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姓的来源及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奉姓的来源及家谱,第1张

1072年,宋神宗使怀柔之策,置梅山为新化、安化两县,随即在宋、元、明几个朝代,大量从江、浙、闽、豫向新化移民,迫使梅山地域的苗、瑶和当地土著人,向云、贵、川、桂和周边山地迁徙,到1953年人口普查,“新化无瑶民”的结论似乎为时过早。笔者在隆回虎形山瑶族乡调查时,瑶民奉才宝(系银行退休干部)提供一份资料,是一手抄本“圣令”,言“有瑶民奉姓添顺、万历元年逃新化奉家山大坪落业,改变为汉家,恐后有人欺害,概行立案保护,永为万古存照。”对于一个一般的逃民,因为瑶转汉,而得到圣令保护,几乎是不可信,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因为瑶转汉,而得到某级官府的一纸文书作为保护伞,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溆浦县人大常委杨福生(瑶族)致信奉家山奉衡州,奉衡州又致信给原新化县文联主席田希凤,信中都对此事予以认定,并说“奉姓瑶转汉就由此时”。那么,奉家山的奉姓人是否是瑶转汉呢也有人举出许多证据:其一,奉家山奉姓和虎形山瑶族乡的奉姓人同出一宗,他们都承认祖籍是广西桂林,后迁江西吉安,再西迁湖南,只是迁徙的年代及原因不同。一个是南宋绍熙年间奉旨征蛮平乱后定居,一个是明洪武时逃难落担。其二,奉家山奉姓始迁祖奉朝瑞,12岁赐进士,21岁袭武略将军,任邵州招讨使,因平蛮有功,加封镇国上将军,其后裔孙师广、曾孙文奇、玄孙宗正及他们的家属均受皇封,宗正死后享御葬,这些事,有南宋进士主事柳申在嘉熙三年(1240年)为宗正御葬撰写的碑铭中都有记载,此时离奉朝瑞去世仅45年,所撰内容应为事实。朝庭对奉氏家族如此厚加封赐,是宋、元两朝为平息蛮夷之乱而采取“以夷制夷”方略的结果。其三,奉家山和虎形山奉姓人都证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奉氏十一修谱谍时,大地主奉仕卿亲自骑高头大马到虎形山奉姓族长奉才碌家,住了3天,协商联谱之事,终因虎形山奉姓人害怕他们以强欺弱,而且奉家山人又都已不通瑶语而不果。其四,奉家山人至今保持许多瑶族人的风俗习惯。尽管如此,如今奉家山的奉姓人已不再承认自己曾经是瑶族。但笔者认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瑶转汉或者是苗转汉,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转为汉族的也不只是奉姓,也许还有杨姓、刘姓、扶姓等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梅山地域仍然生活着苗、瑶等兄弟民族的后裔,而从梅山地域徙居外地乃至客居海外的苗、瑶后裔,应当认定梅山是他们的发祥地。

不久前在湖南省新化县边远山区奉家山村寨考察时,发现清道光年间修撰的族谱,《序》中有这样一段神奇的记载:“……递传献公生二子,长名渠梁,即秦孝公也,次名季昌,乃吾易姓之鼻祖也。因秦孝公用商鞅,坏古制,开阡陌,私智自矜,刑及公族。我祖睹权臣之乱政,痛旧典之沦亡,逆鳞累批,爰鞅犯禁,效采药遗踪,潜隐于濠,易姓为奉,更名吉”。这简直是天作之合!当地族老奉友兴、奉孝玫及奉姓成年人都可解释:这是历届族谱必载的内容,因季昌公是奉族的祖先,秦献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赢渠梁,次子名赢季昌,渠梁于公元前361年(庚申)继承了王位,称秦孝公,当年下令求贤,公孙鞅入秦,公元356年(乙丑)秦孝公重用公孙鞅,开始变法,其弟季昌极力反对,招致其兄渠梁的追杀,其弟只好敛迹韬光,以避其难,借外出采药经广西桂林向江西吉安永丰逃离而隐藏于护城河,由于此地形及生存条件不足以避难,于公元前355年沿雪峰山脉进入古梅山玄溪峒定居。赢季昌怕引人注意而招祸,改自家姓赢秦为奉姓,(易“秦”字之二点)是不忘鼻祖之意,把名“季”字改为“吉”字,是逢凶化吉之意。现奉姓人数排居湖南省新化县110个姓氏的第26位,他们的祖源不容有人异论,湖南祁阳县奉文熊先生在修谱时欲把新化县奉姓于一谱,遭到新化县奉姓的抵制,理直气壮地说不与其他奉姓同祖。由此可见,“邑人”就是秦季昌家乡同姓的保卫服务人员了。

现在独生子女多了,中国的传宗接代观念又比较强,都不想吃亏,两个孩子,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一部分人能够接受,一部分人接受不了。

我们公司的会计,结婚之前两家一起拿钱买的房,一家一半。结婚婆家给2万,娘家给五万,装修也是一家一半。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结婚之前说头胎不管男女随男方姓,二胎不管男女随女方姓。

结果大的是女孩,随了父姓,过六年生的二胎是个儿子。今年正月初八生的,一直到现在小两口老两口都在打架。男方反悔了。女方也不让步。

我们那个会计说就是离婚也要让孩子随他的姓。我们那个会计一个月八千,他媳妇一个月一万二。我们问他当初不是说好了吗,我们会计说,当初是当初现在不行。

他那个媳妇也没做好月子,月子里天天为这点事吵。我们去医院看孩子两个人还吵起来了那,那个时候他媳妇刚生完孩子三四天她老公骂她,她也回骂,大冬天的脸上都是汗,浑身哆嗦。

跟母亲姓和跟父亲姓有关系么?

我生了两个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跟老公姓,女儿跟我姓。他以前还要说女儿不跟他姓,把我说火了,直接告诉他再不知足就把儿子改了也跟我姓。

中国南北差异,我是北方人,我坚决接受不了。但是我很多南方朋友认为这很正常。

我的丁家往上族谱9代人,到现在我爷爷的兄弟孙子辈和我爷爷的孙子辈还有联系,别说族谱没用,非说权利,欧洲更是标榜自由权利欧洲女性结婚后还随夫姓,那不更过分?两个孩子不一样姓,将来非出矛盾,老人难免会偏心,要我说就一点,要么都跟父姓要么都跟母姓,一个孩子跟父姓,倒插门?那随意了。

怀孕之前婆婆特地打了个电话给我,问孩子要不要跟我姓,因为我家独女,他家两兄弟。后来老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说:如果要跟你姓就跟你姓呀,我们家对这个无所谓,反正我爸(孩子爷爷)也是跟奶奶姓。哈哈哈。倒是最后我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孩子跟父亲姓能让父亲更有责任感,让他更清楚意识到这个孩子传承了他的姓氏跟他血脉相连。母亲天生对孩子有浓烈的爱意,毕竟肚子里待了九个多月,男人就需要后天培养多一些,如果生二胎就考虑跟我姓吧。

现在生二胎的好多都是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

西双版纳傣族女儿是随母姓,儿子随父姓。她们那喜欢生女儿,儿子都是嫁出去的,去女方家上门干活。如果一儿一女,就女儿留着。都是儿子,就留一个儿子。

孩子随母姓,作为女方无所谓了就是一个姓氏而已,孩子还是夫妻俩的孩子;作为男方绝大数是不同意,人为随母姓没面子丢人,一堆理由。

个人觉得孩子随谁姓并不重要,跟谁姓不代表谁给的爱就多一点,作为父母给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只要孩子健健康康比什么重要,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大宝丫头跟老公姓,小宝男孩跟我姓,老公自己去办的户口没人强迫,后悔也没用。

一胎跟他姓,二胎跟我姓,不行就离婚,我结个婚,不要房子不要彩礼的,双方贴钱买车,两个人单独住我家的房子里,这样最合理,也没人敢说什么。

我一胎是儿子跟我老公姓,我老公说了二胎就跟我姓,现在怀二宝四个月了,我们这好多都是这样的。好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人姓一个,只是让各自的父母不会难过。

我认识个宝宝爷爷,他两个儿子,一下生了三个孙子,只要了一个跟自己姓,其他两个都各一个跟儿媳妇姓了,老大一个儿子跟儿媳妇姓,老二家是双胞胎儿子一个跟儿媳姓,一个跟爸爸姓!两个儿子也是双胞胎!我不明白现在大多双独家庭,双方家产同样继承,不存在嫁娶,为什么生两个孩子有一个跟女方姓,却有那么多人觉得大逆不道!虽然说姓不代表什么,老婆辛苦怀胎十月,拿命去生的孩子想要一个跟自己姓却那么难!

还好我和老婆是一个姓,不存在这个问题!

只要是亲生的,别说跟谁姓,爱姓啥姓啥。

正常情况下,没听说过子随父姓,完了跟妈不亲,反过来也一样,个人感觉,纠结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跟哪一方姓都是自家孩子。

其实这个就是流传下来的习惯问题,只要孩子父亲能够承受孩子不随自给姓带来的一系列后续的困扰就好,比如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之类的。 实际上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自古婚姻是因为什么出现的,通俗来讲是因为人类需要繁衍,女性作为可以实施生育的个体实际在人类群体由于力量等因素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以牺牲自由交配为代价,以获得男性的保护,只给这个男性繁育后代,所以慢慢产生了所谓的婚姻,而姓氏正是作为一个印记证明这个女人生的还是是这个男人的,所以才能有同一个姓的可以说几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只是因为现在社会和谐富足了,在中国已经基本男女平等,甚至很多家庭女性地位更高了,女性已经不需要男性的保护了,所以就引起了现代很多孩子随母姓的风潮,其实说白了就是父亲影响力不够了,如果妻真的爱夫,还是让孩子随父姓,不要让你的丈夫成为一个另类出头羊,毕竟在这个社会,孩子不随母姓在外人看来都正常,但孩子不随父姓,有时候父亲带孩子到外面,被人问到孩子叫什么,一看姓不一样就很容易让人想歪,难道你每次都要跟人家解释一遍吗?

嗯……无关封建不封建,我觉得很多时候过于强调女权了,随父姓传承了几千年,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可以作为精神文化遗产了,就好比过中秋吃月饼一样,其实是应该继承下去的,当然随女性也没有什么不妥,就是要是扩大化而中断了随父姓真的很可惜。

两个孩子不同姓,待遇不一样的。我爷爷的弟弟,他的大女儿招婿入赘生了两女一子,小女孩跟她爸爸姓。叔公(就是我爷爷的弟弟)和小堂妹的叔伯姑婶都不待见她,堂叔甚至当面说小堂妹说外人,对大堂妹和堂弟那是完全不一样。小堂妹考上高中,除了她爸、她们全家人反对上学。后来听我妈说那个小堂妹在她爸家乡那边上班、嫁人,结婚的时候我们这边亲戚就她爸妈过去,叔公说一个外姓养不熟的白眼狼不让大家去……她爸跟我爸喝酒的时候,有一次流泪说到后悔当初坚持要一个随自己姓,反而害了她。因为不同姓,小堂妹自己的亲姐姐和亲弟弟之间关系都不好。

何必计较,姓什么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儿子随老婆姓罗,女儿随我姓王,我自己的主意,我觉得挺好。

有什么关系?传承家族种姓的关系,孩子姓哪方的姓传的便是哪方家族的血脉,不含糊的。要不,新生儿报户口时,用的是父亲的姓就直接办,若用的是母亲的姓,主办人员一定追问:都商量好了,都没意见了……生男生女确实都一样,从受孕,怀胎,分娩直到养育成才无一不一样,唯独在此见分晓。

我们这边也是女方独生女,一胎儿子跟爸爸姓,二胎双胞胎女儿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丈母娘家境也挺好,给房给车帮忙带孩子请阿姨出钱出力。

为什么不能随。说姥爷有皇位继承的人。难道爷爷家有皇位继承?我家一儿一女。女儿随我姓。我是独生子女。我辛苦抛了命去生。凭什么要个姓氏那么困难。我也赚钱。我也养家。养孩子。我付出只多不少。孩子姥爷。姥姥为孩子各种辛苦。各种花费。凭什么只是为了男方做嫁衣。

留言区说说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如李姓郡(望)号有: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阳、汉中、代北、鸡田、柳城等30余个;王氏有:太原、琅琊、京兆、元城、汲郡等地38个;张姓有清河、范阳、太原、京兆、南阳、中山、安定、河内等40余个。

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数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

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满族的姓氏来源或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那拉氏(又为“那拉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使用女真旧姓,如 “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附录的《金国语解》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还有一些随名字为姓者。但是以满族三大姓为最多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 、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 简介: 满族古称肃慎、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982118万;2000年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为1068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子姓,以封地命姓。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被俘,鲁庄公把他囚禁在后宫中,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局),闵公的宠姬也在旁边观看。长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比做鲁君更快活的了!"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嘲笑长万说:"像你这种当俘虏的人怎么懂得美不美呢?"这一下触到了南宫长万的痛处,他顿时恼羞成怒,一拳就把闵公打死了。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叫大心,他把这些公族子弟及他们的随从聚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逐杀了南宫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内乱。闵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属国,称为萧叔。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命姓,称萧姓。

2、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裔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叫萧孟亏。其后沿袭姓萧。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

郡望

萧姓望族居兰陵、广陵。

兰陵郡:西晋时从东海郡分出一部分,置兰陵郡,治所在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隋时废此郡。

三、历史名人

萧 何:西汉大臣。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刘邦起义。刘邦率军入咸阳时,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他收取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楚、汉矛盾激化时,他说服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楚汉战争中,他荐举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后,他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英布等叛乱;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

萧 统:南朝梁文学家昭明太子。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立为太子。少时读遍儒家经典。及长,参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选出上至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萧朝贵:太平天国***之一。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在攻打长沙时,中炮阵亡。

南朝时有萧道成建立齐朝,共传三代五帝二十四年,接着萧衍建立梁朝,共传五代七帝八十六年。唐代有萧至忠、萧嵩、萧瑀等萧姓宰相十人,有散文家萧颖士,清代有画家萧云从。

其实这个姓氏在汉代就已经基本绝迹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推行简体字,把「萧」改成「肖」,数百万「萧」姓人士全都被变成「肖」,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中华萧氏宗亲会」奔走下,政府已同意回复「萧」姓,目前已有福建厦门两名肖姓市民取得新的「萧」姓身分证。

历史上,有过一个名萧的小国,春秋时宋国的附庸;有过皇帝姓萧的两个小朝代,南朝时的齐和梁;有过几个姓萧的小有名气的文史学家:唐萧颖士,宋萧德藻,小有成就的还是南朝萧氏皇室诸子。

鄙人也姓肖,祖先原以植物为姓——萧,即艾蒿,《诗经》:“彼采萧兮”,或可能以国为姓——萧国。

一般人以为“肖”是“萧”的简化字,却绝无此事。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没有“萧”简作“肖”,即“萧”不能简作“肖”。笔者珍藏一封著名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的亲笔信,通篇没有一个繁体字,也没有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用肖者可能的依据是《新华字典》:“‘萧’(姓)俗作‘肖’。”即使如此,“肖”充其量是一个“候补”,纵有强大的舆论支持(《新华字典》销量为全国之最,超过3亿8千万册),“转正”前景也不容乐观。君不见,当年已正式上榜的“”(望)简作“了”,“覆”(盖)简作“复”,终因不雅被拨乱反正。

相对“肖”之俗,“萧”确实雅。孔稚《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萧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类似、“萧娘”可喻为女子,周邦彦《夜游宫》词:“有谁云,为萧娘,书一纸。”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使用姓名的权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来萧与肖可以雅俗共赏,然而现实偏偏不容萧肖共用。记得有一次国家机械部肖雨先生偕笔者赴德国洽商,临时决定假道澳门,外事办给办出境证明时,对我所填写的表格都用了“萧”表示怀疑,查对肖雨的护照及时作了更正。外事办是怕我们出国门时遇上麻烦,凭经验这种可能性会有的。凭什么说“肖”就是“萧”。类似情况比比皆是:邮政汇兑;银行存取;契约公证……说服不了人家,只有哑巴吃黄莲了。

其实,“肖”“萧”混淆的历史至今不是很长,笔者儿时在中山还没发现,只是“文革”后才“肖”息渐浓。现在电话号码簿上姓肖已成压倒之势,某些场合“萧”字简直“片甲不留”。究其原因,外界误解是一个因素,归根结底还是姓萧(肖)自家的事,消除这个尴尬,窃以为有两个办法:或是在一个萧(肖)字的原则上谋求统一;或是图法定程序规范“一姓两制”。不知父老宗亲以为然否。

德川家康

日本江户时期似乎学习了中国先秦的分封制,不仅分封了德川家打天下时的一众亲族功臣,甚至连投降的敌对势力都有分封。乍一看这似乎和中国西周的分封很像,可是后来的发展上,先秦分封走向了“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春秋战国;反观日本却维持了二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西方列强的到来。实际上,江户幕府的分封在实质层面上大大不同于先秦分封,幕府虽然分封,可幕府不仅自己掌握全国膏腴之地,控制海关、金山,也通过历代效忠德川家的谱代大名控制险要地方,和臣下建立极强的主从关系,维持稳定,不安势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德川家康

一、战国时期的德川氏

德川氏前身是松平氏,德川家康往上追溯八代为松平亲氏,即松平初代,亲氏是三河国土豪(地方领主)。“应仁之乱”后,松平氏趁机伸张势力,在占有三分之一的三河之后就分封了十八支族(据中村孝也《德川家康文书研究》所说,目前已确定十四家、剩余四家有争议。),将酒井、本多、大久保等松平支族降为臣下,编入家臣团,以此吸收国内小领主,强化主从关系,此时松平氏主城在安城,因此这些家臣称“安城谱代”,这是支撑德川氏政权的重要支柱。

永禄七年(1564),当时已改名为德川家康的松平元康,成功统一三河国,并进一步向东方扩张。为了管理现在辽阔的土地,德川氏开始改变家臣制度。此前,德川氏(就是松平氏)仍维持始祖的制度,以“安城谱代”为骨干,以一族中的支族为主要依靠,进行战争、管理地方。现在,因为势力的东扩,很多被灭旧领主的家臣也加入了己方。惯例,还是要让过去的敌人照旧治理他们自己的领地,但德川家康又不放心,所以要建立新的家臣团,让过去的敌人和自己建立主从关系,通过这种办法,德川家康不断吸收、扩大家臣团。

天正十年(1582),德川氏已经统治了五个领国,此时德川家康已经严格了家臣团制度,即承认部下(包括过去敌人的部下,这些人被灭国后,转投家康)的旧土地占有权,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打破其编续方式,把这些人编入自己安城谱代的麾下,让他们成为安城谱代的“同心”“与力”。通过这种强化谱代力量的方式,加强了自己的军力。

德川家康

二、关原合战前德川氏的谱代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战国,对昔日的敌人德川家康采取了转封的办法,削减德川家康的势力。从领地上看,德川家康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但实际上却因离开了世代经营的根据地,面对新领地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应对旧领主的叛乱。“天正十八年(1590)八月一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领地,以江户城为新的根据地”(北岛正元《江户幕府的权力构成》)。初到关东,家康就设计了新制度,规定自己直辖地在江户城周围,中小家臣的领地分配在一昼夜可达江户的距离内,上级家臣则分配在边远地区。

谱代之一井伊氏

根据北岛正元《江户幕府的权力构成》一书所统计,关东时期获封万石以上的家臣共42名,从人员构成来看,姓松平的10名,这10名中5名是德川家康的支族,5名是赐姓松平,剩下的32人皆为谱代;再从出身来看,42人中,37人出身德川五国旧领,5人为关东新招入的家臣;而37人中又以安城谱代最为众多,有27名。47人中,井伊直政、本多忠胜、神原康政这三名安城谱代各自的领地超过十万石,结城秀康作为丰臣秀吉的养子也获封十万石。“上野箕轮的井伊直政十二万石负责警戒越后信浓等地的其他势力,上总大多喜的本多忠胜十万石负责警戒安房的里见氏,上野馆林的原康政十万石负责警戒常陆的佐竹氏”(北岛政元《德川家康的全部》)。可见,此时德川家康的主要依靠力量已经变成了外姓谱代。

德川家康

三、德川家康的制度设计

家康被发配关东后,他在制度上,不仅是重用外姓,而且重用以三河出身的谱代为核心(井伊氏非三河出身,但他是远江豪族)。把42名上级谱代分封为万石以上的附庸大名主,再给这些附庸大名主配置“与力”等中小名主,同时把关东旧豪族纳入这些附庸大名主麾下,构成这些附庸大名主的家臣团。配置中小名主可以监督大名主,防止了这些大名主尾大不掉。把关东旧豪族纳入这些大名主麾下,不仅可以让大名主震慑这些关东旧豪族,也可消耗大名主的精力,让他们互相牵制。而建立大名主的家臣团,可提升大名主的战斗力,最终自然加强了家康的力量。当然,这种分封是被逼出来的,德川家康此时名义上还是丰臣氏的家臣,家康通过看似分散自己权利的办法,消除丰臣氏的猜疑,实际上也强化了自己的权力。

电视剧中的德川家康

四、江户幕府初期分封体制的形成

丰臣秀吉死后,家康叛乱,庆长八年(1603),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府。家康、家康之子秀忠、秀忠之子家光被认为是“江户幕府的支配体制的基础形成和确立时期”(根岸茂夫《近世武家社会的形成与构造》)。此时只有关原合战前投靠家康且万石以上才称谱代。

关原合战后,实际掌握日本的家康已经开始论功行赏,剥夺了很多敌对大名的领地,这些空白地则被德川谱代瓜分。此时德川氏谱代分两类,一类是战前已经附庸德川氏的半独立大名(即上文的42人),此时赏为独立大名;另一类则是给这42人的分族加封,又给德川关东时期的一万石以下、五千石以上的中级领主加封,让他们也成为新谱代。这些谱代被配置在关东之外,防守要冲。井伊氏被封在扼守京都与东日本连接地的近江、山城地区,领地十八万石。这一时期主要出于军事考量,让亲信守要冲,震慑各地不安势力。关原合战时期及后来大阪之战的反德川势力被称为外样,则纷纷被远封、改封、裁撤。德川幕府的封建领国体制初步形成。

德川家康

二代将军秀忠时期,这些身居要职,责任重大的谱代世袭罔替,形成了门阀谱代阶层。这一时期,将军秀忠也分封了一批新人,但仍不脱离这些门阀之姓,但这一时期分封的最大特征,不是出于军事考虑才分封,而是因为行政职务。一部分门阀阶层的人职业官僚化,这些人身居幕府高位,出于强化幕府机构和权威的考虑,才分封了这些人。

三代将军家光时期确立了亲近谱代合议制度,小事他们合议,大事上报将军,即后世的若年寄,随后制度化,更是建立了大老、大目付,将各职务的权限明确规定。当然这些幕府的高官只能在谱代中轮流坐庄,直到幕府灭亡。如彦根藩井伊家家主直澄、直兴、直幸、直亮、直弼皆出任过幕府宰相。幕府最终的目的要到达以谱代为支柱拱卫将军、维护统治这一目的。

德川家光

文史君说

关原合战前投靠德川氏的大名和关原合战后投降德川氏的人待遇就不同。关原合战前投靠德川氏的人又有划分,德川旧五国出身的就比关原前投靠德川(德川改封关东后投靠的人)的待遇好。旧五国中还要划分,三河国出身的就又比其他四国的的人待遇好(井伊氏是例外)。这些关原合战前的名主,由于较早和德川氏结成主从关系,在打天下过程中,被德川氏充分信任。谱代大名就以德川旧五国出身的属下为主,在江户幕府建立后仍被委以重任。在江户时代,不论是幕府官僚还是要地藩国都被谱代所垄断,因为日本是家族社会,个人荣辱要与家族荣辱联系在一起,此时各谱代家族已经和德川得幕府荣辱与共,为了自家利益就得维护幕府。所以此时的分封,更多的是展现幕府政权的统一权威,而非先秦分封可比。

一、肖氏全名萧氏宗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二简字的推行,大陆很多地区萧姓族人的姓氏被写作“肖”,出自子姓,以国为名氏宗族姓氏的组织群体,肖氏即为宗族姓氏民俗代表团体组织,为肖氏。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来姓“萧”者。

二、历史上的名人:

1、萧何, 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2、肖劲光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三、至2010年,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

扩展资料:

一、关于萧氏溯源

1、出自嬴姓

史载贤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时掌管火种,他带族人焚烧荆棘,使禽兽逃匿,开辟农田,疏通河道,为人造福。因其功绩,孙都得到了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分封至萧地(今安徽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其后代都姓萧。

2、出自子姓

周代宋国微子启后裔大心(讳叔,字正义)诛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于萧,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君主。宣公十二年,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得,遂以国为氏,称萧姓。

3、外族汉化改姓或赐姓

汉朝时就有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争,外族民众南逃进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萧。北宋末年,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等5个氏族全部改为萧姓,整个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萧姓。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改姓萧的。

4、外姓改入

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二、现在的萧与肖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简化字工作,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

这场简化字改革直接导致了肖与萧合一,但在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肖”。

——肖氏宗族

——萧姓

问: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子和孙子在十岁之内差不多是一样的,等越长大越不一样了,结婚生还不一样,等爷爷或姥爷死后更不一样,等外孙和孙子也成为爷爷辈时,根本就是两路人了。

首先,孙子姓爷爷的姓,外孙子不姓姥爷的姓,这是第一个不一样。

一个爷爷带看孙子和外孙子去河里摸鱼,爷爷一个猛子扎下去,岸上的孙子立即哭了,"我爷爷在水里没有了″,外孙子却笑了,"你爷爷没有了,俺爷还在家里呢″!爷爷上来叹气道:"唉,这就是孙子和外孙子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说跟孙子叫"红眼儿″,跟"外孙子″叫白眼儿,外孙子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这是孙子和外孙子都小的时候,不一样的地方还不太大。

等孙子和外孙子都长大了,爷爷老了,爷爷常见到的是孙子,不常见到的是外孙子,孙子结婚时,孙媳妇给公公爷敬茶,不会去给公公姥爷去敬茶。这又是不一样的地方。

等爷爷没有了,头孙就顶一子,孙子也要披麻,外孙子不去披麻。

到清明节,爷爷坟上的土由孙子来添,外孙子只给自己爷爷的坟上去添土,不会来给姥爷坟上添土。

等孙子和外孙子也老了,这老了的孙子会带自己的孙子去认自己爷爷的祖坟,那个老了的外孙子不会带着自己的孙子到自己姥爷的坟前来磕头,他的孙子认姥爷也是自己的姥爷,不会去知道爷爷的姥爷是谁。

再传下一百年去,爷爷仍是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祖先,外孙子的后代早已是路人了。

如果儿子下一代永远有儿子,孙子后代永远有孙子,那你这一族这一姓永远存在,如果儿子孙子后面没有孙子只有外孙,那你这一族这一姓就绝户了,外孙子是不会来给你"继绝世″的。

1称呼不一样

一样不一样,首先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是外公外婆,是外孙,什么是外,外就是外人,就不是一家人。

爷爷奶奶,孙子,那就是一家人。

2姓氏不一样

外孙,他是跟女婿姓的,是女婿家的人,不管那个姓氏的宗谱,只将本姓男丁划属该族之人,异姓男丁,都不会划属该族之人,不会把异姓男丁刻印在自己的宗谱上。

3责任不一样

爷爷奶奶有带孙子的责任,但外孙虽然很多人带了,那并非属于他们的责任,只是爱屋及乌、爱女及孙的一种心肠。

4义务不一样

暂且不论法律条文是怎么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之中,义务确实不一样的,外孙赡养外公外婆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而孙子赡养爷爷奶奶的则是正常加普遍,古代就有承重孙的规定,确没有承重外孙的规定。

5内心不一样

我是过来人,孙子外孙都有,但内心说没有区别那是假的。我外孙在外市外县,我连许多话都听不懂,这与我讲一样话的孙子,内心就有不一样的感觉。而外孙们来到我家,也只是把我们当作客人而已。

外孙子是女儿出嫁生的儿子,孙子是儿子生的儿子,依我的观点来看一样也不一样

说一样是因为都是自已的子女生的孩子,都存有一定的血缘关系,都是第三代人

不论外孙和孙子都有孝敬的义务,与此同时外孙和孙子都可以有得到爱的权利

说不一样也不一样

从称呼上说外孙叫女儿的父亲叫老爷或是外祖父,外公,而儿子生的儿子的父亲叫爷爷

再从传统观念上来说姑娘出嫁是泼出去的水,那么外孙姓他父亲的姓。是女方家的第三代人,而孙子姓男方儿子的姓是自己的第三代人

按传统观念外孙没有继承外老爷家财产的权利,也没有替母亲赡养外祖父的义务,而孙子就有继承家产和家业,也有替父亲瞻养爷爷的义务,外孙不能为自己传宗接代,传递香火,而孙子则能

表面上看,称呼上不一样,外孙子和孙子,一个称外爷外奶,一个称爷爷奶奶,对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而言,孙子是自家的,是自家香火的延续,外孙是别人家的,是外姓人的香火延续,以前的规矩,爷爷奶奶立墓碑,外孙的名字是不会被刻到墓碑上去的。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我就随口问对面的中年同事,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同事马上吐槽,绝对不一样,他和大姑家的表弟都是他的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他每天守在爷爷奶奶身边照顾,表弟呢,就是偶尔来一趟看看。现在每次去给爷爷奶奶上坟,都要他先联系表弟,表弟有时候这个事那个事的推拖。

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传统观念也逐渐改变,其实家孙和外孙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生的,外孙、家孙都是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婆婆住院,我大姑子的孩子,也一样忙前忙后,嘘寒问暖。婆婆公公也对他也疼爱有加。

称呼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血脉才是最重要的传承,家孙外孙都是老人的心头肉。

外孙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外”字就说明了一切。

孙子是儿子的儿子,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对于一些传统观念比较重的老人来说,外孙那就是外人,都不同姓,不是一个家族的,在感情上就疏远了一些。

我外公和外婆一共有三个子女,一个是我妈,还有两个舅舅,其中大舅那一房生的是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弟。

我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公家玩儿,我表弟去了他的外公家,结果这个小调皮就在那边惹事了,表弟的外公就打电话给我的外公告状,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说:“幸好他不是我的孙子,要是我的孙子我早就揍他了。”

放下电话,我外公面色阴沉,脸色很不好看,他说:“看我回来不好好揍一顿这个不争气的家伙。”看到了吧,这就是外孙和孙子的最大差别。

还有一件事,每年清明节不是都要去扫墓吗?我也会去外公他们的老家,给老祖宗上香,但是有些祠堂,舅舅他们是不会带我去的,只会带表弟表妹去,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把我看成和他们是一家人。

但是因为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所谓的外孙和孙子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淡了,因为我们这一代都只有一个,儿子的儿子和女儿的儿子都是孙子,难不成你外公外婆还不认了?

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的儿子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抢着带,幸福惨了,不管去那边玩,都是小皇帝一样的存在。

就是姓氏不一样,其实孙子和外孙,都和奶奶和姥姥,一样血缘关系,一样亲。

我们这里,有个小伙,从小就是奶奶,看大的,可是现在,姥姥有病住院,他也是一样,去医院细心照料,姥姥,还为姥姥,掏住院和药费,一样亲。

分享一故事来回答你。

从前一老汉,一手抱着外孙子一手拉着孙子去池塘边玩,天太热,老汉想下水凉爽一下,就让他俩在草地上玩,自己跳水里游泳,游着游着老汉就想着开个玩笑,就和两小孩儿玩躲猫猫。老汉孙子长时间看不到爷爷的影子,于是哭着对老汉的外孙子说:爷爷在水里不见了……老汉的外孙子说:是你爷爷,又不是我爷爷。

老汉听见他俩的对话。默默地从水塘荷花丛中出来。上岸后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拉着外孙子,默默地回家了。

按以前封建 社会 外孙就是别人家的,虽然是自己女儿生的,可是闺女也是别人家的人,更何况外孙呢!自己的孙子跟自己姓,那肯定都喜欢自己孙子了。现在不同了,没有儿子的,找个上门女婿,生了孩子跟谁姓都一样,什么传宗接代啊!亲的也不一定孝顺你,不亲的也不一定不管你,只要对他好,将心比心,现在也有不少的想不开,非要儿子,没有儿子就觉的对不起祖宗,现在都宣传着,女儿也能传宗接代,我就一个女儿,老公就不想要儿子,女儿孝顺,知道疼人,儿子就是要债的,这就是我的看法。

孙子,姓爷爷家的姓,外孙子,姓姑爷家的姓。从接户口本来讲,还是孙子。他代表一个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烟火。正常情况下,爷爷和孙子的关系,要好于和外孙子的关系,毕竟外孙子是人家的,孙子才是自己家的。即使表面上不说,心里也会那么想。

一个异姓人,一个同姓人。

当然,也有例外的,不过,比例很小。

从繁衍后代角度看,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是自己后代的后代。

但从 社会 角色来看,就有很大区别了。大部分人待自己的孙子视如己出,基本上住一起或常常见面。外孙就一样了,一年见不到几次,甚至几年见不到一次,而且显得可能很拘谨、生疏、不安。

反过来看,作为孙子,很多除了自己的老子之外,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也相当孝顺,逢年过节都会送礼问候。有些人,甚至觉得爷爷奶奶比父母还亲,因为带大他的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对于外公外婆嘛,稍微懂事之后,即使知道那是妈妈的父母,也应该要孝顺尊金,但始终都会有所芥蒂,毕竟不是养你长大的,也不和你常住在一起

我说的是中国 社会 当下的普遍现象,不代表全部。肯定也有人视作外孙如子女,对其恩爱有加;也有人视外公外婆为至亲的人,非常孝顺。

奉姓的来源及家谱

1072年,宋神宗使怀柔之策,置梅山为新化、安化两县,随即在宋、元、明几个朝代,大量从江、浙、闽、豫向新化移民,迫使梅山地域的苗、瑶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