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旁边的大学叫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靖国神社旁边的大学叫什么,第1张

明治大学。

明治大学(MeijiUniversity),简称明大,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的一所一流私立大学[14],为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选定校及国际大学协会成员校,东京都内五大私立名门学府“MARCH"之首[28],2020年关东地区高三学生最想报考大学排行人气第一。

明治大学的前身是1881年由岸本辰雄、宫城浩_、矢代操创办的五大私立法律学校之一的明治法律学校[24],1920年改称明治大学。[1]迄今为止已向社会输送了超过50万名毕业生,对日本政商界影响巨大,被誉为“就职的明治[27]”,2020年「上市企业社长出身校」日本第4。[18]截至2021年,明治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等57个国家地区的363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

院校专业: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文简称LSE;简称:伦敦经济学院或伦敦政经学院),在英国是一所在政商界非常著名的大学,是伦敦大学的学院之一。在全球被称为是“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该院校对社会科学的教育在伦敦和全英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详情

历史小知识 在1895年由工人社会主义组织费边社成员韦伯夫妇(西德尼·韦伯与贝特丽丝·韦伯)、格雷厄姆·华莱斯(Graham Wallas)和萧伯纳成立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在同年10月份开课。该院校在1900年加入伦敦联邦大学并成为经济学院。在20世纪30年代,该院校与剑桥大学之间的经济辩论在学术界是非常劲烈的竞争对手,从对需求管理或通货紧缩是否是当时经济问题的更好解决方案的分歧开始,它最终接受了更广泛的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院校从伦敦搬到了剑桥大学。在21世纪该院校在政治、商业和法律方面在英国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该院校自从21世纪以来对整个校园进行了装修,并扩建了不少地方,比如建了英国最大的图书馆、新教学楼等等。该院校在2010年初为国家和国际政府磋商,包括英国机场委员会的代表、独立警察委员会、移民咨询委员会、联合国水和卫生咨询委员会、伦敦金融委员会、HS2有限公司、英国政府基础设施委员会,并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建筑和城市规划提供咨询。 如今该院校在英国是一所最大的大学之一。该院校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占35%以上的是教授。该院校的在校生共有11200多名,也包括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建校多年以来,从该大学毕业的学生中有20位获得诺贝尔奖、有34名各国政坛领袖、有31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多位前国家元首、多位前政府首脑、国家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等等这些知名人物。 该院校在研究方面非常有经验并在全世界有名。根据2014年的信息,该院校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在任何进入多个评估单位的机构提交的研究中,世界领先研究的比例最高并且累积平均成绩排名第三,得分为335,击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的2014年REF学科成绩分析,该院校是英国在商业和管理方面提交的研究GPA方面的顶尖研究型大学。 该院校在国际活动方面上非常积极,该院校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一起并称为“英国G5大学集团”,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在2013至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的排名上已连续六年荣登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根据2014年对全球亿万富翁的调查报告,在所有欧洲大学中该院校是培养了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之一。该院校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非洲开普敦大学等这几所大学成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们共同提供一系列双学位或联合学位课程,包括国际和世界历史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事务硕士学位,毕业生获得双学位。该学院还为上海复旦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以及由四所欧洲大学组成的联盟 - 莱比锡,维也纳,罗斯基勒和弗罗茨瓦夫提供的全球研究项目提供特定部门的联合学位。该院校是CEMS联盟中唯一的英国会员学校,该院校的全球管理硕士课程是英国唯一一个提供CEMS国际管理硕士课程(CEMS MIM)的双学位课程,允许学生在一所学习30所CEMS合作大学。该院校每年派教师和学生去外国学习或者实习积累经验,该大学每年参加国际会议、探讨会等等国际项目。 知名校友 萧伯纳,在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拉尔夫·本奇,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伯特兰·罗素,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菲利普·诺埃尔-贝克勋爵,在195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约翰·希克斯爵士,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米德,在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默顿·米勒,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科斯,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伯特·蒙代尔,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乔治·阿克洛夫,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克鲁格曼,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皮埃尔·特鲁多,加拿大前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前欧洲委员会主席和意大利前总理 马莱克·贝尔卡,波兰前总理 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尼泊尔前总理 海因里希· 布吕宁,德国前总理 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印度总统 姆瓦伊·齐贝吉,肯尼亚总统 麻生太郎,日本首相 汤安诺,基里巴斯总统等等 杨洁篪,国务委员、前外交部部长,曾任驻美大使 周文重,全国政协常委、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前驻美大使 王光亚,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 张业遂,外交部副部长、前驻美大使 唐国强,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前驻捷克及挪威大使 龙永图,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首席专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副部长 孙玉玺,前驻意大利兼圣马力诺、印度、阿富汗及波兰大使 学校设施 教学楼 伦敦证券交易所 约翰苏恩爵士博物馆 西区剧院 医疗中心 理查德威尔逊的广场街区 迈克尔布朗的蓝雨 克里斯托弗勒布朗的沙漠之窗 社会科学和政治图书馆 文化中心 体育中心 七个地区研究所 多所研究中心 院系介绍 经济学系 经济史系 人类学系 财经会计系 数学系 统计学系 社会学系 法律系 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 地理与环境系 国际关系系 国际历史系 管理系 媒体及传播系 政府政治系 社会政策系 城市简介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相当于中国北京一样。伦敦在艺术、商业、教育、娱乐、时装、金融、医疗保健、媒体、专业服务、研发、旅游和运输是全球领先的城市之一。伦敦在经济表现是增长最快的第四大城市。是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第五或第六大都市区GDP。拥有多元化的人文和文化,该地区有300多种语言。伦敦拥有四个世界遗产遗址。伦敦有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和体育赛场。伦敦的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 地理位置 位于英国东南部。 城市气候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凉爽,没有潮湿或干燥的季节,平常刮风是中等强风伦敦冬季白天气温约为8°C,最高温度可达16°C,最低温度为-74°C。夏季白天气温通常在25°C左右,最高温度可达38°C。 其他信息:

伦敦政经一般指英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可以读经济学专业、风险与金融专业、城市设计与社会科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国际关系学专业、人类学专业、经济历史专业、信息系统专业、世界历史专业、法律专业、管理专业、运用研究和社会政策专业。

材料补充: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and Political Science)是 伦敦大学 最大的学院之一,简称伦敦政经,在英国独树一帜,是唯一将教学和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学校。由Beatrice和SidneyWebb创建于1895年,后于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的一部分。LSE拥有一个庞大的海外学生团体,校友包括国会议员、贵族议会议员、26位世界各国政府现任和历届首相。在英国是唯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学校。该校是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专业领域包括经济、国际关系、政府与法律、社会学、信息系统、财会与金融等,在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拥有多项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为该学院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这个还得跟末代君主的风格相关

俄国的我不清楚所以不多说

德川庆喜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改革派,只不过他的想法是把当时的日本改造成一个围着自己转的新时代。但是当时大多数人是想彻底推翻幕府的统治,而且最后善待德川庆喜也是在江户无血开城的内容之中。

溥仪按照道理来说是要该杀的,而当时毛爷爷高瞻远瞩决定特赦溥仪,后面周公也是一直在保溥仪,因为改造溥仪是象征新中国的形象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所以我的观点是,末代君主的下场跟他还在台上的风格有关,风格强硬的可能下场比较惨,比如法国当年砍头的几个倒霉鬼国王,风格相对来说“较温和”的几个下场还算可以,比如德川庆喜,而溥仪则是个例外

名膜壹号的三文鱼微针面膜还是很不错的。

名膜壹号是广州无添加主义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的护肤品牌,是国内首个专注于高端0添加护肤品的品牌,倡导安全高效护肤理念。

名膜壹号面膜的特点是安全高效,名膜壹号的面膜多采用天然护肤成分,皮肤吸收无负担,不含任何香精防腐剂,符合国内0添加标准。名膜壹号拥有13项专利技术,从各个技术细节处保障面膜的高效安全,进而悉心呵护每一处皮肤。

名膜壹号快速有效的原因

在用过名膜壹号抗皱面膜之后,体验感很不错,精华好吸收,补水快速持久,有效去除干细纹,提亮肤色,皮肤状态滋润稳定。比较特别的是精华很好吸收,用完感觉精华一点都没浪费,好像全部都被皮肤吸收了。

看官方介绍,名膜壹号采用了小分子技术,将大分子的原料通过多重发酵变成小分子结构,让天然营养成分更轻易地被皮肤吸收。而且名膜壹号面膜的原料都是天然护肤成分,安全且适用人群广泛,想必这就是名膜壹号快速有效的原因了。

以上内容参考 -名膜壹号

林姓始祖国神比干 忠臣出自殷商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纣王,在其宠妃妲己的蛊惑之下,曾经把忠心耿耿,进谏三日不去的从父比干,加以惨不忍睹的剖心之刑,这一来,纣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诚的大臣,而且他杀死自己长辈的罔顾人伦暴行,引起天人共弃,终于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这位被纣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义之臣比干,正是后来千千万万林姓人的始祖。

关于这段渊源,许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详尽的记载,譬如,《路史》上说:“殷比干子避难长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则指出:“殷太丁之后,王子比干之子,比干为纣所戮,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传》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另外一项《晋安世谱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有相赵者,始居九门(今河北省)。秦并赵,徙齐郡、邹郡(均在今山东省),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在今江苏省)林氏其后也。”

综合以上的三项文献,关于林氏的来龙去脉就十分清楚了。他们是上古圣君商汤子姓后裔,其直系始祖为公元前1123年被纣王所杀的少师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儿子,与纣王之父太乙为兄弟,论起辈份应该是纣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谏而被残杀,他的儿子就逃难到长林之山,不久以后周武王灭纣,封比干垄,垄为国神。赐他的后代姓林,并食采于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

春秋战国时代,他们的子孙散居于北方的山东及河南各地,然后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逐渐在山东的济南一带聚居,汇为望族,并且渐渐向南繁衍,至晋室南渡之时,江南已经有了林姓的踪迹,到唐宋之际,族人就已经遍及福建各地。

先泰时期,立功立言的林姓知名人物不绝于史书,譬如,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卫国碰到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并且在子贡的叩问之下,引出一番“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今者安知不生于彼……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之吾今之死不愈昔生乎”的深邃人生大道理,而被孔夫子赞为:“吾知其可与言,果然。”这位平凡而透彻人生的睿智乡野老人,姓林名类,是早期的林姓杰出人士之一。

到了清代,林则徐的事迹,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销毁英商鸦片200余万斤,并且把广东防卫得固若金汤,使得英国军队空有坚甲利炮而不得越雷池一步;腐败的清廷在依鸦片战争条约割地赔款之后,又把他放逐到伊犁,他也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的故事,受到每一个人的衷心敬仰,这份敬意,并将千秋万世维持下去,与日月同光。

“林”字的的本意为成片的树木,林姓的起源就与树林相关。林姓自子姓比干开基后,相继形成了西河、济南、下邳、晋安、南安等郡望;林姓名列当代大姓之第16位。其发祥地为今河南省卫辉市。

河南省卫辉市地处中原(中州)腹地,汉高祖2年置县,亦称卫州城,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道治。1948年汲县解放,设卫辉市。它横卧于太行山东麓,黄河北滨。自古卫州为豫北重镇,有“南通十省、北拱神州”之称。

卫辉市乃殷商之牧野。“城外为廓,廓外为郊,郊外为牧,牧外为野。”卫辉距商纣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仅25公里。公元前1029年,殷商都城朝歌发生了一幕残杀忠谏之臣的悲剧,残暴的商纣王将其叔父比干挖心处死。谁也没有想到,中华民族的一大姓氏——林姓就在这一悲剧中诞生。

比干死后,商纣并不罢休,还要将比干一家满门抄斩。比干夫人陈氏身怀六甲,星夜逃出朝歌,奔于牧野之长满树林的峡谷中,在山泉旁一石室内诞下一子,起名泉。不久,纣王追兵搜寻而至,问怀中之婴姓什么?陈氏看着遍野树林,便指林为姓,说:“姓林”。追兵方扬长而去。事后,陈氏让孩子名为林泉。

之后不久,决定商王朝命运的牧野之战就在这里展开。商纣王的部队临阵倒戈,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灭亡。

周武王灭商后,厚葬了比干,封赠比干遗孤林泉,并赐姓为林,赐名为坚。自此开始书写瓜瓞绵绵的林姓历史。

我们寻访林姓发祥地来到卫辉市,纵然战争的铁蹄踏碎了昔日的禁苑,纵然黄河的风沙掩没了古老的城廓,牧野还是牧野。一脚踏上卫辉土地,我们的身心马上被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所裹夹,关于比干的传说、地名、遗址更是满目盈耳。

据卫辉市比干纪念会的林先生介绍,相传比干在朝歌被纣王挖心之后,面似土色,掩袍不语,单骑纵马,出朝歌南行,他知道至心地(今河南新乡)就会长出新的心来,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挡路叫卖无心菜,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卷起飞沙走石,淹埋了比干尸体,形成墓冢,故称"天葬墓"。坟墓四周,没心菜圈圈环绕。墓周围的柏树,随着呜呜的悲鸣之声,弯了树干,断了树冠,有的还从树干的中心裂开,变成了“弯柏”、“平冠柏”和“开心柏”。

传说,比干的马见不到主人,悲从中来,围着天葬墓不停地叫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嘶哑了,仍然没有找到主人,便飞奔南行,直到将肠子跑断了才倒地身亡。村民们为这匹马封了墓,还特地修了一座马王庙以作纪念。

传说纵然不足为据,但比干确葬于卫辉。我们顾不上留恋卫辉的美景,即北上拜谒比干庙。

比干庙位于市东北7公里的顿坊店乡的比干庙村。北魏太和18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庙,占地达44000平方米。比干庙四周朱墙环围、古柏交柯、碑碣林立,是天下比干后裔林氏儿女祭谒之圣地。

远远望去,丹心牌坊巍然耸立,上书:“赤胆忠心”。经牌坊式庙门,沿比干神道前行,只见庙内主体建筑鳞次栉比,比干正殿掩映在浓荫中,金碧辉煌,气度恢弘,两侧的配殿和厢房,皆硬山式建筑,各具特色。陵庙置放的狮子、朝天吼等石刻神兽,神态各异,或镇墓辟邪,或取意吉祥。位于庙院后端的比干墓冢,为公元前1028年周武王所封,占地20多亩,高约20米,冢上植翠柏数百株。它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坟丘式墓葬,也是中国因墓建庙史中最古老的墓冢。

比干墓左侧有绵延起伏的黄土岗,右侧远方是巍峨太行,因此比干庙被称为“二龙戏珠”之宝地。比干庙因墓而建,史志载:“魏孝文帝南行至此,因墓立庙”,其时在北魏太和18年(494年)。1500多年来,庙宇虽遭灾害和战火洗礼,数经修葺,屹立巍然。今存庙宇,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皇帝重建。

庙内现存80余块碑碣充满了古文化色彩。这里经过历代帝王、名臣及文人骚客相继立碑纪念,已成了碑碣林立的文化宝库。穿行其间,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据史料和林姓家谱所记,比干墓、庙受到历代帝王重视和保护,主要有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庙、唐太宗下诏封谥、宋仁宗为《比干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他们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气忠良臣”,每当春秋两季,用“太牢”、“少牢”之礼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样精忠报国。

在比干庙正殿后面墓亭前的石坊上题有“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十个大字,亭内竖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落款为“至圣先师孔子书”。世传当年孔子亲率弟子临墓凭吊,挥剑刻字立石于墓前。据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孔子真迹。

孔子把比干和微子、箕子并称为殷朝三位“仁人”。他说:“商纣王荒*无道,致使朝中人人自危。结果,微子逃走,箕子佯装疯癫,比干直谏而死。这三个人都是商末的仁人。”还谈到,“天子统治人民,应该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过去商汤、周武王都因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而建立了本族王朝,夏桀、商纣王则因拒绝纳谏而国破家亡,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

说起这个墓碑,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孔子把“墓”写成“莫”,是借地为土的。后来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好为人师的的县令看到这块墓碑,讥笑孔夫子写了错别字,就当着身边的随从们说,“今天我把这个字给改正一下,我就是孔圣人的一字师了”。县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个土字。刚刚刻好,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震天,只听“轰隆”一声,土字又被轰掉了。直至今日,这块石碑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碑上的“莫”字仍然没有“土”。

在比干庙内,悬有一林氏姓源碑,为明代嘉靖17年(1538年)河南卫辉府裴骞所撰,碑文近千字,清晰可辨,是国内仅有的一块追溯林姓源的石刻文物。裴骞为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山东副使,多学博才,著述甚多,著名的有《滁州集》、《蓟门集》等。

碑文云:“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沉酗之乱法,伤市祚之伦表。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碑文所述史料翔实,文笔生动,说理透彻,感人肺腑,确为传世之作。

步出庙门,我们随意在村中走访。比干庙村东是军屯,南是十里铺,西是斜道村,北是后庄,京广铁路及107国道纵贯南北。看护比干庙多年的徐永志老人介绍说,村庄呈方型院落,现有人口180户,700余人。

比干庙村因墓而建,因墓而名。周武王封墓,北魏孝文帝创建成庙宇,唐太宗于公元645年亲临比干墓举行了隆重的祭礼,并向全国的郡县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诏》谥“忠烈公”,为比干加封了墓寝,修葺了祠庙,规定州县定制大礼祭祀,并给附近五户农民拨了地产,派他们守庙祭祀,从此一代代繁衍,形成村落。

徐永志老人现年近六旬,7年前到比干庙文官处工作至今,家中子孙满堂,殷实幸福,我们邀请他照张全家福,老人欣然同意。

徐永志老人还说,卫辉市西部太行山余脉的狮豹头乡龙卧村发现了“长林石室”的山洞。该洞位于龙臣卧村绝壁上,依方山,临沧溪,上有千尺鹫峰,深山峡谷中,是逶迤不息的沧水。洞深约3米,广约40平米。洞外苍郁的绿树簇拥,俯视左右,山岭环抱,长林莽莽,确有“龙卧”之灵气。

据当地官员介绍,从1993年起,卫辉市连年举办“中国卫辉比干诞辰纪念庆典”,已接待来自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港澳台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个林氏团体。国内外200多位***、著名人士挥笔祝贺,进一步促进了卫辉市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发展。

卫辉文物古迹甚多,拜祭完比干庙,我们又参观了牧野大战古战场遗址、姜太程序公故里、姜太公祠庙。

古卫州厚重的人文透着史诗般的豪气,那苍茫的遗迹、不屈的忠魂,让我们圆了一个探源梦。

林姓渊源

姓氏源流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出自黄帝高辛之后,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在密林中生下一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比干为商末“三仁”之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当今,林姓宗谱与族谱中,绝大多数尊比干为林姓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林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字林。子孙以他的字为姓,姓林。后来,他又生子英,英生茂、庆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阳,这支林姓也起源于今洛阳所在的南郡,谱书也因此称他们为河南林姓。另外,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以上三支林姓是当今林姓的主要血统所出。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唐代福建建州一带姓林的少数民族后裔;有一些从复姓樊林改姓而来的人;有一些是由蓝姓改姓而来的;还有从刘九改姓而来的;有蒙古可汗库图克图汗的后裔;还有从朱姓改姓而来的。

但古今大多数林姓族人,无不尊奉黄帝为远祖,而以比干、林坚作为受姓始祖。

播迁及主要分布:莆田、西灌、济南、下邳 、晋安林氏五个发祥地

林坚子孙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

西汉初期,林皋的后裔林挚等迁居齐郡邹县,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林挚之子林纂遂为济南人,形成了对后业影响深远的济南林氏。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东汉中期以后,济南林开始有人南迁,尤其是汉末林农家族的大祸,成为济南林大批南迁的导火索,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下邳林、晋安林等,都有是由济南林的南迁而形成的。

"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晋安林氏的开基者是林禄,他出任晋安郡太守,遂全家入闽定居晋安。林禄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于晋安外,又有人迁居候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另外,"下邳林"传到林国敏时,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林姓人的开基祖。

"晋安林"开创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在当今各地林姓人中,以福建林姓人数最众。今天中国林姓南多北少的格局,其根源便在于此。今福州惠安的晋安郡王墓,是海处许多林姓华侨归国后立脚点先拜谒的地方。

林禄的后代、莆田人林士弘(父母为莆田人),在隋末称帝,是林姓发展史上惟一一位林姓皇帝。莆田林氏是晋升安林氏的最大支派,其后家族繁盛,从而使莆田成为继西灌、济南、下邳 、晋安之后林氏的第五个发祥地。

九牧堂是唐代人林披开基,其后瓜瓞绵绵,迁衍广泛,名人辈出。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南迁,定居福建各地,以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派系。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开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地区或国家。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是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是表示姓氏来源或血统所出的专用术语。在林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郡望堂号,其中的"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九龙"、"十德"、"九牧"等都有较大影响。

西河是林姓的第一郡望。西河林氏自周武王时期开基至战国末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朝代,共传40代,800余年。

"九龙门"和"十德堂"的来源: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其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的来源: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

"九牧堂"的来源:唐代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9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家乘谱牒

林姓由三年多年前的忠臣比干开基,在得姓伊始便使其姓族带上鲜明的忠臣之家或忠臣之后的特色。这一特色经林姓历代先贤的提倡和身体力行,得以长期保持和继承下来,并进一步发展为忠孝传家的传统家风。另外,林姓还重视家族教育、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等美德。

1.忠孝传家

孝子林攒的故事,在福建莆田一带家喻户晓。

2.重视教育

许多林姓家族中,不仅把忠、孝作为传统家风,而且还十分重视对宗族子弟的教育,使之从小即具备报效国家或承传家业的良好素质。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都能榜上有名,甚而给人留下了"没有林姓人便无法发榜"的印象。

3.尊祖敬宗

海外林姓近年到大陆的寻根活动,其寻根的地点除了祖居地外,又以到始祖比干墓地、闽林始祖林禄墓地、莆田九牧祠、湄洲妈祖庙等地的人为最多。

历史名人

1.政治名人

比干:商纣王荒*无道,上朝强谏,舍生取义,慷慨就死。

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以禁断鸦片的爱国之举而留名青史。

林森:1931-1943年12月年间担任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林伯渠: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之一。

2.社会名人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

林默娘: "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3.海外名人

林完,著名政治家,林姓在海外知名最早的人物之一;林道乾,泰国北大年地区的开拓者和***;林凤,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著名人物;林太卿,日本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人;林相原,马来西亚巨巨富;林光合和林合父子: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林迁,马来西亚乌矿大王,热心公益事业;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林德甫,文莱富商;林梧桐,马来西亚赌业大王;林庆金,马来西亚巧克力大王;林思齐,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林同春,日本企业家、社会领袖;林训明,巴西黄豆大王;林良实,马华公会会长;林绍良,印度尼西亚商界大亨;林海峰,旅日围棋大师,吴清源弟子,曾获日本五大循环赛头衔35个

陈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舜。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於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於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提起“日本武士道”,咱们广大的中国观众和读者就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脑袋上扎一个必胜的白布条,长相猥琐或是凶恶,傻里傻气的日本鬼子,高喊天皇万岁,之后剖腹自杀”的场景。这一幕对于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尤其是80后90后那都是童年影视剧里的“家常便饭”了。后来由于大量的“抗日神剧”不断充斥着咱们中国老百姓的荧屏,“日本武士道”这一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滥桥段”,更是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中国观众的心目之中。

那您可能要问为什么那么多拍影视剧的导演和编剧,会对这个“槽点”乐此不疲呢?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武士道被当时军国主义者大肆渲染,成为了日本国民上下一体奉行的“圭臬”,也为日寇发动侵略战争“保驾护航”!

因此但凡涉及到日本二战的小说影视剧,那必然或多或少,就会涉及到“日本武士道”,毕竟在那时它已经深入每一个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那么,今天侃哥就向各位读者好好聊一聊,所谓的“日本武士道”到底是个“神马”东西!

一、日本武士道从出生伊始,便伴随着无休止的谎言

武士道起源于12世纪的镰仓幕府时期,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吸收由中国传来的儒家和道家文化,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即所谓的“名、忠、勇、义、礼、诚、克、仁”!这八个字乍一看,那真是超级无敌高大上,但是从武士道在各个历史阶段来看,这些纯粹是在粉饰其“残忍、无耻、欺诈”的侵略本性!

在武士道诞生的几百年后,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虽然武士道那八个字,被那些大名、官家、浪人天天无休止地挂在嘴边,当然他们也不嫌烦。这些人嘴上整天标榜着这些所谓的“武士美德”,而实际上所干种种龌龊之事,放到现今来看仍然让人不齿!

例如为了一己之私,弑君的松勇弹正;连亲爹都敢宰的斋藤道三;杀死兄长的今川义元;灭了老东家的德川家康等等不一而论,这些自诩正统武士的人们,其实在现实中的所作所为,连一个拦路打劫的强盗都不如,至于整天喊着的“效忠天皇”,那就是一个“大笑话”!

二、进入近代社会,日本武士道在侵略战争中所扮演的“可耻角色”

日本在19世纪末,开明的武士阶层通过“王政复古”推翻了江户幕府,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明治维新”的“快车道”上。那时的日本可谓是“朝气蓬勃”,百业俱兴,蒸蒸日上。然而那时的日本统治阶层没有认清形势,并不想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来实现国家的强盛。

开始染指周边各国,妄图依靠侵略战争实现国家强盛的“迷梦”!为了所谓的“大日本帝国的迷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曾经令它们嗤之以鼻的“武士道”精神,再一次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了出来,又重新搽脂抹粉,梳洗打扮一番便开始“登台唱戏”了!

为了夯实每一个日本人无条件遵从“武士道”的侵略理念,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便大肆鼓吹什么“七生报国”、“效忠天皇”、“为国家而死”的荒唐之极的侵略言论,其中最著名的“吹鼓手”是北一辉和大川周明这两个怂货。

在武士道精神的毒害之下,日本人造出来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军神”,这些人造“军神”之中,以“肉弹三武士”最为出名,影响也最为广泛。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时期,日寇24混成旅团为了尽快占领中国军队所固守的阵地,便派遣北川丞、作江伊之助、江下武二(听这名字起的就够“二”的)三人扛着炸弹,去炸毁中国军队阵地前的铁丝网。

这三人义无反顾,不惧生死,扛着大炸弹就过去了,最后三人与中国军队阵地前的铁丝网同归于尽了。当时日本官方媒体和军部为这三人命名为“肉弹三人组”!这名字听着也蛮滑稽可笑的,事实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战后一些当时的知情人和亲历者纷纷站了出来,通过媒体向当时的人们证明,这三个所谓的“军神”其实就是三个“倒霉蛋”,被自己的长官选中,在枪口的逼迫之下,去干这种有死无生的“活计”。三人死后也无法安生,还被别有用心的军国主义分子利用,去招募更多的无知日本青年,去做日本侵略战争中,毫无意义的“炮灰”!

三、日本人自己对所谓“武士道”的种种看法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那么好糊弄的。例如最著名的日军第四师团,他在侵略战争中也犯下许多罪行,然而他却不像日本其他军队对“武士道”那样狂热,仅仅以人性的观点去消极应对日本这场侵略战争,期间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也算是对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的莫大讽刺!

另外还有一个参加九次神风敢死队,九次都依靠聪明才智逃离险境的佐佐木。这些人都早已认清日本“武士道”的卑鄙面孔,不想为一个被人虚幻的“梦境”,去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另外前文提到的那个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的吹鼓手大川周明,在战后为了逃避东京战犯法庭的审判,故意装疯卖傻,终于逃得一条狗命。

那些经历过所谓“神风敢死队”的年青人,在战后六七十年代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这些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饱经战争与时间的洗礼,面对记者镜头时,不无感慨地说:“当年那些整天高呼所谓七生报国、效忠天皇的家伙,都能平平安安地活到战后,享受着荣华富贵,出入将相,而那些被他们迷惑的年轻人,却早早地牺牲自己的生命,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留在那毫无意义的侵略战争之中!”

说的一点都没错,在日本战后内阁,很多重臣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犯,它们这些人摇身一变,重归日本政界商界,照样整天呼风唤雨。其中有人竟然做到日本首相,例如有个家伙叫做岸信介,此人曾在中国东北供过职,由于生性奢靡,他的关东军同僚们曾给这厮起过一个外号叫做“满洲之妖”!

后来岸信介被日本军部调到菲律宾,参与了震惊世界的“菲律宾大屠杀”!战后它被东京法庭判处为“乙级战犯”,然而不久就被特赦了。岸信介战后积极活跃于日本政坛,曾出任日本内阁首相。顺便说一句,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是它外孙。

结 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早已离我们而去。在战争中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叫嚣尘上的“武士道精神”,也早已被热爱和平的人们,抛到了历史的“故纸堆”里了。现在所谓“武士道”的那一套,连日本人自己都不信了。

在咱们实际生活当中又有多少类似“武士道”这样,被别有用心的人精心打造包装一番,拿到现实中招摇赚骗,骗取他人钱财,已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在座的各位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什么“大义”、什么“义无反顾”、什么“高大上”去洗脑,去做出毫无意义的个人牺牲!

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是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人生

“旧帝大”即日本的旧帝国大学,包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7所学校。具体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综合性国立大学的统称。二战后,本着消除军国主义思想的目的,九所帝大的官方名称中均被废除了“帝国”二字,但其至今依然是所在国家、地区或日本地域内的最高学府。其中,建立在日本国内的七所帝大,现在一般被称为“旧帝大”。在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这九所帝大的学术成就却不容忽视。他们囊括了亚洲半数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在世界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除了理工科研究,他们在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是日本的顶尖代表。

在和计划来日本留学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常收到诸如“东大和京大很厉害我知道,那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这些旧帝大又有什么特点呢”、“旧帝大和早庆以及一桥东工相比,要强很多吗?”这样的问题。确实,尽管“旧帝大”的名号在留日群体中非常响亮,但一提到日本的名校大家想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所学校,而一些地方帝国大学在初涉日本留学的小白心中却没有获得太多的曝光量。这对这些名校不公平,也影响了大家对自己的留学之路做出科学的规划。所以,这篇分享我们就从这些“旧帝大”的偏差值、考试难度、和早庆东工一桥的差别等方面来全面地介绍下这些“旧帝大”。

一、 旧帝大的偏差值

所谓“偏差值”,是指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是日本人对于学生智能、学力的一项计算公式值。偏差值反映的是每个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准顺位。在日本,偏差值被看做学习水平的正确反映,而偏差值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评价学习能力的标准。计算公式为:

偏差值 =50+10×(个人成绩-平均值)/标准差

偏差值与试卷难度无关,也与考试人数无关。衡量的是你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名情况。通常以50为平均值,100为最高值,25为最低值。偏差值在50以上,属于较好成绩。偏差值在60以上,可以上较好的大学。

七所旧帝大的最高偏差值都在67以上,足以见得这些学校在日本的地位如何。

大学名 偏差値帯

北海道大学 575~650

东北大学 600~675

东京大学 675

名古屋大学 600~625

京都大学 650~675

大阪大学 575~650

九州大学 555~625

旧帝大文系の偏差値

大学名 偏差値帯

北海道大学 550~650

东北大学 575~675

东京大学 675~725

名古屋大学 600~675

京都大学 625~725

大阪大学 625~700

九州大学 550~675

旧帝大理系の偏差値

二、 入式难度

旧帝大=东京一工≧早庆>駅弁=MARCH

这个排名这是对这几所学校整体情况的一个大概排名,具体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大家对这个的看法还是有一定争议的。而且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大一样,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考试科目甚至都有较大差别,所以要向给出一个绝对准确和客观的比较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比如各个学校的医学部都是碾压一切的存在,早庆部分热门专业的入式难度甚至是可以和东大部分专业相当的。此外,在一些“国立之上”主义比较盛行的地方,一些普通国立大学的风评甚至是要高于早庆的。

2019年四所旧帝大的新生总人数约为19,000人,而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该年从高中毕业并决定继续进学(在日本,不是所有高中生毕业后都要读大学的,有不少人直接就工作了)的学生人生为575,000人。也就是说入学旧帝大的学生的成绩至少得是在全国的前33%的。对比在国内各省市985录取率,不难看出两者的生源水平差距。

三、 各所“旧帝大”特点

1 北海道大学

北海道大学(英语:Hokkaido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简称北大(ほく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世界一流、日本顶尖的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北海道地方最高学府,旧帝国大学之一,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级顶尖国立大学。北大创立于1876年,其前身为札幌农学校,是日本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1907年,设立为东北帝国大学附属农科大学。1918年,札幌农学校更名为北海道帝国大学。作为七所帝国大学之一,北海道帝国大学是日本设立的第四所帝国大学。1947年,北海道帝国大学更名为北海道大学。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创建。北海道大学拥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约18000人左右,教职员约4000人,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约800名。北海道大学位居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8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2位。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9位。

北海道大学的校园面积达到660平方千米,是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曾经就有过考生冬天去北海道大学参加考试,结果在校园里迷路,最后不幸遇难的传言。

此外,因为北海道大学的前身为札幌农学院,所以北海道大学的动物医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日本非常有人气的漫画《动物のお医者さん》的故事背景就是北海道大学。

2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英文: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本部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世界百强大学,日本东北地方最高学府。东北大学的前身是旧帝国大学之一的东北帝国大学(1907年成立,原名仙台医科大学)。该校起源于1736年的仙台藩藩校“明伦养贤堂”,东北帝国大学是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的第3所旧制帝国大学。1947年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制为东北大学,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截至2014年5月,东北大学占地面积222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111万平方米;下辖10个学部、18个大学院;专任教员3174人,其中教授886人,副教授737人;各类学生19037人。根据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排名世界第82位,亚洲第23位,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排名世界第35位,其材料、工程、物理、药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均处于世界一流地位。大学同时名列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学排名第1位。

东北大学的杰出校友中,在国内最有知名度的当属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就读于“仙台医科大学”即现在东北大学的前身,“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也是鲁迅先生结合自己这段留学经历发出的感慨。而现在日本东北大学的校园里,也还有鲁迅先生的铜像。

东北大学被誉为日本北部的“最难关”大学,许多不愿离家太远的北方学生常常把东北大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3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英文: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简称东大(とうだい)。东京大学诞生于1877年,由“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在明治维新期间合并改制而成,初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和一所大学预备学校,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灵元天皇时期。学校于1886年更名为“帝国大学”,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其易名为“东京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东大的水平和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就无需多言了,需要注意的是东大的英文名为“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UT,我常在一些自称自己是东大生的帖子下看到“Tokyo University”,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4 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英文:Nagoya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なごやだいがく),简称名大(めいだい),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一所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中部地方最高学府。名大创办于1871年。1939年被命名为名古屋帝国大学。1947年正式更名为“名古屋大学”。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成立。2020年,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成立。迄2019年,该校已诞生6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兹奖、1位沃尔夫数学奖、3位京都奖、36位日本学士院奖和2位日本国际奖得主,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该校2位教授入选中国两院院士。“多样与包容,对年轻人的信任,以及心无芥蒂地促进青年人成长”是该校一如既往的传统。

而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一提到名古屋大学,一般马上想到的就是“诺贝尔奖”和“丰田”。前者是因为接触目前名古屋大学在2000年后共出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成绩在世界范围内都可谓非常耀眼;后者则是因为丰田总部位于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和丰田公司的合作也比较多,不少名古屋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进了丰田公司工作。

5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是世界闻名的顶级综合研究型大学,其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和指定国立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京都大学起源于1861年(文久元年),原是在长崎设立的长崎养生所(之后改称为长崎精得馆)。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成立之后的第二所日本国立大学,创建于1897年,最初名为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京都大学”;2004年改组为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迄2020年,京都大学已诞生11名诺贝尔奖(亚洲第一)、3名菲尔兹奖、1名高斯奖、5名拉斯克奖、1名陈省身奖、9名京都奖、3名日本国际奖、114名日本学士院奖、6名沃尔夫奖、4名芥川奖,日本唯一的达尔文-华莱士奖章等奖项得主,以及五位日本首相。其世界500强企业CEO校友数居全球第12名,可谓巨擘辈出,其毕业生在科研学术至政商界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其学术上的成就,自由的校风也是京大的一大特点。在这一点上,京大的各种奇人轶事常常被人们拿来和早稻田大学一起比较。特别是被京大生搞成漫展的毕业典礼,每年毕业季都会冲上日推热搜。

此外,京大也是许多日剧和动漫故事发生的校园,相信不少去日本留学的学子都曾幻想过夕阳西下和喜欢的人在鸭川旁散步的场景。

6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英文:Osaka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おおさかだいがく),简称阪大(はん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大阪府吹田市的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近畿地方最高学府之一。阪大创建于1931年,最初名为大阪帝国大学,是第六所旧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大阪大学。大阪大学的校友涵盖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盖尔德纳基金会国际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日本文化勋章、日本文化功劳勋章、日本学士院恩赐奖、日本学士院奖得主。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67位。2020年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1位。2021年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2位。

尽管大阪大学的学生不像京都大学的学生那样“放飞自我”,但大阪大学的学生也经常调侃自己不像东京大学那群“书呆子”那样无趣。

另外,在现在大热的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处于日本最领先地位的便是大阪大学创办的生物初创企业AnGes。截至笔者完稿,已经开始三期实验。一旦成功,大阪大学在日本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都将更上一个台阶。

7 九州大学

九州大学(英文:Kyushu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创立于1903年,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福冈县福冈市的顶尖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日本九州地方最高学府,在日本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建立后,日本国内就有再在九州建立一所帝国大学的提议。1903年4月,作为京都帝国大学的分部,九大前身的京都帝国大学附属福冈医科大学成立。1911年,其被日本政府单独设立为“九州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其被正式定名为“九州大学”。 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6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2位,日本第7位;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25位,日本第7位。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4。

在7所旧帝大中,九州大常常被刚开始了解日本留学的小白轻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不像东大、京大、大阪大、北海道大学那样位于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城市;另一方面则可能因为九州大学不像东北大学出过鲁迅、早稻田大学出过李大钊那样在中国的历史教材上露过脸。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旧帝大之一的九州大在日本绝对是处于第一梯队大学的。因为九州地区更低的生活成本且不像东京那样过于嘈杂,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将九州大定为自己的目标校。

四、 “旧帝大”VS早庆/东工一桥

1 “旧帝大”vs早庆

l 学生数上,早庆更胜一筹

各所“旧帝大”的在校人数约在20,000人左右,而早稻田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为52,000人,庆应义塾大学的在校学生数为33000人。可以看到单就学生数量来说,早庆是碾压旧帝大的。所以对于那些喜欢参加校园活动,爱好社交,想体验这种“大”学校氛围的学生来说,早庆是更推荐的。

l 费用上,旧帝大要比早庆便宜得多

因为旧帝大都是国立大学,每年的学费约为54万日元,而像早庆这样的私立学校的学费则要高得多。文系的话,私立学费约为国公立学校的15倍;理工科的话,私立学费约为国公立学校的2倍。而且因为因为早庆都地处房租比天高的东京,再加上这样那样的生活成本,就读早庆一年的花费是远高于读旧帝大的。

l 就职时,学历都是同一个水平

因为在日本人心中,早庆和旧帝大都是“最难关”的存在,所以在就职时基本不会有旧帝大生>早庆生或者早庆生<旧帝大生这样的说法,至少在出生校上大家都是同一水平的,再后面就要看个人能力高低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单位对东大有特别的偏好(就像我们国家对清北的态度那样)。

2 旧帝大VS东工大/一桥

东工大和一桥分别是日本理系和文系的扛把子,尽管在学校整体规模上他们无法和旧帝大相比,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论文系:东大>京大>一桥>旧帝大その他;

论理系:东大>京大>东工大>旧帝大その他。

而因为东工大和一桥都在东京的地理优势,在就业时这两所学校甚至是要好过部分地方旧帝大的。

五、 总结

以上便是对日本这几所“旧帝大”的简单介绍了,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学校的信息的话(风光、学生活动、就业等)可以到各自学校的官网上再看看。尽管综合多个维度来看,东大是无愧于日本第一这个称号的,但其他帝大也同样优秀,能考上任何一所帝大都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且在择校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学术水平,更要把城市、费用、氛围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相比早庆这样的私立名校,旧帝大们不仅有着日本top级的学术水平和教授团队,每年的学费也要亲民得多,外国学生拿学费减半申请全免的概率也更高,所以对于那些希望去日本上名校,但预算又不那么充足的学生来说,旧帝大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以上。

靖国神社旁边的大学叫什么

明治大学。明治大学(MeijiUniversity),简称明大,是本部设在日本东京的一所一流私立大学[14],为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选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