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年号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的简介
1、李渊:庙号高祖;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年号武德。
2、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年号贞观。
3、李治: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李显:庙号中宗;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年号嗣圣684年。
5、李旦:庙号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年号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6、武则天:武周690年-705年,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7、李显: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年号神龙、景龙。
8、李重茂:庙号恭宗;谥号殇皇帝;年号唐隆。
9、李旦:庙号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年号景云、太极、延和。
10、李隆基: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11、李亨: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12、李豫: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13、李适: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4、李诵:庙号顺宗;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年号永贞。
15、李纯:庙号宪宗;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年号元和。
16、李恒:庙号穆宗;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年号长庆。
17、李湛:庙号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年号宝历。
18、李昂:庙号文宗;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年号宝历、大和、开成。
19、李炎:庙号武宗;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年号会昌。
20、李忱:庙号宣宗;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年号大中。
21、李_:庙号懿宗;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年号大中、咸通。
22、李儇:庙号僖宗;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年号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3、李晔:庙号昭宗;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_。
24、李_:庙号景宗;谥号昭宣光烈孝皇帝;年号天_。
南京高淳有李世民后代。
高淳县淳溪镇有一个村落,这里聚居了一部分唐太宗的后人,因为家家都姓李,久而久之形成“李家村”。从第一代李氏家族成员定居在此开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中许多人都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唐朝的故事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让他们津津乐道。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临拆迁,他把家谱保存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据称,李建峰保存的这部家谱,极有可能是李家村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谱。见到记者到来,李建峰拿钥匙打开密封的柜门,一摞陈旧的线装书出现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谱封面上都写着:“莲溪李氏宗谱”。
书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左右,淡棕色,书从左向右翻页,里面的纸张酷似现在的油画纸,感觉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谱已破烂不堪,还有十多本保存比较完整,只是纸张上有明显水渍。家谱里面是从上至下工整的字,对李氏每一代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划分。
家谱是由李建峰的祖上传下来的。“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农民,不识什么字,只知道这些祖宗留下的家谱很重要,一直作为传家之宝相传。”李建峰告诉记者,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郑重地对他说,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这些家谱一定要保存好。“文革”“破四旧”期间,家谱面临被毁,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冒着危险,千方百计把这部家谱保存了下来。
李世民后裔避难到高淳
李姓的来源有颇多典故,传说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根据宗谱的记载,汉景帝时李家就出了个骠骑都尉李广,李广一生戍守边关,与匈奴七十余战,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匈奴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套家谱中记录的李家第24世子孙。宗谱中记载:“讳渊,字叔德,袭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禅国号大唐,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在位9年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继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套族谱对李世民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宗谱记载:“讳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祸乱,削平偕伪,皆其功也。高祖因传位焉,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晔即位。李晔也是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此时的唐朝已经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孙。
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
从家谱记录来看,唐昭宗的重孙就是李德鹏。而现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学为始祖的,李茂学的祖先从家谱中可以清楚地查阅到,李茂学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孙李德鹏。李茂学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孙,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属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正统后代分支。
宗谱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茂学,行区入迁溧水俞家滩,即今分隶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据李建峰解释,唐灭亡后,李氏家族许多子孙被迫分散,到处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学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滩,当时高淳和溧水还没有分开,俞家滩也就是后来的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因此他们这一支被称为“莲溪李氏”,修的宗谱也被命名为“莲溪李氏宗谱”。他还解释,莲溪村也就是现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在家谱中亦有记载,是作为最终的辈分名单出现的。李维化是第71世,由此算来,李建峰应当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孙。
从家谱上的记录看,这套家谱在清朝和民国都曾经重修过。但从民国以后,家谱就没有重修过,时间长了,由于纸质问题,已经损毁不少。李建峰觉得,他还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但怕这些破旧的家谱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尽快修复这些家谱,并重新复印一份,让这套家谱一直保存下去。
怀集县冷坑镇有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后裔。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唐朝有十四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开始算起,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哀帝李拀,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怀集县冷坑镇有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后裔!”近日,有读者向记者报料,冷坑镇有4万多李氏后人,而他们很少提起自己是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
冷坑镇谭福村委会谭拱村民李初爱老先生,是该镇李氏理事会推选出来的官伞保管人,记者来到他家,他先拿出一本《珠堂李氏族谱》,“祖先有谁,上面全有记载”,
李初爱说,唐朝有14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如果从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算起来,我是第25世,如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则是第115世了”,李初爱说,如从唐太宗李世民算下来,他是李世民的第57代嫡孙。
冷坑李氏理事会会长李浩林带记者来到去年新修建起来的李氏大宗祠,记者见到,祠堂墙上有一大理石雕刻的序言榜,上面清清楚楚地介绍道:“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陇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孙”。
李氏后人隐瞒显赫身份千余年
谈起怀集冷坑李氏的来龙去脉,李什八23代裔孙、谭福村87岁的李朝纲告诉记者,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出生在南京与苏州之间的筋竹巷,乃元朝末年名将,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什八多次与明军作殊死战斗,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372年败退至怀集冷坑,偶遇一姓郭放鸭村民,危急中他在桥底先拴好马,然后卸甲换装,化装成当地放鸭村民得以避过追兵,后遂在此解甲归田,立户开籍,繁衍后代。
扩展资料
贞观之治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 [11]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参考资料: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16、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
17、李忱(chén)(810年—859年),即唐宣宗。
18、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
19、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
20、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唐朝的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 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唐朝全盛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后期,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1、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年号武德。
2、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位23年,年号贞观。
3、唐高宗李治(628-683),前六年号永徽,后更改为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号为嗣圣。
5、睿宗李旦(662—716),年号文明。
6、武则天(624-705),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7、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8、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号为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号广德、永泰、大历
10、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1、唐顺宗名李诵(761-806),年号永贞。
12、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号元和。
13、唐穆宗李恒(821—824),年号长庆。
14、唐敬宗李湛(809-826),年号宝历。
15、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号大和、开成。
16、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号会昌。
17、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号大中。
18、唐懿宗李漼(860-874),年号咸通。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0、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21、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
以唐代为例,简述皇帝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一、尊号
尊号又称“徽号”。中国古代皇帝生前加尊号,是唐代形成的惯例,自高宗李治称“天皇”开端以后,其后武则天六受尊号。及中宗李显复位,沿而不改、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皆有尊号。
如武则天垂帘听政之际,加尊号曰“圣母神皇”,其意尚明,及建周称帝,尊号由“圣神皇帝”,一加再加,历称:“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策金轮大圣皇帝”。
二、年号
制定年号的根据,无非“章述德美、昭著祥异,或弭灾厌胜,计功称伐”而已。由此可见,年号之设制,不仅反映专制君主自尊之意,而且也与天时人事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如果精心推敲,无疑可以从年号中窥见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乃至某一位皇帝的特色。
唐代诸帝所制年号,其根据亦不外乎于此。如太宗以“三正在旦,万国来廷,长世之术既弘,惟新之命方始,体元居正,令则其时”,遂改元“贞观”。年号的制定往往反映了一种政治思想,自然与当时的政治状况密切相关。
唐代的年号当属韦后乱政时最为混乱,自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干政以来,至玄宗登基,其间五十余年,频易年号,如显庆、麟德、乾封、上元、仪凤、永隆等等,
这些年号称神颂功,不为不美,平均约一年半左右就换一个年号。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几乎一年一换,甚至一年几换。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政治状况,却显然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三、谥号
皇帝死后加谥,以称其功德,其制古已有之。不过,在唐代以前,谥号一般只有一字,偶有多者,也不超过两个字。到了唐代,不仅皇帝生前尊号愈增愈繁,死后谥号也越拉越长。
唐朝初年,谥号尚不甚繁琐,高祖李渊为“大武皇帝”,太宗李世民仅谥为“文皇帝”。高宗李治、中宗李显,谥号亦不过两个字。至睿宗李旦死后,谥曰“大圣玄真皇帝”,谥号开始复杂化。
及玄宗死后,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猛增至到七字。肃宗死后,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又加两字,成为唐代诸帝初谥之最。
四、庙号
皇帝死后,不仅要制定谥号,以表尊崇,而且还要建庙立号,以备祭祀。庙号的确定,既要符合宗法制度的习惯,又要考虑皇帝的功业德行,建庙立号的原则,早在三代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三代之制,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
唐代皇帝自李渊、李世民庙号称高祖、太宗,其余照例称“宗”。不仅如此,唐代诸帝不仅照例称宗,而且似乎并不满足。宪宗李纯死后,嗣君及礼臣表颂其功德,竟欲以“祖”称之。唐代诸帝不仅自己称祖称宗,而且为不得嗣位的太子追封帝号,建庙立号。
唐朝一共经历二十三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具体排序如下:
1、唐高祖——李渊在位:618—626
2、唐太宗——李世民在位:626—649
3、唐高宗——李治在位:649—683
4、唐中宗——李显在位:684(被废)
5、唐睿宗——李旦在位:684—690(被废)
6、女皇——武则天在位:690-705
7、唐中宗——李显在位:705—710(复辟)
8、唐睿宗——李旦在位:710—712(复辟)
9、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国力达到极盛)
10、唐肃宗——李亨在位:756—762(唐朝没落的开始)
11、唐代宗——李豫在位:762—779
12、唐德宗——李适在位:779—805
13、唐顺宗——李诵在位:805
14、唐宪宗——李纯在位:805—820
15、唐穆宗——李恒在位:820—824
16、唐敬宗——李湛在位:824—826
17、唐文宗——李昂在位:826—840
18、唐武宗——李炎在位:840—846
19、唐宣宗——李忱在位:846—859(延缓了唐帝国,小太宗)
20、唐懿宗——李漼在位:859—873
21、唐僖宗——李儇在位:874—888
22、唐昭宗——李晔在位:888—904
23、唐哀帝——李柷在位:904—907
唐朝为什么可以存续这么久:
1、经济方面:唐朝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经济能够如常运转。公元758年,唐肃宗在产盐地设置了监察院,这地方是由中央管辖,统一购买当地的盐,再由盐官卖出。盐官高价卖给各地的商人,这些商人再到全国各地贩卖盐。通过这种举措,国家就掌握了对盐的买卖的主动权,利润就由国家获得。这项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
2、政治局面保持平衡:而唐朝之所以能够继续维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僚之间、官宦集团之间争斗不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的争斗恰恰增加了皇权。
3、军事力量相互挟制:当然,唐朝能够继续存续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军事力量的相互挟制,其实就是军事上的一种平衡状态。
唐朝历代皇帝年号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的简介
本文2023-10-23 20:01: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