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确切史料证实明初有叫“达玄” 的高僧吗?
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的最新发现——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这一说法在泉州文史界引起了极大争议。此间不少专家认为,此说纯属故作惊人之语,与史不可信。但也有不少人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没有记载,怎能一概否定?”
“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到底有几分可信,请看跟踪报道。
发现纯属偶然向记者报料的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最初是怎么知道这个情况的呢?
原来,今年初,台湾学者一行来泉州考察古窑址,其中一位学者是刘的朋友,他在来之前和刘通了电话。刘说:“当时,我正在准备郑和研讨会的论文资料,就顺便问问,台湾有没有有关郑和研究的书籍。”
不久,台湾的那位学者就为刘带来了陈水源写的《杰出航海家郑和》一书。
“没有想到,收获很大。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简直就是一个全新的说法!”刘表示,当时他就打算把此观点提交到郑和研讨会上。
随后,他又翻看了其他资料,在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中,再次发现相同说法。“这本书是2003年我在泉州晓风书屋买的,当时好几家书店有售,现华侨历史博物馆资料室有收藏。”刘说。
出处扑朔迷离“出处很含糊!”“此书的作者在学界有权威性吗?”……专家、学者纷纷质疑此说的出处。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遗憾的是,目前在泉州,没有人表示看过日本书籍《大航海》。李玉昆在泉州海交馆藏书中仅找到日本另一位学者井泽实的《大航海夜话》。
“不过,确有此书。”李玉昆表示,他曾在一论文上看过有作者引用《大航海》一书的观点。
那么,从中引出相关观点的两位作者又是何许人也?记者查出,陈水源是台湾彰化人,管理硕士,农学博士,兼任大学讲师、副教授。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的资料则暂时没有找到任何记载。
泉州开元寺不可能收容建文帝?
有读者提出疑问:
假设明代建文帝确实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过和尚,那此时的泉州开元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它和台湾、日本两学者的说法相符吗?
泉州地方史专家、泉州师院原历史系主任吴幼雄教授表示,明朝初期,从全国范围来看,泉州开元寺不过是个中型的寺庙,主要是东西塔和戒坛比较出名。戒坛是密宗受戒的地方,全国除了北京、杭州的寺庙有戒坛外,就只有泉州开元寺有。
据《泉州府志》中有关记载,明初开元寺地处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朝中后期,泉州开元寺开始没落。曾有军队驻扎在寺里,而且士兵们还在此冶炼兵器。
“由此,我否认明代建文帝来过开元寺一说!”吴教授表示,一方面,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收留建文帝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泉州开元寺这个中型寺庙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另一方面,泉州开元寺地处当地政治中心,泉州府和晋江县的办公地点都在附近,建文帝真要到此也极不安全,还不如到偏僻深山中的寺庙去。此外,明朝泉州港已不如从前繁华,建文帝为什么非要从泉州外逃?
“日本学者一说的出处究竟何在?我们现在无从考证。即便确有证据,也不能凭一家之词。日本人还说杨玉环最后跑到日本去呢,单方的说法,谁承认啊!”吴教授说。
“建文帝自焚说”站不住脚?
据有关著述,“靖难之役”后,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史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建文帝外逃为僧说,一为自焚说。“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要成立,其前提必然要是“自焚说”不成立。记者昨日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文史专家对“建文帝自焚说”也大多持否定态度。
据永乐年间的《实录》和《明史稿》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多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已分不清面目。其继位称帝后,“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然而,在《明史·姚广孝传》里却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
《明史·郑和传》也记载:永乐帝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所以让郑和和王景贤下西洋寻找其下落。此外,明代史籍如许相卿的《革朝志》等也明确记载着郑和下西洋的这一隐秘目的。
建文帝最终经泉州逃往印尼?
既然“建文帝自焚说”史家有颇多疑问,建文帝会不会真如台湾和日本的这两位学者所言,确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最终经泉州潜逃往海外呢?对此,有读者向本报提供了相关的肯定证据。
“最近在印尼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该读者向本报出示了1997年第四期的《光华》杂志,上面介绍:
人们发现,在印尼苏门达腊岛东海岸,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那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在印尼这个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他们很可能是建文帝的后代。
还有很特别的一点,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这里举行罕见的隆重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而这一天,正是建文帝当年的登基之日。当天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
“皇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无人知晓。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华人大多姓“洪”。而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的年号均为“洪武”。
据说,这是建文帝及其随从们逃遁到印尼后,为了表示对故土的忠贞和怀念,因此改姓洪。
建文帝到过泉州文史界早有传闻
“明代建文帝是否到过泉州,这个问题,两年前故宫博物馆有一位研究员曾告诉过我,他听过相关传闻。”在泉州市委政法委工作的洪泓昨日向记者透露。
“可是,我翻遍了泉州图书馆的所有相关书籍,都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洪泓说。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也表示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没有记载也有可能,当时,建文帝如果逃到泉州肯定是个秘密,哪能轻易让人知道?”李玉昆认为,“但是台湾学者陈水源提到的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按照常理应该要有记载”。
遗憾的是,李玉昆在《开元寺志》里只查到,明洪武三十年六月,正映和尚担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到永乐元年,他到福州雪峰寺,随后又到南京的灵谷寺。随后记载的本源和尚,担任开元寺住持时已经是永乐十八年正月。
这中间17年里,泉州开元寺的住持到底都有谁?台湾、日本学者提到的念海住持是否是其中一位?史料上的记载一片空白。
“明代开元寺到底有多少住持,至今我们也没有完整的资料。”李玉昆表示,即使现在有人补写《开元寺志》,但因为年代久远,完整性、全面性也得打个问号。
“所以,不能一概否认。”泉州市海丝办曾庆生主任表示,对一个新生的观点质疑,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经过一番考证后,才知道它究竟是否站得住脚。
读书文摘
题目:“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7日A4版
纯属文史戏笔还是确实可信?连日来,“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引发文史界大争议。有人肯定,有人否定,有人将信将疑。就在各方展开激烈争论之际,昨日,最初报料者刘志成又“爆”新猛料:泉州柯姓宗谱有收留建文帝的记载,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述于史可考——“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核心提示:
连日来,一股硝烟弥漫在泉州文史界,焦点直指——明代建文帝是否曾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在大部分文史专家质疑的情况下,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昨日又向记者出示了新的猛料——泉州柯姓宗谱中记载,有祖先在明代收留过建文帝!
这和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所记述的“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是否可互相印证呢?
当天,刘志成还向记者透露,《郑和下西洋》一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添了新佐证,书中附上的一资料在泉州海交馆就能找到实物!
随着有关史料和记载的相继浮出水面,“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似乎有了往肯定方向发展的迹象。这一段困扰了中国文史界600多年的明史遗案难道真能就此在泉州找到突破口?
柯姓宗谱记载:祖先收留过建文帝
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
“这一说法,早年泉州文史界就有人研究过!”刘志成说,曾在泉州海交馆和泉州文管会任职的王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王洪涛是泉州地方史早期拓荒者之一,由他所著、华星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的《晚蚕集》一书里对此有相关记载。
记者昨日翻看了《晚蚕集》中《柯姓宗谱中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记载》的章节(1975年元月所写),里头有一段文字:
柯循庵所编《清源文献纂续编》中“清源旧事流墨篇”有记载,文称:“明靖难之变,建文出亡事即为传疑,我柯氏旧家谱载,族叔祖世隆公为江宁府句容县尉,以匿建文君,其家歼焉!亲属仅奉其下体归葬……为建忠勇祠祀之……”
意思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是个谜团。而柯氏旧家谱里有记载,家族中有一叔祖世隆公是当时南京句容县尉,当时收留建文帝,全家被杀。
据《晚蚕集》介绍,柯循庵是晋江塘市人,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著作颇多,《清源文献纂续编》为其中之一,其稿藏于解放前培元中学,1953年晋江地区文物展览时被发现,并作为展品,因过去保护不周,书中有的地方被蛀损,后送福建师院图书馆,成为该馆的珍本藏书。
“可见世隆公是亲建文帝派,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建文帝在开元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掩人耳目后,再从泉州外逃。”刘志成说。对此,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也持相同观点。
两学者著作:于史有据可考
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杰出航海家郑和》是他花十年心血才完成的,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查阅史料上。
“由此可见,作者是经过一番研究后才落笔的,绝不可能是‘戏说’。”刘志成表示,“你想想,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该书中,“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追根溯源是来自日本学者的《大航海》一书。据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表示,学术界引用《大航海》这本书的不乏其人。既然有那么多人引用,一定有其历史价值。
记者所见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图文并茂。“书中的资料都是有证可考。举个例子,文中附上的一块碑刻拓片照片,就是出使波斯(现伊朗)的泉州官员墓碑中的一块,现在该墓碑就藏在泉州海交馆。”刘志成说,前几年,正是他本人受命于泉州海交馆把墓碑拓下来,随后馆里有人把这寄到日本去。
“所以,尽管该书的出处没有说明,但真实性不值得怀疑。”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表示。
“而且,国外很多地方存有中国失传的文史资料。”萧祖绳进一步介绍说,打个比方,被视为韩国国宝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是泉州招庆寺(原隶属于开元寺管辖,位于清源山中部的碧宵岩附近,后战乱被毁)庙静、筠二禅师编集,可是为什么之前泉州乃至中国都失传了呢?最后在日本翻印出版后,《祖堂集》才重新传回中国。
“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从国外获悉也有先例,早期泉州和海外学术界就有过交流。《泉州府志》中有记载,从唐代开始,日本、朝鲜等国就派专门学者来泉州收集书籍和文史资料。而且,明代时泉州有和尚到海外去传经讲课,也可能带去一些当地的书籍和资料。在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编印的《木庵禅师行迹系年》里也记载,明代时木庵和尚就是其中一位去过日本的高僧。”萧祖绳如是说。
“所以,不能因为在中国失传就轻易否认海外学者的新发现。”刘志成表示。
郑和到泉可佐证建文帝到泉
但这要建立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
“如果‘建文帝在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得到证实,则必然为‘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添一佐证。”泉州文史爱好者郑梦彪表示。反之,如果后者说法成立,对前者是否也是一种印证呢?
目前,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等大部分文史专家持肯定“郑和来过泉州”之说,“有郑和行香碑和《泉州府志》为证”。
“当然,这两者的关联性要建立在肯定‘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刘志成表示。
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打着宣扬国威和扩展海上贸易的幌子,另一方面当代朝廷又实施“海禁”政策,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且,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海禁”更加严格,这必然有其隐蔽动机,那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这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而且流传最早、最广。
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到:“永乐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帝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帝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读者反响:
此说对提升泉州知名度有帮助
文史爱好者郑梦彪:
我认为“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很有可能:1对历史上的疑案的新解不能以思维定式给予轻易否认。如能找出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的有关记载,不就成为新解了吗?2不能否认郑和下西洋任务之一是寻找建文帝,此说不会是空穴来风。更何况“自焚说”也拿不出使人信服的佐证。但是从“正史”找资料收效甚微,应征集民间传说。3此说值得讨论,对提升泉州的知名度有帮助。如果确有此事,对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曾在泉州开元寺拾到明代玉佩
热心读者林先生:
看了《海峡都市报》报道,它勾起我26年前的一桩往事。1978年我在泉州工作,一天我在开元寺东西塔的东塔游玩,在一个龙眼树的土围旁我发现了奇迹:脚下一块和田白玉“龙纹带板”。长8厘米、高6厘米、厚08厘米,重量约80克,白玉质,通透,玉感强,极有气势,为多层镂空雕。主题为飞龙,左右上方为朱雀、蝙蝠。下方为法器(香炉、雨伞),下方中央为“桥”,下层雕卷草纹。工极精细,犹如一张紧密花格,立体感强。当时被尘土所遮盖,我洗了好久。今年上半年将该物由省博物院专家“掌眼”认定为明代物品。该物是否能佐证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
相关背景:
明代“靖难之役”
《明史》中记载,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继位后,他和亲信大臣实施“削藩”政策。他先是派兵奇袭开封,逮捕周王朱肃,废为平民,贬谪云南。接着又拿岷王朱便(分封湖南、武冈)、湘王朱柏(分封湖北江陵)、齐王朱博(分封山东益都)、代王朱桂(分封山西大同)等开刀,或废为平民,或囚禁高墙。朱柏得到消息,全家自焚而亡。各地亲王十分恐慌。
建文帝在位第二年,分封北京的燕王朱棣,举起“清君侧”(清除建文帝身边的坏人的意思)大旗,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发兵讨伐。开始朱棣大败,几乎被灭。中央军本来占有各种优势,后因用人不当等原因,二年后(公元1402年)被朱棣打败,南京城破。当时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从瓦砾堆中翻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指认为建文帝,朱棣以天子礼草草葬之。之后,他当上了皇帝,史称明成祖。
明故宫真的有地道
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各种记载数不胜数,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并不为过。不少建文帝“出亡说”都认为建文帝从明故宫的地道逃跑,比如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在《明史考证》所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一文中称:“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因此,找到这条地道,对于佐证建文帝出逃,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在明故宫基建施工过程中,的确挖掘出一条“大阴沟”的故道遗址,此沟可能就是御沟暗道。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员也表示,太平门外,确有一条明故宫延伸出来的排水道,内中宽阔,能够容人通行。
皇帝来泉有过先河
“皇帝来泉州有过先河!”泉州退休教师吴庭辉向记者透露,宋代的最后两个皇帝就曾到过泉州。这一点,很多泉州人都知道。
据查,《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福建通志》里都有记载,宋端宗(1276年~1278年在位)在元兵袭击时,和弟弟宋卫王逃到泉州,打算把泉州作为抗元根据地。结果,当时担任泉州地方长官的蒲寿庚见他们大势已去,紧闭城门,宋端宗只好往广东方向走。
“有先人为鉴,所以建文帝落难时,来到泉州也不是不可能。”刘志成说。
读书文摘
题目: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5日A15版
这有可能是今年泉州文史界最具争议的惊人发现。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向本报报料: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核心提示: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而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隐秘目的竟然是为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有书为证。
据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介绍,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2000年12月版、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2003年5月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两本书都如出一辙地记载了这一内容。
建文帝果真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吗?他又缘何而来?或者,这仅仅是江湖传闻?
建文帝下落曾是历史“四大谜案”之一
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不幸英年早逝。其后,朱元璋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时年21岁,开始登基称帝。
不过建文帝继位仅4年,就被自己的叔父、后来的永乐帝朱棣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之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削发为僧?甚或流落海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而使这一悬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谜案”之一。
建文帝到泉州是为了待机外逃?
据《杰出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两本书的记述和刘志成的介绍,建文帝落难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留给他一个铁箱子,让他在大难临头时打开。“靖难之变”时,建文帝打开铁箱,发现里面放着度牒(这是做僧人的身份证明)、僧衣、剃头刀和一些白金。
于是,建文帝按照明太祖的指点,和随从装扮成僧人模样外逃。
建文帝和随从从南京顺着长江来到武昌罗汉寺。罗汉寺的住持达玄和尚是全国的知名高僧,当时泉州开元寺的很多僧人是他的弟子,其中包括至今仍难以确证的时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达玄看过建文帝的度牒后,赶紧把建文帝及其随从引进寺内,并联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让建文帝等人过去。
随后,建文帝经江西鹰潭等地一路南下,于永乐元年(1403年)底到达泉州。在开元寺当了一段时间和尚后,漂洋过海。有人说,建文帝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外逃。
明成祖曾派人四处搜索建文帝?
明成祖永乐帝登基后,心中一直担心建文帝未死而外逃。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已在内陆地区追查建文帝的下落。而郑和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扩大中国海上贸易外,其中一个隐秘的目的就是要追查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年正月底,永乐帝派郑和旧友李挺赴武昌,追查建文帝的踪迹。李挺从武昌罗汉寺证实,永乐元年(1403年),曾有两位僧侣到访,一位年约三十,另一位则二十几岁,温文有礼,白面书生气质,面容略显疲惫。而按照推算,当时建文帝年龄应该是25岁左右,倘若出家,是正当年轻的僧侣。
据服侍过这两位僧侣的小坊主回忆,曾听到过这两人的对吟,其中年轻僧侣诵吟:“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年长僧侣则回应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李挺从诗中听出二人似乎往浔阳(古名江州,即今九江)方向前进,立刻前往浔阳。他在当地寺庙逐一查问,终没有发现建文帝下落。最后找到一位水运业者,被告知:“去年(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九月间,曾有二位僧侣结伴在江州南部星子镇之江原寺漫游,后二人搭船往鄱阳南下。”李挺随即也南下,途中又获闻:“二位僧侣由鄱阳湖东岸进入鄱江,并在仙山寺逗留。之后,又雇船到信江。”
李挺辗转赴信江流域,尽力探寻建文帝下落。他在信江流域的街镇、聚落、鹰潭的山腰等处,都查了个遍。无意中得知,永乐元年,曾有一卖盐商人陪伴二僧侣,由江西鹰潭向南出发,可能往福建方向而去。
郑和下西洋是奉令寻找建文帝?
此讯息令李挺想到,建文帝可能想到福建,而后逃往海外。
而福建泉州,位于福州以南的闽南,旁归晋江与洛阳江交合河口,自宋代以来是中国最大的港埠,别名“刺桐港”。如果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从泉州走,最方便不过。
李挺于是迅速抵达泉州。他首先走访达玄弟子、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据告,永乐元年年底,有两位男子搭乘阿拉伯航线的船通往印尼,后商船在广东搁浅,漂到海南岛。李挺获此信息,迅速搭乘便船赴海南岛的琼州(今海口)探察。前后走访了一个多月,足迹深入到南端的崖州,确实看到一艘破损的阿拉伯船。其间有人告诉他,曾看到一位貌似建文帝的年轻人,在崖州等候搭乘通往印尼的便船。建文帝可能坐船到海外去了。
待李挺向明成祖汇报后,明成祖就令其同郑和一起下西洋,继续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曾经来过泉州,这已是泉州大部分文史专家的共识,有圣墓的郑和行香碑等实物为证。
如果这是史实为何开元寺无记载?
台湾学者陈水源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两书中的记述权威可信吗?
据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但是这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出版肯定有其历史价值可考。”刘志成认为。
对此疑问,记者13日到泉州开元寺拜访了几位专家和高僧。
大家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这一说法。泉州文史界专家对此也持怀疑态度。一方面,开元寺里没有相关的记载;另一方面,这一说法必须建立在否定“建文帝自焚说”的基础上。但永乐帝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据说又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记者13日连同几位高僧一同翻查了《开元寺志》,并未发现与此事有关的记载;就连《杰出航海家郑和》中提到的明永乐元年间的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对此,刘志成表示:“《开元寺志》是明朝时写的,主要记载唐、五代及其宋、元开元寺的高僧,对明代的高僧并无多少记载。”
泉州佛教博物馆的李悌仁老人拿出他近日重新增补的《开元寺志》,里面补充了明代之后的开元寺高僧的名单,及《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闽书》等曾记载过的高僧。“应该说,这些资料已经很全面了,开元寺里的高僧基本上都不会遗漏。”李老伯说得肯定。但是仍没有念海的名号。“所以,念海和尚是否确有其人,还要打个问号。”李老伯说。
而无法确证念海此人,又怎能让人相信有关建文帝在泉州当和尚的事是事实呢?
吴国公子之后 柯氏称盛南方 柯氏出身于古时的吴国,这可以从《广韵》一书中找到证据,该书是这样说的:“吴公子柯卢之后。” 柯姓既然是吴国公子柯卢之后,则他们在南方各地源远流长,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柯氏并非仅仅只有源自吴国的这一支。另外,姜太公的后裔,以及历史上许多被中华文化所同化的外族的后代,也都有以柯为姓的。《路史》上所说的“齐太公后有柯氏”;《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姜及鲜卑俱有柯姓”,以及《魏书官氏志》所指出的:“柯拔氏改为柯姓”等等文献,正是柯氏家族组织庞大情形的最佳说明。 柯姓的称盛于南方各地,从历史上的柯氏名人录,更加一目了然。最显著的例子,是早在1100年前的唐昭宗天复年间,就有一位闽籍人士柯崇,以卓越的才华而被朝廷任为太子校书,光宗耀祖。
族徽图案说明
1族徽中龙凤象征中华柯氏儿女。 2“柯”字篆书置于长城图形之内,象征中华柯氏子孙具有卫国 戍边之神圣义务。 3图圈外周内分别用汉字和英文书写“中华柯氏大家族”,象征古老的汉文化传播中外。 4外圈弧线图案象征中华柯氏儿女大团结。 5族徽总设计:柯伟彬 6族徽着色说明:“柯”为银白色篆书。龙凤为金**,长城内外为红色;珠为**,光焰为紫红色,其余底面为淡**。外圈两道圆弧线为假金色。英汉文“中华柯氏大宗族”为棕色。长城为褐色。外圈双线圆弧内为浅蓝色。 7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0日
宋景德元年(1023)原序
柯之得姓,始自吴仲雍五世孙相受封柯山,因以柯为姓。世居直隶宣州甯国府旌德县(今安徽省)。唐僖宗时,黄巢作乱(录者注:近代史称黄巢系唐末农民起义之领袖),有成公兄弟三人,长曰才,迁浙路;次曰成,迁洪州;三曰丰,迁淮南。成在洪州西窑操石山下,光启二年四月八日,复迁羊肠山源头相土爰居,遂名柯乐源。
成公生子二:满、平。满随父出仕之任,留京;平公克岐克嶷,长兴初登第,任南兖州推官。特叙所由,以遗后裔,伦序秩然。
平生颖,颖举茂才,任南唐为吏部尚书。
颖生昶,昶登南唐进仕,受银青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都押衙,敕守江州,不屈宋祖之召。开宝九年四月,曹翰兵屠江州,昶督兵救之,与翰战于城南三十里处,败迹奔还柯源,再谋恢复。翰促骁骑追至羊肠山,昶度不免,自刎以报国,节烈辉煌,光耀古今,忠义余休,润泽无穷,兴隆万世。故撰斯文,以彰不朽云耳!
皇宋景德元年吉月上巳日
六世孙光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宋仁宗八年(1030年)谱序
柯氏之源,始后稷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五代孙名相,受封于吴,会盟于柯山。及八代孙卢,龚周伯爵,乃遂以柯为姓。其后兄弟三:伯曰才,仲曰成,季曰丰。才居浙路,丰居淮南,成居宣州宁国府旌德县迁寓西窑抄石山下,于光启二年四月初八迁大泥坑,见风土之盛,山川之美,因号柯乐源。成生平,平生颖,颖官居唐吏部尚书。颖生昶,昶事唐主煜为兵部尚书。昶生祖、白二公,白袭父爵为兵部尚书。父子祖孙继美一时,两朝称盛。迨十四公兄弟复迁河南固始县,生十八公。十八公生怀裕公,登宋进士,自固始宦游福建兴化之莆田,妻陈氏,生子十,公布都邑,盛莫枚举;惟二子行廿四公讳盛,为司户参军,生子七,长曰殊乙,殊乙生伯玉,玉生辛,辛生隆祖,祖生管。管自闽徙宣城,又至大泥坑,管生暌,暌生四公,四公生延范、延吉、延升。升宦游莆田,吉居九江、彭泽、马棠溪,至今为盛。范居大泥坑,妻杜氏,生子五,长仁鉴,妻黄氏,生子四:德陵、德勉、德秀、德和,莫考其传。秀招赘下磨陈氏,以陈为姓。惟陵勉两支咸并盛焉。
宋朱熹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明洪武丙辰(1376年)原序
远祖德诜公,原居大泥坑,于宋咸淳五年,岁在己巳四月八日,迁于永兴庄,井头槐树下。续后子孙蕃衍,仲宾公倡修宗谱,备载巅末。大元至正壬辰,红巾扰乱,携家移住宏颜洞中防御。居延日久,总谱朽烂。显虽年登八十,乃兴追远之心,旧谱坏,难以考究,于明洪武丙辰秋,搜寻旧谱余篇,编成谱牒。虽遭世乱,子孙星散,各迁吴楚立业。本大支繁,诚恐世远失其宗派,视家人如胡越,特书此为记。顾各以祖宗为念,固守忠孝,无忝所生。并书派行,遂以为序。
卿均仕福益 克纪孟什邦 清时洪愈胜 际世永享祥
明洪武丙辰仲秋月重九日二十三世孙显卿沐手撰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清乾隆壬寅乐源谱序
族之有谱,肇自欧苏。士君子生,以天下为己责,安得不留心于此。何也?天下者,家之积也。人各自理其家,使疏戚尊卑,犁然蔼然,谊明情洽,则讼狱不生,井里靖葺,而天下大治。故助流教化,根本在于收族。明乎此,而报君报国,有具矣柯之为姓,始于吴柯相、柯卢。宋元旧谱,乃逆溯渊源,至于仲雍以上,几使士大夫之家,有“百代王侯之祖”,荒唐实甚。而草芥拘墟,罔知忌讳。瑾自幼展视卷帙,惶悚不安。今奉谕旨,开示“准礼大夫”,不祖诸侯,许令自行改正,义明恩厚矣。瑾即旧谱商之族众,刊除谬妄,惟以成公为第一世祖。递传八世,至杰、彻二公之后,遂列为四分,而共宗祠,以敦孝敬,以崇仁让。于今富川城内,柯乐源前后公建者,诚善举也。厥后,聚居处皆其一脉,各为登载者,近宜详耳。嗟呼!柯之受姓,不能纪远,而唐、宋、元、明以来,著明书传有迹,卓乎可传者,代有其人,以其柯之姓也。古无赐姓,如娄敬为刘,沙陀为李,亦无冒姓,如敬伸之田,知诰之徐之类,可断不敢存本无二也。今详其一脉,则自成公及杰彻支下为足据。纵三十余世内,难必其毫无讹舛。而一洗从前攀援依附之陋,求心所安,庶无大过。嗟夫!谱既明矣,疏戚有序,尊卑有纪,各止尔分,不犯不凌,相勉于入孝出悌之行,相戒以寡兼鲜耻之习,树之圭表,为世仪型,则能为乡里良能,分朝廷之猷念,联翮振起,黼黻清时,实有望于我之后人也矣。
乾隆壬寅秋月之吉卅六世孙翰林院起居注
例封中宪大夫兵科给事中加一级禺峰氏谨识
明嘉靖北峰公讳芬刊修
德陵公派谱序
赤山子尝授北峰柯予芬以《诗》义至《角弓》之篇,因论古人之宗法甚善,并及夫宋谱诸君子之谱法。柯子惕然以思,遂兴重宗睦族之志,因出其宗谱以示云:“残缺未备,亟欲增修之”。予曰:“此收族盛举也,宜勉行焉。”今年冬,柯谱成,偕其族以序请。
予稽其谱,自唐僖宗时,成公避黄巢乱,由宣城旌德迁柴桑赤乌镇之西土,名大泥坑。四世都押衙昶公,死南唐节。九世管公,居黄塘之源,历四世有仁鉴公之源。宋元间,英杰之士有所建树者,代不乏人,不可不谓之多才。然此亦莫非先人之泽而流光,故其裔之相继,久而益昌也。元末之乱,江州之域,兵革尤惨,仅有孑遗。柯之族,幸不绝如线,仁鉴之裔,惟南舜、南仲、南贵及德勉公后裔者数人存焉。南舜公,讳德元,生子三,长伯祖,次伯文,三伯原。伯文远迁,伯祖之后,今芦田派是也。伯原之后,今肇陈派是也。自南舜公延及七世,子姓之与祭者,千五百人。累万金之产者,不下五十人。以富称且以文鸣,柯氏之盛岂易得哉。本固源深,信有自矣。其宗谱宋季传自维烈,元贞间续于士敬。士敬,德勉派,元末多散于兵,惟南舜公神赐佳城,日炽日盛。弘治兴刚,正德间日新,岁岁续书,记录名字,成一大帙,众阅之久,亦且坏矣。且子姓未得一见者亦有之。
兹特上溯其本源,下详其支派,合南仲、南贵远近之族,集为谱牒,刻诸梓以永其传,俾家各一册,凡子姓者,咸得观之,庶其睹一本之相传。思尔祖望于后人之亲睦者,较之身望于己子孙之亲睦,其心一也。已之子孙,其也有不相睦者,己之心必不安也。使尔祖之祖之子姓不相亲睦,祖之心宜自安耶!以已之心推祖之心,则睦族之大义自知所重矣,岂有秦越视其族人者乎?是谱之修,诚不得谓无所补也。其修谱条目备载凡例,不赘云。
明嘉靖三十年辛亥孟冬古江州赤山王浙拜书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柯贵善 摘录
河南柯氏支系谱序
清光绪己卯三修谱序(一)
古语:“不登泰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观谱图,不知根源。则谱之由来,所以承先启后,敬宗收族者也。且谱有众美:一列世系,溯源本也;二厘昭穆,别尊卑也;三录婚姻,辨族类也;四志卒葬,惧终追远也;五举迁徙,晰离合也;五举迁徙,晰离合也;六载庙社宗堂,著祭祀也;七详传赞箴铭,表旌别也。谱之修厥为巨哉!
我族来自江西,卜居河南。道光初年,合祯祥公嫡支,修有永清宗谱,迄今五十余载,历经兵燹瘟荒,人丁零落,云散风流。既不能统宗而广续,又不能遍察而分列,江河二南间,大抵皆然。夫盛久而后衰,家道之循环也;合久而后分,人事之变迁也。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支修。幸叨祖宗默佑,宗谱犹存。从前之世系脉脉可寻,以后之支分绳绳堪继,知前人备极苦心,留此成局,乘此续纂,庶可申报本追远之念,亦可抒继志述事之怀。故仅即祯祥公支下迁居河南商邑,族众议及重修谋之,族人皆翕然响应,亦可见人心之所同,布景降本厚族之法良而意美,至无穷也。因鸠工庀材,争先赴节,共襄厥成,备载实录,派别详明,原有叙,支派有分,使同吾祖者绵有以联其本支而深其恩爱,且俾后之观是谱者,了如指掌。庶孝弟之思,由之以笃。北殆昆仑,星宿之源本欤!
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孟 秋月 谷旦
裔孙增生效先谨撰
福建柯氏支系谱序
明洪武癸丑柯氏重修族谱序(1373年)
柯氏肯堂记云:柯氏之先,出于吴公子柯卢。后子孙有以王父字为姓者,其来久矣。闽中地不载春秋,其隶于吴越,亦审矣。闽之泉郡晋江水沟头,有柯公讳宝者,昆季五人,公析居莆田县武盛里西山古楼兜之地,遂家焉。今后屋宇基址,子孙犹有居者。公家莆田时,乃石晋天福元年、后唐靖泰三年、闽王昶通文元年(936年),距今四百十余年矣。公生二子五孙,其少孙述公,登皇宋刘晖榜进士 ,历官龙图阁直学士 ,今泉学宫祀焉。由是莆田武盛之柯遂为著姓,孙枝繁衍。至五代祖讳瑛者,田业增广,乡人号为万石翁,遂将所地业创为上。生院公,院生三子,迁乔卜居。长曰昱,居莆之安乐里筑浦。次曰愈,居黄石沈浦。三曰念,居莆城之留桥。厥后三房昌盛显达,世有闻人,而筑浦为尤著。筑浦之祖讳新之,由选举为海丰知县,讳岳由科第为两淮运干,讳进德由进士为归善知县。继是而往,特奏正奏部监州县职曹丞尉,请举补学者,殆与皇宋相为隆替,盖亦书泽之不朽欤。逮世变为元九千余载,虽书泽未?,而士风不兢,故皆沉晦于时,栖迟于衡门之下。方今中华再复,文运重兴,但以公职严密,仕途繁重,门户奔走之不暇,子孙业儒之气衰,族姓理家之道消。噫夫!祖宗创业之不易,世代保守之维艰,阅是谱者,可不勖哉?可不勉哉?
明洪武癸丑岁正月吉日
兴化府儒学训导十五世孙钦书
明洪武三十五年温陵南塘
柯氏始修族谱序(1402年)
族之有谱,何也?仁人孝子以为人皆本祖之自出,故谱以别乎宗之所由分,以序昭穆,以别亲疏也。而凡天下之同是姓者,皆其族也。皆其族而或视之如途人者,谱牒废而情疏也。是故圣人制礼,因情而为之服,以辨亲疏。然服自衰降而之缌,仅五年耳。自高祖而上,则亲尽而无服;虽亲尽无服,犹其族也。犹其祖而不知以尊之,犹其族而不知以亲之,岂人之情哉?然亲有尽,而昭之序无尽;服虽无,而宗族之义不可无。所以仁人孝子,不敢一日忘其所自,必推原本始以原宗亲,溯流求源,由本达支,俾后之子孙咸知所自,各务奋励,以序天常,尊尊而亲亲,长长而幼幼,庶几上可以追远
始,下可以敦薄夫,此谱之所以不容於不作也。温陵柯得朋氏有见如此,乃亲谱其族。自八世以下,至於三从兄弟,暨无服之亲,咸
纪其宗之由,以明水木同一本源之义,而昭穆之序,亲疏之辨,历历可观。虽亲尽无服,绝亦不至视之如途人矣。斯非仁人孝子之心乎?故不揣芜陋,推原其说,以表其用心之仁云。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朔日平乐府教授徐演撰
齐府典宝迪功郎郑兴书
永春灵地柯氏旧谱序
吾祖乃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人也,自唐朝,移来桃源(永春)和平里,继而弃此地,移入九十都卓埔乡桃源之西,逹里之东,地名田内及石码聚族而处,至我述公,登宋嘉祐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朝议大夫,崇祀乡贤,葬在本乡凤头山背,甲山庚向,达理岩峰兄弟四人,逑公、迪公亦相继登第,由是族繁地窄,有择乔漳州者有择乔温陵晋江者,南安者有择乔兴化者,后又移居大田者,德化者及福州三山驿者,散处不一而晋江尤盛。
我祖应清公,又自晋江南塘移入永春灵地,守顾祖坟,兹虽未能光扬祖德,特纪其本源,以为子孙知所自焉。
大明嘉靖元年春王正月 吉旦
孙发宁薰沐谨记
[安徽]旌阳饶氏宗谱4册姓 氏:饶氏 堂 号:不详 出版时间:清嘉庆12年(1807) 提 要:始迁祖文福,北宋初由鄱阳迁旌阳义路桥。传至十三世始分而为三:长寿宜,居宗祠之右;次椿,仍居祖宅;三英贤,居宗祠之左。卷首谱序,卷一凡例、历代名宦、祖像,卷二排行…字 辈 表:字辈第九世起:中、兴、永(寿)、添(林、贵)、宗(荣、时)、仲(廷)、文(启)、显(成)、一(绍)、士(明)、大(永)、学(正)、守、吉、能[湖北]饶氏宗谱1册姓 氏:饶氏 堂 号:敦睦堂 出版时间:清乾隆26年(1761) 提 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谱为世系。字 辈 表:字辈第八世起:永、玉、兴、天、仕、国、加、永、锡
[湖北]饶氏宗谱7册姓 氏:饶氏 堂 号:敦睦堂 出版时间:清咸丰10年(1860) 提 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谱为世系。字 辈 表:字辈景三公派下世系第一世起:景、隆、道、伯、友、胜、仲、继、正、自、守、仕、国、加、永、锡、盛、荣、华、秀景四公派下世系第一世起:景、隆、道、伯、清、璟
[湖北]饶氏宗谱3册姓 氏:饶氏 堂 号:敦睦堂 出版时间:清光绪12年(1886) 提 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卷皆为世系。字 辈 表:字辈第十世起:自、守、仕、国、加、永、锡、盛、荣、华、秀、惠查看详情加入收藏[湖北]饶氏宗谱2册姓 氏:饶氏 堂 号:敦睦堂 出版时间:清道光6年(1826) 提 要:参见民国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饶氏宗谱》条目。存卷皆为世系。字 辈 表:字辈第二世起:仲、继(大)、正、自(引)、守(伟)、仕、国、加、永、锡、盛、荣、华
[湖北]饶氏宗谱8册姓 氏:饶氏 堂 号:敦睦堂 出版时间:民国3年(1914) 提 要:先世居抚州仙原乡,南宋时,有讳光祖者,寓居湖广通山县。子荣、华兄弟,由通山再迁大冶果城里,为始迁大冶祖。卷首旧序、传、赞、山图,馀卷皆为世系。字 辈 表:字辈景三公老派:景、隆、道、伯、友、胜、仲、继、正、自、守、仕、国、加、永、锡、盛、荣、华、秀景四公老派:景、隆、道、伯、清、璟、志、永、玉、兴、天、希
[江西]清漾毛氏族谱4册姓 氏:毛氏 堂 号:不详 出版时间:清同治10年(1871) 提 要:始祖宝。始迁祖福生,宝三十九世孙,明初自广陵迁上饶毛村。卷一新旧谱序,卷二、三正谱传、忠义传、隐逸传、珍谱传、墓图、迁徙考、历朝统纪传谱,卷四上饶毛村本派世系为…字 辈 表:字辈原派:良忠正华、莹昌盛杰、恭祥康泰、文运尧舜新增:仁义礼智、元亨利贞、诗书永继、富贵长兴
[江西]柯氏支谱4册姓 氏:柯氏 堂 号:瑞鹊堂 出版时间:清光绪21年(1895) 提 要:始迁祖应清,明季由泉州移居桃源,清康熙初再迁广信府,即今上饶市。卷首谱序、祠堂记,馀卷为世系图。
有确切史料证实明初有叫“达玄” 的高僧吗?
本文2023-10-23 14:12: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