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威远郭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四川内江威远郭氏家谱,第1张

像我家族的族谱就传给了我父亲,因为各个地区的姓氏族谱都不一样,家谱也就包含在族谱里面,去找到你们管族谱的那位长辈就行了,流传下来的族谱一般都是打印出来的,他们流传下来应该不止一份族谱,族谱里面就包含了你的家谱。每个相对集中的姓氏的地方一般都是自己那个地区(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村、一个镇甚至一个县也有可能,就看你们那边是怎么划的区域了)的长辈写的,去问问你们最初撰稿的长辈们吧。

你应该不是怕你爷爷说你你才跑到这里来求助吧,呵呵!!!

鲁岛芪沔董法邢助弓瞿棠绘它璐展贤战囡诗畴口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分,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廷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而“郭氏家谱”可追溯到上下数千年。况且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琅玡)、《袁氏世纪》(汝南)、《王氏家谱》(东海)、《荀氏谱》(颍川)、《谢氏谱》(陈郡)、《羊氏谱》(泰山)、《顾氏谱》(吴郡)、《陆氏谱》(吴郡)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 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阳曲,乃郭氏根祖之地。在汾阳王郭子仪诞辰1310周年之际,阳曲县委、县政府推出了以“弘扬郭氏文化、构建和谐阳曲”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这是阳曲县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郭氏根祖文化暨寻根祭祖活动之后,进一步弘扬郭氏文化,打响文化品牌,推动传统文化旅游大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弘扬郭氏根祖文化,为纪念郭子仪诞辰1310周年,本报推出主题专版,愿读者朋友喜欢。

  山西阳曲是郭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海内外郭氏家族公认的根之所在,是郭氏家族由虢姓改为郭姓繁衍生息、辗转迁徙的具有根祖意义的源头。

  郭氏始祖为谁?郭氏在何处得姓?全世界1500余万郭姓后裔都十分关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郭氏始祖是郭公,天下郭氏源阳曲。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这段关于郭氏起源的经典论述,说明“虢序”受封于阳曲,由“虢”转声为“郭”。这是关于郭氏始祖和郭姓起源的经典论述,不容质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这段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阳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三是阳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阳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阳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他地;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公,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在台湾编印的《山西文献》,其社长兼总编郭荣生在《文献》第43期上发表了“太原郭氏源流”的文章,也同样认定:“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

  1995年10月20日至23日,泰国郭氏宗亲总会举行该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印制了“泰国郭氏宗亲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纪念特刊封二处还绘了“子仪公后裔南迁徙图”。从图上可看出,从阳曲迁出的郭氏分四支迁往我国的南方,第一支为冯翊和华阴郭氏,从阳曲迁到华州,从华州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河南、福建后又分三股到了广东、海南和台湾,从华州迁出的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二支先到介休,后又到江苏,从江苏分路,一路到江西,另一路到了湖南;从阳曲迁出的第三支,先到洪洞、沁县,后到安徽;从阳曲迁出的第四支到了沁水,从图中可看出郭氏发源地为太原阳曲。

  郭氏在全国的迁徙分布

  阳曲为郭氏得姓开宗之地,其后裔奔向各方,在各地发展壮大起来。

  郭姓分布很广,是当今中国常见的第16大姓(在台湾排名第14);按姓氏人口统计,现总数达140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19个姓氏之一。内地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从西虢东迁后的分布看,虢叔之后裔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一带,并以山西为主要聚集地。虢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东移、南迁、西徙或北上,陆续分布于整个中国大陆,接着又东渡台湾,延伸至南洋群岛以至世界各地。

  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内蒙古、甘肃、四川、安徽。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和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河南省固始县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郭子仪之孙郭嵩与其叔带着先祖郭子仪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随节度使王审知的弟弟王想避战乱入闽,定居长乐新宁(今称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五代十国时期,郭子仪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到南宋时期,有一部分郭姓开始进入广东。其中,入琼始祖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孙郭元音、郭元吉两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广东琼州评事,与兄元音渡琼,落籍文昌县)。

  元末明初,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开始,又有大批郭姓人从山西移向各地。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从长乐分迁至闽东、闽中、闽南及闽西等地,后东渡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汾阳王郭子仪认祖阳曲

  早在唐朝,郭氏根祖在阳曲,就得到了汾阳王郭子仪的肯定。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12月,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庙,刑部尚书、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年-785年)亲笔撰写了《郭公庙碑记》。《郭公庙碑记》讲:“溯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碑记落款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国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男从武及第授左卫长上封汾阳王太尉中书令子仪立。

  刑部尚书颜真卿为当朝中书令(宰相)郭子仪之父撰写《郭公庙碑记》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的。其中关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记述,无疑是按郭子仪及其家族的意见书写的,无疑是经过郭子仪及其家族审阅并同意的。《郭公庙碑记》是当朝人记述的当朝事,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权威的。

  郭子仪被旧史臣誉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用史臣的话说,就是所谓“人臣之道无缺”。一出《打金枝》戏,使得汾阳王郭子仪的大名如雷贯耳、传遍海内外。郭子仪请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记》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述,也就成了郭氏后人奉行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欧阳修和宋祁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实际上就是按照唐代颜真卿撰写的《郭公庙碑记》的基本观点撰写的,只不过更加具体化而已。正因为如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才能够在郭氏族人中世代相传,并得到郭氏后人特别是郭子仪后裔的普遍认可,以至成为历代编修郭氏族谱的基本依据。

  阳曲的堂号和郡望

  阳曲的堂号主要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

  “尊贤堂”是其最早的堂号。来由是: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与堂号相适应,其郡望也主要有:太原郡、华阴县、冯翊郡、汾阳县、昌乐郡等。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郭氏历史名人

  再造大唐之臣郭子仪

  郭子仪,出生在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祖籍太原阳曲,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获唐代宗颁发“铁券”(免死牌)。郭子仪为世家子弟,武举出身,其人仪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按照唐尺就是180米以上的身材),魁梧英俊,勇武不凡。病故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享年85岁,赐谥号“忠武”。他于唐玄宗开元时中武举高等,授左卫长史之职,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凭军功封汾阳郡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平定“安史之乱”功不可没。唐德宗时,因其曾任山陵使(皇陵使),赐称“尚父”。

  郭子仪历仕四朝,德宗即位二年后,郭子仪病故。其影响主要在肃代二朝。郭子仪“安史之乱”时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30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因郭子仪功高位显,新、旧《唐书》均为其立传,对他推崇有加。

  善于出谋划策的郭淮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郭淮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他从小就喜好军事,勤学苦练,并立志长大后投身军营,为天下安定献计出力。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抵御战争,他屡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有效地阻止了蜀军向关中的推进,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因立功不断被提升,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并进封阳曲侯,食邑共2780户。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

  善政爱民、百姓拥戴的郭彦

  郭彦,生年不详,卒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太原阳曲人。北魏时,其祖先曾在关中任职,因而迁居冯翊(今陕西省高陵县)。其父郭胤曾任冯翊郡功曹,又做过灵武县令。郭彦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始知名。郭彦后远离都城去做澧州刺史(今湖南澧县)。澧州之民不善农业,多以捕猎为生,朝廷的赋税制无法施行。因为这里缺乏粮食,需要常从荆州调运粮食救济。自从郭彦任职后,他施行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澧州之民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粮食生产有了节余。从此不要朝廷调拨粮食补给,开始向国家交纳赋税,建立起善政爱民的威望。他一生主要在西魏、北周任官,兼备军政才能,勤政善兵,受到北魏统治者的重视,也受到老百姓的拥戴。旭武 辑

  郭氏海外名人——郭鹤年

  马来西亚郭鹤年家谱记载:徙居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其得姓始祖就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都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1911年,郭鹤年的父亲从福州郭宅乡徙居马来西亚。鹤年生于1924年,他与大哥鹤举、二哥鹤麟就读于柔佛新山英文书院,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955年创建马来西亚制糖厂,1962年获马来糖王称誉,1968年成为亚洲糖王,1974年移师香港,1985年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等,投资总额达10多亿港元。

  1994年5月13日,郭鹤年回山西寻根谒祖,亲自出席了香港嘉里集团与西山矿务局合资经营的太原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签字仪式。从此,山西太原也有了他的公司。当记者问他为何要在山西投资时,他倾吐了肺腑之言:“我的祖先在山西,我的心在山西。”

  郭氏海外名人——郭台铭

  台湾科技首富、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家谱记载,山西晋城南岭乡郭台铭家族的得姓始祖,是受封于阳曲的郭序,他们也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

  当郭台铭成为台湾大富豪排名第一后,2003年10月,回到故乡山西,在太原投资创办了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05年5月又决定在故乡晋城投资,创建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据晋城南岭乡郭台铭的家谱记载,郭台铭先辈中的“德”字辈,就能与阳曲县保存的《郭氏族谱》中的“德”字辈相互对应上。这种状况,极大地拉近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距离,增进了郭台铭与阳曲县的感情。2006年10月19日,郭台铭回阳曲考察后提出,在阳曲创建镁合金基地。

  郭氏纪念馆

  阳曲县郭氏纪念馆位于阳曲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大盂镇东南纞村。纪念馆内占地2亩,馆前广场占地3亩,广场上长有300多年树龄的古柳,象征着郭氏之根深深地扎在阳曲的大地上。

  整个纪念馆为三进院。前院西房为接待房,展有各地郭氏名人赠送的字画条幅,东房为友谊室,展出有各省、市以及国内外郭氏研究会和宗亲会赠送的物品和往来书信,墙上绘有郭氏研究会和宗亲会在世界的分布图以及郭氏南迁分布图。前院正面是“百郭图”,100个不同写法的“郭”字象征着郭氏的繁荣,两侧各长有一株楸树,象征着郭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中院正面为该馆最高建筑始祖祠,房屋的上方依次绘有人文初祖、全居阳曲、平叛归来、子仪封王、祝寿喜庆等9幅彩图,叙述了郭氏从黄帝开始到郭子仪祝寿几千年的主要变化。室内正面塑有远始祖虢叔、本始祖郭序、名始祖郭子仪坐像,西墙上绘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东墙上绘有从黄帝到郭子仪的郭氏世系表。中院西房为人物室,记载着二十五史立传的郭氏名人221位,展柜存有近代郭氏名人的资料。

  东房为实物室,展出了郭氏用过的实物或有关照片。整个纪念馆展示的是历史的真实,郭氏的繁荣昌盛。

  郭氏纪念馆于1998年开馆

四川内江威远郭氏家谱

像我家族的族谱就传给了我父亲,因为各个地区的姓氏族谱都不一样,家谱也就包含在族谱里面,去找到你们管族谱的那位长辈就行了,流传下来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