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书法家排名古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2收藏

十大书法家排名古代,第1张

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

2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

3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

4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旋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

5 怀素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

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

6 苏轼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7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

8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涉经史,工于隶楷。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虞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者矣!”魏征就推荐褚遂良,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宝爱王羲之书法,以金帛悬赏征购。一时天下王书争送至京,难辨真伪。惟遂良能品评鉴别,并编目藏入内府。其书法继承王羲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传世墨迹有《倪宽赞》、《阴符经》,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等。

----------------------------------------------

9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李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

10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怀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

唐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僧名怀素,长沙人(另一说零陵人)。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代表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怀素写字小古文的意思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怀素写字 译文

古时候有个叫怀素的和尚。他从小就喜爱写字,并且写字非常认真。 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写字进步很快。

那时纸很贵,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再写,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怀素长大以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读了怀素写字这篇短文我想到了什么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通过文章的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让班上的孩子们真正喜爱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篇课文的学习,对我们指导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我备课的时候,仔细阅读了课文,感觉课文的内容虽然不深,但是让孩子们思考与理解,学生们未必能通过一段段简短的文字真正意义上的学到课文的内容。

看到文章中一段描述怀素写字的属于重点的内容:“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看清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一段非常简短的文字,作为大人应该能进行思考,想像写字是这些一步一步来的顺序,可作为孩子们,他们看到这一段文字,能真正的理解和思考这个内容吗?看看教案上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想象怎样写字,先-----,再------,最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想象。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只能草草的把这一段文字粗略的念一遍,似乎是光光让孩子们读,不加理解了,不能充分运用大脑去思考了,也许孩子们一边看一边玩著文具呢,根本没有时间来理会课文的含义呢。

如果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感悟语言文字的实质,也许孩子们更加感兴趣些,通过自己观察与思考来,用语言表达来感悟文字,也许孩子们的思索动脑筋学到的内容会使课文内容更加丰富一些。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在田字格上写上一个陌生的、不会写的字,先把笔顺交给他们,再让他们自己写。为了保证课堂的纪律,(孩子们写新的字还比较感兴趣,已经有好几个人开始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起来拉!)我让其他孩子把纸放在一边,坐端正,把写的最帮的字投影在黑板上。

“孩子们,看,当我们认认真真书写一个漂亮的新字时,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呢?”

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是那么的宽阔。当老师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脑力劳动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即使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也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他们有的说:“我们写字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坐端正,写出的字才漂亮。”

有的说:“我写字是挺胸擡头,很认真的写的。”

有的说:“我写字的时候是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写的。”

有的说:“我写字的时候要看清楚字的形状认真写的。”[

还有孩子能将这几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与课文的内容相吻合。

“对呀,小朋友们写字非常认真,我们课文中的怀素也和小朋友们一样写字非常认真,也和你们一样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看到怀素写字时的一段文字,孩子们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知道了怀素如此认真刻苦努力的学习书法后,成了一名有名的书法家,我又让孩子们谈谈学习怀素写字这篇文章的感受,孩子们说的很好。

有时候,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动一动、想一想、思一思,没有亲手的尝试,语言文字的描述是枯燥乏味的,有了行为上的互动,语言上的互动,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生动起来!

怀素写字小古文词意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读了怀素写字和这篇短文后我想

在昨天的作业当中,我重点让学生回家后,熟练的朗读课文,读五遍。为什么非的读上五遍呢,因为

在前一天的作业当中,我让孩子回家读熟课文,没有强调读的过程,而是突出了结果,在早晨的诵读检

查中,却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读熟练,有的甚至好多字和词语都不认识。有的认为磕磕绊绊的读过也

可以,早上的检查不理想。

今天早晨的检查,非常成功,学生每个人都读过了,而且基本上非常熟练,《怀素写字》这一课的

授课效果也很好。本节课,我觉得学生读熟练后,我就给学生介绍文章的谋篇写法:第1自然段,让学

生了解怀素的身份、所处年代以及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2自然段就让学生体会怎样写字才算是认真

写字。第3自然段重点体会怀素练字的刻苦。在第2自然段的讲授上:我设计了一个划句子的练习,让学

生找找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学生刚接触“划句子”练习,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划得准确的孩子不是很

多。由此,我想到了平时的阅读教学,应该具体的给孩子引领和向导,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问题

要设计的越具体越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类似的练习,在课文的阅读中渗透理解

能力的培养。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苦练语文基本功

有积极的意义。课文中第二、三自然段是重点段,在教学中我主要抓重点段进行理解和学习课文主人翁

怀素的写字方法。从表示先后的词语入手进行品读,了解怀素练字的步骤,还设置坡度帮助学生进行背

诵的练习,使得从读到背水到渠成。此外,我让学生当即模仿怀素的写字方法来练写本课的生字,将写

字练习与阅读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语文走进孩子的生活的大语文观。这也是我们低年级阅读

教学的特点和重点,我想这更是怎样提高我们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尝试。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教了学生怎么样把字写好的方法,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重点句子:“他总

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一句来研读。我指导学生反复地进行诵读

,并让学生仔细体会,分清“看清”和“记住”与“笔画”与“笔顺”的关系。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

边想,脑子里要浮现出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通过学习怀素写字的“三步法”,当堂让学生学着大书法

家怀素练字的方法练字,活学了课文,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加深了学生对怀素练字“三步法”的理解,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习惯的教育。

怀素什么非常认真。他什么以后成了什么名的什么法家

怀素练书法非常认真,在唐朝以后成为了以“草圣”为名的草书书法家。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什么以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怀素写字》是一篇记事类文章,课文四个自然段,先写怀素从小就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再写怀素写字时非常认真,然后写怀素练字时很刻苦,最后写他长大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课文通过介绍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苦练语文基本功有着积极意义。

文中有三对多音字“好学上进”、“日子一长、 长大以后”、“当时、当纸用”,读准它们的字音是初读课文时的重点。第二自然段叙述了怀素写字怎样认真,这是他小时候写好字的经验,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体会。第三自然段讲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木板竟被写穿的传说,要让学生体会怀素不停地写,写了无数次,感受写字的刻苦。

纵观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如:《小河与青草》,主题都与励志有关,即通过一个故事,(或真实的,或童话)来激励学生学习或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怀素写字的认真和刻苦。。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好学上进”、“ 长大 日子一长”、“当时当纸用”这三组多音字;通过比较“写”与“字”的字形写好两个字;联系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和尚”、“古时候”、“书法家”等新词。

2、通过自由读、赛读、引读等不同方式和不同目标层次的朗读训练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如“总是”“认真”“日子一长”,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体会怀素写字的刻苦、认真精神,懂得在学习时要发愤,要好学上进。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古时候”、“和尚”、“书法家”等词语,学写“写、字、古“三个生字。

3、精读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了解怀素就喜爱写字、好学上进,长大以后成了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教学过程:

一、吟《古诵》,识古人

1、背诵《《国学》之《莹八岁,能咏诗》

导入:在这篇古诵中,我们认识了两个古代的奇才,一个是八岁咏诗的莹,另一个是七岁赋棋的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个古人,他是谁呢?

2、观看怀素的,读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怀素写字的故事,怀素写字,(读题)

解题:黑板上写的是粉笔字,那怀素写的是什么字?

3、怀素是怎样练大字的呢?带着问号一起走进怀素的世界

发挥语文课堂与《国学经典》的联系,由学生对古诵中的已有认识出发,走近怀素,走进怀素练字的世界 。

二、准字词,顺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把课本翻到126页,边指边听故事,

怀素写字小古文注释可书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1.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换鹅帖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大白鹅,他喜欢鹅的高洁和鹅的神态,以便写字的时候运笔转腕。

传说东晋时期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想请王羲之给他抄写《道德经》,养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大白鹅,坐等王羲之寻上门来,果然王羲之经过这里便走不动路了,央求道士把大白鹅卖给他,道士暗自窃喜,说要把白鹅送给他,但有个条件,就是请他抄写《道德经》,王羲之素来珍惜自己的字,但这次为了大白鹅爽快答应。

这卷《道德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序》的第二杰作。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卧碑三日

欧阳询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在隋朝就已声名远播,到了唐朝达到鼎盛,但他依然虚心好学。

有一次外出,在路边看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章草石碑,瞄了几眼觉得也就一般,但心中又想既是一代大家,那肯定有自己的特点,于是静下心来反复观看,发现其中奥妙,在一旁研究比划达三天三夜,这样的求知欲望,无人能及。

3.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持之以恒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从小家里穷,练字都是用黄土和水糊在墙上,用小木棍在上面写字。他师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颜真卿弃官拜师,以为可以很快掌握书法的窍门,但张旭只是简单指点,介绍一些名帖给他临摹,或是带他云游山玩水,或是看他书写。

颜真卿没有得到什么秘诀,心里着急,直接告诉老师想要学习书法秘诀。老师只说唯有勤学苦练,同时从自然万象中受到启发,没有其他的方法,颜真卿苦苦哀求,老师依然严厉地说,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下苦功夫。

颜真卿终于醒悟,秘诀就是勤学苦练,细心揣摩,从自然中领悟运笔法则,他持之以恒,最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4.怀素(公元737年-公元799年):秃笔成冢

怀素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以狂草最为出名,有草圣之称。怀素是唐朝著名的和尚,练习书法的故事有很多,他用木盘做砚台,用木板做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字,磨完就写,写完再擦,日复一日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秃笔堆成了小山,练就一手挥洒自如的狂草。

5.柳公权(778年-865年):自成一家

柳公权是我著名书法家,自成一家,创立“柳体”。唐穆宗行政乖僻,但柳公权却在他面前直言不讳,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柳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变了脸色,换了别人早就招来杀身之祸。

古代的著名书法家还有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等,他们练习书法有很多有趣的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十大书法家排名古代

1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