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文学常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季氏将伐颛臾文学常识,第1张

1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章的a相关的文学常识 b文章的中心思想 c主要的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是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3止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4见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5过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的国君)主管祭祀蒙山,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估计自己的力量才去就职,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护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哪里还用得着那些搀扶盲人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2求《季氏将伐颛臾》的一些文言知识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 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此文中后来演化为成语的有: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

3求《季氏将伐颛臾》的一些文言知识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

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 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此文中后来演化为成语的有: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

4跪求《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

《季氏将伐颛臾》一、词类活用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特殊句式 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 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6且尔言过矣(过,错)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 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一词多义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B、曹刿请见(拜见)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D、是谁之过与(过错) 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我只知道这些了。

5求季氏将伐颛臾的笔记整理

注释 1、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

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

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

3、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

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

5、先王:指周之先王。 6、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7、是:代词,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

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

8、何以伐为:凭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为:语尾助词。

9、夫子:季康子。 10、周任:古代的史官。

11、陈力就列: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陈列,施展。

就:担任。列:位次,职位。

止:不去。 12、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

持:把着。 13、颠:跌倒。

扶:搀着。 14、相(xià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15、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16、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

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

椟(dú):匣子。 17、固:指城郭坚固。

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18、这句说,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撇开不谈,而一定要为它作些别的说辞。疾:痛恨。

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

19、这里指国君和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

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0、这两句当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寡:指人口少。 21、这句大意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22、这句大意是,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 23、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4、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25、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26、安:使……安定。 27、相:(xiàng)辅佐。

28、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守:守国,保全国家。

29、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

干戈:指军事。 30、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

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

这里借指宫廷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猜度)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词类活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动用法,使┅┅来) 成语积累 既来之,则安之:语出《季氏将伐颛臾》。本指招徕远人,并加以安抚。

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

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

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 句式特点 1、宾语前置 “求!无乃尔是过与?(古汉语中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尔是过”“过尔”,责备你) 何以伐为?(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前置宾语句,“何以”即“以何”)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于颛臾”做动词“有事”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于柙”“于椟”做动词“出”、“毁”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于费”做动词“近”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做动词“谋动干戈”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3、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该不会,莫不是』┅┅吧”;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反问语气,即“为什么┅┅呢?”译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又如“何以见放为?;夫子何命焉为?”)。

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1、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多系西周五室贵族之作,大都是记述周历史,歌颂祖先功德,“小雅”除一部分宴会乐歌外,其余多系政治讽喻,作者多属贵族文人。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就是直接陈述铺叙;比,就是譬喻、打比方;兴,即托物起兴,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要歌咏的内容。《诗经》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它的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就,给予后世文学以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诗经》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选入教材的有《亡民》《无衣》《静女》《论语》先秦儒家典籍。

是一部记录孔子广告的语录体作品,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集。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的怷是“仁”的学说;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义,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选入教材的有《季氏将伐颛臾》《老子》先秦道家典籍。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故又称《道德经》。

此书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文字简洁,善用譬喻。老子,生卒年代不详,李姓,名耳,字伯阳,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绝圣弃智,清静无为,幻想倒退到“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去了。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年(前469),前后赢余了春秋时期二百五十多年的史事。此书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

《左传》亦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孔子《春秋》作传(解说)的。它与为《春秋》作传的别两部著作《公羊传》、《谷梁传》及《春秋》本书一起被收入《四库全书》中的“经”部。

中学课本中的《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出自于《左传》《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年的史事。

关于此书作者,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无定论。《左传》长于记事,《国语》则以记言见胜。

如“召公谏厉王弭谤”一节,说理就十分形象,含意也很深刻,选入教材的有《勾践灭吴》《墨子》先秦墨家著作。其中有墨子自作的,也有其弟子所民的墨子语录。

此书文字质朴无华,逻辑性强,注重说明理论。墨子(约前468__约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家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其观点有很多是与儒家相对立的。

故遭孟子的激烈反对。《孟子》先秦儒家派著作。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此书文辞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并且长于比喻,有些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等,历来为读者所传诵。

孟子(约前372__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

他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性善论”,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背向,但却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的儒家,特别是宋儒有很大影响。中学课本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列于安乐》、《庄暴风孟子》均选自《孟子》一书。

高中第五册教材专门作了孟子单元《寡人之于国》《庄子》先秦道家学派著作,庄子及其门人所著。此书中许多文章是由寓言故事组成,如“鲲鹏展翅”、“庖丁解牛”“陷井之蛙”,“匠石运斤”“东施效颦”等寓言都涵义深刻,脍炙人口。

庄子(约前369__约前286),名周,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化合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但他却抹杀万事万物的差别,否认是非、大小、有无、贵贱等等客观标准。

是一种虚无主义和宿命论的观点。先入的有《秋水》《逍遥游》《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

此书内容驳杂,保存了一些先秦的优秀寓言和神话传说。先入中学课本的有《两小儿辨日》和《愚公移山》。

屈原(约前340_约前278)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学识渊博,明于治国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在楚为官时力主对内任用贤人,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

受到佞臣排挤、打击,两次被流放,但矢志不改初衷。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自沉汨罗江而死。

他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新诗体_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

7急需《论语》十则的文学常识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六则 《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荷 丈人》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50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经周游列国、终不再任。晚年致力于教育,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还整理《诗》《书》,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迷信鬼神的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8跪求《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

《季氏将伐颛臾》

一、词类活用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特殊句式

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

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6且尔言过矣(过,错)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

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一词多义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B、曹刿请见(拜见)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D、是谁之过与(过错)

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我只知道这些了

论语·季氏篇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原文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1)之内也。” 注释 (1)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雌性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原文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原文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 注释 (1)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2)逮:及。 (3)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4)三桓:鲁国孟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评析 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天下无道”,这还是基于他的“礼治”的思想,希望变为“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 原文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直:正直。 (2)谅:诚实而有信。 (3)多闻:见闻广博。 (4)便辟:偏离正道,故意回避他人错误。 (5) 善柔:和颜悦色,阿谀奉承。 (6) 便侫:巧言善辩,逢迎谄媚。 (7)贤:德才兼备。 (8)齐:看齐。 (9)自省:自我检查。 (10)厚:检点。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宴乐(4),损矣。” 注释 (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3)佚:同“逸”。 (4)宴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注释 (1)愆:音qiān,过失。 (2)瞽:音gǔ,盲人。 译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评析 以上这几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谄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好处,与君子交往要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评析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原文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评析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原文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原文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原文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上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16·13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 (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评析 这套称号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原文

  ·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注释

  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兕:音sì。雌性犀牛。

  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椟:音dú,匣子。

  费:季氏的采邑。

  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原文

  ·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原文

  ·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

  注释

  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逮:及。

  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三桓:鲁国伸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评析

  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天下无道”,这还是基于他的“礼治”的思想,希望变为“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

  原文

  ·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注释

  谅:诚信。

  便辟:惯于走邪道。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注释

  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佚:同“逸”。

  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注释

  愆:音qiān,过失。

  瞽:音gǔ,盲人。

  译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评析

  以上这几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谄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好处,与君子交往要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

  ·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评析

  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原文

  ·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评析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原文

  ·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原文

  ·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评析

  原文

  ·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13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

  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

  ·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评析

  这套称号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

继续追问:

可不可以译文连在一起

补充回答: 原文

  ·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原文

  ·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原文

  ·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原文

  ·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译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原文

  ·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原文

  ·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原文

  ·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原文

  ·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原文

  ·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13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

  ·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如下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日尔言过矣,虎光出千相,鱼玉毁干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文学常识

1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章的a相关的文学常识 b文章的中心思想 c主要的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