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都城 今何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5收藏

古代 都城 今何在??,第1张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南)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荥阳东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

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滑县东)、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曹』:陶(今山东定陶)

『吴』:吴(今江苏苏州)

『越』:会稽(今浙江绍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

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

『新』(公元8年~公元2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公元23年

『汉更始』(公元23年~公元2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23年—公元24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24年—公元25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雒阳(今河南洛阳)公元25年—公元19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191年—公元195年

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265年—公元31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汉(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离石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蒲子(今山西隰县)、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长安(今陕西西安)

『前凉』(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赵』(公元319年~公元351年):襄国(今河北邢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龙城(今辽宁朝阳)、蓟(今北京城西南)、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94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中山(今河北定州)、龙城(今辽宁朝阳)

『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勇士(今甘肃榆中东北)、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广武(今甘肃兰州永登)、乐都(今青海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姑臧(今甘肃武威)

『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北)、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滑台(今河南滑县)、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

『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敦煌(今甘肃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

『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高平(今宁夏固原)、统万(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

『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龙城(今辽宁朝阳)

『冉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长子(今山西长治长子西南)

『翟魏』(公元386年~公元391年):滑台(今河南滑县)

『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

『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86年—公元398年、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8年—公元493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493年—公元534年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1年—公元60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605年—公元618年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07年—公元909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09年—公元913年、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

『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36年—公元937年、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37年—公元946年

『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开封(今河南开封)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开封(今河南开封)

[十国]

前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后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楚:潭州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南汉:广州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闽:福州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吴越:杭州西府(今浙江杭州)

吴:扬州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唐:西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 (今湖北江陵)

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东京(今河南洛阳)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南京(今江苏南京)公元1129年—公元1138年

临安(今浙江杭州)公元1138年—公元1276年

少数民族政权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918年—公元1007年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3年)大理(今云南大理)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兴庆府(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公元1115年—公元1153年

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公元1153年—公元1214年

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1214年—公元1234年

『西辽』(公元1132年~公元1218年)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即唐代碎叶城)

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

大都(今北京)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南京 (今江苏南京)公元1368年—公元1420年

北京(今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北京(今北京)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北京 公元1912年—公元1928年

广州 公元1925年—公元1927年

武汉 公元1927年

南京 公元1927年—公元1937年

武汉 公元1937年

重庆 公元1937年—公元1945年

南京 公元1945年—公元1949年

广州 公元1949年

重庆 公元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

北京

附录:

中国各地都城统计

01.北京:({春秋}{战国}燕,蓟)、(辽,析津府)、(金,中都)、(元,大都)、(明,京师)、(清,北京)

02.河南禹县:(夏,阳翟)

03.河南淇县:(商,朝歌)、({春秋}卫,沫)

04.河南商丘:(商,北亳)、(商,南亳)、({春秋}宋,商丘)、(北宋,应天府)

05.河南偃师:(商,西亳)

06.河南安阳:(商,殷)、({北朝}东魏,邺)、({北朝}北齐,邺)

07.河南洛阳:(西周,雒邑)、(东周,雒邑)、(东汉,雒阳)、({三国}魏,洛阳)、(西晋,洛阳)、({北朝}北魏,洛阳)、(隋,洛阳)、(唐,洛阳)、({五代}唐,洛阳)、(北宋,河南府)

08.河南淮阳:({春秋}陈,陈)

09.河南上蔡:({春秋}蔡,上蔡)

10.河南新郑:({春秋}郑,新郑)、({战国}韩,新郑)

11.河南开封:({战国}魏,大梁)、({五代}梁,开封)、({五代}晋,开封)、({五代}汉,开封)、({五代}周,开封)、(北宋,开封)、(金,开封府)

12.陕西西安:(西周,丰镐)、(西汉,长安)、({十六国}前赵,长安)、({十六国}前秦,长安)、({十六国}后秦,长安)、({北朝}西魏,长安)、({北朝}北周,长安),(隋,大兴)、(唐,长安)

13.陕西凤翔:({春秋}秦 ,雍)

14.陕西咸阳:({战国}秦,咸阳)、(秦,咸阳)

15.陕西靖边:({十六国}夏,统万城)

16.山东曲阜:({春秋}鲁,曲阜)

17.山东临淄:({春秋}{战国}齐,临淄)

18.山东定陶:({春秋}曹,陶)

19.山东益都:({十六国}南燕,广固)

20.山西翼城:({春秋}晋,绛)

21.山西长子:({十六国}西燕,长子)

22.山西夏县: (夏,安邑)

23.山西大同:({北朝}北魏,平城)、(辽,大同府)、(金,大同府)

24.山西太原:(唐,太原)、({十国}北汉,太原)

25.河北邯郸:({战国}赵,邯郸)

26.河北邢台:({十六国}后赵,襄国)

27.河北临漳:({十六国}魏,邺)、({十六国}前燕,邺)

28.河北定县:({十六国}后燕,中山)

29.河北大名:(北宋,大名府)

30.江苏苏州:(春秋吴,吴)

31.江苏南京:({三国}吴,建业)、(东晋,建康)、({南朝}宋,建康)、({南朝}齐,建康)、({南朝}梁,建康)、({南朝}陈,建康)、({十国}南唐,金陵 )、(明,南京)

32.江苏扬州:({十国}吴,广陵)、({十国}南唐,扬州)

33.浙江绍兴:({春秋}越,会稽)

34.浙江杭州:({十国}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35.四川成都:({三国}蜀,成都)、({十六国}成汉,成都)、({十国}前蜀,成都)、({十国}后蜀,成都)

36.甘肃榆中:({十六国}西秦,苑川)

37.甘肃武威:({十六国}前凉,姑臧)、({十六国}后凉,姑臧)

38.甘肃张掖:({十六国}北凉,张掖)

39.甘肃酒泉:({十六国}西凉,酒泉)

40.辽宁朝阳:({十六国}北燕,龙城)

41.辽宁辽阳:(辽,辽阳府)、(金,辽阳府)、(清,盛京)

42.青海乐都:({十六国}南凉,乐都)

43.内蒙古和林格尔:({十六国}代,盛乐)、({北朝}北魏,盛乐)

44.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临潢)

45.内蒙古宁城:(辽,大定府)、(金,大定府)

46.内蒙古正蓝旗: (元,开平)

47.湖南长沙:({十国}楚,长沙)

48.福建福州:({十国}闽,长乐)

49.广东广州:({十国}南汉,兴王府)

50.黑龙江阿东城:(金,会宁府)

51.宁夏银川:(西夏,兴庆府)

52.云南大理:(大理,大理)

53.湖北江陵:({春秋}{战国}楚,郢)、({十国}南平,江陵)

注:括号内为王朝名和当时城名。仅列出历史上较大的王朝和春秋十四诸侯、战国七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有些朝代有多个都城,为陪都或由迁都造成。

明朝赐大臣“郑”姓的 就1个郑和!

郑和原姓马,怎么会改姓郑呢?《郑和家谱》中详细记载了明成祖赐郑姓的由来。郑和在“靖难之役”中才华出众,战功显赫,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上朝嘉奖“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朱棣回忆起当年郑和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的英勇顽强,表现十分突出,便亲笔书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给马和为姓,并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大员)。亲自赐姓,在当时被视为臣子的最大荣耀,马和由此改姓郑和。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人,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

你好!

不同姓氏之间不能通婚有很多情况,家谱(也称族谱、宗谱)中应该有详细记载为何不能通婚的原因。如果没有记载,可以问问族里的长辈或者老人。

有的姓氏可能以前是一家(后来改姓),同辈儿孙世代兄弟相称,不能联姻。

或者可能几个不同姓氏的先祖结拜异性兄弟。

《中国古代不能通婚的几大姓氏》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很多姓氏是不能通婚的,不能通婚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神化传说,有的是因为真实的历史事件,还有因为一本小说而不能结婚的。

姬和嬴姬和嬴都是很古老的姓氏,两家是世仇,跟政治有直接关系。历史上,正是嬴秦灭了姬周。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将军谬攻打西周公国,致使其灭亡。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了东周公国。从此姬与嬴结下血海深海,发誓永不通婚!

李和朱之所以不通婚也是因为政治,并且因为两件事。唐朝末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唐王朝彻底灭亡!李家人对朱家恨之入骨。从古自今,李姓一直人口数量很多,朱姓也不少。李唐灭亡后,李姓人不自觉地拒绝与朱姓人通婚。后来的一件事加深两姓矛盾。明朝末年,轮到朱家人倒霉了。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崇祯皇帝自缢身亡。若是没有李自成,朱家不见得完的那么快。所以朱家对李家恨之入骨。

吴和吕现在还有南方一些吕姓家族不跟吴姓人通婚。宋朝时期,吕蒙当上宰相。另一位吴姓官员对他羡慕嫉妒恨,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导致吕氏家族流亡,不少吕氏被迫改姓。吕氏家族告诫后人,绝不许跟吴氏通婚。

秦姓与岳姓,在宋朝以后,姓秦的是不能和姓岳的结婚的,原因很简单,在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害死了忠臣岳飞,遭到了全中华人民的唾骂,在今天的安徽省,据记载有数万的岳飞后人,翻开岳飞的家谱,发现家谱中,男性岳氏后人没有娶秦氏女性为妻的,后来一位清朝的状元来到岳飞的墓前感叹道,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武姓和潘姓,武姓和潘姓不能结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小说《水浒传》,在小说中,潘金莲害死了自己的丈夫武大郎,后来随着小说的逐渐传播,武姓男子自然不希望娶一位潘姓的女子为妻,虽然这只是施耐庵编撰的故事,可是却给武姓与潘姓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后来施耐奄的直系后人特意为此事写诗一首,表达歉意,杜撰水浒施耐庵,潘武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武植祠里断公案,施家欠债施家还。

水性和火姓,两者不能通婚的原因来源于神化古代的神化传说,两个姓氏的祖先分别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远古时期就是两个势不两立的人,所以后世他们的子孙更是不能通婚。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艺术特色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三国演义

古代 都城 今何在??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