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是否能入族谱……
上午遛娃时,跟一个安徽籍的老大叔闲聊,无意中聊到广东人重男轻女的现象,说广东人要没生出男孩,是不让上家族族谱的。
我一听,很不爽,说全国有多少个地方是让女孩上族谱的?您别乱黑我们大广东。别的不说,就说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我孩子爸爸的老家(河南某小城)家族里就有一大本族谱,往上至少十代祖先记录在册,直到我老公这代,几乎全是男丁,出现的女性名全是这些男丁的妻子们,而他们生下的女儿们,不是家族传承人,也不担当传承的任务,自然没资格在上面留下姓名。
老公家的这项传统流传至今,相信还会影响下一代。我孩子的爷爷,也就是老公爸爸,早早就已按辈分想好他孙子们的名字(那时老公还在读高中,哈哈哈),并记上族谱,当然,没有孙女的名字。
其实从本质上看,一个家庭,不让女儿上家族族谱,就说明其重男轻女,自然是不对的。但族谱,从西周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作为家族宗法制度下的产物,彰显的是父系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现象。
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就深刻地探讨过宗法家族制度的严苛性。书里面记载过,能进入白鹿村祠堂族谱的是本村16岁以上的男丁,以及冠夫姓的妻子们,而本村的女儿家,别说已经出嫁在外的,就是超过二十岁未嫁,甚至终身未嫁的,都不能进入本村祠堂,在族谱上留下一笔。当然,男人若娶了“不守妇道”或名声不好的女人,同样不被允许进祠堂。像黑娃带田小娥回家,被赶出家族祠堂,赶出家,就是例子。
这仅仅是百余年前的女性地位低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女性,当真不是一般的苦。
在当今,随着宗法制度越来越弱,女性地位的提高,家族族谱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已经有很多家族不再记录族谱,或者已经被损坏丢失了的,我老家的族谱就已被损坏,我爸爸往上二代,已经没人记得了。
总之,以后族谱要不要继续传承,见仁见智吧,但拿族谱这事来地域黑,我是一万个不答应。
早先的满族人入族谱是要晚辈人将其入族谱,嫁入的女人只标注姓氏,不注明。本家闺女不入家谱。
现在不一样了。满族女人无论是本家闺女还是嫁进来的媳妇都可以正式入家谱了。
没必要结婚就入族谱。防止有变数。正式的族谱是不能胡乱添加修改的。
我国古代有诸多刑罚,其中最残酷的大概就是诛九族这一种了,因为古代的家族观念比较重,株连九族,那就等于是整个家族的人都要被抹杀,而且是永远的消失。
这个诛九族的灭族刑罚最早出现在商朝,当时的君王要迁都,遭到很多朝臣和宗亲的反对,君王就很生气,下令把反对者全家都杀死,这全家上上下下加起来追根问祖的牵连了九代人之多都被杀了。后来秦朝还把这项刑罚写进了国家法典中,叫族刑,秦朝的宰相李斯就是全家都被胡亥用了族刑。
汉唐时期对于诛九族重新有了规定,只有谋逆之类才会被判族刑,而且家族中未满十四周岁可以不杀,东晋时期规定施族刑时,妇女可以不杀,不过不杀的孩童和妇女都会成为奴隶。明朝的大学士方孝孺因为不给朱棣拟写即位诏书,为被施族刑,而且不是灭九族,是灭十族,上上下下数千人受牵连,场面想一想就很惨烈。
那这种灭族之刑对于已嫁出去的女儿算不算施刑的范围内呢?
诛九族上至高祖一辈,下到玄孙,如果按血亲关系算,那连侄女也都包含在内了,更何况身为女儿了,甚至女儿的孩子都要算在内了。那要是按家谱算,在父系社会中女儿是上不了家谱的,俗话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连族谱都没入,那自然就不算家族内的人了,所以如果以族谱为准的话,女儿嫁到夫家,那就随夫家了,或许还可以幸免于难。
九族里面包含有父辈的四族,即爷爷,父亲以及自己和儿子的兄弟,母亲的三族,即姥爷,姥姥,母亲三辈人,妻子的两族,即岳父岳母一辈的人,加起来称九族,但是执行的时候怎么抓那就由皇帝定了,甚至有时候住得近的邻居和关系好的朋友都会莫名受牵连,诛九族可以理解为灭门之灾,目的就是斩草除根,除去后患。
关于女儿是否能入族谱……
本文2023-10-23 12:03: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