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只为返乡-焦伟原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人的一生只为返乡-焦伟原创,第1张

好久没有为家族写点东西,时逢辛丑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着重写一下近代山东焦氏比较重要的一位先祖-焦肇骏,关于肇骏祖的功绩,我曾在不同场合有所表达,此次录于笔端,一则梳理思路,二则抛砖引玉,诸本家如有更详实文字资料,不吝补充为盼。

山东焦氏起源于明初的大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一统天下,但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战争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自洪武初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明初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重点是河南、山东)移民,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根据王渔洋《少司徒焦公传》(王渔洋给焦毓瑞写的传记)记载,"公讳毓瑞,字辑五,姓焦氏。其先枣强人,始祖成,永乐中徙章丘之清平乡,大王父瑁,王父馨,考日培。"又据章丘《焦氏族谱》记载,"我焦氏原籍北直隶枣强人也,永乐初年迁居于山东章丘县之清平乡。"两相对照,明永乐初年山东焦氏的先祖增、玖、成、仪兄弟四人自河北枣强背井离乡徒居山东,开启了山东焦氏六百年奋斗的篇章。

至于河北枣强是否为我山东焦氏发源地,待考证,家族中一直流传老家是 "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下老鸹窝"的说法,而同时史料记载大槐树为"凭照川资"的移民第一站,这应是确凿无疑的。而枣强在明初永乐年间河北并不属于人口稠密的迁出地区,反而是人口相对稀少土地荒芜的迁入地,且笔者求证过其他姓氏,也有不少来自于河北枣强,因此据笔者推断枣强只是第二中转站,将山西来的移民稍事停留整顿,登记造册,再分别迁至山东等地,而在枣强停留后应该是逐渐分流的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因此过程中有的移民就滞留在枣强繁衍生息,2018年枣强的几位本家到淄博寻访焦裕禄故居,闲谈中得知枣强有一老人家,手中有一本枣强的老谱,有可能记载了枣强之前的迁居情况,但老人因文革时受到冲击,密不示人讳莫如深,因为无人见到实物,我们只能认为不足信。而枣强之后的谱(尤其是我成祖一脉,近三百年间,出进士十一位,举人贡生二十多人,或为侍郎督抚,或为知府县官,或为教谕,多有政绩卓著,诗文传世者,县志有载的二十几人)瓜瓞延绵未见紊乱,故在枣强县王均乡焦家庄村有碑题: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祖籍地。

根据当时移民律法,为避免串通逃回原籍,成年兄弟不可以住在一起,而未成年人可以选择一名长兄同住方便照顾,待成年后另觅住处,因此有史料记载,四弟仪祖(一说场祖,当时未成年)起先随大哥增祖在昌邑居住,后迁安丘(后代又迁青岛城阳旺疃,待考证),四位先祖的迁居地及脉络梳理与肇骏祖的寻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历2015年7月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笔者去海南三亚的圣旨博物馆,出于对家族事务的敏感性,惊喜地发现了肇骏祖的名讳,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二十一日告示:戊辰科第二甲第十七名,选庶吉士。

在距离家乡四千公里的天涯海角看到祖先名讳的惊喜自不必说,想起他对近代山东焦氏的贡献,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据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八月潍坊安丘郎君庄的《焦氏族谱》序中肇骏祖所书"自戊辰捷后,一车两马,周历四方",进士及第后为何要周历四方?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知识分子的收入问题,"十年寒苦在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脱产读书,小门小户少一个壮劳力,生活自然会十分拮据,莫说是发财,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而赴京或上任路上的花销,到任后的请客送礼、保姆佣人、人吃马喂又是一笔极大的开支,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惯例,可选的筹钱渠道有四种:家里提供、打秋风、借钱、拜客,靠家里是不可能的了,而所谓"打秋风"则是向外省官员四处讨钱。肇骏祖选择的则是"拜客","拜客"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打秋风",只不过对象和借口不同而已,进士及第,这在老家也是上百年才出的大事,这就给了向亲戚故旧、山东各地的焦氏族人、各县地方官、著名乡绅、外地经商的同乡筹钱的机会,这并非个例,而是每人都在遵循的潜规则,无可厚非。举一个名人的例子,据记载道光十八年,曾国藩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京官,在进京之前,五次外出拜客,共收到礼金1495两,进京途中继续拜客,又收到500两左右的礼金。前后加起来进账2000两,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然而这些钱在扣除日常开支以及三场红白事费用之后,也所剩不多。连曾国藩这样的大儒都未能免俗,我们就没有理由求全责备我们的先祖,何况族人送礼金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很好投资-当然回报也需要写个诗,题个字回馈族人,比如上文说到的为安丘《焦氏族谱》作续。

同治九年(1870)庚午七月肇骏祖到过昌邑大庄、高密沂塘,时值两地宗人共议续谱,骏欣然为之序,并有字画、墨宝传世。同年八月至安丘郎君庄,并留有谱序两篇。其中对四兄弟之说是这样叙述的:"骏自幼读时,闻族中父老云:始迁之祖凡兄弟四人,讳曰增、玖、城、埸。有章丘我族城祖之后固昭昭矣。惜外则纷纭传闻,迄无定所,欲联本族不得时。自戊辰捷后,一车两马,周历四方,得增祖后焉。昌邑之大庄、沂塘是也。玖祖之后在登州府黄县,然究未得考其谱系,则疑以传疑耳。即此推彼,未尝不慨然曰:埸祖后岂无考乎?遂由昌返潍,忽有郎君庄族人,口称埸出,言之颇详,盖自上世先人与归家园等村为一脉之分支"。脉络梳理一目了然,四位先祖之增祖居昌邑大庄、沂塘,玖祖居黄县,成祖居章丘,仪祖(场祖)居安丘(后代分支又迁青岛城阳旺疃)。

本是无心插柳的"打秋风"却无意中串起了半个山东的山东焦氏脉络,清末的通讯仍极其落后,除国家管理的驿站之外,信息的交圈和闭环非常难,只能依靠道听途说,迫切需要这种机缘巧合将其串起 ,2015年开始我们在笔者所在的淄博举行的山东焦氏宗亲联谊会,来自泰安莱芜临朐安丘临沂章丘的本家,我们要感谢肇骏祖,没有他在近代的这次串联,我们的归宗就不知要延至何时。

据史料记载,肇骏祖于1872年由庶常馆散馆授广西贵县知县,并曾代管桂平、富川、宾州等州县事务,1873年(同治癸酉)春季遇极旱,肇骏祖在贵县城西北的龙潭-龙床井举行祈雨仪式,结果"城大雨",本要在龙床井刻石纪之,但不久便改任他处。整整十年后,1882年,肇骏祖二度到贵任知县,于是便"补镌"当年祈雨一事,在龙床井中那块巨平正光滑的巨石上镌刻了"霖雨苍生"四个大字,这是对龙床井自五代时期以来,对这一处与南山同属贵城名胜的历史概述。

从这一典故我们看到,在1872年肇骏祖离开老家赴广西,史料中未查到何时回乡抑或去世的信息,因此在光绪10年(公元1884年)由十六世钧祖、十七世式恒祖、十九世肇深祖主导的续谱中,未见肇骏祖参与其中,毕竟《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记载焦肇骏"书法宗颜、柳",如果在乡一定会执笔此次谱序,也就在这次续谱中始见传承至今的辈份,自十七世以下"式元肇其念,方裕守体传,有余允志广,百世受承延"。 137年来辈分不乱,传承最远的也仅是二十六氏"传",我们开放的去看,1949年12月新续二十字行辈是否操之过急?

笔者一支认成祖为始祖,即一世祖,族谱云:"中丞祖文运始开",中丞即焦馨,为十世,其祖父为峥,父亲为瑁,皆因焦馨的缘故被朝廷封赠。 出仕当官后,按惯例要封赠三代, 在刁西修建祠堂,修葺祖坟。前几年笔者数次拜访章丘刁镇,期望拜谒祖陵,却被本家宗亲告知祖陵已于文革期间炸毁,据老人讲述祖陵其时"方圆百尺,松柏苍翠",因为使用石材规整坚硬,炸毁后被周边百姓盖房子、垒猪圈,老祖奶奶有一宗庙,配冠镶嵌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文革期间宗庙被捣毁,夜明珠不知所踪,历史造成的悲剧,也非个人可更改,唯有内心凄惶悲苦。

借用曹雪芹的一首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最基础也最玄奥的终极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尊重祖先,追思先贤,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也在力图破解,在浩浩荡荡的历史中,人的生命如蝼蚁一般渺小和转瞬即逝,我们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在几百上千年后是否还有人记起我们?我们都在追寻心中的那个归宿。

人的一生只为返乡。

山东莱芜嘶马河村二十三氏 裕字辈 焦伟于辛丑中秋

写在后面:因老母亲姓徐,在外走访时会关注徐氏一脉,现考证山东莱芜姚家岭村、嘶马河村徐氏与山东郯城县徐氏疑为一祖, 郯城徐氏字辈:清雍正年间20字:简 靖 淑 慎,贞 敏 祗 勤,熙 嘉 辑 新,绍 振 丕 烈。字辈与莱芜高度重合,台湾明星"徐熙媛、徐熙娣"其祖父就是郯城人,目前郯城徐氏大部分传到"祗勤 熙嘉"四代,也与莱芜高度重合,提供此线索,徐氏亲友如有兴趣可跟进。

当代焦姓的人口已达115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2%,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二位。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焦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了西南叟人河西北氏人焦姓人群汉化的速度。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三省区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江西、甘肃、安徽,这五省的焦姓又集中了30%。河南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19%,为焦姓第一大省。

目前全国形成以河南为中心,向外散布的焦姓人口分布特征。

焦先:亦名光,字孝然,汉末河东人,焦先在历史上记载颇多,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有贤德名望的人,与当时名人韩康、梅福齐名。汉灵帝时,曾被封为文显公,为官多年,视荣禄为浮云,因而挂印,隐迹焦山。后汉灵帝曾三次下诏书请其出山为官,终因焦先淡薄名利地位,拒不为官,“三诏洞”因此而得名。焦先在镇江焦山隐居时,曾有“火烧草庐”、“雪压房塌”而不死的神奇故事,当地人都将他看做“仙人”,纷纷求他学艺,焦先受民人骚扰,不能清静,为次来到曲阿(今丹阳市)蒋墅归真观,潜心学道,修炼十年,服丹升天,享年170岁。焦先在归真观得道成仙的传说,史料记载极为详细生动。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焦泓杰(曾用名焦国庆),字东风,号墨染斋主。1966年7月12日出生,汉族,祖籍山东省青州市。自幼爱好书法

焦兴涛:1984年至1988年四川美院附中毕业,1988年至1993年四川美院雕塑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

焦亚新,1956年生于安徽蚌埠,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美术创作三十余年,饱览甘南川北、天山草原。

焦长春 (19033—) 女,北京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曾随王叔晖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

焦可群 (19309—) 陕西西安人。擅长中国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

焦俊华 (19329—)笔名焦墨。擅长透视学理论、中国画。1949年石家庄师范学校学习。

焦国辉 (19373—)原名焦金杯,山西临汾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 美术教育。

焦志广 (1955—) 字野宜、号兰友人。 回族, 山东日照人。 擅长中国画、油画。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焦小健 (195611—)安徽芜湖人。擅长油画。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考入该院研究生班。

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现有焦姓人口约为3226万人。

为什么给出这个答案呢?因为焦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之一,但具体人口数量却需要通过国家统计数据来得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1493亿人,其中焦姓人口约为322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22%。

实际解答方式和对策:如果需要查询其他姓氏的人口数据,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的网站或者其他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来获取。

在查询人口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同时,在使用数据时也需要谨慎,避免误导他人或者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拓展说明:姓氏是人们的重要身份标识之一,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姓氏数量众多,约有6000多个,其中排名前100的姓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80%。除了焦姓以外,中国其他常见的姓氏还有王、李、张、刘、陈等。

1、焦姓历史名人。

2、焦姓历史名人故事。

3、焦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4、焦姓历史名人和现状。

1焦延寿、焦先、焦嵩、焦度、焦世荣、焦继勋等。

2焦延寿:名赣,字延寿,西汉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人。

3初为布衣、贫贱,因好学得到梁王器重,遂供其资用以专心学习。

4后为郡吏,察举任小黄县令,有治绩。

5通《易》经,其说长于灾变。

6京房是其弟子,对于灾异之说用之尤深。

7焦先:字孝然,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

8建安至魏齐王时期,隐居于大阳、河渚,构木为床,客作而食。

9当时人或认为是狂痴,或认为是仙人。

10焦嵩: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

11初率众据雍州。

12愍帝时,刘曜进攻长安,麹允向嵩求救。

13长安城破,为乱兵所杀。

14焦度:字文续,南安(今甘肃陇西)人,氐族。

15南朝宋时南归,补北馆客。

16孝武帝时,随青州刺史颜师伯出镇,屡立战功。

17改授晋安王子勋夹毂队主。

18随子勋谋反失败,逃为盗贼,后为朝廷招抚,授以夏口军主。

19沈攸之反,他据城屡破沈军,以功封东昌县子。

20齐国建立,迁淮陵太守。

21永明元年卒,追赠梁、秦二州刺史。

22焦世荣:南朝齐时人,焦度子。

23齐武帝时为巴东王子响防门,子响谋反,他逃奔雍州,为齐武帝所嘉奖,迁为始兴王中兵参军。

24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今河南许昌)人。

25后晋时,以功拜齐州防御使,徙襄阳防御使,迁保义军兵马留后。

26后汉时,以功授保大军节度使。

27后周时,拜彰武军节度使。

28宋初,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改右武卫上将军。

29乾德中,为西京留守。

30卒,赠太尉。

31生平涉猎史传,颇晓治道,所至皆有善政。

人的一生只为返乡-焦伟原创

好久没有为家族写点东西,时逢辛丑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着重写一下近代山东焦氏比较重要的一位先祖-焦肇骏,关于肇骏祖的功绩,我曾在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