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漳圣王陈元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1收藏

开漳圣王陈元光,第1张

陈政(六一六~六七七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在唐太宗、高宗时立有军功。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为平息泉州、潮州土著民反抗,诏令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部屯守绥安(今云霄),实行“靖边”政策。由于土著民的顽强抵抗,乃退保九龙山(今九龙江上游)。唐仪凤二年(六七七年)卒。墓在云霄县城西将军山,系唐归德将军陈政与夫人司空氏合葬,坐西向东。墓地外观有砖砌龟背形坟丘,高约一.八米、长七米、宽五米,后为砖砌挡土墙,前有墓埕、台阶及石翁仲、石兽、石华表等。南宋时重修,清初毁坏。一九八四年,发掘清理出墓前宋代享堂台基及残石柱,上有“嘉熙四年(一二四年)”题刻。一九八五年,按宋代墓制修复。

陈元光(六五七~七一一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之子。唐仪凤二年(六七七年),陈元光奉诏以鹰扬将军袭父职,实行屯垦耕战政策,招抚土著,安定地方。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诏命为漳州首任刺史,吏治严明,政绩卓著,对漳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拓、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唐景云二年(七一一年),死于征战。墓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原葬云霄大峙原(今属漳浦县),唐贞元二年(七八六年)徙州治,奉敕移葬漳州城北石鼓山。坐西北向东南,占地一千七百平方米。墓碑刻“唐开漳陈将军墓”,碑座刻梅花,坟前有墓埕五层,每层落差一~一.二米。两旁有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一对。近旁大石上刻清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侍郎蔡世远撰写的修墓记。一九八六年,漳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陈元光将军开漳一千三百周年重修此墓,并种植七里香、凤凰木、柏树等绿化环境。陈元光(六五七~七一一年),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南光州,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十四岁随父陈政入闽;在闽共四十二年,为开发漳州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不愧是开发漳州地区的第一人。

实施“畿荒一德、胡越和同”的民族融合政策

陈元光自幼饱读经书,深受忠君报国、王道仁政的影响,当乃父陈政在奉诏入闽南平乱八载,惫极劳瘁而逝之后,他承父职代领戍闽唐军,就感觉到父之平乱政策带来的弊端是:“元凶既诛,余凶复起,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诛之则不可胜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对叛乱的“蛮獠”山民,采取以抚绥为主的策略,区别首恶与胁从,重点打击首恶分子,即“落剑唯戎首,游绳系胁从”(许天正和陈元光《平潮冠诗》)。并实行“且耕且战”耕战结合的政策,在九龙江北溪浦南一带建立“唐化里”,又在云霄漳江之北建“火田村”,以开荒生产,营建村宅,安置军眷,做到粮食自给、兵不扰民。他还通过多种管道,争取大多数“蛮獠”的归附,下力气招抚流亡,于是土著群众“负耒耜皆望九龙江而耒”(《白石丁氏古谱》)。对这些归附的“蛮獠”,陈元光“抚而籍之”,并免除其赋税徭役。这一政策的实施赢得了人心,缓和了民族矛盾,使荒凉的九龙江两岸“渐成村落,拓地千里”。

为了进一步促使当地山民改变陋习,融入主流社会,促进“胡越百家,愈无罅隙”。陈元光提倡民族通婚,鼓励部将与当地女子结为秦晋之好。这些政策的施行,极大促使汉畲民族的融合,并推进了还处于部落时期的畲族的封建化进程。

用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取代刀耕火耨的落后生产方式

唐初,生活于“泉潮”之间的山民仍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其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他们“伐山而营,依山而猎”,“火田畲种无耕犊”(陈元光《龙湖集》)。针对这一现状,陈元光则积极推广铁器农具,牛耕和曲辕犁,大力提倡精耕细作,兴修水利,使用筒车提灌农田,实行双季稻生产方式。

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生产技术和措施的应用,漳州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生产力水平第一次得到提高,沿习数千年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至此画上了句号。

创办学校,化蒙昧为敦伦

作为一代儒将的陈元光,深知“兵革徒威其外,礼让乃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的道理,因此,当战乱甫定,他就向朝廷上了《请建州县表》的奏章,朝廷批准了这一奏章。垂拱二年,漳州得到正式创建,由此唐王朝各种制度法令和中原文化在这里得以推行和传播。“化蛮貉之俗为冠带之伦”使“荒陬蛮獠尽沐皇恩”。他在州郡职官中设专司教育的“文学”一职,主持乡校事宜,并在浦南唐化里创办松州书院,这是全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被载入新近出版的《中国教育志》一书中。陈元光让其子陈王向在该书院主持讲授,聚生徒四十人,成为漳州学校教育的源头。学校的创办,不仅达到“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陈元光《龙湖集》)之目的,而且使漳州迈进封建科举制度的轨道。

通商惠工,发展经济

建置漳州之后,陈元光十分重视发展经济,他劝农通商惠工,教育儿子和部属要“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陈元光《龙湖集》)。在他政策的感召下,官民开荒垦田,种稻种茶养蚕,发展多种经营,形成热潮,处处是“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陈元光《龙湖集》)。在漳州大地上,呈现出:“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陈元光《龙湖集》)、“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陈元光《龙湖集》)的喜人景象。此外,晒盐,造船,制瓷,治陶,冶铁,织染,农机具制造等中原手工业技术也在这里得以传播。“海船近通盐”(陈元光《龙湖集》),既道出了当时船舶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制盐业的发展和海上贸易的初步繁荣。

传承中原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陈元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喜诗赋善吟咏。陈元光建漳之后,又在传承中原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且影响深远,包括诗赋唱和、闽南方言语系的形成、戏剧艺术、饮茶文化、民俗、宗教、祭祀文化等等,都能找到与中原的渊源关系的痕迹。其中陈元光《龙湖集》诗集为福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文献。该集收有陈元光诗作五十篇,除了其中七篇已收载于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全唐诗外编》之外,尚有四十三篇为珍贵的唐佚诗。

福建漳州文明的开创者

一千三百多年前,河南固始人陈元光随父唐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固始八十七姓、近万名府兵南下入闽,驻兵云霄,息乱安邦,开创了漳州的安定与繁荣,被后世尊称为“开漳圣王”。陈元光这一创举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也为中原文化在闽粤台等地及东南亚各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祭祀“开漳圣王”的祖庙云霄威惠庙仅在台湾的分庙就多达三百多座,每年从海内外各地前来云霄寻根问祖、拜谒先贤的信徒络绎不绝。

陈元光为何“唐史无人修列传”?

被世人尊为“开漳圣王”的唐代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将军,是漳州的创立者,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是,新、旧《唐书》上均未为其载立传记,这未免让后世人感到疑惑和遗憾。其实,纵观历史长河,正史无传的历史名人不独陈元光一人,比陈元光职位更高,且也于野史、方志、家乘不乏记载,但却同样是正史无名者大有人在。陈元光唐史阙载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漳州”只不过是大唐帝国在其广袤疆域东南边陲“炎荒”之地的新置州郡,堪谓海滨僻壤,鲜有“知名度”可言,其档案数据亦较难存入数千里外的都城长安;更何况陈元光之祖、父辈,原为隋代归附于唐的“前朝降将”,也难免有人另眼视之;再者唐代“刺史”一职亦仅位列四品,当然算不上为“显贵之身”。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后代史官未必能了解到“开漳”之由来,以致陈元光于“唐史无人修列传”。但是,凡有史识者应不致认为唐史无传而去怀疑有否陈元光其人及其伟大的功勋。

唐史虽然阙载“开漳”名贤陈元光及诸部属的事迹,但却又明确记载了漳州郡的“漳浦,垂拱二年十二月与州同置于治所”(见《旧唐书.地理志》);又如《新唐书.地理志》亦记述:“漳州以南有漳水(在云霄)而为名”(笔者按:《新唐书》刊行于宋,其时漳州治所已经再次北迁至今芗城区又越四百年,故书中言“漳州以南”)。

及北宋,有一位丰五年(一八二年)进士、漳籍人吴舆(官至奉议郎、潮州府通判)着有地理与政区专著《图经序》,较明确地记载:“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平靖蛮、潮寇患,奏置州郡。敕割福州(唐中期改称隋闽州为福州)西南地,置漳州。治初在屯所漳水北,因水名州……”细思吴舆着《图经序》之时,上距陈元光殉职只不过三百余年,时间甚近,其所采用的史事、人物当然不谬,应是毋庸置疑的。迨南宋末由中央政府史官辑纂的官方文书档案分类汇编《宋会要辑稿》,其中的《礼类.二十》,有一篇近三百字之多的《陈元光祠》,又较详尽地记载了宋代自神宗熙宁八年(一一一三年)六月追封陈元光为“忠应侯”始,此后多位宋皇又先后对陈元光及其父、母、妻、子、曾孙等人追赠的封号。此篇所载之事,迄于南宋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年)九月,加封陈元光为“灵着顺应昭烈广济王”,同时还概括性地记录了陈元光生为名将,惠泽子民,殁享庙祀,奕代馨香的光辉形象和升华过程,资料弥足珍贵。此部官书档案《宋会要辑稿》的成书年代,距陈元光在世时间亦不过四百五十年,尤其属官书档案集,其所载之事更具权威性,固然可为信史。

此后的近百年元代时期,汉文化曾遭严重毁废,文献资料散佚不少,尤其是地方文献更是首当其冲,能幸存的多是残缺不全。造成后人研读地方史事常遇文献断层,不得已而求助于族谱家乘、口碑野史。

直至明季中期,社会基本稳定,各地官府复萌“盛世修志”活动。于是正德七年(一五一二年)由“赐进士、四川布政使、莆田周瑛纂修,赐进士、漳州府知府、武陵陈洪谟校行”的《大明漳州府志》出版,可惜印量较少,传世甚为珍稀。查阅今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所存的图书总目,仅记录了明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已成海内孤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笔者尝两度随团赴台参与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得便亲睹并浏览了此部“孤本”漳州府志,还托人把此志书中的许多资料如《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礼纪.陈元光传》等篇章进行拍照,并复印返原携归进行研读。

该篇传记对陈元光其人其事作概括性记述与评价,是迄今所见记载陈元光传略的最早官方文献资料。阅该部志书之《序》,方悉书中资料有不少是采撷于“旧志”、“宋志”。由然可推测唐、宋时期都曾编修过漳州府志。莫道至今“古志”全无踪影,就连明代正德之初州官修志之时,也仅能获得“旧志”、“宋志”中的部分遗篇残稿。所以说,正德本《大明漳州府志》中录载的陈元光传记,极有可能直接沿自“唐志”、“宋志”,决非后人臆想杜撰。此后的明万历至清乾隆乃至之后,福建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成书的《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漳州府志》等多种版本的地方志书中的有关开漳史事,特别是对陈元光的行状纪略,则多采录于氏族中所编的谱牒资料(或因“旧志”缺佚所致)。较之“正德志”所载,尽管有详略之异,但这些地志家乘,对陈元光“开漳”、“建漳”的历史功绩之肯定与彰扬,却是一致的。

而追寻陈元光的故乡河南光州(梁置光州,领定城、光山、仙居、固始、殷城五县)固始县,却由于开漳史事《唐书》阙载,其故乡亦仅存陈元光的前几代祖宗坟墓与祖祠于该县陈集乡(据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的原祖上辈原籍“河东”,后居固始),还有固始县安阳山顶的大庙,祀陈元光祖母魏敬(今称“云霄庙”)。豫省文献上现存的最早记载是清乾隆《光州志.忠义烈传.陈元光》,始见载述“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光州曾于隋代一度改称弋阳),生于显庆二年(六五七)二月十六日”。

此外还有粤省于清代及近代所编的《潮州府志》或《陈氏家谱》等数据,亦记载着陈元光的史事,对其功绩的褒扬与闽省诸书基本一致;唯对陈元光之籍贯却说为广东。经查核相关资料,知其误将同时代的番禺县另一位同名姓的陈政,臆想为陈元光之父,故有粤籍之错谬。其实此说并无任何可靠数据堪为左证。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历史上确有陈元光其人其事,他被后世尊为“开漳圣王”是有因有据,名副其实的。(方群达文)

开漳文化的发祥地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南迁,入闽教化,对于开发福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迁闽越的移民大都来自河南,其中,发生在唐初的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事件,开创了漳州文明的发展史。

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泉州与潮州之间发生“蛮獠啸乱”,归德将军陈政奉诏出任岭南行军总管,与其子陈元光先后率领府兵九千多人,来到这七闽与百粤交界的地区平乱,并首先在今天的云霄县开屯建堡、播传农耕,结束了闽南地区刀耕火种的时代。陈政病逝葬于云霄将军山。他的儿子陈元光袭职,经过大小百余次的战斗,终于平定了闽南一带的“獠乱”,并于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奏请朝廷创建了漳州府,从此教化治民,弘扬文化,施行法治,改变民风,开创了漳州一千三百多年的基业。漳州最早的治所在今天的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西林村地处漳江之畔,故州以江名,得名“漳州”。陈元光即为首任的漳州刺史,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北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二年),宋徽宗为其赐庙额“威惠庙”,祖庙在云霄城中的西门。云霄因这段辉煌的历史,成为海内外广大漳籍后裔心目中的“开漳圣地”。

闽南安定之后,陈氏父子从家乡河南固始带来的八十七姓府兵大都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些府兵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入闽,并为开发和建设漳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皆以“唐朝军人”为荣,加之唐代强盛,威震海外,所以他们的后裔移居台湾、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并简称大唐江山为“唐山”,“唐山”因此也成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故乡的一种习惯称呼,台湾人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

陈元光父子开漳的伟绩功勋历史上多有追封,然而新旧《唐书》却无事迹记载。这让人多少感到遗憾,不过,“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漳江两岸人民感念陈氏父子开发漳州的厥功至伟,建造了一百多座“圣王庙”,奉祀陈氏父子及其将佐。每年元宵节期间,民间都会举行“鉴王”、“走王”等隆重而独特的祭祀活动,如今,“圣王巡安”做为一种民俗,还成为了福建省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开漳圣王”的民间信仰,同时伴随着开漳府兵后裔移民台湾及海外的足迹,不断绵延开来。“开漳祖庙”--云霄威惠庙的香火远播,仅在台湾各地的分庙就达三百多座,东南亚各地更是数不胜数。多少年来,大批的漳籍后裔纷纷踏上故土云霄,寻根访祖,拜谒先贤,千年乡愁,随泪而落。二六年十月,国际开漳文化联谊会在新加坡举行成立大会,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节在云霄将军山下隆重举行,“开漳圣王”文化在其发祥地焕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

开漳祖庙—-云霄威惠庙

云霄威惠庙位于漳江边的云霄城西门外,地属云陵镇享堂村。该庙宇建筑规模较大,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唐嗣圣元年(六八四),古称陈将军祠,宋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赐名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一四六五~一四八七)里人吴永绥重建,历代屡有重修。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被海内外尊为威惠祖庙。一九八五年元月被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唯一被加载《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开漳祖庙。二五年五月,云霄威惠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元光是海内外开漳将士后裔所尊奉的“开漳圣王”,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早在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年仅十三岁的陈元光就随父“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率中原府兵南征入闽,安定闽粤边陲,实施绥靖开发,维护唐王朝实现国家多民族统一。父病殁后,元光袭职,拓地千里,开屯建堡,使边荒安定,岭表悉平,功封鹰扬将军。武则天垂拱二年(六八六),获准在云霄漳江之畔建置漳州治所,漳浦县附州治而设,旋继置怀恩县。陈元光受命为首任漳州刺史。他创办府学,兴农惠工,创立了光辉灿烂的开漳文化。在陈元光的倡导下,随军入闽的中原六十四姓将士携眷落籍漳州,并鼓励军中年轻人与当地民众联姻,加强民族团结,使军民安居乐业。景云二年(七一一)十一月初五日,少数顽寇纠党复叛,潜入云霄拜岳山。陈元光率轻骑抵御,遭叛将蓝奉高刃伤而卒,葬于火田大峙原,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陈将军殉职后,历代帝王对其开漳功业推崇备至,屡赠封号;民众则感其恩德奉为神祗,庙祀馨香,千秋不替。“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宋代漳浦县令吕王寿在《谒将军祠》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开漳祖地民众庙祀陈圣王的盛况,及发出公道自在人心的感慨。

庙南北长约六十米,东西宽十八米,占地近一千五百平方米,共有照壁、大埕、庙体三部分。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以门厅、天井、回廊、大殿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石木结构,周边为夯土承重墙。门厅左右各开侧室。庙左配“接待室”及碑廊一列。

大殿正中设木雕神龛,祀陈元光与种夫人神像;座前置陈政神像。右侧设魏妈神龛,悬匾“女中豪杰”,祀陈元光祖母魏敬雕像,两侧撰联“巾帼长征临海峤,中原南下靖云霄”;左侧为许天正神龛,悬匾“建功南郡”,书联“同来启土标青史,共起兴文惠庶民”。大殿两侧设左右两处配殿,左侧为“王子”殿,右为王女“柔懿夫人”陈怀玉殿。大殿内存明代方形石炉一座,宽.八米,通高、厚各.五米,下立四足,正面镌“崇祯壬申(一六三二)春王正月金浦刘登枢舍”楷书,是现存庙内年代较早的石雕文物。庙内梁架上都施以浓墨锦彩,这些人物故事与花卉图案,与瓜柱、楣枋、雀替等圆浮雕装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荟萃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我国南方典型的建筑装饰风采。

门厅为三山形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横枋上分悬“功德在民”横匾,系当代著名隋唐五代史专家、厦门大学韩国盘教授题书,是对陈将军祖孙开发漳州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

云霄威惠庙是漳州市开展中外与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庙内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金字牌匾,如“漳台圣宗”、“圣德覃恩”、“惠泽四海”等,都是宝岛台湾“开漳圣王庙”献赠的文化礼品,又是两岸神缘文化的生动载体,也是台湾文化根在大陆的有力证明。

金沙、紫湖琴山邵氏:邵纪严于明朝嘉靖廿四年(1545年)从安徽古徽州的休宁县大沙滩迁至金沙定居。据《怀玉邵氏宗谱》记载:“纪严松公生于明弘治年戌申年(1488年)正月廿三,卒于嘉靖癸亥年(1563年)九月。公先世徽郡休邑人,生而颖异豪侠,疏财仗义,志在四方,不甘伏处,因而书剑飘零,客游玉邑金沙,爱山水明秀,景物宜人。羡曰:是所谓白云深处,堪养志焉。随携眷居之。后来”

后来,金沙邵氏人口发展,邵有肇于清朝康熙年间迁至紫湖琴山定居。琴山《怀玉邵氏宗谱》对此事也有记载》:“有肇公生于顺治甲午年(1654年)十一月初十,卒于雍正癸卯年(1723年)十一月十二日。遂于都内之徐家店河西(现名琴山)构屋居之。鼎革后,收垦荒废山业田亩。公承其绪余,更能拓大资产,自安乐坑口至夏家坂,几乎阡陌成连。”依上述,说明琴山老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有人认为琴山老屋建于明朝,这不符合《邵氏宗谱》所记得事实。房屋是仿明制构建。(据琴山《怀玉邵氏宗谱》)

双溪口、八仙洞陈氏:陈朝暮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从福建泉州陈舍评迁至双溪口定居。尔后分支迁至八仙洞定居。(据《怀玉陈氏宗谱》)

土城颜氏:颜必正派下的颜奇旭于顺治12年(1655年)从福建永春达埔迁至贵溪,住7年,又于顺治18年(1661年)从贵溪迁至土城定居。(据《怀玉颜氏宗谱》)

川桥张氏:张时夏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从福建安溪县湖头镇公卿坊华美山脚迁至川桥定居,后又迁至铅山。在铅山住了八、九年,扔迁回川桥定居。(川桥原名程溪,后因去紫湖的大道程溪上有座石拱桥,人们称它大桥,故又叫大桥头。大桥头岭原是一条小路,故叫小路岭。)(据《怀玉张氏宗谱》)

建设尤氏:尤能信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从福建泉州永春县达埔蓬莱村迁至紫湖蒋坑(现建设大垅)定居。:尤能佳于清朝康熙戌申年(1668年)从福建泉州永春县达埔蓬莱村迁至紫湖蒋坑(现建设大垅)定居。(据《怀玉尤氏宗谱》)

紫湖林氏:林长抒于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从福建泉州永春大卿迁至贵溪十四都,住了7年,于康熙元年(1662年)迁至土城,后移居紫湖(原名徐坞口)定居。

林长握、林长撰于清朝康熙甲辰年(1664年)从福建永春大卿迁至紫湖定居。

林应国于清朝康熙癸丑年(1673年)从福建安溪迁至玉山北乡大徐坞(今属于张岭村)定居。(据紫湖《林氏宗谱》)

东坑、大举吴氏:吴一翀于清顺治丁酉年(1657年)携妻、弟一懋、子启益、启业、启陶、启绪及弟媳、儿媳等人从闽永八都莲坪(现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莲壶镇联星村刘坪)北迁,先后在弋阳老鼠墩、玉山无里洋住过,尔后在土城东坑定居。一翀去世后,启益遵父遗命,返回莲坪老家安居。启业迁居大举定居。(据《怀玉吴氏宗谱》)

枫林街头、安乐坑、璞石口王氏:王子进派下于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2年)从福建泉州永春达埔桃源章内迁至现址定居。(据《桃源王氏八修宗谱》)

玉坑、枫林刘氏:刘应洞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奉母丁氏妈之命,偕叔伯兄弟从福建泉州永春德化迁至枫林东山边定居。(据《怀玉刘氏宗谱》)

迪[迪,读音作dí(ㄉㄧ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殷契之母简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006年1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正式宣布:今安徽省蒙城县很大的可能是早商之都所在地。蒙城县的坛城有很大的商代古城垣,并拟订下一步挖掘计划,声称对于坛城古城垣的挖掘可能有震惊全世界的发现,那就是一直以来没有找到的早商故都,有可能就在这里。

连续几年的尉迟寺挖掘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尉迟寺出土的陶器中有全国仅此一件的“鸟形神器”。据史学家考证,“鸟形神器”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原始村落领袖或权利的象征,只能是具有最高权力的王者才可以拥有。尉迟寺为震惊中外的中国原始第一村遗迹,那么这个“鸟形神器”会不会是商代遗物呢?早商应该在黄帝、帝喾时期就存在,而黄帝、帝喾时期就是大汶口文化时期。

据典籍《商颂》记载:“天命玄鸟,降而为商。”

按照史《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商的祖先“契”是这样降生的:“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百姓以平。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因此,鸟,一直就是商人崇拜的图腾。

简狄,是殷契之母,本文不论其是否吞玄鸟卵而孕生契,而论简狄之“狄”:商、周时期甲、金古字,狄、迪、易,三字同音通用,是以简狄氏又作简迪氏、简易氏。

契为帝舜之重臣并被封商后,取母名为其后裔立姓,有为狄氏、迪氏、易氏者,皆音dí(ㄉㄧˊ)。

第二个渊源: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米国君主迪瓦什蒂奇,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来个小国的总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人种主要是粟特族人或其后裔,泛称为“昭武九姓”。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击走,被迫西迁至中亚河中地区。

昭武一词的语源,目前尚无定论。史籍《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而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另据史籍《北史》、《隋书》记载,乌那曷、穆国、漕国也是王姓昭武的国家。据史籍《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

古粟特族人在历史上素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年、西晋末年粟特族人的经商组织和活动。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经商范围更加扩大,并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如在公元545年,北周政权曾派遣酒泉胡安诺盘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时期,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作兴胡,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兴胡与县管百姓、行客并列,表明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份或社会地位。

公元六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于西突厥。公元七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也开始遭受 帝国侵袭,遂多次向唐王朝求援,接受唐王朝 赐封的王号,反抗 帝国。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消亡。

唐朝时期西域米国,治所在片治肯特城(亦称钵息德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古粟特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为西突厥族所破。唐高宗李治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又为大食国所破。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国君昭武开拙为南谧州刺史。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米国曾两次遣使来唐朝进贡,当时的米国君主即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蒂奇,后于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被大食国人所俘,旋被杀。乌勒伽即位,求唐王朝保护,并送迪瓦什蒂奇之子侄入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王朝赐米国王为恭顺王。唐肃宗李亨乾元三年(公元760年)以后,片治肯特城被废弃。

迪瓦什蒂奇的子侄入华后,按汉之习惯,取祖名首音的谐音汉字“迪”为姓氏,称迪氏。

昭武九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而中国的丝绸、建筑、冶金技术及其“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昭武九姓人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第三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温迪罕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伏羲氏驾崩后,葬于山阳高平(山东金乡县),其墓曰:“太昊陵”,每至二月二日龙抬头之日,中华民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领袖。而他的十个儿子,均以太阳鸟为图腾,史称“十日族”。《山海经·大荒南经》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者,即伏羲也。《山海经》云:“宛来之风曰:俊”,宛为地名,指陈州,伏羲之都;风为伏羲之姓。《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伏羲氏为汤古氏子,所以在风姓中要保留族徽,为此风的古体字为“颺”。因十日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汤谷的主人。《海外东经》证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装组合为“早”,早临水而居曰:“氵早(汤)”,所以十日族以汤为姓。

在民族分衍的过程中,汤姓又分衍出温迪罕氏,为女真族金国著姓之一,与完颜氏并列。

在史籍《金史·百官志》中记载:“凡白号之姓:完颜、温迪罕……皆封金源郡。”温迪罕氏族后分衍有迪古氏、迪吉氏、迪姑氏等姓氏,皆为金国时期著姓重臣,如金国的开锅元勋迪古迭,金太宗时大将迪古补等。

金国灭亡后,元朝 明确规定:“女直生长汉地,同 ”。这些女真人在元代变成了 。诸多女真族人遂改用汉姓,如完颜氏改为汉姓王氏、陈氏,而温迪罕氏后有汉化省文简化为温氏、迪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墨勒迪哷(勒)氏,是与鄂温克族所共有的姓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宁古塔(今牡丹江中游地区)、熬金、毕瞻(今黑龙江毕瞻河流域)、布特哈(今内蒙古布特哈旗)、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所冠汉姓大多为孟氏,亦有为迪氏者。

②达斡尔讷迪氏,以地名为氏,世居黑龙江讷迪村,后多冠汉姓为讷氏,亦有为迪氏者。

③满族温迪掀氏,就是金国时期的温迪罕氏,以姓为氏,世居朱舍里、吉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亦有汉化省文简化为迪氏者。

2经中外史家研究, 姓氏多源于 人常用人名的译音。如泉州历史上因蒲姓 就以 人原名abll为姓氏,汉音为“蒲”。

① 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din”音,汉音单读为“底尼”或“迪尼”,字义为“宗教信仰”。以先民姓氏尾音汉化为姓氏,是 姓氏中重要的来源之一。与底氏一样, 迪氏,便即源于先民姓氏尾音“迪尼”,大多取汉姓为丁氏,亦有为底氏、迪氏者。

②以 教古兰经重内容为姓氏,亦是 姓氏中重要的来源之一。 迪氏,取自 教经名“ 迪尼”,字义为“ 的宗教”,先为 迪氏,后简化为鲁氏,亦有为迪氏者。

二历史名人:

迪 仕:(公元1949~今),四川资阳人。著名数控机械加工专家。

重庆市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江陵分校校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机床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

主要著作有《压力铸造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主要论文有《双CPU型CNC系统控制软件结构》。

发明专利有:气垫导轨程序显示计时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重庆市市级新产品鉴定。

69世祖华胥氏

68世祖伏羲(配女娲)

67世祖少典

66世祖黄帝(姬轩辕)

65世祖昌意

64世祖颛顼(又名乾荒)

63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

62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61世祖鲧父(鲧的父亲)

60世祖鲧(颛顼的玄孙)

59世祖禹(世称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开国君主)

58世祖启(史称夏启,本名姒启,禹长子)

57世祖中康(仲康):启子

56世祖相:中康子

55世祖少康:相子

54世祖曲烈(鄫曲烈):少康次子,被少康封于鄫,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鄫国(缯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期的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53世祖鄫炫忠

52世祖鄫坤仁

51世祖鄫录

50世祖鄫浩源

49世祖鄫富材

48世祖鄫焜

47世祖鄫伯基

46世祖鄫锐

45世祖鄫汪

44世祖鄫志梁

43世祖鄫煌

42世祖鄫相奎

41世祖鄫世鉴

40世祖鄫政治

39世祖鄫模

38世祖鄫瑞焕

37世祖鄫垠

36世祖鄫锦容

35世祖鄫洪

34世祖鄫桂茂

33世祖鄫照

32世祖鄫培元

31世祖鄫允

30世祖鄫杞

29世祖鄫熹

28世祖鄫埙和

27世祖鄫成锐

26世祖鄫椿

25世祖鄫炯

24世祖鄫垣

23世祖鄫销

22世祖鄫福波

21世祖鄫时荣

20世祖鄫炳

19世祖鄫均祚

18世祖鄫铃

17世祖鄫仁

16世祖鄫松

15世祖鄫墅

14世祖鄫镇玉

13世祖鄫浥

12世祖鄫祥樽

11世祖鄫炷

10世祖鄫方

9世祖鄫宇銮

8世祖鄫沛恩

7世祖鄫朴

6世祖鄫世美

5世祖鄫时泰

4世祖(高祖)鄫国(缯国)太子巫(曾巫,首改鄫姓为曾姓,自鄫曲烈至曾巫,共历51代)

3世祖(曾祖)太子巫之子:其名失考

2世祖(祖父)太子巫之孙:其名失考

1世祖(父亲)曾点:即曾皙,他是太子巫的曾孙,配上官氏,生曾参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中国东周时期鲁国人;尊称“宗圣”“曾子”;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卒年71岁,葬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配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

1世孙曾元:字子元,仕于鲁国,配高阳氏,生长子曾西,二人同葬嘉祥县南武山;侧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2世孙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长子曾钦;侧室诸葛氏生二子:曾铎、曾锡;后世追封镇江侯

3世孙曾钦:字子敬,官都检大夫(都检吏),配谷梁氏生长子曾旦;继室周氏生二子:曾庄、曾筐;葬嘉祥县富春坪

4世孙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长子曾羡;继室欧阳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5世孙曾羡:字学余,娶缪氏生曾遐,任抚州都提点、平阳徐州刺史,葬嘉祥县武山

6世孙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扬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炜、曾盈;葬嘉祥县武山西侧

7世孙曾炜(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汉尚书,配郯氏生一子:曾乐;葬嘉祥县南武城祖山

8世孙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功封都乡侯,配周氏生长子曾浼,继娶洪氏生次子曾况,葬东山麓

9世孙曾浼:官东阳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长沙);葬东山麓

10世孙曾旃:字仲劝(伸勤、仲功),官至中垒校尉、冀州太守、太子东宫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1世孙曾嘉:官安县主簿,配郑氏生二子:曾宝、曾顼;继娶欧阳氏;葬武山西

12世孙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长子曾琰,继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3世孙曾琰:官提举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车骑侍郎,封都乡亭侯;配邬氏生二子:曾据、曾援;葬武山西

14世孙曾据(前42年-公元年):娶陈、刘二氏,刘氏为汉宗室;官冀州御史,汉平帝封他为都乡侯,有功加关内侯;因耻事王莽,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东南下渡长江,避于豫章郡,家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永丰县)吉阳乡,复迁至莺迁乡,卒葬于吉水仁寿乡;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阳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阳郡主,刘氏封吉阳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阳房祖,为蕉岭曾氏第一迁;有二子:曾阐、曾瑒

15世孙曾阐:配文氏生长子曾植,侧室王氏生三子:曾横、曾茂(懋)、曾楫,葬庐陵县吉阳乡

16世孙曾植:官谏议大夫,配李氏生长子曾耀,继室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寿乡

17世孙曾耀(曜):一作“曾万”,东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谏议大夫,配胡氏生长子曾培,继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阳乡祖山趾南

18世孙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长子曾德,同葬庐陵南籔坪;侧室张氏生二子:曾行、曾徵,张氏葬鱼山

19世孙曾德:配董氏生二子:曾珣、曾珍;葬仁寿乡

20世孙曾绚:字贵文,曹魏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二子:曾焕、曾震;继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寿乡

21世孙曾焕(涣):西晋景阳侯,配刘氏生二子:曾梓、曾耀;葬仁寿乡

22世孙曾梓:字伯其(埼),配丁氏生一子:曾勰(协);葬仁寿乡

23世孙曾勰(287-364):晋朝镇南将军司马,于广州击破前交州刺史张琏叛军,配文氏生子曾端,葬荆田乡斧形山

24世孙曾端:一名瑞仁,字正亦(冀),配胡氏生二子:曾铉、曾宏(字道始)

25世孙曾铉:字道远,官至大司马,配箫氏生一子:曾海;葬仁寿乡

26世孙曾海:又名曾炅、曾吴,字海道,官黄门侍郎、裘州录事参军,配杨氏生二子:曾横、曾椅

27世孙曾横(堭):配谢氏,生二子:曾兴、曾田;葬仁寿乡

28世孙曾兴:字兆发,配张氏生长子曾隆,罗氏生二子:曾陈、曾陂;葬荆田乡斧形山;唐太宗贞观六年(633年)闰八月十八日,中书令温彦博、太子舍人高士廉奏请命曾氏定谱,曾氏唐谱自曾兴始

29世孙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一子:曾钧;葬上罗浣

30世孙曾钧(597-650):字洪举,官(唐朝)给事中,配王氏生一子:曾谋;葬荆田乡斧形山

31世孙曾谋:字以中(忠),配高氏生二子:曾丞(卺)、曾巴;葬仁寿乡趾南

32世孙曾丞(卺):官至(唐朝)司徒、司空兼尚书令,自庐陵吉阳乡上黎堡徙螺丝岭凹宅后里小崤凹大中坑,再迁永丰,为永丰房祖,娶何氏,与何氏合葬石狮岭上窑岰蜘蛛形;继娶罗氏,葬庐州吉荻搪;有三子:曾珪、曾旧、曾略,各衍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33世孙曾珪:生五子:曾宽、曾绰、曾丰、曾晖、曾隐

33世孙曾旧:生三子:曾德、曾儣、曾宥

33世孙曾略:生一子曾炀

34世孙曾宽:仍居吉阳上黎堡,死后,葬二十都鸡公山;配何氏,生一子:曾庄

35世孙曾庄:字子莅,官吉州都押衙,葬仁寿乡;配萧氏,与其合葬;继娶张氏,葬山湾高坑;生一子:曾庆

36世孙曾庆:仕唐为御史大夫,立朝鲛直,远近惮之,卒葬荆田乡斧形山;配邹氏,生二子:曾伟、曾骈

37世孙曾骈:曾庆次子,官御史大夫,配王氏,合葬荆田乡斧形山,生一子:曾耀

38世孙曾耀:官南唐宫检司旋为真州刺史;配刘氏,合葬上查,生一子:曾崇范

39世孙曾崇范:字则模,官南唐太子洗马,家富与籍有名一时;配刘氏,合葬仁寿乡;生二子:曾延膺、曾延茂

40世孙曾延膺:字膺修,官荫授御使兼资库使陛左班殿,直果州兵马督监;生于同光癸未年四月十一日,于端拱戊子年卒于京,归葬永丰县南源添井湖;配魏氏,葬永丰藏陂蛇呼向,生五子:曾频、曾顼、曾页、曾颜、曾硕

41世孙曾硕:字子沅,号伟夫,淳化壬辰进士,官黄州从事、南雄州军事判官、荣州观察判官,旋任大埋寺丞知、永寿导江县事,累阶朝奉郎;生于显德丁巳年,卒于明道壬申年,葬吉水仁寿乡原栗山院背,后迁厝永丰县泷云乡六都墈下阙家屋背后;配江氏,葬青赛郭家庄;继娶省氏,葬伴前江氏则;有六子:曾淐、曾翰、曾晁、曾顺、曾资、曾淑

42世孙曾淐(曾承淐):讳雍,生于雍熙乙酉年,卒于嘉佑丁酉年,葬六都马蹄州高丘墈下雄鹅挽水形;配张氏,生一子:曾敌

43世孙曾敌(曾万敌):字惟仁,生于祥符己酉年,卒于熙宁乙卯年,葬坳上;配徐氏,生子一名:曾整

44世孙曾整:字容庄,生于景佑甲戌年,卒于元符己卯年;配罗氏,生一子:曾九思

45世孙曾九思:字成义,生于嘉佑癸卯年,没于绍兴壬子年,葬西源;配罗氏,生一子:曾纹杰

46世孙曾纹杰:字卓庵,生于元佑丙寅年,没于绍兴乙亥年,葬西坑;配季氏,生一子:曾浩古

47世孙曾浩古:字徽柔,号信前,生于大观己丑年,于淳熙乙未年没,葬下边屋后;配刘氏,生一子:曾尚忠

48世孙曾尚忠:字省己,好学力行,孝友著于郡邑;生于绍兴甲子年四月十三日,于嘉定壬申年十月十七日没,葬西坑仓库垥;配张氏,生二子:曾敬父、曾教父

49世孙曾敬父:字存诚,号恪恭,邑庠生,最孝,竭力事亲,野鸟来巢,生于淳熙丙申年十月初三日,于淳佑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没,葬山坑飞凤形;配江氏,生三子:曾德、曾益、曾美

50世孙曾德(曾元德):讳旋吉,郡庠生,生于嘉定辛未年六月十九日,于景炎丁丑年三月一日没,葬屋后,配黄氏,葬渚原飞凤形;生二子:曾价翁、曾福翁。其八世孙质粹于明嘉靖年间,复归山东承袭世爵,始为大宗房中兴祖

51世孙曾价翁:讳琢,邑庠生,生于淳佑己酉四月十五,葬本里庵前象形;配姚氏,葬晒网形;生一子:曾霖

52世孙曾汝霖:字雨苍,生于至元辛卯年二月初一日,于至正癸卯年七月十三日没,葬西源;配宋氏,生二子:曾崇文、曾崇学

53世孙曾崇文:字益雅,生于泰定甲子五月初四日,于洪武乙亥闰九月廿七日没,葬马源下店乌鸦抱田形;配罗氏,生一子:曾利宾

54世孙曾利宾:字翼辅,邑庠生,孝有忠厚,旎与乡里,生于申酉年六月廿四,于宣德己酉年十月廿四日没,葬杨叶信坑燕午抱梁形庚山甲向;配钟氏,生三子:曾志、曾世、曾佐

55世孙曾志(曾辅志):字思修,邑庠生,生于永乐丁亥年五月初九日未时,于景泰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午时没,葬本里小南蛇形;配张氏,生于永乐甲午年四月十八日,于成化丁酉年闰二月初四日没;生四子:曾德、曾琠、曾端、曾庄

56世孙曾德(曾德胄):字好懿,邑庠生,配彭氏(籍马源),生四子:曾衡、曾充、曾用、曾治

57世孙曾用(曾奋用):曾德第三子,字志行,号则庵,邑庠生,配金氏,生二子:曾粹、曾青

58世孙曾粹(曾质粹,149221-1560216):字好古,号南武,世居吉安永丰;初以衣巾奉祀,己亥蒙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仍与世袭;配杨氏(籍永丰县温坊),生一子:曾昊

59世孙曾昊:早卒,未袭

60世孙曾继祖:字绳之

61世孙曾承业:字洪福,万历五年袭

62世孙曾弘毅:字泰东,崇祯元年

63世孙曾闻达:字象舆,崇祯十四年袭

64世孙曾贞豫:字麟楚,康熙七年袭

65世孙曾尚溶:字汇伯,康熙二十九年袭

66世孙曾衍肃:字雍若,雍正二年袭

67世孙曾兴烈:字起祚,乾隆四年袭

68世孙曾毓尊: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袭

69世孙曾传镇:字巨山,嘉庆元年袭

70世孙曾纪琏:字仲鲁,袭不久,因事革职,并不准其后承袭

70世孙曾纪瑚:字六华,嘉庆十八年袭,曾传镇之弟曾传锡的长子

71世孙曾广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袭

72世孙曾昭嗣:字伯续,系曾纪瑚次子曾广莆长子,过继给曾广芳;早卒未得承袭

73世孙曾宪祏:字奉远,清光绪十二年袭

74世孙曾倩源:字养泉,原名庆源,因“庆”字犯37代祖讳,故改作“倩”

75世孙曾繁山:字静斋,民国廿四年改封宗圣奉祀官

76世孙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世系为:曾纪瑚-曾广莆-曾昭吉-曾宪祜-曾庆潼-曾繁琪-曾祥符;生于1946年,幼年承袭宗圣奉祀官

77世孙曾令光:曾祥符长子

78世孙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政(六一六~六七七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在唐太宗、高宗时立有军功。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为平息泉州、潮州土著民反抗,诏令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