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东汉墓葬群,穿越千年的乡土之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东平东汉墓葬群,穿越千年的乡土之旅,第1张

这次所要记述的乡土之旅是 东平的汉墓 ,这次能有幸近距离的接触到汉墓还要感谢 刘朋老师 ,他向我推荐了两处汉墓,刘朋老师是ONCE影像的读者,加了微信后经常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刘老师对尧陵禅寺遗址有着很多自己的研究和见地,并且发表了论文,改变了我对尧陵禅寺最初刻板的认知,也将对我今后的乡土之旅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要感谢刘朋老师在这篇文章发布之前给出的善意提醒。

到访的第一个墓群原有墓葬13座,皆有封土堆,“文革”中被破坏掉8座,现存5座,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驱车前往,根据刘朋老师给的位置,很容易找到了汉墓群,就在这个山坡上。

▲通过与一位放羊的大哥交流,共找到了4处墓葬。大哥一直问我们是不是来搬石头的,应该是把我们当成盗墓贼了。

洛阳铲刚打的探孔,新鲜的泥土

密密麻麻的探孔

▲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进入的汉墓,但早已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了。

▲洞口可容纳一人进入,墓室的大部分已经暴露了,这是一个东汉时期的石室墓。

西汉末年至东汉,木椁墓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砖室墓、石室墓。另外,壁画墓、画像砖(石)墓是这一时期墓葬的一个巨大特点。

东平壁画墓的代表就是后屯汉墓,其中出土了大量精美壁画,以人物画像为主,尤以个性张扬的武士形象俱佳,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为 “十大镇馆之宝之首” ;画像石墓的代表为东平百墓山汉墓群,其中出土的一汉墓内有乐舞图、丰收图、白虎等。

▲个性张扬的武士像-东平后屯汉墓,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宴享、歌舞 - 东平后屯汉墓,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俯身低头继续向前,进入主室

▲主室的墓顶,抹角涩叠顶

▲东面的侧室一,很难进入

▲由主室进入南侧室

▲从这里可以看到里面的东侧室二有新鲜的泥土落入,东侧室二为覆斗顶

▲从这个三维图示能清楚看到整个墓室的结构

▲感谢刘朋老师提供的3D图和俯视图

耳室残存的壁画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墓主人的身份已不可考,但葬在此处的不是王室贵族,也定是位达官贵人,历经2000多年仍然色彩绚丽,人、马形象栩栩如生。

在上述墓室的东南侧还有一墓室,洞口也已打开。

▲南侧的墓室入口,洞口应该也是盗墓贼挖开的,很小。

▲墓室并未完全暴露在外

▲这是墓群的第三处墓葬,上方有动土的迹象,墓室并未打开。

离开汉墓群,从刚进入时的紧张到现在的激动,心情仍未平复,这是我乡土之旅中触碰到 历史 最悠久的遗迹,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汉墓,似乎有一种穿越感。返回途中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线,结果刘老师提及的另一处汉墓就在路边,没想到这么容易找到了。

▲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

▲不知这里有没有遭受过文革的“洗礼”,应该是平整耕地时把封土平掉了,从而使墓室暴露在外。

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为何东平会有如此多的东汉墓葬群,而且规格很高,查阅资料后问题迎刃而解。东汉时期有一位东平王刘苍,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在刘秀的10个藩王中,东平宪王 刘苍是最优秀杰出 的一个。

刘苍(?--83年3月4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弟,母光烈皇后阴丽华。刘苍于建武十五年(39年)受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汉明帝永平元年,为骠骑将军在朝辅政,七年归国。

据此可以推断,东平在宪王刘苍当政时应该经历过一个富庶、升平的时期,其子嗣也会分封在东平各地,所以有较多的 高规格东汉墓葬出土就不足为奇 了。

据东平县志和州志记载,东汉东平宪王刘苍及其诸子之墓,俗称“九子墓”,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展营村的北桥汉墓群内,又称“王陵山汉墓群”,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群内曾出土玉片1647片,考古人员整理为铜缕玉衣,现陈列于东平博物馆。 但目前发掘的墓葬中未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出土,是否为刘苍的墓仍然存疑。

▲铜缕玉衣,出土于北桥墓群,现藏于东平博物馆。玉衣是汉代皇帝及王公皇妃等专用的丧葬殓服。

虽然离探访汉墓已经有些时日,但是那些探孔,新鲜的泥土,以及岌岌可危的壁画一直在我脑海闪现。我想考古文物工作者应该早已探明了该汉墓群的 历史 和文物价值,不想耗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在此等中华大地比比皆是的汉墓上,或许让他们长眠于地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只是怎样才能阻止壁画消逝的脚步呢?这残破不堪的壁画折射出的正是乡土文物疏于保护、千疮百孔、消失殆尽的可悲现状。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享国210年,而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享国195年。提起西汉我们想到的是明君多,从汉高祖定鼎天下到汉宣帝“孝宣中兴”历经一百五十多年,这其中多有能力出众的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庸的,虽然也有外戚掌权的情况,但皇帝都能设法化解,至于说颠覆朝政的宦官,完全不存在,而东汉就不一样,宦官专权猖獗到了一种疯狂的境地。

从汉宣帝驾崩、汉元帝即位后,西汉的皇权渐渐陷入危机中,外戚、宦官势力纷纷兴起,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家族中走出了一个王莽,王莽篡位让西汉本就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而混乱的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刘姓皇统都失去威望了,天下怎么可能还坐得稳呢?西汉灭亡,但随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东汉依然是刘姓子孙所建立,东汉建立和求稳定靠的东西与西汉不同了。

其中一点就在于东汉“戚宦之争”特别明显,与西汉迥然不同,“戚宦之争”从立国半世纪后汉和帝时期开始,汉和帝乃刘秀曾孙,东汉的第4位皇帝,他被立为太子时才3岁,当上皇帝9岁,这么点年纪当然无法掌控朝政,而且他前任汉章帝在位后期已经过于放纵皇后窦氏的娘家人也就是外戚,和帝登基,窦氏作为养母名正言顺地临朝称制,东汉外戚专权的历史从此开始。

但我们知道,既然是“戚宦之争”,外戚只是在其中扮演一方角色,外戚坐大,皇帝的位置往哪摆?为了平衡,皇帝必然要寻求另一方势力压制外戚,这就像天平,两边同等重量时可平衡,一旦一头重一头轻,势力就倒向重的那方,中间的皇帝也不得不看重的那边脸色,当时年幼的和帝面临的就是外戚重的局面,窦太后辅政,其哥哥窦宪升为侍中,窦氏家族其余子弟也掌控朝廷机要,将小皇帝围得密不透风。

汉和帝可不是什么傻瓜,相反,他天生聪明,精通制衡之术。在窦宪权力膨胀达到“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的情况下,他注意到身边以中常侍郑众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可用,依靠着宦官扫除外戚,窦氏家族压在皇帝头顶的阴云散去了,汉和帝夺回皇权,但天平的另一头却又冲起来,宦官郑众得以参与政事中,东汉宦官之乱的祸患也埋下了。

可以说,东汉的“戚宦之争”是从汉和帝开始,如果汉和帝能长寿点,找到另一个对王朝稳定更为合适的平衡方法,也许东汉外戚、宦官之争不会如此严重,可现实却是,汉和帝虽然很有作为,却只活了短短27岁便撒手人寰,之后东汉年幼的皇帝简直能扫出一箩筐,汉殇帝刘隆百日便登基,未满周岁就驾崩;邓太后立了汉安帝刘祜,这又出现了外戚交替情况。

汉安帝立阎姬为皇后,结果是阎氏戚族取邓氏而代之,新旧更替;邓氏外戚在邓太后的要求下谨小慎微,表现较好,但在皇权这块肉面前,同样免不了卷入各方势力争斗,最终邓氏外戚随着邓太后之死遭到清算,阎氏外戚因为汉安帝的扶持,与宦官势力共同参与朝政,形成平衡。

奈何汉安帝也是个短命的,只活了32岁,他驾崩后阎氏外戚立刘懿为帝,刘懿只是藩王之子,阎氏外戚掌控朝政的工具,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在新一代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宦官占上风,阎氏外戚因为宦官而覆灭,济阴王刘保因为宦官才称帝,是为汉顺帝,本来就是因为宦官才当皇帝,汉顺帝自然要依赖宦官,在此期间新的外戚势力梁氏冒出了头。

梁皇后之父梁商、梁商之子梁冀先后为大将军,以至于后来竟酿出梁冀毒杀汉质帝的惊天大案。东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汉顺帝照样只活到而立之年便一命呜呼,二十多年的梁氏专权,冲帝、质帝、桓帝尽在梁氏手中,如果不是汉桓帝刘志用上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5个宦官扫灭梁氏,恐怕梁氏还将继续专横。可惜,梁氏倒了,宦官势力补上了。

自从汉桓帝封宦官为“五侯”起东汉宦官势力达到巅峰,此后一直到东汉末年,士大夫、外戚与宦官的势力你死我活,爆发两次党锢之祸,最终导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爆发,诸侯蜂起,东汉皇帝完全沦为了军阀手中傀儡,东汉的运数自然也就到头了。可以说戚宦之争将东汉推向灭亡,但为什么,东汉的戚宦之争会严重到如此地步,斗争了一百多年陷入互相交替的怪圈走不出来?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东汉从早期就埋下了戚宦之争的隐患。宦官势力说到底只是皇帝手中一把刀而已,这把刀用得好能制衡、能伤敌,用不好就伤自己了,而东汉立国之初,光武帝刘秀所依赖的就是豪强势力,打个比方说刘秀开公司,股东全是豪强,他废郭皇后改立结发妻子阴丽华为后,哪里是深情那么简单?明明就是为了打压河北的豪强,扶持阴丽华背后的南阳豪强!

皇权弱,豪强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所以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三代都要在不触及豪强势力之底线的前提下去缓和矛盾,加强皇权,为此三公才虚设,朝廷最重要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尚书台,由皇帝指派亲信去掌控。按常理中朝官职本应是士大夫担任,但东汉皇帝给了宦官这样的权力,因为他们是自己身边最好用的亲信。

外戚势力出身豪强,宦官势力掌控中朝与之平衡,还有第三方势力——士族参与其中,士族崛起源于刘秀重视儒臣。精通儒学经典,在东汉是步入仕途的一条明路,士族依靠这条线铺开门生故吏的庞大关系网,甚至能左右社会的舆论,儒学经典的奥秘不传子孙,难道还传给外人吗?就这样,士族也凝成一个集团,制衡外戚使其顾忌天下言论,不敢随意改朝换代。

士族、外戚、宦官在东汉王朝的历史上形成三股强大势力,左右朝局,这和东汉立国之初就定下的弱化相权、加强皇权之策分不开。其实这种办法也并不能称之为糊涂,只不过东汉的皇帝就跟受了诅咒似的,这个年幼即位死得早,那个还是年幼继位继续死得早,小皇帝如何能完美驾驭皇权,只能由外戚和宦官交替着去填充,由此,才有了东汉百年恶劣的戚宦之争。

得看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一般来说异性的大臣得到最高的爵位最高的就到公爵为止了。先看看这个:先秦时代的封爵

夏商时期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朝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参考: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秦朝

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汉朝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魏晋南北朝

曹魏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2、两晋的封爵

晋武帝咸宁三年(275年)定制,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关内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之别);功臣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乡侯和亭侯)、关内侯、关外侯等。五等爵上加“开国”二字西晋时较少,东晋多以此酬异性功臣,其建制不久,常与原五等爵混称,沿用至后世。从官品上看,开国郡公、县公为一品,开国县侯、伯、子、男为二品,县侯三品,乡侯四品,亭侯五品,关内名号侯六品,关外侯七品。

晋武帝时对王国制度有具体规定: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公之制同王之下国。侯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王、公、侯国均以中尉领兵。王国置相(后改称内史),王官除傅、保、友、郎中令、中尉、大农、常侍、侍郎外,职官略同郡,以上均由朝廷任命。租调由王“三分食一”(东晋改为“九分食一”)

3、南朝的封爵

南朝宋制因两晋,唯大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国官属不得对其主称臣,改称下官)。王子为后,例封千户。齐因之。

梁封爵大体因前代,定制:诸王言称令,境内称之为殿下;公侯言称教,境内称之为第下;皆自称为寡人。梁的五等爵制为:“五等诸公(即开国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国诸侯,位视孤亲、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二干石,班次之”。

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关中关外侯,凡十二等。因国小,王国封户一般大国不过两千(个别曾到五千户),小国仅千户。郡王、嗣王、藩王为一品,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二品,开国县侯三品,开国县伯四品,开国县子五品,开国县男六品,沐食侯七品,乡、亭侯八品,关中、关外侯九品。一品视万石,二、三、四品并视中二千石,五、六品视二千石,七、八品视千石,九品视六百石。

4、北朝的封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减五等爵为四等:王、公、侯、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后又复添伯、男二等。皇子和异性元功上勋皆可封王。孝文帝行“亲疏世减挡”:亲王2000户、始蕃1000户、二蕃500户、三蕃300户。王国官有师、友、文学及中尉、大农、上中下将军、常侍、侍郎等。景明元年定制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各爵品级为:除王外,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北齐爵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王,位在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封内之调,尽以入台,三分食一。公以下,四分食—。王国,师一人,其余官略与晋、魏制同。官品略有调整:除王外,开国郡公从一品,散郡公、开国县公正二品,散县公、开国县侯从二品,散县侯、开国县伯正三品,散县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散县子从四品,开国县男正五品,开国乡男、散县男,从五品。较北魏各降—阶。又公国有郎中令,正七品;大农,从七品;中尉,正八品;常侍,从八品;侍郎,正九品;上中下将军及上中大夫,从九品。侯、伯国亦置大农,从八品;中郎、谒者,正九品。子、男国之大农,从九品。

北周郡县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皆加“开国”。 后改《周礼》九命之制“诸侯为外命,公九命,侯八命,伯七命,子六命,男五命”。共计有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凡十一等。

两晋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五等爵之公国之制同下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

南朝

南朝封爵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朝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

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将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于均废止。

唐朝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宋朝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宋朝无世袭罔替的例子。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颇低。

元朝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明朝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由于这种世袭罔替的制度,导致后来出现举国一岁之入不能偿宗室岁禄的局面,远支宗亲将军、中尉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狱求饱者。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终身者。

这是简单的描述,详细的字数太多,传不上去。满清的已经有人写了,我就不写了。

东汉前期,皇帝常常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有些诸侯王封地比较大、实力比较强,就常常有谋嫡篡位之心。这就威胁到皇权的稳定性。为了削减各个诸侯王的实力,在汉景帝时期,就有大臣晁错建议“削藩”,就是收回诸侯王的领地。结果,这一做法遭到诸侯王的强烈反对。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后来,反叛虽然被平息,但皇帝处于压力下也不得不处死晁错。那么,如何削减藩王的实力,依旧是皇朝的最大难题。直到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向汉武帝刘彻提出了一个天才的计谋:推恩令。内容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跟“削藩”相比,“屠恩玲”这个办法虽然会被诸侯的嫡长子反对,但诸侯王本身的利益没有损失,更何况诸侯的其他子弟大大获益。所以,一旦实施下来,“推恩令”一样可以削弱藩王的实力。诸侯王即使明知皇帝要将自己的领地更分散、变得更弱,也无法反对。一旦反抗,诸侯王自己家后院就会起火,除嫡子之外的其他子弟都会变成朝廷的内鬼,根本造不了反!金刀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燕的吴王慕容垂战功赫赫,却被前燕太后猜忌。不得已的情况下,慕容垂带着儿子慕容令,一起奔逃到前秦苻坚那里。前秦的宰相王猛深知慕容垂绝非等闲之辈,建议前秦皇帝苻坚除掉慕容垂。但苻坚太过忠厚,自然不同意。王猛再三劝谏不成,就使出历史第一的反间计“金刀计”。过了不久,王猛带兵出征后燕,命令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为向导。在临行前的一晚,王猛却突然驾临慕容垂府中做客。慕容垂考虑到自己的儿子要从军,而王猛又是朝中宰相,自然不敢怠慢,于是恭敬地准备酒宴。在宴会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猛话锋一转,说了那么一句话“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隐约有索贿的意思。

和藩王性质的诸侯有荆州牧的刘表 益州牧的刘焉 幽州牧刘虞 这三家 汉末黄巾起义后诸侯蜂起 他们三个光是自保就已经庆幸了 特别是刘虞 公孙瓒因为利益的问题而起兵攻打这个名义上的幽州牧 紧接着刘虞被消灭 公孙瓒成为幽州牧 刘表 听从袁绍的指示攻击孙坚 从而和后期的孙策 孙权成为死敌 无法扩大领地 刘表死后 曹操举兵来犯 发生了赤壁之战 刘焉 到益州后 委任张鲁镇守汉中 封锁巴蜀与洛阳的联系 让益州成为半独立的状态 刘焉死后 他的儿子刘璋因为无能导致张鲁自立 最后随着刘备入川也灭亡 以上所叙 汉末三个稍有实力的皇室诸侯 没有勤王的实力与心意 而且最初是由董卓的凉州军团把握朝廷和皇帝 刘焉刘虞刘表三人纵使倾其所有兵力去勤王 也不过是落个以卵击石的下场 更何况周围群雄四起 不可能损害自身利益 从而导致汉献帝陷入尴尬的处境

东平东汉墓葬群,穿越千年的乡土之旅

这次所要记述的乡土之旅是 东平的汉墓 ,这次能有幸近距离的接触到汉墓还要感谢 刘朋老师 ,他向我推荐了两处汉墓,刘朋老师是ONCE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