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的开心暑假,泉州篇的、、
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
一、张姓起源
▲关于“张”字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
▲张姓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周鸟)、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前589)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走翟)、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 (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
时期(720—962),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由来也不明。
僳僳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僳僳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图、甘肃巡抚镶黄旗人张文兴、山西巡抚正白旗辽阳人张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张良弼,他本是正白旗仓衣旗鼓人,世居沈阳。在攻克辽东时,因功由鼓人升为佐领。后围攻锦州,击败明朝大将洪承畴,授予二等轻车都尉。其子张时荐,袭父职,后来加爵至三等男。
满族张氏。满族张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来。今岫岩县哈达乡张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其先祖是长白山二道沟的镶红旗人的。
回族张氏。回族张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罗德氏改姓而来。其他支派的由来则不很清楚。张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阳回民中,以姓马、张、苏、海、蔡者为多。民和县回族大姓依次排列为马、冶、刘、杨、白、张、陈,他们是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从甘肃水阜河十二庄迁来的。今拉萨市的回族张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从四川来的。
彝族张氏。彝族张姓人有一支是南诏王蒙氏之后,详见本章第一节。在四川德昌县麻泉公社有一支张姓,其先祖为会东土司张氏,是彝族人,但后来逐渐汉化,最终成为汉族人。
一、英国
英国所藏清代档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战争中掠夺的中国档案,其形成者是中国地方政府,如两广总督的档案;二是英国在华机构,在与清政府及所属机构的日常工作交往中形成的档案(中英两种文字都有),如东印度公司及外交机构的档案。以上档案均已向社会公众开放,可调阅、抄录、复制等,用于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学术研究等。
(一)英国公共档案馆
1、被掠夺的清代档案(1765—1857年)
这部分档案共1954件,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广东劫掠的中国官方档案。其中包括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往来的文书;地方政府本身形成的文书;原存放在两广总督千门、广东巡抚衙门等机构的文书。这部分档案可分为以下六类:
(1)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档案(1835—1857年),73件;
(2)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往来公文书(1765—1857年),337件;
(3)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档案(1810—1857年),529件;
(4)起义、秘密结社、军事组织与作战,以及镇压起义(1811—1857年),820件;
(5)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6—1857年),84件;
(6)地图与插图,71件。
以上档案,我馆已从该馆复制成35毫米缩微胶片25盒。
2、英国在华机构形成的档案
(1)东印度公司中文秘书处档案(1793—1834年)
这部分档案共34卷,是由东印度公司设在广东和澳门的商船货物监管人特别委员会形成的档案。该委员会在1834年撤销之前,实际行使东印度公司所拥有的英国在华贸易垄断权。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793年英王乔治二世致中国乾隆皇帝信函的中文译本。信中介绍了马戛尔尼勋爵作为使团正使,前往中国。大量的通信是关于茶叶、棉花贸易;在广东的贸易代表与中国地方当局关于司法纠纷的交涉;洋行商人破产问题以及关税问题等。此外,还有渉及鸦片走私贸易的档案。
(2)英驻华使领馆的档案(1727--?)
这部分档案结止时间不祥,共699件。内容涉及:中央政府、排外运动、义和团起义、市民动乱、教育、财政、中外关系、工业、劳工、矿业、鸦片、护照、公共卫生、铁路、改良运动、航运、中日甲午战争、电信、贸易等。
(二)大英图书馆东方书稿图书部
该馆保存有珍贵的中国档案文献。其中,满文档案有满文朱批奏折、满文请安折等;汉文档案有中国皇帝给英国王的敕谕、康煕南巡图、道光二十一年镇海营水陆图册,广东吴川营、大鹏营、顺德营、外海、内河水师名册,罗浮山动植物、矿物调查册、广州城图、广州至澳门珠江沿岸军事防御图册等。此外,还有太平天国军事文书、完整的《图书集成》(1726年第一版)、《情报》(又称《北京公报》,从1820年开始,1840—1908年间的几乎完整)。
(三)印度事务部图书馆(现并入大英图书馆)
1、东印度公司同中国广东贸易档案(1715—1833年);
2、有关中印边界的外交档案(1800—1947年);
3、印度事务部就中国问题同外交部的联络档案(1858—1947年);
4、广东工厂档案(1623—1841年),这部分档案是1931年通过英外交部移至印度事务部的。主要内容是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贸易,部分是工厂档案的复制件;
5、西藏档案(1760—1904年间),内容:印度与西藏的双边关系;贸易代表处活动;各类英属印度使团访问拉萨。
(四)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图书馆
1、中国海关档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Hart)和梅乐(Fenderick Maze)的信函136封(1868—1906年);1884—1885年金登干关于中法和议的备忘录。
2、在华教会监理会的档案:会议记录和通讯(已制成缩微胶卷)。
3、太平天国实录;
4、澳门地图、清宣统皇帝给庄士敦的国画册页等。
(五)剑桥大学
在华洋行档案:信函176万封,及装订成册的信函78卷。
(六)伦敦大学
在华教会档案:伦敦会(1803—1939年)来函、通讯档、报告、日志等(已制成缩微胶卷)。
二、美国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
1、清内务府档案,28卷。
2、堂行簿,1卷。道光29—30年。
3、完婚登记簿,2册,道光27年至同治8年。
4、开销总簿和实存经费并开销银两总簿,7卷,光绪28年至宣统2年。
5、丧礼簿,1卷,宣统一年。
6、题本和奏本,乾隆7年。
7、内务府编写的北京店铺详细名录,30页。
8、家谱图表,其中有5卷为满文。
9、镶蓝旗应得口食、银两、兵丁等花名册,8页,道光12年。
10、正白旗闲散幼丁等花名册,10页,乾隆朝。
11、红白事银两数目册,乾隆朝。
12、帐本,嘉庆7年。
13、各库武器和供应帐册,乾隆至光绪年间。
14、有关建筑物规范的件册。
15、盛京内库出入细数销算清册,乾隆12年。
16、富人收税人名录。
17、帐册,康熙至嘉庆年间。
18、圆明园大木作定例。
19、普详峪万年吉地工程做法清册,8卷。
20、公主府工程做筹册,19册,光绪一年。
21、朝阳门箭楼各项银总册,6卷。
22、估修复圣林工料细册,4卷。
23、宣统崇陵工程做法,47卷,宣统一年。
24、菩陀峪万年吉地东西配殿做法,7卷。
25、奉天省东大陵照片,81张,光绪20年。
26、桂公府内阁间工程做法册,3卷。
27、宗人府选册,4卷,光绪10年至宣统9年。
28、宗人府选册,4卷,同治12年至光绪15年。
29、咸丰果园人丁清册,4卷,咸丰6—9年。
30、光绪果园人丁清册,4卷,光绪21年。
31、江南提督公文,1卷,光绪19年。
32、京察满司宫履历清册,2卷,光绪13年。
33、京察满司宫履历清册,2卷,咸丰7年。
34、恩旨豁免赔项册,4卷,嘉庆25年至道光1年。
35、广东布政使司武职各官罚俸册,1卷,光绪27—28年。
36、江苏夷务军需制造销册,57页,道光22年。
37、江北粮台帐目抄本,2卷。
38、江北藩库收银放银簿,4卷,光绪31年。
39、直隶地粮未解及豁免清册,1卷,咸丰7年至同治9年。
40、王府帐房总帐、分蓝甲银帐、人名簿、升迁降革病故帐、存制钱帐、银钱帐、分金帐等,9册,光绪10年至同治7年。
41、膳房办买肉斤鸡鸭清册,24卷,光绪30—33年。
42、大清同治吏部奏议,4卷。
43、驻津验米大臣来往文件,4卷。
44、山西巡抚张之洞奏议,4卷,光绪7—10年。
45、上谕档,2卷,光绪5—13年。
46、江苏夷务军需章程,1卷,道光22年。
47、鸦片战事公文,道光22年。
48、京抄,42卷,道光23年。
49、京报,38卷,光绪33年至宣统3年。
50、徐州粮台并军需章程,1卷。
51、乾隆嘉庆两朝奏谱,40卷。
52、秋审档案,9卷,嘉庆18年至道光2年。
53、秋谳比,16卷,嘉庆8年至道光12年。
54、法部直隶各省重囚招册,65卷,光绪33年。
55、秋审要案,4卷,乾隆39年至道光14年。
56、江西调查民事问题,2卷,宣统2年。
57、乡会试朱卷汇辑,38卷,嘉庆至道光年间。
58、历朝岁试,4卷。
59、乡试题名录,47卷(手抄件)。
60、江康虎手稿,包括一份会试朱卷,6份书单,1份起居注后跋和若干试卷。
61、苏藩政要,2卷,道光6—7年。
62、府库风俗颂庆祥宫号玉磁铜等件和道库公字玉器陈设,4卷。
63、内府物器谱,5卷。
64、拟办宣化府等处煤矿文件图说,1卷。
65、苏郡九邑孝子节妇册,1卷。
66、吏部铨选满州官员则例,1卷。
67、长沙市各业公所章程,2卷,乾隆58年至民国6年。
68、谕折汇存,700卷,光绪20年至宣统3年。
69、上谕条例,240册,雍正13年至乾隆56年。
70、山东交代章程,8册,光绪28年。
71、豫东历年刊公布条例,16册,咸丰元年至光绪21年。
72、泉漳治法论,1册,同治7年。
73、历年钱毁条例,120册,乾隆16年至嘉庆22年。
74、吏部奏定章程,12册,道光至咸丰年间。
75、刑律条例,内容包括户律条例和礼律条例,70册,乾隆年间。
76、刑钱必览,嘉庆19年。
77、解州清丈图说章程,光绪7年。
78、宛陵判事日记,1卷,光绪29年。
79、上谕条例,12册,咸丰1—10年。
80、本朝题驳公案,11卷,康熙59年。
81、历年有关秋审,1册,乾隆7年至嘉庆12年。
82、定例汇编,86卷,乾隆21年至道光19年。
83、1662年前绘制的中国地图集。
84、1673年绘制的大型中国地图。
85、1821年印制的大型中国挂图。
86、1831年印制的大型中国水墨挂图。
87、长城边界手绘图。
88、天津至广州海域图,两张。
89、西安至成都手绘路线图。
90、18世纪浙江地图集(手绘)。
91、河南、山东、直隶三省手绘挂图。
92、南京市手绘明细图,注明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收复情况。
93、广西南部边界山区通道军事图。
94、云南、四川边界军事手绘图,两张。
95、广西省军事防御挂图。
96、18世纪杭州市手绘图。
97、18世纪钱塘江和杭州湾挂图。
98、18世纪浙江省海岸线挂图。
99、山东省莱州市平面图。
100、吉林省手绘挂图。
101、山西省太原市挂图。
102、18世纪长沙市地图集。
103、日本占领前台湾地图集(印刷本)。
104、黄河流域图三张(手绘)。
105、乾隆黄河下游闸坝图,包括长江和运河工程图,20张,康熙至乾隆年间。
106、黄河图。
107、山东全省河图。
108、豫东黄河全图。
109、河源图。
110、中游河工全图。
111、黄河下游图。
112、黄运湖河全图。
113、六省黄河堤坝河道全图: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南。
114、中河厅属光绪元年分补厢中牟下汛三堡顺堤扫工题估河图。
115、河北道属光绪二年黄河形势工程全图。
116、下北河厅属光绪二年比较元年抢修扫工平险丈尺图。
117、下南河厅属光绪二年分抢修工段比较上年化险为平河图。
118、黄河水坝图。
(二)哈佛燕京图书馆
该馆藏有明清档案,约计千件左右;藏有中国善本和手抄本2500余种3万余册;中国地方志约3525种35000余册;满文图书百余种及不少满文档案等。主要清代档案目录如下:
1、驻美公使梁诚档案,2函12册。
2、全衔奏档,1函6册。
3、各省秋审实缓比较,2函17册。
4、道光钱粮奏折,1册。
5、富德奏折档(满文),1册。
6、嘉庆禀底本,1册。
7、嵩年奏折档,6函24册。
8、小玉牒,1册。
9、大清奏稿,1册。
10、京师城内首善全图,系木版印刷。
11、京师全图,系木版印刷纸本。
12、陕西全图,系方格木版图。
13、嘉峪关外安西青海合图。
14、嘉峪关外镇迪化分伊犁合图。
15、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16、八旗钮祜禄氏通谱。
17、吉勒图堪尉诺命。
18、陈庆慈知县父母诰命。
19、武备院库藏册。
20、钞本上谕。
21、满汉奏折对译。
22、满汉奏折录。
23、奏折。
24、奏折录。
25、陵寝事奏折。
26、内务府事务。
27、批折旧式。
28、行各部院衙门白文。
29、夸兰达存之户口。
30、乾隆52年6月来文档(正黄旗满洲都统)。
31、嘉庆12年10月来文(正黄旗满洲都统)。
32、正蓝旗满洲都统档册。
33、正红旗满奏本(正红旗满洲都统)。
34、镇守杭州等处将军档册。
35、镇守荆州等处将军档册。
36、奏折档簿。
37、户部奏折底。
38、上谕奏折档。
39、驻藏办事大臣奏折档。
40、第四甲喇档册。
41、清俄条约。
42、盛京内务府顺治年间档册(顺治4—8年)。
43、清阮元收藏的铭文拓本,吴大澄收藏的墓志等,约有2000张。
(三)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
1、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第4卷至第6卷),顺治2年6月—12月,朱丝栏写本,蝴蝶装。
2、大清圣祖仁皇帝圣训(第14、40—42卷,朱丝栏写本)。
3、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第60卷)乾隆15年4—6月,朱丝栏写本,蝴蝶装。
4、满文纪,朱丝栏写本,2函16册。
5、《汉文国史列传》6函60册,乾隆朝抄本。
6、《满文忠义列传》12函24册。
7、《满文礼部则例》4函186卷,朱丝栏写本。
8、满文小玉牒,1册,系第六代世祖章皇帝支本。
9、大清上谕奏事档集,18函112册。
10、清内务府档案,包括咸丰、同治、光绪三朝。
11、《治平胜算全书》(年羹尧辑著)1函8册,序文所署日期为雍正2年春正月,似为原写本。
12、《兵钤外书》1函12册,系原写本,沈阳吕磻、广宁卢函恩同辑。
13、《重刊洴澼百金方》2函20册,道光12年4月。
14、《大清律例按语》10函70册,绿格原写本。
15、《秋审比较汇案》1函8册,7行红格原写本。
16、《说帖》7函24册,9行红格写本,道光18年—光绪11年。
17、《律例统纂集成》24册。
18、《沈家本监狱访问记》(线装铅印本)。
19、清末载泽等大五臣《考察日本宪政报告书》2函10册,为宪政编查馆朱格写本。
(四)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图书馆
该馆所藏中文图书约有19万册,以现代中国史料最为丰富,有关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藏书,共有320种640册。该馆还藏有反映16至18世纪的各式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五)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该馆藏有中文图书约计15万余册,与钓鱼岛事件有关的资料,约有360种;太平天国资料103种;康有为著作及传记资料72种;梁启超著作及传记资料82种。还有原属张学良藏《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10函40册;广西云南地方的苗民图说共10册,等等。
三、日本
(一)国立国会图书馆
1、族谱360种。
2、黔南识略。
3、滇系,两套4函、另6函。
4、江苏赋役全书,14函。
5、福建赋役全书,4函。
6、吴县洞庭山鱼鳞册,12函120册。
7、长洲县鱼鳞册。
8、鱼鳞册,康熙15年丈量,2函2册。
9、吴县租册,6函。
10、长邑鱼鳞册,16册。
11、长卢盐务册(原档),11函22册。
12、吴县忙银漕粮实征文册,32函133册。
13、河南钱粮册,87函1092册。
14、乾隆邸报(乾隆36年、38年、40年、44年,嘉庆6年)。
15、第一期修理昭陵明楼等工程约估清册(上、下)24册。
16、盛宣怀致井上馨函,5件(未发表过)。
17、袁世凯函件(日本国陆军大臣寺内正毅文书内)。
(二)东洋文库
东洋文库收藏满蒙藏文图书:《镶红旗档》,自雍正五年至宣统,共2420件;蒙文《甘珠尔经》一部,共108套;《宗喀巴法句集》一部20套,零星佛经220余种;藏文《甘珠尔经》一部103套,《丹珠尔经》一部225套。主要目录如下:
1、养寿园电稿(写本),光绪16—24年,1函3册。
2、从政观法录,30卷。
3、江西赋役全书,影印。
4、老账,5册。
5、吴县漕米实征册(档案)共26函,156册。
6、浙江赋役全书,7函。
7、淮关统志,满汉文,6函。
8、续淮关志。
9、四川赋役全书,2函10册。
10、河南赋役全书,13函78册。
11、直隶宣化赋役全书、直隶畿辅赋役全书,共35册。
12、苏州赋役全书,8函48册。
13、山西赋役全书,6函36册。
14、福建赋役全书,4函24册。
15、钱票标本集(实物),10册(中国纸币的各种式样)。
16、内务府造送皇产地亩册,2函33册。
17、定陵注略,2册(影印)。
18、奏折档乾隆3年3月、11月—60年12月。
19、奏折档,嘉庆元年正月。
20、奏折档,道光27—29年,1函8册。
21、吏部考功司题稿,嘉靖20—22年,4函11册。
22、上谕档,乾隆53年—嘉庆元年,5函16册。
23、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日记,朱格10行写本,二品衔署长卢监运使津海关道周馥谨识。
24、边事汇钞,1函。
25、苗族风俗图,册页彩绘,1函。
26、苗册,册页彩绘,2函。
27、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族谱,2函10册。
28、朝鲜国王来书簿,写本4册,1935年照沈阳崇谟阁藏本抄。
29、掌仪司嘉庆元年册封后妃档,6函6册。
30、查办八旗事务表档,24册。
31、满洲旗世袭武职及世受佐领家族谱,19函。
32、满文八旗则例。
33、各种佛经。
四、俄罗斯
(一)俄历史档案馆
1、中俄谈判御旨。
2、中东铁路文书,1817—1930年。
3、中国到俄国考察海军,1888年。
4、张作霖政府时期的商业活动,1902年。
(二)俄海军历史档案馆
1、1840年北京地图。
2、1886年中国通商文书。
3、1989—1916年光绪请俄抢救中国船员。
五、加拿大
国家档案馆
中国个人或家庭移民及人头税的档案。
六、澳大利亚
华人去澳洲的移民档案。
七、意大利
罗马国家档案馆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的卖身契和雍正年间的军饷档案,数量不详。
注:未注朝年者,均为原稿未提供。
靖氏
起源:“靖氏,单靖公之后,以谥为氏,一云,齐田氏之族,靖郭君之后。”(《广韵》四十《静》,《通志·氏族略》)
1 陈姓分支田姓族后又有分支 靖姓
2 西周王朝中的单靖公之后
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一书载,从陈姓分支的姓氏有40多个,计有:田、王、孙、车、陆、敬、针、袁、孔、庆、少西、夏、司徒、司城、威、靖、尝、法、五王、子鞅、子寤、子穆、子枋、子尚、廪丘、子芒、子禽、仇子、子沮、子石、子与、子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穰等等。其中一些复姓如第一至第八,因同源出齐国田氏之后,后来多改单姓“第”。
在两周历史上,单氏族可谓大名鼎鼎!依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东周这一家族就出了二位“伯”和八位“公”,数百年间二十几代先后为官,单氏族居然长期不倒,权倾一朝。在西周时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为西周官制的建设,提供了严格的品位基础。单氏族就成了这一品位制度的典型代表。这八位“公”,他们是单襄公、单倾公、单靖公、单献公、单成公、单穆公、单武公、单平公。看过《国语·周语》的人一定会有这种感觉:怎么《周语》中对单穆公的描写远远多于西周天子呢?周景王要铸大钱被他反对、要铸大钟也被他反对。足见单氏族在周王朝的特殊地位。
一从陈姓的由来。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商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朝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陈姓自此流传至今。陈姓的诸多分支。敬姓、靖姓、庆姓、胡姓、胡非">、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孙姓、原仲姓、原姓、来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师姓、司城姓、司徒姓、车姓、恩姓、公良姓、斗门姓、尝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献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陆姓、法姓、赐姓、第姓
靖 杰 1955年12月生,内蒙古集宁人,民盟盟员,大专文化,内蒙古集宁市名优家电城经理。1975年在集宁市五金厂参加工作,1979年调市医院任医疗器械修理技师,1990年兼内蒙古医疗器械冷冻液厂集宁维修经销部经理,1996年征集宁名优家电总汇商场及集宁海尔专卖店经理。
靖崇刚 1963年生,江苏淮安人,淮安市港淮电子有限公司经济员。系淮安市集邮协会会员。主集邮票邮品,侧重邮票上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祖国风光、飞禽走兽等专题。编组的"抢救国宝大熊猫"、"人杰地灵的淮安"、"光辉的历程,伟大的业绩"、挪票上的年月日"等专题邮集,分别参加淮安县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邮展和淮阴市首届邮展获奖。有《浅析大陆集邮者的集邮意识》等文章发表于报刊。
靖树章 1932年3月生小学文化,中共党员.长清县张冥镇纸访良种研究会理事长,农技师。1984年6月,他组织了14个有心科学种田的农民,成立了长清县张夏镇纸访良种研究会,会员现已发展到230人.遍布纸坊周围20多个村庄。10多年来,先后与山东省农科院、北京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承担试验项目、引进试种示范新品种2600多个,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各种农作物优良品种42个进行推广和更新换代.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万多亩。累计增产粮食1000多万公斤。良种辐射到四川、湖北、江苏及东北等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在周围地区,以商品粮价格为群众兑换良种11万多公斤,免费赠送良种1000多公斤,为推广良种提供技术配套服务.累计进行技术培训及现场咨询服务达3万多人次。在多年的科技试验中.他总结积累了26万字的试验资料,并为科研单位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数据,受到科研单位的好评。研究会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十佳农研会"、山东省先进农研会。他本人也被评为农民科技状元,省、市科技致富能手,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
靖卫星 男,195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毕业地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职于河南省范县中医院业务院长,是香港国际中西医结合学会高级顾问,香港科学院医学顾问、香港中医药学院、香港世界传统医学会等顾问,并被授予纯金“千年之交”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香港科学院医学荣誉博士,美国海外发明家协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长期致力于科技理论研究发明与创造、以顽强的毅力和金契而不舍的拦精神先后攻克5项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发明研制《强力接骨胶囊》、《消栓偏瘫复原散》、《骨质增生散》三项新药于1999年报力国家专利。多年来写有几十万字的医学资料,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省、市级医学学术大会,受到专家好评,论文《肝外伤的抢救和治疗》均入选香港医药出版社,合著《现代外科危重病学》均于1998年入选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其论文《骨质增生散的临床疗效》一文曾获得中国中西医学员肩腰、腿痛不术优秀论文奖。1999年被入录《世界名人录》,当代卓越医家学术研究暨新世纪医院管理讼坛,被评为“国际医坛千禧名医金奖”,并编入《世界卓越华人医家宝典》,从医20余年来,先后为国内外28个省市和港台地区数万患者解除疾患。
靖一民 1958年生,曾用笔名少微、立青、知秋等。山东临沭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群文系。临沂市报社副刊部主任、编辑。中间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临沂市作家协会主席。自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论文等形式的文学作品200余篇,计140万字;出版有《黑色的爱》、《辉煌人生》、《风从蒙山来》、《去远方》、《午夜彗星》、《中外最新奇闻精华》、《涌动的春潮》等书。其中,创作的中篇小说《流不尽的"红嫂"泪》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山东大学报》等报到曾多次发表文章展开争鸣。作品还20余次获国家、省、地级文学奖。辞条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民间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录》等;
靖玉斌 男,1941年12月生,祖籍河南信阳县,现任建设银行信阳地区中心支行党组书记、行长。靖玉斌同志1960年8月毕业于陕西西藏工学院,1960年6月入党。曾在拉萨市邮电局、拉萨市委组织部、拉萨市城关区等单位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985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为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防作出贡献"荣誉证书。1992年8月获高级政工师资格。
靖士侠,男,1958年出生于山东冠县,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药学系。1987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94年晋升为副主任药师,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毕业至今,一直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药剂科工作,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药理学会山东分会、中国医用微量元素学会、国际微量元素学会会员。被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聘为编审、当代肿瘤杂志编辑,齐鲁肿瘤杂志编辑。科研课题,经专家鉴定"131碘标记血卟啉衍生物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并用安卡治疗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多媒体药物分析应用系统"达国内领先水平。在"131碘标记血卟啉衍生物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中,承担了药物毒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小鼠体内进行了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实验,专家评议该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进行了败酱草抗癌成分的研究;宫颈癌康乐膜的研究;癌症晚期镇痛制剂的研究;以及抗肿瘤药血药浓度监测;抗癌药物新剂型及肺痿合剂抑瘤实验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承担了巴豆抗癌有效成分研制的主要工作,与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巴豆霜剂抗癌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近40多篇,全国学术会议交流文章20篇,其中有10篇被评为优秀论文。两篇分别被韩国国立癌症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杂志刊登。参加编写了《乳腺癌研究进展》、《临床胸部肿瘤学》、《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临床胸部肿瘤学》被评为优秀书刊,获省医科院优秀论文一等奖、科技成果三等奖,聘为齐鲁肿瘤杂志编辑,参加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创刊了《临床药学通讯》课题131碘标记血卟啉衍生物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 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 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 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 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 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 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 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
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 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 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黎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其由来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县)洋琳洞黎人张红须,道光九年(1829)领导当地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侗族张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并与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来的。其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系的由来不很清楚。原来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等区。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县)有部分侗族张氏迁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台湾。清代有张李成,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湾淡水大败法国侵略军。
阿昌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纳西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来不明。
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区。由来也不明。
僳傈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僳傈族聚居地。
蒙古族张氏。蒙古族张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来,具体情况见本章第一节。其他支派则不明由来。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张把腰,于成化年间领导农民起义于石城堡。
朝鲜族张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在清代初年,他们大多编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统正黄旗辽阳人张偏图、都统正蓝旗易州人张雅 图、甘肃
五年级下册的开心暑假,泉州篇的、、
本文2023-10-23 06:24: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