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皇太极家谱,第1张

清朝家谱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清穆宗

同治皇帝载淳

清穆宗,名爱新觉罗· 载淳(公元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19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谥号为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7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只有6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一年的十月,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满八位大臣专权,和恭亲王奕炘合谋发动辛酉政变,乘 皇室从热河回北京之机,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慈禧任奕炘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实行借洋兵剿逆的政策,先后镇 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延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 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 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同治的荒*程度比他父亲咸丰还要厉害。他有许多后 妃,却还要常常带了两个心腹太监,换上平民服装,偷偷溜出皇宫,到京师的南城娼妓区去寻花问柳,夜间不回皇宫。据说,时间一长,染上了梅毒,病倒了。起初 只觉得浑身发烧,口渴,腰疼,小便不畅。太医摸不透是什么病,只当普通的感冒来治。一连几天,烧热不退。又便秘,颈项、肓背、腰部等处发出紫红斑块。到公 元1874年11月,头部、脸面上都出现紫色发亮的斑块,左边脸颊上的斑块被抓破,渗出血水,又颊肿得厉害,上下嘴唇都朝外鼓着,腰部化脓,很远就能闻到 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慈禧太后怕同治从镜子里见自己的尊容会受惊,便命太监将养心殿内所有的镜子都收藏起来,不便挪动的穿衣镜等,用红缎蒙上。同治命人拿 镜子,皇后等人也以病人不宜照照子为理由劝阻。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言,宫中对于同治患梅毒之事多方掩饰,只说是出天花。一天,同治的皇后去养心殿探病,并向他诉说慈禧太后又为细微小事责骂她,还失声 哭泣起来。慈禧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并设下了监视的耳目。这天,慈禧听说皇后去探视皇帝,便亲自到养心殿东暖阁外偷听他俩的谈话。她听到皇后在诉说她 的不是,就怒气冲冲地闯了进去,一把抓住皇后的头发,举手就打,并且叫内廷太监准备棍杖,要严厉责罚皇后。同治见状,被吓得昏厥了过去,慈禧这才没有对皇 后用刑。同治的病势却从此越来越重,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死于养心殿东暖阁。

同治死后的庙号为穆宗毅皇帝,史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光绪皇帝载湉

清德宗,名爱新觉罗· 载湉(公元1871-1908年),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寰的儿子,慈禧太后外甥。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第九帝,在位34年,病死(另一说是 被慈禧或袁世凯毒死),终年38岁。葬于崇陵(今河北省易县西50里),谥号为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光绪帝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当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已有身孕。慈禧担心阿鲁特氏日后如生下个儿子,将会威胁她的地位,便下令断绝阿鲁特氏的饮食。只得依靠母家送来的一些食物 维持生命。阿鲁特氏暗暗写了一张纸条传到母家,问她父亲该怎么办。她父亲写到“皇后圣明”四个字,意思是别人都没有办法救你,只有你自己决定了。阿鲁特氏 绝望,于公元1875年2月20日深夜三更时分吞金自杀。

对于慈禧的决定,许多大臣极力反对,御史吴可读更实行“尸谏”。他事先吞服了生雅片,然后去见慈禧。他头也不磕,大声说:“你知道载湉并不是嫡派的继 位人,所以选择他,只不过因为他是你妹妹的儿子,使你可以继续听政,掌握大权。臣下都反对你这样做。先皇(同治)的同胞兄弟溥伦亲王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 今天我斗胆讲了这些话,你一定会用苦刑折磨我。可是我已经吞下了生雅片,马上就要死了。我临死之前,一定要让你明白,你选择载湉继承先皇,实在为天下人所 共恨!”说完,他就跑到同治墓前倒地死去。慈禧不为所动,于公元1874年12月乙亥日立载湉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继位后,由慈禧专权。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中国运兵船,并攻击驻牙山清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年轻的光绪皇帝眼见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耻辱,“不甘作亡国之君”,一心想有所作为。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准备进行资本主义 改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光绪皇帝下诏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变 法图强。光绪发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诏令,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把 希望寄托在统辖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身上,派谭嗣同深夜去见袁世凯,要他发动兵谏,协助光绪推行新政。袁世凯也表示坚决忠于皇上,一定照办。但谭嗣同走 后,他便去向荣禄告密。慈禧因颐和园得到荣禄密报,立刻返回紫禁城。光绪料到事情败露,急忙派人送信要康有为等人赶快逃命,他自己被慈禧带到议政堂,被迫 写了退位诏书,将政权全部交给了慈禧,然后被关进了南海中的瀛台,也就是荷花池中央一座四开间的平房中,断绝了和外边的一切接触,他最知已的珍妃也被慈禧 关押在别处。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人被杀,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因变法历时仅一百零三天,又称为百日维新。

光绪被囚于瀛台,由慈禧的四名亲信太监监视着。他或者坐在露台,双手抱膝,愁思哀伤,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苦想。在太监的监视比较松懈时,就偷偷地记日 记。这样差不多被关押了整整两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匈 等八国联军入侵。在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光绪被慈禧带着逃亡西安。临时前,慈禧命总管太监李莲英硬将珍妃推入东华门内的一口井内。在逃亡中慈禧下令剿杀义 和团运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岁次辛丑,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 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光绪又被慈禧带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 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 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 “我不能死在他之前!”当天(癸酉日),即21日就命令光绪的饮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据说是慈禧令太 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 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 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 一年已病入骨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好了,就这些,希望您能满意)

有的。

1、明朝皇室后裔:朱镕基

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

关于岷藩家族,刘佑平先生的《中华姓氏通书·朱姓》中有如下记载:岷藩开基始于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

洪武二十八年(1399年)朝廷实行削藩政策,岷王朱因被西平侯汰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远徙福建漳州。

朱棣称帝后,他恢复爵位,回到云南,但此后又在永乐六年(1408年)被削除护卫、官属。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令朱自云南北迁至湖南武冈。

1450年朱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

2、清朝皇室后裔

爱新觉罗·嫮生(1941—),日本国籍,华裔日本人,爱新觉罗·溥杰的次女,现居于日本,育有五名子女。其父溥杰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1929年留学日本,在1937年与日本皇族亲戚嵯峨家的女儿嵯峨浩结婚。

扩展资料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

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

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

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

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

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

人民网-揭秘朱镕基的传奇身世:朱元璋直系后裔2

-爱新觉罗·嫮生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0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封为贝子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布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都是,爱新觉罗恒钺擅长书法与戏剧创作。

毓钺先生,1956年生于北京,原名爱新觉罗·恒钺,恭亲王的嫡系后裔。幼年受到良好的文艺教育,擅长楷书、行书以及草书,其书法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佼佼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的毓钺先生,对于清史有着多年的研究,特别是对和珅更是了如指掌,曾经为纪连海先生的《历史上的和珅》作序。爱好戏剧创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之一,现任中国剧协《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主任。他的作品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并深谙戏剧文学要义。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满族,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生于北京清皇室醇亲王府。爱新觉罗氏。其父醇亲王载沣是光绪帝载湉之五弟,为清末监国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为其胞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1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溥仪、溥杰及其亲属,鼓励他们为祖国做出贡献。溥杰十分感激,在诗中写道:"今朝灿灿红旗下,新旧河山迥不同",真诚表示"矢当珍此桑榆景,尽我余龄觅寸阴"。果由一封建皇帝转变为人民政权最高立法机关成员。他不仅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而且将多年的积蓄捐献给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受到社会称赞。 溥杰自幼精习书法、诗词,具有坚实雄厚的诗、书功力,是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为海内外所珍藏。他将自己的书法经验总结为:"腕头力气刚浑劲,纸上临摹守碎离。心正自然丰笔韵,形拘自得趋丰姿。"在书界可谓自成一家之言。由于他身世独特,有感而发,感情真挚,意境求新,他的诗词也很有特点。著有《溥杰诗词选》传世。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内大街36号的满福楼的招牌三字亦是其题字。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任,宣统帝溥仪之弟。现在世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现在世 爱新觉罗·毓宜,又名金婉如。女,满族。1922年生,清庆亲王奕劻之曾孙女,载振之孙女,东北奉系将领张作相之五儿媳。现为天津市文史馆书画组成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爱新觉罗·恒山 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爱新觉罗·启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金溥聪 本名爱新觉罗·溥聪,台湾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中央秘书长。 爱新觉罗·启星 女,满族,北京人,演员,中国**家协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北京**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拍摄《康定情歌》、《濠情岁月》、《寻找刘三姐》等十几部**作品,荣获第二届澳门国际**节最佳新人奖,第六届中美**节“金天使”年度杰出新秀奖,首届澳门国际**节最佳女主角提名奖,第十二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新人奖。 爱新觉罗·恒莹,又名熙莹,男,满族,1955年1月生,长春市人,中国***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1978年起任物理课和计算机课教师。1985年评聘为讲师,1992年评聘为副教授,1998年评聘为教授。1982年起历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计算中心(电教中心)主任、基础课部副主任,1988年任教务处处长,1994年任副校长,1998年任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2000年5月任长春工程学院副院长,2006年1月任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现协助校长主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工作。

爱新觉罗·永恩是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烈亲王代善五世孙,和硕康亲王崇安之子。他的重要事迹包括:

1 雍正十二年(1734年)四月,被封为多罗贝勒。

2 乾隆十八年(1753年)五月,袭封和硕康亲王。

3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因和硕礼烈亲王代善的后代和硕礼亲王世铎“著酗酒生事”,被革去爵位,永恩被晋封为和硕礼亲王。

4 嘉庆十年(1805年)三月十五日薨,享年79岁,谥号为恭。他的儿子爱新觉罗·昭梿承袭爵位。

以上就是关于爱新觉罗·永恩的重要事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礼亲王,顺治五年,薨,追谥“烈”。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第七子,顺治六年,袭礼亲王。顺治八年,世祖亲政,改封号曰巽亲王。顺治九年二月,薨,谥曰“简”。

巽亲王;满达海长子。顺治九年,袭巽亲王位。顺治十六年降爵为贝勒。康熙四年,薨,谥曰“怀愍”。

康亲王杰书,代善八子祜塞三子。顺治十六年冬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三十六年卒。乾隆四十三年,后裔仍追复礼亲王原号。谥“良”。

康亲王椿泰,杰书五子。康熙三十六年,袭爵,康熙四十八年,薨,谥曰“悼”。

康亲王崇安,椿泰子。康熙四十八年,袭爵。雍正十一年,薨,谥曰“修”。

康亲王巴尔图,杰书四子。雍正十二年,袭爵。乾隆十八年,薨,年八十,谥曰“简”。

礼亲王永恩,崇安次子。乾隆十八年,袭爵。乾隆四十三年,复号礼亲王。嘉庆十年,薨,谥曰“恭”。

礼亲王昭梿,永恩子。嘉庆十年,袭爵。嘉庆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滥用非刑,夺爵,圈禁。

礼亲王麟趾,昭梿从弟,崇安子永諲子。嘉庆二十二年,袭爵。道光元年,薨,年六十六,谥曰“安”。

礼亲王全龄,麟趾长孙,锡春子。道光元年,袭爵。道光三十年,薨,年三十四,谥曰“和”。

礼亲王世铎,全龄三子,道光三十年,袭爵。民国四年,薨,年六十八,谥曰“恪”。

礼亲王诚厚,世铎长子。民国二年(1913年),袭爵。民国六年(1917年),薨,年五十三,谥曰敦。

礼亲王诚堃,民国六年(1917年),袭爵。

礼亲王濬铭,民国十八年(1929年),袭爵。

追封和硕礼亲王永諲:崇安之子,永恩之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追封和硕礼亲王锡春:麟趾之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璘: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简惠亲王德塞:济度三子,后追封。

简亲王喇布:济度二子,后追封革爵。

简修亲王雅布:济度五子,后追封。

简亲王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后追封革爵。

简亲王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后追封革爵。

简亲王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后追封亲王。

简亲王傅喇塔:费扬武四子,后追封亲王。

简亲王福存:傅喇塔子,后追封亲王 。

简仪亲王德沛:福存子,袭亲王。

简亲王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后追封和硕简亲王

简亲王巴赛:巴尔堪子,后追封和硕简亲王

简亲王奇阿通:巴赛子,袭亲王。

简亲王丰讷亨:奇阿通长子,袭亲王。

郑亲王积哈纳:丰讷亨子,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郑亲王原号。

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积哈纳子,袭亲王。

郑亲王端华:乌尔恭阿子,袭亲王位。(后革爵)。

郑亲王经讷亨:奇阿通二子,后追封和硕郑亲王。

郑亲王伊丰额:经讷亨子,后追封和硕郑亲王。

郑亲王西朗阿:伊丰额子,后追封和硕郑亲王。

郑亲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郑亲王松德:积哈纳子,后追封和硕郑亲王。

郑顺亲王庆至:松德子,袭亲王位。

郑恪亲王凯泰:庆至子,袭亲王位。

郑亲王昭煦:凯泰子,袭亲王位。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崇德元年,晋封睿亲王。谥忠,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顺治帝追论谋逆罪削爵;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睿亲王多尔博;多尔衮的嗣子,多尔衮弟豫亲王多铎第五子。顺治七年,袭封睿亲王,康熙十一年卒。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赐复封睿亲王。 :

睿亲王苏尔发;多尔博次子,康熙四十年四月初五日卒,年三十八。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

睿亲王塞勒;苏尔发长子,雍正七年五月十四日卒,年五十。 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

睿亲王功宜布:塞勒第五子,乾隆十一年卒,谥恪勤。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为信恪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为睿恪勤亲王。

睿亲王如松:功宜布第三子,追封和硕睿亲王。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薨,年三十四。谥恪。

睿亲王淳颖:如松第三子,嘉庆五年十一月卒,年四十。谥曰恭。

睿亲王宝恩:淳颖长子。嘉庆六年,袭睿亲王,嘉庆七年,袭爵一年半后就去世了。谥曰慎。

睿亲王端恩,淳颖第四子,嘉庆七年,袭睿亲王。道光六年卒。谥勤。

睿亲王仁寿:端恩之子,道光六年,袭睿亲王,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五。谥僖。

睿亲王德长:仁寿第三子。同治四年,袭睿亲王, 光绪二年卒。谥悫。

睿亲王魁斌:德长第四子。光绪二年,袭睿亲王。

睿亲王中铨;魁斌子。民国四年(1915)袭睿亲王。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封豫亲王,谥通。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复封豫亲王,即豫通亲王,诏配享太庙。

信郡王多尼;多铎次子,顺治六年,袭豫亲王爵;八年,改封信亲王。顺治十八年薨,年二十六。(追封豫宣和亲王)。

信郡王鄂紥;多尼次子,袭信郡王;(追封豫亲王)。

信郡王董额;多铎第七子,袭信郡王;(追封豫亲王)。

信悫郡王德昭;鄂紥第五子,康熙四十五年袭信郡王,(追封豫悫亲王)。

信恪郡王如松;功宜布第三子,先袭信恪郡王,后追封睿恪亲王。

豫良亲王修龄;德昭第十五子,乾隆四十三年,复袭豫亲王。乾隆五十二年卒。谥良。

已革豫亲王裕丰;修龄长子,乾隆五十二年袭豫亲王。嘉庆十八年夺爵。

已革豫亲王裕兴;修龄次子,嘉庆十八年袭豫亲王。后夺爵,幽禁。

豫厚亲王裕全;修龄第五子,嘉庆二十五年袭豫亲王。道光二十年卒。谥厚。

豫慎亲王义道;裕全次子。道光二十年袭豫亲王。历内大臣、左宗正。同治七年卒。谥慎。

豫诚亲王本格;义道长子。同治七年袭豫亲王。亦历内大臣、左宗正。德宗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光绪二十四年卒。谥诚。

豫亲王懋林,本格之嗣子。光绪二十四年袭豫亲王。

豫亲王端镇,懋林子,民国二年袭豫亲王。 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封贝勒,天聪六年六月晋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四月晋肃亲王,世袭亲王,顺治八年正月,以无辜被害,追封肃亲王,十三年追谥“武”,乾隆四十三年,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

显懿亲王富绶:豪格第四子。顺治八年袭亲王,改封号曰“显”,康熙八年薨,谥“悫”。

显密亲王丹臻:富绶第四子。康熙九年袭显亲王,四十一年薨,谥“密”。

显谨亲王衍潢:丹臻第六子。康熙四十一年袭显亲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谥“慎”。

肃勤亲王蕴著:富绶之孙,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第三子。康熙四十七年袭三等奉国将军,乾隆三十七年袭显亲王,四十三年复始封之号“肃”,寻薨,谥“勤”。

肃恭亲王永锡:丹臻孙,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袭肃亲王,道光元年薨,谥“恭”。

肃慎亲王敬敏:永锡第一子。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道光元年袭肃亲王,咸丰二年薨,谥“慎”。

肃恪亲王华丰:敬敏第三子。道光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九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咸丰三年袭肃亲王,同治八年薨,谥“恪”

肃良亲王隆懃:华丰第三子。同治元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九年袭肃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良”。

肃忠亲王善耆:隆勤第一子。光绪十二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四年袭肃亲王,宣统帝逊位后薨,谥“忠”。

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

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 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皇帝皇太极五子,封为和硕承泽亲王。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五,薨。清朝康熙十一年八月,追谥裕。

庄靖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袭亲王爵,改号为庄亲王。雍正元年,薨,年七十四,諡曰靖。

庄恪亲王允禄:圣祖仁皇帝玄烨十六子。雍正元年,袭庄亲王。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廿一,薨,年七十三。谥曰恪。

追封庄亲王弘普:允禄次子。追封庄亲王。

庄慎亲王永瑺:弘普长子。乾隆三十二年,袭庄亲王。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薨,年五十一,谥曰慎。

庄襄亲王绵课:弘普次子永珂子。乾隆五十三年,袭庄亲王。道光二年,降郡王。道光四年,复亲王。道光六年,薨,谥曰襄。

已革庄亲王奕镈:绵课十三子。道光六年七月,袭庄亲王。后降为郡王。道光十一年,复亲王。道光十八年,削王爵,发配黑龙江。咸丰十年(1860年),卒,年四十七。

庄勤亲王绵护:允禄八子弘曧子长子永蕃子,绵课从弟。道光十八年,袭庄亲王。道光二十一年,薨,年五十九,谥曰勤。

庄质亲王绵哗:永蕃子,绵护弟。道光二十二年,袭庄亲王。道光二十五年,薨,谥曰质。

庄厚亲王奕仁:绵哗子。道光二十六年,袭庄亲王。同治十三年,薨,谥曰厚。

已革庄亲王载勋:奕仁次子。光绪元年袭庄亲王。光绪二十七年,革爵,赐自尽。

庄恭亲王载功:奕仁四子。光绪二十八年,袭庄亲王。民国四年,薨,谥曰恭。

庄亲王溥绪:载功子。民国五年袭庄亲王。民国二十二年,薨。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衍僖介郡王罗洛浑,岳托长子,1639年袭爵。

平比郡王罗科铎,罗洛浑之子,1648年袭爵。顺治八年,改封号为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讷尔图,1683袭爵,1687削爵。

平悼郡王讷尔福,罗科铎之子,纳尔图之弟,纳尔图削爵后袭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讷尔苏,纳尔福之子,1701年袭平郡王,1726年削爵。

平敏郡王福彭,纳尔苏之子,纳尔苏削爵后袭平郡王。

平僖郡王庆明,福彭之子,1726年袭平郡王。

克勤良郡王庆恒, 纳尔苏之孙,1750年袭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复号克勤郡王。

克勤庄郡王雅朗阿,纳尔图之孙,纳清额之子,1780年袭克勤郡王。

已革克勤郡王恒谨,雅朗阿之子,1795年袭克勤郡王,1799削爵。

克勤简郡王尚格,雅朗阿之孙,恒元之子,恒谨削爵后袭克勤郡王,1833年削爵。

克勤恪郡王承硕,尚格之子,1833年袭克勤郡王。

克勤敏郡王庆惠,承硕之子,1842年袭克勤郡王。

克勤诚郡王晋祺, 庆惠之子,1861年袭克勤郡王。

克勤顺郡王崧杰,晋祺之子,1900年袭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晏森,崧杰之子,1910年袭克勤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袭多罗顺承恭惠郡王,顺治五年(1648) 受封顺承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勒克德浑子,袭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多罗顺承郡王勒尔贝——勒尔锦长子,袭多罗顺承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扬奇——勒尔锦二子,袭多罗顺承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充保:勒尔锦三子,袭多罗顺承郡王

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多罗顺承忠郡王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和硕顺承亲王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多罗顺承恪郡王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多罗顺承恭郡王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多罗顺承慎郡王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多罗顺承简郡王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多罗顺承勤郡王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多罗顺承敏郡王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多罗顺承质郡王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怡贤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世袭。

怡僖亲王弘晓:胤祥七子。雍正八年,袭怡亲王。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僖”。

怡恭亲王永琅:弘晓次子。乾隆四十三年,袭怡亲王。嘉庆四年,薨,谥,曰“恭”。

追封怡亲王绵标:永琅二子。乾隆五十五年,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嘉庆四年,卒。嘉庆五年,追封为怡亲王。

怡恪亲王奕勋:绵标长子。嘉庆四年,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三年,薨,谥曰“恪”。

怡亲王载坊:奕勋长子。嘉庆二十四年,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五年,薨。

怡亲王载垣:奕勋二子。道光五年,袭怡亲王。咸丰十一年,赐自尽。黜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追封怡亲王永福:胤祥四子宁良郡王弘晈二子。同治三年,追封怡亲王。

追封怡亲王绵誉:永福四子。同治三年,追封怡亲王。

追封怡亲王奕格:绵誉三子。道光二十四年,袭固山贝子。咸丰八年,卒。同治三年,追封怡亲王。

怡端亲王载敦:奕格二子。同治三年,恢复怡亲王世爵,由载敦继袭,同时追封先祖永福、绵誉、奕格为怡亲王。光绪十六年,薨,谥曰“端”。

已革怡亲王溥静:载敦长子。光绪十七年,袭怡亲王。光绪二十六年,薨。光绪二十八年七月,追夺爵。

怡亲王毓麒:载敦二子溥耀长子。光绪二十八年,袭怡亲王。民国三十七年九月,薨,年四十八。

宁良郡王弘晈;允祥三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谥曰“良”。 恭忠亲王奕欣:宣宗成皇帝旻宁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封恭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薨,谥曰忠。

恭贤亲王溥伟:奕欣孙,载滢长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恭亲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薨,谥曰贤。

恭亲王毓嶦:溥伟七子。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袭恭亲王。

果敏郡王载澄,奕欣长子,初封奉恩辅国公,1868年进贝勒,1872年加郡王衔,谥号果敏。 醇亲王奕譞:道光七子,光绪帝生父,溥仪之祖父。咸丰元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加亲王衔。十一年,晋封醇亲王。十二年,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卒,世袭。

醇亲王载沣,奕譞五子,袭封醇亲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光绪三十四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 庆僖亲王永璘:乾隆幼子,乾隆五十四年,封贝勒。嘉庆四年,封惠郡王,寻改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进庆亲王。嘉庆二十五年三月,薨,谥曰僖。

庆良郡王绵愍:永璘三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袭庆郡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薨,年四十,谥曰良。

已革庆郡王奕彩:绵愍养子,父为仪慎亲王永璇子仪顺郡王绵志。道光十六年(1836年),袭庆郡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革爵归宗。

追封:贝子绵悌 永璘五子,1852年追封

庆密亲王奕劻:绵悌养子。庆僖亲王永璘孙,辅国公绵性长子。咸丰二年(1852年)正月封贝子。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进贝勒。光绪二十年(1894年),袭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获世袭罔替。民国六年(1917年),薨,谥曰密。

庆贞亲王载振:奕劻长子。民国六年(1917年),袭庆亲王。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薨,谥曰贞。

清朝亲王、郡王一览表

按时间顺序

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皇长子: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二子。顺治十年追封。

宣献郡王斋堪:景祖三子。顺治十年追封。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三子。初为贝勒,顺治十年追封。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四子,太祖同母弟。顺治十年五月追封。

郑亲王济尔哈朗:显祖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

简亲王济度: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封,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后裔仍追复郑亲王原号。

敏郡王勒度:济尔哈朗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二年卒。

礼亲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

饶余亲王阿巴泰:太祖七子,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康熙元年三月追封亲王。

英亲王阿济格:太祖十二子,顺治元年十月封,八年以罪赐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十四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死后封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追削封号,夺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罔替。

豫亲王多铎:太祖十五子,阿济格同母胞弟。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

敬谨亲王尼堪:太祖长子贝勒褚英之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崇德元年封成亲王,坐事降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袭。

颖亲王萨哈U: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谦郡王瓦克达:代善四子,顺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七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九年卒。

惠亲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镇国公,薨,追封。

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三子,顺治六年三月封,九年卒,十六年十月追降贝勒并夺爵。

安亲王岳乐:阿巴泰四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封,康熙二十八年卒,三十九年十二月追降郡王。

信郡王多尼:多铎子,顺治六年由袭爵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追封豫亲王。

衍禧郡王罗洛宏:岳托子,顺治元年十月由袭爵改封,三年卒。

顺承郡王勤克德浑:萨哈U子,顺治五年九月封,九年卒,世袭。

康亲王杰书:祜塞子,顺治十六年十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三十六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礼亲王原号。

僖郡王岳希:岳乐四子,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封,二十九年二月降贝子。

平郡王罗克铎:罗洛宏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二十一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克勤郡王原号。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三月坐事削爵,卒于狱中。八年正月追复原封,世袭。

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一年卒。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十三年卒。

显亲王富绶:豪格三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八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后裔仍追复肃亲王原号。

温郡王猛峨:豪格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康熙十三年卒。

庄亲王博果铎:硕塞长子,顺治十一年由袭爵改封,雍正元年薨。

裕亲王福全:世祖顺治二子,康熙六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荣亲王:董鄂妃之子,出生一百零六天后夭折,未命名。

恭亲王常宁:世祖五子,康熙十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

纯亲王隆禧:世祖七子,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十八年卒。

直郡王允|:圣祖康熙长子,三十七年三月封,四十七年十一月坐事削。雍正二年卒,赠贝子。

理亲王允i:康熙次子,原封皇太子,四十七年九月坐事废。雍正二年卒,追封亲王封号。

诚郡王允祉:康熙三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八年五月坐事夺。十年卒,赠郡王。

雍亲王胤G:康熙四子,即世宗雍正,四十八十一月年封。

恒亲王允祺:康熙五子,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十年卒。

淳亲王允佑:康熙七子,雍正元年四月封,八年卒。

廉亲王允T:康熙八子,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三年十二月坐事削。

敦郡王允(衤我):康熙十子,四十八年十月封,雍正二年四月坐事削。乾隆六年卒,赠贝子。

履亲王允:康熙十二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八年卒。

怡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世袭。

恂郡王允_:康熙十四子,乾隆十三年正月封,二十年卒。

愉郡王允(衤禺):康熙十五子,雍正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果亲王允礼:康熙十七子,雍正六年二月封,乾隆三年卒。

慎郡王允禧:康熙二十一子,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卒。

缄亲王允秘:康熙二十四子,雍正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八年卒。

宁郡王弘皎:允祥三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

泰郡王弘春:允_长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封,八月降贝子。

宝亲王弘历:世宗雍正四子,即清高宗乾隆。雍正十一年二月封。

和亲王弘昼:雍正五子,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

和亲王永璧:弘昼子,初封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十月晋封,三十七年卒。

定亲王永璜:乾隆长子,乾隆十五年三月追封。

履亲王永A:乾隆四子,允嗣后,原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卒,嘉庆四年三月追封亲

王。

循郡王永璋:乾隆三子,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卒,追封循郡王。

荣亲王永琪:乾隆五子,三十年十一月封,三十一年卒。

质亲王永:乾隆六子,五十四年十月封,五十五年卒。

哲亲王永琮:乾隆七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

仪亲王永璇:乾隆八子,嘉庆四年正月封,道光十二年卒。

成亲王永w:乾隆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道光三年卒。

嘉亲王J琰:乾隆十五子,即仁宗嘉庆,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

庆亲王永U:乾隆十七子,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封,寻卒。

定亲王绵恩:永璜二子,原袭郡王,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晋封,道光二年卒。

荣郡王绵亿:永琪子,原袭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二十年卒。

穆郡王:未命名,嘉庆长子,二岁寻卒,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

智亲王F宁:嘉庆次子,即宣宗道光,嘉庆十八年九月封。

敦亲王绵恺:嘉庆三子,二十五年七月封,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卒。

瑞亲王绵忻:嘉庆四子,二十四年正月封,道光八年七月卒。

惠亲王绵愉:嘉庆五子,道光十九年正月封,同治三年十二月卒。

定亲王奕绍:绵恩子,原袭贝勒,道光二年六月晋封,十六年卒。

庆郡王奕采:仪顺郡王绵志子过继永U,原袭贝勒,道光十六年九月晋封,二

十年十月坐事削。

庆亲王奕匡:永U六子绵性后,光绪十年十月进庆郡王,二十年懿旨进亲王,世袭。

隐志郡王奕纬:道光长子,咸丰元年晋封郡王。

顺郡王奕纲:道光次子,二岁卒,三十年正月追封。

慧质郡王奕继:道光三子。三岁卒。咸丰元年追封。

敦亲王奕:道光五子过继为绵恺后,初袭郡王,咸丰十年正月晋封,光绪十五年正月卒。

恭亲王奕欣:道光六子,三十年正月封,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卒,世袭。

醇亲王奕X:道光七子,光绪、溥仪之祖父。咸丰元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加亲王衔。十一年,晋封醇亲王。十二年,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卒,世袭。

钟郡王奕诒:道光八子,三十年正月封,同治七年十一月卒。

孚郡王奕M:道光第九子。三十年正月封。十一年亲王衔。光绪三年二月卒。

端郡王载漪:奕子,同治十年出嗣为奕志孙。原袭贝勒,光绪二十年正月晋封,二十六年十二月因纵义和团夺爵。

悯郡王:咸丰次子,生未命名逝,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追封。

相对历朝而言,清室异姓封王者数量的确少的可怜,但也绝不像公众想象的那般只有“三藩”,本朝生前获封王者共五人,薨后追赠者四人,起崇德迄嘉庆,合六朝四代记九名。

生前封王者

吴三桂:顺治元年五月封平西王,康熙元年晋封亲王。

孔有德:顺治六年五月封定南王。

耿忠明:顺治六年五月封靖南王。

尚可喜:顺治六年五月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正月晋封亲王。

孙可望: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封义王。

薨后赠王者

扬古利:崇德二年正月由超品公赠。

黄度芳:一等海澄公黄梧子,康熙十五年三月由袭爵赠。

傅恒:嘉庆元年五月由一等忠勇公追赠。

福康安:嘉庆元年五月由嘉勇忠锐贝子赠。

皇太极家谱

清朝家谱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