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载《西铭》
虽为解读《西铭》,然而读其著作不能不介绍其时代、人物及作者的基本思想。所以,接下来先介绍张载其人、再介绍张载的主要思想、有了这两个铺垫,最后解读只有二百多字的《西铭》。
首先介绍张载其人。
张载:北宋“五子”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程颢、程颐的表叔,出生于今西安,名字取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之“载”,“少喜谈兵”。创立了“关学”,与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
与范仲淹结缘,是张载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1041年,张载写成《边议九条》,上书范仲淹,并在今延安得到了召见,范仲淹充分肯定了张载,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刻苦攻读《中庸》,遍读儒、佛、道之书,贯通三家的学说,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当时王安石推行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后来,张载之弟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横渠,专事著书立说,撰《砭愚》和《订顽》分别悬挂于书房的东、西两牖,即《东铭》和《西铭》。
1077年,宋神宗赵顼召张载回京任职。此时张载正患肺病,带病入京,担任礼部副职。后因政治观点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辞职西归,行至临潼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1241年,赐封郿伯,从祀孔庙。
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初始基,无生无灭,永恒存在。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不是“无”。这一点与王阳明的“心”学的出发点不同,不过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乃至儒家中的不同分支,譬如登山,虽道路不同,但当到达顶点时,都可以大智慧,或者说悟到的道。
“气”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气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充满宇宙浑沌无间的太虚之气,是在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等不同形式的变化。万物的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气的万殊变化的体现和变化的结果。
太虚之气之所以能不断地运动变化,是因为太虚之气是阴阳之二气的合和体。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状态,也称之为元极。阴阳分化为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与阳。阴阳交互变化而生万物。太虚之气包涵着阴气与阳气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二气的这种关系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张载提出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个概念,即所谓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只有德性之知才为真知,才能反映万物的本性本质,
万物都是由“气”产生和构成的。因为气有清浊、精粗、明昏、偏全、厚薄的不同,便产生了千差万别的物和人,所以,气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气质之性中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具有千差万别。
天地之性诚明至善,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是人欲的体现。人犯错误,作恶了,是气质之性中的恶性,人要成为圣贤君子,必须变化气质之性,去掉气质之性的遮蔽,回归和彰显天地之性。
张载《横渠易说》,其研究具有显著特点,擅长于《周易》义理的发掘。“横渠四句”皆源于《周易》的义理和智慧。首次提出了“自然易”与“书易”的概念,划清了研究中主观对客观的界限,自然实在与图文表述的界限。提出了气做为最基本的物质,或聚或散,而以不同形态存在,幽则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明则耳目能见。
理清了宇宙物质性与佛道“空”、“无”诸概念的界限。张载认为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两个对立方面而构成,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阴阳消长,刚柔相济。最后的结果是“和”与统一。“和”是事物诸多因素,不同对立面之间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
接下来详细解读张载的《西铭》,毫无疑问,这是张载的代表作。
《西铭》原文如下:
下面是我的解读。
张氏借《周易》来构建其宇宙观,具体来说,是用《周易·系辞传》中的某些段落作为依据,认为诸种卦象不仅仅存象,实际上牢笼寰宇的化身。所以在《西铭》一开始说:乾称父,坤称母。《周易·说卦传》中有原话:“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张氏认为万物运作都是同一个天理,也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并没有什么人格化的天来引导整个过程,也没有鬼神的襄助。接下来说明了每个人的渺小,但是天地之间渺小一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份子,天地万物同此理。人身上的体现的道与宏大的宇宙万物体现的道“一以贯之”。“气”本原说是张载哲学最基础的概念。并没有外力或者造物主参与其事,完全是系统自我生成,这与现代科学的基本观念非常一致,比如现在自然科学认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上帝”的位置。
张氏《正蒙》,开篇就叙原始混沌未分之“气”,居万物之先。这种状态就是“太和”,由于“太和”自具阴阳,二仪运化,便生出万物,包括个体的身体。紧接着张载说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就构成了个体身体的组成部分,下一句是说天地性质为阴阳二气所遵循,引领统帅天地万物的变化,这就是我成就了自己的本性的最根本原因。
有了前面几句话的铺垫,张载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人民百姓是与我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而万物皆与我为同类。庄子《齐物论》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这句话绝不是像现在有些人理解的从道德角度理解的“心灵鸡汤”。
我先从物理学角度引证一下,量子物理中的粒子具有“全同性”,意思是说全世界的电子其实是不能分辨彼此的,这个观念是现在物理学的根本基石。组成人的粒子不可能与天地万物的粒子区分开,即“万物一体”。但是在宏观世界变成可以分辨的了,我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特殊的“六根”以及蒙蔽在“良知”上的私欲所致,即使如此,人类要想证得世界“大道”,必须要把人类放在“万物一体”的地位去虔诚体悟。
万物虽为一体,张载承认其中必有差别,必有秩序,必有分工,接下来提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天子,是天地的嫡长子,这句是说社会管理队伍中的领导。大臣是嫡长子家的管家,这句是说社会管理队伍。尊敬高寿者的意义在于礼敬年长之人;慈爱孤苦弱小者的意义在于爱抚幼弱之人。接下来是关于“圣贤”的定义。圣人的根本在于合乎天地德性。这个“合”可以从周易中很好的理解,《易传·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贤人的根本在于天地的灵秀。最后说天底下衰老龙钟的人、有残疾的人、孤苦伶仃之人、鳏夫寡妇,都是我的困苦而无处诉说无处依靠的同胞。由此看出、张载并没有描述一个没有缺陷、完美无缺的社会,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
敬畏天地遵从天道,比如文王之道,才能把天下保,侍奉天地双亲恭敬谨慎。无一物欲牵累,坦坦荡荡,乐而无忧,这是真正的孝。上面这一句,遵从天理与侍奉父母是同一个道理。倘若是违背了上面所说的,就叫做“悖德”,伤害“仁”德就叫做“贼”。《孟子·梁惠王下》中也有类似的话:“贼仁者谓之贼。”助长为恶是不成材,能体现出人的天赋品质人与天地相似。人能践行“天道”没有打折扣的,就是与天地相似,可以成为天地的孝子。朱熹说:“人们有形体,每一个人都有自然之理,这就是天性,实践,就是实践理论的实践。众人虽然有形体但是不能尽其理,所以不能实现天人合一,只有圣人既有形体又能尽其理,做到天人合一”
接下来还是讲上面“践行”的事情。推行有渐,曰化。罗泽南对此作了解释:“凡天下之物,自无而渐之于有,复自有而渐归于无,故曰化也”。张载说:“通宵天地变化的道理,才算是善述其事;这里我着重解释什么叫“善述其事”,如果理解成为讲述或者传颂就错了,也太肤浅了。上面刚说了天地万物在变化之中,那么我们做事情自然要顺应天道,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当进而进,当退而退,所作为时无一不与天道相同,这就是“善述其事”。
在接下来,穷极天理,才算是善继其志。再来解释什么叫“善继其志”。穷神就是穷的这天地之理,心里面就是这个“天理”。罗泽南对“善继其志”做了很赞的定义:“静时存养,偏倚不行;动时省察,差缪悉化。凡其寸衷之所存者,无不与天地同体,斯为善继天地之志者也”。
张氏接着说:在隐僻之处也能对得起天地神明,才算无辱于天地;时时存心养性,才算是对天地无所懈怠。这句就是《大学》和《中庸》讲的“慎独”功夫。着重解释“存心养性”:这是平日里需要修炼的功夫,能存心而后才能养性,如果平日里存的恻隐之心,便养了仁之性;如果存了恭敬的心,便养了礼之性,如果存了是非羞耻之心,便养了义之心。
接下来张氏举了六个具体的例子:大禹、颍考叔、舜、申生、曾参、伯奇。
崇伯之子大禹,是透过厌恶美酒,来顾养天地的;夏禹之父鲧封于崇,史称崇伯,崇伯子即夏禹。大禹刚开始喝酒时就预言后世必然有因为喝酒而亡国的,于是禁酒。天理是万事万物唯一的共有的本原,不是一个共有的。天地育英才如颖谷守疆界的颍考叔爱其母施之于庄公,颍考叔是可以将恩德施与其同胞的。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简介一下颍考叔这个人,《古文观止》的第一篇有介绍,颍考叔郑国的大夫,曾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古时以孝闻名。郑庄公对其母亲武姜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有所后悔,但是又不能食言。颍考叔建议挖一个隧道,取名“黄泉”,郑庄公与其母终于在“黄泉”相见。
瞽瞍原本不是慈父,舜勤劳不松懈尽孝道,从而使瞽瞍快乐,终于使之成为慈父。申生是晋献公与夫人齐姜所生之子,齐姜死后,骊姬为使其子奚齐成为继承人,随后开始诋毁太子申生。太子申生顺从父命,不逃他处,以待烹戮,在曲沃自缢而死,太子申生被谥为“恭”。
临终时,将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身体完整地归还给乾坤父母的是曾参;在其所著《孝经》中有这样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勇于听从以顺父命的是伯奇。介绍一下伯奇这个人。相传为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长子。顺便提一句,这个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编纂者。伯奇母亲死后,他的后母想立自己儿子伯封为太子,于是恶语中伤伯奇,吉甫大怒,把放逐伯奇到荒野。但是,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作了琴曲《履霜操》以述怀。后来终于使吉甫幡然悔悟,遂召回伯奇。
我们来到了《西铭》的最后一段话。我先直接翻译一下。
如果天地所赐富贵福泽,那将使我生计温厚,丰衣足食。那么我应该时时进步提高,不负天地之厚我。如果遇到了贫贱忧戚,在我看来是用来帮助我成就一番事业的。活着的时候,我顺从天地事理,好好做人,不愧乎在天地之间一日;死的时候,心安理得,我安宁而去。
富贵福泽,贫贱忧戚。这八个字在张氏看来是气数的定数。天地不能让天底下所有人都一样享受富贵福泽,或者都是贫贱忧戚,但是,这两类境遇之中,天道是同一个天道。君子会随着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没有不能自立的情况。
张载以其“气”说,在其近乎圣人的强大的内心中重新构建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独立地创新地提出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解释。不仅有理论的建构与说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有具体的例子让我们去体悟。
读完《西铭》的第一感觉:张载颇具“上帝”的气质,依据天道制定了基本规则,各色人等只需要遵照执行,万事万物就可以并行不悖地运行了。所有最主要的体悟都写在上面解读中了,再过几年一定会有新的体悟。
———且待下回分解———
在下 非是藉秋风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您呈现深度阅读的平行世界。
我会珍视您的每一条评论;
如果本文使您受益,请酌情点赞、关注、分享或打赏↓↓↓(^ω^)
据查阅资料,太和县刘牧惠老婆的姓名并没有公开透露。作为普通人家庭成员,她并没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她的个人信息也没有被广泛公开。刘牧惠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于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使得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太和具刘牧的最老婆名叫张氏。
太和具刘牧是东汉末年冀州的一个地方官员,他在乱世中立下了许多功绩,被视为当地的民族英雄。他的最老婆张氏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只知道她是太和具刘牧的正妻。
根据史书的记载,太和具刘牧最初的妻子是魏氏,但是后来他因为魏氏不孕而迎娶了张氏。张氏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事迹,但是她作为太和具刘牧的正妻,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家族中,夫妻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正妻的地位尤其高于其他妻子,因为她能够为丈夫传宗接代,同时也是家族的主妇,负责管理家中的一切。
太和具刘牧的家庭生活在历史上虽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到,在乱世中,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支持,对于一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张氏作为太和具刘牧的最老婆,在这个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也代表着太和具刘牧这个家族的延续和发展。、相互理解的夫妻。他们一定在默默无闻的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刘牧惠夫人的姓名,但我们可以在心中祝愿这对夫妻幸福美满、长久相伴。
张氏姓氏起源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聚 集 地 :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 忍 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 清河 、 金鉴 孝友 、 亲睦 、 冠英 、 燕贻 、 敦睦 、 宗岳 、 敬谊 、 源流 等。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 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 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 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 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 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 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 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 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 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由来也不明。
僳傈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僳傈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 图、甘肃巡抚镶黄旗人张文兴、山西巡抚正白旗辽阳人张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良弼,他本是正白旗仓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在攻克辽东时,因功由鼓人升为佐 领。后围攻锦州,击败明朝大将洪承畴,授予二等轻车都尉。其子张时荐,袭父职,后来加爵至三等男。
满族张氏。满族张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来。今岫岩县哈达乡张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其先祖是长白山二道沟的镶红旗人。
回族张氏。回族张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罗德氏改姓而来
的。其他支派的由来则不很清楚。张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阳回民中,以姓马、张、苏、海、蔡者为多。民和县回族大姓依次排列为马、冶、刘、 杨、白、张、陈,他们是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从甘肃水阜河十二庄迁来的。今拉萨市的回族张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从四川来的。
彝族张氏。彝族张姓人有一支是南诏王蒙氏之后,详见本章第一节。在四川德昌县麻泉公社有一支张姓,其先祖为会东土司张氏,是彝族人,但后来逐渐汉化,最终成为汉族人。
苗族张氏。苗族张氏有一支是宋代由江西迁居湘西的大章、小章兄弟二人后裔改姓并与苗人通婚而来的。
土家族张氏。土家族张氏有一支由宋代大章、小章兄弟后裔改姓而来。在今湖南龙山县境有一个历元、明、清三代的张姓土司世家。兄弟二人,大哥叫张金 隆,是白岩洞长官,弟弟叫张义保,任上溪土知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弟弟出继才满一岁的儿子张友谅给哥哥。明洪武九年(1376)友谅袭任白岩洞 长官司职事,而土溪知州一职因义保于洪武三年病故而一直空缺。这种情况下,经宣慰使彭添保出面,让友谅归宗,承袭知州,而伯父白岩洞长官之缺则请族人洞民 总管张那律升补。这两个土司家族世代相传,直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时止。子孙繁多,习俗渐异,渐渐分演成土家、汉、苗族。
乌丸族张氏。乌丸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古老民族。东汉末年,中山国(侯国)丞相张纯与一个叫做共的乌丸族“大人”(首领)联盟,反对汉王朝,自号天安 定王,成为北方诸郡乌桓元帅。从此以后,张姓成为乌丸的贵族之姓,有好些乌丸人就改姓张氏。后来曹操平定乌丸,将其部落迁往内地。今南皮县张氏,大都是这 时迁来的。
张姓的来源三:他姓改姓前凉王张天锡未称王前就与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刘肃相友善,并依靠他们谋杀权臣张邕,谋杀侄子前凉王张玄靓,自立为王。为酬其功,赐二人姓张氏,视为自己的儿子,并依诸子之例,以“大”为字,改梁、刘二人姓名为张大奕、张大诚。
辽阳(今辽宁辽阳)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辽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张。其子张祐、孙张匡,都眼务于辽代,官至节度使,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张匡有两个儿 子,长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军节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贞,历任金代静江军、镇西军、兴平军节度使,东京路都转运使等,金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他为官以厚 道、正直著名,史称“厚而刚毅,人畏惮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荫补军正。正隆二年(1157)中进士。因其妹嫁给金世宗为元妃,所以升迁较快, 先后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但为官不能“正谏”力争,以不违抗上命为原则,所以政绩不大。
玄素的同辈人,即高 (张)霸的曾孙张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声名显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辅年间,就以出谋划策而被任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授秘 书郎。天眷二年 (1139)参与制订内外 礼仪 程式,迁礼部尚书。海陵王即位,为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宫。贞元六年 (1153),金迁都扩建后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则因功拜为平章政事,寻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河南开封)城。六年 (1161),海陵王南下进攻南宋,他留治尚书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权,主持军需后勤工作,支持前线作战。世宗即位,拜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 三年(1163)逝世,谥号文康。张浩有五个儿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张汝霖(卜1190)能继承父业。汝霖,字仲泽,少年时就聪 慧好学,深得父亲喜欢。张浩称赞他是张家的千里驹。贞元二年 (1154)赐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运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师,拜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世宗临终前,与太 尉徒单克宁等同受命为顾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颜憬(王景)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 1月)逝世,改封莘国公,谥号文襄。
在今湖南永顺、保靖、花垣县境内,有很多张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来。相传宋代时,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边,当上了屯长,他们就不再东返, 而在此定居落业了。子孙繁衍,人丁渐旺,出于老兄门下的叫大章,出于老弟门下的叫小章。再后来,可能因为章、张读音相同,或许是垦荒拓地离不开弓矢,抑或 是为了鼓励大家的军武奋猛之气,他们就由章而改姓为张了,并且不断分支迁徙,散居于永顺、保靖、永绥(今花垣)各县,尤其集中于平扒、丫家、茶洞、老旺 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区在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前,还是土司辖地,是土、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这支由章改张的人,和土居的少数民族通婚、杂 居,人乡随俗,渐渐地他们就被同化了。所谓“在土村为土民,在苗寨为苗人” (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卷9)。不仅姓氏改了,连族别也变了。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这支张氏后裔人数不断增加,于是就向湘西 周边地区扩张迁徙,今天的湘鄂川贵四省边境地区甚至云南、广西都分布着大章、小章的子孙。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聂台的人,因为和人结怨,为逃避仇家追杀,就改姓张,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其后人张辽最有名。张辽(169—222), 字文远。虽然是他姓改归张氏(在古代有关姓氏学著作中,称这种现象叫“私冒”。也就是冒名顶替),但他却得张姓真传的军武之气,成为三国时曹魏的大。 据文献记载,在曹操与陈兰、梅成的天柱山战斗中,张辽率兵冒死攻人纵深二十余里、两面高峻险狭的山谷,全歼陈、梅之军。又有一次,张辽屯兵合肥,被东吴孙 权率军包围。为了突围,他亲率八百敢死队员,趁夜硬闯吴军布下的陷井,高喊自己的名字,一路直杀到孙权帐前,刺死吴军十多名护卫将领后,又冲出重围,将落 进陷井中的人“拔出”。其武猛之威,震慑吴军。曹操“大壮”,拜为东征。
其后屡立战功,封晋阳侯。公元222年,病死军中,谥号刚侯。儿子张虎、孙子张统先后嗣袭晋阳侯爵。张辽的哥哥张汛也因战功封为列侯。
天庆五年(1115),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手下一个名叫张家奴的,领兵攻克高州(今内蒙古赤峰市)。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中黑山军首领张燕,本姓褚,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人,张牛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后,他聚众万余人响应,不久合并张牛角领导的起义军。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为首领,遂改姓张,以矫捷而被称为“飞 燕”。曾与常山、赵郡、上党、中山、河内的各路起义军联合,号为“黑山军”,坚持斗争。后降东汉政府,被任命为平难中郎将,参与军阀混战,所部逐渐脱离, 乃归曹操,任平北。封安国亭侯,食邑500户。其子张方、孙张融先后嗣承侯爵,成为曹魏时期的一个贵族世家。
张姓其他来源1、张姓始祖
张姓的来源姓祖: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 脑筋 。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补充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2、张氏宗祠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张字。
3、迁徙分布
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其后以祖父字为姓,从此晋国世代有张姓。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张姓人口也随之分散于三个诸侯国。 这两种说法都为张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说明。一是张姓历史久远,为中国最早产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当受重视。在原始氏族社会,狩猎为人们谋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当时,少的东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东半岛、苏北与江淮之间广大地区;相传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 二是张姓分布很广,晋国有此姓,随着三家分晋又遍及赵、韩、魏三国,即今华北、中原广大地区。 还有不少人被赐姓改姓张;如三国时诸葛亮就赐龙佑那为张姓;曹魏大将张辽,原姓聂,后改姓张。非汉族人改姓张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张皇堡,便以张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汉姓者,往往择汉人大姓改之,也为张姓扩充了人口。 据记载,晋代有中原张氏迁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 张氏永祖祠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
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后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挢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张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汉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数民族。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4、郡望堂号
郡望
魏晋以后区别居于不同地域之同姓者为“郡望”。
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省)。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汉始置襄阳县,东汉末始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其后襄阳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张氏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秦始终置县,东魏置郡。汉、魏时治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汉城西十八里。
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 张氏嘉祖祠 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夏县一带。
始兴郡:三国吴由桂阳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治辖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
吴 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治辖今江苏江以南一带。
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县西南)。治辖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河间郡:原为战国时赵地。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治辖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辖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魏 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治所在邺县(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蜀 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省)。治辖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武威郡:西汉置。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置。属益州,在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南。治所在敝邑县( 张氏乾祖祠 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今贵州省遵义市西)。
沛 郡:汉高帝将泗水郡改为沛郡,东汉时改为沛国。治所在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
梁 郡:汉高帝置梁国,南朝宋改为梁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治所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晋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废。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西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东南)。
堂号
清河堂:张姓得姓始祖张挥,字玉爵,号天禄,为黄帝之子或孙,“观弧制矢,赐姓张氏”,或“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或“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挥居于尹城国之清阳,清阳者,清河之南也,汉属清河郡、清河国。后世张氏谱书有以尹城为郡望者,然多以清河为郡望,谱书常标以“清河堂”字样,以示永记先祖之地。清河为极古老之河,战国时为齐、赵两国之界。《水经注》载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县以下始称清河。东北流经清河县故城北、景县南,至东光西,略循今卫河、海河入海。隋以后东光以下被导浚为永济渠(京杭大运河之一部),东北以上则渐废。今清河县已无清河。
1 张姓的来源是什么
2 2017张氏男孩取名大全
3 张氏祠堂对联大全
4 2017姓张女孩取名方法
5 2017年张姓男宝宝取名方法
泰和自宋淳熙年间起设坊、乡、里、巷,全县划分为若干个乡,乡分为里;泰和城内则为坊,坊下为巷。此后历宋元两朝二百余年皆沿袭未改,但准确的区划已不可考。
泰和县在中国江西省中部偏南,是吉安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横跨赣江两岸,井冈山机场位于境内。“泰和”之名寓“地产嘉禾,和气所生”之意。
隋置泰和县,唐改太和县,明复改泰和县
泰和自宋淳熙年间起设坊、乡、里、巷,全县划分为若干个乡,乡分为里;泰和城内则为坊,坊下为巷。此后历宋元两朝二百余年皆沿袭未改,但准确的区划已不可考。
明初坊改为厢,乡分为都,都再分图(图又称里)。全县共划分为6个乡,从东至西依次为:仁善乡、仙槎乡、云亭乡、千秋乡、信实乡和高行乡。划分乡的依据主要是水系流域,赣江及其几条支流分别流经6个乡,每个乡在整体上构成一个紧凑的自然地理单元,河道则成为村落联系的自然网络。6个乡再分为70个都,按数字顺序排列命名,一都位于最东边的仁善河的上游,而七十都属于最西边的高行乡。县城位于四十五都,城内则分为东西两厢。每个都下辖若干个图(里),全县共有大约250个图。这种行政区划制度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除有少数图的增减外,皆沿袭未变。
三十七都 陇口 铜陵 菖蒲田(今蒲田)
三十八都 珠林(今横塘) 江口 珠木 金滩 冈下坑
三十九都 水南 下睦 希颜巷
四十都 小塘洲 罗团洲 泉山
四十一都 横乾(片村名,包括今康家、刘家等) 樟桥 东旸夏溪 (今下村)
四十二都 淘金 (今万合镇沙垄村白土村,赣江故道淘金洲)
四十三都 源塘 水抱 富洲
四十四都 山东 浮潭 大岭下 湖溪(湖头)
四十五都 东西厢(即县城)
四十六都 西原 黄家垻 梁家巷
四十七都 潋溪 铁溪
四十八都 栗园 黄泥巷 长陂 南港
四十九都 灉江 黄塘 洲下村 沙澜
五十都 仰江 匡原 让牛
五十一都 义禾 漆田 螺江 舍背 西冈
五十六都 月池 桃源(桃园) 文溪 石狮岭 南圳 破塘口 簪源
五十七都 濠头 后塘 楮源 龙门
五十八都 黄冈 华门
五十九都 南溪(南坑) 洲上 双溪(今马市上山头、下山头) 西塘
六十都 胡耽 上乡 长溪 陂边 曾村(今占村) 车田 江南 金滩 严家坊
六十一都 蜀口洲 南富 高坪 浩溪 栖龙 水坑 长边塘 铜庄 仙桥 刘家冈 马院 严溪
六十二都 坳头 雷冈 马迹塘 石塘 高霄 横排 田心
六十三都 龛溪 灌溪(观坑) 上冈 侃城
解读:张载《西铭》
本文2023-10-24 02:07: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