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东周、西周)有哪些著名的国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周朝(东周、西周)有哪些著名的国君?,第1张

  西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西周朝皇帝谱

  文王

  在位51年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武王

  在位5年

  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成王

  在位30年

  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康王

  ——

  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昭王

  在位2年

  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穆王

  在位55年

  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共王

  在位1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懿王

  在位25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孝王

  在位1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

  在位12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厉王

  在位16年

  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在位16年,竟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

  执政14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宣王

  在位46年

  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幽王

  (前781-前771)年在位,在位11年

  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东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

  春秋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 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

  东周帝王谱

  帝王介绍

  元前770年登基

  元前720年去位

  平王(宜臼)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20年(在位50年)

  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而周室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

  元前719年登基

  元前697年去位

  桓王(林)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97年(在位22年)

  平王孙,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就是史书说的“箭射王肩”。

  元前696年登基

  元前681年去位

  庄王(佗)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81年(在位15年)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杀庄王而要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告发,庄王杀死周公。王子克逃往燕国。

  元前682年登基

  元前677年去位

  厘王(胡齐)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77年(在位5年)

  庄王子厘王三年时,齐桓公开始称霸

  元前677年登基

  元前652年去位

  惠王(阆)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52年(在位25年)

  厘王子即位初,庄王还有一子叫颓,而且很受宠。及惠王即位,颓联络众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计划召燕国、卫国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至郑国。颓称王。郑国、虢国国君大怒。四年,郑国和虢国发兵讨伐,杀死颓,又立惠王。惠王十年的时候,赐齐桓公为伯。

  元前651年登基

  元前619年去位

  襄王(郑)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9年(在位32年)

  惠王子惠王王后生子叔带,很受惠王宠爱,襄王也很畏惧他的势力。三年,叔带勾结戎、翟讨伐襄王,襄王要杀叔带,叔带逃往齐国。齐桓公派管仲平灭威胁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灭威胁晋国的外戎。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拒绝于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礼的款待,回国。九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卒。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元前619年登基

  元前613年去位

  顷王(壬臣)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3年(在位6年)

  襄王子

  元前612年登基

  元前606年去位

  匡王(班)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06年(在位6年)

  顷王子

  元前606年登基

  元前585年去位

  定王(瑜)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85年(在位21年)

  匡王弟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孙满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庄王死。

  元前585年登基

  元前571年去位

  简王(夷)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71年(在位14年)

  定王子简王十三年,晋国国君厉公被杀,晋国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为悼公。

  元前571年登基

  元前544年去位

  灵王(泄心)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44年(在位27年)

  简王子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杀死齐国君庄公。

  元前544年登基

  元前521年去位

  景王(贵)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23年)

  灵王子

  元前520年登基

  元前520年去位

  悼王(猛)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20年(在位0年)

  景王子景王喜爱儿子朝,但景王死后国人立长子猛为王但被子朝杀死

  元前519年登基

  元前476年去位

  敬王(丐)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76年(在位43年)

  景王子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元前476年登基

  元前468年去位

  元王(仁)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68年(在位8年)

  敬王子

  元前468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定王(介)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27年)

  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这是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

  元前441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哀王(去疾)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0年)

  定王长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这里就将哀王,思王列在一起

  元前440年登基

  元前425年去位

  考王(嵬)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25年(在位15年)

  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死后,儿子威公代立。威公死后,儿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儿子在巩这个地方,号东周惠公。

  元前425年登基

  元前401年去位

  威烈王(午)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01年(在位24年)

  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给与韩、魏、赵诸侯的身份

  元前401年登基

  元前375年去位

  安王(骄)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75年(在位26年)

  威烈王子即位这一年,楚国盗杀楚声王

  元前375年登基

  元前367年去位

  烈王(喜)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67年(在位8年)

  安王子

  元前367年登基

  元前321年去位

  显王(扁)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21年(在位46年)

  烈王弟显王五年,秦献公称伯。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元前320年登基

  元前314年去位

  慎靓王(定)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14年(在位6年)

  显王子

  元前314年登基

  元前256年去位

  赧王(延)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256年(在位58年)

  慎靓王子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墨子相对来说厉害一些

鲁班,又称公输盘,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被后世木匠尊为“祖师”。今有成语“班门弄斧”, 比喻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不自量力就好比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可见鲁班,那是当时顶尖级的 人才。可是偏有一人敢于“班”门弄斧,并且让鲁班输的是心服口服,哪是谁那就是先秦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墨子。 墨子与鲁班之间的较量由来已久。

1、其实,是鲁班先向墨子发起挑战的。 有一次,墨子做研制“飞机”的实验,“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参见《韩非子· 储说左上篇》),墨子的弟子都非常赞叹,说老师您真行,用木头做个东西,能在天上飞。但墨子却说:“这个鸟东东,花了我三年的时间,只飞了一天就落下来了。还不如我以前做的车輗,用一尺长的木头, 一个早上就能做好,可以载重三十石,而且很长时间都不散架。”。大概墨子就没有再去研制“飞机”了, 而是去潜心钻研改进地上的交通工具了。鲁班知道了这个事,心想,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也削竹、木做成 鹊(做了多长时间不知道),做成了让它飞上天,三天没有落下来。公输盘自己认为很精巧,到处夸耀。 于是墨子对公输盘说:“你做的鹊,不如我们这些匠人现在做的车轴上的销子,一会儿削成一块三寸的木 头,可以载重五十石。我们平常所做的事,有利于人,可称作精巧;不利于人,就叫作拙劣了。”(参见 《墨子-鲁问》)[1] --这是鲁班与墨子第一次较量。

2、有一次,鲁班从鲁国南游到了楚国,开始计划制造船战用的武器“钩”、“镶”设备,敌船后退就用钩钩住它,敌船进攻就用镶推拒它。鲁班精确 计算钩与镶的长度,制造了合适的兵器。楚国人的兵器适用,越国人的兵器不适用。楚国人凭着这种优势, 又屡次打败了越国人。公输盘于是夸赞他制造的钩、镶的灵巧,告诉墨子说:“我船战有自己制造的钩、 镶,不知道您所谓的‘义’是不是也有钩、镶”墨子回答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 我以‘义’为钩、镶,以爱钩,以恭敬推拒。不用爱钩就不会亲,不用恭敬推拒就容易轻慢,轻慢不亲近 就会很快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敬,如此互相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会用钩来阻止你; 你用镶来推拒人,人也会用镶来推拒你。互相钩,互相推拒,如此互相残害。所以,我义的钩、镶,胜过 (参见《墨子-鲁问》)这是鲁班与墨子第二次较量。鲁班那个气啊,墨子你这不是唱高调吗就不能来点实际的吗鲁班决心要与墨子大大地PK 一番,

3、 鲁班为楚国研制出了一项科技成果,尖端武器-- “云梯”,专门用来攻城的。云梯造好以后, 马上实践应用,准备使用它攻打宋国。史上闻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此上演: 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郢都,会见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何指教”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 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 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 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公输盘服了 他的话。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 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象彩车与破 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 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 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象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 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你说的很好!但是,公输盘已经给我造好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 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 术还有余。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墨子说:“我也知道用什 么办法对付你了,我也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 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 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 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鲁班主战,墨子主和。

墨子究竟是靠什么战胜了鲁班

一、“德行”;二靠“言谈”; 三靠“道术”。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是墨子提出的关于墨家贤者的三项标准(参见《墨子-尚贤上》)。墨 子止楚攻宋,为墨家贤者树立了楷模,让人赞叹。南方在野试为网友浅说墨子战胜鲁班的三个法宝,让大 家了解墨家“贤者气象”的独特魅力: (1)“厚乎德行”:春秋战国,人民为战乱所害,于是墨子首创墨家学派,以兼爱非攻立教,反对 大国攻小国,强国攻弱国。墨子以兼爱天下为德,以百姓苍生为念,考虑的是如何“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所谓慈能生勇,仁者无敌,墨子真的是义之所在“虽千人去,吾独往”。庄子就赞扬墨子“摩顶 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由于墨子人格强大的感召力,“墨子之门多勇士”,践行心中仁义。先秦墨家既 是一个思想学派,又是一个由民间草根所结成的志愿者社团。《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 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

二、“辩乎言谈”:墨子非常重视“谈辩”的作用。《墨子-小取》指出:“夫辩者,将以明是非 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也就是说:辩论的目的,是要分清 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搞清同异的地方,考察名实的道理,断决利害,解决疑惑。为了达到这些 目的,论者要“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探求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言论。 所谓“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就是要用名称反映事物,用言辞表达思想,用推论揭示原因。 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墨家辩学”突出的特点:一是重视概念与定义,以 实命名,墨子《经上》《经上说》《经下》《经下说》几乎全部都是名词、概念与定义;二是强调“知类”, 即知道事物的类别,按类别归纳,按类别演绎;三是注重“明故”,明了根据、理由,认为辩论的规则之 一,就是有理的服从无理的。墨子在止楚攻宋时,先与鲁班辩论,批评鲁班“不杀少而杀多”,后与楚王 辩论,批评楚王“患了偷窃病”,令鲁班和楚王皆哑口无言。在这个过程中,墨子先是引蛇出洞,请对方 来依据事实识别概念,为“义”“偷窃病”归类命名。等对方在不知觉中归类命名之后,墨子就运用类推 的方法,按类别来演绎,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荒谬。是与非,在逻辑高手墨子眼里就黑白一般分明,鲁班 和楚王岂能辩得过墨子。鲁班和楚王最终讲不出理由来了,又不想遵守辩论规则,于是楚王扔下一句话: “你说的虽然很好!但是公输盘已经给我造好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三、“博乎道术”:所谓艺高人胆大,墨子以一人之躯,入虎狼之国,非匹夫之勇也。墨子所带领 的墨家学派,能工巧匠多得是。今有“墨守成规”之说,其实间接赞扬了墨家善于守城。墨子本人就是当 时顶尖的防务专家。《墨子》十五卷,其中第十四、十五卷全篇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墨子》 中的守城战术及其丰富,仅存的十一篇就几乎含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守城术。墨子兵法有三个特点: 其一,专门研究防务问题;其二,在防务战略上强调“太上无败”的强国方略、居安思危的战备理论;其 三,在防务战术上注重尖端科技与武器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如此,墨家学派中,有研究光学的,有研究力 学的,有研究数学的,甚至有研究宇宙论,物质论的。墨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 墨子说: “圜,一中同长也。”(《墨经上》) 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经上》), 墨家非但长于实践,而且善于发现。先秦墨家学派可谓卧虎藏龙,有当时最高超的技术与理论专家,他们 带着自己发明的“高科技武器”,心怀兼爱,胸藏兵法,奔走于战乱之间,面无惧色。所谓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鲁班与墨子在楚王殿前进行“沙盘演练”,九番较量之后,公输盘黔驴技穷,墨子还有高招 没有亮出来。公输盘技不如人,于是恶从胆边生,想杀死墨子。哪里知道,墨子早就料到了他们这一手,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早已安排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手持守御器械,在宋国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墨子 说:“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公输盘和楚王理屈词穷,技术又不如人,暴力手段又解决 不了问题,只有休兵作罢了。 后人在称赞墨子的“言谈”与“道术”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墨子在“德行”方面强大的感召力。这 是因为,人们忽视了一个细节。公输盘在技术发明方面是从不肯认输的。在此之前,公输盘曾两次与墨子 公开较量,但都不服气。但墨子“止楚攻宋”,所展现出的“贤者气象”,可谓给鲁班先生一当头棒喝,使 鲁班幡然觉醒。 后来,公输盘对墨子说:“我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我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我宋国, 假如是不义的,我不会接受。”墨子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你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了你之后,给你 宋国,假如是不义的,你不会接受,这是我把宋国送给你了。你努力维护义,我又将送给你天下。” 见《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 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节自《墨子鲁问》 墨子破云梯(故事来源《墨子公输》)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子 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 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节自《墨子鲁问》

1、巫山神女

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她在紫清阙里,向三元仙君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瑶姬生性好动,那里耐得住仙宫里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终于带着待从,悄悄地离开了仙宫,遨游东海。但是,当她看见大海的暴风狂涛,给人间造成严重的灾难时,便出东海腾云西去。

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千峰万岭,阅尽人间奇景,好不欢快。岂料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却见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民。瑶姬大怒,她决心替人间除龙消灾。于是,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

待到风平浪静,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园、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为着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当即从黄河来到长江。然而,山势这般高,水势这般急,采用开山疏水之法,谈何容易。正当夏禹焦急万分的时候,瑶姬为夏禹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乃唤来黄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术,助夏禹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瑶姬致谢。上得山来,只见眼前一块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会,青石化为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继而又形成团团青云,霏霏细雨,游龙、彩凤、白鹤飞翔于山峦峡谷之间……夏禹正在纳闷,美丽动人的瑶姬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瑶姬说:"你治水有功,但还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边说边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送给夏禹。水患虽已治理,瑶姬并未离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巅,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

年复一年,她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终于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她的待从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块块屏障,一名名卫士,静静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

神女峰的传说,在巫山地区流传甚广,其说不一,古代巫山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心目中"神女"尊称她为"妙用真人",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即神女庙)。山腰上的一块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

2、大禹治水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3、长江与黄河

远古时,在须弥山外的青涧洞里,住着青黄二条孪生龙,它们嫉恶如仇,常常与那作恶人间的东海之滨的“魍魉”作战。

有一年,人间大旱,山神土地纷纷告急天界,如来佛知道两条龙深谙人间世道,便差青黄二龙来到人间。不久,青黄二龙便查知,原来是“魍魉”二妖又在人间作怪,它让魔子魔孙分散到人间,到处放火。又用魔力让每个人心里藏一种“疠火”,互相作恶,搅乱人间清凉世界,于是很多人都崇拜它跟随它。

青黄二龙决心替人类除去恶魔,重整人间正道。他们化装成二个出家人,以治病疗邪为名祛除人的恶念心疾。相传“魍魉”二妖毒害人们,使人们患了一种怪病,只有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才能暂时缓解病痛带来的痛苦。

天界的青黄二龙看到人间的疾苦,便化装成和尚来到人间为人们送去朱砂、珍珠、海藻配置的药,经过调治,很多人恢复了良心,解除了痛苦。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奔走相告,三个月后,成千上万的病人痊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们也纷纷传说来了二位活神仙。

魍魉”听说有人破了它们的法术,于是便派手下两员干将,鳄鱼精和蛤蟆精来探听虚实。那蛤蟆精一肚子坏水,诡计多端,它和头脑简单而又凶悍的鳄鱼精扮成二个病人,来到和尚居住的地方。

蛤蟆精看到,坐在树阴下的两位和尚,头上放出青黄两道光,知道对方神通广大,于是心生一计,它告诉鳄鱼精这是俩个小毛神,不必放在心上,让鳄鱼精坐那歇息,它一个人便可以把俩个小毛神抓回去。鳄鱼精一听大怒,功劳不能让蛤蟆精一个人拣了。于是现了原形,张开铡刀般的大嘴直扑两个和尚。

两位和尚早知是两个妖精来了,不动声色,见鳄鱼精忽现原形直扑过来,其中一位对准鳄鱼精打出一个弹子大小的龙珠,一下便把它打翻在地。鳄鱼精见势不妙翻身要逃,另一个和尚手一翻,便把它抓个脑浆崩裂。蛤蟆精却趁此机逃回,告诉“魍魉”是青黄二龙在拯救人们。

“魍魉”大怒,亲自带五万妖兵前来挑战,青黄二龙吩嘱所有医好的人们,隐藏起来千万不要出来,于是驾云布阵,在空中迎战“魍魉”。

青黄二龙各施法力,与妖兵大战了七天七夜。“魍魉”二魔眼见自己的妖兵越来越少,不甘失败,于是商量了一个歹毒的主意,“魍魉”二魔各施妖法将自己的妖兵分南北排成两条长蛇似的火龙阵,缓缓向中间挤来,所到之处,万物化为焦土,它们妄图把青黄二龙和人们烧为灰烬。

青黄二龙已经和妖兵苦战几天几夜,身疲力竭,当他们看到“魍魉”二魔的险恶用心时, 不顾安危,化成青黄两条冰凉的大河,分别迎着两条火龙而去。

当它们与“火龙”接触时,水火相遇,激起巨大的旋涡,将妖兵纷纷卷入河中。三天三夜后,两条“大龙”用他们巨大的身躯渐渐地把“火龙”压在身体下。消灭了恶魔,两条大龙也耗尽了元气,渐渐嵌入地下,形成了现在的长江与黄河。

直到今天,长江和黄河两岸的炎黄子孙,仍靠江河的养育,生生不息地繁衍着。

4、长江的由来

相传几万年前,人们还过着披树叶、吃野果的生活。好些人同住在一起,没有房子,只在树上搭个窝。那时候,还不知道种地人们整天东奔西走,打猎捕鱼过日子。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一只大乌,落下来象座山,光这腿就有一二十丈高,飞起来翅膀一展,象阴了天。老虎、豹子、大象、蛇它都吃,找不到野兽就吃人。嘴巴含住个人,头颈一伸,就咽了。

自从来了这只大鸟,人们不能安生了,老是搬来搬去躲大鸟。大鸟越来越凶,天天吃人。又过了好多好多年,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这一天,大家围着火堆在烧野兽吃,一阵天阴,大鸟飞来了。人们一惊,知道又要遭殃了。谁知大鸟看见火,一抖身,慌里慌张飞走了。人们发现大鸟怕火。

这一来,有办法了,人们决心赶跑这只大鸟。于是聚集了好多人,点起火把追赶。大鸟见眼前成了火海,吓得飞起就跑。人们紧紧迫赶,超追越近,大鸟翅路用劲一扇,呼的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火被刮灭了。大鸟一阵高兴,又吃了许多人。人们吃了一次亏,就又生了一个办法,找来许多红颜色的东西,顶在头上,远远一看,象是火,来吓唬大鸟。

大鸟使着劲扇翅膀,“火”刮不灭,它害怕了,就没命地飞跑。人们喊着追着,从高山到海边,从海边到中原,不知追赶了多少天,把大鸟累坏了。这天,大鸟飞到现在的青海境内,实在飞不动了,落下来喘喘气,可一下人们追上来了。大鸟一展翅膀,混身酸疼,飞不起来了。眼看就要被人捉住,大鸟急忙下了个蛋,那蛋见风就大,顷刻象山一样,挡住了人们的去路。

人们拿来斧子、凿子、锤子,叮叮当当凿乌蛋,三天三夜没有停手。鸟蛋终于裂了缝,大鸟又气又累又怕,一伸腿就死了。大鸟伸腿死的时候,蹬住了鸟蛋,这边人们又正下死命凿打,两边一用力,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鸟蛋崩开了。大鸟的蛋一崩,蛋清哗地流出来,向西滚滚而去;接着涌出蛋黄,向东流去。向西流去的蛋清成了长江;向东流去的蛋黄就成了黄河。

5、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胡老爷子

民国时期,采金行当里最有名的手艺人莫过于胡三太保了。他的原名叫做胡太原,只是因为深通采金古法,做过几单子大买卖,又加上机辨无双,口若悬河,便聚集了一帮地痞流氓,成了人多势众,亦匪亦盗的采金门派之一,江湖上便尊称他为胡三太保了。

传说早年间,他带人在湖南资水一片采金,寻到了一处无名金矿的附近。摸索了三日,在江底的一处寺庙遗迹的佛像下面,发现了一个这个重达三公斤的狗头金。这块狗头金的形象出奇的诡异,像极了一块令牌,中间是一个被处以极刑的女子,两行红色的锈迹从两颊滑落,表情痛苦,看起来怨气十足。尤其是令牌的下面,天然的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死’字,令人胆颤心惊。

当时,湖北的一位的破衣烂衫的老道前来,当时悚然,言称这东西来历不详,原先就是被□□在古寺的大雄宝殿之下,后来长江改道,便被埋在江底的淤泥中。没想到竟被胡三太保给挖了出来,除非将其重新投掷于江底,永不见天日,不然会有大难发生。

但是胡三太保哪里肯信,便叫人把这个道人赶了出去。谁知道没过多久,胡三太保这一拨人中就有人晚上去喝酒,一夜未归。第二天就被发现死在小道上,身子都已经冰凉,脑袋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咬掉了半个,死的不能再死了。紧接着再次下水,有一个采金的老手,经验丰富,世代是做河兵出身的,在水里犹如浪里白条,能和游鱼媲美。却无缘无故的被水草缠住了脚踝,生生溺死在了长江水底,被人发现时皮肤已经被泡的发白发皱。

开始所有人都还以为是个巧合,谁知道打从这以后,总是隔三差五的出事情,后来又接二连三的死人,要不然是溺死在水里,要不然是一言不合被人捅死,甚至还有逛窑子时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总而言之,死相都不太好看。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渐渐便传开了。

所有人都觉得心惊,都觉得就像那个老道讲的一样,前些日子从江底大雄宝殿残骸下摸到的狗头金和江底的老物件犯冲。令牌上有个‘死’字,这东西一看就很邪 乎。还有人讲,自从胡三太爷得了这块狗头金,夜半如厕的时候,总能隐隐的听到黑暗中有女人哭泣的声音,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影。

这件事越传越邪乎,后来实在没办法了,胡三太保也害怕了,便重新派人请来那个老道,让他帮着改改风水。老道嘱咐胡三太保祭了三牲,带领一帮人给长江大王磕头谢罪。并且把那块‘死’字令重新放回到江底的佛像下,才算完事。

说来也怪,自从胡三太保按照老道的嘱咐,把狗头金放回江底,所有的怪事就断了,也没人会突然横死了,这件事被老长江里的人津津乐道,一直流传了下来。再后来,大名鼎鼎的胡三太爷就忽然宣布金盆洗手了,一直活到了一百零三岁才死掉。

墨子和鲁班最出名的一场PK,便是两人围绕楚宋之间的战争,展开中国早期的“军事沙盘”推演,最后墨子胜出,成功地帮助宋国避免被楚国进攻。而在墨子救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墨子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说是“套路”。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鲁班是中国木匠的祖师爷,他发明制造了云梯。云梯在春秋战国时期攻打城池时,可以快速地把人输送到城池之上,就是能把人从低空间位置送到高空间位置的设施。2000多年前的云梯,对于那个时候的战争而言,是一个先进的武器。春秋战国时代鲁班发明的云梯,与现今消防救火时使用的梯子非常接近,只不过现在的云梯机械化程度更高了。当云梯发明制造出来后,楚国的国君跃跃欲试,想用云梯去攻打宋国,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墨子》。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为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为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弃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国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盘既鲁班,公输是他的氏,盘是他的名字,盘通假班。因为公输盘是鲁国人,所以又称鲁班。那个时代的人习惯用自己国家的名来自称,比如商鞅,他是魏国人,所以他又自称魏鞅。子墨子既墨子,前面的“子”是当时称呼上的一种习惯。

译文:

公输盘为楚国发明制造云梯机械,云梯造好后,楚王就想利用这个云梯去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就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首都郢(在今天湖北的江陵),见到了公输盘。公输盘问墨子:“夫子,你是受谁的命令来的?”墨子回:“没有谁派我来,因为北边有一个人侮辱了我,我希望你能帮我去杀了他。”公输盘听后面露不悦。墨子又说:“我给你10金。”公输盘说:“我有自己坚守的道义,怎么能够去杀人。”

听到公输盘这样说之后,墨子很庄重地站起来,对着公输盘拜了拜说:“我从北方来楚国,是因为听说你制造了云梯,并且要拿着这个云梯去攻打宋国,那请问宋国有什么罪?楚国土地很多但人口不足,你们去攻打宋国,就是牺牲你们自己不足的人口去争取你们已经很多的土地,这可不是明智的做法;宋国没有罪你们却要去攻打它,这不是仁慈之举。你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去力争说服君王,这可不能算是对君王的忠心。

如果你们打输了,是不是说明你们不够强大。杀一个人你说不义,跟随楚王去杀宋国的百姓,你的道义是不杀少而杀多吗?那么请问你的道义是什么?”公输盘同意墨子的说法。墨子问:“那你怎么还要去攻打宋国呢?”公输盘回:“因为我已经进谏了楚王,楚王已应允。”墨子说:“能带我去见楚王吗?”公输盘说:“可以。”

墨子见到楚王说:“国君,我今天见了这样一个人,他自己家有华丽的马车,还要去偷邻居家的破马车;他有华丽的衣服,还要去偷邻居的破旧短衣服;他家里有腊肉,还要去偷邻居的糟糠;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楚王说:“这人一定是有偷盗的癖好。”

墨子又说:“你们楚国方圆五千里,如此的辽阔,而宋国就只有五百里,这就像有了华丽的马车还要去偷破旧马车一样;楚国有洞庭湖,到处都是犀牛麋鹿这样的野生动物,长江和汉江里,有鱼有鳖有鼋,已经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了,而宋国没有兔子也没有鱼,这就像有了腊肉还要去偷糟糠一样,楚国有长得很高的长松、文梓、樟木、楠木,宋国连高一点的树木都没有,这就像有了华丽的衣服还要去偷破旧短衣服一样,”

国君说:“你说的对,但是公输盘已经为我打造好了云梯,我一定会赢的。”于是墨子邀请公输盘演练。墨子把自己衣服上的带子解下来作为城池,作面前的碟子作为军械,公输盘多次改变攻城的方式,墨子都守住了。公输盘攻城的军械全部都用过了,墨子守城的方式还有没用到的。这时公输盘辞塞了,只能说:“我知道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打败你,可是我不告诉你。”墨子听到后便说:“我知道你打败我的方法,但我也不说。”

楚王询问原因。墨子说:“公输盘打败我的方法不过就是杀了我,我被杀之后,宋国就没有人能守城,你们也就可以攻城成功。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已带领300多人,带着我为他们准备好的守城军械,在宋国的城池上迎接楚国的来犯,即使你们杀了我也是不可能赢的。”楚王听后说:“我不攻打宋了。”“止楚攻宋”成功。墨子靠着一己之力成功地阻止了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是鲁国人,楚国攻打宋国应该是一件与他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事情,据说墨子为了“止楚攻宋”在去楚国的路上,磨破了三双草鞋,他为什么会对这件事如此急迫和上心呢?王公贵族和诸侯们的战争有输赢,而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在战争中是没有输赢的,并且是战争中最悲惨的那一部分人。

那个时代的人看重的是家不是国,在思想里只有家国的概念,没有国家的概念。到战国中后期的屈原时代国家的概念才逐渐建立,在屈原以前,人们是哪里适合自己、重用自己就到哪里安家。比如,公输盘出生鲁国人却生活在楚国;墨子是宋国人生活在鲁国;孔子祖先是宋国人,也生活在鲁国;魏鞅即商鞅,出生在小魏国,曾在大魏国生活过,后又从大魏国到秦国做官。

墨子“止楚攻宋”的行为与他出身社会底层,深知底层民众的疾苦,以及当时“国家”这一概念还没有建立有关,同时也出于墨家帮助天下的弱者对抗强者的使命。墨家的主要核心思想兼爱和非功也体现在了这个故事中。

相关联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449htm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简介: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恋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赢政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另两资料:一、他在位37年,而为其修建陵墓的时间就长达36年;二、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当时的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调查发现,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了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地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舒特。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才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附录一:

陵园工程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如此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锻炼的新皇帝惊慌失措,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幅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奈何”的哀求。这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迎合,并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37~38年之久,在我国陵寝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其修建的时间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

附录二:

秦陵风水的传说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份。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过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见《秦始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附录三:

陵墓内果真有飞雁吗?

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

周朝(东周、西周)有哪些著名的国君?

  西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