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的荡口名人
华幼武(1307—1375),字彦清,号栖碧,无锡隆亭(今东亭)堠阳人,晚年随次子贞固迁居荡口。其母陈明淑为延祥乡(即今荡口一带)人,幼武早孤,全靠寡母抚养成人。幼武因而隐而不仕,悉心奉母事祖,竭尽孝道。元至正二年(1342),陈氏受朝廷褒奖旌表,晚年失明,瘦影伶仃,幼武侍奉母亲更为竭力尽心,并构贞节堂、春草轩以奉养。“春草轩”,其堂名为“春晖堂”,取孟郊诗意。轩成时,杨维桢、周伯琦等四方名士都曾为之吟诗作词。
华幼武工翰墨,以诗闻于时,与倪云林、郑元祐等时相往来。工诗,著有《黄杨集》、《杜诗评传》传于世。 华悰韡(1341—1397),字公恺,号贞固。幼武次子。华贞固幼年好学,熟读诸子百家,精通五经。明洪武三年,遵照父亲意愿,从堠阳徙居荡口,以耕读起家,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渐成规模,使之成为江南的富庶之地,荡口之名始显。他的子孙尊其为鹅湖始迁祖,荡口镇东的旺儿桥边建有鹅湖华氏始迁祖祠,以示缅怀。
《清閟阁志》记载:华彦清幼武与倪瓒为莫逆交,彦清殁,其子悰韡端方纯谨有父风,瓒一见器之,叹曰,彦清有子矣。
明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下诏举他为孝廉、通经、儒士,均被婉拒。同族的祖辈、常州府训导华晞颜,为此事题写了一首《示从孙贞固》诗:
栖碧久仙游,传家独悰韡。
恂恂秉孝友,晦迹林后里。
中年屏尘务,楮笔不停指。
父书既成帙,家谱重经理。
传芳继吾志,润色益精伟。
时来较可否,议论恒亹亹(注)
吾衰渐搁笔,二事终付尔。
去取勿避嫌,录成须锓梓。
后贤惜未见,慎勿轻弃委。
玄真老渔樵,庞公绝城市。
遗安良匪迂,荣达何足恃。
他年传逸民,要亦知姓字。
贞固秉承祖训,广修德行,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续成《东湖公宗谱》和《华氏传芳集》,同时编成《虑得集》上、下两卷,成为华氏劝勉子孙的家教规范。 华燧(1439~1513),字文辉,号会通,华贞固玄孙,中国古代铜活字印刷鼻祖。华燧年少广泛涉猎经史,中年时爱好校勘书籍,发现版本文字异同,就将其抄录下来,向博学老先生请教,务求考证翔实。他还经常与学识渊博的兄长华炯讨论古今史书,修辑宗谱,校阅异同。他发现前人流传下来的著作未必都是善本,特别是那些存世稀少的作品,倘若不加订正便会让其中的谬误也一并流传。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印善本之志。并印出当时世上最好的书来。
他在家中专辟印书作坊,取名为“会通馆”,即融会贯通之义,体现了他对自己印书的期盼和自信。他曾探索用木活字和锡活字印刷,都因效果不理想而弃置。最后,选中了铜活字印刷。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明弘治三年(1490),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印正本《诸臣奏议》150卷,共印50册。后又陆续印行了《容斋随笔》、《文苑英华纂要》、《纪纂渊海》、《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十余种书籍,印刷技术更趋成熟。他自己撰写的《会通馆集·九经韵览》和《十七史节要》也用铜活字印行。这些书籍流传至今,都堪称稀世珍宝,大多成为珍希版本,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 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民间俗称华太师。出生于无锡荡口。明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郎中、翰林院修撰,累官侍讲学士、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嘉靖十八年,华察受命出使朝鲜宣谕。以他敏捷的文才,一路唱和、受到朝鲜皇帝和大臣的赏识。不久,朝鲜编撰了一部《皇华集》,称他是“李谪仙(李白)生华梦笔,字字供香;孙公绰掷地鸣金,句句皆响”。皇帝下旨印行,震动当朝。华察回到京城后升任司经局洗马,执掌国家图籍。当时,奸相严嵩当权,对他拉拢,华察断然拒绝,后被诬告在朝鲜受贿。经大理寺核查,全无证据而销案了事。嘉靖二十二年,华察充任应天府主持乡试。慧眼识英才,王世贞成为其门生。次年充任甲辰会试同考官,后又升任侍读学士和南京翰林院学士。不久,华察因不愿结纳严嵩而上疏辞任,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辞官还乡。
华察辞官后,在故乡建造了一座“嘉遁园”,园中有二十处景点,并一一作诗,寓意至深。后来又造“乐榆园”,意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晚年自乐。
华察家多田地,他将自己的万亩良田,赠给佃户一半,当众撕契毁租,救济贫民。并捐田800亩,作为周济族人的役田。自已却过着淡泊的生活,“食不三豆,家无侍媵”。有人上门送礼,都被他严辞训斥。平生以“五不欺”自奉:“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华察一生行善积德,共出资建造桥梁25座。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进犯,华察协助知县王其勤修城抗倭,保护了千万百姓的安全。又支持官府丈田清粮,打击了土豪劣绅,使百姓免受虚粮之苦。不料得罪了虎噬蚕食的不法之徒,他们通过亲族中的高官,诬告他勾结县官,欺压百姓,私造龙亭,密谋造反。于是,闹出了“千日造隆亭,一夜改东亭”的故事,而华察本人侥幸躲过一劫,但是,主持清丈田亩的巡按孙慎、督粮翁大立、知县王其勤,或遭撤职或遭调离,致使民怨沸腾。华察一怒之下,拨出土地,在故乡的鹅湖之滨建造“三公生祠”,并撰写《首建三公祠记》,支持正义,抨击邪恶。
晚年,华察迁居隆亭(今东亭),除参与碧山吟社的诗词活动外,闭门读书著作,有《岩居稿》、《知退轩集》、《翰苑集》、《留院集》、《碧山堂集》等传世。
华察有三个儿子,伯贞、仲亨、叔阳,皆聪明而有文才。伯贞英年早逝,仲亨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叔阳为礼部主事,都有著作传世,叔阳的《华礼部集》收录《四库存目》。
华察去世后,葬在甘露萧塘。 华夏(1497~1571),字仲父,荡口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端靖喜学,特别喜欢古法书图画、古今石刻及青铜祭器、碑碣、生绢等,对珍藏图书故物更是情有独钟。他在这方面知识渊博,尤精于鉴赏,得之心而寓于目,人称“江东巨眼”。经四十多年精心经营,收藏得大批书画金石。法书中以钟繇的《荐季直表》、王羲之的《袁生帖》和王方庆的《万岁通天帖》最为著名。其他珍贵图书、器物等,都是数以百计。华夏于荡口东沙构筑“真赏斋”,成为诗人名士吟咏赏鉴雅集之所。吴中才子祝允明、文徵明等为挚友,祝允明书写前、后《出师表》于华夏收藏的《武侯图》上,文徵明八十一岁与八十八岁两次绘制真赏斋图,并撰有《真赏斋铭有序》。时称《真赏斋》拓本“妙埒宣和停云快雪而下不敢望也”。著有《东沙集》、《汇帖举要》、《江村消夏录》、《楹书隅录》等。
清咸丰间,“真赏斋”毁于战乱之中。 华允诚(1588~1648),字汝立,曾祖舜钦,瑞州知府;祖启直,四川参政。天启二年进士,跟随同乡高攀龙,在首善书院讲学,后来就成为他的弟子,接受他的“主静之学”。天启四年,授都水司主事。后来高攀龙罢官,华允诚也告假回归故里。
崇祯皇帝接位,允诚被启用为营缮主事,升为员外郎。崇祯二年冬,京城戒严,他分守德胜门,四十多天不懈怠。崇祯微察此情,赏赐二十两纹银,并据功加薪一年,任方员外郎。五年六月,温体仁、闵洪学乱政,允诚上疏《三大可惜,四大可忧》,触怒了崇祯,二次着令“回话”。允诚冒死再谏,列陈闵、温劣迹,字字恳切,句句在理。崇祯明知允诚一片忠心,但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着令“罚俸半年”;同时也不得不将温、闵二人罢官查办。允诚看到“去河北贼易,去朋党难”,明朝大势已去,在“进而谏死,退而养母”,两者之间,选了后者。那年冬天,华允诚以“回乡侍奉老母”为由辞官。不久,明朝灭亡。
允诚作为高攀龙的弟子,其师临终之时,把东林事业托付于他,他身体力行,经常组织讲学,撰写儒学著作;并倡建了华氏始迁祖祠。同时远离尘世,避居在墓田。永历二年,因不肯剃发,被人告发。清廷以高官利诱,允诚坚贞不屈,后与侄儿华尚濂同在南京雨花台被处决。允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对儒学、心学具有很深造诣。他的死,体现了杀身成仁的大义,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他与同乡马世奇、龚廷祥被誉为“锡山三忠”,《明史》有传。 王会汾(1704~1764),字荪服,号晋川,江苏无锡荡口人。乾隆二年(1737 )进士,殿试二甲,御试一等一名。历官吏、兵、礼部侍郎,大理寺掌事少卿,詹事府詹事,武英殿校勘经史馆总裁……曾奉旨校刻通典,校阅皇家库藏图籍,为《四库全书》选本存目。因威望所寄、朝野称赏,王会汾三次受命为地方乡试主考官,很多经他识拔的人才卓然不群,独有建树,如《四库全书》总裁秋瑞(王际华),书法家梁同书,曾任江苏学政、布政使和湖广总督的状元梁国治等。
王会汾博通群籍,才思不凡,以文章名世,著有《乐阜山堂稿》十二卷。他为人温醇谦谨,清贫一生,死后由门生梁同书为其办理了丧事。 华秋苹(1784—1858),名文彬,字伯雅,别号借云馆主人,无锡荡口人。华秋苹出身于书香门第,天性聪颖,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工书善画,精于音律,尤精于古琴、琵琶,酷爱金石篆刻,旁通医道,长于喉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家。
华秋苹最大贡献是主持采集编订《琵琶谱》3卷,于嘉庆二十四年问世,成为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曲谱集。广收南北两派传谱,参照传统七弦古琴的减字谱法,将民间手传的琵琶弹法,用字谱(工尺)确定,订立了较为完整的指法符号,对琵琶曲的传播和演奏起了推动作用,为我国的曲谱记载,创造了范例,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收集、考订、整理、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秋苹悉心收集江南民间小唱,整理订谱,于嘉庆二十三年辑成江南牌子小曲谱《借云馆小唱》,为研究明清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华秋苹曾邀集兄弟及族人成立诗文音乐社,取名“二柳村庄”,每逢春秋佳日,以文会友,相互酬唱其间,有兰亭雅集之风。作品辑成《二柳村庄吟社诗卷》刊行。
他的篆刻作品集《秋苹印草》,其中所镌刘禹锡《陋室铭》全文和王羲之《兰亭集序》节录,是生平得意之作。更可贵者,印谱中每件作品均旁注刀法、提示技巧,以示观览者,可谓别开生面。清光绪年间关中篆刻名家韩履宠阅后曾有赞誉:“冠绝一时,大者贵苍古雄浑,小者清彻挺秀,在篆刻一道中定推妙手。”
华秋苹书法长于草篆,绘画长于人物、花鸟,善用工笔勾勒。至今族中后裔珍藏有他的《钟馗佩剑图》。
华秋苹有《诗草》、《词草》传世,现藏于无锡市图书馆古籍部。据说,他曾与弟文娱、文桂合著有《喉科秘书》四种,当时流传甚广。
华蘅芳、华世芳兄弟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荡口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行者,近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自幼聪明好学,尤喜数学。14岁开始研习古代算经。后在上海购得代数、几何等书籍,发奋自学。26岁撰《抛物线说》。清咸丰十一年(1861),受曾国藩聘请,入安庆内军械所。翌年,与邑人徐寿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继而与徐寿、徐建寅父子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蒸汽轮船——黄鹄号。同治六年(1867),进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与美国人玛高温、英国人傅兰雅合译《金石识别》、《地学浅释》、《代数学》、《微积溯源》等科技书籍12种,凡160卷。同治十一年撰《开方别术》。同治十三年,创办格致书院。光绪二年(1876)起,在上海、天津、武昌等地书院、学堂主讲数学20余年。撰《行素轩算稿》6种,《数根术解》、《循环小数考》、《学算笔谈》等专著10余种。《学算笔谈》重版10余次,以致“东南学子,几乎家有此书”。另有与傅兰雅合译《三角数理》等5种。在天津教习时,业余自制成功氢气球。晚年在无锡竢实学堂教授数学,致力于培养新秀。
华世芳(1854—1905),清末数学家,华蘅芳之弟。字若溪,号蒦斋。年轻时即喜读家中收藏的大量数学书籍。25岁时为华蘅芳与博兰雅合译的《代数难题解》作校核。光绪十年撰写了《近代畴人著述记》,第二年又出版了《恒河沙馆算草》。光绪二十年任湖北武昌自强学堂数学教习。光绪二十二年主讲常州龙城书院和江阴南箐书院。光绪三十一年任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旋又任北京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教员。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学舍,终年51岁,数学遗著尚有《勾股三角》等。 钱穆(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等,晚号素书老人,无锡县延祥乡鸿声里(今无锡新区鸿山镇)啸傲泾七房桥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荡口是钱穆的第二故乡,自小全家一直寓居荡口。钱穆七岁时,就读于荡口果育两等学堂,受诸多名师教诲,奠下良好国学基础;因幼年失怙,家庭贫寒,受荡口义庄的照顾优恤,得以就读常州府中学;18岁起任教于家乡各地小学,于1913年任教荡口鸿模小学时,举家又迁回荡口。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从此跻身学界,辗转燕京、北京、清华等名校任教。
1949年钱穆赴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钱穆自港赴台定居,筑素书楼。1990年8月去世。
钱穆博通经史文学,擅考据,一生勤勉,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共约一千七百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晚年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其八十高龄后所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对双亲、师友,以及对荡口的回忆,情致款款,令人慨叹。 钱伟长(1912—2010),无锡鸿声乡(今新区鸿山镇)七房桥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
钱伟长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科学巨擘,四岁时七房桥老宅连遭火灾,房屋几乎全毁,从此举家寓居荡口。稍长,启蒙于荡口小学,于荡口走向无锡县中、苏州高中、清华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4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等。其学术名望卓著,享誉国际,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并称为“中国三钱”,震撼世界。
钱伟长自70年代末至2007年曾14次回家乡荡口,并为母校荡口中心小学撰写了校歌歌词。2005年5月,钱老回家乡七房桥和荡口拜祖,故乡人见了他都说:你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如今已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壮壮实实地活着,真是奇迹。钱老回答乡亲们说:“我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同胞。”
华明之、沈安娜夫妇
华明之,祖籍荡口,华氏襄义庄后裔,1913年生于上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浪潮。不久,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秘密组织“飞行集会”等革命活动。1934年7月,年仅21岁的华明之经人介绍,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员,并进入“中央特科”,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生于泰州。出生于书香门第。
“九·一八”事变后,为摆脱家庭包办婚姻,于1933年离家来到上海,受到舒曰信、华明之等年轻***员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1月,打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任速记,为党搜集情报。同年秋天,华明之与沈安娜在上海结为夫妻。1939年入党。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在华明之和沈安娜家族中,从事隐蔽战线的还有鲁自成与华韵三夫妇;华藻与邢洚夫妇、华家禄、华介民、华家騌等兄弟姐妹,是名符其实的革命之家。 华君武(1915-2010),祖籍无锡荡口,出生杭州,中国著名漫画家。1938年赴延安,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1940年4月加入中国***。1946年起历任《东北日报》记者,《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文艺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1961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副刊《东风》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后在“文革”其间受批斗。1979年华君武当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10年6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华君武是荡口华氏山桂支后人,因其出生、读书和工作在外,一生共回过祖籍两次。第一次是1928年为安葬其父华裳吉而回荡口住过十几天。第二次是1990年,时年78岁的华君武在无锡市美术馆举办了他在家乡唯一的一次漫画展,画展期间,他携夫人及子女重回祖地荡口,逗留一天,并在祖先居住的黄石弄口合影留念。此后,华老心系故乡,联系不断,经常询问家乡的情况。2004年10月(90岁),为庆祝荡口中心小学百年校庆,华老先生还写信给荡口中心小学,笔端充满了对祖籍的美好回忆,也洋溢着对家乡的祝福。
华君武祖居位于荡口北仓河边的黄石弄内。 王莘(1918—2007),著名作曲家,原名王莘耕,无锡荡口人。王莘自幼受到民间音乐的薰陶,酷爱音乐,并学会吹笛子和拉二胡。因家中贫穷,1932年,14岁的王莘来到上海,在南京路上的先施百货公司当学徒。1935年,参加了冼星海、吕骥领导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到浙江宁波等地积极宣传抗日。1938年奔赴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曾在冼星海写的《黄河大合唱》中担任《河边对口曲》中王老七的领唱。
解放后,王莘到天津市工作。1950年国庆节前夕,创作《歌唱祖国》并很快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亿万人民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1951年10月29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主席送给王莘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他亲笔签名。1954年,《歌唱祖国》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一等奖。1989年,《歌唱祖国》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解放后,王莘创作了歌曲《晋察冀》、《日头上山岗》、《战斗生产》、《选村长》、《边区儿童团》、《打击顽固分子》、《永远跟着***》、《歌颂祖国之歌》、《奔向幸福前景》等近千首。他创作的歌剧《王杰赞歌》曾为周总理演出并受到鼓励。他还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为话剧《红岩》、《钗头凤》写了插曲。1982年,王莘患脑血栓,半身偏瘫。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同时,王莘创作热情不减,患病后创作的《摘星星》、《每人伸出一只手,推着地球朝前走》等歌曲在全国评选中多次获奖。1994年,他拿出全部存款设立了“王莘歌曲创作奖励基金会”。
2001年,王莘获得了象征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的“金钟奖”。
王莘故居位于北仓河北岸杨家弄,2009年于故居旁建成王莘纪念馆。
1、平原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平原(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2、武陵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3、沛国,西汉为沛郡,东汉为沛国,治所在相县(故城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华」源出
华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及《辞源》所载,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之子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能讨,使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古未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一说督父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2、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所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3、出自他族。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改华姓者;清岭夷十二地夷人头目,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芭蕉沟夷人为华姓;锡伯族华西哈尔氏,汉姓为华;今满、蒙古、回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华督,一作华父督,有说其字为华父,春秋时宋国人,宋戴公之孙。前七一零年,时任太宰的华督杀死大夫孔父嘉,夺其妻据为己有,然后一不作,二不休杀死宋殇公,并迎立公子冯为宋庄公,自任为相。后华督自立为华姓,后世子孙遂称华姓,并尊华督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古宋国之国都在今河南商丘,所以讲华姓源起于此应无疑义。自华督得姓而起,华姓在宋国便世代显贵,名震天下。春秋时期见诸史册之华姓近二十人,《左传·正义》曰:“世本云,督生世子家,家生季老,老生司徒郑,郑生司徒喜”。这一支乃华督之嫡出,另外名将华元乃华督之曾孙,华元父华御事曾任宋之司寇,从众多华姓来分析,可以说此际乃华姓发展之高峰期。前五二二年,华姓家族由于当朝君主之处置失当而产生内讧,华姓家族由此而由盛而衰,叛臣华亥失败后逃亡楚国,华费遂子华登因与华亥有勾连,而亡命吴国。另外,此际齐有华周,卫有大夫华仲,这些史实表明,春秋时华姓已播迁于楚(都今湖北江陵)、吴(都今江苏苏州)、卫(都今河南淇县)、齐(都今山东淄博)等国。前二八六年,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华姓渐有北徙山东,南迁安徽、江苏者。汉初,华寄、华毋害追随刘邦征战有功,封为列侯,子孙袭爵,为沉寂近一个世纪的华姓重新增光添彩。两汉时,华姓可以说遍布山东大地,并在山东平原一带形成望族,另在今山东、江苏、安徽间地的沛国也形成了华姓大族。新莽之乱时,有北方华姓避居今湖南溆浦一带,与祖居此地之华姓相融合,后来昌盛为华姓武陵郡望。三国两晋时期,华姓发展达到高峰,其中以平原郡的华歆家族为杰出代表,其人丁兴旺,世代名家辈出,可谓光照史册。永嘉之乱中,华姓避乱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历南北朝至隋唐,华姓在今江苏、上海等地繁衍昌盛,并有一支华姓入迁福建。宋元两代,华姓遍及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明初,山西华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历明清两代,华姓广布于台湾以及西南、西北、东北各地。如今,华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华姓约占全国汉族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堂号
:“武陵”、“华岳”、“平原”、“敦厚”等。
宗族特征
1、华姓名人众多,群星闪烁,自得姓以来,世代显达,两晋以前北方名人众多,南北朝以后南方华姓显贵,《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录有华姓名人八十七位,数量之多比起排名一百位以前的姓氏来讲,丝毫不见逊色。2、华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排行第二十八位,从一个偏面反映了华姓在宋代时的显达。
华峤:华歆孙,华表子,西晋史学家。官至侍中。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九十七卷,记东汉一代史事,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如今已散佚。
华恒:华表孙,东晋大臣。娶晋武帝女,拜附马都尉,后任尚书、颖川令。西晋亡,南渡。领国子祭酒,封苑陵县侯,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身后无余财。
华温琪:宋州下邑(今河南夏邑)人,五代梁唐间将领。少从黄巢起义,巢败后,仕后梁,官至齐、晋二州节度使。入后唐后,官至镇国军节度使,后以太子太保致仕,以固守称胜。
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官吏。神宗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等。
华云龙:安徽定远人,明初将领。从朱元璋起兵,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洪武三年,论功封淮安侯。
华蘅芳: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致力于翻译工作,译出算学、地质学等书十七种,包括《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轩算稿》。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http://wwwhistorychinanet/BBS/topiclistjspboardid=107
http://wwwlsfywnet/Article/Indexhtml
http://wwwqiwanet/nspd/nspd/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10
中国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在意识形 态和精神文化领域中,也都呈现出来。无论是旧民主主义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领域也充分反映出来。 近代前期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传人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 近代后期文化中除原有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外,还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是进步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文化主流。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1、思想领域的巨变
(1)近代前期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主流,它在各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①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其着眼点在于军事技术,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认识朦胧,未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②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文教事业,对西方的政治制度也有所认识,但仍然以封建专制制度为“体”,而以西方技术和思想为“用”。
③洋务运动后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要求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其先进思想和政治制度,这同洋务派有了本质的区别。
④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有所发展,表现为严复积极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成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康有为则把中学和西学揉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并且付诸实践。
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的思想,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
(2)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科学和民主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发展,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4)建国后,马克思主义有了发展。在新时期出现了邓小平理论。
2.科学技术的发展
(1)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引进,促成了某些传统科技的改造和发展,一些杰出科技人才在艰难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少科技成就,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制约,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有限。
(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李善兰、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成果代表了近代前期的科技成就;李四光、苏步青、华罗庚、茅以升的经历主要反映了近代后期中国科学事业的曲折;袁隆平、邓稼先、钱学森则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3.文学艺术的成就
(1)近代前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诗篇、戊戌变法时期的“诗界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谴责小说”和翻译小说的出现,它们都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艺术:19世纪中叶,京剧形成并逐渐走向全国。美术方面,不少画家冲破了清中叶以来画坛沉寂冷落的局面,出现了新兴的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2)近代后期,进步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以鲁迅为主将和旗手、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文艺运动,不仅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有鲁迅的杂文;30年代发表的一批优秀长篇小说;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剧作家和优秀剧目、**、绘画、音乐创作等。
(3)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繁荣。可分为三个时期:1949年—1966年、1966年—1976年、1976年至今,主要成就有小说、诗歌、话剧和影视业等。
4.史学的进步
(1)维新派梁启超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史学应当研究人群进化论之现象和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革命派也重视历史研究。近代前期甲骨文的发现是考古学的一大成就。
(2)近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断发展,涌现出李大钊、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3)建国以后,史学界先后提出了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批历史著作涌现,加强对历史古籍和档案资料整理,考古学成就斐然。
5.教育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出现;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派、维新派创办新式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在20世纪初也进行了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校、设学部、建学制;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设立教育部,实行“共和教育”,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教育。
(2)近代后期,国统区实行“三民主义教育”,日伪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和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三种不同的发展道路。此间,涌现出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
(3)建国后,人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6.其它方面
近代后期,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建国后,体育、医药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概念]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学说创造者达尔文提出的理论。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其要素是变异、遗传和生存竞争)。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
2、癸卯学制
为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同时也为了适应风云变幻的形势,清政府制订了新学制,并于1904年初(农历癸卯年末)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个章程,把教育分为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等,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三级七段学制。同时还设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以培养各方面人才。在中央政府,设学部主管全国教育。在省设提学使司,在县(包括府、州、厅)设劝学所,分管各级教育。新学制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种新式学堂的兴办,也加速了青年学生出国留学。
3、史界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安,资产阶级史学家为摆脱旧史学,构建新史学而提出的口号。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的传人,欧美资产阶级的史学理沦和方法陆续在中国传播,向中国传统的封建史学提出挑战。中国史学家逐渐接受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放开了视野,打破了封建史学的沉闷空气。由于视野扩大,方法得力,新的史料不断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在史教救国思想的感召下,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家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1901年,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1902年,他又发表了《新史学》。这是两篇前无古人的讨伐封建史学的檄文。在这两篇论文中,梁启超概括了封建史学的四大弊端,痛斥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家谱”、“墓志铭”,呼吁历史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即研究历史要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梁启超还把进化论的观点,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提出历史发展不是一治一乱的简单更替,而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应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梁启超第一个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为构建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奠定了基础。王国维、夏曾佑等人,也是“史界革命”的代表人物。
荡口古镇的荡口名人
本文2023-10-23 15:05: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