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景程新天地董事长儿子
吴玉初,男,汉族,1969 年 6 月生,江西都昌人,1988 年参加工作, 2006 年 10 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景程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现担任都昌县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江西都昌商会会长、广东省九江商会常务副会长、九江市船舶协会副会长、都昌县鄱阳湖儿童慈善救助协会副会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理事长、九江市工商联(总商会)执行理事、广东食品药品学院客座教授。
许君擢字玉节,多宝乡排上许村人。
明代庠生,出身书香门第,其父许一元,万历辛卯年中举,曾为福建宁洋县令。
家产雄厚,为人慷慨仗义好施:每逢灾年饥荒时,他舍己为人开仓放粮煮粥施贫;如遇特困乡民患病,他义无反顾施药救人;发现无名死尸,就毫不犹豫地出钱买棺木请人安葬。
许被当地人称为“象菩萨心肠一样的好人”。
多宝、北山两乡中有新妙湖一水相隔,大坝之南,旧有黄沙滩渡,秋冬时季,水落老港,雨雪时作,寒风怒嚎,湖滩泥水漫漫,行人极为不便,冻死者时有发生。
崇祯四年,南康府推官、浙江人钱启忠对此十分怜惜,毅然捐俸(工资)首倡采购石料、招募技工、设法架桥,许君擢等人倾囊以助,并组织实施,乡民纷纷献工出力,经过一年的努力,共建桥九眼,石堤五座,石路共长八百七十九丈。
并在北山乡邵家山脚下,建“广福庵”(俗称“渡头庵”),供行人休息。
自此以后,三百余年间,极大地方便了多宝至北山的过往行人,为了纪念钱启忠修桥义举,故名“钱公桥”。
此桥竣工时,辞官在家的(兵部左侍郎)余应桂,对此造福乡梓的事大加赞赏,于是作《钱公桥碑记》,树立“广福庵”傍。
载入同治版《都昌县志》中。
1960年,兴建
新妙大坝,钱公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石料用来护理大坝。
桥虽然消失在人们视野里,但是钱启忠、许君擢等人的芳名,永远留在后人记忆中。
(根据同治版《都昌县志》、《许氏谱》《多宝乡志》整理)
[刘达桂]字声杨,多宝乡刘便垄村人,清代贡生,居心仁厚,乐善好施。
凡是地方上,有修桥、铺路、救弱助贫等事,他都义不容辞、慷慨解囊相助。
多宝乡蒋公岭山脚下,有鄱阳湖神灵渡(旧称:樟树湾渡),属都昌、星子两县民间往来唯一通道。
秋冬时节,浅水烂泥,商旅难行,每年冻死者达数十人。
刘达桂耳闻目睹,食无味,寝不安,毅然捐资,购运石梁、松木,招募工人建桥,乡民争相献工出力。
南康知府窦国华为之感动,赞其义举,多次捐献资金。
刘达桂组织施工,清嘉庆丁丑年,长约7华里之千眼桥始建成。
为纪念南康知府窦国华,也称“窦公桥”。
刘达桂再次捐献水田15亩,其子刘辉彩(监生)继捐献水田5亩,刘家山村贡生刘光炳捐献水田2亩,名为“永济会田”,田租用来维修石桥,安葬客死鄱湖、找不到亲属者之费用。
为了表彰其高尚品德,当地举人夏梦元、夏文誉等在蒋公岭庙刻碑纪实,以留远念。
虽然经受两百多年风浪的袭击,但是千眼古桥,乃基本完好无损地,横卧在鄱阳湖神灵渡上。
它本身就是不朽的历史丰碑。
(根据同治版《都昌县志》、《刘氏谱》《多宝乡志》整理)
[袁小帆](1928-2006)又名:开元,左里镇上袁村人,北京矿业学院函授毕业。
历任湖南某地质队技术员、南昌西湖电机厂工程师、江西省金属材料公司高级工程师。
其尤擅长电机、锅炉、电梯安装与维修,在南昌同行中颇具名气。
他勤奋好学,天资聪敏,爱好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
他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著作有:以反映方志敏、邵式平、向法宜等人,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史实,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瓷都激浪》,(195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诗词集《行呤集》、历史故事集《豫章人文纪事》。
他热爱家乡,关心、支持都昌经济文化建设:七十年代初,钢材供不应求,他想方设法为县计划委员会、党校等单位解决钢材指标,得到当时县委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士的尊重。
他以文会友,与都昌文人墨客:向法宜、赵泽华、胡迎建、董晋、余星初、夏国初等交往甚密,为都昌历史名人江万里、陶侃研究,写来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诗词。
2006年5月,不幸因车祸丧生。
李文采(1938-2001)多宝乡火垄山李村人,书画家、诗人、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
原景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他被吸收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编委、诗词集《瓷都百咏》副主编。
他有简传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传》、《江西学人传略》等书。
都昌景程新天地董事长儿子
本文2023-10-23 20:42: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