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是太监吗?他怎么会有后代?
郑和是太监吗?怎么会有后代?
郑和,本名马,名何,谥号三宝,又名马、马三宝,云南昆阳人。吴鸿十四年,将军傅友德、蓝玉、穆盈打下云南,进占刚满10岁的三宝,后来又送给了燕国的朱棣,于是三宝就成了燕国王宓的小太监。
三宝聪明好学,足智多谋,谋略过人,深谙兵法。他在荆的困难。
永乐二年,明太祖成祖为奖励靖难有功,将他提升为三宝,为掌管内官的太监。
过去,据说马不能不要去寺庙。明亲笔写了一个大大的郑字,交给三宝,要他以郑为姓。从此,他被称为郑和。
一天,明朝的成祖问大臣袁中彻说:我想让三宝率领舰队去西方其他国家访问。你怎么想呢?当时,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整个印度洋被称为西大洋。就当时的航海技术而言,西洋是一个海陆相隔很远的地方。袁忠澈想了一会儿,说:三宝无论是长相还是才华,太监们都不提,完全胜任。
郑和是回族。他的祖先从西域来到中国。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航海经验。郑和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学到了一些海外贸易的知识。所以,郑和确实是完成明成祖的最佳人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接受了明朝成祖的特殊使命,经过充分的准备和一切准备,他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开始了漫长的航行。
1405年7月11日,苏州刘家岗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郑和告别了送别的官员和百姓,登上了船队中最大的船——宝船,缓缓向东驶去。这支船队共有208艘船,其中包括62艘长44英尺、宽18英尺的宝船,包括航海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翻译和医生。
郑和中国的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发展了海外贸易。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28年的航海活动耗尽了他的心血。宣德八年三月中旬,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最后一次航行的归途中,在印度半岛的古里病逝。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麻林地、曼巴萨。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它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郑和是打开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早87年美国首航美洲大陆,比比比加马他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比麦哲伦早116年抵达菲律宾。他在世界航海史上立下了丰碑,是世界航海的伟大先驱。
大公网消息郑和第二十世孙孙正关涛告诉记者,咸阳世家宗谱郑和家世资料汇编,全面收集和记录了郑和的相关资料的后代将于6月底出版。这是郑和研究领域最权威、最完整的资料的家族史。
郑和第六任先祖是元朝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咸阳的赛滇池王。为纪念祖先,郑和定居南京后,其族谱被称为咸阳世家宗谱。
洪武十四年,明军入侵云南,打败了当时统治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王曦梁。十二岁的郑和被俘,成为朱棣的一名太监宫,当时的北平王子,所以Z
据郑宽涛介绍,郑和氏子孙分三支,在南京有200多个分支。现在郑和苏州、上海、北京等地的s后裔都是从南京发展起来的;云南在玉溪、沙甸有170多家分店,郑和一家他的后代已在泰国定居。孙正宋林,清末郑和十七世孙正,跟随商队到泰国清迈做贸易,后娶了当地酋长的女儿,定居下来。现在泰国这个大概有20人。
郑和600周年之际下西洋,是郑和的共同心愿的后代来修订和出版家谱。郑宽涛说,自1985年,他的父亲郑和郑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郑和调查的后代,基本摸清了当时南京分公司的情况。然后,在1994年,他与郑和取得了联系的后代遍布全国和泰国。2004年,郑和在南京的后人恢复了中断了100多年的家族茶会,即正月初一,郑和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在清真寺举行茶会。这年年初,郑赴云南,将修订后的总谱牒初稿交给云南分院审批,并决定由云南出版社出版。
记载了郑和的所有名字的后代以图集的形式出现。同时还收录了各地家庭聚会的照片、家族史相关遗物、郑和研究在北京发现的南京郑和家谱序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郑和的后代是工程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取得了一些成就。郑宽涛说:也许我们家族的血液里有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郑和的祖传格言是谦逊、保密和勤奋。
常遇春有三子三女,三子分别为常茂、常升和常森。常茂和常升。《常遇春传》都有简述,常森则未提及。其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育有两子,一夭折,一后被废为庶人。不提。
常遇春三子,都有故事,而且皆留下谜团,让后人琢磨不透。
关于常茂,明史载:“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洪武二十年命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于金山。胜,茂妇翁也。茂多不奉胜约束,胜数诮责之。茂应之慢,胜益怒,未有以发也。会纳哈出请降,诣右副将军蓝玉营,酒次,与玉相失,纳哈出取酒浇地,顾其下咄咄语。茂方在坐,麾下赵指挥者,解蒙古语,密告茂:‘纳哈出将遁矣。’茂因出不意,直前搏之。纳哈出大惊,起欲就马。茂拔刀,砍其臂伤。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胜故怒茂,增饰其状,奏茂激变,遂械系至京。茂亦言胜诸不法事。帝收胜总兵印,而安置茂于龙州,二十四年卒。”
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一、常茂因父亲之功被封为郑国公,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有点骄傲稚气不通事理。二、洪武二十年,他随从大将军冯胜到金山征讨纳哈出。冯胜是常茂岳父,但是常茂经常不从冯胜约束,冯胜多次责备,常茂则做慢无礼,令冯愤怒。三、纳哈出请求投降,前往右副将军蓝玉的营帐饮酒,和蓝玉言谈失和,纳哈出拿过酒杯将酒浇在地上,回头对部下说了一些话,常茂座中部下通蒙古话,悄悄告诉常茂,纳哈出想逃跑。常茂即趁其不意,径直向前捕捉,纳哈出大吃,起身上马,常茂拔刀砍伤其手臂。纳哈出的部下听闻此事,惊吓而逃散,激起兵变。四、冯胜原本恼怒常茂,借机夸大此事,上奏常茂激起事变,用刑具囚禁押送京城。常茂则辩说冯胜违法之事,结果是朱元璋各打五十大板,既没收了冯胜的兵印,也将常茂置罪,流放龙州,四年后去世(洪武二十四年)。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常茂又玩了一次“诈死”。明史说,“初,龙州土官赵贴坚死,从子宗寿当袭。贴坚妻黄以爱女予茂为小妻,擅州事。茂既死,黄与宗寿争州印,相告讦。或构蜚语,谓茂实不死,宗寿知状。帝怒,责令献茂自赎,命杨文、韩观出师讨龙州。已而知茂果死,宗寿亦输款,乃罢兵。”
史说常茂贬到龙州后,并不太平安份。一是纳妾,他谪居龙州,带罪之身,居然纳当地土司赵贴坚妻黄氏之女为妾。二是擅权。土司赵贴坚死后,其侄子赵宗寿继任,但是常茂和贴坚的老婆黄氏等人仍把持当地政务,引发赵宗寿诸多不满。于是,后面的事情,一锅粥。宗寿上奏告常茂,后又说常茂死了,贴坚妻黄氏则告宗寿仍侄子非亲子,不应该承袭土司位。不久,又有人告,说常茂并没有死。朱元璋大怒,下诏严查。结果赵宗寿竟然拒命不出,讫不从命。朱元璋即诏发湖广江西所属马步官军六万,会讨龙州等地。皇上的意思是明确的,你赵宗寿亲自来见,说明陈茂已死,则“宥其罪”,宽大处理,若诈遣人来,则进兵讨之。最后,赵宗寿到京,说明常茂确实已死,朱元璋才作罢。
那么,常茂死了吗?估计没有。我从网上看到过一个广西常氏族谱的考证。常茂不仅没死,而且子嗣众多,跑到偏远之地,隐居起来了。这个说法,有点道理。常茂“死”前一年,朱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胡惟庸一案的牵连,李善长并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是什么人?淮西首领,建国功臣,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而且也有免死铁券,这样的人都能全家被杀,贬置龙州的常茂自然胆战心惊,因为朱元璋对他的结论是“诱合诸蛮,肆为不道”,这还了得?于是,常茂感到大势不妙,做出了诈死的决定,并故意通过政敌赵宗寿之口传到京都,以让皇上确信。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常茂诈死的说法终于传到皇上耳中。此时,赵宗寿可能也发现上当了,常茂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法交待啊,所以只能“屡诏不至”。直至朱元璋下诏讨伐,赵宗寿才不得不“伏罪来朝,乞罢兵勿征”。这时候,即使他知道了常茂诈死的事实,也必须硬着头皮制造常茂已死的假象。但上奏常茂已死、后又屡诏不至的事实说明,赵宗寿心中是有鬼的。正是在这种境地之下,常茂只能做出离开龙州的人生重大决定。
明史说,洪武二十五年,即常茂“诈死”第二年,朱元璋封常遇春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圣旨中说“惟惜殁后无嗣,承袭仍须有人。兹遵兄终及弟之例制,封尔升为开国公”。按此说法,本来是应该封常茂的儿子的,可惜他没后人,只好封了他的弟弟。据信,常茂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怎么就“无嗣”了呢?
有一种说法,比较有合理性。常茂“诈死”跑路之后,常茂和冯氏夫人经过周密安排,根据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常茂自己跑了,也妥善安排了冯氏夫人和儿子们,朱元璋杀人如麻的做派,肯定让他们极有顾虑,因此,隐姓埋名、人间消失是最好的办法。再说,他们也有这样的条件。比如,洪武二十四年,开平王常遇春之妻蓝氏夫人还在世,她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施以援手。其时,舅老爷凉国公蓝玉还在位(蓝玉案发生在一年之后),有职有权,他完全可以帮助其外甥和其儿子解围。依此观点的人,推测是大舅公蓝玉安排了常茂的儿子们去了山西从军,等待机会东山再起。但是,一年后,蓝玉自己也出事了,而且株连了一万五千人之多,史称“蓝狱”。在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常茂的儿子们,谁还有胆出头露面?彻底人间消失,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至于常茂本人,有一个说法是,洪武二十四年,常茂带着小妾李氏夫人逃了,逃至广西恭城县五排瑶(今恭城县观音乡白竹铺村)深山中隐居,数年后迁至常家村(今恭城县栗木镇常家村)定居,李氏生四子,长子常智、次子常慧、三子常贤、四子常良。常茂卒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终年5 8岁,葬于栗木镇大合村,为防日后不测,采取深葬不修坟形,谨置白石一块为记。弘治年间,国家太平,年景颇佳,明孝宗朱佑樘,对开国元勋子孙被贬谪者,沦为庶民,“寸禄不享,实感不忍”,于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八日下诏,复用功臣后裔。常茂子孙尚有余悸,不愿受禄封号而辞谢。
1989年夏,经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普查考证确认,常茂墓为文物点,并发文通知,明文规定加以保护。此墓可不可信,也只有随意了。因为,各地为争名人之后,发生过五花八门的举止。不足为凭。
常遇春次子常升,也不知所终,几成历史之谜。明史说:“改封开国公,数出练军,加太子太保。升之没,《实录》不载。其他书纪传谓,建文末,升及魏国公辉祖力战浦子口,死于永乐初。或谓升洪武中坐蓝玉党,有告其聚兵三山者,诛死”。也就是说,常升之死,正史没有提及。其他的传纪,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朱棣靖难之役,常升和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率兵力战浦口而死。另一是说,他卷入了蓝王案而被杀,毕竟,蓝玉是他亲舅舅,关系不一般。我的判断,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史说常升之子继祖,“永乐元年迁云南之临安卫,时甫七岁”。永乐初年,一个七岁的小孩子,随母亲被贬云南,显然是流放的性质,这恐怕与其父抵抗朱棣“靖难”有关。此时的常升,任职锦衣卫指挥,同时又是建文帝的国舅爷,为保护应天府(南京),力阻燕王之兵,最后孤身冲入敌阵死战。至于蓝玉案牵连之说,则实不可信。因为涉及蓝玉案之人,有名有姓者众多,明史都有确切的说法,共“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以常升之开国公的显赫身份,那是断不可能刻意遗漏的。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朱祐樘下诏优待“太庙配享诸功臣”的后代,常升的重孙常复被从云南召回,出任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闲职),其后代世袭怀远侯,沿袭至明末。
常遇春三子常森的下落也是一个谜,正史没有说法。
据说,南京被围之时,常升和常森都有后事的安排。比如,常升便将大儿子继宗送往怀远避难,二儿子继祖及胡氏夫人兵变战后则被流放云南临安。常森则想得更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逃亡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他与吴氏夫人及两个儿子常刚、常强趁乱北逃山西,后来在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定居。
据说,今天米脂县的常氏家族,即为常森的后裔。自明永乐年间迁至米脂以来,常氏家族历28世,在陕北的黄土地上生活了600余年。野史称,常森隐居米脂后,改名“常僧”,在永和寺做道士。今米脂县忠武堂(据常遇春谥号而来)常氏家族则是其长子刚、次子强的后裔。即便是身居陕北,常森仍对朱棣心存忌惮。他将落户米脂的长子常刚列为七甲、次子常强列为十甲,这便有了米脂常氏的七甲、十甲之别。
其中原因,也有着几种说法:一是传说朱棣曾派人到陕北追查常遇春后人,分甲一方面可以表明米脂常氏在此地落户已久,另一方面说明两甲常氏关系疏远,这就可以避免灭族的危险;二是说过去常氏人口较少且居住集中,分甲后可以确定同姓通婚的界限;三是说刚、强兄弟关系不睦,才造成了“一门分两甲”的局面。
常森去世之后,葬在陈家岔火神庙山上。其子常刚、常强二人则在定居的常石畔开荒种田,繁衍后代。今永和寺东南160米处,可能就是米脂忠武堂常氏最早的祖坟。当地老人讲,解放前后,常氏祖坟不光有墓群,周围还有十余根残存的石桩,占地30余亩。其中第二排墓前立有一方高15米、宽08米的石碑,遗憾是石碑为砂岩制成,加之年代久远,碑文已法辨识。常氏族人推断这是常刚、常强的坟地。米脂当地俗语中有“常一千,艾八百,高杜各占半道街”的说法,也是米脂四大名门望族最真实的写照。过去的米脂城中,不论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威望,常氏绝对是第一大姓。如今,米脂的忠武堂常氏家族遍布全县,总人口超过四万,占米脂全县人口的16%。
看来,常森一脉最为兴旺发达。倘若常遇春地下有灵,足可宽慰了。
侯君集和蓝玉两个人分别是唐朝和明朝开国元勋,足智多谋,屡立战功。级别上,侯君集是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封陈国公,参政议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蓝玉官至大将军,凉国公,光禄大夫,出将入相,侯君集的地位高于蓝玉。两个人都因居功自傲,参与谋反被杀。如果论军事才能,大将军蓝玉更胜一筹。
侯君集是陕西人,自古关西出良将,侯君集追随李世民打天下,屡立战功,在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侯君集曾积极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投桃报礼,侯君集平步青云,官位不断上升,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潞国公,在朝中参政议政,成为国家重臣。侯君集人品一般,跟军神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谋反。
侯君集久经沙场,谋略出众。唐初,吐谷浑(公元313一公元663年)屡次犯境,贞观八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开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候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等人五路大军征讨一。侯君集足智多谋,给李靖献上趁敌人没反应过来,长驱直入消灭敌人的办法,被李靖采纳,果然出奇制胜。
侯君集战功卓越,改封陈国公,吏部尚书,光禄大夫。西域高昌国是汉军垦田兵土后裔建立的国家,国王菊文泰认为唐朝相距遥远,中间又隔着两千里的流沙,不会把他怎么样,和西突厥关糸密切。李世民以高昌国不来朝贡为由,派侯君集率兵征讨。走到半路上,菊之泰病死,诸将主张趁他们下葬时倒袭。侯君集认为天朝大军前来兴师问罪,偷袭胜之不武,主张凭借唐军精良装备,打一场堂堂之仗,果然,迫使高昌国投降。
侯君集居功自傲贪财,侵吞战利品被告发,李世民给他毁过自新的机会。ꪦ侯君集知过不改,心生反意。李世民知道他要造反,还把侯君集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希望能感化他。侯君集鬼迷心窍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子中,被籍没家产,爵位,斩首示众,家属发配到岭南。
大将军蓝玉是常愚春的小舅子,朱标太子妃的亲娘舅,算是皇亲国戚。蓝玉是常玉春帐下的先锋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后来又随徐达,傅友德,冯胜等人东征西讨,战功无数。当徐达,常愚春等名将凋榭后,蓝玉成为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将军蓝玉率十五万大军出大宁,庆州,抄近路,昼夜兼程,直奔捕鱼儿海(呼伦湖),一战消灭北元军队主力,俘虏七万七千多人,牛羊十多万头,一战封神。朱元璋闻讯大喜,把蓝玉比作古代名将卫青和李靖。
大将军蓝玉一介武夫,居功自傲,私幸元妃,攻关入境,私养庄奴,养子,打前来调查的御史,洒宴上,敢顶撞皇帝,把自己送上绝路。洪武26年,锦衣卫蒋御史告其谋反。朱元璋下令将其剥皮实草,传示各地,夷灭三族。受株连官员一万五千多人被杀。“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为什么说蓝玉的军事能力比侯君集历害呢?这可以从二个人独立指挥作战的战果可以看出来。侯君集指挥大军灭了高昌国,唐初军事力量正在上升时期,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高昌国是城邦国家,仅一座孤城而矣,根本没几个兵,西突厥人听说唐军到了,西逃千余里。侯君集灭高昌国,除了距离远,后勤不便外,在战场上没有一点难度。
蓝玉捕鱼儿海一战,面对的是十多万能征惯战的蒙古骑兵,兵力上没有多少优势。一战俘虏七万七千多人,兵甲无数,牛马羊十多万头,作战非常生猛。洪武七年,蓝玉带兵兴和(张北)之战,重创北元军队,俘获高级官员数十人。所以,从二人独立指挥作战的战果来看,明朝大将军蓝玉比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厉害。
云南人自称南京人,是明代江苏向云南移民定边民众的后裔
1从南京向云南移民,是明初云南问题的解决方略
“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南京来”发生在明朝。明朝是云南历史的转折点,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1368年正月,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正式建立明朝。中原虽已平定,但云南地区仍然拥戴元宗室,誓死与明朝抗衡。初期,朱元璋认为云南偏远,不便用兵,试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对云南招降屡遭失败,朱元璋只好决议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当年九月,30万兵马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洪武十五年正月,也就是出征5个月后,攻破昆明城,又过了3个月(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攻破大理城。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云南平定后,明朝政府试图把大一统的中原行政体系应用于云南的治理。但是云南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巨大的差异。云南土司和边地蛮族占绝对优势,各蛮族有各自的世袭土司领袖,彼此吞并,不断开疆拓地,已经形成众多小国。如果明帝国不能满足土司的独立要求,并派驻官员,征收税赋,往往明军一过,当地野蛮人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杀害官员,掠夺人口。这样,内地的管理制度无法应用于云南地区。
所以,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首先,大量撤县并州,例如把现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大部地区划给四川来管理,把现在曲靖市东部地区划给贵州来管理。经过调整,云南的行政版图大为收缩,管理的压力也就大为减小了;对行政版图进行调整后,接下来就实施了“土流并治”的方案。这里的“土”指元朝所任命的土司、土官和土弁 ,而“流”指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其性质与内地一致;第三就是改变云南人口结构,“移民实滇,开发生产”。这就是明朝大规模移民入滇的历史背景。
2军事移民与军屯,移民实边
云南和中原大地相隔数千里,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古代,迁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性质上看,入滇的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移民、罪徒移民和民间自发式移民。
军事移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移民策略。事实上,自洪武十四年明朝发兵南征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洪武初年到洪武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朝廷共实施了两批军事移民。第一批就是平定云南战事结束后,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批发生在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各族反抗以及征伐麓川(今瑞丽一带)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
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以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如此强大的军阵仍然不足以平息各地民族的反抗。与此同时,守军将士的粮库出现了亏空。统帅沐英非常机智,很快发现云南地广人稀,土地十分富饶,只是缺少会耕种的人而已,如果能有一批人来专门种粮,就不用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运粮来了。1386年,他将这个想法写成奏书,呈递给朝廷。朱元璋阅后大喜,急忙召傅友德入京准备征兵事宜。1387年,朱元璋派人前往四川购买健壮耕牛万头。这样,从北路而下,士兵赶着耕牛浩浩荡荡地前往云南了。这批士兵的主要任务除了打仗,还要拉着牛耕田种地,这就是著名的“屯种听征”。明朝在洪武年间数次向云南所派遣的军队,总人数达15万之多。因为军事征伐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移民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尤以中原、江南籍为众。明朝中后期,朝廷对云南的军事移民逐渐减少,除了“三征麓川”和万历年间的反缅甸洞吾王朝侵西战役外,便无大规模军事征调活动。
这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杨姓家族的族谱,最近一次修订时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家谱记录了自洪武初年定居施甸的杨氏男性祖先世系情况。杨姓后人认为,他们于明初从应天府迁移至此,最初的迁移目的是保卫祖国的边疆。
3所以这些云南南京人,是明朝英雄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郑和是太监吗?他怎么会有后代?
本文2023-10-23 10:44: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2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