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献与陈宦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谭献与陈宦,第1张

谭献与陈宦

 谭献作为陈宦的恩师,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其“忧生念乱”的创作理念;勤谨务实的行政作风;其爱国主义精神;其宽厚、廉洁、勤苦治学的美德。

 关键词:谭献;陈宦;忧生念乱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经亘古未有的变局,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变。这个时代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近代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对近代史研究别具价值,对今人更具重大意义。”学术界对谭献的研究比较着力于其文学方面,比如姚振黎的《谭献词学发微》系统地探究了谭献词学。但是关于他和陈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他的影响还没有专文进行论述,尽管赖晨在《北洋军阀陈宦的另一面》、《陈宦隐逸二十三年之久的原因探析(1916——1939)》、《关于陈宦与锡良关系的两个问题》等文章中有所涉及。这些文章是本文的起点和基础。给本文提供了思路和起点。本文欲就谭献生平及其品质、他与陈宦的关系及对其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分析,以加深对这两个近代著名人物的研究,以求知人论世。观照古今。

 一、谭献生平及其与陈宦的关系

 谭献(1832——1901),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半厂 、仲仪(又署谭仪)、山桑宦、非见斋、化书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襁褓之中生父逝世,10岁嗣父(其过继给伯父)逝世,家无隔夜粮,靠寡母针线女红过活。15岁中秀才,16岁设帐授徒,博束修养家。20岁受知于学政万青藜,经岁考、科考补为廪生,每月有3两膏火银,生活渐有改进。他曾经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游学四年(1854——1858),在福州任幕僚7年(1858——1865),在杭州诂经精舍、书局、藩府任监院、主校、幕僚9年(1865——1874),并在1867年考取举人,屡考进士不第,于1874年捐纳为县令。被委任为安徽歙县、全椒、怀宁、合肥、宿松、含山(未莅职)县令13年(1874——1887)。辞官回家隐逸3年之中,因为家境贫穷,“庚寅辛卯,座主张南皮尚书督两湖,招之至江夏,聘为都会经心书院讲席,遂为院长两年矣。”任山长近两年(1890,2——1891)后,因病回乡隐逸10年以诗书自娱,1901年6月逝世于家中。

 谭献和陈宦认识并有接触是在武昌经心书院的时候(1890,2——1891),他们两人的身世、家境、童年经历都很相似,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谭献出生于杭州书香门第,祖父是举人,父亲是秀才,但是他在襁褓中就失去了不到四十岁的父亲,“十五岁就宗文义塾读书,补弟子员。十六岁,乃为童子师。岁修脯不及三十缗,养汝祖母不足,赖针纫佐之。尝力疾寒夜操作,龟手流血。予啜泣于旁。”陈宦“幼孤而家寒,赖母徐太夫人抚育,朝夕训诲期于成。……母子相依为命,一家皆赖十指生活,艰辛备尝。年十余,一人襥被读于郡之汉东书院,有屋数十楹,寂然无人,君独苦学,至于五年之久,考取县学生员,补食廪饩。调入经心书院为高材生。”陈宦也曾经有过由母亲做针线陪其在寒夜苦读的心酸经历,“血泪横流怕说旧家常。寒夜孤灯寒昼荻,呵冻手。痛阿娘。”谭献曾经当过他两年的老师(1890,2——1891)。当时谭献59——60岁,名望东南,陈宦22——23岁,风华正茂,师生感情甚洽。陈宦在经心书院“受业于谭复堂先生,有膏火银,始无冻镊之虞。”

 当时经心书院有80个学生,由学政在25岁以下的廪生、增生中挑选而来。每个学生住斋舍一间,每月有膏火银3两(相当于银元4。5元,按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人民币900元);按季节发给操衣、皮靴,同时发给一套蓝布长袍、青布马褂作为礼服;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按需发给。每月朔望进行考试,除由分教评阅外,均须送往监院复核,以定优劣,颁发奖学金。“超等为8元,特等为6元,平等为4元。”当时学习好的学子,在经心书院不但可以长进学问,而且可以凭膏火银和奖学金养家糊口,陈宦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将近10年时间。期间两年颇受谭献的关照和影响。

 二、谭献的品质

 爱国。谭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热情和文学理论及其创作方面。他在政治上具有经世致用、维新变法的理想和热情。谭献经历的时代,恰好是鸦片战争前夕,到庚子事变、辛丑和约之时,正好是清中、晚期外患频乱之际。他早年并没有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事业,而是具有经世致用、安邦定国的政治抱负。谭献“少负志节,通知时事,国家政制典礼,能讲求其义,不屑与章句。治经必求西汉诸儒微言大义。读书日有课程:凡所论著,隐括于所为日记。文导源汉魏。”其治经重视今文经学,好言天下治乱得失,故其日记所列师儒表中,首将近代讲求微言大义、经世致用、关心国际民生的公羊学派庄存与、龚自珍、魏源等列为“绝门学”,极为推崇。他有爱国热情,他以36岁中举的身份参与地方政权,拥护洋务运动。当时捐纳为官是被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们歧视的,但他倾心洋务,亲自参与的心情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先后在歙县、全椒、合肥、宿松任县令。在政坛上,由于位微言轻,谭献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始终没有得到洋务领袖们的重用——如果说有一次重用,那就是被洋务领袖张之洞任命为经心书院山长,最后只好退归故里,在野为文,以诗书自娱,以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生命支撑,用审美主义对自己进行精神救赎。如果从政治理想和政治热情来看,谭献“不失为当时地主阶级的开明之士和爱国者。”

 谭献即使在转向文学创作之后,他的经世致用、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并未改变。他认为:文学作品要“忧生念乱”——观察时代风貌、审视社会政治、真实地反映剧变的时代现实并且具有忧患意识。他评介爱国将领邓廷桢的词说:“然而三事大夫,忧生念乱。竟似新亭之泪,可以观世变也。”谈及董毅诗曰:“而忧生念乱,则不能无悲悼感愤之辞。”上溯金元诗歌时,他发现金元时代与当世社会特征之相通处:“感威柄之亵越,悼征赋之繁重,上帝甚蹈。下民孔哀,予辄录当时忧生念乱之言,以求世变之亟。……世治则可以歌咏功德,扬威烈于无穷;世乱则又托微物以极时变,风谕政教之诗,得绸缪婉笃于伦理之中。”可见谭献的文学观来源于儒家诗论的传统政教观,也即谭献所谓:“诗可以观政,可以观化。何以明之?贤士君子,哀乐过人,以诗为史,风谕得失,陈说疾苦,而当时德礼政刑之迹,阅千载而如见。”

 勤谨。他的勤奋严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上;二是政务上。谭献在当时可谓一博古通今的学者,其用力于词学颇深,著作等身。据他自述,填词始于1854年在绍兴村舍时。1878年纂录本朝人词作成《箧中词》五卷,续编一卷,(历史论文 )正集六卷收词五百九十余首,自吴伟业至庄械共二百零九家作品。其历时“二十余年,而后写定”、“以衍张茗柯、周介存之学。”《箧中词》是清人选清词之权威选本,也是晚清时期词坛流传甚广之词选。《箧中词续》四卷仿补人补词之例,录入自边浴礼至许增止共一百九十余家,词约三百七十首。1882年又编成《复堂词录》十卷,其中前集一卷、正集七卷、后集二卷,录入由唐至明三百四十余词人、一千零四十七首词作,此时已“年至五十。其见始定。”又曾取周济《词辨》所选之唐宋佳作逐首品评,成《谭评词辨》一书,示弟子徐珂以入门津筏。谭评侗辨、《复堂日记》及《箧中词》等书,订名《复堂词话》,谭献的主要词学理论俱见于该书。1900年,徐珂经谭献同意,将其散见各书及日记中之论词评语一百三十一则辑为一书,乃录自《复堂词录序》、《箧中词叙》、《周氏止庵词辨跋》、《复堂词自叙》。他不但勤苦于学术,而且勤谨踏实于政务。他在安徽为官之时“在官一以认真做事,切实为民,从不媕娜取容。……对寅僚上下如一家,怀宁附郭为治,仲修以工代赈,遇到公事,每抗颜力争。……其官声好,抚藩对之都尚能优容,省政巨细,每多咨询及之。仲修在任十八个月,颇以劳怨自任,故能声闻益懋,有‘贤吏能员’之称。……到宿松之后,老百姓知道他是个好官,数十年冤抑纷纠,状求伸理,……至于抑强抚弱,尤能不顾一切,有居乡某武进士,平日凌折乡里,每欲勾结官府,以逞其志,仲修毅然拒之,将他劣状申详上宪,其人因之敛迹。”

 廉洁。谭献曾经任高官的幕僚12年,任安徽县令13年,前后为官25年之久,但是当他于1887年因病辞职回家之后:“在杭州无一椽片瓦。全家数口,赁屋而居,一面就医求诊。”一些忮刻薄嘴说他宦囊充足,拥资求安逸,他给自己的儿子的信中说:“挂冠遗履,饰巾待尽,药物自随,山林腾笑。自念流亡早岁,奔走中年,辛苦不足道,而生平获师友之益,稍稍以道义自绳,不敢放纵,百过虽丛,差无诞妄之失,繁诸君子所赖。”夏寅官说他:“自咸丰庚申、辛酉以后,历劫乱离,家无长物,薄宦二十年。萧然儒素。”他人经心书院是因为“晚告归,贫甚,张之洞延主经心书院”。当时山长的年薪有600两银子。

 宽厚。谭献“性和蔼,粹然儒者容。”一日他与友人小饮于楼外楼。“隔座有三个少年,亦杭人。方剧谈,盖臧否乡帮人物也。……纵论于谭,评其所刊之《箧中词》,多谰言。”友人为他感到不平。谭献说:“人孰能无过,苦不自知,若辈所言,或不尽诬。且仆年逾五十,亦幸尚能知非耳。矧彼为醉人,听彼言之,庸何伤!”

 三、谭献对陈宦的影响

 谭献“优生念乱”的文学理念对陈宦的影响最为深刻。陈宦的文学作品真实反映了其注目的时代变乱、“世变之亟”的特征,并力图凭借文学作品以“崇古法先”,观察时代风貌、审视社会政治。如其在《水调歌头》中写道:“逞威权,昧王道,总成空。勤求民隐,忧乐须要与国民。必使千家万户。谨守五伦八德,郅治仰黄农。第一尚廉耻,草偃在风从。”在《南柯子》中写道:“师直方为壮,兵坚不算强。勤修忠信守纲常,制梃亦能挞倒恶贪狼。执政休专断,全民作主张。男儿爱国本天良,皆愿裹尸马革赴疆场。”《八声甘州》中写道:“甚乘时割据逞英雄,万事总凄迷。看悠悠云物,滔滔逝水,恨杀长江。莫说洞吴霸业,赤壁仗周郎。折戟沙沉去,烟锁寒泷。昔日龙盘虎踞,付鱼樵闲话,几度沧桑。指季奴处,一片剩斜阳。试闲行台城旧路,梦草间蹂躏尽牛羊。凄凉是,寒潮呜咽,诉尽兴亡。”陈宦生活在乱世之中。内忧外患不已之时。家国身世之感,通过“寒江”、“台城旧路”抒发兵荒马乱之后人物皆非的伤感,真切感人。陈宦在《寒夜曲》、《织妇吟》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谭献的《渡江云——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一文中也抒发了这样的忧国忧民、自叹身世的伤感:“大江寒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六朝裙履,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天未暮,帘前只是阴阴。”

 陈宦在从政方面的勤谨务实也颇有谭献之风。他在四川期间(1915。5——1916。6)主要做了四件事情:澄清吏治;恢复交通;清乡捌匪;整理币制。尤其在剿匪和整理币制方面。他做得比较成功。那时的四川,四境多盗,萑苻纵横,杀人越货。甚至兵匪不分,地方官懦软不敢穷治,他一开始,即用清乡的办法。但是甲地清乡,歹徒躲到乙地去,乙地开始,又跑回到甲地。和官军捉迷藏。他想出“清族”的措施,查出歹徒姓名的氏族,以“连坐法”。彻底清除,歹徒几无遗漏。“一年之后,民间基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还在辛亥革命期间,革命 发行公债和各种债券。总共有号码的约有1400万元之多,商民无处兑换。受累甚重。票额也由一元跌落到一、二角。陈宦筹出底款——“把衰世凯给他作为特别费的200万大洋作为底款”,通用银币,划一兑现。实行抽筹还本的办法,责成省银行办理。不到数月,票价提到六角以上,同时把那些烂纸——纸币军票悉数烧毁。商民安居乐业。陈宦在川有年。治安和财政均有相当绩效。如果衰世凯不称帝而让他好好干下去,说不定他会把四川整理得更好些。能基本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但遗憾的是袁世凯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陈宦的爱国、廉洁、宽厚、勤苦治学——这些在赖晨的《北洋军阀陈宦的另一面》(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陈宦隐逸二十三年之久的原因探析(1916——1939))(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9期)、《关于锡良与陈宦关系的两个问题》(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0期)三篇论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他这些品质都和谭献相似,可见作为其恩师的谭献,在陈宦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4代,17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少数民族中的夏姓

回族中的夏姓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土家族中的夏姓

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龙山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家骏。

蒙古族中的夏姓

明朝时有蒙古人改姓汉姓夏。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内蒙古准格尔旗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夏日,九界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夏立宛。

满族中的夏姓

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入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合了满族的血液。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满族中有夏姓。

锡伯族中的夏姓

锡伯族夏氏历史与满族夏氏相似。辽宁省沈阳市、新疆等地锡伯族中有夏姓。

侗族中的夏姓

贵州省玉屏县等地侗族中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启

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四代,十七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编辑本段]

唐朝之前的夏氏迁移概况: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考证:东汉时的九江并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另有《晋书》列传第五十八记载:“夏方,字文正,会稽永兴人也。”])

唐朝、宋朝及之后的夏氏迁移概况:据各地夏氏谱牒记载[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初步综合百余部家谱考证],主要由浙江迁江西、苏州等地,江西迁湖南、湖北的黄岗与麻城、安徽等地,苏州迁苏北、安徽等地,河南回迁浙江东部,浙东迁广东,湖广(湖南、湖北)迁重庆、四川、陕南,江西、安徽迁福建、台湾,湖北的黄岗与麻城迁河南南部,江苏、重庆、四川迁贵州、云南;山西迁山东、苏北,苏北、四川迁山东,江西、山东迁东北三省。

近二十年夏氏迁移概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夏氏迁移更趋复杂化,突出表现在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的夏氏向东南沿海的广东、上海、浙江、苏南、福建及北京、山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迁移。

聚集地——迁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唐宋以后,夏姓主要以江南广大地区为其繁衍地,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特别是以浙江的分布最为集中,使得夏姓最终成为了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台湾的夏姓,名列第九十三位,也是台湾的一个大姓。在一般人的经验中,夏姓的人士差不多处处可见,而以夏侯为姓的人却为数不多。这种情形既存在于大陆,在台湾也一样。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夏氏目前也是台湾的大姓,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嘉义、台南、澎湖等地。

郡望

[编辑本段]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后代有名人,载入史籍。如秦代夏无且,是秦始皇的侍医;西汉阴城内史夏宽,东汉夏馥,字子治,与张俭、范滂齐名,泰山都尉、学者夏恭、晋代孝子夏统,皆系会稽郡夏氏家族杰出人物。[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郡望。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据考此郡主要为夏侯氏郡望。

堂号

[编辑本段]

“会稽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参见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秘书堂”: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夏光庭(夏远)九世孙即为北宋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参知政事夏竦)。

夏 远 (光庭) 浙江绍兴人,圣榜公,官名容魁,字光庭,唐肃宗宝应元年任江西,武宁县令,是江西\湖北夏姓始祖。迁到江西武宁县,再分迁江西新建县、德安县、修水县。公举孝廉,擢江右临江郡太守。残唐五代时,藩镇割据,干戈四起,挂冠归隐田园,率其子孙居于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广福乡十都六区,地名清溪町会和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遗爱堂”出自唐人夏鲁奇忠贞守节,以死报国之事。前人事迹,激励后人,代代相仿,万年永垂。

“余庆堂”可能是分堂号,出自《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据浙江海宁夏家兜的夏亚明]。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明德堂”、“尚忠堂”、“务本堂”、“源远堂”、“思孝堂”、“聚奎堂”、 “鹤来堂”、[以下由堂号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补充]“孝恩堂”、“德远堂”、“孝思堂”、“永存堂”、“三余堂”、“六凰堂”、“登茅堂”、“集庆堂”、“彝叙堂”、“龙耳堂”、“崇本堂”、“敦本堂”、“淳叙堂”、“敦睦堂”、“敬承堂”、“光裕堂”、“衍庆堂”、“报本堂”、“汇泉堂”、“植本堂”、“笃厚堂”、“墨庄堂”、“清廉堂”等。

班派字辈

[编辑本段]

《中国夏氏通谱 第一集》已明确夏氏通用新字辈为:

铸鼎开华纪,治水利万民,源自越绍起,嗣向宇寰荣,敬业崇先祖,修文振国声,谦恭求进取,理智尚维新,贤哲如云聚,英才应运生,联宗逢盛世,永庆太平春

使用说明:

1、江西省中北部、湖北省中东部、河南南部、陕西省南部、安徽省西部等地夏氏谱,以“夏光庭[夏远]”公为1世始祖,则自“夏光庭[夏远]”公41世孙开始启用新字辈“铸”;

2、浙江绍兴、江苏泰州、湖南中南部、广西北部、四川大部、重庆大部、贵州部分、云南部分地区,夏氏谱以杞东楼公为1世祖,记载杞东楼公为71世“夏侯显”隐居九江[江西],改单姓称“夏显”,74世“夏昱”,77世“夏竦”,则自杞东楼公109世孙开始启用新字辈“铸”或以“夏竦”公为1世推算,从“夏竦”公33世孙开始启用新字辈“铸”;

3、其他地区,若谱上记载有北宋江州德安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国公、郑国公“夏竦”公,以及记载有“夏竦”公之子、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夏安期”公的,则以“夏竦”公为1世推算,从“夏竦”公33世孙开始启用新字辈“铸”。

即:(1)“夏光庭[夏远]”公41世孙“铸”、42世“鼎”、余此类推;

(2)“夏竦”公33世孙“铸”、34世“鼎”、余此类推;

(3)上述浙、苏、湘、桂、川、渝、云、贵等地的杞东楼公109世孙“铸”、杞东楼公110世“鼎”、余此类推。

夏 XIA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启。

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

夏姓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

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浙江夏姓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姓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姓发展史上最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姓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时政清民和,夏姓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姓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宋代以后,荣载史册的夏姓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夏诚,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代有画家夏迪等。明代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初有山西大槐树夏姓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代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末有闽、粤等地夏姓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唐宋以后,,夏姓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三胡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今日夏姓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九。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夏姓也以"会稽"为堂号。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会稽堂”、“务本堂”、“源远堂”、“尚忠堂”、“思孝堂”、“明德堂”、“聚奎堂”、“遗爱堂”、“鹤来堂”等。

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 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后代有名人,载入史籍。如秦代夏无且,是秦始皇的侍医;西汉阴城内史夏宽,东汉夏馥,字子治,与张俭、范滂齐名,泰山都尉、学者夏恭、晋代孝子夏统,皆系会稽郡夏氏家族杰出人物。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历史名人

夏禹(大禹):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 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黄公:鄞(今浙江省宁波)人,西汉隐士。曾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

夏侯玄:三国时魏国大臣。精玄理,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四聪”之一。

夏 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载入《历代名画记》及《图书集成》等书中。

夏执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

夏 圭: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 迪:元代著名画家,善山水竹石,尤精于绘松。

夏 言:江西省贵溪人,明嘉靖年间作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旋首辅执政,两度为相。

夏 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学者,官至浙江参政。其“君子三惜”说被传为名言。

夏 昶: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原吉: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崇之:湘阴人,明成华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曾向皇上陈述时务五事,解其利弊,具有超前意识。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义士。生而早慧,十四岁随父加入抗清斗争。所著被辑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苏省江阴人,清代小说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学。著有小说《野叟曝言》。

夏 燮:安徽省当涂人,清代史学家。其不满清go-vern-ment卖国行径,强烈抗议外敌入侵,赞赏国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纪事》一书。

夏丐尊: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学家,作品甚丰,有《生活与文学》、《平屋杂文》等,又有译著《社会主义与进化论》等。

夏明翰:湖南省衡阳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生。临刑诗中:“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一个Communistparty人的革命气节。

附1:回族中的夏姓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附2:夏姓宗祠通用对联

〖夏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会稽世泽;

大臣家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夏姓的郡望“会稽”,借郡望表述对夏禹的崇拜。下联典指并歌颂了夏姓的远祖夏原吉历事明代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主管财政二十七年,“为政能得大礼,有古大臣风”。

名列四皓;

望并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隐士夏黄公,字少通,鄞人。避秦匿商山中,为“四皓”之一。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夏馥,字子治,圉人。桓帝时初举直言,不就。名为中官所惮。

名联四皓;

望并三宗。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汉初鄞县人夏黄公,避秦末战乱,与东园公、绮里季、角(Lù 音路)里先生一起隐居在商山,称“商山四皓”。下联典指东汉圉人夏馥,字子治,桓帝初年举直言,他不去。虽然不与当时的官员打交道,但名声却为专权的宦官所惧怕,与范滂、张俭等人同被诬告,不得已逃奔他乡,改变姓名,为人佣工。

真宰相器

有大臣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臣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少年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诸子、律历及佛老,文章典雅藻丽。历官光禄寺丞、礼部郎中、邓州知州、知制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仁宗时任宰相,封英国公。善于结交。著有《文庄集》等。下联典指明代湖广湘阴人夏原吉,字维喆,洪武年间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成祖时官尚书。永乐年间,赴苏、松治水,疏浚吴淞江等,卓有成效。后因上谏而下狱,仁宗即位后复官,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二十七年,从没出过差错。有《夏忠靖集》。

涂山启瑞;

梁国授徒。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相传禹娶涂山氏,嗣受舜禅,国号夏,后裔遂以夏为氏。下联典指汉·夏恭习韩诗,以《易》学教授生徒千余人。

赋传流水;

源溯涂山。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夏姓宗祠“平水堂”联。全联典出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

一人有庆;

万寿无疆。

——宋·夏执中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节度使夏执中书献孝宗联。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

----------------------------------------------------------------

〖夏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夏卿一个竹;

西凉十锭金。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画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

崇文陈五事;

正夫贵三惜。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成化进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人。官吏部主事,条上时务五呈,会诏陈利弊,又书陈五事,时论皆韪之。官至太仆少卿。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进士,累官浙江参政。尝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败坏人格),三可惜。”时以为名言。

云覆瑶坛净;

苔生丹灶闲。

——唐·夏方庆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诗联句。夏方庆,贞元中进士。

-----------------------------------------------------------------

〖夏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五经开国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安徽省庐江县夏家墩夏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九江人夏勤,字伯宗,传樊氏《公羊春秋》学,历官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安帝时官至司徒,以才干见称。

泉流东海千层浪;

日照南山万树荣。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夏日寿庆联,可作夏姓寿庆联。

野叟曝言留名远;

江山佳胜惠世长。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小说家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人。崇信程朱理学,有小说《野叟曝言》。下联典指南宋画家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尤擅山水。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

节义清廉羡中执;

文章台阁爱英风。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节度使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下联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

〖夏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盘簇五辛,家迎万福;

觞称九酝,户纳千祥。

——夏承焘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1900-1986)教授撰书的春联

谭献与陈宦

谭献与陈宦  谭献作为陈宦的恩师,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其“忧生念乱”的创作理念;勤谨务实的行政作风;其爱国主义精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