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廖姓宗祠通用对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张廖姓宗祠通用对联,第1张

廖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三州世泽;

万石家声。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彩堂”。“万石(读 Dàn 音担)”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官至工部尚书;他的4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2000石(120斤〔60kg〕为一石)谷以上,5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1万石。

绿荔名族;

紫桂书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

性慧六龄。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南宋绍兴年间历官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对于朝政知无不言,曾建议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因此得罪了秦桧,改任工部尚书。著有《高峰文集》。他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都任将帅,做到太守一级的官,当时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代顺昌人廖衡,幼年时机敏过人,六岁能写文章。县尉下乡催租时遇见他,把他抱到县衙,他当场吟诵《雨中山茶》诗,人们大为惊奇。十三岁中乡举,后任转运判官。

山茶咏句;

性慧六龄。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属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著归田集;

称谪仙人。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著《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尘世。”他不到二十岁就进京城向朝廷进献诗文,太宗看到后也称好,后参加省试时,得急病而死。

绿荔名族;

紫桂书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学,此时在桂山建书堂,名叫“紫桂堂”,政务闲暇时就在堂中读书、吟诗。

名荣万石;

世彩名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廖刚,忠正耿直,疏陈无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权贵,几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书,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廖莹中,建书堂名“世彩堂”。

汝南世泽;

五经家声。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联典指明·廖谨,恬静力学,淹贯经史,人号“廖五经”。

廖姓宗祠五言通用对联

武功垂汉史;

威德冲神朝。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联以鹤顶格,由首句的第一个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时,飂伯高 改飂为廖之后,至汉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记载大历史上。上联“垂汉史”的“垂”是指流传,记载的意思,即是指汉朝的历史已有记载。“飂”,是古廖字。

万石家声远;

三州世泽长。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联释见《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同名联联释)。

力行仁义事;

奉献忠孝心。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廖氏宗祠联

溪口村是南平廖姓最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人口约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后的一小坡上。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人民为了避乱事,相携外迁,廖氏祖先就于其时入闽。今日溪口廖姓始祖廖钱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从此繁衍生息,是为溪口廖氏开基始祖。宗祠南向,占地约五亩,原址现湮没于水库区内,九五年迁于现址。祠宇系仿清建筑风格,宽大敞整洁,门墙中额为清嘉庆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门前平台左侧面立有数方清代重修祠碑记,以及现今《迁祠记》碑。祠之正厅设一神龛,龛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额“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姓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长远。祠厅内的这一副对联题味隽永,是廖氏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其后代遵循祖训,力体身行,历代努力不辍,终使家族兴旺昌盛,蕃衍各地,其中海外尤以台湾、东南亚颁较广。在香港,廖姓为当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于延平,在台湾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亲亦不在少数。按照旧例,溪口廖氏于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风便邀请五十岁以上老人相聚于此,增进亲谊。有清康熙、乾隆及民国七年三修《廖氏族谱》,1995年又新修有《南剑龙溪廖氏族谱》。

廖姓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肇候封于德庆;

倡节义于南宫。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巢湖(今属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个生性刚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过。因一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至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廖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派衍天横源流远;

郡封武威世泽长。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廖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慈孝友恭,一堂吉庆;

诗书礼乐,满室荣华。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

伤心春尽,嫠妇悲吟。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廖忠臣妻欧阳氏抚养小姑,与亲女同乳,欧阳氏殁后,小姑泣至呕血,病年余。下联典指清廖云锦为马氏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

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

——佚名撰福建省宁化县地区廖氏宗祠通用联

世彩堂高,历代多贤承祖训,

武威望重,传家有道起人文。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

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

——佚名撰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

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上联“诏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诏安县,“官陂”,指的就是诏安县的官陂镇,而“虎溪”,指的就是位于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溪。如此一对楹联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所从而来的问题。

甘肃武威,承前启后源流长;

闽杭觉坊,继往开来子孙昌。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廖氏大宗祠联

上杭蓝溪镇觉坊村的廖氏大宗祠为廖氏花公始祖祠。该祠堂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内有木柱,外有围墙,砖木结构,造型独特,称“蟹型”二宝地,寓意为“家庭旺,子孙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与冯夫人仙逝后合葬于上杭庐丰公路旁,形曰“田鸡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来进香拜祖裔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据廖氏族谱载:“花公官汀居杭,卒于官地汀州,运回觉坊安葬,路经杭之庐丰绿荫水口时,突然风雨大作,扛夫们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块高地上,急于避雨休憩,待雨后回到停棺场,棺柩却没于地下,故而草草筑坟,放上一块小墓碑以作纪念。……此坟筑起后,附近人家每晚都能听到处处蛙鸣。而逢暴雨,四周田园被淹,唯此坟始终浮于水面不没,故而传之为‘田鸡浮圹’。”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

廖屋村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这副对联,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

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源祠”联

为纪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孙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贤等五大房后裔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万源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堂为议事厅,厅前正中上悬“廖氏宗祠”匾额,后堂为祭祀厅,配祀一脉宗支神位。左右横舍二落四间,还有天井、门坪等。祠宇建筑精巧,典雅堂皇,周边古木参天,壮观秀丽,龙脉腾起,堪称风水宝地。民国初年,为推行新学,该祠改设“和声学校”。祠堂大门横批石刻“北郭风清”(为纪念先祖扶公,字文起,号北郭先生,东汉时人,博学多才),两边镌刻着这副对联。此联实为办学宗旨,意谓: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本族培养新型弟子,继承弘扬优良家风。1929年红四军进驻古田后,该祠又改为“曙光小学”。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会议在廖氏宗祠“万源祠”召开,该祠成了古田会议会址而永载史册,誉传五洲。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

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以鹤顶格嵌堂名。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

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

——清·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撰廖氏宗祠通用联

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皇帝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通过嘉庆皇帝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彩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

联释详见上《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三州世泽;万石家声》联联释。

源远流长,自唐代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当思发扬光大;

溪清水秀,由博州迁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

——佚名撰江西省上犹县仔阳乡源溪村廖氏宗祠联

这是民国的对联,上下联反了,作者叫徐世昌,曾任过总统,与袁世凯同时代,并称一文一武。

徐世昌(1855-193966),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水竹邨人,远祖浙江省鄞县人,落籍直隶天津卫(古属东海郡),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今汲县县城内曹营街寓所)。1879年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授翰林院编修。后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诗、书、画俱晓,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京国民政府总统。

落款:水竹邨人

阴文章:世昌之印

阳文章:弢斋书画

如果是真迹有保存价值,价位应该在万元上下。

彭城世德 禄阁流光

“彭城世德” 出自汉高祖刘邦的事典

“禄阁流光” 是出自刘向的故事。

姓启刘国 望出彭城

全联典出刘姓的源流和郡望。

彭城世泽 汉室家声

上联典出刘姓的望族居彭城。

下联“汉室”,典出西汉、东汉两朝,都是刘家王朝的天下。

术通象纬 药采天台

上联典出明初大臣刘基。

下联典出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永平年间他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雕龙名著 殿虎英风

上联典出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

下联典出北宋名人刘安世。

唐朝正字 汉室传经

上联典出唐·刘晏,引《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下联典出汉·刘向受帝命于天禄阁校正《五经》同异,其子刘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成《七略》。

阮嵇作友 丰沛发祥

上联典出晋.刘伶与阮籍、嵇康为友。下联典出刘邦建立汉朝。

业承西汉 派衍南塘

此联为湖南省宁乡县南塘镇刘氏宗祠联。全联典出南塘的刘氏,是西汉皇族的后裔。

彭城世泽 松柏家声

香港松柏塱刘氏宗祠联

彭城世泽 铁汉家声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彭城世德 禄阁家声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联。

汉高故里 古宋遗风

此联为刘氏宗祠“汉里堂”通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此联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一门五都督 三科两状元

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宗祠联

全联典出姜堰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个朝代先后出过五名都督和一对兄弟状元。

天禄家声远 彭城世泽长

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刘氏宗祠

海隅文藻振世;顺昌旗帜惊人

上联典出魏代“建安七子”刘桢,有文名。下联典出宋·刘琦镇守安徽顺昌,破金兵数十万。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长明书室灯。

上联典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下联典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

先代蒲鞭昭德泽;后人藜阁继书香。

上联典出东汉华阴人刘宽,字文饶,桓帝时官南阳太守,为人温和仁义。吏民有过错时,只用蒲鞭惩罚,表示耻辱而已,始终不让人受苦刑。下联典出西汉刘向,相传他在天禄阁校书时,有个穿黄衣、执青藜杖的老人,吹杖头火焰,为他讲开天辟地的故事。当问老人名字时,老人自称“太乙之精”。

守本份耕读第一;尽人伦孝友俱先。

此联为刘氏宗祠“沛丰堂”通用堂联。

功垂淮海冠裳肃;泽派罏山俎豆馨。

宋·朱熹撰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

门闾高大容车马;山水盘旋啸凤凰。

广东省潮州市东津乡桃坑村刘允祠联

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耕田读书。

台湾省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水刘氏宗祠联

万卷珠玑朝汉室;一天星斗照彭城。

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刘氏宗祠联

妙侣无双,押衙全义;清才第一,嘉偶安贞。

上联典出唐·刘震获罪,其女无双没入掖庭,古押衙义救无双,使其与表兄王仙客成夫妇。下联典出宋.刘愚殿试第一,其妻徐氏未嫁时,母欲以嫁富家子,徐氏泣曰:“不愿为富人妻”。

寡鹄申哀,三娘命薄;飞燕得宠,列女传成。

上联典出南朝.刘孝绰妹刘三娘嫁徐悱,悱卒,三娘作文祭之,极其哀婉。下联典出汉.刘向因赵飞燕姐妹*乱而著《列女传》。

食德服畴,用资祖泽;象贤迈种,克振家声。

福建省漳浦县霞美镇刘坂村刘氏宗祠“

《晚清/民/国/贤达重臣书法对联撷英》

左宗棠(1812年-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著有《楚军营制》,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上海求志书院等。

张一麐幼时有神童之称。12岁应童子试,即为秀才。光绪十一年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张一麐录取经济特科,被分往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处任职。1915年调任教育总长。1916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而辞职南归。闲居苏州期间,参与《吴县志》总纂,倡议开辟体育场、图书馆、阅报室、植物园、蚕学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教育设施。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11年辛亥革命离浙归滇。1912年5月,他应蔡锷之聘任省参议员,1915年应唐继尧之聘为顾问,并修《云南丛书》。袁嘉谷在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执教15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王同愈(1856-1941年),字文若,号胜之,又号栩缘,江苏元和人,晚清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藏书家、书画家、文博鉴赏家。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后为江西学政、顺天乡试考官、湖北学政。曾与张謇等主持江苏省铁路事宜。辛亥革命时,隐居上海。晚年定居嘉定。长于算术,著有《栩缘随笔》等。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

张廖姓宗祠通用对联

廖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三州世泽;万石家声。——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