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2收藏

黄帝的由来,第1张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滕州市现有的1200多个自然村中,只有一半(687个)是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新建起来的,另一半还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仅如此,滕州本地在两千多年前还最早产生了几大土著姓氏:滕姓、任姓、薛姓、倪姓、颜姓等,正如《百家姓》中“清河张陇西李”的“郡望”说法,滕州也成为这些姓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部落、种族、家族、姓氏不断延续流传的历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民族性格和习惯使我们的姓氏如同我们先天携带的生理基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群落、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符号标志和血缘纽带。“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即本家”的说法,使中华民族有了先天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研究这些,可以满足海内外华人日益增强的“寻根”意识和“认祖”心理,客观上解决一下“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笔者已在一篇文章中考证过“任”姓的由来(天下“任”姓出自“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山东省滕州市),今再探索一番“滕”姓的根源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因此说,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姓的产生到普遍使用仅有1000年的历史,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才是近400年间的事。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出自氏族的图腾,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姓和氏当初是分开的,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清顾炎武校“谥”为“氏”),因以为族。”这就是说,姓是根据出生的自然血统而来,氏是根据先人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宋朝刘恕《通鉴补记》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有着不同的起源、功能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的“裂土分封”制度相伴生。《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的就是周朝初年“裂土分封”的事实。姓氏的合一,是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和氏才统一起来,正是秦汉之际,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的基础。

我国当代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00个。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及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资料得出研究成果,排出了目前占全国人口994%的前500个姓氏的人口数量顺序,前200个姓氏就占了目前全国人口的95%以上。除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前十位外,滕姓排在第210位左右,总人口也已百万计。

滕姓在历史上以开封、南阳为“郡望”,传统的《百家姓》即注明“南阳郡”为滕姓郡望。大致是在汉代滕姓宗族以山东北海郡(今青州一带)为显;汉末以后迁到河南南阳、开封、邓州、西鄂一带,以南阳为望族;唐代以来又以浙江东阳(婺州)滕家一枝独秀;宋代东阳滕姓因宋末靖康战乱而入闽迁吴,遂南北散播,东西迁徙,滕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代则以浙江、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滕州历史久远,73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缳、依,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这十二个姓实际上是黄帝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氏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来,封其第十子于“滕”,是为4000年前后的黄帝之滕,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滕”之由来。黄帝第十子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六封爵谱》中记载了一位殷代的“滕伯”:“滕伯名文者,黄帝之后也。贤而有礼,为叔父服齐衰,君子称之。”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滕地就建立起了滕氏方国!至于“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借为“滕”。《说文解字》中载:“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取泉水腾涌之义,由此也说明了滕州自古就是水足田广、农业发达的膏腴之地。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又成为商代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滕州亦被称为“商源”!

到公元前10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建立姬姓滕国,是为西周之滕,这是周代滕国的由来,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清道光版《滕县志卷六滕世家第一》对此有详细记载:

“滕叔绣者,周文王之庶子,而武王异母弟也。武王克商,封同姓之国四十人,兄弟之国十有五人,班宗彝作分器,于是封叔绣于滕,爵为侯。叔绣始居错,故一称错叔绣。自叔绣以下传十余世无谱,至鲁隐(公)时始见于《春秋》。”

滕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是有名。《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传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天,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王为上朝的排列顺序发生了争执。薛侯认为他先受封应当居长,滕侯却以自己是“周之卜正”,而薛是庶姓为由争得了长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薛国。由此可以看出滕国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这也应了鲁南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

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成为一个小国求得长存自保的奇迹!滕国历代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连孟子来滕国下榻的“上宫”目前还遗址尚存……滕国曾被孟子称誉为“善国”,至今滕州城的南北主干道就取名为“善国路”,滕州博物馆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滕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古滕国文物,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簋”、“滕皇编钟”等等,见证着古滕国的历史和繁荣!

关于滕国的灭亡,一说亡于齐,一说宋,一说越。《滕县志滕世家》载:“(滕国)后竟为宋所灭,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周赧王之二十有九年也(公元前286年)。或曰越灭滕,或曰齐灭滕,自叔绣初封传三十一世,一作三十二世。”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如今,滕州本土反倒少有滕姓了,盖因战国末期滕国灭亡后滕国遗民避难外迁的结果。

为了查证这一史实,笔者于2003年3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寻资料。《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收集了七种滕氏家谱的存目,分别是:

(1)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滕世忠纂,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镇江博物馆藏;

(2)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山滕氏铅印;

(3)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博物馆藏;

(4)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5)浙江东阳《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活字本,有十二册存美国;

(6)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册,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1930年)抄本,泰安图书馆藏;

(7)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室仅藏一本上文目录中提到的《吴门滕氏世略抄》,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东吴滕文昭撰,序文中说:

“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

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以文武才用显于世。(汉)桓帝时京兆尹(滕)延以长者称。孙权兴,右司马(滕)耽、(滕)胄兄弟渡江相从,功盖一时。自是大司马(滕)胤、卫将军(滕)牧踵贵于吴,北海之称未改也。至晋武当侯(滕)修起于南阳,而北海之声闻稍替矣。

二曰南阳之滕,始于孙皓。时广州刺史(滕)修起南阳之西鄂,至晋为南安将军,封武当侯;(滕)修之孙平南将军(滕)含,(滕)含之弟交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曾孙、龙骧将军(滕)恬之,桓温都护(滕)峻,宋秘书监(滕)演俱为西鄂人,故南阳之称益著,盖汉季渡而南,散居江左,其在南阳者,北海之流,而实江左之裔也。迄唐开元初国子司业公(滕)令琮以东阳著闻于世,江南渐显,而江北难稽矣。

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徒,南至南海,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

这篇序文详细论述了滕姓的起源由来、世系变迁及历代分支,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查实滕姓的起源变迁,笔者又于2002年5月到上海图书馆查寻有关滕姓史料,《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了目前上图馆藏的八种滕姓家谱,分别是:

(1)《滕氏六修宗谱》(福建建瓯),民国21年(1932年)滕金泉等纂修,木活字本8册;

(2)《滕氏宗谱》(江苏无锡),清光绪七年(1881年)滕廷锺等纂修,木活字本12册;

(3)《南阳郡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滕贵平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7册;

(4)《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滕春逵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9册;

(5)《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民国十八年(1929年)种德堂木活字本2册;

(6)《大塘滕氏宗谱》(浙江兰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滕玉珊纂修,锡类堂木活字本7册;

(7)《让长滕氏宗谱》,清朝崇本堂木活字本(已残);

(8)《滕氏宗谱》,清朝秉德堂木活字本(已残)。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8种滕氏家谱,因后两部已残未能查阅,三部“南阳滕氏宗谱”中选阅年代最早、存卷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共查阅翻看了(1)、(2)、(3)、(6)四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滕姓家谱,虽各以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滕姓分支尊长为始迁祖,以下以“一世”、“二世”、“三世”代代绵延嫡传,然所有的滕氏家谱无不开宗明义,叙述“滕”姓由来“以国为姓”,起源于山东滕州的古“滕国”,公推滕国第一代国君“叔绣”为最初始祖!

所查四种家谱中,第(1)福建建瓯本载其始迁祖是“平章公(滕缉齐)”,南宋德佑年间(1275年)入闽,自称“郡系南阳,本邓州内乡县”;“上祖随驾南渡,卜居建宁府瓯邑禾供里,子孙繁衍,遂分东、西房……”叙述滕姓由来时载“滕国厥后三十一世,周赧王二十九年失国,子孙避地,遂以滕为姓”!该谱为明朝正德年间滕介石一修,万历年间二修、三修,记载的主要是进入福建的滕姓分支。

另据浙江金华滕氏族人滕荣康提供的线索,称“晚唐福建莆田人滕玄龄因子滕昭为浙江乐清县丞,迎养在任,时世乱途梗,遂居乐清,是为浙南滕姓始祖。滕昭,生唐太和4年(公元830年),卒乾化2年(公元902年);第11世滕大沛,宋淳熙进士,授秘书郎,官至尚书右仆射;第12世滕处英,迁至永嘉,发成大族,浙南有滕姓联谊会;第34世滕继美(本人高祖父)兄弟,迁至兰溪,已繁衍至几百人……”由此可以看出滕氏宗族历代迁徙的变迁。

第(2)江苏无锡的东阳宗谱较为详细完备和全面,以宋代滕甫(字元法,谥“少师章敏公”)为始迁祖,因滕甫任苏州刺史而由东阳迁居苏州,后到无锡:“始迁祖(滕)甫,宋季自东阳迁居苏州,三传至(滕)处厚,徙居晋陵,又三传至(滕)武功,赘于无锡县延祥乡赵庄”。亦称宗自南阳,上溯七世至唐代的滕饷,任婺州时始居东阳,再上溯四代至滕令琮。

该谱收录了滕姓三十五世孙滕岱受父差遣,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670年)从无锡搭粮船经运河前来山东滕县(今滕州)谒祖时写的一篇自序,云“凭吊唏嘘,凄然泣数行下”,成为滕姓子孙前来滕州寻根认祖的直接证据!

该谱还收录了历代文人高官为滕姓家谱所写的序文及与滕姓名人的诗文书信,如唐代白居易为滕饷所写的《赠滕庶子致仕居乡》诗,中有“身着锦衣儿衣绣,东阳门外数滕家”一句;另有刘禹锡、孟浩然、岑参等诗文;宋代则有杨万里、文天祥等为滕氏家谱写的序文及范仲淹与滕宗谅(字子京)、苏轼与滕甫(字元法)的信札;明代有内阁首辅申时行所撰《滕氏族谱序》等,看出滕氏家族的千年兴旺!

第(3)浙江汤溪的《南阳郡滕氏宗谱》以唐代的滕饷为始迁祖,因被赐第浙江东阳白沙溪而得名,后东阳更名为金华,亦称婺州,白沙亦析属汤溪。该家谱虽用“南阳”之名,只是指原来的“郡望”,实际已是浙江之谱了。盖因汉末滕姓族人已由河南南阳、西鄂过江迁至江左一带,家谱堂号仍沿用旧名,乃是为了纪念祖先曾居之地,也是中国家谱标明“郡望”、记住“源头”的传统和习惯。

该谱附有滕姓初祖“叔绣公”的画像,附《记》曰:

“夫滕,非吾故姓也,原本姬姓,周武王有天下,封文王第十四子叔绣于滕,后世即以国为姓,故滕氏之来自此公始。”

第(6)浙江兰溪的《大塘滕氏宗谱》以宋朝尚书左丞“正献公”父子为始迁祖,上溯到晋朝南阳的滕恬之为始祖,载“正献公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寇所迫,偕子宣义公奉宋康王(宋高宗赵构)南渡,居兰溪,是为赤塘始祖”;“始祖正献公父子,北宋末年随驾南渡,卜居兰溪之赤塘,十世孙(滕)国手徙居大塘”,这是兰溪滕姓的由来。曾代表宋朝出使金国的滕茂实就是这一支的传人。

对照以上几种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可印证前文《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所叙东阳之滕的世系沿革,该文中提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六传后分三支”,江苏无锡谱和浙江东阳谱的前几辈大致重合,为:滕令琮——→滕翼——→滕伉——→滕盖——→滕饷,滕饷生三子,分别是长子滕遂、次子滕迈、三子滕邈。老大滕遂后人滕绶一支复迁至浙江东阳;老二滕迈后人滕缴六传到滕甫,后迁至江苏无锡,成为无锡始迁祖;老三滕邈一支六传到滕宗谅(滕子京)……

自此可以使江南的浙江、江苏、福建等几地的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基本统一吻合起来,时间跨度由唐、宋一直到延续到明、清和当今,由此更可以理出滕氏宗族两千多年来迁徙变迁的大致线索和轨迹:西周时滕姓初祖叔绣受封立国;春秋战国时滕氏宗族因国、因地而得姓兴盛一时;滕灭国后初迁到山东东部的北海,兴盛于汉代;汉末战乱二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兴盛于两晋南北朝;唐初三迁到浙江东阳,兴盛于唐代;宋代滕甫又四迁到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兴盛于宋代;宋末元兵南侵滕氏宗族又逃难入闽入湘入鄂入桂……遂南北迁徙,散居各地……从目前所能查到的全国各地的滕姓家谱看,滕氏宗族不管如何分散,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宗族谱系的大致脉络和渊源流变却基本明晰有序,正如兰溪《大塘滕氏宗谱》所说:“滕氏宗派无一非滕侯遗裔……迄今无二滕”!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提到湖北新洲凤凰乡滕榨村《滕氏宗谱》,因北京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笔者又于2002年5月专程赶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乡(现为李集镇)滕榨村寻访。幸运的是,在滕榨村滕氏传人滕良斌家里找到了新老两套《滕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忠直堂老本录道光乙酉年(1825年)《滕氏鼎伯公分支谱原序》中说:

“滕之得姓受氏也远矣。始发源于姬,后以国为氏,历朝以来,系派多出南阳……我滕氏肇始以来,遥遥世胄,渊源上自周……寄诸楚北,溯其源则由叔绣公受封侯爵,数百年分茅胙土,代有贤君,其后以国为氏,簪缨缙笏者悉难仆数……”

——该谱以明朝进士、永乐年间任湖北黄州宰的滕碧宵为一世祖,延续至今历经600多年已传二十六世。家谱中详细列出了自滕碧宵以下26代的延续传承和辈分用字,为:“碧谷月大仑、天开运熙隆、尚云希鼎天、国正大光明、有贤良相家、本裕庆荣华、祚兴全忠义、书田后远遐。”目前湖北滕碧宵一支已传至第26代“本”字辈……

山东电视台著名编导滕永平曾提供一些线索,提到胶东(古为“北海郡”,今山东青州、莱州一带)滕姓较多,目前莱州市就有个“滕家乡”,还提到“腾”姓、“滕叔”、“滕绣”其实也是“滕”姓,都是当年滕国遗民灭国后为逃避追杀而改字。他还在给滕州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滕国是滕氏后裔的祖国,几千年来,滕氏子孙一直在寻找祖国,最后也没能落叶归根!”

说到滕姓的名人,除《吴门滕氏世略抄》及其他几种滕氏家谱提到的外,见于正史并能相互印证的有:《孟子》中有滕更;《汉书》中提到九江郡尉滕抚;《三国志》中有滕胄、滕胤;《晋书》中有滕牧、滕修;《南史》中有滕昙恭;唐末五代时有著名花鸟画家滕昌佑;《宋史》中有滕甫、滕宗谅。这个滕宗谅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而写出的!南宋末年有“三滕”,即滕茂实、滕祺、滕承陶,出使金国被掳而坚贞不屈,成为当时的“民族英雄”……现当代则有祖籍湖南麻阳的革命先驱滕代远,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国家教委原主任滕藤,著名**导演滕文骥,音乐家滕矢初等等……

至今,滕州市姜屯镇境内尚有滕国故城遗址和古滕国贵族墓地,在今滕州市城区西南七公里处,南濒荆河,北望龙山,郦道元《水经注》记此古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如今尚存内、外城墙残迹,内城(子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2公里许,高出地面3米多,围护着如今的滕城村。内城东北隅尚存文公古台,“古滕八景”之一,相传是滕国宫殿遗基。台前两株古槐苍劲参天,至今仍生机盎然。

1991年滕州市重修了文公台,新建滕文公楼,增设了碑林,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滕州籍著名书画家王学仲教授题写了“为善兴滕”的匾额。文公台不仅是古滕国仅存的地面建筑,而且还是滕氏家族留在故国的唯一纪念和标志,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天下滕姓的宗祠和祖居!正是在这里,滕姓族人的最初祖先落地生根,立国传位,创造出了辉煌的古滕文明!滕国故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滕州市的旅游景点,文公楼内布有“滕国史迹展”及滕文公会见孟子蜡像展等。

文公台侧门有幅对联: “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

遗封源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

上联中的“世子”即滕文公,是后世的滕州人怀念滕文公的德政;下联中的“莫将飞阁误滕王”之说,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来到山东滕县(今滕州)任“滕王”之事。唐代“滕王”李元婴后被贬到江西南昌,修建了那座著名的滕王阁,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更使之名传千古,“滕王”之名也被李元婴带到了江西南昌,后又带到四川阆中……但此“滕王”已非彼“滕王”,虽都源自滕州,却已相隔了千年!该句意在点出唐代的李姓“滕王”与古滕国的历代“滕王”的区别,不致混淆。

1997年,滕州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纪录片《滕州故事》,介绍了古滕国的过去和现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播出后,引来一位美国电视编导詹妮弗•凯斯通的关注,她说:

“另一段很精彩的节目中讲的是山东省滕州。我觉得片子的制作者很好地将关于古代滕国的知识和今天蓬勃发展的滕州介绍融合在了一起。陶器碎片和古城墙被有效的加以利用,拉近了古滕国人和今日滕州居民间的距离……使我获得了充分的有关滕州的历史、变迁和这个城市产业的知识。”

——摘自《第四届国务院“金桥奖”(影视)颁奖暨研讨会材料汇编》

明代南京刑部尚书王士贞写有《过滕城》一诗:

“齐楚今何在?滕犹旧国名。

浮云双战地,落日一空城……”

如今,文公台前两棵古槐依然根深叶茂,见证着古滕国及滕氏家族的千年兴衰……

滕姓根源在何处?文公台前古槐树!散居各地的滕姓宗族,滕州境内的滕国故城里有着你们的根!

古滕国第一代国君、滕姓最初始祖叔绣像

专家揭开敦煌壁画颜料之谜

敦煌壁画为何能保持千年不脱色?颜料从何处来?用什么工艺、矿物制成?多年来众说纷纭。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王进玉通过对敦煌壁画所使用的三十多种颜料进行科学分析后近日提出,中国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具备了很高的颜料发明制作技能和化学工艺技术,敦煌壁画颜料主要来自进口宝石、天然矿石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

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多彩的颜料标本博物馆。它保存了北朝至元代等十余个朝代千百年间的大量彩绘艺术颜料样品,是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颜料化学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王进玉采用科学方法,将现代仪器分析结果与古代文献记载结合起来,以敦煌壁画常见的红、黄、绿、蓝、白、黑、褐等三十多种颜色为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上述观点。

据新华社今日报道,王进玉说,借助敦煌石窟的不同年代研究壁画颜料,不仅可以证实中国是最早将青金石、铜绿、密陀僧、绛矾、云母粉作为颜料应用于绘画中的国家之一,而且表明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技术和颜料制备技能在当时居世界领先水平。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1)A〕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2)A〕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3)A〕画家赵公佑形容菩萨像“妍柔姣好,奇衣宝眼,一如妇人”〔(4)A〕,感叹失掉了造菩萨像的目的。敦煌画师与中原一样,为了“取悦于众目”,菩萨像也女性化,世俗化了。

(四)供养人画像是中国特有的肖像画

在印度佛教石窟艺术中,还没有发现有纪年题记的供养人画像。在西域的龟兹石窟中出现了为数不多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但少有题铭。敦煌则不然,在最早的一组十六国晚期洞窟里便出现有供养人画像群或通壁画像行列,并有榜题,这与儒家的祖先崇拜有关。汉代已有为祖先画像之风,佛教功德主画像便与此结合成为最初的施主列像。西魏已形成一家一族的画像,唐代则发展为家庙,如贞观十六年的220窟,题名“翟家窟”,从道公翟思远到九世孙五代翟奉达“检家谱”〔(5)A〕共连续了280多年,翟奉达又画了他一家三代之像,十几代人一脉相承,岂非家庙?

五代98窟为曹议金功德窟,共画供养人169身,从曹氏家族内亲张议潮、索勋、外戚女婿于阗国王李圣天、回鹘公主等,还有节度使衙门大小官员及曹氏姻亲、曹氏家族祖宗三代、儿女、子婿等,按辈份依次排列,而且有一批等身大像,超身巨像,比佛、菩萨画更为显赫,而且依次排列绕窟一周,画像场面宏伟,似乎不是在供佛,而是供人,供奉曹氏家族,充分表现了佛教石窟中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特点。

(五)大乘经变的王国

大乘教在中国普遍流行,并形成了许多宗派。因而如《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弥勒经》等大乘主要经典都有经变。这里的经变是指一部经绘一幅画,本生故事,则一个故事一幅画,也可叫经变,但一幅大型经变却包含许多故事。这种经变,在佛教国家隋唐以前的佛教遗址中尚未发现过,中亚也没有,这是中国画师以佛经为依据独创的。据现存的画迹来看,北魏晚期在麦积山石窟里已出现巨型中国式西方净土变和维摩变。从敦煌说,一般晚于中原,始于隋,盛于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变》、《维摩变》、《报恩经变》、《密严经变》……等二十几种,计1102幅,如加上本生故事,约有1350幅,堪称当今世界大乘经变之王国。特别是吐蕃时期以后,集各宗各派经变系于一窟,同时并存,各展风彩。这些经变是抽象佛经的具像化,在具像化过程中又出现了中国式楼台亭阁、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和色调幽远的自然景色,在经变的艺术境界中,还蕴含着多层次的意境:宗教境界、政治境界、伦理道德境界等,充分体现了释、道、儒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特色。

(六)敦煌壁画是一座音乐舞蹈宝库

敦煌壁画中反映的舞与乐是联在一起的整体,舞是乐之形,乐是舞之声,它融合了各民族和各国舞乐的因素,它的多元性是很明显的。主要可分为三类:中原汉民族的舞乐,如清商乐、燕乐等;西域兄弟民族的舞乐,如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外国舞乐,如天竺乐及中亚波斯等国的舞乐。在河西走廊主要流行以龟兹乐与中原舞乐结合的《西凉乐》,其中包括敦煌乐。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佛教艺术在敦煌的发展,天竺乐在西域和敦煌舞乐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壁画中的舞乐,分为两大类:即仙乐与俗乐。所谓仙乐即以佛国世界天人形象出现的舞乐,如早期洞窟里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唐代金碧辉煌的极乐世界里的大型舞乐场面,如220窟的胡旋舞、胡腾舞,217窟的柘技舞等。俗舞是现实生活中的乐舞,如张议潮出行图中的营伎;宋国夫人图中的清商伎和百戏;嫁娶图中的六公舞等。仙乐中天人、菩萨的手式和姿态,都蕴含着印度舞蹈的流风余韵。但这一切都纳入唐代吸收融合、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中,形成了中国舞乐的庞大体系和优秀传统。

(七)敦煌石窟艺术与信仰思想

敦煌石窟艺术直接接受了西域佛教艺术的内容、技法和风格,主要颂扬佛陀生平事迹和前生善行,宣传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因而萨王子饲虎、尸毗王割肉喂鹰、月光王施头千遍、须堵提割肉奉亲等悲剧性题材大为流行,宣扬舍己为众生的牺牲精神,最后才能成佛。

隋唐时代,全国统一,政治经济大发展,大乘经变一时蔚然兴起,《弥勒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阿弥陀净土变》、《法华经变》等一反早期悲惨气氛,而呈现出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当世死后即能成佛、念佛七日即可往生净土的思想代潜了漫长的累世修行才能成佛的旧观念,善男信女对佛的信仰思想发生了变化。大体有三种:一、超度亡灵。希望先亡父母、三世父母、七世父母神游净土永离三途;二、为活着的人祝愿。如“现在居誊位太安吉”、“见在老母合家子孙,无诸灾降”、“府主大王曹公保安”等。三、愿成佛者多笼统祝愿。“愿亡者神生净土”、“法界众生,同登正觉”、“一切众生,一时成佛”,特别是对现存者的祝愿。法华经普门品,观音经变及千手千眼观音变中,大量表现了口念观音名号,立刻解脱现实苦难的画面,而不是死后成佛。因而极乐世界图往往是人们作为对佛陀的供养,以求得解脱现实苦难的目的,进入极乐世界,成佛的希望是有的,但三等九级的等级制是很严格的,得之不易。

千年佛教信仰思想的变化,是受到儒家入世思想和现实思想影响的,是儒、佛思想结合的产物。

(八)中印壁画技法上的交流

敦煌壁画表现技法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传统的壁画技法,敦煌汉晋墓画便是基础;一是西域传来的表现技法。壁画制作方法大体相同,造型、线描、构图、赋彩、传神等表现技法,各具民族特色,这里不多谈,主要谈谈完全不同的两种立体感表现法。

从西域传来的天竺凹凸法,即以明暗晕染表现主体感。这种方法从阿旃陀传到敦煌,已经有许多变化,但以肉红色涂肉体,以赭红晕染眼眶、鼻翼和面部四周,使明暗分明,最后以白粉涂鼻梁和眼球,表现高明部分。年久色变,肌肉变为灰黑,而白鼻梁,小字脸更为突出,这种晕染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

中国传统的色晕法,方法简单,与印度凹凸相反,只在面部两颊及上眼睑渲染一团红色,既表现红润色泽,又有一定的立体感。这种方法起自战国,西汉已很成熟。五世纪末进入敦煌壁画,与西域明暗法并存近百年,至六世纪末的隋代,才融合中西为一体,以色晕为主,又有明暗渲染,至七世纪初的唐代才形成崭新的中国立体感表现法。

(九)释道儒三家思想大融合

敦煌艺术的开始时期,主要表现佛陀说法、释迦生平事迹——佛传故事、佛陀前生舍己救众生的善行——本生故事、佛陀渡化众生的事迹——因缘故事、还有静坐参禅的千佛。主要表现修持六度以成佛道的悲剧性静穆境界。

北魏晚期,壁画中出现了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方士、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羽人、乌获等道家神仙的形象,出现了云气天花流动旋转,出现了动的境界,还出现了传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菩萨以及身着大袍、脚登高头履的士大夫形象,这正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家神仙思想相结合的反映。

隋唐以后,出现了许多伪经,实际上是中国人自撰的佛经,《报父母恩重经》是根据《孝经》杜撰的。唐代洞窟里有此经变,中部为佛陀与圣众,四周描写十月怀胎、分娩成长、长大成人、忤逆、不孝等情节。这不是宣传佛教,而是宣扬儒家孝道思想。在许多净土变的深层境界中,多蕴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政治境界。

南北朝时一位学者说得好:“释迦生中国,立教如周孔;周孔生西方,立教如释迦。”一语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规律。

(十)中西石窟艺术交流的交汇点

公元前三世纪中,阿育王弘宣佛教,佛教艺术自印度兴起。公元一世纪时,希腊式佛教艺术出现于犍陀罗,并向各国传播。二世纪时从阿富汗传入新疆于阗,在南路的民丰汉墓中发现有汉代希腊式菩萨像和中国的龙图案,诺羌的寺院遗址中发现有须大本生故事画,与此同时在以龟兹为中心的北路,克孜尔石窟里出现了巴米扬石窟一派艺术,当它与龟兹风土人情相结合后,就形成了龟兹特有的菱格故事画。但龟兹艺术中仍然包含着印度艺术成分、阿富汗特色和波斯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汉画因素,因而形成了多元型的西域风格。

高昌自晋以来一直是汉人政权,汉文化根深蒂固,西方传来的裸体艺术受到儒家思想的抵制,裸体人物、菩萨的性别特征被冲淡了,佛陀和圣众多变成了无性天人。绘画形式与中原汉画有更多关系,因而真正中西艺术交流的第一站是在这里。

传入敦煌后,一开始就赋予了更多的汉文化因素,如阙形龛、人字形窟顶、组画形式、笔意豪放等,但基本上仍然保持西域风格。北魏时期,人物形象汉化,连环画形式发展,虽然在风格上仍然保持着印度、波斯成分,但由于中原佛教艺术,特别是南朝艺术的西传,从题材内容、人物造型、线描、赋彩、立体晕染到意境创造,都出现了明显的中原风格,把敦煌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进程推向高潮。同时形成了西域风格、中原风格交汇敦煌、同时并存的新局面。太和以后,中原风格的画幅还随着宋云、惠生传入西域,反馈于中亚和印度。事实证明敦煌石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交汇点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都来自山西,滕州市现有的1200多个自然村中,只有一半(687个)是由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新建起来的,另一半还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不仅如此,滕州本地在两千多年前还最早产生了几大土著姓氏:滕姓、任姓、薛姓、倪姓、颜姓等,正如《百家姓》中“清河张陇西李”的“郡望”说法,滕州也成为这些姓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部落、种族、家族、姓氏不断延续流传的历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民族性格和习惯使我们的姓氏如同我们先天携带的生理基因一样,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群落、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符号标志和血缘纽带。“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即本家”的说法,使中华民族有了先天的向心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研究这些,可以满足海内外华人日益增强的“寻根”意识和“认祖”心理,客观上解决一下“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笔者已在一篇文章中考证过“任”姓的由来(天下“任”姓出自“造车鼻祖”奚仲故里的山东省滕州市),今再探索一番“滕”姓的根源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因此说,中国人的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姓的产生到普遍使用仅有1000年的历史,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才是近400年间的事。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出自氏族的图腾,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姓和氏当初是分开的,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一书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左传隐公八年》中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清顾炎武校“谥”为“氏”),因以为族。”这就是说,姓是根据出生的自然血统而来,氏是根据先人所受封的土地而获得。宋朝刘恕《通鉴补记》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有着不同的起源、功能和作用,与中国古代的“裂土分封”制度相伴生。《荀子儒效篇》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的就是周朝初年“裂土分封”的事实。姓氏的合一,是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和氏才统一起来,正是秦汉之际,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的基础。

我国当代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00个。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及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资料得出研究成果,排出了目前占全国人口994%的前500个姓氏的人口数量顺序,前200个姓氏就占了目前全国人口的95%以上。除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前十位外,滕姓排在第210位左右,总人口也已百万计。

滕姓在历史上以开封、南阳为“郡望”,传统的《百家姓》即注明“南阳郡”为滕姓郡望。大致是在汉代滕姓宗族以山东北海郡(今青州一带)为显;汉末以后迁到河南南阳、开封、邓州、西鄂一带,以南阳为望族;唐代以来又以浙江东阳(婺州)滕家一枝独秀;宋代东阳滕姓因宋末靖康战乱而入闽迁吴,遂南北散播,东西迁徙,滕姓遍布全国各地……当代则以浙江、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滕州历史久远,73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缳、依,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这十二个姓实际上是黄帝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氏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

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来,封其第十子于“滕”,是为4000年前后的黄帝之滕,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滕”之由来。黄帝第十子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六封爵谱》中记载了一位殷代的“滕伯”:“滕伯名文者,黄帝之后也。贤而有礼,为叔父服齐衰,君子称之。”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滕地就建立起了滕氏方国!至于“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借为“滕”。《说文解字》中载:“滕,水超涌也。从水,朕声”,取泉水腾涌之义,由此也说明了滕州自古就是水足田广、农业发达的膏腴之地。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又成为商代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滕州亦被称为“商源”!

到公元前10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建立姬姓滕国,是为西周之滕,这是周代滕国的由来,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清道光版《滕县志卷六滕世家第一》对此有详细记载:

“滕叔绣者,周文王之庶子,而武王异母弟也。武王克商,封同姓之国四十人,兄弟之国十有五人,班宗彝作分器,于是封叔绣于滕,爵为侯。叔绣始居错,故一称错叔绣。自叔绣以下传十余世无谱,至鲁隐(公)时始见于《春秋》。”

滕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是有名。《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传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春天,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王为上朝的排列顺序发生了争执。薛侯认为他先受封应当居长,滕侯却以自己是“周之卜正”,而薛是庶姓为由争得了长位,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薛国。由此可以看出滕国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这也应了鲁南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萝卜不大,长在了背(辈)上”!

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成为一个小国求得长存自保的奇迹!滕国历代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连孟子来滕国下榻的“上宫”目前还遗址尚存……滕国曾被孟子称誉为“善国”,至今滕州城的南北主干道就取名为“善国路”,滕州博物馆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滕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古滕国文物,如“滕侯鼎”、“滕公鬲”、“滕公簋”、“滕皇编钟”等等,见证着古滕国的历史和繁荣!

关于滕国的灭亡,一说亡于齐,一说宋,一说越。《滕县志滕世家》载:“(滕国)后竟为宋所灭,上距孟子时四十余年,周赧王之二十有九年也(公元前286年)。或曰越灭滕,或曰齐灭滕,自叔绣初封传三十一世,一作三十二世。”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如今,滕州本土反倒少有滕姓了,盖因战国末期滕国灭亡后滕国遗民避难外迁的结果。

为了查证这一史实,笔者于2003年3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寻资料。《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收集了七种滕氏家谱的存目,分别是:

(1)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滕世忠纂,民国八年(1919年)刻本,镇江博物馆藏;

(2)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宝山滕氏铅印;

(3)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清同治三年(1864年)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博物馆藏;

(4)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木刻本;

(5)浙江东阳《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活字本,有十二册存美国;

(6)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册,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1930年)抄本,泰安图书馆藏;

(7)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木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珍本室仅藏一本上文目录中提到的《吴门滕氏世略抄》,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东吴滕文昭撰,序文中说:

“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

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以文武才用显于世。(汉)桓帝时京兆尹(滕)延以长者称。孙权兴,右司马(滕)耽、(滕)胄兄弟渡江相从,功盖一时。自是大司马(滕)胤、卫将军(滕)牧踵贵于吴,北海之称未改也。至晋武当侯(滕)修起于南阳,而北海之声闻稍替矣。

二曰南阳之滕,始于孙皓。时广州刺史(滕)修起南阳之西鄂,至晋为南安将军,封武当侯;(滕)修之孙平南将军(滕)含,(滕)含之弟交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曾孙、龙骧将军(滕)恬之,桓温都护(滕)峻,宋秘书监(滕)演俱为西鄂人,故南阳之称益著,盖汉季渡而南,散居江左,其在南阳者,北海之流,而实江左之裔也。迄唐开元初国子司业公(滕)令琮以东阳著闻于世,江南渐显,而江北难稽矣。

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徒,南至南海,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

这篇序文详细论述了滕姓的起源由来、世系变迁及历代分支,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查实滕姓的起源变迁,笔者又于2002年5月到上海图书馆查寻有关滕姓史料,《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收录了目前上图馆藏的八种滕姓家谱,分别是:

(1)《滕氏六修宗谱》(福建建瓯),民国21年(1932年)滕金泉等纂修,木活字本8册;

(2)《滕氏宗谱》(江苏无锡),清光绪七年(1881年)滕廷锺等纂修,木活字本12册;

(3)《南阳郡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滕贵平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7册;

(4)《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滕春逵等纂修,种德堂木活字本9册;

(5)《南阳滕氏宗谱》(浙江汤溪),民国十八年(1929年)种德堂木活字本2册;

(6)《大塘滕氏宗谱》(浙江兰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滕玉珊纂修,锡类堂木活字本7册;

(7)《让长滕氏宗谱》,清朝崇本堂木活字本(已残);

(8)《滕氏宗谱》,清朝秉德堂木活字本(已残)。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8种滕氏家谱,因后两部已残未能查阅,三部“南阳滕氏宗谱”中选阅年代最早、存卷较为完整的清同治版,共查阅翻看了(1)、(2)、(3)、(6)四种。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滕姓家谱,虽各以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滕姓分支尊长为始迁祖,以下以“一世”、“二世”、“三世”代代绵延嫡传,然所有的滕氏家谱无不开宗明义,叙述“滕”姓由来“以国为姓”,起源于山东滕州的古“滕国”,公推滕国第一代国君“叔绣”为最初始祖!

所查四种家谱中,第(1)福建建瓯本载其始迁祖是“平章公(滕缉齐)”,南宋德佑年间(1275年)入闽,自称“郡系南阳,本邓州内乡县”;“上祖随驾南渡,卜居建宁府瓯邑禾供里,子孙繁衍,遂分东、西房……”叙述滕姓由来时载“滕国厥后三十一世,周赧王二十九年失国,子孙避地,遂以滕为姓”!该谱为明朝正德年间滕介石一修,万历年间二修、三修,记载的主要是进入福建的滕姓分支。

另据浙江金华滕氏族人滕荣康提供的线索,称“晚唐福建莆田人滕玄龄因子滕昭为浙江乐清县丞,迎养在任,时世乱途梗,遂居乐清,是为浙南滕姓始祖。滕昭,生唐太和4年(公元830年),卒乾化2年(公元902年);第11世滕大沛,宋淳熙进士,授秘书郎,官至尚书右仆射;第12世滕处英,迁至永嘉,发成大族,浙南有滕姓联谊会;第34世滕继美(本人高祖父)兄弟,迁至兰溪,已繁衍至几百人……”由此可以看出滕氏宗族历代迁徙的变迁。

第(2)江苏无锡的东阳宗谱较为详细完备和全面,以宋代滕甫(字元法,谥“少师章敏公”)为始迁祖,因滕甫任苏州刺史而由东阳迁居苏州,后到无锡:“始迁祖(滕)甫,宋季自东阳迁居苏州,三传至(滕)处厚,徙居晋陵,又三传至(滕)武功,赘于无锡县延祥乡赵庄”。亦称宗自南阳,上溯七世至唐代的滕饷,任婺州时始居东阳,再上溯四代至滕令琮。

该谱收录了滕姓三十五世孙滕岱受父差遣,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670年)从无锡搭粮船经运河前来山东滕县(今滕州)谒祖时写的一篇自序,云“凭吊唏嘘,凄然泣数行下”,成为滕姓子孙前来滕州寻根认祖的直接证据!

该谱还收录了历代文人高官为滕姓家谱所写的序文及与滕姓名人的诗文书信,如唐代白居易为滕饷所写的《赠滕庶子致仕居乡》诗,中有“身着锦衣儿衣绣,东阳门外数滕家”一句;另有刘禹锡、孟浩然、岑参等诗文;宋代则有杨万里、文天祥等为滕氏家谱写的序文及范仲淹与滕宗谅(字子京)、苏轼与滕甫(字元法)的信札;明代有内阁首辅申时行所撰《滕氏族谱序》等,看出滕氏家族的千年兴旺!

第(3)浙江汤溪的《南阳郡滕氏宗谱》以唐代的滕饷为始迁祖,因被赐第浙江东阳白沙溪而得名,后东阳更名为金华,亦称婺州,白沙亦析属汤溪。该家谱虽用“南阳”之名,只是指原来的“郡望”,实际已是浙江之谱了。盖因汉末滕姓族人已由河南南阳、西鄂过江迁至江左一带,家谱堂号仍沿用旧名,乃是为了纪念祖先曾居之地,也是中国家谱标明“郡望”、记住“源头”的传统和习惯。

该谱附有滕姓初祖“叔绣公”的画像,附《记》曰:

“夫滕,非吾故姓也,原本姬姓,周武王有天下,封文王第十四子叔绣于滕,后世即以国为姓,故滕氏之来自此公始。”

第(6)浙江兰溪的《大塘滕氏宗谱》以宋朝尚书左丞“正献公”父子为始迁祖,上溯到晋朝南阳的滕恬之为始祖,载“正献公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寇所迫,偕子宣义公奉宋康王(宋高宗赵构)南渡,居兰溪,是为赤塘始祖”;“始祖正献公父子,北宋末年随驾南渡,卜居兰溪之赤塘,十世孙(滕)国手徙居大塘”,这是兰溪滕姓的由来。曾代表宋朝出使金国的滕茂实就是这一支的传人。

对照以上几种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可印证前文《吴门滕氏世略抄》中所叙东阳之滕的世系沿革,该文中提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六传后分三支”,江苏无锡谱和浙江东阳谱的前几辈大致重合,为:滕令琮——→滕翼——→滕伉——→滕盖——→滕饷,滕饷生三子,分别是长子滕遂、次子滕迈、三子滕邈。老大滕遂后人滕绶一支复迁至浙江东阳;老二滕迈后人滕缴六传到滕甫,后迁至江苏无锡,成为无锡始迁祖;老三滕邈一支六传到滕宗谅(滕子京)……

自此可以使江南的浙江、江苏、福建等几地的滕姓家谱大宗世系基本统一吻合起来,时间跨度由唐、宋一直到延续到明、清和当今,由此更可以理出滕氏宗族两千多年来迁徙变迁的大致线索和轨迹:西周时滕姓初祖叔绣受封立国;春秋战国时滕氏宗族因国、因地而得姓兴盛一时;滕灭国后初迁到山东东部的北海,兴盛于汉代;汉末战乱二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兴盛于两晋南北朝;唐初三迁到浙江东阳,兴盛于唐代;宋代滕甫又四迁到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兴盛于宋代;宋末元兵南侵滕氏宗族又逃难入闽入湘入鄂入桂……遂南北迁徙,散居各地……从目前所能查到的全国各地的滕姓家谱看,滕氏宗族不管如何分散,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宗族谱系的大致脉络和渊源流变却基本明晰有序,正如兰溪《大塘滕氏宗谱》所说:“滕氏宗派无一非滕侯遗裔……迄今无二滕”!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提到湖北新洲凤凰乡滕榨村《滕氏宗谱》,因北京国家图书馆并未收藏,笔者又于2002年5月专程赶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乡(现为李集镇)滕榨村寻访。幸运的是,在滕榨村滕氏传人滕良斌家里找到了新老两套《滕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忠直堂老本录道光乙酉年(1825年)《滕氏鼎伯公分支谱原序》中说:

“滕之得姓受氏也远矣。始发源于姬,后以国为氏,历朝以来,系派多出南阳……我滕氏肇始以来,遥遥世胄,渊源上自周……寄诸楚北,溯其源则由叔绣公受封侯爵,数百年分茅胙土,代有贤君,其后以国为氏,簪缨缙笏者悉难仆数……”

——该谱以明朝进士、永乐年间任湖北黄州宰的滕碧宵为一世祖,延续至今历经600多年已传二十六世。家谱中详细列出了自滕碧宵以下26代的延续传承和辈分用字,为:“碧谷月大仑、天开运熙隆、尚云希鼎天、国正大光明、有贤良相家、本裕庆荣华、祚兴全忠义、书田后远遐。”目前湖北滕碧宵一支已传至第26代“本”字辈……

山东电视台著名编导滕永平曾提供一些线索,提到胶东(古为“北海郡”,今山东青州、莱州一带)滕姓较多,目前莱州市就有个“滕家乡”,还提到“腾”姓、“滕叔”、“滕绣”其实也是“滕”姓,都是当年滕国遗民灭国后为逃避追杀而改字。他还在给滕州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滕国是滕氏后裔的祖国,几千年来,滕氏子孙一直在寻找祖国,最后也没能落叶归根!”

说到滕姓的名人,除《吴门滕氏世略抄》及其他几种滕氏家谱提到的外,见于正史并能相互印证的有:《孟子》中有滕更;《汉书》中提到九江郡尉滕抚;《三国志》中有滕胄、滕胤;《晋书》中有滕牧、滕修;《南史》中有滕昙恭;唐末五代时有著名花鸟画家滕昌佑;《宋史》中有滕甫、滕宗谅。这个滕宗谅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而写出的!南宋末年有“三滕”,即滕茂实、滕祺、滕承陶,出使金国被掳而坚贞不屈,成为当时的“民族英雄”……现当代则有祖籍湖南麻阳的革命先驱滕代远,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国家教委原主任滕藤,著名**导演滕文骥,音乐家滕矢初等等……

至今,滕州市姜屯镇境内尚有滕国故城遗址和古滕国贵族墓地,在今滕州市城区西南七公里处,南濒荆河,北望龙山,郦道元《水经注》记此古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如今尚存内、外城墙残迹,内城(子城)城墙略呈方形,周长2公里许,高出地面3米多,围护着如今的滕城村。内城东北隅尚存文公古台,“古滕八景”之一,相传是滕国宫殿遗基。台前两株古槐苍劲参天,至今仍生机盎然。

1991年滕州市重修了文公台,新建滕文公楼,增设了碑林,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滕州籍著名书画家王学仲教授题写了“为善兴滕”的匾额。文公台不仅是古滕国仅存的地面建筑,而且还是滕氏家族留在故国的唯一纪念和标志,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天下滕姓的宗祠和祖居!正是在这里,滕姓族人的最初祖先落地生根,立国传位,创造出了辉煌的古滕文明!滕国故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滕州市的旅游景点,文公楼内布有“滕国史迹展”及滕文公会见孟子蜡像展等。

文公台侧门有幅对联: “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

遗封源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

上联中的“世子”即滕文公,是后世的滕州人怀念滕文公的德政;下联中的“莫将飞阁误滕王”之说,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来到山东滕县(今滕州)任“滕王”之事。唐代“滕王”李元婴后被贬到江西南昌,修建了那座著名的滕王阁,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更使之名传千古,“滕王”之名也被李元婴带到了江西南昌,后又带到四川阆中……但此“滕王”已非彼“滕王”,虽都源自滕州,却已相隔了千年!该句意在点出唐代的李姓“滕王”

黄帝的由来

“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一句流传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谣,是说这一带的人大都自称是山西移民。其实,如今的鲁南人并非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