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到底是王希孟还是赵士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2收藏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到底是王希孟还是赵士衍?,第1张

说到《千里江山图》想必大家也应该知道这副画,被惊为天人的画作,是真的超级厉害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么厉害的画作到底是谁画的呢?话说好像是一位叫王希孟的天才少年画的,而且当时他只有十八岁,但是最近也有很多人再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王希孟并不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而是赵士衍,啊?这就有点意思了,那么这个赵士衍又是谁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王希孟还是赵士衍?

人红是非多,名画也不例外,作为最富传奇色彩的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在赚足吃瓜群众眼球的同时,也招来了四面八方的质疑声。

《千里江山图》打假第一人曹星原2017年在故宫出版社的杂志《展记》上发表了题为《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认为这件作品是梁清标拼接的,同时,也质疑蔡京跋的真伪性。

在曹星原质疑《千里江山图》真伪的同时,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韦宾发表了关于曹星原质疑《千里江山图》涉及文献的再研究,韦宾认为曹星原关于《千里江山图》是伪作的观点经不起推敲,并在文中一一列举回应。

还有学者质疑王希孟十八岁就能画出这样一幅山水巨制长卷画的可能性,但也不乏动情的讲述者,如陈丹青。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近日在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千里江山图》研讨会上公布了故宫通过科技手段对《千里江山图》的检测。认为《江山图》绢丝密度跟徽宗的《雪江归棹图》比较接近,徽宗用绢相当于一级宫绢,《江山图》相当于二级宫绢。并推测,希孟姓王,这个姓不会是梁清标随意给他的。

可以说,关于《千里江山图》真伪和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质疑之声从来没有间断过,虽然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十大名画和英年早逝画家这样的组合标签,但仍有人拒绝这种商业吹捧,持专业学术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以下为党晟所作关于《千里江山图》作者是不是王希孟的研究文章,原文标题:希孟考故宫藏《千里江山图》作者身份新探。

引言

故宫博物院藏(传)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如今已是中国古典绘画的煊赫名迹。作为公认的北宋绘画杰作,此画不仅载入各类出版物,而且被制成多种衍生品广为销售,知名度之高,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件传世古画可以相比。

遗憾的是,关于图卷的作者,除北宋权相蔡京在卷尾所题跋文透露了少许信息从中可知其名为希孟,绘制此画时年仅十八岁几乎再无可靠的记载。作品的崇高地位与画家的暧昧身份形成戏剧性的对照,足以激发美妙的想象,从而演绎出一个天才少年发奋学艺、劳瘁致死的感人故事,加上流传甚广的不经之谈,为沉默无言的画卷平添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

然而,历史研究的旨趣并非发掘久远往事中的戏剧因素。如果摈弃成说,广泛搜集、深入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也许可望破解《千里江山图》作者的身份之谜。这大概是一个与通行版本迥然有别的故事,即便令人败兴,但有可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文章有大量删改,查看原文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如上所述,有关《千里江山图》作者的有限信息出自蔡京(1047-1126)的题跋,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这份原始档案入手。

蔡跋全文如下: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跋文记录了宋徽宗赵佶将图卷赏赐蔡京的日期,画家的名字、年龄、履历及其进献画作的经过和徽宗的褒奖之词,唯独没有道明画家姓氏及作品的题目。

除蔡京一跋,图卷后纸尚有元人溥光(生卒年不详)的长篇题识。不过,题识者的着眼点主要在作品的艺术成就,认为其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但无一语述及图卷之作者。

蔡跋所谓希孟被冠以王姓,成为名垂后世的王希孟,又是始于何时,缘于何人呢?根据现有记录,此画曾经明末清初鉴藏家梁清标庋藏,王希孟之称始见于梁氏的题签。梁氏友人宋荦有《论画绝句》二十六首,其中第五首即题咏此卷之作,诗云:宣和供奉王希孟 ,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 ,空教肠断太师京。

并注:希孟天姿高妙,得徽宗秘传,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未几死,年二十余,其遗迹只此耳。徽宗以赐蔡京。京跋云:希孟亲得上笔法,故其画之佳如此,天下事岂不在乎上之作之哉!今希孟已死,上以兹卷赐臣太师京,展阅深为悼惜云。

宋氏之诗为《千里江山图》附加了重要的新信息:作者王希孟是徽宗宣和年间的画院画家,进呈此图之后不久亡故,年仅二十余岁。依照清儒耽癖考证之习尚,凡有新说,就该揭橥所据,何况还有附注,更应详加阐释,可惜宋荦只字未提。相反,在转述蔡跋内容时,宋荦作了随兴的发挥,说徽宗以此卷赏赐蔡京时画家已死,蔡京深为悼惜,与原文多有出入。

梁氏之后,此卷入藏清廷内府,奉敕编修的《石渠宝笈》著录为: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一卷。乾隆皇帝还在卷首亲题七言律诗一首,有江山千里望无垠之句,为图卷钦定了画题。对于前人所定画题、画家姓名,当代学者大多采取了认可或接受的态度。如此,身份不明的王希孟就成了《千里江山图》公认的作者,同时也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01、蔡跋为何直言希孟而略其姓氏?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唯有辨明此一疑点,才有可能就图卷作者的身份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古人重姓氏、乡贯,首次介绍某人,自然要说他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交代清楚,下文才径称其大名或字号。史志传记,固不待言,各类杂著、序跋,大体亦循此例。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呢?主要的例外有二:一是历史名人或以字号见称,如谓杜甫为子美,韩愈为退之之类;二是皇室宗亲名前不冠姓氏,因为他们乃天潢贵胄,与当朝天子同姓同籍,不言姓氏实为彰显其尊崇身份。在宋代的官方文书中,宗室是否著姓是必须上奏皇帝裁定的律法问题,如熙宁三年(1070)曾规定宗室出任外官须称姓,若降宣勅或自表及代还京师,宜复称皇亲,不著姓。文章有大量删改,查看原文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此外,笔者核查了宋代赵姓画家的所有传记资料,士庶人家出身者如赵光辅、赵元长、赵干、赵昌,在宋人的记载中姓名、里籍俱全,甚至真名不传的赵邈龊,绰号里也少不了一个赵字,但宗室成员如嗣濮王宗汉、端献王頵以及孝颖、仲佺、士雷、令穰诸人,则一概不言其姓氏。若是函札、随笔也还好说,图卷乃徽宗御赐之物,蔡京特意为之作跋,足见其重视程度。跋文记录了赐画的确切日期,不可能在作者姓名这一关键问题上疏忽大意。因此,我们难免产生一种推想,即:蔡跋不记希孟姓氏是否出于上述缘由,也就是说,希孟既未著姓,他是否姓赵,是一名大宋王朝的宗室子弟?

02、希孟是画家大名,还是表字?

古人有名,有字,蔡跋所谓希孟是画家之大名,还是他的表字?这也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宋元时期以希孟为名、字者颇不乏人,如北宋女诗人谢希孟(10001024年)字母仪,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皆其例证。是故,至少不能断言希孟必为画家之名,何况以古人的礼俗论,称人之字号比直呼其名更合常情,所以希孟反而可能是画家之字。果如此,其名为何?

03、希孟为何数以画献?

以其昔在画学为生徒的经历,希孟不难结识画界人物,如果仅为获取助益、提高技艺,他可以向前辈求教,也可以与朋侪切磋。假定他亟欲成名,他理应拜谒贵官显宦、鸿儒硕学,凭借先达的奖掖提携而立足画坛,何至于冒尘渎睿览的风险,拿他尚不成熟的作品惊扰皇帝大驾?而且在被认为画得还不够好的情况下,仍屡屡向徽宗进呈画作,令人不能不为他的大胆和执着感到几分诧异。显而易见,他孜孜以求的是得到皇帝的圣裁,个中莫非隐含必须由最高统治者予以恩准的功利目的?

从文献记载可知,宋画院的御用画家受命为皇帝作画,须先呈交图稿,得到认可之后,方能绘制正式作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位希孟多次以画作进献,以其十八岁的年纪与涉世极浅的履历,他何以有此资格?这种违背惯例的行为可否佐证上文的推论,或者说,除了画学生徒的出身和文书库吏员的名分,献画者是否另有不为人知的显耀背景?文章有大量删改,查看原文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04、徽宗缘何对希孟关爱有加?

所谓召入禁中文书库语义含糊,并未说明是授予他具体的职务,还是给他一份闲差,特许出入宫禁,以便观摩内府所藏先帝宸翰、古今图书。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他有充裕的闲暇作画。蔡京的跋文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他不仅多次向徽宗献画,而且花费半载光阴绘制了一幅流传至今的山水长卷。按照某些学者的说法,在今天的物质条件下,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临摹这幅画卷,也需要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总计五六个月才能完成。此外,据说这幅画的质地还是极其贵重的宫绢,所用的石绿、石青之类矿物颜料也价值不菲。如果希孟只是一名文书库小吏,他凭什么放着份内的差事不干,整日调色染翰,沉溺绘事?这显然是一种非常人所能享有的特殊待遇。非但如此,徽宗还亲自传授画法,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门生。所谓其性可教不足以作为徽宗对希孟格外青睐的理由。可以设想,在皇家创办的画学之中,经过层层选拔,必定不乏天资聪颖、有心向学的俊异之才。如果因为其性可教,徽宗便要一一诲谕,岂不忙煞这位风流道君?联系前文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怀疑徽宗与这位年青画家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05、徽宗为何将图卷赐予蔡京?

最终,徽宗为何将图卷赐予蔡京?跋文称:上嘉之,因以赐臣京。由于嘉许某人之所作所为,故将其作品转赠另一人,因果之间缺乏必然的关联性。换言之,蔡京的说法是一个逻辑链不完整的表述,其间必定还有尚未道明的原委。据此,有理由猜测徽宗赐画也有具体的用意。那么,徽宗的用意究竟何在?

依循前文提出的思路,假定《千里江山图》的作者乃赵姓宗室子弟,那么能否在宋代宗室之善画者中找到一位疑似的人物,进而搜罗史料证明两者实为同一人,以期查清希孟的真实身份呢?

笔者认为,基于古代文人以人品论画品的批评原则,他们或许会忽视众多造诣非凡的职业画家,但衣冠中人之长于绘事者,则是他们关注的主要对象;如果《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确为宗室成员,所谓画史失载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因此,检索宋代画学文献不仅是无可回避的必要环节,更是从事此项研究的关键步骤。

宋人所撰画学论著,比较系统的断代史仅有两种,即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和南宋邓椿的《画继》。前者承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余绪,上起唐武宗会昌元年,下迄宋神宗熙宁七年,记录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的画坛人物及其成就;后者又续郭氏之书,始于神宗熙宁七年,终于孝宗乾道三年,正好涵盖了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历史阶段。以上三部著作,不仅内容前后衔接,而且贯穿了一条脉络分明的精英史观。从研究的旨趣出发,《画继》卷二《侯王贵戚》一章理应予以特别重视。

与此同时,一位名为士衍的宗室子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士衍号花一相公,长于着色山水,宣和初进十图特转一官。犍为王瑾家有扇面,意韵诚可喜爱,然少见于世,瑾即其甥也,故得之。

对照《千里江山图》及蔡京跋文,不难发现士衍与希孟之间存在令人惊讶的类同之处:

01、善画着色山水

从中国山水画的风格演变来看,唐代是着色山水的鼎盛时期,查两宋以擅长着色山水而见诸记载的画家,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邓椿并非泛言士衍长于山水,而特别标出着色二字,说明着色是其画风的显著特征。

02、时代相同,年龄相仿

依据蔡跋、邓文所叙,希孟与士衍都曾向徽宗进献画作,毋庸赘言,他们生活于同一时代。

政和三年即公元1113年,是年希孟虚龄十八,故学者推断其生年约为1096年。

再说士衍,从他献画求官的行为来看,可以肯定他已经成年,但年龄不至于太大。他的雅号花一相公,也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位翩翩佳公子。

03、多次献画并从中获益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二者的作为:一则进十图而特转一官;一则数以画献,最终获得上嘉之的宠遇,其行为与结果何其相似?这一高度类同之处纯属偶合,还是有着必然的关联?前文已经说明,没有特殊的背景恐怕很难向皇帝进献自己的作品,而士衍、希孟却能多次以画作进呈御览,并且最终都得到了徽宗的嘉奖。联系二者的艺术特长、年龄及希孟所受到的优待,可以说,偶合的概率极低。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可否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即蔡跋所谓希孟,就是《画继》记载的士衍?

01、名、字是否对应

如上所述,倘若希孟是画家之字,则蔡京的跋文不仅省略了他的姓氏,而且也没有言及其名;相反,邓椿仅记士衍号花一相公,偏偏没有交待士衍之字。

两条信息残缺的材料,如果具备足资参证、互为补充的关系,就有可能形成完整的证据。

先说希孟。希者,睎也,用今天的话讲,也就是仰慕、敬佩;孟,指儒门亚圣孟轲,所以希孟即服膺孟子之意。希孟,表明其仿效孟子养气的志趣。再看士衍。此处之士为行辈字;关键在于衍的含义及其与希孟是否对应。《说文》: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王筠《句读》:当是即形为义,乃《孟子》水由地中行之说。按王氏所引《孟子》语出自《滕文公下》,即所谓: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龙蛇居之,民无所定禹掘地而注之海,驱龙蛇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也就是说,衍的本意为江河之水流经陆地,汇入大海,孟子则将这一现象视为大禹治水的功绩和文明开化的象征。

此外,衍亦通延,所谓衍其绪,即继承前人的传统。宋仁宗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就是一个彰明昭著的事例。

依据以上分析,作为人名的衍字,寓意可理解为追求道德完善,也可阐释为绍续儒家大统。无论取意为何,都与《孟子》一书或孟轲其人有着明确的关联。因此,名士衍,字希孟,名、字对应,可谓若合符契,为证实士衍与希孟为同一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02、从宗族关系看徽宗为何对图卷作者关爱有加

据《宋史宗室世系》(以下简称《世系表》),宋代官方定义的宗室包括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魏王赵廷美的所有后裔。太宗一支的行辈字依次规定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可知士字辈乃太宗五世孙,与北宋历朝皇帝同出一系。在《世系表》第十五汉王房内,载有士衍的名字。他是太宗长子汉王元佐后裔;祖宗旦,累任主管宗室事务的大宗正司同知、大宗正,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华阴郡王,追赠滕王;父仲戡,袭房国公;士衍为其父幼子,有六位兄长,他本人的头衔为成忠郎。参比《画继》所记,这可能是他向徽宗献画之后获得的最终官阶,与大画家李唐在南宋画院供职时的衔位相同。按其行辈,士衍应为徽宗疏属从弟,与画史有名的令穰、士雷亦属同辈。从《世系表》看,其名下无不字辈人名,说明他没有子嗣。

明确了宗室士字辈与徽宗的关系及赵士衍的家世,反思《千里江山图》作者所享有的特殊待遇及徽宗何以对其关爱有加的问题,我们就会有不同以往的认识,所有疑问亦必随之冰释。道理很简单:倘若士衍与希孟果为同一人,则其祖、父辈贵为王公的显赫地位,他本人的宗子身份,以及他多次献画的殷殷之情,才是徽宗对他另眼相看并给予关照的主要原因,所谓其性可教至多不过是一个附加条件而已。文章有大量删改,查看原文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03、赵士衍献画时的年龄

毋庸赘言,《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能赢得广泛的赞誉,除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画家年仅十八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是故,要证明赵士衍即是此图之作者,就必须考察其向徽宗献画时的年龄。

据《宋史》本传,士衍祖父宗旦七岁如成人,选为仁宗伴读。 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上在东宫,真宗选宗旦伴读。按仁宗赵祯(10101063)册为太子在天禧二年(1018)九月,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即位。因此,宗旦奉诏伴读当在仁宗入主东宫之后至即位前二年之间,是时虚龄七岁,假定其生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前后,似无太大偏差;另,据王珪(10191085)所撰《赵宗旦妻贾氏墓志》,宗旦原配夫人贾氏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18岁出嫁,庆历八年(1048)亡故,生七子、三女,其中二子、二女早夭。嘉祐五年(1060)贾氏入葬时有三孙,二孙系出长房,一未赐名,又有六孙女,俱在室,可见晚至此时其诸子大半尚未成年。在《世系表》中,士衍之父仲戡名列贾氏幼子之次,为宗旦第六子;仲戡有弟三人,皆非贾氏所生。又《宋会要辑稿帝系四》之十七,治平四年(1067)宗旦妻沈氏服其姑德妃所遗销金衣入禁中,宗旦坐罚金,可知宗旦有继室沈氏。这位沈氏夫人极有可能就是仲戡及其三弟之母。综合以上分析,仲戡应该生于皇祐二年(1050)以后。士衍为仲戡第七子,若定其生年为绍圣三年(1096,即今人认定的希孟生年),则士衍出生时其父已年届不惑。以古人婚龄普遍偏低且贵族男子配偶可能非止一名的婚姻状况而论,如此年纪生养七个儿子似嫌稍久,但《世系表》不包括宗室家族的女性后代,亦未记入夭折的男婴,考虑到情理之内的诸多变数,以上推断大体可以成立。

结论:赵士衍向徽宗进献画作时约当十七八岁,与蔡跋所记《千里江山图》作者年龄相符。

04、两道诏书入画学为生徒及任职文书库

依据蔡跋所记,希孟曾经是官立画学的生徒,继而又被召入禁中文书库,以他十八岁的年龄论,这大概就是他的全部人生履历。

那么,赵士衍是否曾入画学,日后又应召前往禁中文书库?可惜,除《画继》中的简略介绍,尚未发现他的完整传记,所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也有同样的经历。但是,纵观北宋后期的历史状况,入学读书已经成为多数宗室成员谋求禄位的必由之路,而承值馆阁秘府无疑是偏宠有加的恩荣。

其一,是神宗于熙宁二年(1069)所颁裁减宗室恩数的诏书:近制,皇族非袒免以下更不赐名授官,止令应举。

宋朝宗室制度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按照服纪亲疏界定宗室的范围,而宗室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最初几代宗室是皇帝近亲,他们虽无参定军国大事之实掌,但却享有不经选试而获封高位美爵的特权和优渥的生活待遇。作为熙宁变法的一项内容,神宗的诏书剥夺了太祖、太宗第五代及魏王第四代后裔赐名、授官的资格,同时又向他们开启了科举考试的大门。这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其意义在于改变了宋初宗室不预科举的现象,鼓励他们通过科考转变为普通的官僚。

此后,虽然无服宗子仍名列玉牒,具备皇亲身份,但要谋取一官半职,他们也必须像庶姓出身的士人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晋身之阶。

其二,是崇宁三年(1104)徽宗颁发的诏书: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由此确定了从学校选拔官员的政策,几乎罢废科举近二十年,至宣和三年(1121)始全面恢复科举考试。

同年六月,准都省奏议,设立书学、画学,冠以崇宁国子监之名。关于徽宗特谕设立的画学,今日知之甚少。可以确定的是,书、画、医、算四学统属国子监管辖,是北宋后期国家高等教育与选官体系的组成部分。画学采纳了太学的三舍法,即分生徒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次,通过严格的选试程序逐级递升,最终授予上舍生以相应的官职。直至大观四年(1110)并入翰林图画局,画学始终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将画学与画院混为一谈固为谬见。

综上所述,既然无服宗子必须通过选试获取官职,而徽宗朝又实施了以学校升贡代替科举取士的政策,那么,对于有绘画天赋的赵士衍而言,进入统属朝廷选官体系的国子监画学修业不仅是入仕的可能途径,而且是一条谋取禄位的便捷之道,因为画学的考试科目和选拔标准毕竟要比太学略为宽简。

此外,蔡跋所谓禁中文书库也须加以考辨。有研究者认为此称所指为金耀门文书库,即北宋所设管理国家税赋档案的衙署,并由此推测希孟献画是为了摆脱誊录账目的冗杂事务,以求进入画院任职。但是,跋文既明言禁中,则此府库必在宫城之内,而不可能位于汴京外城西北隅的金耀门附近。仅从所处位置看,跋文所言绝非专管三司户口账簿的金耀门文书库,而应该是隶属秘书省的崇文院,亦即收存并整理集贤院、史馆、昭文馆及秘阁图籍的皇室图书馆。

需要说明的是,供职于崇文院的官员皆为名重文坛的一时之选,即便是秘书郎、正字之类低级职务亦非等闲之辈可以充任。一名画学出身的少年被召入三馆书库,很可能只是虚应一个并无职司的名头,为他观摩秘阁所藏法书名画提供方便。这一破格选荐的事例也从另一侧面反证了应召前往者必定是一位家系显耀的皇室宗亲。

05、献画与赐画

虽然画学被纳入选官的体系,但不比太学生通过殿试可赐进士及第的待遇,此类杂学出身者只能除授三班以下低级武职。按照《画继》的说法,赵士衍献画的意图是为了求官,亦即希冀皇帝推恩而擢升其职位。这就为前文提出的希孟何以屡屡向徽宗进呈画作提供了合理的答案。因为嘉之同样是一种含糊其词的说法,如果多次献画仅为领受最高权力者的一句口头表彰,未免与当事人的辛勤付出太不相称,所以转一官才是嘉之的具体措施,当然也是献画者渴望达到的目的。

明白了献画的意图所在和最终结果,徽宗将画卷转赐蔡京也就不足为怪了。姑且不论其为政得失、德行人品,蔡京在徽宗朝可谓权倾一时,并且主导了多项重要改革。在严厉打击元祐党人的同时,他大力推行以三舍法为基本制度的学校教育,并在西、南两京建立敦宗院,有计划地将五服以外的宗室迁移往洛阳、商丘居住。大观三年(1109),徽宗下诏关闭敦宗院,随之蔡京为台谏弹劾而罢相。三年之后,蔡京复为宰辅,不久宗室外迁政策又得以继续实施。要之,蔡京的免官和复职与敦宗院的废立正相对应,而徽宗赐画恰恰就在蔡京重返政坛整满一年之际。

如此看来,徽宗的评语颇富深意。所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在特定的语境中应该有具体的含义。联系上文所述的史实,此语表面上是说:杰出人才的成就在于自身努力,言外之意当为:朕之族人亦同此理。这既是对蔡京振兴学校教育及推行宗室制度改革的肯定,同时也暗示此人可用,为其从弟转一官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一名低级武官的叙迁,不合特予颁发诏书,故以此画作为转官的凭据,交由蔡京着相关部门酌情办理。相应地,蔡京为图卷作跋,不仅说明献画之原委,而且引述皇帝口谕,也就有了立此存照的意思。文章有大量删改,查看原文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最后,还有献画和赐画的时间问题。蔡跋记为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画继》则云宣和初献十图特转一官,在时间上稍有偏差,但前者为实录,后者为追记,故亦不难理解。此外,徽宗朝概称宣和,乃是前人行文习惯,宋荦明知图成于政和年间,仍称作者为宣和供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06、身份变更猜想

在《画继》有关赵士衍的简略记述中,提到了一个名为王瑾的四川犍为人,其人其事,无可稽考。不过,王瑾既为士衍之甥,则士衍必有姊妹适犍为王氏。从宋人存世诗文可知,犍为王氏乃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尤以家藏万卷图书而享誉士林。这似乎给我们提供了某种暗示:假定梁清标、宋荦所谓王希孟或有所本,也许是因为王家传有其画,遂致杂录、稗史误记,铸成了赵冠王戴的千古悬案?

此外,据其年龄判断如果排除早死的可能赵士衍应该经历了靖康之难。在这次毁灭性的灾难中,与徽、钦二帝同时为金人所掳的宗室多达千余名,其中80%以上的人因不堪凌辱而死于迁徙途中,但也有少数人侥幸得以逃脱,赵士衍的同宗兄弟赵士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士皘随上皇俱北迁,乘间变姓名入僧寺中,落发,衣僧衣以行,至会稽。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赵士衍也混迹于这支由高贵的囚徒组成的庞大队伍里,他会做出何种反应?极有可能,他也会像赵士皘那样,设法保全自己的性命并寻找南渡的机会。隐瞒其皇孙身份,是他苟且偷生的首要条件,而冒用姻亲之姓,也许是一个人在慌乱中所取的应变之策。倘若他能逃得一命,投奔其姊妹所适的犍为王氏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终南宋之世,犍为县仍处于汉人政权的领土之内。

遗憾的是,没有史料可以证实以上猜想。我们也无从获知赵士衍在北宋覆亡后的任何消息。但看来凶多吉少。以他早年所显示出的艺术才华,真能渡江南下或避居川西地区,他应该在南宋画坛多少留下活动的踪迹,然而毫无线索可查。另一种可能的结局是,他未能逃脱命运的诅咒,最终死在风雪交加的燕山脚下。他没有子嗣;而且按照邓椿的说法他也没有留下多少作品。

也许,正是这场巨大的变故,使生逢离乱的赵士衍变成了以画名世的王希孟。

结语通过以上讨论,本文试图证明蔡跋所谓的希孟就是《画继》所载之士衍。在当前掌握的史料范围内,也不难得出初步结论,即二者名字对应,年龄相仿,特长一致,行为类同,尤其是联系北宋后期宗室制度和取士之法改革的总体情势,笔者深信二者为同一人的可能性极大,换言之,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很可能就是赵士衍(字希孟)进呈徽宗的十图之一,也是其留存于世的唯一作品。笔者无意推翻学界成说。写作本文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确切的答案,不如说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探索。

(本文在发表时限于篇幅,对原文有大量删改。原文刊于《艺术品鉴》杂志2018年第5期)

起源始祖

源自任姓。黄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苍林、禺阳。禺阳(也作禹阳,一说为黄帝之孙颛项之少子阳)也称禺虢,受封于任,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临东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为侯伯。郭来自虢,古代二字通用,古郭国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一带,郭姓出自古郭国。夏王御臣郭哀,夏王大臣郭支是历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商朝时,郭国降为子爵,商王大臣郭崇是其杰出的代表。历经夏商周三朝,春秋时公元前670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任姓﹑郭姓至少有4000年历史。[1]

出自姬姓。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2] ),位封公爵,为西虢公。地处陕西宝鸡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也封公爵,为东虢公。在今河南荥阳北。公元前767年郑国灭东虢,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北迁山西南的平陆,史称北虢,公元前658年灭于晋。东、西虢尽灭后,另封虢叔之孙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阳曲,仍封公爵,号郭公。四个虢国和郭公之后均有郭姓,郭公之后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3-4] 。姬姓郭已有3000年的历史。[1]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5] 。因这类以城池居地而成为姓氏者有许多,例如池氏、城氏、围氏、东门氏、南门氏、北门氏、西门氏、南郭氏、东郭氏、北郭氏、西郭氏等等。[6] [5]

该支郭氏人数众多,主要是平民百姓和驻守城郭军队的兵卒,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回族中的大姓郭姓,早 期见于元代福建泉州和惠安等地。该郭姓先祖是来自西亚阿拉伯人、波斯人,始祖为:伊本·库斯·的关巩·纳姆,“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回族人汉字姓的由来。元朝时福建出现亦思法杭兵乱,发生“反色目”的排外风波,回 族郭氏为求得拖延和留在中国,只好改假托在“汾阳郭氏”望族的名下,故改以郭子仪为祖,"伊本库斯的关巩·纳姆,"即郭氏先祖的关巩(波斯语译"巩"谐音为汉字姓"郭",且阿拉伯人姓名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故的关巩谐音译为郭关的。今泉州和惠安百崎乡万余名回 族和迁居在各地的郭 姓回 族,多为伊本·库斯·的关巩·纳姆(郭关)的后裔。(可参见《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郭山义房家谱》、《温陵螺阳奇山郭氏族谱》、《华山里顶前架郭氏家谱》)郭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地。

源于突厥族,出自后晋时期突厥将领郭金海,属于因故改姓为氏。郭金海在少年时期于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弟弟李克柔的养子、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家为家奴,常跟从李嗣昭征伐各地,攻城破寨立功无数,因此被李嗣昭赐汉字姓为郭氏。在郭金海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获赐之汉姓为姓氏,逐渐融入汉族。中国北方、西方少数民族拉提氏、戈勒氏、鄂尔根千氏、瓦勒克氏、郭包勒氏、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齐氏等众多姓氏改为郭姓。

满族:

满族郭珲氏,亦称古勒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满语拼音为Gohun Hala,汉义“钩子”,世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佳氏,满语拼音为Gogiya Hala,世居苏完(今吉林双阳双阳河流域)、盖州(今辽宁盖州)、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勒本氏,亦称郭尔本氏,满语拼音为Golbon Hala,汉义“衣架”,世居黑龙江郭洛果多(今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语拼音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等。

《八旗通志》记载:

满族郭齐里氏,亦称柯齐礼氏、科奇哩氏,满语为Keciri Hala,世居瓦尔喀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西伯利亚 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郭氏。

满族萨哈连氏,满语为Sahalian Hala,汉义“黑色”,世居辽宁省新宾一带,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郭氏、李氏等。

满族托勒佳氏,满语为Tolgiya Hala,世居齐齐哈尔,后多冠汉姓为郭氏、陶氏等。

满族郭武尔氏,满语为Gour Hala,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流域,所冠汉姓为郭氏、武氏等。

源于冒姓或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历史商有引各种原因改为郭氏者,例如后梁政权中有大臣郭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

源于朝鲜族。朝鲜族郭氏,出自宋朝时期的郭祥,在宋仁宗赵祯天圣二年(高丽玄宗执政时期,公元1024年),郭祥避辽、宋两国之战乱而迁居朝鲜半岛清州郡(今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定居,此后在韩国繁衍出另一支郭氏族人,称清州本贯郭氏。另外,还有一宋朝时期的郭镜,他在宋真宗赵恒宣和四~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六年(高丽仁宗王楷执政时期,公元1122~1146年在位),避金、宋两国之战乱迁居到朝鲜半岛玄风郡,即今朝鲜密阳市玄风县,此后在朝鲜繁衍出一支郭氏族人,称玄风本贯郭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氏的后裔,以部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蒙古喀尔喀部的分支内扎萨克部中也有此姓,满语为Gorlos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郭氏、高氏。

⑵蒙古族郭尔罗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r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郭氏。

迁徙分布

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

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省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省)、彭城(今江苏省徐州)、馆陶(今属河北省)、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省静乐一带)望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之一;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明清时期,郭姓人已是散布全国各地。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3106htmfrom_id=6989750&type=syn&fromtitle

没有与之有世仇的姓氏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1]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2]

中文名

郭姓

外文名

Guo

类型

中华姓氏

得姓始祖

虢仲、虢叔、郭序

郡 望

太原郡、冯翊郡、华阴郡等

李渊: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

杨坚:鲜卑姓氏为普六茹,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

李渊(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长安[1]  。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历千牛备身,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九年(613年),迁卫尉少卿。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541年7月21日[1]  -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第七名: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打仗很厉害,但是很怕老婆。据说,朱元璋赏赐给他两个宫女。常遇春的妻子很厉害,他根本不敢碰那两个宫女。有一天,宫女服侍常遇春起床,给常遇春打了洗脸水,常遇春看到宫女的玉手,忍不住称赞了一句:“好白的手!”

常遇春忙完回家,他的妻子给了他一个盒子,常遇春打开一看,一双血淋淋的手,原来是那宫女的手。常遇春吓坏了。

第六名:专诸

专诸与豫让、聂政、荆轲并列为古代“四大刺客”,因其用“鱼肠剑”成功刺杀吴王僚而青史留名,被司马迁收入了《史记》的《刺客列传》之中。

据《《越绝书》》记载,战国时代,伍子胥看见专诸跟很多人打架,他的妻子出来叫他,专诸马上就俯首帖耳,乖乖地跟着妻子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个这么厉害的大男人,怎么会怕一个女人?于是便赶上前去询问原因,专诸说: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惧内”一词始于专诸。

第五名: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抗倭名将戚继光统兵数十年,威震东南,战功卓著,但非常怕老婆。他的部下都很不平,怂恿他要教训一下老婆。

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目光威严,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第四名: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士族,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王家众子弟地位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这么厉害,但却非常怕老婆,他的夫人曹氏嫉妒心很强。王导曾背着老婆在外面购置了房舍,养了几个小妾。有一天被老婆发现了,曹氏赶来兴师问罪。正在与人高谈阔论的王导,听说老婆来了,飞快地赶着牛车跑了。他怕速度太慢,用手中拿的拂尘柄当鞭子赶牛奔跑。

第三名: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唐初齐州人。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房玄龄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后来,房玄龄当了宰相,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怕老婆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根本不让别人插手。一天,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几分酒意的唐太宗乘着酒兴,便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领回家之后,房玄龄的老婆一见房玄龄带回两个美女,大发雷霆,指着房玄龄大骂,并拿起鸡毛掸子大打出手,赶两个“美人”出府。

第二名:贾充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他的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给了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及其子司马衷,贾充因为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

贾充敢杀皇帝,但是,他却很怕老婆。贾充的后妻郭氏极端忌妒,她生了一个男孩名叫黎民,满一周岁时,贾充从外面回来,奶妈正抱着小孩在院子里玩,小孩看见贾充,高兴得乱跳,贾充走过去在奶妈的手里亲了小孩一下。郭氏远远望见了,认为贾充喜欢上了奶妈,立刻把奶妈杀了,贾充也无可奈何。小孩想念奶妈,整天不停地啼哭,也不吃别人的奶,后来饿死了,郭氏也没有再生儿子。

第一名: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杨坚在位期间,统一了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独孤皇后关系非常好,但是,他非常怕老婆。作为皇帝,身边的美女一大堆,天下美女任意去选,因此,杨坚想多选几个美女,多纳几个嫔妃,但是他老婆独孤皇后死活就是不同意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到底是王希孟还是赵士衍?

说到《千里江山图》想必大家也应该知道这副画,被惊为天人的画作,是真的超级厉害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么厉害的画作到底是谁画的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