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怎么读?
宛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wǎn 和 yuān。
一、宛(wǎn)的含义
1、在读作wǎn时,曲折、弯曲的意思。如“宛转”、“曲折蜿蜒”等词组中,“宛”就是弯曲的意思。指曲折连绵。如“宛延”一词中,“宛”就是指曲折连绵的意思。指轻微的意思。
2、如“宛如履平地”一词中,“宛”就是指轻微的意思,形容行走轻盈如履平地。指仿佛、好像的意思。如“宛如”、“宛若”等词组中,“宛”就是指仿佛、好像的意思,用来形容事物相似或相似度很高。指曲折深邃的意思。
3、如“深宛”、“幽宛”等词组中,“宛”就是指曲折深邃的意思,形容事物曲折幽深、不易理解。指某个地方。如“宛县”一词中,“宛”就是指一个古县名,现隶属河南省南阳市。
二、宛(yuān)的含义
1、在读作 宛yuān 时,指古县名。宛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县份,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是宛城的核心区域。宛县的建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40年就已建县,史称“南阳”。宛县自古就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历史底蕴深厚,不仅有传统的建筑风貌,还有众多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
2、指宛姓。宛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宛春,他的后代以宛为姓,称为宛氏。宛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份居多。
3、指一元论。一元论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提出了“一元论”的观点,认为中国哲学史上的思想体系都是一元论的。宛先生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这22000个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比如蒙古族、满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古今姓氏,这4个民族的汉译姓氏,总数至少在4000个以上。随著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 中国的姓氏文化历经数千年演绎、发展,内涵丰富,异彩纷呈。随着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不少姓氏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新的姓氏则在时代的进程中产生,在从古到今的数千个姓氏中,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奇僻姓氏,若稍加收集,分门别类,则情趣盎然,回味无穷。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1)表示数字的姓氏有: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零、百、千、万等。 (2)表示时令、节气、气象的姓氏有: 春、夏、秋、冬、阴、阳、日、月、年、岁、季、时、分、秒、风、云、雷、电、雨、雪、冰等。 (3)表示方向、方位的姓氏有: 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高、低、东方、西门、北宫、南郭等。 (4)表示各个历史朝代的姓氏有: 夏、商、周、秦、汉、晋、魏、蜀、吴、梁、齐、陈、隋、唐、宋、元、明、金、清等。 (5)表示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简称的姓氏有: 京、津、沪、冀、鲁、豫、苏、皖、晋、桂、湘、鄂、闽、川、浙、甘、宁、陕、吉、辽、黑、台等。 (6)表示中国各民族称谓的姓氏有: 汉、满、蒙、回、藏、苗、彝、侗、瑶、白、黎、土、羌、怒、壮等。 (7)表示各行业的姓氏有: 工、农、商、学、兵、艺、师、陶、铁、医、干、战、药、屠等。 (8)表示各种颜色的姓氏有: 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灰、乌、丹、朱等。 (9)表示天干地支的姓氏有: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I0)表示五行、五常的姓氏有: 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等。 (11)表示五音、五金的姓氏有: 宫、商、角、徵、羽、金、银、铜、铁、铝等。 (12)表示六畜、四兽的姓氏有: 牛、马、猪、羊、狗、鸡、龙、凤、鹤、麟等。 (13)表示五岳、江河的姓氏有: 泰、华、恒、衡、嵩、江、河、湖、海等。 (14)表示五谷、百果的姓氏有: 麻、黍、稷、麦、豆、桃、李、杏、梨、果等。 (15)表示“岁寒三友”及花草四君子的姓氏有: 松、竹、梅、兰、菊等。 (16)表示人伦、亲属的姓氏有: 祖、宗、父、子、公、孙、叔、伯、姥、娘、姑、姐等。 (17)表示人体部位的姓氏有: 头、骨、耳、目、口、舌、齿、胆、足、皮、毛等。 (18)表示动物属类称谓的姓氏有: 熊、狼、虎、蛇、虫、鱼、鸡、鸭、鹅、牛、马、驴、猫、鹿等。 (19)表示以官职为姓的有: 王、公、侯、伯、尉、司马、司徒、督、尹、卿、相等。 (20)表示因罪受贬或地位卑微的姓氏有: 杀、死、丑、打、骂、不、黥、虺、蟒等。 除上述各种字意奇异古怪的姓氏外,有相当一部分姓氏文字生僻,笔画繁杂,难写,难读,甚至连字典上都难以查找。 此外,还有姓氏为多字姓(三以上)的,如刹利耶加氏、唐兀鸟密氏、矢黎婆罗氏、胡右口引氏、自死独膊氏、秃鲁八歹氏、拙儿察歹氏、乞失迷儿氏、主儿赤台乌祜氏、卜颜勒多伯台氏等,这主要是少数民族的姓氏。 也有的姓氏出自偶然,颇有奇趣。如有的给最后出生的儿子命氏为“尾生氏”;周穆王因宠姬早卒,哀痛不已,改称其族为“痛氏”;春秋时晋大夫赵襄待人热诚,如冬日之温暖,遂被称为“冬日氏”;汉代有个人因不知自己的姓氏,干脆以姓为姓,称为“姓氏”…… 由于中国姓氏形色繁杂,异彩纷呈,稀奇怪僻的姓氏很多,明代以来,就出现了专收此类姓氏的专著,如明代的《希姓录》、《奇姓通》,清代的《希姓补》等。另外《清稗类钞》一书中,也集有清代稀有姓氏1848个。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姓氏,就是遁入了空门都要姓「释」。不过向来所谓的「百家姓」,仅指北宋时代流传下来的《百家姓》,后来者即使尊贵如康熙雍正的「爱新觉罗」或老佛爷的「叶赫那拉」,都要被摒诸门外。中国香港人一向活泼开明,不喜墨守僵化规条,所以「百家姓」对大多中国香港人来说,熟知顺口溜:「陈李张黄何,欧周胡马麦」,想必已心满意足。 今天的中国香港人,几可说都是「移民」。早在北宋年间已移民至新界的,以「五大族」:邓、文、廖、侯、彭等氏族,最为兴盛。历数个世纪,都在新界一带处于领导地位。 二十世纪以还,中国香港的重要姓氏,已不限于「五大族」。只因百家人士,都涌至这片九龙吐珠的福地。其中当然包括了「董」姓。原籍上海的特首 ,正是在1947年方随家人抵港定居。事实上 系出名门,其父为叱咤国际航运界的船王董浩云。中国人讲究门第,都冀盼得享如 般克绍箕裘的福气。更有的索性以家族姓氏作招牌。在中国香港,无人不晓的例子,包括了「邵氏兄弟影片公司」。这个由邵逸夫爵士与其兄创立的**王国,缔造了无数个星光熠熠的梦。同样,中国香港饮食界的台柱之一,有「深井陈记烧鹅」,以色香味为中国香港庞大的陈姓人士争光。 「陈」无疑是大姓。现在中国香港最举足轻重的女性——方安生女士,夫家都姓「陈」。尽管外地传媒唤她为「中国香港的良心」,中国香港人却总爱暱称她「陈太」或「陈四万」(广府话常以「笑到四万咁口」表达笑容灿烂),无意间忽略了她娘家的「方」姓。扬名中外的Jacky Chan陈港生,中国香港人也没多理会他的本姓,只管唤他「成龙」。幸而「影迷公主」陈宝珠,连名带姓的刻在中国香港人的集体记忆里。著名填词人陈蝶衣,或许对名声毫不介意,只让《情人的眼泪》、《春风吻上我的脸》等一阙阙风流歌韵,在华人社会口诵相传。 有道是「广东陈、天下李」,意谓广东省以「陈」姓人士居多,然而普天下却以「李」姓人士为众。中国香港「李」姓的也大不乏人,教人难忘的却一定少不了她——为中国香港摘下第一面奥运金牌的风帆选手李丽珊。当然,总有人会艳羡世界级富商李嘉诚父子的成就,也总有别人倾慕作家李碧华、摄影家李家升、大导演李翰祥的才华,还有那不灭的Bruce Lee李小龙神话。 虽说「李」姓者众,然而据说全中国华人以「张」姓最多,达一亿人。在中国香港,姓「张」的都很值得骄傲。且看演艺界,张曼玉是中国**史上获奖最多的女演员。连获中国香港杰青及世界杰青荣誉的张学友,单是《吻别》一碟的全球销量已高达三百万张。还有为新派武侠片奠下楷模的导演张彻,「中国**大王」张善琨,新进玉女张柏芝,原名张玉瑛的五、六十年代歌影巨星葛兰,华南影帝张瑛、张活游。张活游的公子,是纵横影圈数十年的导演楚原(原名张宝坚),共执导**超过120部,1973年的作品《爱奴》更曾被评为世界十大**之一。 广府话里「黄」跟「王」同音,容易混淆,所以中国香港人每爱声明是「三划王」或「大肚黄」以作识别(「黄」字里的「由」酷似一个大肚子)。也有人嫌不雅要另说成「江夏黄」,想必是源自廿四孝里的江夏黄香。「黄」与「王」俱是大姓,无分轩轾。黄金宝与黄德森两位运动员,分别在单车及风帆两项运动范畴,光耀中国香港门楣。王晶(原名王)与王家卫两位导演,更是中国香港影业的一时瑜亮,俨然中国香港大众主流**与小众主流**的代表符号。 「吴」姓的读音,也使它在中国香港的姓氏中,别具趣味。其一是与「伍」姓共享的。盖唯有中国香港人方会把这两个姓氏英译为没有元音的Ng,致使很多洋人张口结舌。其二则是它在广府话中「吴」与「唔」同音。「唔」有否定之意,于是「吴」姓人士取名时都不得不格外小心,且看1979年的中国香港**亚军,尽管明艳照人,芳名却唤作「吴美丽」。「吴」姓人士要是无意于这种美丽的幽默,或可参考中国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挤身荷里活大导之列的吴宇森等优秀例子。 中国香港集大江南北人才之盛,教人认识好些较为罕见的姓氏。万众瞩目的娱乐圈,在这方面就有不俗的贡献。例如新进小花丽明**姓「滕」,昔日小花黛音**姓「景」,昔日当家花旦骞人**姓「缪」、一代黄梅调歌后静婷**姓「席」。体坛也不甘示弱,有姓「齐」的羽毛球名将宝华**,有姓「湛」的攀山好手易佳先生。其他界别的代表,当然不能遗漏了红遍娱乐新闻媒体的商界人士「宝**」咏琴女士。 此外,不少旅港的外籍人士,比方说二十世纪的殖民地英籍官员,都爱入乡随俗,取个有中国人姓氏的中文名字,使不少姓氏平白多了一批「新丁」。且看位处北角的中文名校——金文泰中学,留名的正是第十七任港督Sir Cecil Clementi。不知就里的海外华人,还道是哪位「金」姓华籍商贾名人也说不定。末代港督Mr Chris Patten更全盘华化,自己取名彭定康,妻子唤林颖彤,三位漂亮千金四播的艳名,分别是姓彭名洁思、丽思、雅思。彭定康本人还始料不及地被中国香港人冠以浑号「肥彭」,亲切得有如港式茶餐厅里的富泰掌柜。 所以在中国香港别粗看名字就断定那是否中国人。就算是台湾出道中国香港起飞的中日混血艺人金城武,他承袭的姓氏也非中国单姓「金」,而是日本复姓「金城」。 唐代刘禹锡有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慨叹往昔六朝王、谢高门的没落。今天的中国香港,幸而没有如斯森严的门第,有的是各人头上的一片自由晴空,谁都可飞上枝头。没有贵族,则每个人都可成为贵族,只看谁懂「同台食饭,各自修行」的道理。当然,那不是穿两件国际名牌服装就可以侥幸了事的。 以上系中国香港的姓氏
不要看到百家姓就不看--
参考: blogyam/roffice/archives/970521
中国香港原居民姓氏族谱 姓氏 文氏 王氏 毛氏 方氏 朱氏 李氏 杜氏 吴氏 何氏 林氏 邱氏 胡氏 侯氏 翁氏 徐氏 袁氏 唐氏 梁氏 许氏 张氏 陈氏 陶氏 程氏 曾氏 冯氏 邹氏 温氏 彭氏 黄氏 叶氏 廖氏 郑氏 赖氏 蔡氏 邓氏 刘氏 黎氏 谢氏 钟氏 关氏 萧氏 罗氏 杂类 所有下述族谱的微缩胶卷
均收藏在大学图书馆地下之特藏图书库柜台。 libcuedu/electronic/genealogy 2006-10-30 21:49:42 补充: 文风俗通:「周文王子孙以谥为姓」。 路史:「太岳后有文氏
一云
当出卫将 军文子之后」。 续通志:「文彦博
本姓敬
其先以避后晋石敬塘讳
更姓文」
望出雁门。 宝安文氏族谱 UL HK Studies CS1169W45 P3 文氏族部下卷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216 文氏族谱 [显微资料] 蜀派钱市固塘开祖泰亨始祖 UL Microform mic1219 新界新田村文氏族谱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518 2006-10-30 21:50:53 补充: 王百粤姓氏考略:「姬姓
望出太原
周太子晋之后」。吴梅村宛平王氏家谱序:「吾闻王氏
有姬姓
有妫姓
有子姓
姬姓曰太原
琅琊
京兆
河间;妫姓曰北海
陈留;子姓曰天水
东平
新蔡
山阳
中山
章武
河东
汲郡
其他
共有四十余望
而唐室宰相表
五氏十三人
定着为琅邪
太原
京兆三族」。 2006-10-30 21:51:49 补充: 宋濂王府君墓版文:「惟王氏所出不一
有姬姓者二族
有妫姓
子姓者各一族
有虏姓者析四族
余未暇论述
然姬姓二族
皆出于周
其一
始于王子晋之子司徒宗恭
其后则太原
琅琊为尤盛
其一
始于毕公高之子毕万
其后则京兆
河间
为龙蕃
二者皆以王族
故氏之于王云
太原之族
自秦汉以至于唐
最多显著
与清河之崔
陇西之李
荣阳之郑
范阳之卢
天下号为五」。 2006-10-30 21:52:39 补充: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姓纂
王姓出太原
琅邪
周灵王太子晋之后
北海
陈齐王田和之后
东海出姬姓毕公高之后
高平
京兆
信陵君之后
天水
东平
新蔡
山阳
中山
章东武
河东者
殷王子比干孙号王氏
唐玉宗
隋末改王氏」。 姓氏考略:「姓派别甚多
通志
京兆
河间之王
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此姬姓之王
出北海
陈留者
舜之后
此妫姓之王
出汲郡者
王子比干后
此子姓之王
出河南者
为可频氏;出冯翊者钳耳族
出营州者本高丽
出安东者本阿史布
此皆虏姓之王
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
2006-10-30 21:53:01 补充: 号曰王氏
广韵所载
有廿一望
太原
琅邪
北海
陈留
东海
高平
京兆
天水
东平
新蔡
新野
山阳
中山
章武
东莱
河东
金城
广汉
长沙
堂邑
河南
以太原
琅邪为尤著
其余
又有赐姓
冒姓者
如汉书燕 之玄孙嘉
王莽时献符令
赐姓王氏
又王世充
本西域胡支氏
冒姓王
又五代王保义
则刘去非
冒姓王」。金竹排村王斯福家族谱 UL Microform mic1215 2006-10-30 21:53:30 补充: 毛姓纂:「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
因以为氏
支孙为周卿士
毛伯过
毛伯得
并毛公之后也
赵有毛遂
汉有毛公
治诗
赵人也」; 姓源:「周文王第八子郑」
汉毛公
即毛亨
治诗
作训诂传以授从子苌
时称为大毛公
苌为小毛公
望出西河
荥阳。 姓氏考略:「又氐酋有毛氏
苻健将有毛贵
见前秦录
明有伏羌侯毛忠
为赐姓」。 历代族内总薄 (毛氏)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219 2006-10-30 21:54:58 补充: 方明方正学族谱序:「方氏出于罔之裔方雷
比他姓为最先
黄帝时有曰明者
在七圣之列
其后有回
为帝舜友」。明宋濂方氏族谱序:「方雷者
西陵氏女
轩辗之正妃
是为嫘祖
或曰
罔之子曰雷
封于方山
后人因以方为氏
未详孰是」。姓纂:「周大夫方叔之后」;以字为氏。望出河南。 诗小雅:「方叔莅止」
传:「方叔
士也」。 东莞方氏族谱 UL CS1169F3F3 东莞方氏族谱 : 2006-10-30 21:55:20 补充: [第一卷] UL CS1169F3F3 1965a 东莞方氏族谱 UL CS1169F3F3 1965b方氏家乘UC Univ Archive CS1169F32 1989方氏族谱UC Univ Archive CS1169F32 1992东莞方氏族谱 [显微资料]UL Microform mic1232 2006-10-30 21:55:41 补充: 朱姓纂:「颛顼之后
周封曹挟于邾
为楚所灭
子孙去邑以朱为氏
一云
舜臣朱彪之后
齐有朱毛
汉有中邑侯朱进
隐陵侯朱濞
吴郡
汉功臣
又都昌侯朱车
车至买臣
会稽太守」;望出沛国
义阳
吴郡
河南。 魏书官氏志:「渴浊氏
可朱浑氏
并改为朱氏」。 家乘 (朱氏族谱) [显微资料] 𪉃谷树村 UL Microform mic1220 2006-10-30 21:59:37 补充: 李姓纂:「帝颛顼高阳之裔
颛顼生大业
大业生女华
女华生咎繇
为尧理官
子孙因姓理氏
裔孙理征
得罪于纣
其子利贞
逃难伊侯之墟
食木子得全
因变姓李氏」。姓氏考略:「一云
理
李古字通
老子因祖为理官
以为姓
望出陇西」。北史李士谦传:「赵郡李氏
为赵将武安君之后
李左车其先也」。晋书后蜀载记:「李特
蜀宝人」。 魏书官氏志:「叱李氏改为李氏」。路史:「徐氏、 邴氏、 安氏、 杜氏、 胡氏、 弘氏、 郭氏、 麻氏、 鲜于氏、 张氏、 阿布氏、 阿跌氏、 舍利氏、 朱邪氏、 董氏、 罗氏、 并以立功从唐国姓为李氏」。 朱彝尊李氏族谱序 2006-10-30 22:00:05 补充: :「李氏望陇西
其次赵郡
陇西之系兴唐
本支日蕃
定着房三十有九
而赵郡亦有南东西三祖之别
定着六房
族最大
出张王刘赵之上
李白诗云
我李百万叶
柯条中州
其言大而非夸者邪」。小滘村李祖茂家族谱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215 大滘村李茂桂家族谱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216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 沙螺洞UL Microform mic1225 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 乌蛟腾 2006-10-30 22:03:30 补充: ULMicroformmic1221 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涌尾UL Microform mic1221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 莲澳村三福堂[联澳村]UL Microform mic1225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新界西贡北约十四乡輋下 李奕升遗存 UL Microform mic1223李氏族谱 [显微资料]黄贝岭约禾坑村ULMicroform mic1225李如奎祖族谱 [显微资料]九担珠村UL Microform mic1222 泥塘角村李开魁祖家族谱 [显微资料] UL Microform mic1216涌尾李捷登家族谱
参考: libcuedu/electronic/genealogy
有
宛姓最早形成于上古,伏羲时,其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大臣宛朐,其后皆为宛姓。春秋时期楚国有宛姓,是郤姓的别支,因封于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而得姓。另,春秋时齐、晋、郑国皆有宛氏,可知宛姓初为大族。见《姓氏寻源》。
明朝有宛嘉祥,庐陵人,举人,官思南府知府,为政有良策,政绩卓著,百姓立碑颂之。
近代有名人宛希俨。
还有“晚”姓
宛怎么读?
本文2023-10-24 01:45: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