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里,三次叛主投敌,最后被司马懿杀死的是谁?
三国时期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天下征伐不断,而在乱世期间出现了很多至今仍为我们熟知的英雄,比如关羽和张飞,他们的忠义与正直令人佩服。不过正如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所描述的那样,世间很多事物是相生相对的。这世界不仅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就连美丑善恶也都相生相对,同样的,战乱纷纷的年代有好人就也有坏人。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屡次见风使舵背叛主公,甚至残忍地害了和自己同朝的将臣。那么这样一个卑劣无耻的人物,到底是谁呢?
:关羽和张飞剧照
一、孟达绝然叛主出走
这个人就是孟达,孟达是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的人物。建安初年,天下正在闹饥荒。在这样艰难的光景里孟达生活同样潦倒,如果他什么都不做最后肯定会被饿死。当时天下分裂,各路王侯数量不少,孟达为了生存,左思右想之后决定暂时先攀上一个高枝,于是他带着法正一同前去投靠刘璋。
刘璋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给了他们较高的职位,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帮他们从穷困和饥饿中解脱出来了。不过孟达和他的同伴可没有思考如何回报恩人的帮助,反而从一开始就抱着肮脏的想法,想要背叛刘璋另谋高就。说白了,孟达只不过是把刘璋当作一块免费利用的跳板。
:刘璋剧照
后来刘备进入蜀地,刘璋派遣他前去接应。他一见到刘备就发现此人谈吐和一般人明显不一样,而且志向远大,觉得刘备比他现在的主子更有做大事的潜力。
这样的大腿孟达岂能错过,于是他当即决定投奔刘备,把刘璋对他的恩情一股脑的全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是孟达的第一次反叛,刘备当时接受了他,甚至还让他担任宜都太守。不过孟达后来所做的事,可能会让刘备后悔当初做的这个决定。
:孟达剧照
二、叛蜀投魏
可能刘备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做的一个决定,不仅会间接害死结拜兄弟关羽,甚至还让蜀国损失大量兵将,而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孟达。
公元219年,孟达率领部队从秭归向北攻打房陵,孟达的部下不仅将房陵太守杀了,在攻下房陵后又去攻打上庸,刘备担心孟达一个人撑不下来,就派刘封去帮他。但是在战场上,将士想要提升军阶都是要靠军功的。孟达自己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刘封就跑来分功劳,孟达心中对此十分不快。
据《三国演义》所述,后来关羽作战失利被困樊襄时,曾向孟、刘发出求救信号希望获得支援,但是孟达却劝说刘封不要去。可谁又能想到,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出兵救援,一向如战神一般的关羽竟然兵败身亡了。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孟达错误的判断战场形势,拒绝出兵救援间接害死了关羽,他的错误做法不仅害死了关羽,也害了自己。要知道关羽不只是蜀国的大将,他还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孟达的一时糊涂造成如此惨重后果,刘备无论是从军法还是人情来说,都不会放过他。为了保全性命,孟达只能带领手下四千多人背叛蜀国,投靠了魏国。
:孟达投靠曹操后剧照
其实关羽在麦城受困时,孟达劝阻刘封不救只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这个事情说起来很复杂,也有说法认为,当时刘封和孟达接到关羽的求援信后,他们两人都不同意出兵,并不是孟达怂恿刘封的结果。
那么,刘封和孟达又为什么不发兵救援关羽呢?据《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关羽向刘封、孟达求救时,是在他围攻樊城、襄阳的时候,并非败走麦城的时候,这个差别是很大的。
我们都知道,关羽出兵围攻樊襄的时候是打了胜仗的,他要求刘封、孟达出兵,只是要他们帮助自己扩大战果,而并非是救自己的命。这也就可以回答问题了,刘封、孟达不出兵,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二人认为没有必要出兵。他们哪能料到后来事情竟然急转直下,关羽最后会战败身亡。不过无论具体的细微经过是怎样,他们二人没能及时给予救援和关羽败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们注定要面对刘备的严厉惩罚。在这样的背景下,孟达只能背叛蜀国逃跑保命。
:关羽在麦城受困剧照
三、叛魏投蜀
我们不得不佩服,孟达的确是一个挺能折腾的人。叛蜀投魏折腾一趟后,竟然又叛魏投蜀。虽然说出色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出类拔萃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明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的出走背叛。而孟达的反复反叛,最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孟达第三次背叛的是曹叡,他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说起来曹丕对孟达也算不错了,在孟达背叛蜀国投靠魏国后,曹丕不仅没有鄙视反而十分重用他。
既然曹丕对他不薄,那么为什么孟达再一次选择做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呢?可能孟达本来就是一个骚动的人吧。曹丕曾经让他担任新城太守,本来可以在魏国大有作为,但是在诸葛亮的诱惑下,他又想背叛魏国投靠蜀国,像他这种思想不坚定之人,早就有人看不顺眼了。
魏兴太守申仪与孟达有过节,在得知孟达要造反的消息后,立刻写信向司马懿举报了孟达。司马懿一边写信给孟达使其放松警惕,另一边快马加鞭集合大军赶往讨伐。
:司马懿与申仪集合大军赶往讨伐孟达剧照
星夜兼程之下,司马懿的大军比原计划提前多日到达目的地。孟达随后被杀得措手不及,尽管他拼尽全力抵抗,但坚持十六天之后还是城破人亡了。
孟达身死之后,诸葛亮原本打算和孟达联手北伐的计划也随之泡汤,诸葛亮十分无奈,最终只能率领大军撤回汉中。孟达这次背叛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
那是因为刘备和刘璋曾经一起在富乐山,现在的四川省绵阳市一起摆宴席庆祝,一庆祝就是百余天,后来刘璋一高兴还送了刘备好多东西,其中有布、马、丝绸等。刘备和刘璋高兴之余还会一起登山,吟诗。富乐山其中这个“富”字,就是刘备即兴有感而发的,此后这山就被百姓称为富乐山。
要知道刘璋送给刘备那么多东西可不是因为他和刘备关系好,刘璋只是想让刘备稳定住当时的益州。可是万万没让刘璋想到的是,刘备不但没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是直接将刘璋打出来益州,刘备自己占领了益州。
现在四川富乐山已经变成了古迹此处仍有不少的,想了解三国的都会去那一览奇观。感受一下当年刘备和刘璋是怎么一起共庆百余天的。看看当年刘备扎营的地方,是什么样的,至今人民还把那刘营。
现观历史,其实无法评说刘备是好是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说刘备的“背叛”赶走刘璋,只是为了自己的江山大业。他又有什么错呢!那刘璋真得看错人了吗?我觉得不是,在那种情况,如下刘璋和刘备换一下各自的位置,我相信刘璋也会那样。
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如果你不灭我,下一个被灭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要不断地壮大自己,整合力量才能在三国时代站住脚跟。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对刘备最深的印象就是刘备最会哭了,我倒觉得哭也是他本领之一。
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称如若与曹操争天下,必要拿下荆州和益州,刘备赞同诸葛亮所说。所以盯上了刘璋。
无论在演义中还是正史中,刘备都以仁义著称,深得人心。但是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的所作所为却称不上仁义,甚至可以说,刘备的益州是从自己的本家刘璋手中坑蒙拐骗过来的。夺取益州之后,刘备没有杀害刘璋,而是把他流放到荆州交关羽看管,后孙权击败关羽,刘璋又落到孙权的手上,孙权表刘璋为益州牧恶心刘备,刘璋最终病死在东吴。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等到赤壁之战,曹操退回北方之后,刘备才趁机夺取了部分荆州,有了立足之地,但荆州乃四战之地,无法深根固本以争天下,刘备便把目光投向了富庶且未经战乱祸害的益州。此时的益州牧是刘璋,刘璋暗弱,张鲁本是益州牧手下,此时也自立门户,不再听从益州号令。此外,刘璋亲近跟随自己父亲入川的东州派,益州士人对此极其不满,益州暗流蠢蠢欲动。
刘备的大军杀到成都城下,包围了成都。刘璋手下的益州派无意陪刘璋玉石俱焚,劝刘璋投降,最终几十天后,刘璋出降,刘备把刘璋送到荆州看管,接管了自己本家的基业。可以这么说,刘备的益州大部分是从自己的本家刘璋手中骗来的。
这无疑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的一个污点。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最终没有杀刘璋,反而以几个县的税收来供养他。
吴班——蜀汉小国舅,北伐功臣
刘备入主益州后,身边的甘夫人、糜夫人已经去世,孙权的妹妹孙夫人也回到了江东,所以刘备称帝时,身边缺个皇后。这时候有人推荐吴氏,说她德行好,出身好,而且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刘备把她纳入后宫,做了皇后。
而吴氏的两个哥哥也都受到重用,吴班就是其中一个。他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曾经大败司马懿,并凭借战功做到了骠骑将军。吴班为人豪爽,颇有侠义之风,又因为他妹妹吴皇后的关系,他在蜀汉的众多将领中,地位很高。
吴懿——蜀汉国舅爷,汉中都督吴懿跟族弟吴班差不多,都是因为吴皇后的关系做官,但这个大舅哥也不是一个样子货。他家世不错,本来是中原人士,叔叔跟过大将军何进,父亲跟刘焉关系很好,他们全家也因此搬到蜀地居住。
吴懿是在刘备攻打益州时候投降的,后来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建功,曾打败过郭淮和费耀,使得二人不敢出天水城。而在诸葛亮与李严的争斗中,吴懿也成功站队,一起弹劾李严,帮助诸葛亮巩固了管理地位。
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的重任就落到了吴懿身上,他镇守长达5年,是蜀汉重要的将领。在他之后,王平才代理,进而转正。
刘巴——刘备求之不得的男人,隐藏大能人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诸葛亮,可这个人,从一开始就瞧不上刘备,跑了半个地图就为了躲刘备,还力劝刘璋不要让刘备入蜀,结果还是落到刘大耳朵手里了。刘巴狂到什么程度,刘表请他出山他都不去,因为看不上这个汉室宗亲,更别说跟草根一样的刘皇叔了。曹操夺荆州的时候,刘巴却要投奔曹操,结果赤壁一把大火,荆州又落回了刘备手里。这时候,刘巴还是瞧不上刘备,就又跑去益州投奔刘璋。
等到刘备拿下益州,刘巴也实在是没地方跑了。刘备也不为难他,还是想请他出山帮自己。刘巴有什么能耐呢?制定蜀汉律法大纲,还提出建议使用新货币,蜀汉的金融危机也因此解除。这么看来,刘巴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只可惜,刘巴只给刘备打了一年工就去世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许靖——刘备讨厌,却不得不用的人刘备攻打成都的时候,有个老臣想要翻越城墙跑路,结果被刘璋给抓住了。等到刘备进入成都,听说了这件事后,认为这个人背信弃主,是不值得用的人,就想把他扔到一边不给他官做,这个人就是许靖。
那么,许靖是不是像刘巴那样有能耐的人呢?我认为能耐是有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许靖的两大优点,一个是品德高尚,善于影响他人,另一个就是喜欢提携新人,诸葛亮对他都十分尊敬。
许靖早年经历坎坷,早期在朝中做官,后来从河南逃往扬州一带,几年后又去广西一带躲避战乱,最后被刘璋征召到了四川。虽然刘备不喜欢他,觉得他没什么用,但法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为许靖很有名气,而且德高望重,如果刘备这么对他,可能会被天下人非议。
刘备听从了法正的建议,给了许靖很高的地位,让他位居三公,不过只是一个文职,先后做了太傅和司徒,但还是任用他。许靖在刘备称帝两年后去世。
简雍——刘备的发小,早期谋士之一简雍从小就跟刘备认识,跟着刘备四处奔走,常常担任使者和说客的身份。他在刘备整个人生旅程中,表现得不多,但因为跟刘备的亲近关系,平时过得很潇洒。简雍在蜀汉群臣中地位可以说是很高的,最高的是糜竺,其次就是他了。而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刘备围困成都的时候,入城劝降刘璋。
刘备这一生颠沛流离,简雍能从头跟到尾,可以说他与刘备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而且应该有些能耐,没有跟丢。也因为跟刘备的这一关系,他平时比较随便,无论是开会还是聚餐,其他人都是恭恭敬敬的半跪姿势,唯有简雍盘个腿,自己坐一桌,怎么舒服怎么来。
虽然简雍跟着刘备走南闯北,经历那么多变故,也没有改变他直率的性格,说话简单直接,不搞弯弯绕。除了对诸葛亮比较恭敬,跟其他人说话的时候,甚至横躺在那,也算是很潇洒了。
孙乾——与刘备同患难,却不能同享福刘备刚入主徐州的时候,有人给他推荐了个幕僚,这个人地位跟简雍一样,跟刘备几十年如一日,陪伴他走南闯北,也是经常做使者,代表刘备。可惜刘备入主益州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就是孙乾。
在徐庶和诸葛亮来之前,孙乾是刘备很重要的幕僚,是能帮刘备出谋划策的人。而且在荆州时,孙乾也常陪刘备出席跟刘表的会面,甚至获得刘表的赞赏。虽然他的能力肯定不如“卧龙凤雏”,在《三国演义》中看起来也只是个打酱油的,但孙乾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仅次于糜竺,跟简雍等同。
可惜孙乾陪刘备患难多年,却没能多享几年福。在刘备刚入主益州后,孙乾被封为秉忠将军,地位仅次于糜竺,跟简雍相同,不久病重去世。
糜竺——帮助刘备东山再起大富商,蜀汉群臣地位最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述过,刘备早年常打败仗,曾经被吕布偷袭徐州,又被袁术赶到海西,当时已经走投无路,几乎要放弃创业了,就在这个时候,徐州有个富商给予他物质上的援助,还把自己妹妹嫁给了刘备,他就是糜竺。
糜竺本是徐州的一个富商,后来去陶谦那里做官。后来刘备也到了徐州,赶上陶谦去世,糜竺跟弟弟糜芳拒绝了曹操的任命,坚决拥护刘备。后来刘备困顿的时候,糜竺更是倾尽家财,为刘备招兵买马,帮他东山再起。
刘备入主益州后,也没有忘了糜竺的大恩,拜他为安汉将军,地位是蜀汉群臣中最高的。诸葛亮和五虎上将都要往后排。可惜糜竺的弟弟糜芳不太争气,在荆州带兵却犯了经商的毛病,偷偷卖军用物资,被关羽责问。后来吕蒙偷袭荆州,糜芳又毫不抵抗的投降。
糜芳因为这个弟弟的过失,当面向刘备负荆请罪,刘备倒是不计较这个,对他依然如初。可糜竺心中还是过意不去,糜芳的叛逃成为他心中的芒刺,让他惭愧不已,最终也因此患病去世,让人唏嘘不已。
做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辈,刘封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刘封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经历过的几次战斗。
一、刘封首次展示武力,并非上阵厮杀,而是一次未遂的行刺。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一回中。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刘备应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璋
相邀,率兵入川,助刘璋抵御汉中的张鲁。两人在涪城会面,大摆筳宴。
刘备的军师庞统欲乘此良机,刺杀刘璋,就找到魏延,让他在宴前以舞剑助兴为名,趁刘璋不备而杀之。
魏延得令,于宴前舞剑,向刘璋逼去。刘璋麾下大将张任识破了魏延的企图,拔剑而出,与魏延对舞,护住刘璋。
魏延给刘封使眼色,刘封也拔剑而出,到筳前助舞。刘璋的部将刘璝、泠苞和邓贤都拨出剑来要表演群舞。双方僵持,刘备制止了他们的行动。
二、刘封第二次展示武力,仍然不是阵前厮杀,而是擒拿刺客。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二回中。
回目·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张松欲与刘备勾结里应外合取西川的事情
暴露,被刘璋问罪斩杀。刘璋断绝了对刘备军队的供给。
刘备见事情败露,假意要带兵回荆州,邀请涪关守将杨怀和高沛到营中赴宴,吃个告别饭。
杨怀和高沛来到刘备营中,在宴席上刘备摔杯为号,“杨、高二人急待争斗,刘封、关平各捉住一人”,从他们身上搜出了短刀。
三、刘封正式在战阵前首次厮杀是与曹军猛将徐晃的战斗,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
,双方在五界山前列阵对战。
刘备派刘封出阵,曹操军中猛将徐晃抡大斧来迎。“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刘封不是徐晃的对手。
四、刘封第四次动武的对手仍然是徐晃,还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曹操失利后,兵退阳平关,与刘备再次对阵。刘备仍派刘封出阵,“挺枪骤马,径取曹操”,曹军猛将徐晃再次上阵迎敌,刘封诈败而走。
五、刘封第五次战斗的对手是曹操的儿子曹彰,也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汉中之战,曹操屡次失利,驻兵斜谷界口,曹操的儿子曹彰率部前来支援。
刘璋和孟达率兵来战,曹彰迎敌,出马与刘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以此分析,在魏蜀吴第二代的年轻人中,曹彰的武艺最为高强,武力值绝不在徐晃之下。
六、刘封第六次战斗的对手是昔日的战友孟达,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九回中。
回目·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关羽北征失败,走麦城父子遭擒被杀,刘备深恨顿兵不救的刘封和孟达。孟达见势不妙,献城投魏。
刘封率兵讨伐,阵前与孟达对战,“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孟达败走。刘封追来,落入伏击圈。
七、刘封第七次,也就是最后一战,仍然是与老克星徐晃对阵。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九回中。
刘封败走房陵,被守将申仪拒之门外,城外徐晃追来,“封抵敌不住”,只好率残军望西川而走。
通过刘封的这七次武力展示,我们可以确定,他的武艺不算高强。但刘封的技术还算全面,既能使枪,还善于使刀。在汉中之战对阵徐晃的时候,刘封使的是枪。在与孟达对战中,刘封使用的兵器却是刀。
给刘封的武力做个界定,远不如曹彰、关平等人,大约和袁绍之子袁尚、东吴的蒋钦相近,而高于孟达。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去荆州,请刘备入蜀协助攻打张鲁。法正和张松见刘璋无能,欲将西川献给刘备。在此之前,张松已暗地将西川地图献给刘备。刘备与庞统、黄忠、魏延率军五万往西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守荆州。刘备以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引兵往西川进发。刘备引兵进入蜀境,刘璋派孟达领五千兵远迎,并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刘备前军已到,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焚香礼拜。
刘璋亲自到涪城与刘备相会,成都到涪城三百六十里,刘璋已到,派人迎接刘备,两军皆屯于涪江之上。刘备入城,与刘璋相见,各叙兄弟之情。饮宴毕,各回寨中。庞统、法正劝刘备席间杀刘璋,以取西川。刘备说:“我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不可行。”庞统、法正再三劝说,刘备只是不从。次日,复与刘璋宴于城中。席间,庞统与法正导演“鸿门宴”,受到刘备的斥责而止,刘璋与刘备欢饮至晚而散。次日,刘备受刘璋的委托,率军去葭萌关,抗拒张鲁。刘备入蜀后一年,注意收买人心,却未与张鲁打一仗,在蜀中引起议论。此时,张松串通刘备之事暴露,刘璋斩杀张松,下令各部与刘备断绝关系,注意防备。刘备即斩刘璋派来的监军使,进兵涪城。涪城守将杨怀、高沛二人在迎接刘备时行刺未成被斩,刘备随即率军进据涪城。
刘璋得知刘备杀了杨、高二将,进据涪城,大惊说:“不料今日果有此事!”刘璋即令刘碛、泠苞、张任、邓贤四将率军五万,星夜往守雒城,以拒刘备。刘碛、张任守城,泠苞、邓贤引兵二万去雒城前面六十里,依山傍险扎下两个寨子,以阻刘备临城。刘备率兵攻克了两个寨子,邓贤被斩,泠苞被俘。刘备优待川军,愿降者充军,不愿降者放回,并放回被俘的泠苞。刘碛忙派人向成都求救,刘璋即遣其长子刘循及吴懿、吴兰、雷铜领兵二万增援雒城。刘备占据二寨后,即议进攻雒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黄忠率领走大道,另一路由庞统魏延率领走小道。张任在小道落凤坡设伏兵,袭击刘备。刘备在出发前,看到庞统之马不驯,便将自己所骑之白马换给庞统。庞统一路行至落凤坡,张任伏兵看到骑白马的认为是刘备,便乱箭齐箭,将庞统射死。魏延后路被断,便取大路杀奔雒城,又被川军围住,幸得黄忠救出。刘备兵败,退回涪城。刘备坚守涪城,派关平去荆州请诸葛亮。
诸葛亮接到刘备之信后,即安排好荆州守备,由关羽拒守荆州,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辅佐关羽。诸葛亮叮嘱关羽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诸葛亮亲统兵入川,先拨一万兵教张飞部领,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又拨一支兵,教赵云为先锋,溯江而上,会于雒城:诸葛亮随后引简雍、蒋琬等起行。张飞听从诸葛亮的嘱咐,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径取汉川路,前至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是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据住城郭,不竖降旗。张飞离城十里下寨,每日至城下挑战,严颜坚守不出。张飞连日在城下叫骂,严颜终不出战。张飞心生一计,传令叫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严颜连日不见张飞动静,便叫数十小军扮作张飞砍柴的军士,混入张飞军中,探听消息。张飞回寨中,有意放出消息说:“今夜从小路偷过巴郡。”严颜得此消息,即准备袭击。是夜三更,严颜引兵伏于林中,看到张飞过去,伏兵尽起,袭击车仗。其实过去的是假张飞,骗得严颜伏兵杀出。此时,四下里鼓声大震,张飞引众军杀来。严颜见了张飞,举手无措,交战不十合即被张飞生擒。张飞引军入城,安抚百姓。张飞坐于厅上,刀手把严颜推至。张飞喝退左右,亲解其缚,扶其正中高坐,低头便拜。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巴郡至雒城,都是严颜属下。张飞以严颜为前部,所到之处,都皆归顺。因此,张飞得以先到雒城。
刘备预计诸葛亮等将到雒城,便准备进兵。刘备乘蜀军不备,于夜间劫寨。汉军拥入大寨,放起火来,蜀兵奔走,连夜退入雒城。刘备于中路下寨,次日引兵直到雒城,围城攻打。诸葛亮到达雒城以后,即议攻取雒城之事。蜀降将吴懿说:“城中有刘璋之子刘循,辅将刘碛、张任。刘璝不打紧,张任极有胆量,不可轻敌。”诸葛亮说:“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诸葛亮到城东金雁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定下抓张任之计。诸葛亮回到寨中,令黄忠、魏延到金雁桥南五六里处芦苇两边埋伏,张飞引一军伏于山东小路,赵云引一军伏于金雁桥北,阻止张任逃回。此时,刘璋又派卓膺、张翼二将前来助战。张任教张翼与刘碛守城,自与卓膺为前后队出城退敌。诸葛亮乘坐四轮车过金雁桥来,迎战张任。待张任冲杀过来,诸葛亮便弃车上马退过桥去。张任追赶过了金雁桥,刘备、严颜领左右军冲杀过来,张任知是中计,急回军时,桥已被拆断。欲往北去,又见赵云一军隔岸摆开,遂不敢投北,径往南绕河而走。走到五六里处,黄忠、魏延两支伏兵从芦苇中突起,枪戳刀砍,张任大部分军马皆被执缚,只引数十骑往山路而走,正撞着张飞。张飞大喝一声,将张任活捉。卓膺在刚过桥时知道中计,便向赵云投降了。张任被捉后,坚决不肯投降,刘备只好将他斩了。次日,刘备令一班降将至雒城边大叫劝降。刘碛在城上大骂,不肯开门投降。张翼将刘碛一刀砍了,开门投降。刘循开西门走脱,回成都去了。刘备取得雒城以后,即派人安抚所属州郡,并议攻取成都之事。
刘璋为抗拒刘备,派黄权去汉中向张鲁求救兵,以二十州相酬。此时,马超刚投靠张鲁,愿引兵出汉中抗击刘备。刘备进军成都,必须攻取绵竹,诸葛亮用计收降绵竹守将李严、费观,顺利占据绵竹。正要向成都进军之时,接到葭萌关守将孟达急报:“张鲁派马超攻打葭萌关。”刘备与诸葛亮计议,令魏延引五百哨马先行,张飞第二,刘备后队,向葭萌关进发。张飞与马超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刘备见马超英勇,甚爱之,欲收降马超。诸葛亮用计收马超,他掌握了张鲁欲自立为汉宁王和谋士杨松极贪的情况,派人至汉中以重金贿赂杨松,向张鲁陈述:”刘备是当今皇叔,可保你为汉宁王。”张鲁大喜,便派人至葭萌关令马超退兵。马超不肯退兵,经过三次催促,马超仍不退兵。张鲁疑马超有变,便阻住马超退路。马超在进退无路之时,刘备派人劝说马超归降。
马超归降刘备以后,愿为刘备进兵成都的前部。马超领兵至成都城下,刘璋以为张鲁救兵来到;但听到马超要他投降刘备时,惊得面色如土,气倒于城上。刘璋在众官救醒以后,后悔莫及,认为不如投降,以安百姓。次日,刘备命简雍至城门,刘璋令开门接入。简雍入见刘璋,具说刘备宽宏大度,并无相害之意。于是,刘璋决意投降,厚待简雍。次日,亲持印绶、文籍,与简雍同车出城投降。
刘备进入成都,入主西蜀,自领益州牧。请刘璋佩领振威将军印绶,全家尽赴南郡公安住歇。至此,刘备得荆州和巴蜀之地,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1、《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2、《三国志·刘璋传》记载:“(张松劝刘璋时说):‘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刘璋和刘备当时还没有见过面,也没有打过任何交道,为什么说是“肺腑”呢,就是因为刘璋是汉室宗亲,而刘备也是,他们的祖上是一家,所以才能成为“肺腑”。
3、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说刘备是“帝室之胄”,也就是汉室宗亲。
4、《三国志·刘琰传》:“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善谈论,厚亲待之。”刘备重用刘琰的原因是“以其宗姓”,也就是他们都是汉室的宗亲。
在三国里,三次叛主投敌,最后被司马懿杀死的是谁?
本文2023-10-24 00:00: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