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姓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毛”姓的由来,第1张

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寻根溯源  

毛姓来源有三:

1、叔郑封于毛国说。据《姓源》及《广韵》、《风俗通》等所载,系出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其后遂以国为氏,是为陕西毛姓。

2、伯聃封于毛邑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亦系出姬姓,周文王第九子伯聃(一作明)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东北一带),其后子孙以邑为氏,是为河南毛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代北氐族有毛姓;据《高丽史》所载,金时女真人有毛姓;彝族姓俄母氏,汉姓为毛;今瑶、高山、满、蒙古、土家、回、白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毛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之弟。周武王克商灭纣后,大肆分封诸侯。为巩固统治,亦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其中将其八弟叔郑封于毛国,赐为公爵,叔郑曾在周任大夫,贤明有德,时称毛公。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毛国灭亡后,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毛姓。并尊毛叔郑为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毛姓主要发源于两个地方,即今河南宜阳和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但他们均为周文王的后裔,换言之,这两支毛姓,实际上是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同胞兄弟。春秋时期,毛姓家族发生内乱,周朝卿士毛得,杀毛过而代为毛伯,后又逃到楚国,是为毛姓入湖北之始。毛姓在汉代以前仍以上述两地为其主要繁衍中心,并以此为源地,逐渐向外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离石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但在唐代以前,毛姓仍以北方为中心,并昌盛壮大,散居于北方各地。其中以今山西、河南、宁夏、甘肃、内蒙等省的毛姓繁衍得最盛,故毛姓有荥阳、河阳、北地等郡望。而见于史册的江南毛姓人物,仅有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庐江(今属安徽)人毛义,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丞毛植等寥寥数人。可见,毛姓大举南迁要晚于他姓。唐末,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荡,毛姓开始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其中有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唐末五代以后,毛姓除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外,开始在江南昌盛起来,至此以后,毛姓开始称盛于南方,北方毛姓风光不在。元朝至正年间,原居江西吉水的一支毛姓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与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于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落籍该地。不久,又有另外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此际,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姓陆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播迁海外。而落籍湖南韶山的毛太华一支下传二十代,历五百余年,才出现了位改写历史,影响全世界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如今,毛姓分布甚广,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广西、四川、湖南亦多此姓,上述四省毛姓约占全国汉族毛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郡望堂号    

毛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西河郡,西汉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东汉移治离石(今属山西);2、荥阳郡,治所在荥阳(今属河南);3、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4、北地郡,秦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夏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堂号:

“西河”、“永思”、“睦族”、“舌师”、“学仕”、“敦本”等。

        宗族特征    

1、在中国古代史上,毛姓对文化艺术上的贡献最为突出,具体表现是多文学之士和拥有庞大的画家群。

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毛泽钧等修的《韶山毛氏族谱》,湖南湘潭韶山冲毛姓字行辈份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陆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续修字行为:“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

名人精粹    

毛遂: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邯郸危急,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他自荐随往。在楚王犹豫不决时,他拔剑上阶,慷慨陈词,说服楚王与赵合纵。毛亨:山东曲阜人,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由《毛诗》传下来。毛苌:西汉时赵人,曾任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相传是“毛诗学”的传授者,人称“小毛公”。毛惠远:阳武(今河南原阳南)人,南朝齐的画家。师顾恺之画马,更善画人物列女,为当时一流画家。其弟毛惠秀,其子毛棱均为画家。毛滂:江山(今属浙江)人,宋代词人,其词别树清圆明润一格,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对陈与义、朱敦儒等著名词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毛松:江苏昆山人,宋代画家,善画花鸟及四时景物,其子毛益,工翎毛花卉,其孙毛允升,亦工画花鸟。毛纪:山东掖县人,明朝宰相。其学问渊博,居官廉洁有为,为官绅所敬佩。毛奇龄:浙江萧山人,清初文学家、经学家。他自命清高,见解独特。好治儒家经典,著述甚丰,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与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毛宗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小说评点家,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目前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毛怀:长洲人,清代书法家,精于书法,门下弟子极盛,有《南园草堂集》。毛鸿宾:山东历城人,清代名臣。由编修累擢御史,直言敢谏,不避权贵,后官至两广总督。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被誉为“一代风流一代绝唱”。

毛姓的来源和历史具体如下:

来源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

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3、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历史

毛亨: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是由《毛诗》传下来的。

毛晋:明朝藏书家。家藏书九万八千余册,历代藏书家无人能比。

毛奇龄: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治经史及音律等,善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

毛苌:西汉北海太守。为河间王博士,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当时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齐、鲁、韩三家皆亡。

毛记:明朝大臣。世宗即位,毛纪制策,拟定治国方针,建立功勋。加伯爵,为首辅。毛正美:唐代女诗人。

毛庚: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

问题一:毛姓在中国有多少人? 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问题二:2015年姓毛人口数量 2007年时毛姓总人口约250万,按照中国的人口增长规律来看,至今人口大约在260万左右

问题三:姓毛有多少人 854万8千4百人

-----源自

但也话说人数每天都在增加

望采纳!

问题四:姓毛的有多少人 看毛氏宗谱,应该也不算少的,所谓百家姓,并不是姓氏人口就是稀有的。形貌光我个人认识的就有十几人。

问题五:全国有多少人姓名叫毛灵珍 问这个问题没意义。

谁也答不了。

如真想知,

可直接询问: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负责管理户籍、居民身份证 的。

========================

祝你好运。

问题六:请问有多少人姓毛呀? 问计委

问题七:毛建铖的姓名在全国有多少个人 很难计数吧,因为有在逝去的,有在诞生的。何况你也只能得到一个数字,心理上感觉噢原来怎么这么多。那实际上,你也并不能去验证他的真假。

问题八:姓毛的有什么名人? 毛姓名人:最早的毛姓名人当推家喻户晓的谋士--毛遂。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到汉元帝时,出了一名画家,名毛延寿。传说,汉元帝妃子太多,于是命令毛延寿等人将宫女们的形象画出来,以供皇上选择;众多宫女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元帝宠幸,只有王嫱王昭君不肯干这样的事,结果她未能见到天子。后来,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选中,准备前往塞北为匈奴王之妻,临行时元帝召见,发现其貌为宫人之最,但既已答应匈奴,却也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仔细侦查此事,遂将毛延寿等人统统斩首,弃于街市。

西汉时,还出现了两位诗学家毛亨和毛苌。毛亨一说为西汉鲁人(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另一说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据传他为古文经学“毛诗派”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史称“大毛公”。毛苌为西汉赵(郡治今河北邯郸西南)人,据称其诗学传自毛亨,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史称“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1359年)。龙凤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连克胶州、莱州(今山东掖县),继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刘福通分三路扫北,他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兴办屯田,规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转而攻克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锋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后被赵均用杀害。

明朝有个藏书家叫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矗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达八万四千余册,其数量几与后来 先生的藏书相埒。毛晋藏书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著有《隐湖题跋》,并编有《毛诗陆疏广要》。

拿《明史》与《宋史》相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后来愈发达,几成簪笏蝉联,前后辉美之势。兹就《明史》所载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胪举如下,以窥就里:

毛玉,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有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安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宋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士龙,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到清朝,毛姓涌现了好几位有影响的文学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学家。字稚黄,又名,字驰黄,浙江钱>>

问题九:毛雄志同名同姓在全国大约有多少人 毛雄志您好,教育4团队成员张夕黎对为您解答,关于您的同名同姓的实时更新情况如下

根据全国同名同姓网的全国大陆地区最新实时的统计结果,现在和您同名同姓的人一共有 23 个。

此信息暂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公民。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姬鹏飞的姬姓与周文王同姓,其实毛姓也与周文王有关系。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曾封文王第十八子 叔郑 于毛地(陕西岐山与扶风一带),并在此建立毛国,为伯爵位,故毛叔郑又称毛伯郑。又因叔郑曾在灭商建周的祭天大典上奉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以为荣耀,所以又取字为明,称毛伯明。后来,因叔郑在周王朝担任司空,为三公之一,故又称其为毛公郑。因此, 毛叔郑、毛伯郑、毛伯明、毛公郑 同属一个人。

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西周灭亡时,毛国也被犬戎所灭,毛国族人跟着周王室向东逃亡。为纪念以前的毛国,他们相约以原国名“毛”为氏,遂形成毛氏。有一部分毛氏族人在今天的山西省西部的离石县定居下来,后来魏国在此设立西河郡。此地的毛氏族人被称为西河毛氏,后发展为望族。东周初年,毛国国君率领部分族人向东迁移到河南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一带),在此重建毛国,仍为伯爵爵位。

毛叔郑的三十世孙就是 历史 上那位“毛遂自荐”的门客。 毛遂 做赵国平原君门客,在赵孝成王九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赴楚求救时,毛遂自请前往。到达楚国后,赵国的求救屡遭楚王拒绝,于是毛遂按剑而上,逼住楚王,直陈厉害,最终说服楚王同意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夸赞其“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也因此成为平原君的上客。毛遂的后代子孙便形成赵国毛氏,也就是后来的 钜鹿毛氏

毛遂生子 毛被 ,为秦庄襄王的上客。毛被生子 毛陵 ,为秦国的御史大夫。毛遂的孙子 毛亨 在西汉初年曾前往鲁国,并向孔门弟子子夏的传人学习《诗经》。后来返回河北,在家中写成《毛诗故训传》,并将其传授给毛陵之子 毛苌 。后来,毛苌将此书献给河间献王,献王如获至宝,将其献给朝廷,并将毛苌提升为献王府博士,后来毛苌官至北海太守。因此, 历史 上称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为大毛公,称毛诗学的传播者毛苌为小毛公

毛苌四传至 毛延福 ,为汉宣帝光禄大夫,毛延福六传至 毛义 ,居庐江,为大孝子,毛义六传至 毛玠 ,居陈留平丘,做曹操的谋士。毛玠五传至 毛宝 ,居荥阳武(今河南郑州市西),并晋封为州陵侯。他曾在苏峻、祖约之乱中,力主说服陶侃平乱,因有功,在平乱之后,曾任江夏相。咸康五年(339年),毛宝担任豫州刺史守邾城,但因石虎攻陷邾城,毛宝在突围渡江时溺水而死。

东晋以后,北方的毛氏族人逐渐迁移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毛宝生有二子,长子 毛穆 袭爵,因功被任命为扬威将军,宁、益二州刺史,并封建安侯。毛穆生六子,其中次子 毛璩 (qú)曾与谢安侄子谢琰一起参加了淝水之战,并因功晋升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后又在平定桓玄叛乱中,因功官至宜都和宁蜀二郡太守,死后追封归乡公。因毛璩在南迁后,居住在浙江三衢,因此被奉为 三衢毛氏的始祖 。后三衢毛氏也逐渐发展成望族。

毛璩生 毛弘之 ,毛弘之的十九世孙毛让,在北宋初年曾担任工部尚书,其子 毛休 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后出守吉州,并在吉州水龙城(江西吉安市)定居。毛休传十八世至 毛超 ,曾担任广西知府,毛超的孙子 毛伯温 曾率领十几万大军,慑服安南有功,被升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后来,他携家谱赴祖籍衢州寻找祖系,并确认自三衢毛氏的江西吉州龙城毛氏确是西河毛氏的后裔。

吉州龙城毛氏族人 毛太华 ,曾在元至顺年间,因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前往云南澜沧卫,并娶妻生有八子,形成云南澜沧卫毛氏,并尊 毛太华为始迁祖

后来毛太华在明朝洪武年间,因军功被拨入湖南省。他带着长子毛 清一与四子毛清四 及其妻子儿女前往湖南,居住湘乡北门外。后来,毛清一与弟弟毛清四又迁往湘潭的七都七甲,也就是著名的韶山。毛氏也就在此一直繁衍下来,并形成闻名天下的湖南韶山毛氏。湖南韶山毛氏尊毛太华为一世祖,至今已繁衍了二十几代。在毛太华的第七代孙开始修家谱,定下二十代子孙的取名派字: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报国光,启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伟人 毛泽东 的“泽”字辈正是湖南韶山毛氏第二十代。韶山毛氏二十一代: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在字辈上取名分别是 毛远仁、毛远义、毛远智 。从名字上可知,伟人毛泽东尊崇五常之道,希望后代子孙都能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准则。

通过上面的分析,毛主席说姬鹏飞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其实,毛泽东也与姬昌有关系。通过下面的世系传承更能一目了然。

姬昌——毛叔郑——毛公遂——(5传)毛臻——(6传)毛翔——毛歆——(6传)毛伯卫——毛伯献——(2传)毛伯过——(6传)毛坚——(2传)毛遂——毛被——毛陵——毛苌——(4传)毛延福——(6传)毛义——(6传)毛玠——(5传)毛宝——毛穆之——毛璩——毛弘之——(17传)毛子产——毛方俭——毛让——毛休——毛士广——毛应佺——毛洵——(8传)毛伯达——毛君卿——毛仁者——毛太华——毛清一——毛有恭——毛震——毛从文——毛珊——毛立舜——毛显旸——毛荣顼——毛朝巍——毛士翱——毛文邦——毛方淳——毛运选——毛际耀——毛祥焕——毛祖人——毛思普——毛贻昌——毛泽东——毛岸英(远仁)、毛岸青(远义)、毛岸龙(远智)……

从上面的世系传承中可知,伟人毛泽东乃周文王姬昌的一百一十世孙。所以说,毛主席与姬鹏飞都是周文王的后人。毛主席又是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的十九世孙。毛氏迁居韶山整整二十代,出了一位伟人毛泽东。湖南韶山毛氏从此名闻天下。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 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庄仅为一姓居民。各个族姓开拓一方,繁衍一方,独占一方。西晋、唐初、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中。各地府、州、县志对这一历史现象记述甚详。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纪》)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闽部属58姓,定居福建。黄仲昭《八闽通志》引《建安志》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

自民国以来,有关姓氏家族的调查材料十分丰富,各地也屡见姓氏溯源的考据。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数十姓居民分别来自中原20多个郡县,郑氏来自清河郡、荥阳郡;陈氏来自颖川郡、太邱郡;周氏来自汝南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邱氏来自河南郡;丁氏来自博陵郡;王氏来自太原郡;范氏来自高平郡;缪氏来自东鲁郡;黄氏来自江夏郡;曾氏来自天水郡。其他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许、徐、詹、魏诸姓也都分别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们自唐宋以来,“各衿门户,物业转属,而客姓不得杂居其乡。”(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各姓氏都按严格的地域范围,聚族而居。

华东、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客家土楼(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无巨细均由同宗(同姓)相帮解决。

各家族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荣耀均极重视。除族谱记载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门楼的门额横匾与宗祠长联上。一些世家望族,为显示其祖宗显贵,往往在门匾上刻写“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以及“五代尚书”、“亚魁天下”等字样。一般家族的门匾则刻有“鲁国传芳”(颜姓)、“颖水世泽”(陈姓)、“江夏衍派”(黄姓)、“蚊筑传芳”(丁姓)等字样,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渊源。镶刻于家祠门柱上的楹联,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的楹联为:“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源”颜氏祠堂的楹联,叙述了该姓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簪缨世代;入闽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门)而同(安),瓜瓞云礽”。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陈坊、蔡坊、潘屋、肖厝、许厝、王庄、伊家乡等,大抵原本皆是这样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迁入而更今名。谢坊原名绣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谢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时改为谢坊。即便是几姓杂处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为主。

由于历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单一姓氏或各姓氏间往往各有一些避讳和禁忌。如:旧时福建省长汀县高陂张姓不演《薛仁贵征东》剧目,因戏中有奸佞张士贵暗害忠良的情节,被认为有辱同宗。该县李姓元宵节不闹花灯,因为相传唐高宗有个皇太子元宵节观灯时被薛刚踢死,故李姓视闹元宵为不吉利。永定坎市卢姓称风炉为端灶,因“卢”与“炉”谐音。当地人称锅盖为“甑棚”,唯曾姓人独称锅盖,也是因“甑”与“曾”同音避讳。泥鳅别称黄鳅或湖鳅,永定湖坑乡奥杳等地的黄姓人则不称黄鳅而称湖鳅,中川等处的胡姓人却称之为黄鳅。蟑螂即蜚蠊,俗称黄贼,抚市一带的黄姓忌称黄贼,而称蜚蠊。长汀的林、翁两姓忌通婚,相传两姓后裔曾同时携带祖先骨灰还乡,在客栈相遇,双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无法辨别分开,只得各取一半带回故土埋葬。从此,为避免同宗联姻之嫌,两姓遂互不通婚。古竹乡高东人也不与岩背村人通婚,因为高东人认为其上祖江东峰是被岩背人所杀,故有宿怨。这类禁忌,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今多已破除。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 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辈份的来历源于族谱的编修。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一、毛姓来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二、毛姓变迁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 。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三、毛姓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当推家喻户晓的谋士--毛遂。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到汉元帝时,出了一名画家,名毛延寿。传说,汉元帝妃子太多,于是命令毛延寿等人将宫女们的形象画出来,以供皇上选择;众多宫女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元帝宠幸,只有王嫱王昭君不肯干这样的事,结果她未能见到天子。后来,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选中,准备前往塞北为匈奴王之妻,临行时元帝召见,发现其貌为宫人之最,但既已答应匈奴,却也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仔细侦查此事,遂将毛延寿等人统统斩首,弃于街市。

西汉时,还出现了两位诗学家毛亨和毛苌。毛亨一说为西汉鲁人(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另一说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据传他为古文经学“毛诗派”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史称“大毛公”。毛苌为西汉赵(郡治今河北邯郸西南)人,据称其诗学传自毛亨,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史称“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1359年)。龙凤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连克胶州、莱州(今山东掖县),继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刘福通分三路扫北,他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兴办屯田,规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转而攻克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锋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后被赵均用杀害。

明朝有个藏书家叫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达八万四千余册,其数量几与后来 先生的藏书相埒。毛晋藏书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著有《隐湖题跋》,并编有《毛诗陆疏广要》。

拿《明史》与《宋史》相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后来愈发达,几成簪笏蝉联,前后辉美之势。兹就《明史》所载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胪举如下,以窥就里:

毛玉: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有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安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宋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年轻时替人看相谋生,习孙吴兵法,好谈兵事。 天启元年五月率军丁将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将佟养真父子于镇江,一举收复辽东数百里江山,史称“镇江大捷”。后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永宁,迫使后金回师沈阳。天启七年(1627年)宁锦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皇太极被迫撤军。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毛士龙: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到清朝,毛姓涌现了好几位有影响的文学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学家。字稚黄,又名,字驰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诸生,明亡之后不求仕进。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书》、《思古堂集》、《诗辨坻》、《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等。

毛奇龄(1623~1713),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撰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所撰《四书改错》,对当时用以科举取士的朱熹的《四书集注》有所抨击。能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又通音律,撰有《竞山乐录》等,著作编为《西河合集》。

毛宗岗:清初小说评点家,字序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评语中,依据朱熹《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的习气。

从以上列举的毛姓名人来看,宋代以前的毛姓名人多出自黄河流域的陕西一带,宋至清代毛姓名人多出自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一带。在中国的历史上,毛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十分活跃。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姓氏的迁徙,人才重心也在不断变化。

迄近代,迁居到湖南的毛姓经历数百年的发展,灵秀郁积而磅礴,终于在时势的推涌下乘时而起,出现了一代伟人 。

“毛”姓的由来

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寻根溯源  毛姓来源有三:1、叔郑封于毛国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