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尚家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求尚家家谱!,第1张

一、姓氏源流 尚(Shà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地后裔,以祖名为氏句号。据《元跟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句号。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句号。它地后代子孙便以它名字为姓,称为尚姓句号。

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句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有六个带“尚”字地官职,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六个带尚之官职句号。有管理、负责跟司掌之意,这六个官职就是管理服饰、膳食、冠冕、起居、沐浴、书籍地宫廷官吏句号。这“六尚”之官地后裔,有地以祖先职官为姓,也称为尚姓句号。

3、出自姒姓,以祖名为氏句号。夏部落成员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地尚为姓句号。

4、出自它族改姓及小数民族有尚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唐时尚书右仆射、冯翊郡王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句号。

② 据《唐书》所载,唐时吐蕃有尚姓,即宣宗时降唐地酋长尚延心一族句号。

③ 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句号。

④ 景颇族木染氏汉姓为尚句号。

⑤ 今满、蒙古、保安、东乡、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句号。

⑥ 出自宇文氏句号。宇文氏本为东部鲜卑族复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句号。唐朝时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将军,初赐姓李氏句号。后复本姓宇文句号。以功加检升校尚书右仆射句号。官居高位,遂以职官命姓为尚氏,称尚可孤,其后亦为尚姓,融入汉族尚氏句号。

★★★得姓始祖:尚父句号。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因其祖上伯夷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故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句号。是商末周初著名地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臣句号。武王伐商时,任统兵师氏(简称师),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句号。在牧野会战中,歼敌立功,是周朝地第一开国功臣句号。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授以征讨五侯九伯地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句号。春秋末年,田氏代齐后,原齐国王族有一支以其字名为氏,称尚姓句号。它们尊尚父为其得姓始祖句号。

二、迁徙分布 尚姓源起周代地齐国句号。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安王被迫承认田跟为齐侯句号。至此,齐国姜姓地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句号。因田氏代齐并未发生大规模地流血冲突,属于一种跟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居齐国句号。尽管尚姓得姓很非常早,但在以后地开展中一直云山雾罩,就这样其早期历史一直很非常难让人知其详句号。先秦二汉是就像如此,魏晋南北朝也是就像如此,尚姓散见于史册,而且鲜少,很非常难让人窥探其庐山真面目句号。唐时,尚姓名人有官任礼部尚书兼侍御史地濮阳人尚衡,还有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尚献甫,还有唐末地种地的起义首领尚君长、尚让弟兄(从其二人经历来看,应为河南或山东二省间人)句号。此际,尚姓一方面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加入了由宇文氏改尚姓地生力军,使得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庞大茁壮不少句号。《元跟姓纂》跟《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上党、汲郡句号。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地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句号。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山西长治、河南汲县一带句号。五代闽国王王曦有宠爱尚妃,说明此际已有尚姓入迁福建句号。南宋以后,南方各地渐有尚姓家族句号。元代,尚文由祁州深泽(今属湖南)徙居河北保定,尚野由保定迁居河北满城句号。元末明初,种地的起义军四起,既为推翻元人统治,又为争夺皇权互相攻杀,导致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因山西表里山河地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就这样乎从山西移民,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句号。明清之际,尚姓开始在南方各地开展起来,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句号。就像如今,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青海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尚姓约占全国汉族尚姓人口地百分之六十三句号。尚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五位地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地百分之零点一句号。

三、历史名人 尚 长:字子平,汉代名士句号。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句号。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尚长,自子平,河内人句号。隐居不仕句号。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就像如俺死矣句号。”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地典实句号。唐许浑《村舍》诗之一:“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句号。”明张邦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尚平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句号。”

尚 让: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句号。初从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死后,归黄巢句号。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太尉中书令句号。随黄巢四处征战,为黄巢地重要将领句号。黄巢死后,降唐句号。

尚 野:保定(今属河北省)人,元代大臣、学者句号。累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句号。为官廉介有为,决狱无留滞句号。文词典雅,博闻强记,从学者甚众句号。

尚 达:陕西省同州(今大荔)人,明代官吏句号。弘治初,以贡士任岳阳令,县有涧水为患,尚达命令开渠灌田,时逢天旱,可谓二得其便句号。

尚 衡:同州人,明代官吏句号。弘治年间进士,累官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议,停止建造佛塔,后卒于汉阳太守任上句号。

尚 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画家句号。善山水、杂画,松石师郭熙,墨竹潇洒可爱句号。

尚 钺:河南省罗山人,著名历史学家句号。1927年入党,本着历史为政治服务地原则,编写了《中国历史纲要》等多部著作句号。

尚可孤:唐代东部鲜卑族人,宇文之别种,世居松、漠间句号。初事安禄山,后附史思明句号。肃宗时降唐,封为神策大将句号。平叛有攻,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冯翊君王句号。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句号。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句号。

尚君长: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句号。公元874年与王仙芝同起于长垣,并随王仙芝转战于山东、河南一带句号。后被王仙芝派去同杨复光洽谈投降之事,中途被唐将擒获,不久被杀句号。

尚道长:名大伸,以字行句号。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句号。以父荫入官,因屡与上峰争辨曲直,故抑压不进句号。博古多闻,尤嗜《资治通鉴》,亦工诗句号。有《家集》、《跟陶诗》句号。

尚可喜

尚可喜:辽东(今辽宁省海城)人,清初藩王句号。原为明广鹿岛副将,降后金后,受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句号。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军征讨南明政权句号。后告老返乡,因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叛乱,它受惊吓而死句号。

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句号。其父乞归后,因未能袭爵,遂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被任为招讨大将,后进号辅德亲王句号。不久反正,袭平南亲王之爵,从讨叛军句号。胜利后,被清廷所逮,赐死句号。

尚其亨:辽宁省海城人,清代大臣、学者句号。隶汉军旗,光绪十八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句号。经史词章以外,阴阳医相、绘画金石,均能窥其深奥句号。

尚小云:河北省南宫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句号。它擅演艺高胆大、豪放豁达地古代妇女跟少数民族妇女句号。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1976年病逝,终年76岁句号。尚派名剧有《梁红玉》、《汉明妃》、《双阳公主》、《墨黛》、《昭君出塞》等句号。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句号。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句号。

汲 郡:晋秦始皇二年置句号。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一带)句号。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句号。相当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句号。

上党郡: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袭之句号。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句号。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句号。

2、堂号

廉介堂:廉是清廉洁白,介是性格行为独特句号。元代尚野,志趣正大,文词典雅,事继母至孝句号。为国史馆编修,出为汝州判官,为人清廉洁白,性格行为不同于众句号。

此外,尚姓地主要堂号还有:“高师堂”、“仁寿堂”、“清河堂”等句号。

五、宗族特点 1、尚姓是典型地北方姓氏句号。其源于北,而盛于北句号。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明清二代尚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名,除湖广、浙江(均二名)外,还有安徽、四川(各一名),南方人士不过六名句号。北方诸省中以河南为最多,共十名,其中六人为罗山人句号。其次为陕西(八名)跟山东(五名)句号。需要提一下子地还有奉天(今辽宁省),有三人入围句号。

真田幸隆(幸纲、弹正忠、一德斋)

永正十年(1513)——天正二年(1574),信州豪族海野氏之嫡流、海野栋纲的女婿(也有的说是其次子),出仕武田信玄,成为“信浓先方众”的主力。其智谋在武田家中屈指可数,曾用其智谋巧取信玄力攻不下的户石城。是战国三弹正之一,人称“攻之弹正”。

真田昌幸(安房守、武藤喜兵卫)

天文十六年(1547)——庆长十六年(1611),真田幸隆之三男,兄长信纲、昌辉战死后继承真田家。主家武田氏灭亡后,巧妙地运用手段周旋于上杉、北条、德川、丰臣等强大势力之间,并最终得以支配上田、沼田的领地。关原之战加入西军,被流放到高野山。

真田幸村

永禄十年(1567)——庆长二十年(1615),真田昌幸次子。关原之战后隐居于九度山,应丰臣家之邀进入大坂城。根据大坂城的弱点,在城南建造“真田丸”出色地打击了德川军。大坂夏之阵中,幸村率领真田赤备队直冲德川军,这时真田军只有3000人,而与之相对便是家康之子德川秀忠13000多人的越前军,结果却是真田军大败四倍有余的敌军,接着被突破的部队越来越多,真田队直冲德川本阵而去,德川本阵开始混乱。突然旁边幸村单枪匹马冲了过来,就在这时本阵的火炮队一起开枪狙击,幸村被流弹所中。家康长出了一口气,突然,另一边又出现了幸村,还是单枪匹马冲了过来(即有名的影武者战术)德川军彻底陷入了混乱,这时,真正的幸村带领骑兵队杀了过来。德川的本阵开始逃跑,这是德川自武田信玄以来吃的唯一败仗,几乎使家康切腹。逃跑中家康的帅旗折断了,使幸村失去了目标,最终,由于体力不支,幸村被铁炮打中,战死沙场。英勇善战而被称为“日本第一兵”。 矢泽赖纲(萨摩守、纲赖、赖幸)

永正十五年(1518)~庆长二年(1597),真田幸隆的弟弟。幼名源之助、开始称赖幸。天文12年(1543年)帮助幸隆作为武田信玄的信州先方众表现活跃。幸隆死后,天正3年昌幸继承真田家,协助昌幸攻占岩柜城,并成为城代。后又参与攻占小那渊城、名胡桃城、小川城等城池,天正8年成为沼田城城代。天正13年北条氏邦进攻沼田城,赖纲死守城池令其无功而返。真田家与德川家的第一次上田合战(神川合战)时,成功从上杉景胜处请来了援军,引导上杉方须田满亲领兵赶来救援。此外,赖纲还创建了中之条的林昌寺。

矢泽赖康(但马守、赖贞)

天文二十二年(1553)~殁年不详,矢泽赖纲之子。武勇不下其父,与赖纲一起在沼田和吾妻方面奋战着。关原之战时归属昌幸的嫡子信幸。辅助在大坂之战中作为德川军出征的信幸之长男信吉、次男信政。矢泽氏此后世袭松代藩的家老职。

常田隆永(出羽守、道尧)

生年不详?~元龟三年(1572),真田幸隆的弟弟。通称七左卫门纲富、新六郎隆永、出羽守隆家。称常田氏,追随哥哥幸隆转战各地。后成为上州长野原的箱岩城城代。永禄3年(1563)遭到上杉军攻击,很好地守护了城池。但其子俊纲于此战战死。心灰意冷的隆永剃发出家称道尧,元龟3年(1572)时死去。不过也有他在上杉军攻击居城时战死的说法。

镰原幸定(大和守)

大永三年(1523)——庆长五年(1600),真田幸隆最小的弟弟。成为上州三原城城主镰原幸政的养子。镰原氏是海野氏的支流。幸定和儿子幸重是信玄的麾下,担任上州先方众。与幸隆一起攻打羽尾幸全,占领了岩柜城。子孙担任沼田藩真田氏的笔头家老一职。

真田信纲(源太左卫门尉)

天文六年(1537)~天正三年(1575),幸隆的长子,昌幸的长兄。幼名源太左卫门尉,成为武田信玄的亲信,与父亲一起转战各地。率领二百骑,名列“武田二十四将”之一。永禄4年(1561)的川中岛之战,信纲加入山本勘助设计的“啄木鸟战法”中的奇袭队。在武田信玄与德川家康的三方原之战中有着惊人的表现,是豪勇之将。天正2年(1574),父亲幸隆死后继承真田家成为家督。可是,天正3年,武田胜赖在长筱之战中输给织田、德川联军。信纲与弟弟昌辉一起于此战英勇战死。长野县真田町有信纲的菩提寺信纲寺。

真田昌辉(兵部丞)

天文十二年(1543)~天正三年(1575),幸隆的次子,昌幸的二哥。为武田信玄效力,帮助父兄表现活跃。参与管理经营真田家小县郡、吾妻郡的领地。永禄12年信玄包围北条氏居城小田原城时立有战功。天正3年,长筱之战时昌辉与信纲一起战死。

真田信正(甚三郎)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辉嫡子。出仕越后高田城城主松平上总守忠辉,知行七百石,松平忠辉家绝灭后为新任高田城城主松平伊予守忠昌效力,并与忠昌一起转封到越前福井。为此,在福井的西墓地有昌辉的供养坟,昌辉一脉也在越前延续下来。

真田信尹(加津野信昌)

天文十六年(1547)~宽永八年(1631),幸隆的四男,昌幸的弟弟。幼名源次郎。开始为武田氏效力,成为武田家臣加津野氏的养子,称加津野市右卫门信昌。由于在永禄12年(1569)时,北条纲成进攻深泽城时夺取了北条家屈指可数的勇将纲成的“地黄八幡”旗而勇名为人所知。武田氏灭亡后从属于德川家康,称真田隐岐守信尹。成功拉拢哥哥昌幸归属德川家。后曾为蒲生氏乡效力,最终复归德川家,以幕府旗本的身份,获得知行3000石。关原之战、大坂城之战时均作为德川方随军参战。家康命令信尹以“信浓一国知行”劝诱幸村这段逸话颇为有名。

真田幸政

生殁年不详,真田信尹之子,与父亲一起出仕德川家,旗本。娶了真田昌幸次女为妻。

金井高胜(宫内介)

生年不详?——庆长十一年(1606),真田幸隆之五男,子孙归农。

真田信幸(伊豆守、信之)

永禄九年(1566)~万治元年(1658),昌幸的长子,幸村的哥哥。幼名源三郎。昌幸

(当时的武藤喜兵卫)作为信玄的人质在甲府时生下了信幸。开始作为人质去了骏府。天正9年成为沼田城城代,与矢泽赖纲一起击退北条军,并攻击北关东诸城。天正13年的第一次上田合战时与父亲一起击败德川大军。天正17年(1589)时迎娶德川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胜的女儿小松做为正室。庆长5年,与加入石田三成一方的父亲昌幸、弟弟幸村在犬伏分手,投奔东军。第二次上田合战时跟随德川秀忠军进攻父亲的居城上田城。关原之战后,不仅保全自身领地,而且得到了父亲的领地。为救父亲与弟弟的性命而奔走。战后把名字“信幸”改为“信之”,通常认为是因为家康忌恨真田家世代相传的“幸”字。元和8年(1622)领受幕府之命被移封到松代。信幸是致力于在战国乱世间保持家名的武将。

真田昌亲(内匠)

天正十一年(1583)?~宽永九年(1632)昌幸三男,也有说是四男的说法,幸村的弟弟。通称内匠,生平事迹缺乏史料记载。大多认为关原之

战时跟从信幸。从庆长元年到元和4年间,住在作为知行所的内村乡平井村。昌亲三男信亲从松代藩藩主幸道处得到2000石知行,成为幕府旗本。不过,幸道将信弘作为养子后信亲退还知行,此后子孙也断绝了。

真田信胜(左马介)

生年不详~庆长十四年(1609),昌幸的四男(也有说是三男),幸村的弟弟。通称左马助。幕府的旗本,庆长14年在江户与近江膳所城城主户田氏铁之弟胜兴发生争吵,被其杀死,据说凶手逃跑了。

真田信吉(河内守、孙六郎、藏人)

文禄二年(1593)~宽永十一年(1634),昌幸的孙子,信幸的长子。通称孙六郎、藏人。大坂城之战时与弟弟信政一起代替父亲参战。战后成为沼田城城主,父亲信幸被从上田移封到松代后独立,成为沼田藩主。正室是酒井忠世的女儿。跟正室生有儿子熊之助,跟侧室生有儿子信利。

真田信政(内记)

庆长二年(1597)~万治元年(1658),昌幸的孙子,信幸的次子。母亲是小松殿。大坂城之战时与哥哥信吉一起代替父亲参战。元和8年从父亲的领地中分得一万石的知行成为松代分藩主。宽永15年沼田藩藩主、侄子熊之助夭折了,信政于是就任沼田藩藩主。明历2年父亲信之让其继任松代藩藩主,就将沼田藩藩主让于侄子信利(熊之助的弟弟),成为松代藩藩主。可是,成为松代藩藩主仅仅半年就死去了。有趣的是,信政在担任沼田藩藩主时因为积极从事开发新田等工作而被称为开发狂。

真田幸昌(大助)

庆长七年(1602)——庆长二十年(1615),真田信繁长子,母亲是大谷吉继之女。幼年在九度山度过,12岁时随父亲信繁入大坂城,大坂夏之战中为丰臣秀赖殉死。

片仓守信(冲之丞、真田大八)

庆长十七年(1612)——宽文十年(1670),真田信繁次子,与姐姐阿梅一起受到片仓重长的保护。 山之手殿(寒松院)

生年不详~庆长十八年(1613),真田昌幸的正室。真田信之、幸村的母亲。法名寒松院。有的说是菊亭晴季之女,也有的说是宇田赖忠之女,对其出身有种种不同的见解。可是,从被称作京之御前样来看,应该是京都的公家之女。作为武田信玄的养女成为真田昌幸的正室。昌幸参加德川家康的会津远征之时,作为人质呆在大坂城。

村松殿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幸的长女。真田信之、幸村的姐姐。生母不明。是关爱两个弟弟的和善的女性。被称为村松殿,得到小县郡村松3000石,住在越后国村松乡。嫁给了真田家臣小山田壹岐守茂诚。茂诚的父亲昌贞在高远城攻防战中战死,自那以后,茂诚就成为真田家的重臣。大坂城之战时,幸村与姐姐通信,并与村松殿之子、属于德川方的主膳会面。

真田幸政之妻

生年不详~明历三年(1657),真田昌幸次女。生母不明。嫁给了真田昌幸的弟弟信尹的长子幸政。

镰原重春之妻

生年不详~元和五年(1619),真田昌幸三女。生母是绵内兵库头的女儿。嫁给了真田家的家老镰原宫内少辅重春。

保科正光之妻

生年不详~庆长十五年(1610),真田昌幸四女。生母不明。嫁给了信浓高远藩藩主保科正光。

泷川一积之妻

生年不详~宽文六年(1666),真田昌幸五女。生母不明。开始嫁给了宇田赖次,但赖次在庆长五年(1600)时战死,于是嫁给了幕府旗本泷川一积。

妻木重直之妻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幸的六女。生母不明。嫁给了幕府旗本妻木彦卫门重直(宽文二年至十年间曾担任勘定奉行),重直的次子幸赖成为真田幸政的养子。

小松殿(大莲院)

天正元年(1573)~元和六年(1620),真田信之的正室。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女儿。幼名於小亥、稻姬,法名大莲院。以德川家康养女的身份嫁给真田昌幸的嫡子信幸。家康和秀忠都赞同她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庆长五年七月,真田昌幸与儿子一起参加家康的上杉征伐军。率军到达小山犬伏之时,昌幸收到了石田三成的密信,信中呼吁昌幸讨伐背叛秀吉遗命的家康。昌幸与信幸、信繁二人密谈后,昌幸、信繁加入三成方(西军),信幸则加入家康方(东军)。秘密脱离犬伏家康军的昌幸领兵退回居城上田城。途中经过信幸的沼田城,打算在城内休息,小松殿以丈夫不在军中,敌我不分为由拒绝昌幸进城。无奈的昌幸在见过孙子后只好到沼田城下的正觉寺休息。由此可见小松殿和善中不乏严厉,是十分有头脑的女性。

竹林院

生年不详~庆安二年(1649),真田幸村的正室。越前敦贺城城主大谷吉继的女儿。生母不明。竹林院是其法号。是幸村的四女あくり、长男大助、六女阿菖蒲、七女おかね及次子大八的母亲。大坂城之战时与女儿阿菖蒲一起逃向纪伊伊都郡,被和歌山藩的藩兵找到。幸村死后通常认为得到七女婿石川光吉的救助,安静地生活了三十几年才死去。

堀田作兵卫之女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真田家臣堀田作兵卫的女儿,是幸村的长女菊的生母。菊成为舅舅堀田兴重的养女。兴重作为幸村属下在大坂城之战中战死。

高梨内记之女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真田家臣高梨内记的女儿。幸村的次女市、三女阿梅的生母。高梨内记跟从被流放到九度山的昌幸、幸村,大坂城之战时也追随幸村战死。

丰臣秀次之女(隆清院)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关白丰臣秀次的女儿,法号隆清院。幸村的五女なほ(御田姬)和三男幸信的生母。秀次在三条河原被处刑时,还是幼女的她逃脱了。大坂城之战时与女儿御田姬一起投靠瑞龙院(丰臣秀吉的姐姐)。

阿梅

庆长九年(1604)——天和元年(1681),真田幸村的三女,大坂夏之战后与弟弟大八一起被片仓氏收留。成为片仓小十郎重长的后妻,庇护收留了很多幸村的遗臣。

あくり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四女,蒲生卿喜之妻。

なほ(御田姬)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五女,嫁给了岩城宣隆。

阿菖蒲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六女,与三女阿梅、大八一起受到片仓家保护,嫁给了田村定广。

おかね

生年不详——宽文四年(1664),真田幸村的七女,与三女阿梅、大八一起受到片仓家保护,嫁给了石川光吉。 海野栋纲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隆的祖父,也有说是幸隆的父亲或岳父。不管怎么说,肯定是与幸隆有亲属关系的人。海野氏是信州滋野三家之一,以信浓小县郡作为其根据地。天文十年(1541)武田信虎与村上义清等人攻击其一族的祢津、望月两族,爆发海野平之战。栋纲败北后投靠上州的亲属羽尾氏。通常认为幸隆与栋纲一起逃亡。幸隆后出仕武田信玄,此后关于海野栋纲的记载不详,估计是客死上野了。

羽尾幸全

生殁年不详,下屋氏系海野氏的羽尾幸世之子,一说是真田幸隆的岳父。战国时代上野吾妻郡的地侍。与一族的真田氏、镰原氏一起抵抗武田氏,但是在永禄八年(1565)时,幸全被投靠武田氏的真田氏与镰原氏所击败,逃到越后。

海野(羽尾)幸光(长门守)

生年不详~天正九年(1581),羽尾幸世的次子,羽尾幸全的弟弟。通称长门守,改称海野姓。父亲幸世和哥哥幸全输给真田、镰原联军后亡命越后,但幸光与弟弟辉幸一起投降了真田昌幸。被提拔担任上野岩柜城城代,但是后来以密谋造反为由被昌幸谋杀。

海野(羽尾)辉幸(能登守)

生年不详~天正九年(1581)羽尾幸世的三男,羽尾幸全之弟。与哥哥幸光一起投降真田昌幸。得到神道流免许皆传的剑术高手。后应昌幸之命在天正8年(1580)时夺取上野津久田城,天正9年又与由良国繁作战,被提拔为上野沼田城城代。但同样以密谋造反为由,与哥哥一起被昌幸谋杀了。

菊亭晴季

天文八年(1539)——元和三年(1617) ,京都的公家。右大臣、今出川晴季,帮助丰臣秀吉成为关白之人。据说是真田昌幸的正室山之手殿(寒松院)的父亲,不过存在争议,尚难定论。

保科正光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幸的女婿。武田氏的家臣,武田氏灭亡后从属德川氏。拥有伊那郡高远三万石的领地。

本多忠胜

天文十七年(1548)~庆长十五年(1610),真田信之的正室小松姬之父。德川四天王之一,通称平八郎。三河松平氏谱代本多忠高之子。为德川家康效力,参加了三方原之战和长筱之战等德川家的主要战斗,是德川政权创业的功臣。典型的三河武士,但也有冷静沉着的一面。是得到“天下人”秀吉赞扬的名臣,被称为“才能胜过家康”。关原之战后与女婿信幸一起为救昌幸和信繁而奔走。

大谷吉继

永禄二年(1559)~庆长五年(1600),真田幸村的正室竹林院(法号)之父。通称纪之介、刑部少辅。吉继的出身有各种说法,有的说是大友宗麟的家臣大谷盛治之子,也有的说是近江北部出身,总之不能确定。受到丰臣秀吉重用,天正十七年(1589)时成为越前敦贺城城主。秀吉死后,领军参加德川家康的会津征伐,但接受好友石田三成的邀请,最后决心与三成共存亡。关原之战时被临阵倒戈的小早川秀秋军袭击,坦然自尽。吉继因染病而身体虚弱,天正年间曾在真田家领地内的上野草津逗留疗养。

宇田赖次(河内守)

生年不详~庆长五年(1600),真田昌幸的五女婿,大和、河内的大名宇田赖忠之子。父亲赖忠最初服侍美浓出身的羽柴秀长。因为赖次的一个妹妹嫁给了石田三成,所以赖次以石田家犹子格称石田刑部少辅。关原之战驻守三成的居城佐和山城,西军大败后,东军攻入佐和山城,宇田赖次与父亲和妹妹一起非常壮烈的自尽了。此外,有真田昌幸的正室山之手殿(寒松院),不是菊亭晴季之女而是宇田赖次的姐姐这样的说法。

泷川一积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幸五女的后夫。织田信长重臣泷川一益的嫡子一忠之子,通称三九郎。大坂城之战时作为德川方参战,一积本为1000石知行的幕府旗本,但因为所抚养的妻子的侄女、幸村的四女あくり嫁给了蒲生源左卫门乡喜一事而被除封。

堀田兴重

生年不详~元和元年(1615),真田幸村侧室的哥哥,堀田作兵卫之子。兴重也继承了作兵卫之名,通常认为幸村的长女菊,就是被兴重抚养长大,嫁给了石合家。兴重大坂城之战时从信浓赶去大坂城,成为幸村的部下,于大坂城之战中战死。

高梨内记

生年不详~元和元年(1615),真田幸村侧室采女的父亲。采女生下了幸村次女市等孩子。高梨内记跟从关原之战后被流放的昌幸与幸村到了九度山,昌幸死后追随幸村,大坂城之战时战死。

片仓重长

天正十二年(1584)~万治二年(1659),真田幸村三女阿梅是他的后妻。伊达政宗的心腹片仓小十郎景纲的嫡子。大坂城之战时,保护了幸村的三女,让其居住在白石城。前妻死后,将阿梅纳为后室。

岩城宣隆

天正二年(1574)~宽文三年(1663),真田幸村五女御田姬的丈夫。佐竹义宣的弟弟。通称彦太郎、但马守。娶了常陆下妻城城主多贺谷重经之女做正室,故称多贺谷宣家。因为关原之战时与义宣一起加入上杉景胜一方,宣隆被除封,此后追随哥哥义宣前往出羽。与前妻分手,迎娶了御田姬作为后室。跟御田姬生有重隆、女子、隆房三个孩子。后成为出羽龟田藩的藩主,在明历二年(1656)时将家业让给嫡子重隆,自己隐居了。宽文三年(1663)死去。

石川光吉

生年不详~宽永二年(1625),真田幸村七女おかね的丈夫。通称兵仓库。为丰臣秀吉效力,被提拔为尾张犬山城城主,兼任丰臣家的入库地信浓木曾的代官。可是,秀吉死后,德川家康进行了领地更换,光吉失去了作为入库地代官的发言权,于是致力于替换给他的金山城的内政工作。但是受到了解家康内心想法的木曾众进攻,不得已放弃了犬山城。关原之战加入西军,被剥夺了领地。后在京都的龙安寺修建了幸村的坟墓。 出浦对马盛清

生殁年不详,为真田昌幸效力。是村上义清的支族,成为武田信玄的属下,担任忍者首领。武田家灭亡后,曾为海津城城主森长可效力,天正十一年加入真田昌幸麾下,知行小县郡武石村30贯。后定居于上州岩柜城,担任吾妻郡奉行这一要职。正因如此,在吾妻郡以嵩山城为中心,有很多的忍者。

加泽平次左卫门

宽永五年(1628)~元禄五年(1692),沼田藩藩主真田信利的家老。出身不明,好像是加泽家的养子。天和元年沼田藩由于延迟缴纳建造江户两国桥的木材而被改易,平次左卫门那时是七个勘定役之一。翌年遵照幕府的命令记录《天和元年沼田领品品觉书》。改易后写了《加泽记》。

铃木主水重则

生年不详~天正十七年(1589),真田昌幸的家臣。名胡桃城城代。昌幸攻占沼田城时投降真田家。丰臣家和北条家和睦时,沼田城被让给北条家,支城名胡桃城仍属真田家。可是,北条家的沼田城城代猪俣邦宪夺取了名胡桃城,铃木主水重则于正觉寺剖腹自尽。此事成为丰臣秀吉征讨小田原城的借口,北条氏也因此而灭亡。

铃木右近

天正十二年(1584)~万治元年(1658),松代藩的重臣。铃木主水的嫡子。名忠重,幼名久次郎。父亲自杀后,被真田昌幸收养。长大后为沼田藩藩主信吉效力,担任奉行等职。但与信吉不和而成为浪人。后被信之以七百石知行唤回松代藩,此后,作为重臣完成了各项任务。信之死后殉死。

小山田壹岐重诚

生殁年不详,为真田昌幸效力。重诚娶了真田昌幸的长女村松殿为妻。重诚的祖父昌行在信州地藏峠之战中败于上杉家而战死,父亲昌辰又在高远城迎击织田军战败而亡。重诚在高远城陷落时投降德川家,不过,后来为昌幸效力了。

河原右京亮纲家

生年不详~宽永十一年(1634),真田昌幸的家老,据说是真田昌幸的表兄弟。纲家的父亲隆正的妹妹嫁给了真田幸隆,生下信纲、昌辉、昌幸、信尹等人。隆正的三个儿子均在长筱之战中战死,最小的儿子纲家继承家业,为真田家效力了。关原之战时,救出了被当作人质的昌幸正室山之手殿。

小川治郎左卫门好安

生年不详~宽永十六年(1639),为真田信之效力。好安关原之战时作为士井利胜的客将立有战功,后为沼田藩的信之效力。大坂城之战后,杀死向幕府密报信之与幸村私通的马场主水,解除了沼田藩的危机。

祢津神平信政

生殁年不详,先后为真田幸隆与昌幸效力。信政的妹妹是真田幸隆的妻子。次子志摩幸直为信之效力。祢津氏是甲阳流忍术的家元(掌门人),这种忍术在松代藩一直传到幕府末期。

宫ノ下紫藤右卫门

生殁年不详,真田信之的家老。宫ノ下家开始为村上义清效力,村上氏衰败后追随武田信玄作为信州先方众。紫藤右卫门的父亲孙兵卫后为昌幸效力。大坂城之战后,马场主水向幕府密报信之与幸村私通,紫藤右卫门以自身担当这个责任,指明马场主水的话没有根据,并因此而成为浪人。

马场主水

生殁年不详,为真田信之效力。真田家的忍者。大坂城之战后,主水侮辱领地农民的女儿,令其自杀。于是死者的父亲就告到领主真田信之那里,主水因此被捕入狱。但是被他成功地逃走了。怨恨信之的主水,对幕府密报在大坂城之战时信之与幸村私通。最终幕府没有过问此事,马场主水被受信之之命的小川治郎左卫门好安所暗杀。

池田重安(佐渡守)

生殁年不详,本是斋藤宪广的家臣,被真田幸隆说服成为真田氏的家臣。关原之战时跟随真田信幸。

白川某(勘解由)

生殁年不详,兄弟二人都是真田信纲的家臣,长筱之战中将战死的信纲首级用羽阵织包裹,带回真田乡。在将信纲首级安葬在信纲寺后,兄弟二人于坟前殉死。

横谷幸重(左近)

生殁年不详,真田家谱代之臣。

横谷重氏

生年不详——庆长十九年(1614)横谷幸重之子,大坂城之战中追随信繁战死。

镰原重春

生殁年不详,真田昌幸的家臣,娶了真田信尹之女(昌幸养女)为妻。镰原氏是海野氏的庶流。 谱代(幸隆、信纲时代就是真田家臣)有:矢泽、常田、河原、春原、宫下、深井、矢野、丸山

武田遗臣有:大熊、浦野、海野、镰原、池田

吾妻众有:汤本、折田、唐泽、一场

沼田众有:中泽、森下、田村

寄骑众(沼田攻略时加入)有:藤田、金子、恩田、渡边、发地

小县郡土豪(统一小县郡时臣从)有:祢津、望月、室贺、出浦、丸子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王姓的起源与家谱,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氏

分布地区

山西太原郡,山东琅邪郡,山东北海郡,河南陈留郡,山东东海郡,山东高平郡,陕西京兆郡,甘肃天水郡,山东东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苏山阳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东东莱郡,山西河东郡,甘肃金城郡,四川广汉郡,江苏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间郡,河南汲郡,陕西冯翊郡,辽宁营州。

历史来源

「王」源出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有一小部分易姓为王。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王姓重要的得姓始祖。后人又称王子晋、王乔。

堂号

太原堂、琅琊堂等二十一处是以郡望为堂号。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还有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宝善、积德、存厚、敦睦、馀庆、宗德、燕翼、太原、天全、源远、槐政、槐阴、绍兴、思明、怀德、五孝、绍槐、孝睦、敦本、锡类、槐明、梓谊、听槐堂等。

迁徙分布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东汉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衣冠南渡,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明代时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

家族名人

王亥:(公元前20世纪末期)又名振,河南商丘人。是阏伯(契)的六世孙,冥之长子,继任为商族首领,殷人先公之一。

王诩,即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苏秦、张仪。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褒: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蜀资中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写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与扬雄并称“渊云”。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后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中国历史新朝的创建者。

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或303~361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书圣。人称“王右军”。一生书法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兰亭序》。

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年)。浙江会稽人,祖籍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王融,字元长(467~493),南朝齐文学家。原籍琅邪临沂。王僧达之孙。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年少时即举秀才,入竟陵王萧子良幕,极受赏识,“竟陵八友”之一。

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绛州龙门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品《滕王阁序》。

王之涣,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晋阳,盛唐著名诗人,《登鹳雀楼》。

王维,字摩诘(701~761年) 。祖籍太原祁。盛唐诗人、有”诗佛“之称。是状元也是画派南宗之祖。

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年) ,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重阳:(1112年—1170年),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

明永乐2年,从江西赣县迁到山东德州的谢氏宗谱

  1谢氏宗谱叙

   如此者,谓安危利灾之可翘足而待者,犹得饮和食,德于天地之间也,祖宗之积善累仁,泽未斩而庆有余(之)故也。若更不复改吾尤,安知其所终何如耶凡吾宗祖之人,自今以往如前所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归祖宗之泽,以延后嗣之庆。是则吾祖之厚幸也夫。

  八十岁孙庠生应元手著

  2重叙

  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纪事,谱以序支。其不可偏废明矣。吾家世籍江西赣州府赣县,迁山东济南府德州卫。明永乐二年间,徙海内大姓,置畿辅。始祖谦爷绶爷兄弟者,遂迁于德州之北左所三屯而家焉。递传以后,子孙繁衍,且掇巍科、登生员者,踵相接也。孰非我祖宗一人之身所荫庇,而启佑者耶生齿渐盛,木源渐远,询及支派半谢不知,问其名字叠相重犯,乃谱之不修以至于此。用是(因此)从各支各辈考增人数,以正其尊卑,书其名字,有徙于他乡者,或志(记)其地或记其人以备他日考验。其或无后或借嗣他姓者,名下宜书绝字,恐乱宗也。且使比户各书一册,展卷了然。庶知家之本支如国之世系,伦叙之不可或紊。而又以知百世之繁昌,实(为)一人之遗体,而分疆绝界之,则尤为凉薄而不仁也,孝友之心可以自此而生矣。

  时康熙四十五年岁次丙戍吉辰七世孙擢庠生重叙

  3又叙

  余家自始祖来存有旧谱,惟书讳者书字余阙焉。同源异流者固然已即,高祖以上亦未备载,余自上馆于外,因老告归林泉之暇,多稽庙主,访之于先人,自我高祖坤配故氏,子女姻娅皆详注之,即甥舅之族亦未至视为路人。然支派繁衍不及尽悉,愿吾宗族各录一册,待后稍有力者付之剞劂俾(bǐ使,把)世世子孙展卷了然。则世系永垂不紊矣。余窃望之!

  时康熙五十九年小春望月四日九世孙恪字敬一谨识

  4重修祖谱序

  谢氏旧有族谱,余从祖,考后重修之,先人又从而叙之。逮及于今有数十年矣。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百世子孙未有忘乎祖者。而祖则既往矣,虽曰追远,卒不可得而追矣。然其一气之所传,子孙之继继承承于千万年者皆其一人之身也。故余不忍一人之身,今得至于途人,而有祖谱之作。先考与余,从祖之志,亦余之志也。今数十余年而族人益众,余每观吾族人中有孝悌廉让者,则以为祖宗之仁厚,宜有是子若孙也。而余亦与有荣焉,其或有反乎是者,则以为吾祖宗之仁厚,不宜有是子若孙也。而余亦与有辱焉,故余惧其善不相劝,过不相规,有至于途人之势。复为之取其谱而重修之。余之志盖亦先人与余从祖之志也。至其渊源之所自,与其所以由微而著之始终,先人叙之详矣,故不复赘云。

  时雍正十三年岁次癸丑孟春月十世孙子宝撰

  5修刻祖谱序

  余先世祖籍江西赣州府赣县,远祖年久无考。自始祖讳谦(绶)兄弟者,明永乐二年,迁山东居德州城北左所三屯,以耕以读、克勤克俭,历今三百余年,相传一十四世。其间掇入泮、登士贤、乡饮入贤祠以及中悃中之节孝贞烈者,代有其人,此固盛世之洪仁,亦祖宗之垂荫也。余幼龄时备聆先人遗训,与祖考,以家谱虽修而刊刻未举心常缺然。及余长而诗书略有,学业倍增,簿书弗克,追求先志者,每以刊谱为念。思筑家庙以立主位,犹嘱后世子孙远致斯意于余,余因此益有感焉。余远考先人及宗党,又阅十五年展墓之日,少长咸集,见老少之盛,生齿之繁,信可乐也。但谱牒久未增修内多遗缺,间有迁于他乡者,恐日久变迁,徴考无由,甚至交臂相失视一本如秦越人,诚可虑耳,且以间暇之日手叙成册。余因作馆于外,不得详叙,耿耿于心,当静处家庭之间逐篇翻阅,谱内诸序已详,无复重赘。伏思吾祖宗数百年来忠孝传家、淳朴相尚,是以克昌厥复,余庆攸长。余今退归林泉,将谱牒刊刻成册,携分族众,惟望不时翻阅,咸知支派虽繁,各出于一本,各宜敦睦宗族,共相式好。追思水木根源,恪守先人遗训:“穷则孝悌力田,仕则鞠躬尽瘁。顾礼义廉耻,知尊卑名分,毋荡险无遗,乐名列史册,以光前列。”是则吾之志也,实吾所深望也。本族未尝有出仕者,倘窃食君禄者观此谱,可以知其大概矣,是为序。

  时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孟春九世孙尚修 谨撰

  6

  夫礼莫大于祀先!春露秋霜谁无怵惕凄怆之心,而世系尤不可不详,而一本,而九族,推而上之始祖为木本水源,尤其所当体念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亦见人心之淳,风俗之隆,端必由乎是也。但世远年淹而世系有不可以尽传者,惟以所得乎先人者,谨薰沐以志之。

  时道光二十一年岁次壬午孟春十二世孙士公重叙

  7

  原籍江西赣州府赣县清小伞谢人明,永乐二年初本运丁、习训典,迁于德州北三十里屯曰第三左所皆谢氏无他姓,遂占籍焉。赣水名在豫章,章贡二水合流立邑于此故名赣。

  且族谱所关亦甚重矣,自道二十一年叙修已经五十余载。至今门户益多,族丁愈众,如不再叙甚至相遇不识,一脉成路人矣。余承先人之志,决意重叙家谱各藏一册,见是谱者如见高曾祖焉,如见子孙名目焉,诚祖宗之功臣,族中之盛事也。如刊刻再叙以待后之富且贵者。

  时光绪二十三年岁在丁酉仲春十四世孙邦林谨识

  祖茔地基阔步:东西横阔一百步,南北长阔一百步。成地四十一亩六分。

  次支的长支,世祖秋元拨坟于老茔地与此支无干。

  8

  且念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慎终追远,此仁子之道也。概因十数载中,颇受形势的动荡,阻碍对祖宗的扫墓和祭祀,诚存不聊生,殁不得安。目前,转危为安,畅通无阻,形势大好。余在德州建筑公司工作,悠久有时。来家时间苍促,操持家务,聊聊无几。八零年孟冬之际,承上关怀,退休还梓。时当形势大好之际,吾奠定百倍信心,将吾谢氏老幼四代在团结的基础上,存有不足之地,进行校正,增强团结,制定的原则和方向:入则孝,出则悌,永持忠厚传家,代代诗书继世,勤俭持家,廉洁奉公,恪守法纪,大礼当先,和睦待人,以光祖宗之遗德,以裕后代之荣誉。余望老幼四代,认真执行,切不可有违也。吾朝思暮想,祖谱失修断叙,相传六代之久,百载有余,使我不得不深虑也。人口发展愈来益盛,门户愈来益多,倘不及时修叙,则形成遐迩不识,交背不语,本一脉相传而视为路人,岂不令人耻笑乎。值渴不及待的情况下,吾承祖宗遗志,不使谢氏宗族发生紊乱,决意即将祖谱重新修叙。以资户户持谱一册,展卷了然,此祖宗之志,亦余之志也。并期后代富有才华者,再详叙之,为吾至望焉。

  公历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仲春之月

  十七世孙恭谨叙

  勘察祖谱,原自一四一七年即明朝永乐二年,历往年数是五百七十五年。为响应平坟的基本国策,以利开发土地,故将先人之遗骨深落地下,永保窀穸。水源木本世代相传,现人口众多乃祖宗一脉真传。以慎终追远之风,略表寸诚而立此碑,标志千秋永垂不朽。

  谢氏始祖之墓

  岁次一九九二壬申年之秋为记永垂千古

  1始祖讳寅谦(绶)配 氏,生子一:敬。

  1二世祖讳敬配 氏,生子一:宁。

  1三世祖讳宁配 氏,生子一:宗俊。

  1四世祖讳宗俊配邱氏,生子二:长现、次瑶。

  五世2--3

  1五世祖讳现配马氏,生子一:应元。

  2五世祖讳瑶配俞氏,生子二:长秋元、次经元。

  。。。。。。。

  1始祖讳寅谦(绶)配 氏,生子一:敬。

  1二世祖讳敬配 氏,生子一:宁。

  1三世祖讳宁配 氏,生子一:宗俊。

  1四世祖讳宗俊配邱氏,生子二:长现、次瑶。

  五世2--31五世祖讳现配马氏,生子一:应元。

  2五世祖讳瑶配俞氏,生子二:长秋元、次经元。

  六世3--61六世祖讳应元(庠生)配宋、叶氏,生子四:长擢、次拔、三振、四挺。

  2六世祖讳秋元配王、张、邓氏,生子一:捷。

  3六世祖讳经元配罗氏,生子一:恒。

  七世6--101七世祖讳擢(庠生)配王氏,生子一:嘉禧。

  2七世祖讳拔配张、刘、方氏,生子三:长嘉祯、次遇彬、三遇彰。

  3七世祖讳振配梁氏,生子一:遇知。

  4七世祖讳挺配封氏,生子二:长遇盛、次遇美。

  5七世祖讳捷配俞氏,生子二:长遇泰、次遇春。

  6七世祖讳恒配罗氏,生子一:遇奇。

  八世10--201八世祖讳嘉禧配氏,生子二:长凤、次英。

  2八世祖讳嘉祯配叶氏,生子二:长佩、次瑜。

  3八世祖讳遇彬配李、袁氏,生子三:长亮、次恺、三悌。

  4八世祖讳嘉彰配方、张氏,生子三:长前、次素、三恪。

  5八世祖讳遇知(号来聘庠生)配俞氏,生子二:长曾、次鲁。

  6八世祖讳遇盛配缪氏,无嗣生女二:长适李、次适方。

  7八世祖讳遇美配申氏,生子三:长惠、次德、三荣。

  8八世祖讳遇奇配王氏,生子二:长尚、次宏。

  9八世祖讳遇泰配李、方氏,生子二:长秀、次镇。

  10八世祖讳遇春配杨氏,生子一:瑞。

  九世20--231九世祖讳凤 外出。

  2九世祖讳英 无嗣。

  3九世祖讳佩配王、张氏,嗣朴宝。

  4九世祖讳瑜配夏氏,生子二:长朴宝、次有宝。

  5九世祖讳亮配李氏,生子二:长乃宝、次果宝。

  6九世祖讳恺配刘氏,生子二:长鼎宝、次秀宝。

  7九世祖讳悌配王氏,生子一:银宝。

  8九世祖讳前配刘、冯氏生子一:重宝。

  9九世祖讳素配叶、刘氏,无嗣生一:女适周。

  10九世祖讳恪配祝氏,生子二:长子宝、次彦宝。

  11九世祖讳曾配李、段氏,生子一:维宝。

  12九世祖讳鲁配李、丁氏,嗣孙维宝次子知。

  13九世祖讳惠配氏,生子一:侯。

  14九世祖讳德配氏,无嗣。

  15九世祖讳荣配祝氏,生子二:长俨、次仪。

  16九世祖讳尚配王氏,生子三:长维翰、次维藩、三维城。

  17九世祖讳宏配田氏,生子三:长维屏、次维恒、三维宁。

  18九世祖讳秀配李、杜、纪氏,无嗣。

  19九世祖讳镇配吕氏,生子一:维正。

  20九世祖讳瑞配纪氏,生子二:长维新、次维明。

  十世23--331十世祖讳朴宝配张氏,生子二:长龙、次虎。

  2十世祖讳有宝配氏,生子一:相。

  3十世祖讳乃宝配李氏,生子二:长贵、次荣。

  4十世祖讳果宝配许氏,生子二:长富、次华。

  5十世祖讳鼎宝配氏,生子二:长广、次友。

  6十世祖讳秀宝配胡氏,生子一:熹。

  7十世祖讳银宝配李氏,无嗣生女一:适韦。

  8十世祖讳重宝配牛氏,生子一:勷。

  9十世祖讳子宝配俞、王氏,生子一:勋。

  10十世祖讳彦宝配管氏,嗣孙士瑞。

  11十世祖讳维宝配何氏,生子三:长礼、次智、三信。

  12十世祖讳侯配苏氏。

  13十世祖讳俨配陈氏。

  14十世祖讳仪配王氏。

  15十世祖讳维翰配曾、田氏,生子三:长瑜、次玮、三琏。

  16十世祖讳维藩配王氏,生子四:长瑁、次升、三珩、四璜。

  17十世祖讳维城配崔氏,生子二:长玟、次瓒。

  18十世祖讳维屏配刘氏,生子二:长彦、次官。

  19十世祖讳维恒配王氏,生子二:长珍、次琪。

  20十世祖讳维宁配李氏,生子二:长琮、次琨。

  21十世祖讳维正配李、方氏,生子二:长钦、次钿。

  22十世祖讳维新配 氏无嗣。

  23十世祖讳维明配马、刘氏,生子一:镈(bó古乐器,大钟;古代锄类农具)

  十一世33--231十一世祖讳龙配氏,无嗣。

  2十一世祖讳虎配氏,无嗣。

  3十一世祖讳相配氏,无嗣。

  4十一世祖讳贵配祁氏,

  5十一世祖讳荣配叶氏,

  6十一世祖讳富配陈氏,

  7十一世祖讳华配氏,无嗣。

  8十一世祖讳广配俞氏,生子一:士全。

  9十一世祖讳友配刘氏,无嗣。

  10十一世祖讳熹配刘氏,生子一:士忠。

  11十一世祖讳勷配吕、赵氏,嗣勋长子士哲。

  12十一世祖讳勋配周氏,生子三:长士哲(出嗣)、次士聪、三士瑞(出嗣)

  13十一世祖讳礼配韩氏,生子一:来有。

  14十一世祖讳智配侯氏,生女一:适张庄卢。

  15十一世祖讳信配尹、张氏,生子二:长士周、次士文。

  16十一世祖讳瑜配孙氏,生子一:士友。

  17十一世祖讳玮配苏、罗氏,嗣孙大宝。

  18十一世祖讳琏配朱、杨氏,生子一:士伦。

  19十一世祖讳瑁配杨、李氏,生子二:长士玉、次士来。

  20十一世祖讳升配景氏,生子一:士兰。

  21十一世祖讳珩配王氏,无嗣。

  22十一世祖讳璜配曾、魏氏,生子一:士惠。

  23十一世祖讳玟配李氏,生子一:士曾。

  24十一世祖讳瓒无嗣。

  25十一世祖讳彦配王氏,生子一:士勇。

  26十一世祖讳官配魏氏,生子一:士昌。

  27十一世祖讳珍配 氏,嗣琪之子士魁。

  28十一世祖讳琪配陈氏,生子一:士魁(出嗣)

  29十一世祖讳琮配赵、夏、杨氏,生子一:士德。

  30十一世祖讳琨配刘、杨、封氏,生子二:长士公、次士平。

  31十一世祖讳钦配徐、俞氏,生子一:士珍。

  32十一世祖讳钿配吕氏,生子一:士礼。

  33十一世祖讳镈无嗣。

编辑本段

江苏省谢氏族谱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 (清)谢大才等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活字本江苏镇江市博

  江苏丹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 (清)谢公文等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玉树堂活字本

  江苏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 (清)谢圣池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活字本 三册吉林大学

  江苏常州·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顺德 谢楚宝等主修清光绪二年(1877年)木活字本 国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11) 日本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谢迎梅等续修清光绪六年(1880)宝树堂活字本二十二册 国图 人民大学(存卷1—14) 美国

  江苏常州·谢氏源流一卷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毗陵谢氏瑞云堂刻酌古准今本南京大学 美国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谢光照等纂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二十八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01885—912

  江苏·毗陵谢氏宗谱三十八卷谢承恩纂修民国六年(1917年)宝树堂木活字本三十二册 书名据书名页、版心题 上图:921786——817

第[第,读音作dì(ㄉㄧˋ)]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氏,有第一至第八。”史籍《后汉书·第五伦传》中也记载:“后或改氏。”

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为了增强关中地区的经济实力,削弱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遍把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的王族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多万人,都强行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今湖北房县)定居。在迁徙原齐国田氏贵族时,因其族大人众,督迁官烦于编籍,便以其门第按顺序分为第一至第八氏,例如大族田广之弟田英为第八氏,其孙田登为第二氏,元孙田癸为第三氏……等等,由此产生了第一~第八的复氏。

在复氏第一~第八中,第五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得以普遍流传,所以在宋朝时期,“第五”氏被作为显姓收录到《续百家姓》中,而其他的第一~第八等复氏,后来大都改为单姓“第”氏,现在保留其复姓的人极少能见到,可能绝无仅有了。

第氏,就是田氏。

得姓始祖:田完。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氏。后碎被汉高祖强行编为第序姓氏,但仍尊田完为第氏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

陇西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 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京 兆: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寨、宁武、代县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平凉郡: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田成棋等重修,王耀堂编辑,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详见田氏宗亲网http://wwwtszqnet/indexasp

王氏家谱字辈查询:百家姓王姓的由来 姓王起源 姓的来源

1湖北汉川:松有本新 玉发奇光 培以英哲 锡尔嘉祥 学士叶广 贤臣名扬 崇道必显 敦善启昌 安邦鼎志 立纪振纲 诗书传子 永远贻芳。

2湖南浏阳: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序: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3湖南长沙: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4湖南安化:派傅先善

求尚家家谱!

一、姓氏源流 尚(Shà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地后裔,以祖名为氏句号。据《元跟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姜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