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陵是谁
问题一:杜少陵是谁 杜甫,把自己称为杜少陵,就是因为他居住在长安陵墓的旁边,坟墓不雅,他就把自己叫做少陵,意思是我自己跟居住的土地本身的特性联系在一起,自己就不孤独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载敬堂集》)。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问题二:杜少陵是指哪位唐代诗人? 杜甫。以下资料转自: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问题三:为何叫杜少陵 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就又被称为少陵草绩。
问题四:杜甫为什么称为“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 古人如果做过官,有一种尊称是称其官衔。杜甫曾在剑南节度府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所绩也称他为“杜老”、“杜少陵”。
问题五:杜少陵舍南舍北是哪首诗 杜甫(杜少陵)含有“舍南舍北”的诗: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问题六:杜少陵的名字来由 少陵在今西安市南,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少陵
杜甫常以杜陵表揣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所与游皆名士,往往赋,滋笔立就笔,不务雕琢而浑厚俊伟,直逼少陵。”
问题七:杜甫为什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因为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杜甫做过的最高官职是工部侍郎 杜工部 指的是他的官职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 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 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 杜少陵了。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杜草堂”。
问题八:杜甫和杜少陵是一个人吗?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问题九:(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梅宛陵 5分 出处: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苏文纨请旧体诗人董斜川讲讲古代优秀的诗人,董斜川回答:“当然是陈散原第一。这五六百年来,算他最高。我常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概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知道这个人么?――梅宛陵;二谷:李昌谷,黄山谷;四山:李义山,王半山,陈后山,元遗山;可是只有一原,陈散原。”说时,翘着左手大拇指。鸿渐懦怯地问道:“不能添个‘坡’字么?”
“苏东坡,他差一点。”
鸿渐咋舌不下,想东坡的诗还不入他法眼,这人做的诗不知怎样好法,便问他要刚才写的诗来看……
2 注释:
“陵谷山原”是唐及以后的10位诗人合称。“三陵”:杜少陵(唐・杜甫)、王广陵(宋・王令)、梅宛陵(宋・梅尧臣);“二谷”:李昌谷(唐・李贺)、黄山谷(宋・黄庭坚);“四山”:李义山(唐・李商隐)、王半山(宋・王安石)、陈后山(宋・陈师道)、元遗山(金・元好问);“一原”:陈散原(近代・陈三立)。
袁绍家族盛极而衰始末
(老玖读《三国志》之四十五)
东汉后期,汝南袁氏非常显赫,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袁术是汉末风云人物,炫耀一时。但是,如此显赫的大家族却顷刻间灰飞烟灭,值得人们深思。
今河南省淮阳县,史称陈,是袁姓血缘始祖、陈国的开国之君妫满(陈胡公)受封之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女婿妫满受封于陈。陈胡公封陈,才孕育了袁姓。
陈胡公裔孙宣仲涛途因功受封为大夫,以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为采邑,涛途以祖父伯爰的字为氏,形成爰氏。由于在上古时,爰、袁、辕、溒、榬、援同音通用,后来因传写不同,一姓分为六家,爰姓也作袁、辕、溒、榬、援姓,相互混用。太康可以说是袁姓得姓之地。东汉时,阳夏属陈郡。袁姓首先在陈郡形成望族,但西汉时袁氏在正史中无传,只在野史和一些碑刻上有所反映。袁政的裔孙袁生,袁生的孙子袁干西汉时被封为贵乡侯,举家迁回陈郡阳夏县(今河南)。陈郡袁氏实际指居住在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这一支,自袁滂在东汉任三公直至唐代,整整十三代都有人做高官。京兆、彭城、华阴、河东、宜春等望族均出自陈郡袁氏。如今,太康县袁姓聚居村有10多个,千人以上大村两个,县境袁姓8000余人。
今河南省商水县,史称汝阳,自阳夏别居汝阳的这支袁姓,因汝阳归属汝南郡,为汝南袁氏。东汉中期,汝南袁氏的袁安后显贵后,四世五公,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但至东汉末年袁术、袁绍被曹操消灭后湮没无闻,唐朝初年,袁绍之后袁恕己出任宰相。据《元和姓纂》等载,襄阳袁氏、乐陵东光袁氏、淮南袁氏等出自汝南袁氏。袁老乡袁姓。据商水县袁老乡田家楼村的《袁氏家谱》载:袁安是袁氏家族的长辈。现在,袁老乡及其附近的袁姓人,都是袁安的后裔。
东汉时期,从陈郡分出的汝南袁氏在史籍上大放异彩,成为东汉著姓,这支袁姓的开基祖为从阳夏别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的袁安。
袁干的8世孙袁良精通《易经》,在西汉明帝时被举为明经博士,任太子舍人,后在东汉初年任武成县令。袁良的后代在东汉初年开始显露锋芒,其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袁姓家族人才辈出,有的高官厚禄,在朝廷飞黄腾达;有的以道德文章,显名于世。袁良的孙子袁安,把汝南袁氏领上青云之梯。
先来谈一下袁安其人。
袁安(?——92年),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幼承家学,为人深沉庄重,为乡里人敬重。任县功曹(相当于县令的总务长)时,奉命拜访州从事(一州长官刺史的幕僚),从事就让袁安捎一封信给县令。袁安婉拒道:“如果你信中涉及公事,就让邮驿传递。如果纯属私事,让我捎递多有不便。”州从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让他捎信了。后来,袁安被郡太守(一郡行政长官)举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各郡每年举孝、察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由此踏上仕途。出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为袁安赢得治世能臣美名的是他任楚郡太守时,妥善处理楚王刘英“谋逆案”,替数百人洗清不白之冤。
楚王刘英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当刘庄为太子时,刘英便倾心归附。刘庄当皇帝(汉明帝,史称显宗)后,多次赏赐刘英钱财。刘英好行侠仗义,结交四海宾至如归朋,后来又好黄老之学,对佛教尤其喜爱。汉明帝开始时并未禁止。永平十三年(70年),有官员上表,披露楚王英与为非作歹之徒相勾结,并与方士(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此指佛教徒)造作符瑞(又叫符命、符录、图谶,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治乱兴衰),又擅自设置官职,实属大逆不道,请加刑诛。汉明帝废黜楚王刘英王位,削除楚国为楚郡,另以五百封户之租税收入供其生活,并将其迁出楚郡。刘英到外地不久,便自杀了。明帝深恨诸侯王与官吏、方士等勾结,为杀鸡给猴看,他穷治楚王谋逆案。上之所好,下必尚焉,见明帝关注此案,官员们卖力地审讯,滥用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上自刘英在京师中的三亲六眷以及与他交往过的诸侯官吏,下至地方上的头面人物,都被卷入此案,受株连而死者千余人,逮捕入狱者达数千人。袁安出任楚郡太守后,就处理这个棘手的案件,他经过缜密调查,发现好多人是被迫自诬有罪,实际上与案件毫无关联。他决定把这个情况上奏朝廷,为蒙冤的人澄清事实,还他们以清白。当时楚郡府吏坚决不同意他这样做,提醒他: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偏袒谋反者,要与谋反者同样处罚。袁安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的调查与实情不符的话,做为太守理所当然要承担责任,绝对不连累你们。”他根据实情,向朝廷递交了与原来截然不同的调查结论,主张给大多数蒙冤的人平扫昭雪,以平息民怨。汉明帝看后,也觉得楚王案打击面过大,牵连的人太多,就同意袁安的调查结论,一次释放四百余家,这些重见天日的人都称颂袁安明断。
由于袁安处事公允,一年后升任河南尹(管理首都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到任后为政严明,从不轻易捕人治罪。常常说:“方今欲入仕途之士,其最高理想为位至宰相,其次则盼望成为任州牧郡守。在圣明之世,堵塞他们仕进之路,这是我做府尹的不愿做的事。”他又知人善任,奖掖士人,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章帝建初八年(83年),已任十年河南尹的袁安转任太仆(汉代九卿之一,掌皇室的舆马和马政);元和三年(86年)升任司空(西汉末年将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主管监察、司法等,为三公之一);章和元年(87年)升任司徒(东汉时将丞相改称司徒,为三公之一,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以辅弼天子、助理万机为职)。
章帝英年早逝,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即位,这就是汉和帝,由章帝皇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兄窦宪法执政,形成外戚专权局面,袁安虽有宰相之名,而无其实。但他不愿备位朝廷,遇到事关国之在事时,他必上书谏争。窦宪为了猎取功名,决意出兵北击匈奴。袁安与太尉(秦汉时全军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都在朝堂上进谏,认为匈奴已长期不进犯汉朝边塞,此时无故劳师远征,师出无名,耗资巨大,断非国家之福。他们又多次联名上书窦太后,坚决不同意出兵。但是这些奏章都如石沉大海,这时宋由动摇了,九卿们也不再上书反对出兵。只有袁安与任隗仍然坚持,他们为说服窦宪,阻止出兵,在朝堂上与主张出兵者激烈争执多次,陈述现今应保境安民,不轻启战端。但窦太后却丝毫听不进去,众人都为袁安捏了把汗,但他却很坦然。在窦太后裁定出兵后,袁安禁不住扼腕长叹。后来窦宪又准备立匈奴降将为单于(匈奴最高首领),袁安又据理力争,但骄横的窦宪根本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结果窦宪所立单于叛汉,掳掠沿边诸郡,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窦氏专权,横行不法,窦宪弟、卫尉(统领皇帝警卫部队)窦笃、执金吾(皇帝护卫官)窦景擅自下令沿边诸郡,征调善于骑马射箭的大力士到窦府中服务,上谷、渔阳、雁门等郡分别派人送来了猛士。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朝臣门惮于窦氏权势,不敢揭发,唯独袁安上表弹劾窦笃、窦景,但在窦太后的包庇纵容下,此事不了了之。窦氏兄弟越发嚣张,在各州郡到处安插自己的死党,结党营私,袁安与任隗上书条奏地方大员们的不支行为,因此而免职的达四十余人,而这些人都是窦氏余党,遭到窦氏忌恨。只不过,这两人为人正直,满朝钦敬,窦氏集团还不敢公然对他们下手。正是由于袁安刚直不阿,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汉和帝及朝中大臣多依恃他与窦氏外戚势力作斗争。袁安有职无权,其多次进谏,正确的意见都得不到采纳,他深知这是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所致,可他又无力回天,每到朝堂上,与公卿们谈论国事,总是感慨万千。永元四年(92年),袁安抑郁而逝。
几个月后,汉和帝诛灭窦氏外戚集团,亲理朝政。他有感于袁安的忠义,亲政后下令对袁安后人予以褒封,因此袁安子孙多历显位。
《后汉书·袁安传》上说,袁安父亲去世时,母亲让他去寻找适合的墓地,路上遇见三个书生,他们问袁安到哪里去。袁安将事情原由对他们说了一遍。其中一位书生用手一指道:“将你父亲安葬此处,可世代做高官”。袁安对此话将信将疑,正要再问时,三书生忽然不见了踪影。袁安恍然大悟:这是神仙来指引自己啊,他就把父亲葬在此处。由于其父占有好的墓穴,因此连续好几代都兴旺发达。这大慨是汝南袁氏显贵后,人们的附会之语,不足为凭。
袁安子袁敞,曾任将军、大夫、侍中(皇帝侍从官)、太守、太仆、光禄勋(掌领皇帝宿卫从侍之官),官至司空。袁安的孙子袁汤,汉桓帝时为司空,受封安国亭侯,累迁至司徒、太尉,死后被追谥为康侯。袁汤子袁逢,曾参与拥立汉灵帝,汉灵帝时任司空,朝廷追谥为宣文侯。袁逢弟袁隗,先于袁逢任三公,献帝时,又任太傅(朝廷设置的最高荣誉官职)。自袁安始,四代中有五人先后担任三公的职务,因此,汝南袁氏常常自诩“四世五公”。
此外,汝南袁氏家族有多人担任太守九卿之类职务,如袁安子袁京,任侍中、蜀郡太守;袁京子袁彭,历任广汉、南阳太守,光禄勋;袁逢子袁基任太仆;袁敞子袁盱任光禄勋;袁彭子袁贺任彭城相(相当于郡守);袁遗,袁绍堂兄,曾任山阳太守、扬州刺史。
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姓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袁绍、袁术落败后,汝南袁氏辉煌不再。但从汝南袁氏分出的多支袁氏,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隋唐时期重振家声,名闻天下。
汝南袁氏不仅是海内大族,还是天下大儒学家。袁安的祖父袁良曾于西汉末年曾向孟喜学《易经》,从此《孟氏易》成为袁氏的家学,袁氏子弟都得诵习《易经》。袁安年少时就习《孟氏易》;袁京“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袁京子袁彭,少传家学;袁彭弟袁汤,“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袁敞,“少传《易经》教授”。由于袁氏世传家学,又有多人出仕高官,成为既是豪门又是著儒的大族,有好多人投上门来向袁氏学《易经》,成为著录弟子。这些人中,真正受业钻研学问的廖廖无几,其多数是看到袁氏族大势众,通过行贿或相关人员游说,买个名义,以便获得庇护免役或荐举做官的机会,他们成为袁氏的“门生”、“义故”。东汉时期,公府以至州牧、刺史、郡守,他们的幕僚椽属,多由自己挑选人才,征辟作用,被征辟的人一经应征,便成为公府或郡国的幕僚椽属,渐渐地和他的长官结成一种私恩关系,幕僚椽属对其长官,往往私为君臣。被郡国保荐的孝廉、秀才,即使其后任官朝廷,但对过去保荐的郡国守相,皆称“故吏”。东汉末年,袁绍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夺得冀州刺史之位,是由于当时的刺史韩馥认为自己是袁氏的故吏,甘愿让位。袁氏任郡国守、相者多人,征辟的椽属、幕僚,保荐的孝廉、秀才不计其数,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或者是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因此人们又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
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曾称雄天下。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青年领袖,与袁术为异母兄弟,曾任中军校尉、渤海太守,封邟乡侯,后自封为冀州牧,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汉献帝任命他为太尉、大将军,封邺侯,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袁绍兵精粮足,谋士众多,在汉末诸雄中势力最为强大。袁术曾任后将军,后占据南阳、淮南,建安二年(197年)在淮南称帝,自号“仲家”。
盛极必衰,物之常理。在汉末政局动荡之中,各种势力分化组合,汝南袁氏迭受打击以至覆灭。黄巾军起事时,袁贺之孙袁秘与汝南郡守赵谦率众击之,兵败后死于阵前,与一同死难的其他六位府吏被誉为“七贤”。董卓杀袁隗、袁基等,可谓袁氏第二劫难。而汝南袁氏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曹操殄灭袁术、袁绍。
汝南袁氏这样一个“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为何不堪一击?这要从它自身找原因。早在黄巾起义前,袁彭之孙袁闳就预测本家族要遭祸乱。他见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袁氏一族却日趋富贵,依仗先祖的恩庇代代做高官,居善位,他有深深的危机感,曾感叹地对其兄弟们说:“我们先祖积累下的福祚,后代不能以德行守持,却竟相骄奢*逸,与乱世争雄,这是危亡之兆啊。”他不应征出仕,当汉桓帝延熹末年,宦官迫害士人的“党锢之祸”即将发生时,袁闳即自筑土室,与外界隔绝。果然,二十多年后,这个家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袁闳弟袁忠曾任沛相,当天下大乱时,知袁氏家族必逃不过此劫,遂弃官寓居会稽郡上虞县(今属浙江),后又南迁交趾(今越南北部)。
袁安担任三公之职,一心一意为国尽忠,而其子孙担任高官,则违背其祖上为官清正、为人正直的一贯作风,与恶势力勾结。《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称:“袁成字文开,壮健有力,贵戚豪强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当时京师洛阳曾有一句谚语:“事不谐,问文开。”而梁冀是东汉的权臣,祸乱朝廷二十余年。袁氏还与宦官相勾结,当时中常侍袁郝,是袁隗的本家,袁逢、袁隗与袁郝互为党援。袁氏自尊贵后,已成为骄奢*逸的家族。袁术妄自尊大,不体恤部属。他称帝后,后宫妃嫔众多,侈华已极,而随从们却饥寒交迫。当他据守南阳时,南阳是东汉皇室龙兴之地,人口有数十万之众,经济发达,本可据此有所作为。而他却放任部属钞掠百姓,搞得民怨沸腾,只得弃南阳而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袁氏虽然在当时声望很高,但并没有赢得多少民心。尤其是当汉献帝被权臣挟持,四处流浪向各州郡之时,世受国恩的袁氏却不发一兵一卒支援。袁绍自认为汉献帝是董卓所立,又不愿受天子的约束,就没有听取沮授建议迎立献帝。等曹操迎立汉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四方,袁绍这才醒悟。上表请献帝移镇自己控制的地盘内,这无疑与虎谋皮。袁绍、袁术占有地盘后,两人竟做起皇帝梦来。虽然袁绍惮于众人反对,而没有付诸行动,袁术却公然戴上皇冠,穿上了黄袍,无疑招致众人的反对。袁术败亡之际,还要归帝位于袁绍,顽固地认为,汉朝当亡,强者争雄,袁氏受命当有天下,这是符录、祥瑞所证明了的。可见他们骨子里只有袁氏家族利益,丝毫无拯民于水火之中的打算。从表面上看,袁绍、袁术在军事上是败于曹操,实际是他们不体恤部下、不尊重民众利益,一贯自高自大而造成的,他们败在民心上、败在自己手中。
一个显赫的家族就在这样在东汉末年沸沸扬扬的政坛上消失了,其兴盛衰亡之过程令人无限深思。袁术败亡后,他的妻妾、子女又投奔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平定江南,击败刘勋后,袁术的妻妾、子孙被孙策收留。后来,袁术的女儿成为吴大帝孙权的宫妃,袁术的儿子袁曜成为吴国郎中,袁曜的女儿又嫁给孙权的儿子孙奋。襄阳袁氏就是袁术的直系后代繁衍而成。袁绍中子袁熙的后代徙居东光(今属河北)唐代曾有人出任宰相。
作于2010年8月24日0
窘迫的解释是非常穷困:生活窘迫。
窘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iǒng pò,指人的生活水平非常穷困; 人所处的环境十分为难。出自《睢阳尚书袁氏家谱》。
谓处境困急。汉刘向 《九叹·远逝》:“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晋书·刘琨传》:“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宋司马光《言拣兵上殿札子》:“财用不足,故公私窘迫。”
特指经济拮据。《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多感过爱,实不相瞒,只为身边窘迫,不敢从命。”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至于得到的木刻,我日日在想翻印,现在要踌躇一下的,只是经济问题,但即使此后窘迫,则少印几张就是。”
窘迫造句
1、小红和妈妈两人相依为命,家里的生活很窘迫。
2、去年生意不好,我是在艰难窘迫之中聊以卒岁的。
3、公司已处于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地,看来已距倒闭不远了。
4、待他转身离去时,到今天才看见他略略弯起的背,我泛起了一阵心酸,生活的窘迫已经将他压弯,可是他还是把我背到身上,我不知道他还能够背多久,我只希望换我下来背他一程。
5、我的境况已经困顿窘迫到极点,鹿裘不完,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
6、生命的辉煌,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风得意时多些缅想,只要别背叛美丽的的初衷;窘迫失意时多些憧憬,只要别虚构不醒的苦梦。
清儒人袁公讳雅堂字静轩暨德配董儒人合葬墓。
崇德追范前烈远,尚朴遗规后昆长。
孝思惟则
袁公,讳雅堂,字静轩,素性仁厚,少而智慧,有令名司马公,吾睢阳之望族也。
自尚书公(袁可立)显于明神朝,巡抚登莱,招卒备兵,扫巨寇于榆关,荡胡虏于海帮。长城一带,尽为宁宇,真能屏藩中原,黼黻皇猷者矣。公之先祖,三世(袁可立、袁枢、袁赋诚)奉君,克尽臣职,百有余年。而一门事业文章犹盛,诗赋见称。著有《弗过堂集》其字。
及公之祖(袁德兴),慨先世之不继,是以克勤克俭,光复旧业。而公之先君(袁占鳌)先伯(占文、占元、占魁),皆得英年入泮,不幸享年不永,良可叹息。
及公身,当家道中落之后,立志自愤,敏而好学,月寒露冷,不懈不惓,故数年之间,德及于身矣,斐然盛章,灿然可观。所谓春之盎盎,不足比其和秋之明洁,不能掩其光,斯可传矣。非公之涉猎诗书,悉心故典,承先人之志,克光前烈,增辉华门也哉!呜呼!吴下,不假之年既石古,伤哉命矣。
暨德配董儒人懿范蕴素,德性均淑,善事其翁,姓孝贤,久彰坤德,可封内助有功。
公犹仗义疏财,好乐施,故公之长子重三,次子戒三,三子乐三,皆享逸乐,花酒自娱。而玉楷成林,兰枝有荫,此皆公之阴德昭彰,天降之祥,为是故也。
泗水知县姻家后学罗雅臣沐手撰文。
淮阳师范毕业乡晚闫杰三鞠躬书丹。
中华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孟春月谷旦。(《睢阳尚书袁氏家谱·碑传》)
四川绵阳袁氏字辈:“天学正国……” 四川双流袁氏字辈:“天大文国正明德定永兴光中成先策世代必昌盛”。 四川达州袁氏字辈:“德荣光烈……” 四川射洪袁氏一支字辈:“文华兴世泽孝友靖安邦本固生先树”。 四川射洪袁氏一支字辈:“文华兴世泽孝友靖(庆)安邦本固生先树…运永长”。 四川珙县袁氏字辈:“银光增正水长贤玉琨廷丹武宗泽永存体义兴仁孝有式笃”。 四川西昌袁氏字辈:“德运入朝洪承崇文庭开光明兴华耀世福隆永升”。 四川泸县袁氏字辈:“捷上玉国朝正德定思超祖泽丛忠继芳与变世高”。 四川蓬溪袁氏字辈:“天严腾胤子正朝学士家恩昭万代远德裕锡隆遐守义和永睦祯祥泰运昌存心常培厚发达自绵长”。 四川南充长乐袁氏字辈:“正世良大友一二三秀民忠孝纯祖武诗书百代兴”。 四川仁寿袁氏字辈:“仁义礼朝廷斗(分)尚文怀启登宗德荣显”。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共有17子、15个女儿,并有47个孙儿女。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翰墨,汉语词语,读音为hànmò,义同“笔墨”,解释为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后世亦泛指文章、书法和中国画。词语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清·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王之轨模。”
元稹《酬瀚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瀚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
唐 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瀚墨,见意于篇籍。”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袁可立子),复工书画,精鉴赏,遇古翰墨器物,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馀,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
杜少陵是谁
本文2023-10-23 17:05: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