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粟特人等中亚人在中原就慢慢地消失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安史之乱后,粟特人等中亚人在中原就慢慢地消失了,第1张

在安史之乱之前,大量的粟特人生活在中国。他们是丝绸之路的中间商,是世界上著名的商人和富翁。他们的财富,让当时的唐朝人望尘莫及。即使是那种官宦世家也不及他们的财富零头。他们将大量的中原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贩卖到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又将那里的货物贩运到大唐。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粟特人在唐朝为官。

唐朝的确是一个大包容的 社会 ,大量的外国人在大唐生活,还能做官。这是后世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唐朝,这确实很自然的一件事情。苏定方一举平定西域之后,中亚地区就被纳入了大唐的版图。从此,那里的居民就开始不断地来到大唐之地。这里就包括粟特人,当然,粟特人早已经就进入中国,但是在唐朝为最。唐朝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官员,但是他们基本只能当副职,不能当正职。但是有的人官当大还挺大。

咱们所熟悉的安禄山,就是粟特人。安禄山不简单,掌握了一支大军。这就是源于李林浦的军队政策。因为他觉得,如果是汉族官员,那么肯定在朝廷有很深厚的关系,如果他们掌握大军,一旦叛乱,那么朝廷就难以收拾。但是如果以胡人为将,那么他们在朝廷就没有什么关系,就不会有根基叛乱。李林浦的想法是好的,安禄山就只怕李林浦。当时,李林浦就是安禄山在朝廷最大的靠山。只要李林浦不倒,安禄山就会稳定,也不会叛乱。但是李林浦一去世,安禄山的异心就显露出来了。当时杨国忠就屡次建议唐玄宗干掉安禄山,但是唐玄宗不为所动。他一直坚信安禄山的忠心。

但是安禄山终于反叛了,而且史思明也反叛了。安禄山的大军异常厉害,因为他在军中日久,关系网也早就织好了。因为他巴结朝廷官最大的李林浦,其他人就会去巴结安禄山。就这样,安禄山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他就等一个时机而已。其实,李林浦不死,安禄山未必敢叛乱,即使他有这个心。

安禄山的大军不仅有汉族士兵,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士兵。主要是当时北方及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安禄山担任过河北地区、山西等地区的节度使,在北方的势力很大,影响力也非常深。所有当他起兵反唐时,就有大量的北方民族士兵参与。当时的唐朝和平日久,在朝廷中心地区,其实并没有多少能够作战的士兵。所有当时的唐朝军队步步败退,难以招架。连唐玄宗都被迫向西蜀地区逃亡。而且杨贵妃还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最终,反叛的军队终于被镇压消灭,但是盛唐也一去不复返。及至今日,我们也难返盛唐,只能遥遥猜想当时大唐的盛况。安史之乱结束后,整个中原地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就难以立足。

当时在陕西、河南等地区,有大量的唐漂一族,他们大多来自中亚等地区,他们在这里创造财富、追求梦想,但是不曾想,一场安史之乱,就葬送了他们的梦想。那些西域及北方来的少数民族官员,开始在朝廷不受重视,待遇也每每下降,而且也难有胡人在朝廷为官。整个 社会 开始讨厌那些胡人,认为是他们造成了这一场动乱。将大唐的盛景打破,将民众的美好生活也打破。

在安史之乱前,大量的胡人都敢明说自己是来自哪里,而且还以此为骄傲。但是在安史之乱后,他们就不敢这样说了,而且非常避讳别人说他们是胡人。他们也开始学习汉人写,在家谱中隐去了自己是胡人等细节,而且他们很多人都取了汉姓。在他们去世后,也不敢明说自己是胡人。就这样,他们开始在中原地区生活得战战兢兢。而且由于战乱,丝绸之路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商品的上下游关系都被打乱,就像我们今天的供应链遭到了破坏。唐朝的对外贸易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西域地区也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那些到大唐来做生意的胡人也越来越少,而且那些在大唐的胡人,因为战乱,他们也找不到了昔日的归宿。他们逐渐与汉人通婚,慢慢地被同化。

一场战争,大唐盛世不再,也不禁令人唏嘘。而那消失的粟特人,咱们今天只能在一些古墓中再见!

出自周朝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地名为氏。

著名的汉朝姓氏学家应劭在《氏姓》中记载:“麻氏,齐大夫麻婴之后,汉麻光为御史大夫,又麻达注《论语》。”春秋时期的楚国,有公族大夫食采于麻邑(中国安徽砀山),其后代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麻氏。在春秋中期的周简王姬夷二十四年(齐庄公姜购六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内乱,大夫崔杼弑杀齐庄公,自为右相,以姜庆封为左相。到了周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姜庆封在争夺权势中落败被逐,逃奔吴国,吴王余祭封其居于朱方(中国江苏镇江)。农历7月,楚灵王芈围(熊虔)为了恢复楚国的霸主地位,统领诸国联军伐吴国,先攻克朱方,执杀庆封并灭其族。楚灵王在还军时,又顺手灭了赖国(中国湖北宜城),之后命人在赖国筑城,打算迁许国于该地。楚灵王复霸心愿初步实现,所谓“召诸侯而来,战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正当楚灵王向东扩张取得进展时,吴国也毫不示弱。得知庆封被杀后,吴王余祭怒曰:“庆封穷来奔吴,封之朱方,以效不恨士也。”即率吴国大军于同年冬季反击楚国,一举攻占楚国境内的麻(中国安徽砀山)、棘(中国河南永城)、栎(中国河南禹县)三邑,楚军一时溃不成军。第二年,楚灵王怨恨吴国为庆封之事而大举攻楚,并夺走三邑之地,心恨不解,率军再次伐吴国,楚军进至干溪(中国安徽利辛汝集镇),吴王余祭突出两军夹击,楚军又大败,只得退走。在这一历史时期,楚国麻邑之尹麻婴逃赴齐国,在齐国出任大夫,将麻氏族人分播至山东地区,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地名

出自战国时期秦国麻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麻邑,就是古麻隧,位置在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咸阳附近,就是今陕西省咸阳市的泾阳县。春秋时期,晋、秦两国在麻邑爆发了著名的“麻隧之战”。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 年)秋季,秦桓公联合白狄攻击晋国,晋国在交刚击败了白狄。次年的(公元前578 年),晋厉公一面派使者征集诸侯军队,准备伐秦国;一面在农历4月5日派吕相(魏相)赴秦国,宣布与秦国断绝关系。其说辞是迄今所见春秋史上最长的一篇外交文告,也是一篇讨秦檄文。该文文笔犀利,语言生动,它历数晋、秦两国之间数十年的积怨,把责任全推到秦国一边,把秦国描绘成三心二意、背信弃德的国家。在政治上,它起到了动员诸侯参与伐秦的作用,也使楚国失去联秦、救秦的理由。这篇文告充分显示了晋国君臣在政治与外交斗争中的高超智慧。晋厉公率晋军并齐、鲁、宋、卫、郑、曹、邾、滕八国联军直压秦境,拉开了麻隧之战的序幕。晋厉公亲统晋国四军:中军将为栾书,中军佐为荀庚;上军将为士燮,上军佐为郤锜;下军将为韩厥,下军佐为荀罃;新军将为赵旃,新军佐为郤至。勇将郤毅亲自为晋厉公驾驭战车,骁将栾针则担任做车右,再加上齐、鲁、宋、郑、卫等八国联军,组成了强大的兵团,直抵秦国。秦国见诸侯大军压境,亦起兵进至泾水以东进行迎战。双方在麻隧(中国陕西泾阳)展开了激战,结果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在这场战争中,联军中的曹宣公姬彊则死于军中。秦军残部溃败退过泾河,晋军及诸侯联军亦渡过泾河,一直追击到侯丽(中国陕西礼泉)方才回师。

秦国经此麻隧之败,数世不振,已不再构成晋国西鄙的大患。晋国在麻隧战胜秦国之后,完成了“秦、狄、齐”三强服晋的部署,又转而全力制楚。晋厉公终于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 年)著名的”鄢陵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实现了晋景公重建霸业的愿望。麻隧,在此战之后出名,有居于该地之民遂以地名为姓氏,称麻隧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麻氏。

折叠源于居邑名称

出自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都城固麻,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固麻,是汉、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百济国的都城称谓,不是具体地名。百济国不论哪一朝代将都城建在哪里,皆称都城为“固麻”。在史籍《南史·百济传》中记载:“百济国,号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鲁,如中国言郡县也。”

百济国,公元350~660 年,为朝鲜半岛古代三国之一。据韩国所编《百济本国传说》的记载,其开国是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但实际上,其国成立在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 公元前18年,所谓的百济还是马韩民族的五十四个小部落国中之一,根本不能称作“国”。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 高句丽国灭乐浪郡、马韩灭带方郡之后,马韩五十四国中之一的伯济国起而统一邻近诸国,并取得带方郡之一部,而成立了百济国。百济在建国时,所在地以今韩国京畿道为中心,北至黄海道南部,南跨忠清南、北道北都。

自建国始,百济国即不断遭受北方高句丽国的强大压力,龟缩于朝鲜半岛东南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公元371年),百济国在倭奴国(日本)的援助下开始北进,并将固麻自慰礼城(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移往汉山(韩国京畿道广州 ),于东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开始遣使东晋王朝。

百济国的政治体系,基本上是将官位分为十六段,即:一左平,二达率,三恩率,四德率,五捍率,六奈率,七将德,八施德,九固德,十季德,十一对德,十二文督,十三武督,十四佐军,十五振武,十六克虞。其中除左平与达率各定为五人与三十人之外,恩率以下皆不定人数。百济国的文化,是以带方郡承传的中国文化为基础,且自建国以来即不断与中国交往,其目的不仅在促进两国间之政治外交,亦在摄取中华文化。据统计,汉城时代的一百年间,百济曾四次向东晋、十次向南朝宋、一次向北魏遣使纳贡。在熊津时代的六十年间,则曾三度遣使南齐、四次遣北梁。在所夫里时代,则曾二次遣北梁、六次遣南陈、二次遣北齐、一次遣北周、五次遣隋朝。到了唐朝时期,百济国则几乎是每年必派使节进贡,由于其交通对象多属中国南朝系统,故百济文化富有浓厚的南朝人文遗风,而南朝文化之精华在佛教,故佛教亦成了百济文化的中心。在百济灭亡之际,百济国著名的大将军黑齿常之非常景仰唐军大将苏定方,因此投降唐王朝,后成为大唐王朝的著名将领,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后被奸臣周兴诬陷,死于武则天的狱中。随黑齿常之投降唐军大将苏定方的百济兵将中,有以故国都城称谓为姓氏者,称固麻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麻氏、固氏,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官位

出自唐朝时期降麻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史籍《翰林志》中记载:“唐中书,用黄、白二麻为纶命,其后翰林专掌白麻,中书独用黄麻。” 纶命,就是天子的诏命,分别书写在黄、白两种麻纸之上。降麻官,是历史上一种官制的俗称,出自唐朝时期的“白麻制令”,即白麻书仪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朝初期。

在史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五月乙亥,以枢密使西门思恭为凤翔监军。丙子,以宣徽使李顺融为枢密使。皆降白麻,于阎门出案,与将相同。”凡以白麻任命之官,当时官场称之为“降麻官”。这在史籍《春明退朝录》上有明确记载:“凡加食邑,宰相千户、实封四百户;余降麻官,食邑七百户、实封三百户”。一种制度形成之后,即使皇帝也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当其行为越出规矩时,也会遭到大臣的规谏。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唐德宗任命宦官窦文场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窦文场提出希望得到白麻拟制,遭到了掌管白麻制书翰林学士的谏止。在史籍《新唐书·郑纲传》中记载:“窦文场恃功,阴讽宰相进拟如统军比。絪当作制,奏言:‘天子封建、或用宰相,以白麻署制,付中书、门下。今以命中尉,不识陛下特以宠文场邪遂着为令也?’帝悟,更命中书作诏,并罢统军用麻矣。”在典籍《山堂肆考》中记载:“旧制,执政除罢,皆宣麻。吕惠公弼(枢密使),因争新法求去。王安石阴沮之。乃使舍人院命词,蔡齐时掌外制。乃缴词头,举故典论之。”白麻不仅是一种书仪形式,还是一种特权制度,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由隐而显的政治产物。随着皇权的日益强化,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废除宰相等官,皇帝乾纲独揽,白麻制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一特殊的术语亦随之迅速消失。在诸多的麻案、把麻、宣麻、剥麻、贴麻、押麻、麻三剥四、降麻官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别称为姓氏者,皆称麻氏。

折叠源于回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麻氏,多取自经名首音。如麻速忽、麻合马之后裔姓麻。远在金国时期,就大同人麻秉彝为兵部尚书。到了明朝时期,回回“麻氏多将才”,故有“东李(铁岭朝鲜族)西麻”之誉。在山西大同任参将的麻禄家族中就有麻锦(宣府总兵官)、麻贵(宁夏总兵)、麻承恩(大同总兵)、麻承诏(宁夏参将)及“第承训、承宣、承宗皆官总兵。”这些回族将领的后裔子孙皆为回族麻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折叠源于壮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壮族方音mà,壮语本意为“犬”,是一支以犬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标志,源出古老的“犬戎族”,是上古戎狄民族的一个旁别分支,自称祖先为二白犬,当是以犬为图腾。该氏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以谐音汉字为姓氏,汉称就是麻氏。

折叠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北元残余被明军大将蓝玉所溃后,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统一了东西蒙古各部以及兀良哈三卫后,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农历7月开始大举侵犯明朝边界,脱脱不花带兀良哈人侵辽东,海西等部头人“卒死于也先之乱”(抚安东夷记)。也先从大同进攻北京,八月在北京西部的土木堡生擒明英宗。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农历12月,也先杀了脱脱不花,自立为“大元天盛皇帝”,之后率部征服建州,这时建州由猛哥铁木尔的异母弟凡察带领三百多户迁浑河(中国辽宁辽河)上游的苏子河,与先期迁到的李满住部重新会聚在一起,力量得到加强,在一次征服了兀良哈三卫,过了不久也先又把朵颜部迁到黄河母纳地。在达延汗统治时期经常冠明边,往西占据西海(中国青海)往东侵辽东,把兀良哈三卫置于自己的统治下。公元1433~1479年间,建州地区受到明朝和朝鲜联军的连续五次打击,元气大伤,此后与明朝和朝鲜保持了和平关系,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阿剌杀也先,鞑靼部孛来后杀了阿剌,立脱脱不花的儿子麻儿可儿为小王子。孛来专擅权力,西攻瓦剌部,又数劫三卫。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孛来引诱兀良哈三卫头目朵罗干,以九万骑攻入辽河。后三卫又东合海西兵(有叶赫、乌拉、哈达、辉发,锡伯)数次入侵辽东边塞,独出广宁、义州之间。蒙古翁牛特部首领毛里孩(毛里海)后来起兵杀了孛来,引发了蒙古诸部内争。最后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立麻儿可儿为达延汗(大元大可汗)。达延汗麻儿可儿,蒙古族全名为孛尔只斤·巴图蒙克(把秃猛可),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他即汗位后,明朝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最后击败瓦剌。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东西两部蒙古终于媾和,出现了暂时的和平时期。至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达延汗又先后翦除了以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为首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达延汗最终确立了对东蒙古的统治地位。在达延汗麻儿可儿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明末清初即有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冠汉姓者,称麻氏,世代相传。

折叠源于傈僳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傈僳族麻氏,与梓氏同族,出自一个麻氏族,麻僳语为“梓扒”。

傈僳语“梓扒”,即“麻氏族”之意。据传麻氏族以善于种织麻而得名,后取其汉意“麻氏族”而以“麻”为姓氏,称麻氏。

折叠源于土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语称拥有一百匹马的人为“麻锡江孔”。传说,麻锡江人擅长养马,后取“麻锡江”之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麻氏、马氏。

折叠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萨克达氏,亦称巴雅拉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以地为氏,世居宁古塔、阿扈河、叶赫、萨克达、赫图阿拉、那木都鲁、德里倭赫、黑龙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麻氏、苍氏、仓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2)满族寇达吉氏,满语为Kodaj Hala,汉义“麻袋”,是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个小分支,世居海参威(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多冠汉姓为麻氏。

(3)满族鄂啰氏,满语为Elo Hala,汉义“麻线”,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麻氏、线氏。

在隋唐河东裴氏(在今山西闻喜县)是个大族,出了很多的名人,其中出名的有裴仁基,裴行俭父子,还有唐朝的四宰相,唐明皇开元年间的裴光庭;历事德宗、宪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终的裴度;导致元和年间较为安定社会环境的裴土;以及被誉为“太平宰相”的裴坦。总之裴氏出了很多人才的,

秦琼,即秦叔宝,是隋末唐初名将,先后投奔瓦岗寨,再和程咬金投奔李唐。后来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能在万人之中取敌军上将首级。死后被追赠为胡国公,谥号“壮”,被列入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民间,他和尉迟敬德被后世尊为左右门神,可见其影响力。

秦琼的儿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字理,早年担任过皇帝侍卫武官千牛备身,后期只担任过绵州司士参军(从七品下)、常州义兴县令(从六品上)等低级官职。

后来,秦怀道的墓志铭被发现,秦叔宝去世时,秦怀道才14岁,他曾担任皇帝的贴身侍卫,保护皇帝安全。后来转到四川绵阳做参军,几年后跳到江苏宜兴担任县太爷。在武则天垂帘听政元年,他死在了浙江丽水的任上,刚好六十花甲。

秦琼的孙子秦景倩,担任浙江山阴县令,也就是今天绍兴县长。在唐玄宗开元六年,改葬父亲于洛阳。从后来的史实看出,秦琼后人担任的都是地方小官,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他们都无法跟自己的先祖相比,这也算是将门没落。

拼音:guó,部首:囗,笔画:8,繁体:国,五笔:LGYI

释义:

1、国家。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

3、在一国内最好的。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

5、姓。

组词:国外、法国、王国、国画、故国、祖国、外国、中国、英国、国歌、国家、国庆

笔顺

姓氏源流:

源于靺鞨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大臣国氏家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高丽王朝历史学者金富轼在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所撰著的朝鲜史籍《三国史记》中记载,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西元前37年),古邑娄族(原肃慎族)的一个分支扶余族(濊貊族)酋王尉仇台属下的族人朱蒙,因受族人迫害。

仓皇离开妻子礼氏和儿子高类利, 逃离扶余国(今吉林扶余)到达卒本扶余一带(今辽宁浑江),后与当地桂娄部首领延陀勃之女召西奴结婚,并以桂娄部为核心创立了高句丽国, 成为高句丽国的开国君主东明圣王。

当朱蒙在扶余国的儿子高类利后来到达高句丽国后,朱蒙大喜,立其为王储,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与召西奴所生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意识到将来琉璃王继位后,他们在高句丽国将无法立足。因此两兄弟决定离开高句丽国并与一批追随者一起向东南迁徙。

到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前18年),朱蒙的儿子温祚王带领一批高句丽国人南下到汉江盆地建立起百济国。 温祚在慰礼城(今韩国牙山)建城,并立国号为“十济”。但其兄长沸流认为临海而居更好,于是到弥邹忽建城(今韩国仁川广域)。

由于弥邹忽的盐水和沼泽使大多数人难以忍受,而慰礼城的百姓却繁荣地生活,大家都想去慰礼城,于是沸流前往慰礼城,并要弟弟温祚将十济国王位让给自己。

温祚不同意,沸流便对温祚开战,但很快就败给了温祚。沸流羞愧自杀,弥邹忽的百姓迁到慰礼城,温祚接纳了他们,并由此改国号为“百济”,并封以八个亲信氏族为世袭国姓大臣,分别为:国氏、沙氏、刕氏、燕氏、解氏、真氏(贞氏)、木氏、福氏(一说苗氏)。

居于慰礼城的百济国由于当时被马韩部落所包围,所以经常受到马韩民族的侵扰。因此,百济国不断在汉江两岸迁移都城,故韩国 汉城 在汉江两岸仍然留有北汉山城及梦村土城的遗址。当时,他们称呼今日的首尔两岸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这个名称。

王莽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前后, 逐渐强大起来的百济国并吞了马韩。到了曹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七年(234~286年)百济国古尔王统治时期,百济国巩固了国家的制度。

曹魏齐王曹芳正始十年(249年),百济国向东扩展到洛东江流域与伽倻相邻,到东晋成帝司马衍太和二年(367年),百济国第一次向倭奴国派出外交使团。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346~375年)近肖古王统治时期,百济国通过与高句丽国的战争向北扩展了疆土,同时向南消灭了残存的马韩部落。近肖古王时期,百济国到达其鼎盛时期,其疆土涵括了除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今西北韩地区。

在东晋太和六年(371年),百济国曾于平壤地区打败了高句丽国,并杀死了高句丽国故国原太王。这个时期, 百济国积极地吸取先进的中国文化和技术。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佛教成为百济国的国教。与此同时,百济国也发展成为海上强国,并与倭奴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和其它文化在这一时期从百济国传入倭奴国。

南朝宋梁时期,高句丽国开始南侵。在高句丽国的军事威胁下,百济国开始丧失北方土地。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元徽三年(475年),高句丽国攻下今首尔。在南朝宋元徽三年—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同四年(公元475~538年),百济国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

熊津位于山区,因此可以有效防卫北部来自高句丽国的袭击。由于熊津离新罗国更近些,因此高句丽国的威胁使得百济国与新罗国建立起了军事上的联盟。

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百济国圣王移都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并重新巩固了王权,并从那时起改国号为南扶余。随着佛教在百济国的发展,百济国文化在泗沘时期得到蓬勃发展。

由于北部高句丽国和东边新罗国的威胁,百济国圣王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由于新国都位于锦江沿岸,这为百济国与中国的交流也提供了方便。南朝梁到唐朝前期,百济国与中国的贸易和交往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唐前期,随着新罗国的影响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部的增长,百济国开始衰落。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655年),因高丽国联合百济国、 靺鞨国联军入侵新罗国,新罗国王金春秋遣使向唐高宗求救。

唐高宗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出击高句丽国;唐显庆三年(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丽国赤烽镇(今辽宁海城),斩首三千级;唐显庆四年(659年),唐朝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华表山)大败高句丽军。

之后在唐显庆五年(660年)农历7月,苏定方率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国,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则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唐新联军随即发动了对百济国的攻击,很快即包围了泗沘城,义慈王率残部败退至熊津城,后无力再战,遂投降,一批百济国贵族则纷纷逃往倭奴国。

新罗武烈王则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唐新联军随即发动了对百济国的攻击,很快即包围了泗沘城,义慈王率残部败退至熊津城,后无力再战,遂投降,一批百济国贵族则纷纷逃往倭奴国。

唐王朝拆分了百济国故地,置熊津都督府、马韩都督府、东明都督府、金涟都督府、德安五个都督府,郞将刘仁愿以兵一万留鎭泗沘城。

苏定方则将义慈王、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以及大臣、将领九十三人、百姓一万两千余人等皆掳至唐朝陪都洛阳,后义慈王病死在洛阳,赐谥号为“绍”,葬于北邙山。

百济国被灭后,百济国的遗贵们曾试图复辟重建百济国。原百济国王族家将鬼室福信拥立王子扶余丰为王,并向倭奴国求助。扶余丰携五千军队从倭奴国潜回故百济国。

唐龙朔三年(663年),百济倭奴联军与唐朝新罗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一带海面开战,史称“白江口之战”。经过四次交战,倭奴海军惨败。

扶余丰先在岸上守卫,见倭军失利后乘乱军之际逃亡高句丽,驻守在白江河口上游周留城的百济王子扶余忠、扶余胜忠等率守军投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在苏定方解押回国的义慈王等一批文臣武将,后留居中原,逐渐成为汉族,其中即有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洛国氏。

看唐史会发现:李世民对为他战死的罗士信是爱之入骨,而对背叛他的罗艺恨之入骨,李世民和他的史官很可能不愿去提及罗艺与罗成及罗士信是一种什么关系,而有意的将之回避了。 《唐史》提到罗士信的死,是个英雄:罗士信自告奋战去为李世民守一座城池时,因寡不敌众,后被俘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回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而《唐史》提到罗艺的死,是个叛臣贼子:罗艺最后完全成了大唐的乱臣贼子,罗艺最后的结局是造反被杀。“(唐)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乃图反,诡言阅武。兵既集,称被密诏入朝,军至豳,治中赵慈皓出谒,遂据州。帝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击之,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谋诛艺,艺觉,执慈皓。岌居外,即攻之,艺败,弃妻子,从数百骑奔突厥。抵宁州,骑稍亡,左右斩之,传首,枭于都市。寿时为利州都督,亦及诛。” 《唐史》中关于罗成的记录只有短短的六个字“罗艺有子名成”,罗艺那么有名,而《唐史》对他的儿子罗成仅此短短六个字,就什么也不交待了。 我以前看了点《唐史》,发觉上面没有记录罗成与罗士信的关系,再去看《隋唐演义》也一直认为罗成是个虑构人物。 后来看到一些资料上记录,罗成就是罗士信,因此怀疑李唐不愿提及罗成(罗士信)与罗艺的关系,因为前者为大唐尽忠战死,后者确成为叛臣贼子被杀。罗艺很可能如《隋唐演义》所说有个儿子叫罗成,后来不满父亲,离家出走后自已隐姓埋名去“创业”,于是对外称呼叫罗士信。 罗成就是罗士信,有很多除《唐史》以外的其它资料有所记录,可作参考: 1、有一些自称罗成后代的家谱记录:“罗成即士信公,成子志为公,受封二路扫北元帅,后又征西任先锋有功,唐大宗敕封越国公。”(虚考证) 2、艾村罗成墓志“罗成 ,字士信” 3、《乡园忆旧录》载,“淄川人里巷妇孺皆呼士信为罗成,士信或以字行。淄邑七里庵北有罗成墓,石虎犹存,石人半身埋土中。” 4、《唐史》记录的战死洺水城的是个叫罗士信的将军,“城破,不屈而死”,而在洺水城当地《平乡县志》中无罗士信其人,记录的则是一个叫罗成的唐朝将军,在与刘黑闼义军作战时,唐军运粮和盐的船被袭,他从城中出战,被苏定方诱入包围,战马陷入淤泥河故道那片重碱沼泽地(今艾村七队),将军不愿投降,最后被义军乱箭穿胸射死。刘黑闼苏定方感其忠义,将他的尸体收葬于艾村,后来其尸体被李世民重金买了回去。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公族大夫熊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

在苗贲皇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苗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神医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医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医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苗氏,得姓时间要远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其实,在史书中对苗父其人还是有记载的。苗父,上古巫医,一称弟父。在历史文献《韩诗外传》中记载:“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医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民间传说苗父是一个医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医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医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种巫医,如今看来,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在传说中,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还疗效卓著,称其为“医”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认为是“上古为医者”。

源流三

源于百济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汉姓苗氏。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割据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8~660年。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韩民族的三国,为古老的马韩民族五十四个部落中的百济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纪逐步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一世纪末,百济部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今韩国汉城附近)。传说,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以其军事实力在慰礼定都称王,国号百济,马韩百济部被其融合。后百济国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今韩国京畿道广州)。东汉建安年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国王迎娶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带方郡的协助,逐渐强盛起来。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济古尔王在位期间,仿照汉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政权设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十六品,地方上设五方,二十二檐鲁(郡县),国家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模仿北燕国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占据了乐浪郡后,形成了朝鲜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济国势力较为弱小。因此,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济国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公州)。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势更衰,再迁都到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国号为南扶余。在抵抗高句丽的共同北进目标下,百济国与新罗国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结成了联盟,并共组成联军收复了汉江下游地区。但很快联盟破裂,收复之地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罗国所攻占。百济国为了夺回地,又反过来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国。新罗国面对两国联盟束手无策,频频失败,于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对高句丽的势力不断扩张而反感,更不希望高句丽的有两猛势力的存在,于是应邀出兵干预。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与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战争中,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彻底灭了百济国。百济国灭亡后,领土被新罗国统一。而后,在唐乾封元年~总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与高句丽鏖战,在农历9月彻底灭亡了高句丽。

灭亡后的百济、高句丽国民,被唐朝政府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沙毕纳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沙毕纳尔氏,汉姓为苗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蒙古土尔扈特部,是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元朝时期重臣翁罕的后裔。土尔扈特部原游牧於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公元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额济勒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伏尔加河),自成独立的游牧部落,但仍不断与厄鲁特蒙古各部联系,并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进表贡。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大帝派出图理琛使团,途经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两年后至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罗斯,历时三年到达北京,向乾隆大帝呈献贡品、方物、弓箭袋等。土尔扈特部族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俄国的侵略与奴役。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著名农民领袖拉辛领导顿河农民起义后,居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土尔扈特人民纷起响应。公元十七世纪末期,土尔扈特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起义。公元十八世纪初,土尔扈特人民仍不断掀起武装起义,反抗沙皇俄国在伏尔加流域的统治。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农历1月,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残酷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在第七代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的曾孙)率领下发动了武装大起义,之后,渥巴锡带领着三万三千户族人从伏尔加河东岸出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历尽艰辛,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季来到伊犁附近的塔麻干地方,史称“土尔扈特东归”。

源流五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中的苗氏,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密征调。以名为氏。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后,历代明朝皇帝赐予回族将领许多汉姓:闪、者、白、苗、冶、乌、达、木、金、陕、翦、千、保、卯、张、马、丁、郑、朱、安、薛、禄……等等。

此后,在回族中即有苗氏一族。苗氏回族今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青海等地。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记载: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中俄交界的绥分河流域),其后裔中有议政大臣、江宁将军苗齐纳,在他的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苗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康仪理氏,亦称康吉里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大多冠汉姓为康氏,亦有取汉义为姓氏者,称苗氏

源流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苗氏,世代相传至今。[1]

  苗(miáo)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芈姓,芈姓中的一个分支,即是源自楚国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国公族大夫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属于以封居名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若敖之乱,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在晋国与楚国的交战中,伯棼之子贲皇技献晋国使晋国取得战斗胜利。后世传有楚才晋用的典故:

  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晋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苗,遂为商周古国,西周初国亡,成为周邑。

  在贲皇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这也是汉族苗姓人口最主要的来源。楚国氏族伯棼及其子孙定居河南济源苗亭,遂这支楚国大夫子孙姓氏为‘苗’。

  在河南济源当时记载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有对联曰“草长莺飞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财兴”,描述当时地理环境。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神医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医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医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苗氏,得姓时间要远早于苗贲皇,但史无记载。”其实,在史书中对苗父其人还是有记载的。苗父,上古巫医,一称弟父。在历史文献《韩诗外传》中记载:“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医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民间传说苗父是一个医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医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医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种巫医,如今看来,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在传说中,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还疗效卓著,称其为“医”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认为是“上古为医者”。

  源流三

  源于百济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汉姓苗氏。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割据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8~660年。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韩民族的三国,为古老的马韩民族五十四个部落中的百济部落所建,公元前一世纪逐步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一世纪末,百济部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今韩国汉城附近)。传说,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领部分臣民来到汉江北岸,以其军事实力在慰礼定都称王,国号百济,马韩百济部被其融合。后百济国将王都迁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今韩国京畿道广州)。东汉建安年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国王迎娶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带方郡的协助,逐渐强盛起来。至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46~375年),即百济古尔王在位期间,仿照汉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政权设六佐平分理朝政,分官爵为十六品,地方上设五方,二十二檐鲁(郡县),国家机器初步巩固。古尔王模仿北燕国的例制,定出有尊卑差别的紫、绯、青三等官服服色,开始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占据了乐浪郡后,形成了朝鲜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其中的百济国势力较为弱小。因此,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百济国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到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公州)。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百济国势更衰,再迁都到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改国号为南扶余。在抵抗高句丽的共同北进目标下,百济国与新罗国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结成了联盟,并共组成联军收复了汉江下游地区。但很快联盟破裂,收复之地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3年)被新罗国所攻占。百济国为了夺回地,又反过来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国。新罗国面对两国联盟束手无策,频频失败,于是向大唐王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正对高句丽的势力不断扩张而反感,更不希望高句丽的有两猛势力的存在,于是应邀出兵干预。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与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战争中,在新罗国的配合下,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彻底灭了百济国。百济国灭亡后,领土被新罗国统一。而后,在唐乾封元年~总章元年(公元666~668年),唐高宗又令大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与高句丽鏖战,在农历9月彻底灭亡了高句丽。

  灭亡后的百济、高句丽国民,被唐朝政府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沙毕纳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沙毕纳尔氏,汉姓为苗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蒙古土尔扈特部,是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元朝时期重臣翁罕的后裔。土尔扈特部原游牧於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公元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额济勒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伏尔加河),自成独立的游牧部落,但仍不断与厄鲁特蒙古各部联系,并多次遣使向清朝政府进表贡。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大帝派出图理琛使团,途经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两年后至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到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遣使吹扎布,假道俄罗斯,历时三年到达北京,向乾隆大帝呈献贡品、方物、弓箭袋等。土尔扈特部族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俄国的侵略与奴役。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著名农民领袖拉辛领导顿河农民起义后,居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土尔扈特人民纷起响应。公元十七世纪末期,土尔扈特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起义。公元十八世纪初,土尔扈特人民仍不断掀起武装起义,反抗沙皇俄国在伏尔加流域的统治。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农历1月,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残酷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在第七代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的曾孙)率领下发动了武装大起义,之后,渥巴锡带领着三万三千户族人从伏尔加河东岸出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历尽艰辛,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季来到伊犁附近的塔麻干地方,史称“土尔扈特东归”。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中的苗氏,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记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密征调。以名为氏。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后,历代明朝皇帝赐予回族将领许多汉姓:闪、者、白、苗、冶、乌、达、木、金、陕、翦、千、保、卯、张、马、丁、郑、朱、安、薛、禄……

  此后,在回族中即有苗氏一族。苗氏回族今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青海等地。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记载:满族乌扎库氏,亦称乌札库氏,满语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中俄交界的绥分河流域),其后裔中有议政大臣、江宁将军苗齐纳,在他的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苗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康仪理氏,亦称康吉里氏,满语为Kangyili Hala,汉义“苗条”,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大多冠汉姓为康氏,亦有取汉义为姓氏者,称苗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苗氏,世代相传至今。

安史之乱后,粟特人等中亚人在中原就慢慢地消失了

在安史之乱之前,大量的粟特人生活在中国。他们是丝绸之路的中间商,是世界上著名的商人和富翁。他们的财富,让当时的唐朝人望尘莫及。即使...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冯氏家谱字辈下一篇:李姓家谱辈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