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解密:明朝的锦衣卫真是古代的007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明朝历史解密:明朝的锦衣卫真是古代的007吗?,第1张

现在一提到“锦衣卫”三字,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即映出流行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锦衣卫官员标准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从事着保卫皇帝、暗护忠良、刺探倭寇、保国卫民等神圣而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堪比古代的007。但是,明朝的锦衣卫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举伞扇的仪仗兵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设立的拱卫司,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卫队。洪武二年设立亲军都尉府,又以负责皇帝仪仗的仪銮司隶属之。洪武十五年罢设亲军都尉府,改成锦衣卫。这样,锦衣卫既继承了亲军都尉府的侍卫之责,又从仪銮司那里继承了在朝会大典或皇帝出巡时负责天子仪仗卤簿的职责。

按照明代兵制,地位最高的是中央级的五军都督府,有些类似于大军区;然后是类似于省军区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然后是相当于各地军分区的卫。明朝一般的卫有5600人,分为前、后、左、中、右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1120人。再分为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112人,其中有2名总旗、10名小旗、100名士卒。

明朝锦衣卫排在亲军卫之首。亲军共二十二卫,包括洪武年间朱元璋设立的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锦衣卫等“上十二卫”和永乐年间明成祖增设的金吾左卫(原为燕王府的护卫军北平左卫)、金吾右卫(北平右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济阳卫、通州卫等十个亲军卫。此外还有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等“御马四卫”。这些亲军卫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直接听命于天子,总的来说地位比其余各卫要高一些。明代守卫皇城和宫城的职责,多用上亲军二十二卫,特别是金吾、羽林等卫。锦衣卫并不负责皇城的外围警卫,而是在宫内担任入值宿卫职责,相当于皇帝的贴身护卫。

按照明朝的兵制,卫下面只辖五个千户所,但锦衣卫由于地位特殊,辖有十四个千户所(最多时达十七个),包括锦衣前、锦衣后、锦衣中、锦衣左、锦衣右五个千户所,以及上前、上后、上左、上中、上右、中后、驯象、旗手等千户所。

锦衣卫与其他卫一样,名义上的最高长官称为指挥使,是正三品官员,而且可以世袭。明代许多勋臣后代被授予该官职,实际上是不管事的虚衔。由于锦衣卫的特殊性,明代皇帝经常让都督、都督同知、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等一二品武臣掌领锦衣卫。在《明实录》中,可以看到诸如“左都督掌锦衣卫陆炳”、“锦衣卫掌卫事都督同知朱宁”、“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臣袁彬”之类的称呼,这些人都是受皇帝信任的心腹密臣。

在锦衣卫指挥使之下,设有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正五品)、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镇抚(正七品)、总旗(正七品)、小旗等官员。但是锦衣卫与其他卫不同的是,在总旗之下还有将军、校尉、力士三类特殊的人员编制。

锦衣卫的“将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将军,而是负责皇帝近身扈从的卫士的荣誉头衔,最初叫天武将军,后来改名叫大汉将军。其满员编制共有一千五百人,另有千户、百户、总旗等官员七人,统共一千五百零七人,自成一军,由侯爵、伯爵或驸马统率。凡遇到朝贺庆典,大汉将军要戴凤翅冠,穿锁子甲,悬金牌,佩绣春刀,值宿于奉天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今太和殿)殿内御座左右,以及殿门、殿角、殿外丹陛和丹墀。

大汉将军的工作类似于仪仗兵,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任务,往往要从凌晨三四点钟一动不动地伫立到中午时分。在殿内侍卫的大汉将军不得挠痒、打哈欠、咳嗽放屁,身上也不得有臭气。明熹宗有一次破天荒上朝,看见身边的大汉将军站得稀稀拉拉,盔甲破破烂烂,衣服鞋子也是脏兮兮,还骂过相关的领卫勋臣。殿外露天肃立的大汉将军则要经受风吹日晒、霜冻雨淋,典礼完毕之后还要对身上的金甲进行擦洗保养,然后才能上交到左阙门(午门东南角)南边三间廊房的“金甲库”中储存。

皇帝常朝时,大汉将军也要在奉天门(皇极门,今太和门)侍卫。在皇帝出巡时,统领大汉将军的千户官要悬挂“礼”字号金牌,举着金香炉,作为仪仗前导。大汉将军从民户中选取,要求躯干丰伟,身长五尺三寸以上,还要勇武精壮,力胜三百五十斤,身体也不得有恶疾。他们每人每月领取两石口粮,每年发给红丝(缎)衣、红纱衣、红罗衣各一件,每五年拣选一次,可以升任总旗、百户、千户等官职。

校尉最初是仪銮司仪仗手的专有名称,后来纳入锦衣卫系统,隶属于锦衣前后左中右五所,每各辖十个司:轿舆司、擎盖司、扇手司、旌节司、幡幢司、班剑司、斧钺司、戈戟司、弓矢司、驯马司,其工作职能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负责这些工作的锦衣卫校尉每三天一轮换。

除了皇帝卤簿外,锦衣卫校尉还要负责皇太子和亲王的仪仗。比如在千秋节(皇太子生日)、元旦、冬至等节日时,文华殿内外要用锦衣卫校尉四百一十九,来擎执伞、盖、扇、戟、麾、氅、斑剑等仪仗。亲王离京前往封地时也要先拨给三百名锦衣卫校尉作为随侍人员,到封地之后再从王府护卫或群牧所的军士中选拨出三百名校尉。郡王受封后拨给三十名校尉,公主出府也要拨给锦衣卫校尉三名。校尉一般从民户中佥发,要求身强力壮,没有犯过错。校尉死后由儿子或弟侄替补。可以支取禄米,家属也可免去差役,所以有不少没有军籍的民户为了逃避徭役而投充到王府,充当校尉。

力士最初专门指旗手卫举旗的士兵,后来也隶属于锦衣卫系统,其地位低于将军和校尉。万历年间曾经规定锦衣卫的千户、百户和将军,凡侍卫三十年以上者,其儿子可以授锦衣卫总旗的官职,侍卫二十年以上者儿子可当校尉,侍卫二十年以下者的儿子只能当力士。而且都只准荫袭一辈,不准世袭。管理力士的机构是锦衣卫的上前、上后、上左、上中、上右、中后等六个亲军所。

“锦衣”之名反映了锦衣卫服装上的特殊性。明朝对皇亲勋贵百官平民的服色等级有严格的限制,不准逾等。明初有不少开国的公爵和侯爵就是因为“服色逾制”、“僭用龙凤纹”而被赐死的。按照明朝制度,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可以着大红丝飞鱼服、佩绣春刀。所谓“飞鱼”其实是尾巴像鱼尾的四爪龙,“斗牛”是直角的四爪龙,“麒麟”是牛蹄龙形的动物(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公侯伯爵和驸马身穿红色常服,胸前和背后有麒麟补子,其中的麒麟是通常的兽类形象,而与龙形的“麒麟服”不同)。有四爪而不做其他变形的龙,则被称为“蟒”。绣有这四种图案的袍服称为蟒衣、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它们不在品官的官服制度之内,而是属于赐服,等级极高,一般只有皇帝赏赐或奏请批准之后才能穿着。

赐服通常采用云缎、闪缎、云绢、纱、罗等高级衣料,以大红为底色(也有青、蓝、紫、沉香等颜色),采用织金、妆花等复杂工艺,胸前为龙头和龙爪,龙身绕过肩膀,龙尾甩到身后。大体来说,蟒衣是等级最高的赐服,之后依次是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成员也不是全都穿飞鱼服,能穿飞鱼服的基本上属于锦衣卫军官,至于将军、校尉和力士,则根本穿不到飞鱼服。此外飞鱼图案可以用在圆领衫、直身、道袍、贴里、曳撒等多种服装上;飞鱼图案可以做成胸背补子,也可能是过肩的“通肩袍”;飞鱼可以带翅膀,也可以不带翅膀……总的说来就是没有固定的规则。实际上连明朝人也不容易分清这些区别,虽然明代历朝皇帝不断下旨禁止乱穿飞鱼、斗牛服,但皇帝自己也往往胡乱赏赐,导致情况越来越乱。

所谓“绣春刀”如今并没有确凿的实物传世,但许多研究者曾根据明代绘画,对其进行考证。大多数看法认为绣春刀的样式和明代常见的腰刀差不多,只是刀身较一般腰刀短小,而且全身有弧度,便于拔出和守刀,绣春刀最大的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此外,佩绣春刀并非锦衣卫的专利,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都可以佩带,文武大臣扈从皇帝车驾时也会获赐绣春刀。

绣春刀最大的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 皇帝的情报局

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因此负有保护皇帝之责,由此承担了秘密调查和刺探情报的工作。锦衣卫设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其首脑称为“锦衣卫掌镇抚司事指挥”。南镇抚司掌握锦衣卫的法纪、军纪,同时掌管制造兵器的军匠。锦衣卫北镇抚司则负责在暗中秘密侦伺文武百官,同时还担负着监视藩王、反间谍等任务。《明史?职官志》中称北镇抚司的任务是“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北镇抚司逮捕人的时候不需要经过外廷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法律手续,而是直接逮进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诏狱(也叫锦衣狱)。被捕者一旦走进诏狱大门,十分之九便无生还之理。锦衣卫执行侦察和缉拿等任务的部队则称为缇骑,由校尉、力士等低级军士充任,其人数在洪武朝只有五百人,到正德年间膨胀至六万余人。到嘉靖年间,还有外围线人十五六万。

有明一代,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被统称为“厂卫”。明武宗宠信的江彬曾同时领导厂、卫两大特务部门。此外东厂的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都是从锦衣卫选拔过来的,其下面有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也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这就容易给今天的初学者造成一种误解,似乎锦衣卫是和东厂一样的太监机构。其实供职于东厂的锦衣卫成员并不需要 ,其本人的官职仍是锦衣卫千户或百户,户口也隶属于锦衣卫军籍,但是工作关系属于东厂,在东厂办事,受东厂提督太监管辖。就好比现代的借调。当差遣的职务结束或者被免去后,仍回锦衣卫担任原职,今后仍在锦衣卫系统内晋升。

民国时期,特别是四十年代后半期,为了影射国统区的白色恐怖统治,锦衣卫“特务机构”的作用和威力被进步知识分子过分夸大了,其代表作就是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一书。实际上明朝治国真正依赖的还是国家的官僚系统,而非厂卫。上有内阁六部,庙堂之事轮不到东厂和锦衣卫说话。厂卫就是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也拿不上台面,只能作为皇帝的鹰犬爪牙,行事必须依靠皇帝抬举。

另一方面,锦衣卫最重要的是缉捕、刑狱职责,情报收集只是一些延伸作用。其情报侦缉手段对朝中的重要大臣根本不具备威胁,自嘉靖年间的首辅夏言开始,明代历届倒台的首辅没有一个是被锦衣卫搞掉的,反而主要是靠言官(御史和给事中)与风宪官(都察院、大理寺、按察司)之力。不过,在明代另一项臭名昭著的制度“廷杖”当中,负责拿棍子打大臣 的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则是司礼监太监。不少忠言直谏、触犯天颜的大臣在挨廷杖的时候惨死在锦衣卫的棍子下。

在壬辰倭乱期间,锦衣卫还曾经派出名为“夜不收”的间谍,刺探日本军队情报。这一点也被如今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过分夸大、并且进行传奇性渲染。实际上明代各地边防守军中基本上都设有名为“夜不收”的探子,在明朝前期和中期以刺探蒙古方面动静为主,后期则加强了辽东方面对女真的哨探工作。“夜不收”通常以本地人组成,能操本地语言、熟悉附近环境。总的来说,比起同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锦衣卫的对外谍报水平是很低的。

到明朝灭亡时,锦衣卫的情报侦察能力已经弱到了几近于无的地步。按照《明史?刑法志》和《明季北略》的记载,在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前夕,锦衣卫对于京城“奸细潜入、佣夫贩卒为流贼所遣,无一举发”。甚至到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缢、老百姓纷纷避难,锦衣卫仍然在查禁京城沦陷的“谣言”,将“造谣惑众者”执送金吾所,而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连坑厕里都是闯军了。

勋臣子弟的俱乐部

由于锦衣卫是亲军二十二卫之首,因此明朝功臣和外戚的子弟多赐予锦衣卫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百户等世袭锦衣卫官职,以示恩宠。比如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代中,除了嫡长子世袭魏国公、定国公两支爵位外,其余诸子多授予锦衣卫世职。明朝时期,南京城南有“四锦衣园”、“六锦衣园”等园林,就是徐氏子弟的私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锦衣卫的职位有实任(管事)和挂名(空闲带俸官)的区别,授予勋臣贵戚子弟的的锦衣卫名分多为挂名的虚职闲差,而非实际职位。其中有些被称为“散骑舍人”,视八品官,每月支十六石米的俸禄。至于在锦衣卫中担任实职的勋贵子弟,要定期接受兵部的铨选,如果堪用,则仍担任旧职,如果不堪用,则免去实职,调为带俸官。

仔细区分的话,锦衣卫带俸官还可以分成“皇亲带俸原不管事”、“达官营操不管军政”等名目。比如明宣宗宠爱朝鲜进贡的美女吴氏,封其为贤妃,吴氏的弟弟吴安被封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吴贤妃生有一子,即景泰帝,吴安被这位皇帝外甥封为伯爵,但是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后,吴安再度被降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

除了勋臣外戚外,明初一些得宠的宦官,其父兄子侄也有被授予锦衣卫官职的,但不能世袭。不过,到明英宗时期,这个传统也在大太监王振身上破了例,他的侄子王林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官,太监高让、曹吉祥、蔡忠等人的侄子或弟弟也被封为锦衣卫世袭副千户。

顺便多说一句,到明武宗正德年间,这一弊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太监的子侄竟然有被封为伯爵的,但在家仍替这些太监执仆隶之役,比如太监马永成的侄子马山被封为平凉伯,地位比一品官还要高,却穿着蟒衣、围着玉带,在马永成的家里浇花喂马。太监威风到这种程度,明朝政治之昏聩可见一斑。

明代承袭元朝制度,实行世袭户籍制度,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熬盐)、医户、阴阳户、乐户,以及看陵的陵户、打柴的柴炭户、种茶的茶户、做买卖的铺户等等。除了皇室子孙、勋臣贵戚,以及职官、缙绅、生员外,所有的人都编为特定的户籍,应当服特定的差役。军户属于军籍,隶属于兵部掌管,要世代承担军役。在永乐年间,编入军籍的军户有两百多万家,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有明一代,军户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除了要承担军役外,还要屯田种粮,养马、采草,营造堤坝,转运漕粮。此外还往往被迫为总兵、指挥、千户、百户等军官充当私人差役,为其耕种私田,开窑烧砖造瓦,采薪烧炭,修建府第,甚至还要干割漆采榛、贩私盐、刺绣雕镂等私活。军户虽然不是贱民,但往往比贱民还要劳苦。

锦衣卫成员也属于军籍,但其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正三品指挥使到正七品镇抚的九等官,多为世袭,可以作威作福;另一方面,由于身份固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因此也有不少隶属于锦衣卫军籍的子弟通过入仕、联姻等方式向社会的上层上升。万历末年担任内阁首辅的方从哲就属于锦衣卫军籍,其远祖在永乐时期曾任锦衣卫指挥使。

到明朝末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军籍卫所制度几乎完全崩溃,锦衣卫也不能幸免,与京师三大营一样存在着“占役”、“买闲”等严重弊病。还有一些心术不轨之徒看中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特殊地位,拿出二三十两银子,向锦衣卫官员购买“堂帖”,证明该人是锦衣卫某所的校尉,此后就可以借此身份敲诈勒索。

关于锦衣卫,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澄清。如今网络上多称锦衣卫的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甚至连 也如此称呼。实际上查明朝会典、实录等典籍,锦衣卫的正式名称只有“锦衣卫”三字。虽然明代常以都督、都指挥使等官掌领锦衣卫,但从未授予锦衣卫以都指挥使司(都司)的地位,因此不能把锦衣卫等同于都司。

朱祁镇带领的几十万明军,与瓦剌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最终导致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基。很多人都关心朱祁镇被俘之后的事情,但是,当时明朝也有几十万的大军,为何会被瓦剌几万骑兵打败,甚至连皇帝都被俘虏了?明军被击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朱祁镇,还是明军本身?还是在瓦剌的身上?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揭秘吧。

土木之变,也称土木之战、土木堡之变(今河北怀来土木镇),是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7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集合鞑靼、兀良哈等部,分四路大举进攻大明。也先所率骑兵进攻大同,大同的明军参将吴浩战死在猫儿庄。大同前线败报频传宫廷,当时年轻气盛的明朝皇帝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和挟持下,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最后在土木堡惨败被俘。

场土木堡之变,号称50万的明军,却被十几万的瓦剌军打得溃不成军,勇将重臣多人战死,英宗朱祁镇被俘,朝野上下大为震惊,明王朝遭遇到建国后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明军在土木堡大败的呢?深度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防务工作不实是根本原因

积极防御,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明朝之初,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做好边境防务工作。洪武时期,朝廷在边境地区设置九边,派兵屯守,逐渐形成了内外呼应的防御体系。同时,还在北部各边镇大力发展军屯,当时北部的边境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相当稳固。然而,从永乐开始,到正统时期,边境防御体系却日渐薄弱,防务工作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

永乐时期,明廷为结交周边蒙古部落,裁撤放弃北部重要边镇,防线内缩。在洪熙和宣德时期,对蒙古多以安抚为主,防线一再南移,北部防务毫无建树。等到了正统时期,朝政腐败,宦官当权,对于瓦剌也先的南攻野心,虽有大臣一再建言,要加强对蒙古边事的重视,并提出防御策略,但最终却难以实施。《中国通史》记载,正统八年(1443),直言敢谏之士刘球曾上言十事,其中之一:

迤北贡使日增,包藏祸心,诚为难测。宜分遣给事、御史阅视京边官军,及时训练,勿使借工各厂,服役私家。公武举之选以求良将,定招募之法以来武勇。广屯田,公盐法,以厚储蓄。庶武备无缺,而外患有防。

刘谏言不成,反被英宗朱祁镇的腹心之臣王振给秘密处死了。这个宦官王振,英宗敬称其为先生,很受宠信。英宗倚信的重臣张辅、军将王骥,特别是宦官王振,都主张南征,致使正统时期的北部边境防御更加脆弱。这种情况下,长期疏于北部边境的防范,给策划周密的瓦剌军入侵大明创造了有利条件,明英宗亲征的失败厄运也就在所难免。

2战争准备不足是主要原因

战争准备,历来为战争指导者和军事理论家所重视。战争准备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战争双方的主动与被动,胜利与失败。而明英宗此番亲征造成土木败事,与未做好相应战前准备工作而仓促出兵不无关系。

首先,选将用人失误。宦官专权,必乱朝政。明太祖朱元璋曾建铁碑铸禁内臣干预政事,立于宫门。但到正统英宗这会儿,宦官王振开始干预朝政,特别是张太后病逝后,元老三杨或死或贬,于是王振更加凶狠猖狂,肆无忌惮,广植私党,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而明英宗对宦官王振却言听计从。此次出兵,年轻气盛的英宗,恰恰是不顾文武大臣的劝告,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并将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毫无军事指挥能力的宦官王振,这为土木失利埋下了祸根。

其次,战前练兵不够。继永乐之后,仁宣之治,天下太平。京城大军长期未作操兵演练,平时基本上处于务农状态,久疏战阵。特别是对此次出征使用的新型火器,未组织提前演练,大多数士兵根本不熟悉新火器的操作,不能充分发挥火器对蒙古骑兵的威慑作用。从宣府东北防御全面溃败,大同守军败退告急,便是很好的证明。大明英宗亲征军数量之多,是瓦剌军无法比拟的,但因平时练兵少,遇战则军心焕散,军队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低下,所以当瓦剌军围追堵截到土木堡,大明军队便一溃千里。

再次,后勤保障滞后。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年成祖北征的后勤准备:

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沿途每10天行程存一批粮,以备回返时食用,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而这次大明仓促出兵的结果就是: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不懂兵法的明英宗和王振,集结两日便仓促出兵,火药、粮草、用水等后勤补给跟不上,行军不到十天已缺粮断水。在准备如此不充分的情况下,明军接连败绩在所难免。

3作战指挥不当是直接原因

最高作战指挥员的正确决策指挥,是战场致胜的决定性因素。此番英宗亲征,由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护驾。但扈从官员懦弱无能,无法干预手握军事大权的王振,整个行军均受王振节制。从亲征部署到扎营土木堡,由于英宗和王振的错误指挥,致使明军疲于应付,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可想而知。

一是回师路线错误导致明军中计被困。明军行至大同,王振得知前线诸军惨败的消息后,才同意班师回京,从声势浩大的出征变成狼狈不堪的逃跑,使当时的明军军心更加不稳。当时,明军班师回京路线有两个:

第一个是,东北向路线,大同→阳和→宣府→怀来→居庸关→北京; 第二个是,东南向路线,大同→阳原→蔚州→紫荆关→易州→北京。

东南路线即为先遣将守大同总兵郭登建议明军的回军路线,若沿此路线返京,可以避开瓦剌的围剿。但是,王振根本不听他人劝告,在其错误的指挥下,明军沿东南向行四十里后,又改东向,仍走东北路线,正好迎敌而去,进入到瓦剌军的包围之中。

二是明军露营土木堡贻误退兵时机。明军回师行至土木堡,为等待辎重车辆,王振不顾部队将士安危,令部队就地露营,这个错误注定了明军在土木堡的惨败。土木堡为居庸关同往宣府、大同等地的重要驿站,地形复杂,群山环绕,山高缺水,驻扎于此,完全不利于军事调动。当时,兵部尚书邝野考虑到部队安全,再三要求把部队立即撤到居庸关内,但王振一意孤行瞎指挥乱作决定,致使明军在土木堡陷于瓦剌军的合围之中。

三是断粮缺水致使军无斗志士无兵纪。虽然土木堡南边十五里处有河,但早已被瓦剌军占领控制。也先利用明军缺水断粮而遣使诈和,主动撤离,明军不知是诈,饥渴难耐的将士们便一哄而起奔向河边,场面极其混乱。瓦剌军趁机发动迅猛攻势,明军如一盘散沙,已无力抵抗,露营后的第二天于土木堡以彻底惨败而告终。

土木堡之变,罪魁祸首宦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此战,使明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成为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原指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历代有直称禁军、禁兵的,也有另立名目的。又有此名义而扩大其任务范围的。唐代禁军初有元从禁军,以后陆续出现飞骑、百骑、千骑、万骑等名目,演变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等十军。其中如神策军即戍守各地,任务不限于宿卫。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隶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编制单位有军、指挥、都。士兵出自雇佣,且沿五代朱梁定制,文面刺字,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人民。北宋中叶,禁兵增至八十余万人。王安石变法时裁减兵额,置将分领,加强,战斗力有所提高。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队缺额极多,京师三衙所统余万人,实际仅存三万人。北宋亡,禁兵主力溃散。南宋时,各屯驻大军取代禁兵,成为正规军,而各地尚存的禁兵,则成为专供杂役、不从事战斗的部队。所以您的问题不成立,明朝没有禁军了。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想必大家都看过土尔扈特部东归这件事,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时,17万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冲破沙俄重重截击而返回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规格接待,并因此为巩固中华统一写下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最初,土尔扈特人属于明朝时期“瓦剌”蒙古中的一部,后来不断向西迁移,一直到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但后来,随着沙俄帝国的崛起,沙皇不仅废除土尔扈特汗国的自治权,还强迫他们充当俄国军队和土耳其交战,在战争中间,土尔扈特军队伤亡很大。据说这场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人的人口因此损失了一半,如果继续下去,土尔扈特恐怕就没有了。 

在这一系列的压迫之下,当时的土尔扈特便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开始踏上东归之路,当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传到圣彼得堡。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将是一生的耻辱。 

于是,女皇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最终,东归的17万土尔扈特人,在死伤近一半之后,终于回到中国,被安置在新疆伊犁河畔居住,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至于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则事后遭到沙俄的报复,被要求强制去参军,终身在无休止的战争中度过,因为这个事情,导致了许多土尔扈特人流离失所,后来他们和当地人不断结合,最终形成了新的民族,即卡尔梅克人。

在当时的沙俄,卡尔梅克人地位非常低下,长期处于被奴役的状态,直到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因为当时新的政府提倡各民族建立自治区共和国,再加上列宁的祖母,也是卡尔梅克人,因此俄国才对卡尔梅克人的态度有所改观。在这种背景下,卡尔梅克人获得了自治的权利,最后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但是,随着斯大林的起来,以及苏联改革的深入,卡尔梅克人再次遭受折磨,因为苏联早期推崇的是无神论者,受这个政策的影响,卡尔梅克人的宗教佛寺被无情的摧毁。还有后来的集体化,使卡尔梅克人遭受重大的损失,几乎一半的人口被饿死。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卡尔梅克人对苏联恨之入骨。后来德军进攻苏联时,不少卡尔梅克人都趁机奋起反抗苏联,支持德军。

再加上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数万多卡尔梅克人因苏军指挥不利不幸被俘虏,其后他们都投降德国,这直接导致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被撤国,卡尔梅克人也被标上叛国的标签。

后来,苏联政府更是下令让十多万卡尔梅克人强迫流放到西伯利亚和北哈萨克斯坦地区,因为这次的迁移导致了卡尔梅克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撤销驱逐令,并重新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卡尔梅克人又重返故土。

现如今,卡尔梅克共和的国土面积差不多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三十来万人,但其中卡尔梅克人只占一半,还有另外一半主要是俄罗斯人,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俄平均水平。总的来说,在经历近两个半世纪的磨难之后,昔日的这群选择留下来的土尔扈特人,总算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

土尔扈特是中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蒙古这个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而辉煌的朝代“元朝”。这个朝代的疆域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是最大的也是最强的一个朝代之一。

所以他留给我们后人的更多的是自豪与骄傲!但可惜的是这个朝代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元朝(1271年—1368年)总共就98年历史,期间战乱不断,最后被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驱赶进入漠北,之后不久元朝灭亡!

扩展资料:

元朝灭亡后,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

在这片人烟稀少的水草丰盛的草原上,他们从新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到了18世纪60年代时期,这支部族已经在这生活了140多年。而这时的沙皇俄国已经逐步强大起来开始不断的对外领土扩张,并极力的压制其他民族。

当时的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这就意味着“土尔扈特”的领土及畜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还有就是这期间由于沙皇俄国不断的对外领土扩张,战争也就越来越多,其中就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很多次的仗。

人员数量锐减,所以沙俄政府就开始对境内的其他民族人员进行强制性的征兵。大肆的征兵行为也导致部族内青壮年锐减,许多人都充当了沙俄对外扩张的牺牲品,丧生在土耳其和北欧的战场上。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蒐集情治单位,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韩战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锦衣卫 设立时间 :洪武十五年(1382年) 裁撤时间 :顺治二年(1645年) 性质 :军政特务机构 职能 :侦察、逮捕、审问等 设定原因,机构沿革,明初时期,强化权力,明朝末期,主要职能,侍卫仪仗,侦缉廷杖,军事编制,官职等级,制服配置,蟒袍,飞鱼服,斗牛服,影响评价,历任指挥, 设定原因 朱元璋设定锦衣卫以驾驭不法群臣为目的,《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机构沿革 明初时期 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设定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此三项职能在一段的时期内并未设立供其稳定实施的制度。 洪武二十年(1387 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之态,便此时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将内外刑狱从锦衣卫职责中废除,交由法司处理。 明初,“ 胡蓝之狱” 、“ 郭恒案” 、“空印案” 多有锦衣旗校奉命活跃其间。 强化权力 此期锦衣卫的职权有所扩大。一些在朝廷中由宪司负责的事项逐步由锦衣卫处理。镇抚司由卫的下属独立于锦衣卫,权力扩大,可直接向皇帝上奏。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正德初期,太监刘瑾操握政权,将心腹布于朝廷各要位上,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也常对刘瑾阿谀奉承。随着刘瑾权势的进一步扩大,锦衣卫不得不依附于东厂,厂卫格局形式发生变化。在由钱宁治理卫事时,锦衣卫权势再一次上升。 明世宗嘉靖时期是锦衣卫权力鼎盛时期。此期的锦衣卫权力程逐步上升趋势,待陆炳执掌卫政之时,锦衣卫权力达到顶峰,卫权甚至超越厂权,东厂亦为之低头俯首。 史书上对隆庆、万历时期的锦衣卫人事变迁少有记载。以万历时期为例:万历初期,朱希孝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对权力的行使可谓规规矩矩,不扩大事态,严格遵守规矩,对事物的处理比较谨慎。万历十年,刘守为锦衣卫都督,其与东厂狼狈为奸,作威作福,虽对锦衣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了锦衣卫与东厂互利互惠、相互合作的局面。万历后期,神宗久久不理朝政,此时非法羁押、长期监禁的情形普遍存在。此时锦衣卫权力不及东厂之势。 明朝末期 锦衣卫权力低于东厂,沦为其附庸。自万历年间,明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朝廷分崩离析,大臣们结党自拥,大太监魏忠贤权倾内外。熹宗初期,刘侨为锦衣卫镇抚司指挥,因为人正直,“不肯献媚,不肯杀人” ,遵纪守法,魏忠贤便借势将其削馆免职。随后,田尔耕投靠魏忠贤,甘愿作其义子。其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 崇祯初期,朱由检虽已拨乱反正,但社会矛盾一时并未消除。此期由董琨治理锦衣卫之事,此人急功近利,必究便被罢免。随后由吴孟明掌管锦衣卫,此人虽公正,但为不阿,行事时总观望东厂之态。崇祯末期,骆养性掌管锦衣卫。 主要职能 侍卫仪仗 锦衣卫首先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将军初名“天武”,永乐时改称“大汉将军”,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平日里没有朝会活动时,各卫亲军分别值守皇城四门,唯独锦衣卫将军在午门外昼夜守卫,总共100人。午门是宫城的正门,可见锦衣卫地位之高。 皇帝在奉天门(今故宫太和门)御门听政的时候,锦衣卫堂上官一员侍立在御座西侧,负责传旨。锦衣卫将军一百二十九人与千户二人、百户四人,分别守护在丹陛、御道、金水桥以及奉天门广场的各个门前。此外还有锦衣卫校尉五百人,排列在午门内外,负责鸣鞭及执掌仪仗。 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锦衣卫与其他亲军一起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朝会期间距离皇帝最近的就是锦衣卫,随时侍奉左右,听候调遣。 《出警入跸图》中的锦衣卫 每当皇帝因祭祀或巡游而出宫时,锦衣卫也要在驾前扈从。他们有的负责沿途巡视,有的负责在銮跸与京城之间传报讯息,有的在驾旁侍骑,传奏御辇的起落。 《出警入跸图》中的锦衣卫(伞盖下为万历皇帝,红衣者为锦衣卫校尉,著甲扛刀者为锦衣卫大汉将军) 由于具有仪仗队的职能,所以锦衣卫的服饰异常华美。校尉穿的官服因袭了元代礼服的样式,《长安客话》中称其“鹅帽锦衣”,也就是用鹅毛装饰的帽子和颜色亮丽的衣服。每当皇帝祭祀或巡游时,作为侍从的锦衣卫校尉更要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鱼服是仅次于蟒袍的隆重礼服,官员到了一定品级才能穿着。绣春刀轻巧短小,除非御赐,否则不能擅自佩戴。景泰年间,锦衣卫指挥使和当值侍卫又获准穿着麒麟服,这是公、侯、伯、驸马才有资格穿的礼服。锦衣卫大汉将军在当值时要穿戴饰以小旗的头盔、对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红盔红甲和红盔青甲等各种颜色。腰间还要悬挂宫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中能清楚地看到随驾扈从的锦衣卫官军。 侦缉廷杖 “巡查缉捕”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专理皇帝钦定案件。成化元年,增铸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不必关白本卫。北镇抚司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 廷杖就是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杖打。负责行刑的就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受杖官员被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趴在地上,受杖80棍,行刑校尉每5棍一换,共用16人。行刑校尉以司礼监太监的表情动作为下杖轻重的依据:若太监两脚成外八字张开,受刑之人尚能留下一条性命;若太监两脚尖靠拢,受刑之人就要毙命杖下。有明一代共行廷杖500余次,杖毙的大臣达50多人。 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锦衣卫必须防患于未然。他们于是时时出动,刺探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和言论,并捉捕和审讯嫌疑人。他们的这项任务被皇帝特许,并逐渐演变为军事特务的职能。 洪武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 、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定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负责侦察、缉捕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左锦衣卫校尉金牌;右锦衣卫指挥使腰牌 军事编制 明初军制为“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五千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四十八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绣春刀 官职等级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锦衣卫飞鱼服实物图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百户,正六品; 试百户,从六品; 总旗,正七品; 小旗,从七品。 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 制服配置 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蟒袍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明史·舆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襴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襴有红、黄之别耳。” 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襴。 飞鱼服 飞鱼 《山海经》:“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话色彩。 《林邑国记》:“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明史·舆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非蟒也’”。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至正德年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嘉靖、隆庆年年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著飞鱼服。 斗牛服 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清《渌水亭杂识》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晋书·张华传》: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 《天水冰山录》:著从严嵩家抄没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影响评价 由于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但是,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所以一般不会审讯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过正常的司法进行处理。 洪武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 、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定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 负责侦察、缉捕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另外,锦衣卫拥有特权,无形中令他们可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护,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说,明之亡于厂卫,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历任指挥 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有锦衣卫指挥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自己也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杀头。 锦衣卫印 第二任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蓝玉案之后也被朱元璋赐死。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 第三任是明成祖时的纪纲,永乐十三年(1415年),他将《永乐大典》总裁官解缙置于雪地冻死。永乐十四年(1416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杀。 明英宗时,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明史》记载他们“皆谨饬”。王振上位后,提拔亲信马顺作了锦衣卫指挥使,明英宗被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明景泰时,卢忠当了指挥使,指挥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扑朔迷离之后,卢忠甚至装疯,一把刀引发的血案被内阁和司礼监联手压了下去。“夺门之变”后的指挥使是逯杲,公然索贿,胡乱按罪,被准备谋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现了无间身份后砍了,为事业献身。接任的是门达,也不是好人。明宪宗继位后流放广西。不过天顺朝最出名的指挥使是皇帝的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摘出来,所有人听过的好话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给他一个人的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只有他服侍了两代皇帝还都是正牌卫使。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的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另一位在同期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是蒙古人哈铭,他和袁彬是唯二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共患难的。还留下一本回忆录《正统临戎录》。 宪宗朝的第一位指挥使是万贵妃的弟弟万通。后继者朱骥持狱公正,风评不错。 弘治朝的牟斌也是个厚道人。 正德朝时,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与张采攀附刘谨,刘瑾倒台后也被处死。接任指挥使的是钱宁,钱宁从小被太监义父“嬖之”。做御前侍卫时更是跟武宗同睡一张床,后来被武宗皇帝亲近江彬扳倒。江彬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和武宗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且同时兼管东厂。武宗死后,江彬也被杀。 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更迭很快,朱宸、骆安、王佐、陈寅都是嘉靖在安陆兴王府的旧部。之后就是陆炳,他是嘉靖奶娘的儿子,而且还于火灾中救过嘉靖的命,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中年暴毙。 嘉靖三十九年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袭封成国公。 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是刘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后期是骆思恭,到天启四年,在“移宫案”中出了大力,可惜被魏忠贤陷害。接任指挥使的是田尔耕。 崇祯皇帝继位后完结。接任的是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之后是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明朝历史解密:明朝的锦衣卫真是古代的007吗?

现在一提到“锦衣卫”三字,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即映出流行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锦衣卫官员标准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