往中原地区走。可能好不容易在这个地方安稳下来,没过多久又要走。不停的搬家,经历了很多次的人口变动。而南方生活充足,社会治安稳定,几代人都在这里生根发芽,有稳定的家族。家谱宗族祠堂也就很自然的留了下来。
二、经济。古时候的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南方出现了许多的华侨,在福建地区、台湾、等地区就这些华侨在年轻的时候,离家远行去了很远的地方打拼。现在年过花甲想要落叶归根,华侨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建立修复祠堂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南方经济较为发达再加上有华侨的经济支持,所以南方的祠堂会多余北方的祠堂。
北方的祠堂本来就不多,在加上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和战争的因素,让本来就不怎么多的祠堂,更是少得可怜。在战乱之前的北方祠堂也是非常的受人尊敬,北方本来就是受政治影响比较多。现在北方的政府也在想办法建立更多的祠堂。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砖雕41件、铜铁铸和壁画13件。陈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除长期设有《广东传统雕刻艺术》、《广东象牙雕刻艺术》、《广东刺绣》、《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外。
还不定期展出各种广东民间工艺品,如石湾艺术陶、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套色蚀花玻璃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扩展资料
祠堂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祭祀、办理宗族事务的地方,又是宗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为了体现陈姓是清代广东第一大姓和望族的地位,也为方便陈姓子弟来省城广州读书应考和族人办理诉讼、议事等事务时提供临时住所。
1888年,陈昌朝、陈宗询、陈兰彬、陈伯陶等广东四十八位陈氏族中乡绅名流,联名向全省各地陈姓宗族发出《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议建陈氏书院章程》等信函,内容是邀请各地陈姓族人派人到广州商量修建陈氏书院一事。
从信函中可了解到:陈家祠的陈姓“绅耆”,包括了清政府时期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清末著名外交官吴川陈兰彬和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广东著名士绅。
祠,就得有大笔大笔的经费支持。光是用于购买建造陈家祠的地产,总面积大约36600平方米,便花去了银元21691元3毫8仙正。
建造陈家祠的资金来源,得益于倡建者陈兰彬、陈伯陶等清末名流在南粤社会上的高地位和高知名度,倡议一出各地陈姓宗亲的积极响应,就连海外的陈姓华侨听到消息后也纷纷慷慨捐资。
-陈家祠
据江边黄姓《卜卿公家谱》记载,倡议兴建黄氏宗祠的是族人黄学伊。黄学伊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中举后初任琼山县(今海南省内)教谕,后任江西抚州左堂、通判。琼山是名臣海瑞的家乡,黄学伊在琼山任职时便很欣赏当时未有“功名”的海瑞(1514-1587)。海瑞中举(1549年)出仕的几年后,黄学伊又与他同在江西一带为官,黄学伊在抚州任通判,海瑞在附近的兴国任知县,二人交往甚密。明隆庆六年(1572年)夏天,海瑞曾在黄氏宗祠住了一个多月。当时海瑞已被罢官,专门从琼山来探访闲赋在家的黄学伊,就近入住祠内。期间为黄氏宗祠书题楹联一副:“匡弼王公葵悃日倾沾雨露;忠诚赤子铎声时振彻云霄”。
黄氏宗祠首次重修是清咸丰九年(1859年),与族人黄龙韬有关。黄龙韬(1814年—1894年)清道光丙午(1846年)科武解元,任广州府台兼南(南雄)韶(韶关)连(连州)总镇,因征剿红巾军(何六起义军)、太平军有功,受朝廷封诰“振威将军”。为光宗耀祖,于咸丰九年(1859年)对祠堂进行重修。
黄氏宗祠正门是斗拱牌楼,属当时朝廷准许方可建造的一种高规格建筑。缘何获准建造排楼,在族谱之类未见记载。民间流传的说法是:黄学伊托海瑞帮忙,朝廷批准建造。
新中国成立后,黄氏宗祠曾一度成为东莞第七区政府的会堂、放**的场所,稍后又改作榨糖、碾米、榨油作坊。1959年夏天,东江河水急涨,祠堂的木料、牌匾包括海瑞题书的一副楹联木匾(硬木,长约4米、宽约04米)被作为抗洪应急物资,加固东江堤围险段,决堤时全部散失。文革期间,祠堂的牌匾、木雕及工艺构件被视作“四旧”,大部分被毁。1992年,江边村民自发集资对祠堂进行重修。
宗祠和家庙的区别与关系
本文2023-10-24 03:25: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