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那他的老师是谁?
我们如何识别孔子的老师呢?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神童扩张,春秋时期谭国君主谭子,擅长乐理的官员长虹,著名乐官史襄,道教创始人老子,真正被视为孔子的老师。
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教师的奠基人。成语“至圣师”是指古代的孔子。《礼记》说:“一切立志的学者都必须在圣人和祖先中解释和奠基。”在清朝康熙统治期间,还为孔子做了一块石碑,以示对孔子教育的尊重。今天,世界上有几百所孔子命名的中国学校。在台湾、香港等中国地区,每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被定为教师节。那么,有没有一位孔子的老师被称为“最神圣的老师”和“时代的老师”?
孔子说:“三民,必有我师焉:择善择恶,改此句出自《论语》,这是许多人所熟悉的。”。在孔子看来,无论同一领域的人是好是坏,他们都可以是“老师”——“选择跟随”或“变坏”。然而,这里的“教师”一词实际上是泛化的。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神童不断壮大。春秋时期,谭国君主谭子、著名音乐指导员长虹擅长音乐理论。老子,道教的创始人,被认为是真正的孔子老师。
在《三字经》、《战国政策》等史书中,7岁的相陀老师被视为孔子的老师。其一是《习仲妮,古圣先贤之师拓,勤学》中的三字经。另一种说法是“甘露说:”傅相虎七岁生为孔子教师,十二岁生为大臣。你怎么能测试他?一个7岁的孩子怎么能让孔子拜他为师呢?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读物。其作者据说是宋代的王英林。几千年来,“白佳星”和“钱子文”共有三个词,统称为“300000”。它们被认为是古代启蒙教育的必备书籍。《三字经》中提到的“延”,是春秋时期(今山东省日照市)鲁国的产物。他的名字可以在汝南湖南家族的家谱中找到:湘拓、中联、鲁人住在曲阜县雁寨的鹿城寺。
文|牟书会
我是在抗美援朝的隆隆炮火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的。
听老母亲讲,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六日,月亮刚刚升起,在三间土房的东间,生下了一个非常瘦小的婴儿,那便是我。
孩提时代是很难有自主意识的,更不用说襟褓中的记忆了。
印象中的土坯房是西房,北房由爷爷奶奶住着。西屋很小,南北不足9米,进深不足3米,土炕是靠南山垒成的,由于多年烟熏火燎,墙壁上都熏成了黑色,灶台上方的苇箔上经常有烟油子落下来,特别是熟饭后掀锅盖的时侯,说不定一块油泥灰便掉进了锅里。
尽管家里穷,孩提时代还是很欢乐的。三爷爷门前有一块场园,每到春天人们为了换炕、泥房、修房,拉来了很多土,堆的像小山一样。我们几个小朋友们就在这土堆上玩“中国美国”的 游戏 ,谁占领了山头(土堆高顶)谁就胜利了。小朋友们时常拿一根竹竿或秫秸当枪,做冲锋的样子,回想起来可能是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影响吧。
记的有一年冬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门前的老湾的冰上抽丢丢,不小心掉在了冰水里。很快就下沉了,书杰哥、金秀大叔弄来一块木板踩着,把我拽了上来。我的棉裤棉袄都湿透了,要不是有大人看见,恐怕小命都难保。他俩把我抱回家,母亲生上火,给我烤衣服,我光着屁股围在炕上。因没有第二套棉衣,只好等到烤干后再穿这一身,这是我第一次有生命危险的经历。
约五六岁时,一天下午,弟弟拿了一块饼子,大约有鸡蛋大小,一不小心饼子掉在了门前的水缸里,门前的水缸周围用麦秸和秫秸围着(怕冬天把缸冻坏)。我一看便用勺子给弟弟捞掉进缸里的饼子。由于水深,水缸周围又用秫秸和柴草围着,加之年龄小,够不着落在缸底的饼子,我刚用力往深处捞,整个身子便倒栽了下去。这时母亲正在北屋织布,可能是母亲的本能或灵感的应验吧。听到响声,她立即离开织布机,一看是我掉到了水缸里,便抓着我的双腿提了上来,我能有今天真可谓伟大母爱的造化。
说到童年,不得不说一下记忆中的家。
小时侯的老房子是西屋,门前南侧角门两旁各有一棵槐树,长的很高。靠近西屋南间窗台前国槐树下,父母把收获的花生放在那里,用箔围着。饿的时侯我经常用小手抠几粒花生吃,一旦把苇箔抠出小洞,被父亲发现,他就搬一下秫秸箔子,唯恐再掰开偷吃。
由于日子穷,至今也无法回忆起有什么象样的家具,唯一的是一件大立柜,至今还用着。它究竟是母亲的嫁妆,还是老伙里分的,我也说不清楚。记忆中用的勺子也不是铁的铜的,而是木头的,叫马勺——头像马头,把像马尾。还有一把竹子皮做的暖瓶,其它再也没有什么东西了。
夏天蚊子多,屋里热,经常在北屋房上睡,没有蚊帐,咬的实在受不了,就用蒿子点火驱蚊;冬天没有柴火烧炕,就打火簸箕,用很少的软柴禾在炕前点着,用簸箕把热气扇进被窝内,借着热气迅速钻进被窝,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穷创造吧。
过年对小朋友来说是特别欢乐的。每到腊月二十、二十五“花花街”年集,我就和哥哥一起去支案子,为卖年货的提供服务。特别是给卖花椒、大料、鞭炮的商户提供服务,有的时侯人家不用就白支了;如果用了就给我们一挂炮仗或一、二角钱。
点炮仗是小时侯的一大乐趣。因为穷,买不起炮仗,就把编织的整挂炮仗裁开,一个一个的燃放,从来舍不得整挂燃放。
大年三十下午,太阳西下之前开始请爷爷奶奶,我们点着香到坟茔的路上烧纸点炮仗,然后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到家后挂上家谱,烧纸、燃香、嗑头,摆上供品就各自回家了。
晚饭吃过后,人们在各自门前点火照庭,用干谷草伫立在门前,点着后全家围着烤火。大人讲烤手手不冻,烤脚脚不裂,还说谷草向哪个方向倒,那个方向的年景收成好。
说到年夜饭简直不可思议。母亲用地瓜面和好面团,再用白面包上皮;包饺子,白菜馅很少吃到,更多的是胡萝卜馅,三十早上仍是粗粮,喝胡萝卜黏粥。
穷也是欢乐的。每到大年的晚上,我经常拿一盏小提灯,到处玩耍(平常为了省油从不让点提灯)。有时在天井里埋上一根杆子,杆子头上绑一铁环,再弄把松柏枝绑在杆顶,把小提灯用绳子拉上去照庭,可谓高灯下亮吧。
每次打开记忆的闸门,孩提时的往事就象演**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儿时的朋友远去的很多,有的真的永别了,但经历的那些事却永远铭记在心头。我有一个叔叔叫坏子,大名叫金亮,小时侯常常跟他玩,那时穷,坏子叔偷了好吃的就分给我点。有一次在杨柳寺集上,坏子叔还请我吃了一顿面条。
回忆挨饿时的面条,简直是皇帝的山珍海味。
一九六四年八月,我小学毕业考上了中学。
农历八月十四 ,父母亲为我准备了学费、被褥和学习用品,我怀着非常喜悦的心情上了学。
说到上中学的学费,至今难以忘怀。一九六四年,生活仍很困难,常常是粮食接不上吃,春天粮荒现象时常出现,干粮以三合面(玉米面、地瓜面和少量面粉)为主,一家人生活上仅能吃饱肚子,入学的学费成了家庭的一大难事。学校让交八块四毛钱,学费17元,书费34元,住宿杂费3 3元,往哪里去弄钱呢?
父亲到处借也没有借着。记的那天晚上父亲很忧愁,在昏暗的灯光下抽烟,母亲在一旁为我缝衣服,为明天上学做准备。我在一旁观察父母亲的表情,父亲仍吧嗒吧嗒托着烟袋抽烟。忽然,母亲眉宇间舒展了,像是微微笑了一下,我问父亲学费够吗?父亲仍不语,遂之便出门而去。我又问母亲,母亲说:“咱有五块银元,留下一块,其它你拿去上学吧”。第二天,我便拿着父亲东拼西凑的几元钱和四块银元去了学校。学校总务处不收银元,让我去银行兑换,在辛店银行将银元换成现金,那时一块银元换一块线,和父亲借的钱交上了学费。
母亲早已离去,想起上中学交学费这件事,母亲作为嫁妆的四块银元,像巨大的磁石一样吸贴在我的心房。实在没有办法啊!但凡有一点办法,母亲也不会把随嫁的信物拿出来,这可算是撕心裂肺的代价了。
每当回忆起四块银元上中学之事,我心中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忘怀的感情。母亲啊,你永远看不见你那心爱的嫁妆了。儿子如今爱好古玩,也收藏有几块银元,但无论价值多高,也高不过情深似海的伟大母爱。
1969年,公社麦后组织劳力上大河,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青壮年劳力都有治河的任务。
那年我刚好满18岁,初中毕业下学不久在家务农,是一名名附其实的社员,队长安排我上河,我接受了任务。
麦后不久,全队十几个劳力来到赵王河工地,住在李太丰村。那时刚毕业不久,修大河从来未干过,工地上有三大项任务:推车、发锨、拉钩,哪一样也不轻。记的那年五、六队合作,五队有一个村民看到我是刚下学的学生干不了,就讽刺我是个大肚汉,能吃不能干。我当时很虚荣,不愿面对现实,一气之下回了家。哥哥得知后说:“你别去了,我替你去挖河”。
哥上了工地,我留在家里。兄长可是干活的好手,脱坯、打墙、推车样样都行。他来到工地便和那位村民展开了较量,推大车不用绊,发大锨一人供一辆车,上坡不用拉钩,小跑小踮,最后比的那个村民服了气。回想起来那个村民其实也真是闹着玩说笑话,自己没有挖河筑堤的强劳动锻练,刚下学不久,能吃不能干完全是真实写照。
那次修河夏季施工,期间下了大雨,施工停止,干了十一天就回来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修河,也是一生唯一的一次修河, 20年后的上大河,我成了施工组织者,以不同的方式完成治河任务。
那位和我说笑话的村民早已离世,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他,他是一位忠诚老实能干的好社员。
1972年1月,我当上了民办教师。每月挣四元钱。因生活所迫,白天教书,放学后还得去地里拔草拾柴禾,教书以外的拔草拾柴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柴禾做不成饭,吃烧都很困难。
民办教师那几年,结婚不久,刚分家过日子,生活苦,老伙里穷,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只分了一大筐地瓜干,二十斤麦子。好心的爷爷给了几十斤谷子。鉴于困苦的原因,我还拔草喂羊,卖点钱好打油盐酱醋。
我从1972年1月至1975年9月,先后任教不足四年,至于教书,更是艰难,因动乱,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到处充斥着要 社会 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宣扬读书无用。1974年,**《决裂》全国放映,学生们学黄帅,学张铁生,考试交白卷。记的我任四年级语文,水务学校四年级正赶上学黄帅,无论怎样口干舌燥地教,学生就是不学,常常讲着讲着学生跑没了,只剩下老实巴交的几个女生。有的去野外偷瓜,有的捉迷藏、挖地道,就是不学习。现在看24名学生,基本上学无成就,没有考上大学的,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受害者与牺牲品。
学生受“交白卷也能上大学,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非常之深,只玩不学,胡打乱闹,为了拢住学生在课堂上上好课,我就给学生讲战斗故事。至今有的学生还念起,书会老师一上课就是话说李向阳(《平原游击队》主人公)。回忆起来不是哪个人造成的, 社会 原因吧。
牟书会,男,1951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省平原县王风楼镇水务村人。历任民办教师、公社文化站站长、乡政府副乡长、乡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平原县信访局主任科员等职,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优秀***员、人民好公仆。兼任平原县 历史 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平原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顾问、政协德州市委员会文史专员、中华牟氏文化研究会会员。先后在《农民日报》、《联合报》、《德州日报》、《长河晨刊》、《德州晚报》、《德州电视报》等多家报社及网站发表文章近百篇,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文化成果,撰写的文章曾被多部著述、期刊选用刊登。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茆(mǎo)姓:茆姓姓氏来源渊源三说:(1)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据《路史》),在目前茆姓已有的家谱资料里和古今口耳相传的信息中均没有此说,故无法证明。(2)周公之三子之后有茆氏(据《姓源》),在目前茆姓已有的家谱资料里能找到类似的记载,但只是牵强之词,毫无根据,而祖先口耳相传的信息中亦无此说,故无法证明。(3)茅氏之后改姓。(据芜湖《茆氏家谱》、宣城《宛东夹塘茆氏宗谱》)。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人口的00031%,江苏、安徽两省较多此姓,约占全国茆姓的87%。郡望:汝宁。茆姓姓氏分布(1)江苏的茆姓主要分布在南京、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宿迁、淮安、镇江、南通、无锡等十市,其他三市也少有分布。(2)安徽的茆姓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滁洲、马鞍山、滁州、六安、亳州、宣城等十一市,其他五市也少有分布。(3)其他的茆姓主要分布在浙江长兴、贵州玉屏、河北卢龙、唐山、陕西榆林、延安、江西的九江、蕲春、景德镇等地。茆姓姓氏名人茆鼎明朝开国功臣、明初大将蓝玉部下的都督,因在蓝玉案中受株连而死。茆志道明洪武,初洛阳知县。茆永庆明陕西佥事。茆钦明成化进士,河北卢龙人,官至大理寺。茆荐馨(1629年-1681年),字楚畹,号一峰,浙江长兴籍,宣城人。先世是吴兴人。父茆遇知,曾任溆浦县丞。荐馨十七岁时补入弟子员。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归允肃榜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献上《蜀平献诗》。死后家无遗产,大学士杜立德、宋德宜协助治丧,得以归葬乡里。著有《应制诗赋》、《燕游草》、《梅溪文集》等。后人编为《画溪草堂遗稿》。茆泮林(?—1845年),江苏高邮人。字雩水。道光诸生。室名梅瑞轩(有《梅瑞轩求是偶钞·蠡说漫录》稿本),著有《毛诗注疏校勘记校字补》、《周礼注疏校勘记校字补》、《老子河上公注》、《唐月令注续补遗》、《宋孙莘老年谱》,辑有《楚汉春秋》、《司马彪庄子注》、《淮南不毕术》、《计然万物录》、《伏候古今注》等。茆庆国男,1953年出生,祖籍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毕业,高级经济师。主要工作经历:1977年2月至1982年11月江苏省盐业公司工作,担任办公室秘书。1982年11月至1998年01月,历任江苏省盐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台南场场长、江苏省业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党委常委、省务管理局局长;1998年01月至2001年12月任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省盐务管理局局长;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中国盐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3年12月至今任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6年14月,当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2008年6月,荣获第五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获奖理由是:“敢于挑战,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敢于创新,力促资产合理扩张;大力推进碘盐普及,为13亿中国人消除碘缺乏病贡献卓著。茆庆国是新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时代英才。”2011年6月~2013年4月,任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2013年4月起,任中国盐业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茆世雄南宋名将。韦圣祥总纂《重修南川县志》卷一〈古迹·龙岩城摩岩记〉摘引:“宋宝佑乙卯(1255年),上有旨城南平。越三年,守臣淮东都梁茆世雄戍罗播城龙岩。毕事,奉捆命领郡寄。始至,鞑已及境。正月贼酋重兵攻城,二月再寇。斩虏使,焚伪书,诸将击,贼败而退,献俘授馘,功不一书。先是城池草创,浚之、崇之,遂为南方第一屏障。捆台以全城却敌,闻之公朝,上恩叠颁。宰揆枢宜钧翰踵至,咸谓兴筑以来所创见也。共事者铃路赵全、茆士龙、王用冠、青常喜、樊文贵、郭德、何展、朱玪、刘储烋、江司总、管雷震。铃路张福、孟世英、韦喜、汪兴、汪世雄。兴国王富前,太守李奕,承郡丞石大异。僚属刘应炳、张正珪、张善祥、姚鼎发、张熙载、程师望。杨钧勾印,文已传张惠、何友贤、唐化龙、冯炎之、赵孟僾、韦翔凤、张起南、侯应申、王韩。开庆改元七月既望拜手谨书。”茆诗松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数理统计专业的开拓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茆教授就投身数理统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率先将数理统计引入质量管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质量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撰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验设计》、《贝叶斯统计》等十多本统计学专著,很多被作为高校数理统计专业的教材,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解答》获得了2002年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来,茆诗松教授致力于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应用,他对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经济建设的实际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编写质量工程师教材、推广六西格玛管理等卓有成效,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茆智农田水利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作物需水规律与农田灌溉研究与教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水汽扩散原理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半经验公式,20世纪60年代开拓橡胶灌溉试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分析、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利用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与耗水的“反弹”效应指导作物节水灌溉的观点与方法。对提高中国作物灌溉技术有重要贡献。茆君才 党员,经济学硕士。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2007年初任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09年任陕西省人民 副秘书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2010年1月,陕西省 发布陕政任字〔2010〕12号,免去茆君才的陕西省人民 副秘书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职务。茆君才调任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茆训诚1958年1月出生, 党员,研究生,博士,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师范大学原金融学院院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茆令文1956年生, 党员,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历任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所副所长、自动化所副所长、所长,技术质保部部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华金公司总经理,现任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蚌埠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蚌埠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茆晴生男,1940年11月生,湖北汉口人。重庆当代水产养殖工程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毕业于四川省电大。曾任职于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鱼机与饲料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工厂化水产养殖各环节的研究工作,研究发明了“环渠式工厂化水产养殖工艺及其设备”。承担多项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研究发明的库湾河道拦网及过船浮架在“水库消落区可干型库湾培育大规格鱼种”项目研究中使用效果明显,1980年获国家农垦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承担“鱼用高效颗粒饲料微机配方软件及其养殖试验”课题研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究发明的“环渠式工厂化水产养殖工艺及其设备”,1998年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与“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的评价。主要著述有《网拦库湾过船浮架》、《环渠式工厂化水产养殖工艺及其设备》等。事迹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专家大辞典》等。茆耕茹1935年12月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96年退休于安徽宣城地区歌剧团,国家一级编剧。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研究会理事、黄山市徽州傩文化研究会名誉顾问。1956年进入戏剧界,早期共编创上演、发表戏剧台本10余种。1979年后于皖南农村作文化调研,编撰有《皖南花鼓戏一百年》等。1991年起应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前后7次出席在福州、吉首、南宁、台北、绵阳、太原、邯郸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观摩、调查过怀化、莆仙、泉州、绵阳、成都等地的目连戏,及安顺地戏、湘西及广西的傩戏,和邯鄣武安的大型民间社火。1993年经文化部批准“与台合作傩戏调查和研究”立项,他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中国剧协分别聘为研究员。1994年应台清大等邀请,赴台参加“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讨会”,作学术发言。同时,还被邀至台北辅仁大学法学院宗教系讲学。1997年6月应法国远东学院及山西大学华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邀请,出席在太原召开的“中国的祭仪、音乐与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国际研讨会”,他的近期学术成就,多为中国戏剧史研究之空白,有的则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着眼,均被列入海峡两岸共同学术成果。编有《目连资料编目概略》、《安徽目连戏资料集》两书;汇校仪式剧台本两种及俊仪田野调查报告三种;代表性学术论文10余篇。茆邦寿1952年4月生,教授,1977年9月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0年结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元明清文学助教进修班,1999年9月结业于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973年3月在霍山县东西溪公社桃里河初中担任教师,1977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2004年至今在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曾长期担任秘书学教研室主任,现担任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人事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目前从事文书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包括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元明清文学、大学语文、古代诗文选读、古代公文、公共关系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中国秘书史、公务员制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监管、应用文写作等10余门课程。近年来在《档案学通讯》、《秘书工作》、《秘书》、《长沙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文书定义评说”、“文书学研究之我见”、“关于修订国标〈国家机关公文格式〉的几点建议”、“公文性质、特点研究之研究”、“重提旧话:公文不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兼谈公务文书、公文的分类及其特点”、“通用公文≠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等论文近30篇。撰写过《古代公文发展概述》、《历代秘书人物及文书选著》、《语文知识与公文写作》等专著、教材、辞书等共5部;主持、参与过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桐城派应用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高级秘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公文语体语言的特征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研究》、《高等学校公务员考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茆文斗1930年出生,作家,民间文艺家,安徽蒙城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分会会员、安徽省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社科联会员,阜阳市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文献中心高级创作员。曾任蚌埠梆剧团指导员、蒙城县立仓区文化馆馆长。1951年参加工作并开始业余写作。早期曾发表《图书的控诉》、《高大妈下乡》、《打孟娘》、《姑嫂争功》等多篇曲艺作品,以及《井台会》、《打孟娘》、《全家红》、《冬去春来》、《河蚌仙子》、《借妻嫁女》、《喜鹊登枝》等戏曲剧本,部分作品已经出版。1958年出版《张拉塔》民间故事集,1959年出版《数星星》儿歌集,同年多篇故事收入安徽省文联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安徽民间故事集》中。1966年文革中受冲击,所有作品和稿件被焚。1976年出版《捻军起义故事》,同时撰写了《通俗捻军史稿》,1984年出版《河蚌姑娘》民间故事集。1991年开始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捻子传》及整理大型民间戏曲剧本故事集《淮河神话故事》。此后,撰写了大型戏曲剧本《双凤朝阳》、《两个妈妈》、《连心锁》、《孽子贤孙》等作品,以及小品、小戏五十余篇。其中《送匾》、《画虎》分别获得安徽省第七届、第十届小品大赛二等奖,中央电视台一、三、八套多次播放。小品《寺庙里的钟声》获向建国50周年献礼殊荣,2002年撰写了长篇先代小说《关山明月》等作品,被选入中国文联网站(宝网)每日向全世界播放。2006年被评为“亳州市十佳市民”光荣称号。终生写作数百万字的文艺作品,横跨小说、戏曲、故事、曲艺等数种文艺形式,有十余部著作问世,特别对文史情有独钟,晚年曾主编《茆氏同宗世谱》一部。待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捻子传》、长篇现代小说《关山明月》、大中型剧作选编《连心锁》、小品小戏精选《寺庙里的钟声》、曲艺作品精粹《外批“西游”》、民间故事特辑《淮河神话故事》、四十余年科研成果《通俗捻军史稿》、历史故事《捻军起义故事》(安徽出版社76年77年已出版,要再版)等。茆姓姓氏班辈江苏宿迁:庆文继世,永顺长安,念及先业,诗书维宗,昭启后裔,有以绪承。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那他的老师是谁?
本文2023-10-23 19:27: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