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祖先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鲁迅的祖先是谁?,第1张

鲁迅的祖先是周介孚。

周介孚(1838-1904),鲁迅祖父。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号梅仙。

周介孚诞生于浙江绍兴,二十九岁(1867年)考中举人,三十三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奉旨任江西金溪知县。戴了三年多县老爷的乌纱后,因与上级不和,1878年被弹劾免职。

1879年经李慈铭指点,“卖田捐官”,以后一直在京候补,直到1888年才得了个内阁中书的实职。1893年因母丧丁忧回乡,发生了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从此就坐了八个年头的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又活了三年多,于1904年7月逝世,享年六十有七。

扩展资料:

鲁迅其他家庭成员

蒋氏:鲁迅继祖母(1842-1910),周介孚后妻,周伯宜继母,她逝世时鲁迅亲自为她办理丧事,她性幽默,常给鲁迅讲民间故事,给他以民间文化的启迪,同时她隐忍的性格也给鲁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潘大凤:鲁迅庶祖母(或称潘姨太),周介孚之妾。

周伯宜:鲁迅父亲(1861—1896),本名周凤仪,字伯宜。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后为病魔所缠,他的病使鲁迅饱尝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何氏:鲁迅外婆,会稽县皋阜镇人,父亲何元杰为翰林院编修。 

鲁瑞:鲁迅母亲(1858—1943),她慈祥而刚毅,善良而果敢,思想比较开通,对鲁迅有极大影响。 

周作人:鲁迅二弟(1885—1967),原名周遐寿,现代著名散文家。 

端姑:鲁迅妹妹,未满一岁即殇,约比周建人大一岁。

周建人:鲁迅三弟(1888—1984),原名周松寿,生物学家。

周椿寿:鲁迅四弟(1892—1898年),6岁时因发热发烧早逝。

朱安:鲁迅的合法妻子(1878—1947),浙江山阴丁家弄(今绍兴市丁向弄)人,1906年28岁时与25岁的鲁迅完婚。她与鲁迅做了二十年的挂名夫妻却完全过着独身生活。鲁迅母亲的生活一直是由她照顾。

许广平:鲁迅的爱人(1898—1968),广东番禺人,曾是鲁迅的学生,她照顾着鲁迅后半生的生活。

周海婴:鲁迅与许广平之子(1929—2011),无线电专家。

-周介孚

-鲁迅

出身很重要,家庭很重要,背景很重要。但是出身不可控,家庭不可变,背景不可择。当你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努力是唯一的变数。像是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平凡而努力地活着。

我们常常羡慕于“富二代”“官二代”的潇洒生活、惊叹于他们明艳壮阔的人生,却独自惋惜。可是,我们从来就没有选择,那是像天花板般的高度,纵然如我们,也难以够级。因此复杂。

像是因为音乐结识的高晓松,他实在是很难给人看出有着怎样高超的学识或者出身。可他仍然优秀的使人瞩目。他曾说过:在他家,硕士基本上等同于文盲。追其缘由,竟才发觉:他从小在清华园长大,外公外婆都是科学家,外公张维创办了深圳大学,外婆陆士嘉是钱学森的师姑;至于父母,都是清华高知,一个建筑系,一个土木系。

出身很重要。好的出身给人带来开阔的视野,带来超脱的世界观,甚至是轻而易举地获得进入社会的起跳板。现代是这样,古代亦是这样,不可避免地重复着出身的重要性。

所以,盛老太太才会绕这么一大圈,带明兰回宥阳老家。就也只是为了将盛明兰列入族谱王大娘子名下。我感动于盛老太太对于明兰的一份心意,也暗自庆幸明兰能有这样的祖母。

盛家上下一齐去祠堂拜祖先,男丁割祭肉上完供后,再退出让女眷进去敬拜,主要项目是介绍允儿给盛家的牌位和活着的族人认识,入籍后允儿就算盛家人了。这是古代新媳妇入族谱的规定。

盛家发迹的晚,所以可考的祖先不多,明兰昏头昏脑地跟着拜了好几回,一会儿上香一会儿磕头,头晕脑胀之际忽记起适才允儿被写入家谱后,大老和自己的祖母又与几位族老女眷说了几句,然后族长盛维又添了几笔,写了些啥?

在回去的马车上,明兰就忍不住问盛老,谁知老轻飘飘的丢了一句重磅炸弹:“将你记入了你母亲名下,以后你就与如兰一般了。”明兰瞠目,过了会儿才结巴道:“怎么,怎么这样……?,呃,母亲知道吗?”盛老看了明兰一眼,神色不动:“我知会过她了。”

明兰一脑袋浆糊,呆呆坐在马车里:盛老行事干净利落,事先没有半点风声,事后轻描淡写,明兰满肚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抱着祖母的胳膊来回的摇晃,把脑袋埋在祖母身上,小声道:“谢谢祖母,叫祖母费心了。”

石青色绒锦织的车顶微微摇晃,明兰静静抬头看着,她知道只有写在原配名下的儿女才算是嫡出,其实这不过名头好听些罢了,亲朋好友谁又不知道她是庶出的,不过她婚嫁时总算能体面点儿。

明兰忽然暗笑起来,以后如兰再想骂她‘小妇养的’却也不能够了……明兰猛地一惊,拉着祖母的袖轻轻问道:“那四姐姐呢,她也记入名下了吗?”盛老没睁开眼睛,只淡淡道:“你是不与如兰争的,墨兰……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明兰似懂非懂地思忖着,看来就算记入了王氏名下,也并不表示她真的和如兰平起平坐了,她依旧比如兰差了一层,如果她和如兰发生利益冲突,那么……明兰苦笑,原来是个山寨版的,不过也好,聊胜于无嘛。

关于族谱的历史,有很多。一种是,族谱上根本不记女儿,儿媳倒是有的。一种是,女儿也记,但只记嫡女。最后一种是,嫡女庶女都记录。

关于嫡出,也有许多种记录方式。一种是,不论嫡出庶出都写到正房名下。一种是,清楚地注明嫡庶,正房名下算嫡出,另外母亲空白栏下写的算庶出。还有一种是,连妾室的姓名也注明的,某某仔(妾x氏)。

这些个凌乱的记录方式,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继承习惯。但是庶女记到嫡母名下的比较少,因为担心发生继承混乱,嫡母不肯削弱自己儿的权利,母家亲戚也是不肯的,而女儿记入嫡母名下比较多,因为可以高嫁,替家族拉关系。

总的来说,越是大家族,地位显赫,庶女的日就越好过,如果是庄户人家,温饱水平,或者商贾人家,比较不讲礼数,那庶女就很难过了,被黑心嫡母卖掉也不是没有。

翻查嫡庶记载,我才知道原来林徽因也是庶出的,她爹林老头的原配无出,先后纳了两个妾,一个生了林徽因,另一个有儿有女。但是这些孩子统统算在那正房名下,当然也是因为林徽因很出色,老爹特别疼爱,林梁两家也算开明,所以她后来配了梁启超。

4、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我外婆是北京鼓楼附近居住的钟姓满族,正黄旗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远嫁河北,从此与娘家失去联系,生前回忆有一弟弟小名五神。我外婆已于1976年过世,已经无法寻根。我想他们家肯定有很多后人的,想来很惆怅。

武义·郭洞景区属于金华高山奇峡的著名风景区。

郭洞景区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峰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原始森林奇观村东龙山原始森林,山呈三角形,被誉为"绿色金字塔。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蕴藏着原始奥秘,展示着古老神奇。古树品种多,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场。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据武义县志记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从何氏家谱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村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寿之留连忘返,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外祖父、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不绵延不断,现有后裔近5000人,成了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令郭洞人自傲并不绝于口的是其先祖英才辈出,从宋徽宗的丞相何执中起,世代书香,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风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非是地形学。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风水和阴阳八卦结合,成了中国古代玄学的重要内容。大至首都的定位、皇帝的登基,小至墓地的选择、宅基的方向,都与风水有极大关系。纵观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我们不难发现,风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寿之深谙风水之道,他对郭洞的喜爱并不仅因为山水风光的秀美。何氏家谱有着这样的描述:"(先祖)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何寿之确信这是块"万古不败之地",是风水使他离开繁华的县城,告别显赫的府第,来到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小村。这位何氏先祖相信郭洞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兴旺发达。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浸,生息不繁"。又有形象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石柱方亭,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

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品赏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郭洞所以耐看,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

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孙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年间,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礼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改建新校了。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

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下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水口可说是郭洞的录魂所在,外人至此。大多会深受感染,肃然起敬。郭洞人知书识礼习武,爱国之心甚笃,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寇城杀知县刘家骐"这是郭洞族人胸怀反清复明之志,不服满清统治的义举。此后朝廷震怒,调重兵欲围剿郭洞。时任金、衢、严道台的周雷泽为保郭洞百姓,谎称途中须经"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驮,五里大石头","人要侧身,马要拆骨",方能进村。清军因此怯而退兵。后朝廷终明真相,将周道台水银灌顶剥了皮。郭洞村民为纪念这位万世恩公,在村外的下赵庙彩塑周雷泽像,在回龙桥东头的文昌阁放上他的牌位,年年祭祀。在水口的清溪边徜徉,在龙山参天的古木下独步,喝一口百年不涸的宝泉,读一读海麟院、文昌阁的丽文,看松涛起伏、雨云奔流,你的心也会随之在历史间沉降,浮想联翩

郭洞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几家**制片厂来此拍摄外景。探寻秦余古风,体验山村生活,分享天人合一的秀美环境,郭洞您的选择!

这个有三种说法,不过不是演绎里的是有史书考证的。 潜山:二乔故里

  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仅25岁的三国名人——周瑜,领着他的两千亲兵,追随他结拜的大哥——孙策,从东吴向西边横扫。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这个地方。现在的安徽省简称“皖”,它的来历,就是源于这里是古代皖国的封地,这个“皖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潜山一带。

  关于周瑜和孙策攻占“皖”的这一历史事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纳小乔。”这里的“桥公两女”,就是大乔、小乔。“乔”作姓氏时,古人又写作“桥”。

  战败失地,连美女也逃脱不了,看来是自古亦然。陈寿说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可见这是两个绝代美人,活生生被挥师打来的战将拥为己有:只比周瑜大一个月的哥哥孙策占了大乔,周瑜要了小乔,可怜的“岳丈”桥公,心情何其凄苦,这已不言而喻了——天下还有比失去亲骨肉更伤心的事吗?可孙策却从容地对周瑜说:“老弟,桥公的这两个女儿虽然从此颠沛流离,但他一天之内得到我们俩作为女婿,也足够他欢喜一辈子了。”能想象得出,这两位盖世英雄得意之时,似乎还生发了一点恻隐之心。

  当然,在这个题目里,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陪着桥公落泪,需要告诉读者的是:大乔小乔虽然绝世美丽,但她们和那个时代的千万女子一样,没有名字;她们的籍贯在安徽潜山。现在,潜山仍有二乔当年生活、游玩过的“乔公庄园”,附近还有二乔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胭脂井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二乔姐妹深处闺中,养尊处优,梳妆打扮是每天的重要“课程”。每天到胭脂井边梳洗,胭脂残水就流到井里去了,久而久之,这口井中的水不仅香气扑鼻,而且水泛微红,色泽艳丽,于是各种与二乔相关的美丽传说就出笼了,称这口井里的水是可以“美容”的。千百年来,胭脂井一直孤寂地晾身野外,可钟情美丽的人们,却一直热心于这口井的保护。现在,人们用水泥钢筋将它包围着,准备当作旅游景点进行开发。

  商丘:二乔祖籍地

  河南商丘人加入“二乔”的争抢行列,切入点在乔玄身上。

  正史《后汉书》中有《乔玄传》,称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而后汉时的“梁国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样,商丘人称乔玄是“俺老乡”,当然是有根据的。

  《乔玄传》中还说,乔玄是后汉时声名显赫的人物,和曹操的关系很不一般。他出生于公元109年,公元183年去世,活了75岁。曹操刚出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他的能耐,可乔玄见了他就说:“我见到的天下名士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像你!你好好干,前途无量。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请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可见,乔玄是相中了曹操的“伯乐”,对曹操是十分信任的。曹操发迹之后,一直惦记着乔玄的知遇之恩,来往经过乔玄的墓时,都前往祭拜。

  商丘人说这个“乔玄”,就是孙策、周瑜攻占“皖”时所“得”二乔的父亲——桥公,所以,商丘是二乔的祖籍地。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孙策、周瑜攻“皖”是公元199年,此时乔玄已经去世17年,如果乔玄就是桥公,怎么会有“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的说法呢?

  另外,小乔出生于公元177年,而这一年乔玄已经69岁,所以小乔不可能是乔玄女儿。

  文献记载乔玄只有一个儿子,名字叫乔羽,曾在任城做过官。

  可见,乔玄被错误地当成了桥公,这才有“商丘是二乔祖籍地”的说法。

  嘉鱼:二乔舅家

  新年刚开始,湖北嘉鱼县即对外宣布:政府今年将投资3000万元,建造“二乔公园”,称三国时的美女大乔、小乔曾在嘉鱼“洗遍温泉”,因此,他们准备在本县打造“三国风情景观”。

  嘉鱼县对外宣称,该县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除二乔之外,还有陆口古战场,它位于长江之中,是个“岛山”,当地人称它“鱼岳山”。文献记载称:“山皆石,独西一面峭壁高耸,岩洞奇险……夏月水涨时,拨起波涛中,有鱼跃之象。”远看上去,这个岛很像“鱼处于岳”,鱼岳山便因此得名。山背面的峭壁上,原有“取箭所”三字,相传赤壁之战时,孔明“草船借箭”所得之箭,曹操就是从这里取走的。1957年,岛上修路,将这块刻字“石碑”炸毁了。现在,为了开发旅游,山上又出现了鲜红的“取箭所”三个字。

  嘉鱼人还决定在景点设立二乔大型塑像、二乔玉枕根雕,并将二乔当年洗浴的天然古井,开发建设成现代风情温泉池……有远古的沧桑,也有现代的开放,显然,这是一张不错的“三国旅游牌”。

  嘉鱼有古战场,这是事实,但嘉鱼人是如何将“二乔洗浴”、“草船借箭”等与当地环境糅合在一起的呢?当地人是从文献中钻出“空子”的。

  嘉鱼人称:二乔的父亲是乔玄,乔玄是汉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阳堡”的一个中医家,后来,娶了该中医家的千金,生下了大乔、小乔。而这个“沙阳堡”,就是现在的嘉鱼县,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乔玄是在嘉鱼结婚的,或许大乔小乔也是在嘉鱼出生的;水边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乔“洗遍温泉”一说——至少,嘉鱼是二乔的“外婆湾”。

  嘉鱼人还说,嘉鱼是二乔父亲的结婚地;孙策、周瑜在潜山“得”了二乔,那只能说明二乔的结婚地在潜山,而不能说二乔出生在潜山。

  可见,嘉鱼人所打的这张牌,主要“证据”建立在“乔玄曾寄居嘉鱼”的基础上。事实上,即便乔玄曾寄居嘉鱼,这与美女二乔也不相干,前文已谈过乔玄与潜山桥公的关系,这里就不再饶舌。

  但不管怎么说,嘉鱼人已经投资打出这张“二乔牌”,风情休闲即将开始,并正式注册了“二乔故里”旅游商标。

  借助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传说,居然也能做出旅游大蛋糕,这是世间人追寻美丽的无聊?还是这个本来就不擦边的弧圈球迷惑了世间一双双俗眼?正在进行的似乎是学术争议,可嘉鱼人的捞钱活动已经开始了!

  义乌:国丈故里

  当二乔故里有了这些说法后,浙江义乌人称“实在坐不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义乌西南山区的赤岸镇有个乔亭村,该村人称:“这里就是三国时东吴国丈——乔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乔的故里。”

  说这里是乔公的老家,几乎没有任何文献证据,但该村研究二乔的老村民、65岁的冯长银说:“乔亭到处都是大小乔的影子,有关二乔的地名、传说,在乔亭实在是举不胜举。古宅建筑有静修堂、漱花堂,这两幢古房子是乾隆年间本地贡生冯鵾为纪念‘二乔’而建的,因大乔年轻守寡,命名‘静修’;小乔是大美人,命名‘漱花’。静修堂保存完好,已被列为义乌市文物保护点;漱花堂保留着原来的徽派建筑风貌,大台门上的两块石刻,分别刻着‘乔仙处’、‘有竺居’,这是2006年该村申报省级文化示范村时发现的。乔岳峰有‘双岸’,后山有‘大飞凤’、‘小飞凤’;最奇怪的就是乔溪上的两座桥,分别叫‘大桥’、‘小桥’。桥虽然屡毁屡建,但桥名一直不变。隔壁村叫‘石城村’,那里有‘大孙塘’、‘小孙塘’,附近还有‘上孙塘村’、‘下孙塘村’等。”

  义乌市政协原副主席冯志来说:“古人和今人一样,常常迁徙、寄居,几千年来,只有一个姓住到底的村庄很少。乔亭也一样,三国时期世居姓乔,东晋后为了躲避司马家族的迫害,人丁逐渐稀少。唐朝时,陶姓为主姓。明朝至今,则以冯姓为主。但‘乔亭’作为地名,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义乌人调研后发现,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直接以二乔命名的主题公园,所以该市赤岸镇率先打出了“二乔”品牌,将二乔文化与本土文化、休闲文化充分融合,筹建“二乔故里风情休闲园”,占地300亩、前期投资500万元的休闲园已初现雏形。义乌人还在去年上半年申报了“二乔故里”图文商标。据悉,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受理。

  义乌还有一位热衷于越国文化研究的企业家,特别钟情于“二乔文化”,他甚至把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取名大乔、小乔。他建议义乌成立一个专门研究“二乔文化”的研究会,保护相关名胜古迹,加快对三国人物史料的研究和挖掘等,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可见,义乌人打的“二乔牌”,是从“乔亭村”的名字上着眼的,如果该村真的“三国时期世居姓乔”,那么,又有什么能证明这乔姓中有二乔的父亲呢?至于将那两座清朝的老房子和一连串“成双成对”的地名与二乔联系上,这样的附会,已谈不上任何文献或学术上的考证与论证了。

字谜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床前明月光——旷

1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11、字谜: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12、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13、字谜: 要一半,扔一半——奶

14、字谜: 综合门市——闹

15、字谜: 不是冤家也碰头——硼

16、字谜: 上气接下气 ——乞

17、字谜: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18、字谜: 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9字谜:格外大方——回

20字谜: 半布春秋——秦

歇后语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笑话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对联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帘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周恩来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师爷。祖父曾由师爷而任代理知县、知州,祖父的兄弟均是师爷。周恩来祖母的父亲是福建有名的师爷,祖母的兄弟中也有人是师爷。师爷文化对周恩来影响至深,值得深入研究。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

周恩来的始祖是宋代学者周敦颐,后代由中原迁到浙江,后在绍兴落户,繁衍生息,到周恩来高祖父这一代已是第十六代。这一房是五十房。五十房始祖活到96岁,在家里大厅挂上“百岁堂”的匾额。周家都说自己的老家是绍兴城内保佑桥百岁堂。中国人一般是共一个爷爷为一家,五服之内为本家,出了五服形同路人。而周恩来家族,却是共一个曾祖父,每一代人都是大排行。即使挑门单过也要相互帮助、相互提携。这是为什么?因为周恩来的高祖周元棠不仅学问和为人好,而且有远见,推动了家族的发展,深受后人的尊敬。

周元棠(1791—1851),28岁中秀才,但未能进入举人、进士的行列,只能到福建、浙江一带做钱谷师爷。晚年,周元棠因年轻时家贫,看到儿子周樵水有病,虽然孙子周昂骏13岁(虚岁)已考中秀才,却决定不让他再考科举,而是学习钱谷师爷。周元棠为孙子选定的职业,决定了周家几代人的发展和命运。

1851年阴历八月,周元棠病逝。同月内,他的大儿子周樵水(周恩来的曾祖父)病逝,年仅33岁。周恩来的曾祖母绍兴人氏樊氏及5个儿子,成了孤儿寡母。樊氏的5个儿子,大的只有15岁,小的5岁。樊氏两个弟弟樊文炜、樊燮正在江苏游幕,出手相救,将她的大儿子、二儿子带到江苏,学习幕业。老大学钱谷,老二不仅学习钱谷,还学习刑名。正值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兄弟俩承担起供养家庭的全部责任,并将三个弟弟带到江苏学习幕业。

1869年秋,周起魁接任二哥周昂骏在淮安府幕的席位。1881年,周昂骏病逝。其小儿子周嵩尧(周恩来的六伯父)时年8岁,由二舅郑仁寿抚养。周嵩尧中举后随二舅在漕运总督府衙门内担任文案,官至邮传部员外郎、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的幕僚。1890年后,周恩来的四伯父周贻赓和周恩来父亲周贻能回到绍兴,跟随其舅父鲁小和学习钱谷。周贻赓三年出师,开始师爷生涯,而周贻能未能学成。

从周家人学幕业的 历史 看,基本上是从父、从兄、从姻亲。100多年来,周氏家族就是这样靠着学做师爷延续下来的。1964年8月,周恩来在与亲属谈话时曾说:“我的曾祖下有五个兄弟,都搬到了苏北,大、二、三、四都做过县知事,老五没做过,我祖父(四)从绍兴师爷升为县知事。”

周恩来的生母是淮阴万青选的第12个女儿。万青选的第14个女儿是周恩来的五伯母。万青选的祖父1814年任山阳县知县,做外南同知,署理淮安知府。万青选在淮安、清河(今淮阴)、安东(今涟水)和盐城等地先后做官达30余年,并很有政绩。周恩来的嗣母陈氏,出生于清河名门望族。1860年捻军火烧清河县城,陈家的房子大都被毁,才迁到宝应。周家败落后,1904年春万氏带着陈氏及周恩来三兄弟和腿有残疾的八弟一家回到娘家万家。

这时万青选已去世6年,万家也已开始走向败落,不好长住,一家人就搬到陈氏花园。当时陈氏花园还有14间房子,可想当年陈家的盛况。陈氏的父亲陈沅学问渊博,在父亲的培养下,陈氏14岁就能赋诗填词。陈氏的母亲是山东袁状元的四**。袁家的三**嫁给了原籍江苏常州、后在山阳县当钱谷师爷的龚怀朴。袁状元的另一个女儿嫁给清河的万立钰,就是万青选第8个儿子,即周恩来的八舅。

周恩来祖父辈即从绍兴迁至江苏,但是周恩来的几个伯父都曾回绍兴参加过科举,其中二伯父周龢鼐、六伯父周嵩尧和从伯父周嘉琛三位中举。周家到了江苏仍然和绍兴人结亲。周恩来的大祖父和同在淮阴任师爷的绍兴同乡王庸吾为儿女定了娃娃亲。1887年王庸吾去世,王家迁回绍兴。1894年,周桂珍长大后回到绍兴与王庸吾之子王子余完婚。

周恩来说:“祖坟在绍兴,绍兴的家谱有我的名字,我不能不承认是绍兴人。但我生长在淮安,满嘴的淮安口音,也不能不承认是淮安人。所以我说我是‘原籍浙江,淮安生人,江浙人也’。说是绍兴人,不仅那有祖坟和家谱,更主要的是封建家庭的根子在绍兴。”

周家有良好的家风,注重教育

周恩来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传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素养高。从小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勤学好问,善善从长,知识广博。但是,他与一般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人不一样,他有生母、嗣母两位母亲,得到两位母亲的厚爱。两位母亲的性格迥然不同,他深受两位母亲的影响。两位母亲的爱护、仁慈和礼让,影响了周恩来的性格,使他少了男性的野蛮,多了女性的柔韧。得到爱的人爱心多,才知道如何爱别人。由近及远,爱家人,爱同学,爱朋友,爱祖国,爱民族。

每到年节前后,周家热闹非凡,农历腊月二十三在堂屋挂容像(祖宗像),十几幅容像都是请高手精心绘制,男的身穿官服,威严肃穆;女的身穿官眷服装,眉慈目秀,仪态端庄;个个容像,光彩照人,满堂生辉。周恩来的母亲指着容像向周恩来兄弟们一一讲述老祖宗们的官阶、业绩,教 育儿 子们不能辱没家门,将来立功、立业,光宗耀祖。她知道丈夫老实忠厚,能力弱,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过完年,到农历三月十八日才落容像。这个仪式给幼年的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事隔50年,淮安县委的同志将十几幅容像带到北京,周恩来还能一一认出,并向县委的同志介绍。

周恩来的祖父活到近60岁,这在当时已算是高寿了。他一辈子当师爷,并由此当了知县。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因祖父去世,家庭开始衰败。周恩来有一个伯伯,两个叔叔。伯伯没有子息,周恩来是长孙。两个叔叔,一个有肺病生命垂危,一个腿瘸不能做事。周恩来出生半年,十一叔贻淦病故,父母将他过继给十一叔贻淦夫妇。他由嗣母陈氏抚养。他称嗣母为娘,称自己的生父母为干爹干娘。

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从小文静尚学,年轻时守寡,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周恩来的身上。她恪守家规,夫婿少丧后,从不轻易出门,遇到矛盾、纠纷从不相争,处处隐忍,只一心一意教养周恩来。陈氏这种隐忍的作风,周恩来从小耳闻目睹,影响了他的一生。周恩来从4岁起开始认字和背诵唐诗,听嗣母讲故事,像“岳少保朱仙镇大捷”“忠节公虎门殉国”“梁红玉击鼓抗金”“孙悟空大闹天宫”“沈状元招勇抗倭”等等,这些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保家卫国的故事给周恩来童年留下难忘的记忆。这种文化启蒙,使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幼儿时起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锻炼。几十年后周恩来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在家中的地位、作风与陈氏完全不同。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在淮阴一带为官30年,在淮阴有99间房子,占了整整一条街。在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外祖父去世了。外祖父有18个儿子、14个女儿,但长大成家的只有17个。周恩来的母亲是第12个女儿。万氏从小得到父亲的疼爱,不肯缠足,进家塾馆读书,常常随父亲出门,是万家的“当家姑娘”。出嫁时,嫁妆是用两条木船由运河装运到淮安的。她从小受万老太爷的影响,学会了处理复杂纠纷的能力,处事干练,考虑问题细密周到。据说当时无论是周、万两府还是亲友发生纠纷时,请万氏来便可迎刃而解。她先耐心地听各方将情况说清楚,然后才发表意见,所以想得周到,断得入情,说得在理,双方都能心服口服。处理完了,人家少不得酬谢,至少招待一顿饭,在桌上大家边吃边议论刚才的纠纷或其他家事。处理这些事情,她常常带着周恩来。发生纠纷不是因“利”即是因“名”,复杂关系的症结、利害之所在,有不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私密。懂事的周恩来自然了解了人世间的复杂,增长了不少见识。周恩来说:“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其实,周恩来不仅继承母亲爽朗的性格,同时学会了母亲处理矛盾的本事。所以周恩来比同龄人早熟,见过世面,遇事沉稳,明白事理,有主见。

1907年春,周恩来母亲万氏因操劳过度病故于清江浦,时年29岁。父亲周劭纲(原名周贻能)在湖北谋差,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周恩来外祖母不顾周家的经济情况,守着封建门第观念,严厉要求按旧例大办丧事。如棺材不仅要楠木的,还要“十二朵正花”;棺材要裹五层麻,添七层漆,请和尚做道场;等等。楠木棺木都是借钱买的,哪有钱再办这些事。万老太太毫不退让,不达目的即不许安葬。周劭纲唯唯诺诺,最后只好将万氏的棺木暂厝于庵中。周恩来对此十分反感。第二年的7月28日,嗣母在贫病忧愁中病逝,也是29岁。周恩来不怕闲言碎语,决定丧事简办,买了薄木棺材运回淮安和嗣父合葬。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行为。他只有10岁,就是个敢作敢为的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带头火化,留下遗言不保留骨灰。要寻其根源,这就是源头。他从小对大讲排场、虚情假意的官场作风深恶痛绝。

两位母亲病故后,1908年11月,周恩来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同八伯一家生活。父亲在母亲死后,外出谋差做事,收入少,养活不起留在家中的3个孩子。周恩来的四伯周贻赓经常从东北寄钱给家里。五伯周贻鼎在淮安做师爷,五伯母是周恩来的十四姨,常常帮助几个侄子。周恩来主持家务,时不时去当铺典当家中的衣物,勉强度日。

从小深受封建思想之害,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周恩来的爷爷周起魁去世后,周家开始衰败。但是,家里人旧习不改,还要守着官宦人家的旧规矩、旧礼数生活。周恩来深受其害,对此深恶痛绝。

家庭失去主要收入来源,体面还得要,迎来送往的排场,送礼的规格还不降低。为了支撑门面,万氏不得不举债应酬,后来又靠典当衣物应付。万氏典当衣物常常带着年幼的周恩来。破落的官宦人家靠典当与借债来支撑门面的虚荣心态与陈规陋习,是留给童年周恩来第一个深刻的印象。

1904年,周恩来的父亲和十八舅合买了一张**,中了头彩,1万元。从小习惯讲排场的母亲,高兴得昏了头。**在武汉,母亲坐船到武汉去兑,一路走一路玩。兑到了,就买皮大衣、留声机,给这个买礼物,给那个买东西,还没有到家,就花掉了一部分。刚一到家,债主们来讨债,亲友们来祝贺,住下了要吃要喝,还要拿。母亲无力承担,就和丈夫带着6岁的周恩来和周恩来的两个弟弟及陈氏一起回娘家暂住。这时万青选已去世6年,万家也已开始走向败落,家里人多、事多。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家人只好搬到有14间房子的陈氏花园去住。很快钱花完了,丈夫又到湖北做事。中彩的事,真是昙花一现。这是留给童年周恩来心中第二个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对亲属说:我当总理后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他取消**,就是要消除不劳而获的思想,反对靠侥幸的心理生活。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去世,外婆不体恤周家的情况,坚持大办丧事,纠缠不休。这是留给童年周恩来第三个深刻的印象。

两年之内失去了两位母亲,对周恩来打击很大。周恩来在淮阴无法生活,只好带着两个弟弟又回到淮安驸马巷同八伯、八妈一起生活。这年他10岁。八伯腿瘸,不能做事,不能出门,也不管事。八妈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和周恩来兄弟三人,一家六口过日子。八妈是个女流,不能出门,周恩来成了家中紧要的男子。或者把房子押出去,或者向亲戚借钱过日子,真是度日如年!有时在外面工作的四伯寄回一笔钱马上还债。一身债,常常有人到家里来要债、要利息。周恩来经常出面典当、到处向亲友借钱。1918年,周恩来在日本听到八伯去世的消息,他在日记中写道:“想起家中一个紧要的男子也没有,后事如何了法?这几年来八伯和八妈的苦处已算受尽了,债务天天逼,钱是没有,一家几口饭是要吃的,当也当尽了,卖也卖绝了,借是没处借,赊是没处赊,不要说脸面是没有了,就是不要脸向人家去要饭吃,恐怕也没有地方去要。八伯这个病,虽说是老死的,然而病到现在,何曾用一个钱去医治呢?简直说是穷死了。”这段话一字一泪,由此可知周恩来当年在淮安过的是什么日子。

周恩来最反感、最头疼的事情是家庭生活那么困难,还要讲礼数。墙上贴一张纸,上面写着亲戚们的生日、祭日,到日子都要去,而且要带着礼品。就是借钱也要去送礼,不但送礼还要磕头。因为周恩来的辈分小,而且是家里唯一紧要的男子,这些事都得他来办。到外婆家要走30里路,还要坐船过河。夏日顶着太阳,冬日冒着严寒,没有车可坐,没有牲口可骑,只能用两条腿走。连吃饭都困难,还要讲这些虚排场。他痛恨虚荣,痛恨讲排场。可是在他困难时,借钱也只能向亲戚们借。为了生存,周恩来不得不在封建大家庭内周旋。沉重的负担使少年周恩来常常叹息:“这个家真难当啊!”

短短几年之内家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故,可想而知这对年少体弱的周恩来是多么大的刺激。他想离开这个家庭,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他不断地给在东北工作的四伯周贻赓写信求助。机会来了。1910年春,三伯父周贻谦从东北回到淮安办事,便带他到自己工作的辽宁铁岭入银岗书院读书。半年后,周恩来到沈阳随四伯父一起生活、读书。从此,周恩来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沈阳,周恩来进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上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只有13岁的周恩来率先剪掉了拖在脑后的辫子,响应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周恩来的这个革命举动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基于对家庭、对 社会 的认识。家庭是 社会 的细胞,从一滴水可以认识大海,从一个家庭可以认识 社会 。他由痛恨这个封建的家庭,进而痛恨这个 社会 制度。虽然当时他的认识还并不清晰,但是他企盼改变现状。所以当他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马上由此看到希望,立刻起而响应,剪掉头上的辫子。

周恩来对封建制度有切肤之痛,对孔孟之道的危害有深刻的体会。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经历,他在学校学习时就以改造 社会 为己任。他说学生应“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当五四运动爆发,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时,他积极参加并成为领导者。随着他确定了信仰共产主义,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对旧的家庭、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深知封建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不是一日可以消灭的;他深知封建主义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不是一代人可以清除的,所以他对封建的东西有高度的警惕。周恩来深知改造 社会 的艰难,时时警惕旧的习惯势力的侵蚀,终身保持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人的本色,保持着革命者的本色。

防止师爷文化浸染,提倡过“五关”

周恩来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他在教育干部时将自己摆进去,说:“还是以我为例。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原籍绍兴,生在淮安,江浙人。为什么这样啰唆呢?因为我的亲兄弟、堂兄弟都是绍兴人,我不能不说原籍是绍兴,否则就有企图摆脱这种关系的嫌疑。我生在淮安,祖父当过淮安县知事,外祖父是淮阴县知事,现在还有家属在淮安。如果我不说生在淮安,和他们的 历史 关系也无法交代清楚。一个人的 历史 关系要交代清楚,这样没有坏处。不管现在情况如何,不能抹掉过去的 历史 。我经过革命锻炼,现在当然不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应该说是革命知识分子了,但写 历史 不能把过去那一段抹掉。”

周恩来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一直这样教育干部、教育后人。他提倡要过好“五关”。这“五关”是思想关、政治关、 社会 关、亲属关、生活关。1963年,他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作报告,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他在讲到过 社会 关时说:“一般总是讲思想、政治关,我特别提到后三关,是因为中国这个 社会 极其复杂,我们还有改造 社会 的任务。在这个 社会 里,旧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习惯势力,很容易影响你,沾染你,侵蚀你,如果失去警惕,这些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改造 社会 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处在领导地位的同志担子更重。”

周恩来讲:“第四过亲属关。不只是直系亲属,还有本家,还有亲戚。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周恩来自己没有儿女。由于他出身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当了总理,有100多个亲戚来找他或要求解决困难,或来看望他。周恩来历来认为家事是 社会 问题的一部分,从不把家庭应承担的责任推向 社会 。他为了做要他解决更好工作的亲戚的工作,专门召开家庭会议。他在会上对这些亲属说:“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要承认家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依赖它。但是,我们不能像国民党那样搞裙带风。想靠我给你找个好事,这点我做不到。你只能依靠自己,要自食其力。”1950年前后,周恩来的许多亲戚失业,无以为生,写信向他求救。周恩来一律建议他们到当地政府登记报名,由当地政府量才录用,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期为人民服务。“自食其力,为人民服务”是他改造旧家庭的目标。

周恩来对自己的亲属严格要求,制定了十条家规:1晚辈不能丢下自己的工作专程去看望我。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付,没有工作的代付伙食费。4看**、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准请客送礼。6不准动用公家的车子。7个人生活中凡能自己做的事,不要找人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任何场合不要讲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当大家都争相考大学时,周恩来却支持侄女周秉德初中毕业考师范学校,鼓励侄子周秉华去当兵。“文革”爆发后,大批的学生下乡插队,这时当兵成为好事,他勉励侄子周秉和、侄女周秉建上山下乡,当知青。他的侄子、侄女在农村已按正常手续被部队招上兵,他知道后却动员他们回到农村。他说:把好事让给群众。他动员弟弟周恩寿带头退休。弟弟有6个子女,生活困难,他每个月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拿出200元支援弟弟,不让弟弟向单位伸手,不增加国家的负担。

周恩来在谈到过生活关时说:“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 社会 主义强国。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

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身体力行,带头移风易俗,坚决反对重修祖坟,一向主张平坟深葬。1964年,周恩来分别派人将父亲和岳母在重庆的坟以及淮安的祖坟平掉,将棺木深埋,将原墓地给当地农民耕种。他去世后,邓颖超按照他的遗愿,派亲戚到绍兴将祖先的坟平掉,将棺木深埋。周恩来没有保留骨灰,其骨灰撒向祖国大地。邓颖超病逝后骨灰撒向大海。

周恩来的一生,表里如一,心口如一,一直保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是全党的楷模。他与旧家庭、旧制度彻底决裂,摒弃了旧家庭、旧制度落后和腐朽的东西,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员的作风和风格。

文/李海文

鲁迅的祖先是谁?

鲁迅的祖先是周介孚。周介孚(1838-1904),鲁迅祖父。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号梅仙。周介孚诞生于浙江绍兴,二十九岁(1867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