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孔子姓什么,第1张

孔子的姓氏为孔。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主要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孔门弟子

孔门七十徒,依《弟子列传》次第,并附《孔子家语》列序,其另见名录列于末,《论语》所涉弟子一一标识[#]。弟子年岁,兼引传统说法,即“少孔子n岁”,孔子生年应为鲁襄公21年(《史记》记为鲁襄公22年),故或有一岁之差。

01(1).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少孔子30岁”,前521-481年,鲁国人。家境贫寒,为人谦逊,为徒好学,对孔学无不崇,复师言无不尊。孔门十哲之首。据《论衡》,少正卯讲学,唯其不去。孔子钟回情笃言表,赞其最“不违仁”,《家语》载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29岁白发,41岁早夭,夫子长叹“天丧予”。颜回安贫乐道,宋儒周敦颐并于孔子而示二程(程颢程颐)“寻孔颜乐处”,成为宋明大儒探求之问。《家语》记颜回诸多轶事,并辟专篇。颜回死,鲁定公吊焉,使人访于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02(2).闵损#,字子骞,“少15岁”,前536-487年,鲁国人。为人清高而谦和,寡言却中肯,《论语》载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史记》载曰“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孔门十哲德行之二。少年丧母,后母因偏爱己出之子而对其以絮充棉,其父发现欲休妻,长跪求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孔子赞曰“孝哉”。元代列入《二十四孝》单衣顺母。季氏召任费宰,先或犹豫,后有决绝。《家语》载其“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德法者,御民之本”“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论语》载其决绝以辞;司马公评其“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

03(3).冉耕#,字伯牛,“少7岁”,约前544年生,卒年不详,鲁国人。为人宽容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夫子常使之陪客。曾任鲁国中都宰。孔门十哲德行科之一,“冉门三贤”之一(冉耕、冉雍、冉求出于冉氏三门;另说,《冉氏族普》“[冉离]命三子往从学焉”)。冉耕染“恶疾”而早逝(相传为麻风病),病重卧榻时孔子前往探望,哀叹“亡之,命矣夫!”

04(4).冉雍#,字仲弓,“少29岁”,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冉耕之“宗族”,“生于不肖之父”(《家语》)。前482年,41岁聘为鲁国季氏总管,仕三月,“谏不能尽行”而辞,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为人敦厚、气度宽宏,斯文终身。孔门十哲德行科之一,“冉门三贤”之一。孔子称其“可使南面”。《荀子》与孔子并称:“下则法仲尼、自弓之义”。相传,曾与诸贤录《论语》,又独著《敬简集》。《家语》载仲弓问政刑之用,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即“以礼齐之,以刑禁之”。(《刑政》)

05(7).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少29岁”,生于前522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多才多艺,灵活乖巧,沉稳谦退,擅长政事,“进则理其官职,退则受教圣师”(《家语》)。孔门十哲政事科之首,“冉门三贤”之一。青年时曾为鲁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复召为季氏宰,484年齐鲁稷曲之战,率左师迎齐,孟孺子泄所帅右师不战而“奔”,紧急关头用樊迟策,挥戈陷阵,众从之,齐军遁。战后,相机答以“学于孔子”让季康子言于哀公,“币迎”孔子归鲁。替季氏行田赋改革以“聚敛”,子曰“非吾徒,…鸣鼓而攻之,可也”。

06(8).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少9岁”,前542-480年,鲁国卞人(山东泗水县)。直爽疾恶,忠孝擅勇,笃诺恪职,“以政事著名”“不达于变通”(《家语》)。孔门十哲政事科之二。侍奉孔子最久,“子路喜从游”,与师肝胆相照,《家语》载子曰“自吾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曾为鲁季氏宰,后为卫大夫孔悝宰。治蒲邑三年,孔子“入其境”“入其邑”“至其庭”,三赞其治。卫国蒯聩之乱,即“蒯聩与其子辄争国”,自赴其难,死前结缨,被剁成肉酱。孔子闻讯,从此不食肉泥。元代列入《二十四孝》百里负米。

07(5).宰予#,字子我,又称宰我,前522-458年,鲁国人,或齐国人。孔门十哲言语科居首。深思独见,“利口辩辞”(《家语》),敢犯师颜,问三年之丧(《论语》)、问五帝之德尤为犀利(《家语·五帝德》)。昼寝闻名,利口刁问,屡被孔子詈,以至不敢面师,后夫子自责:“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孟子称其“智足以知圣人”。《史记》载曰“为临菑大夫”,《家语》谓“与田常为乱,夷其三族”,孔子耻之曰“不在利病,其在宰予”。唐代司马贞《索隐》考证于《左传》,前481年田常之乱,未载宰我,而有阚止,其字“子我”。

08(6).端木赐#,姓端木,字子贡,又作子赣,“少31岁”,前520-446(456)年,卫国人(河南鹤壁浚县),卒于齐国。18岁从师,好学善问,巧辞雄辩,聪慧通达,心性尤高。孔门十哲言语科之二。孔子比作“瑚琏之器”,司马公记曰“孔子常黜其辩”,《家语》曰“历相鲁卫而终齐”。一代儒商,理财屡中,“鬻财於曹、鲁之间”“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外交骇俗,了事干练,“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弟子列传》),“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为信阳宰,孔子赠言“勤之慎之…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孔子去世,“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家语·辩政》)

09(9).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少45岁”(《家语》曰35岁),前506(516)-443年,吴国人。22岁拜师,豁达开朗,不拘小节,孔门十哲文学科之首。主张用教化治理社会,任武城宰,以礼乐为教,邑内弦歌之声不绝,令老师刮目相看。《家语》记曰:“尝从孔子适卫,与将军之子兰相善,使之受学于夫子。”孔徒中独为南方人,学成归故里虞山(常熟),道启东南,誉为“南方夫子”。相传晚年曾讲学东海之滨,后人以“奉贤”冠其地名(上海奉贤区)。

10(10).卜商#,字子夏,后人多称其字,“少44岁”,约前507年生,卒年不详,晋国温邑人,另说卫人(钱穆考,魏灭温,误为卫)。孔门十哲文学科之二。曾为莒父宰。才学尤高,见解精到,“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卫以子夏为圣”(《家语》);交友好洁、治学独创、观念与时俱进,夫子告以“勿为小人儒”。前476年,受邀赴晋办学,开“西河学派”,李俚(约前455年生)、吴起(约前440年生)等皆为弟子,魏文侯(前445年即位)尊为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对儒学经典流布颇有影响,相传,治《毛诗》而作《诗序》,传《仪礼》丧服篇,撰《易传》,郑玄谓“《论语》乃仲弓、子夏等所纂定”。

11(11).颛孙师#,姓颛孙,字子张,“少48岁”,前503-447年,陈国人,《索隐》引郑玄曰阳城人(河南登封)。出身低微,勇武豁达,为人执著,善交朋友,曾犯罪,师从夫子而成儒士,主张“尊贤容众”,“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曾子说“难与并为仁矣”,《家语》曰“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孔子殁,教授而终,创“子张之儒”,《韩非子·显学》列为儒分八派之首。《吕氏春秋·尊师》载曰:子张,“刑戮死辱之人也”,学于孔子而“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从师困于陈蔡,“问行”,子告知“言忠信,行笃敬”。

12(12).曾参#,字子舆,世称曾子,“少46岁”,前505-435年,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县魏庄乡)。先祖为夏禹后代,姒姓,其父曾点是孔丘早期弟子。16岁从师,曾被父杖昏,子告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方为孝。一生沉静稳重,谦恭谨慎。《家语·在厄》载曰,曾子弊衣而耕,鲁君闻之致邑,“固辞不受”。38岁,武城大夫聘为宾师,设教讲学。50岁,“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60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承传孔学颇有功劳,教授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弟子授孟子。《大学》《孝经》或为其作,《汉书·艺文志》录“《曾子》十八篇”。元代列入《二十四孝》啮指痛心。后母“供养不衰”,妻“藜蒸不熟”“遂出之,终身不娶”。[宋]程颐谓《论语》“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

13(13).澹台灭明#,姓澹台,字子羽,“少39岁”(《家语》曰49岁),生于前512(或502)年,卒年不详,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子游为武城宰时,出任幕僚,子游夸赞其“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以回答师问。成为孔门弟子后,“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实乃“状貌甚恶”遭夫子嫌弃;辞师自奋,“退而修行”,游学江淮,弘扬孔说,弟子多达三百,名扬各诸侯国。孔子自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14(15).宓不齐#,名不齐,字子贱,“少30岁”(《家语》曰40岁),前521()-445年,鲁国人,又说宋国人。注重修养,有君子之范,任为单父宰时(山东菏泽单县),采用“无为而治”,成就了“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吕氏春秋·察贤》);《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孔子赞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相传,宓不齐赴职,两吏随行,让其写文书却摇其肘;官吏回告鲁君,鲁君使告知:单父之事由汝定,五年后报。

15(19).原宪#,字子思,又称原思、原思仲,“少36岁”,生于前51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又说宋人、齐人。为人清正,不贪财,不求仕,“贫而乐道”。孔子为鲁司寇时,曾任孔子家宰。孔子殁,隐居卫国,安处贫困。子贡为卫相,“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前往探望,大为吃惊,问病否,原宪答“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令子贡“终身耻其言之过”。(《弟子列传》《家语》)

16(20).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少32岁”,前519-470年,齐国人,或鲁国人。谨慎处事,稳重为人,《家语》谓“为人能忍耻”,孔子认为“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故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他。相传,公冶长通鸟语,演绎出懂鸟语先获罪后免灾之说已成掌故。[唐]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不如黄雀语,能免冶长灾。”

17(21).南宫适#,姓南宫,又名韬,字子容,又称南容,南宫括,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崇尚道德,谨言慎行,以“白珪之玷”再三警示自我,深得老师赞赏;以“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问师,子曰:“君子哉!”孔子称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家语》谓“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并让侄女(丘异母之兄孟皮之女)嫁与他。

18(22).公皙哀#,《家语》有“公皙克”,姓公皙,字季次,又字季沈,生卒年不详,齐国人。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师从孔子,潜心学习,“独行君子之德”,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家语》云:“未尝屈节人臣,孔子特叹贵之。”《史记·游侠列传》载曰:“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19(23).曾蒧#(点古字),字子皙,又称曾皙,生卒年不详,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曾参之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学。与子路、冉求、公西陪侍夫子,闲聊志向,希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深有同感:“吾与蒧[同]也。”

20(24).颜无繇#,又名由,字路,一字季路,“少6岁”,生于前54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颜回之父。孔子早期弟子之一。鲁昭十三年(前529),“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刘向《新序》)儿子颜回早夭,颜无繇不愿薄棺安葬,面请夫子以车换椁,孔子以鲤死有棺无椁劝阻,众门徒瞒师厚葬。

21(25).商瞿#,字子木,也称卜子、卜先生,“少29岁”,生于前522年,卒年不详,鲁国人。悟性甚高,治学亦精,《家语》谓“特好《易》,孔子传之”,夫子学易的启蒙之师。《乾凿度》云:孔子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知而无位”,孔子泣曰“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天之命也”。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帛易》),反授之:“孔子传易于瞿”。《索隐》曰“商瞿传易至杨何(汉中大夫),凡八代相传”:→馯臂子弘→蟜庇子庸→周竖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庄→王同子中→周王孙、丁宽、杨何。

22(14).高柴#,字子羔,或季羔、子皋、子高、季皋,“少30岁”(《家语》曰40岁),前521()年生,卒年不详,卫国人,或齐国人。《家语》谓“不过六尺,状貌甚恶”,循规蹈矩,子以为“愚”,其实不然,灵活而有原则,曾为“费郈宰”(山东东平县)、“卫之士师”。卫国“蒯聩之乱”,子羔因守门刖者不计刖足之怨而能躲追者(《家语·致思》),出城遇子路,力劝免入避难。“孔子在鲁,闻之,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家语·曲礼·子夏问》)

23(26).漆雕开#,姓漆雕,名启(汉代避讳刘启易为开),字子若,或子开,“少11岁”,生于前540年,卒年不详,蔡国人,或鲁国人。无罪而受膑刑,师从孔子,心无旁骛,《家语》谓其“习《尚书》,不乐仕”。孔子告之“可以仕矣,时将过”,婉答所学难用于世:“吾斯之未能信”,故王肃注曰“未得用斯书之意”,孔安国注曰“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韩非《显学》列儒家八派有漆雕之儒。

24.公伯寮#,字子周,生卒年不详,鲁国人。《论语·宪问》载,公伯缭在季桓子面前“愬”(诋毁)子路,子服景伯告孔子后说,我有办法让他暴露于大庭广众,“肆诸市朝”。《集解》引郑玄注:“使人诛僚而肆之也。有罪既刑,陈其尸曰肆。”孔子不责,借“天命”相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孔子家语》或因“谗愬之人”而未列为孔门弟子。明嘉靖年间被祛出孔庙。《索隐》引《家语》“无公伯缭,而有申缭子周”。

25(30).司马耕#,又名犁,字子牛,又称司马牛,生卒年不详,宋国人。向氏之后,向罗之子。“性躁好言”,孔子告诫“说话迟缓些”,“内省无疚,则无忧惧”。《左传·哀公十四年》所载宋司马桓魁,在宋国专权作乱,失败逃卫奔齐去吴,后死于鲁国门外。亦称司马牛,字牛,司马公误判“牛是桓魋之弟”,引发后儒注学有误解。

26(16).樊须#,字子迟,又称樊迟,“少36岁”(《家语》曰46岁),前515()年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家语),或齐国人(郑玄)。求知好学,上进务实,颇具勇力,年轻老成。请教耕种圃作,被孔子视为“小人哉”。前484年,齐师伐鲁,即齐鲁稷曲之战,冉求率左师迎战,迟为车右。右军临阵溃逃;左军畏敌,不敢逾堑出击,关键时刻献策,鼓励冉求身先士卒,长矛入阵,大败齐军。

27(17).有若#,字子有,后尊为有子,“少43岁”(《家语》曰36岁),前518()-458()年,鲁国人。博学尚礼,“强识好古”,能全面把握孔学,认为“孝悌为人之本”,主张无为而治,藏富于民。夫子殁,因“状似孔子”,一度以师礼事之,学问不孚众望,被请下师座。孟子谓“子夏、子张、子游…强曾子”所为(《滕文公》);司马公记曰,弟子以夫子易占说事灵验而问“何以知之”,“有若默然无以应”。有若过世,鲁悼公前往吊唁。一说,《论语》由有若弟子编辑。

28(18).公西赤#,姓公西,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少42岁”,生于前509或519年,卒年不详,鲁国人。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乐于“宾客”“宗庙之事”,《家语》谓“束带立于朝,闲宾主之仪”。因夫子举荐,“乘肥马,衣轻裘”,出使齐国;“冉求为其母请粟”,因多多益善,被子告知“君子周急不继富”。《家语·终记解》曰“孔子之丧,公西赤掌殡葬”,极尽夏殷周之礼。

29(31).巫马施#,姓巫马,字子旗,又作子期,“少30岁”,生于前52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郑玄),或陈国人(家语)。忠义厚道,勤奋著称,笃行儒道,不贪富贵。曾为鲁国单父宰(山东单县)。陈司败以“鲁君娶吴女为夫人”,说孔子犯嫌“君子不党”,竟不能答。《吕氏春秋》察贤篇就“治单父”将其与宓子贱对举:子贱是“鸣琴而治”;子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30(32).梁鳣,字叔鱼,号子京,《家语》曰“少39岁”,前512年生,卒年不详,齐国人。相传为少梁(陕西韩城)开国康伯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避乱迁齐。年三十无子,母欲谋另娶,从时年“过四十”的商瞿之劝“非妻之过”而罢,“二年而有子”,42岁生骢,名赎字子襄,为曾子门徒。族谱云,父子皆祀孔庙。

31(35).颜幸,一作辛,字子柳,“少46岁”,生于前50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幸画像。《礼记》有颜柳。

32(34).冉孺,字子鲁,《家语》曰“冉儒,子鱼”,“少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族谱云,冉求之长子。

33(38).曹恤,字子循,小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蔡国人(上蔡洙湖镇)。相传,曹恤为曹振铎第18代孙,曹振铎为周文王第6代(又说第13代),因封定陶,以国为姓。曹恤家富心仁,常施善举,深受爱戴,世称“乐道明义”。晚年辞官,移居洪河,谓之曹寨,今洙湖镇曹姓传为其后人。族谱云,曹雪芹乃后裔。

34(36).伯虔,字子析,或子折(《索隐》),小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相传,为斗伯比后裔。斗伯比(生卒年待考),姓芈,亦称熊伯比,若敖熊仪之子,斗邑人(湖北郧西),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氏鼻祖。

35(37).公孙龙,姓公孙,字子石,小53岁,生于前498年,卒年不详,楚国人(郑玄),或卫国人(家语)。此公孙并非“白马非马”之公孙。

36(49).冉季,字子产,《集解》引郑玄曰鲁人。族谱云,冉雍次子。

37(43).公祖句兹,《家语》有“公祖兹”,字子之,鲁国寝丘人(河南固始)。句,音钩[gōu](《索隐》《正义》)。

38(41).秦祖,字子南,《集解》引郑玄曰秦人,上邽(甘肃天水)秦州文庙设秦祖祠。

39(74).漆雕哆,又名侈,字子敛,《集解》引郑玄曰鲁人。哆,赤者反[chǐ/chě](《集解》《索隐》)。

40(29).颜高#,《家语》有“颜刻”,一作克,字子骄。《正义》:“孔子在卫,南子招夫子为次乘过市,颜高为御。”《家语》云:孔子适卫,子骄为仆。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使孔子为次乘,游过市,孔子耻之。颜刻曰:“夫子何耻之?”孔子曰:“《诗》云:‘觏尔新婚,以慰我心。’”乃叹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1(62).漆雕徒父,《家语》有“漆雕从,字子文”,或“字固”(《索隐》)。《汝宁府志》曰,“漆雕从,亦名漆雕徒父,字子文”。

42(48).壤驷赤,字子徒,《家语》有“穰驷赤,字子从”,秦国人,秦地上邽人(甘肃天水),与石作蜀、秦祖号称“陇上儒学贤”,秦州文庙设壤驷赤祠。

43(55).商泽,字子秀,一作子季。

44(67).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前519-前479年,冀人(甘肃甘谷县)。学成返乡,淳教化,移风俗,使儒学西出,尊为“石夫子”。甘谷县1989年在十里铺小学立《石作蜀先贤旧址碑》。

45(56).任不齐,字选,前545-468年,《集解》引郑玄曰楚人。楚王闻其贤名,欲聘上卿,被拒绝,一心作诗注礼,相传述孔子言作逸语三篇。死后葬于桃乡,墓于济宁城北房葛铺。

46(27).公良孺#,妫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子幼,又作公良儒、公襄儒,出身陈国公族。孔子周游,常自带“家车五乘”随行(《家语》),适卫经蒲被困,拼死迎战公叔氏,使蒲人惧而与孔子立盟。司马公未列入35人之列,当为疏忽。

47(51).后处,字子里,郑玄曰齐人(《集解》),或蔡国人。

48.秦冉,秦厓,字开。《正义》曰《家语》无此人。

49(64).公夏首,《家语》为“公夏守”,字子乘,《集解》载郑玄曰鲁人。

50(42).奚容箴,字子皙,《家语》为“奚箴,字子楷”。《正义》曰卫人。

51.公肩定,字子中,郑玄曰鲁人(《集解》),或晋人。《索隐》曰“《家语》同也”。

52.颜祖,字襄,或子商,《正义》曰鲁人。《索隐》曰《家语》无此人。

53.鄡单[qiāo-shàn],字子家。徐广曰:“一云‘邬单’,钜鹿有鄡县,太原有邬县。”(《集解》《索隐》)。《索隐》曰《家语》无此人。

54(65).句井疆,《集解》引郑玄曰卫人。句作“钩”[gōu](《正义》)。

55(46).罕父黑,字子索。

56(28).秦商,字子丕,《集解》引郑玄曰楚人。《家语》曰:“鲁人,字丕慈。少孔子四岁,其父堇,与孔子父纥俱以力闻也。”

57(70).申党,一说申枨,字周,鲁国人,精通六艺。《索隐》引《家语》有“申缭,字周”(申缋字子周)。《论语》有申枨,郑玄注“申枨,鲁人,弟子也”。

58(72).颜之仆,字叔,《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59(57).荣旂,字子祈,《索隐》引《家语》有“荣祈,字子颜”。

60(75).县成,《家语》有“悬成,字子横”,《正义》“字子祺”,《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1(53).左人郢,字行,《家语》有“左郢,字子行”,《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2(63).燕伋,字子思,“少10岁”,前541-476年,秦国渔阳人(陕西宝鸡千阳县)。23岁与南宫适、子路等陪孔子入周问礼。27岁回故里,35岁时去齐国再随孔子。40岁隐居渔阳,设坛兴教。教徒近20年,每思恩师必用衣襟掬黄土于高坡,日久竟十余米高,1929年立“燕伋望鲁台”碑。(《燕氏家谱》)

63(50).薛邦,字子徒。司马公作“郑国”,“郑”乃“薛”之误;“国”乃避汉祖名讳。(《索隐》《正义》)

64(61).秦非,字子之,《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5(69).施之常,字子恒。相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祖先。

66(58).颜哙,字子声,《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7(66).步叔乘,字子车,《集解》引郑玄曰齐人。

68(59).原亢,字籍。《正义》曰:亢,作“宂”[rǒng]。

69(71).乐欬,字子声,《正义》曰鲁人。

70(44).廉絜,字庸,《集解》引郑玄曰卫人。

71(40).叔仲会,字子期,鲁人,《集解》《索隐》引郑玄曰晋人。《家语》载曰:与孔璇年相比,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见孔子而问曰“此二孺子之幼也于学,岂能识于壮哉?”孔子曰“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72.颜何,字厓(冉),《集解》引郑玄曰鲁人。《索隐》曰“《家语》字称”。

73(54).狄黑,字皙,《家语》字哲之。

74(68).邦巽,字子敛,《集解》引郑玄曰鲁人。文翁图作“国选”,乃避汉刘邦讳。刘氏作“邽巽”,或因字形而异。

75(73).孔忠,字子蔑,《集解》引《家语》曰“孔子兄之子”。

76(45).公西舆如,字子上,《家语》有“公西舆(与)”。

77(47).公西葴,字子上,《索隐》引《家语》“子尚”,《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78(33).琴牢,字子开,又字张,卫人。《家语》曰:琴牢“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许,曰‘非义也’。”

79(39).陈亢,陈人,字子元,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

(引自《劝世忠言—我说论语》)

史通

《史通》,唐刘知几撰,为中国及全球首部有系统地之史学理论专著,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由於《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於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编辑] 写作动机

[编辑] 总结以往的史学

史评著作之缺乏在此书面世之前,中国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史学家,产生了大批的史学著作,据《隋书·经籍志》史部,史部分十三类,共著录817部,13264卷。由于作者众多,传世久远,诸书在编撰体例、写作技巧、史料真伪、史观正否等等方面千差万别,客观形势要求对中国史学史作一个完整之总结,对大量史籍之优劣良莠加以评定,《史通》之出现,无疑是作者本身精通史学以及刻苦钻研的成果,但在另一方面说,与古代史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编辑] 上拟春秋

《史通·序》尝云: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於时,固其宜矣。犹冀知音君子,时有观焉。尼父有云:罪我者《春秋》,知我者春秋,斯之谓也。由是观之,史通之作,刘氏亦有上拟春秋之意。

[编辑] 不满前人的著述

刘知几自幼酷爱史学,博览群书, 是纠正累积各史著在史学方法及理论架构上的杂乱, 从而探求真正的史学理论。 故刘氏在《史通》道:「若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载笔之士, 其义不纯,思辨其指归,殚其体例。」 故此刘知几欲透过《史通》建立自己的史学理论。

[编辑] 挑战当时制度

刘知几身为史官,他感到史馆修史的限制, 以致不能满足他对编撰史著的极高要求, 因此刘知几辞去官职,私撰《史通》。

[编辑] 史馆修史之限制

他虽在史馆二十多年,其卓越的历史见解事事受制於监修大臣,诸如张昌宗、张易之、武三思、箫至忠之流,刘知几的主张往往与之不合而受贬抑,故反对众家修史,提倡一人自撰,并退而私著《史通》以发挥自己的史学才能与识见。另外,他认为在史馆修史有许多弊病,例如史馆人品繁杂,颇多庸碌之徒,在史学上之认识难以统一。二来史馆缺乏制度的规范导致分工不明,三来史馆材料缺乏,难以编撰。四来权贵干涉修史,令史馆不敢直书其言。

[编辑] 史通之得名

他表示《史通》之命名原因为:「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於白虎观,因名曰《白虎通》,余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

[编辑] 史通内容与史学理论的确立

史通全帕共有二十卷,原有五十二篇,但当中「体统」、「纰谬」、「驰张」三篇已失传。全书可分为内篇三十六篇及外篇十三篇。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编辑] 体裁

刘知几认为唐以前史籍虽然繁多,但大多出於模仿以前的史书,假如探索当中的源头并归纳起来,只有六家,而六家中只有左传家及汉书家仍有继承其体裁,故又写成《二体》一篇加以阐述。

六家、二体、杂述三篇叙述断代史书的体例、类别。按六家的体例分为二体一一编年体、纪传体。在杂史中,按其内容分为小录、逸事、地理篇等十种

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传、序例、断限、编次、题目、称谓、载言、载文、书事、烦省十六篇评论纪传史与编年史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

核才、辨职二篇,论史官的才具及人选。指出史家须有才、学、识三者,才能担当写史的任务。才指才干;学指知识学问;识指史观和笔法,即「善恶必书」。

采撰一编,论编撰方法与资料搜习。刘氏提出编纂前要广博地搜集史料,且须慎重的选择史料。

叙事、浮词、摸拟、言语、因习、邑里六篇,论叙述方法和写作技巧。

人物、品藻二篇,论对於历史人物的记载和品评的。他认为记载人物应看其重要性,包括「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他又认为不应只记载人物,还要品评人物,指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补注一篇,论史书的注文。刘氏把史书的注文分两类,一是解释,二是补充。刘氏推许解释的注,以之为注家的正体。对于补充事迹的注,刘氏则予否定。

鉴识、探赜二篇,论评论史书时应注意的问题。刘氏说明只有知识而没有鉴别便没有多大用处。他认为,必须对事物有精到的研究,才能有合适的看法。刘氏又指出,研究前人的著作,切忌妄加推断,歪曲古人的意旨。

自叙一篇刘氏自述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经过及撰著史通的动机、意旨和感想。

外编则综论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一些具体问题。

古今正史叙述断代史书的著作情况,并分析其源流。刘氏将唐代以前的历史著作分为「正史」与「杂史」两大类,在正史中再接其著作的源流分为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

史官建置、忤时二篇论述历代史官建置的沿革、官修史的弊病。刘氏肯定设官修史的重要,但他认为揭露了官修史的五个主要弊病:

一是史官众多,互相观望;

二是史料缺乏,难以编撰;

三是权贵干涉,不敢直书;

四是监修牵掣,无从下笔;

五是缺乏制度,职责不明。

疑古、惑经、申左、杂说上、杂说中、杂说下、暗惑、汉书五行志错误、五行志杂驳九篇,专论历史著作的优劣和杂评。刘氏在疑古‧篇对尚书及论语提出十条批评,在惑经篇对《春秋》提出十二条批评。他不但批评孔子,又指责孟子、司马迁等对孔子的赞誉,大胆突出。

在申左篇中,评论春秋三传的优劣,他表扬左传而贬抑公羊及谷梁传。 在杂说上、中、下三篇及暗惑篇里,杂评诸书记载的得失,并提出许多关於史书的体例、内容、编纂方法以及读史、评史等方面的意见, 汉书五行志错误篇专评班固所著汉书五行志的缺点。五行志杂驳篇专评春秋时代五行的记载的得失。

点烦一篇删改史书的烦文(指有标点符号的文章)。由于许多古经书所著之标点符号(点、注)均是错误的,致令读者误解原文,故刘氏便把其中之标点符号完全删去。

史通虽只有四十九篇,但内容十分全面,一方面对以往旧史作出全面总结及批评得失;另一方面则对当代修史的错误加以纠正,可谓达到「扬榷利病」的目的。

[编辑] 史学理论的确立

一.史之体裁

六家、二体

刘知几认为唐代以前的史籍虽多,但整体多出於模仿,要探索本原,归纳起来只有六家:

尚书家(记言)

春秋家(记事)

左传家(编年史)

国语家(分国纪事,是国别史)

史记家(纪传体通史)

汉书家(纪传体断代史)

由於六家中只有左传家及汉书家有史书继承其体裁,故又写成〈二体〉一篇详述。他又以编年史、纪传史视为史家正体,称为「正史」,其他则称为「杂著」,如笔记短书、方志、家谱以及专详地理都邑的记载都是「杂著」。

刘知几又认为编年及纪传二体各有优劣,可以互补不足,所以应二者并重。他於〈古今正史〉一篇中,兼举《春秋》为正史,不从当时《隋书.经籍志》所列正史仅有纪传体史书的做法,实为创见及持平之论。

二‧极崇断代史

《史通》推崇断代史而反对通史的写作体例。首先,他认为通史浩翰难读,断代史较易为学者探讨:「言皆精练,语甚该密,学者寻讨,易为其功」,再者,后一朝修前一朝的历史,时间不远,史料易得,故主张修断代史。

他反对修通史,是由於通史涉及上下数千年之史实,在《四库提要》中提到:「非学问足以该通,文章足以熔铸,则难以成书。」而鉴於通史年月悠长,史料多已失传,其可采录者往往为旧文,难得新异,所以并不主张修通史。

由於刘知几极度推崇断代史,因而亦严守断代史书所述之朝代为断限,认为不宜涉及前朝,以免重复。故此,他批评《汉书.古今人表》,因其涉及汉以前的人物,又主张删除纪传史中的「天文」(违反断代史书的体例)、「艺文」、「五行」三志。

三.史之篇章

对载言的看法:纪传是记事之书,不应载言。载言的做法使文辞与史实夹杂,切断了史实的连贯性,使读者糊涂。主张史书中的「列传」或「本纪」只记史事,载言之体宜另立一章,题为「制册章表书」。上述建议虽未为后者采用,然而后人编《经世文篇》,与史传相辅相成。

对「表」、「书」、「志」的看法:「表」只是重复列述「本纪」、「列传」所载,故无大作用。至於书、志方面,他主张删除纪传史中「天文」、「艺文」、「五行」三志。

增加「都邑」、「氏族」、「方物」三志:都邑载官阙制度,朝廷礼仪,可反映统治者的经营策划和一般物质的建设情况。氏族分辨华夷及士庶之别。世家大族为统治集团之核心,故记载之可反映社会真实的面貌。方物土贡反映经济状况。

论赞:旧史惯例,每於叙事之末便发一论,如史记有「太史公曰」。《史通》认为这是后世文士以空言作史论的不良风气,既烦琐又无大意义,故大力斥之。

四.史之书法 刘知几提出正名、抉择、直言三大原则:

正名:项羽非正式的君主,故史记不应将他列入本纪,而应划入列传。

抉择:别辨贤愚善恶而加以批评。

直言:善恶必书,不因个人感情而歪曲事实。

五.史书文字 刘知几认为史书应以简洁为主,反对烦冗。他认为文字该婉曲,以求「意在言外」。同时他还主张「朴、真、今」三原则,即是:

朴而不华,浮词宜删

事必直叙,以求真实

不用古语,改用当代文字写史,是为「今」

六.史书的采撰 在采辑史料方面,刘知几认为宜广泛搜集资料及博览群书。同时应以私家著述为佳,反对官家修史,因官家修史有太多客观环境所制约,令作史者不能发挥所长。

七‧反对文人修史 刘知几反对文人修史,因易流於浮夸,「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与史实不符,故竭力主张史学应摆脱文学而独立,反对文士修史,这种见解是针对当时一般专务词藻,忽略史实的文士写作而提出的。

八.总结旧史得失 刘氏总结旧史的利弊得失,尤注意史书材料的真实性。指出旧史多有失实,例如修史者往往慑於君主的权威,不能直书史实。又或歪曲前朝事实以迎合君主心意;记事时慿主观爱恨,失去是非的公正;记事时不是全面了解事物真相,而仅凭片面传闻,必然有失实之处;以及书中有太多隐讳及夸饰,很难保存事实的本来面目。

[编辑] 评价

史通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史学评论钜著。此书之所以受后世所推崇,是由於刘知几作了以下的贡献:

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总结了唐代以前史学发展。如在「六家」、「杂述」、「二体」等篇总结了历史著作的类别、源流和体例;在史官建置、核才、辨职、忤时等篇总结了设官修史的教训;在本纪、世家、列传、表 历、书志、断限、编次、载言、载文、书事、烦省等篇总结了纪传史与编年史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等等。各项总结里都分别指出其得失利害,对促进史学发展,实有重要作用。

他在书中提倡直书、实录,斥责歪曲和捏造历史的人。这观点与唐以前社会环境有莫大关系,盖因唐以前是魏晋南北朝年代,常经历改朝换代,篡位者又往往要史家对本朝饰善讳恶,对敌国则诬陷诋毁。

提倡疑古、惑经,启后世考证辨伪之风,此於史学之贡献极大。

刘氏提出疑古、惑经之论,唤醒学人以实事求是之精神,寻求古人古事之真相。虽然刘氏推崇孔子,但他仍认为孔子亦有缺点,他说:「孔子斯验世人之饰智矜愚、爱憎由己者,多矣!」对孔子撰著的《春秋》,他亦提出批评,除惑经篇集中地列举十二条,在其他篇里也间有陈述。刘知几不但批评孔子的春秋,而且对那些不加思考、一味赞扬《春秋》的著名学者如孟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等,也予以批评。这种观点在当时责有很大的创意,且对后世有影响:

至宋而怀疑风气风盛。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而别为考异三十卷,阐明对史料取舍的原因,可见一斑。

清代学者之考证辨伪,深具怀疑精神,致力於考订工夫,且不仅於史事多所订正,即一般古籍亦有所辨正。如胡应麟《四部正伪》、宋濂《诸子辨》、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及崔述《考信录》等。

在史料工作方面,刘氏主张要广搜博采,又要细心鉴别真伪,慎重取舍。他认为,若不徵求异说,采摭言,则内容贫乏,难以成一家之言,但若只求聚博为功,而不别加研核,又会真伪混淆,是非参错。故史料不但要丰富,而且要真实。

在史书的体例方面,刘氏深入分析史书的体例。他对六家二体之评价甚为详尽。他以六家中尚书记言而不著岁序,春秋记事而详颠末,国语国别而不归典式,史记代远而不立限断,都不免有其局限;惟独左传经年纬月,叙时事则铨次分明;汉书纪志表传,举一朝则起讫完具。

在内容方面,他亦有不少建议,如刘氏强调都邑、氏族、方物之重要(增加三志)。宋郑樵之作《通志》,便有氏族略、都邑略;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又别立土贡考,皆承刘氏之主张而增辟。

刘氏又提倡删去天文、五行,艺文志则应只胪列当代学者所著之书即可,不必重刊前代书目。《明史·艺文志》即只记有明一代之著述,不愎上涉前代可见其受刘氏之影响。浦起龙史通通释认为后妃外戚不称纪,传后无复赞语,灾难无五行谶纬之记,均受刘知几之影响。

在文与史的关系方面,刘氏揭述经、文与史分述之观念。

刘知几反对文人修史,主张史学脱离文学,以免「文非文,史非史」之弊。此与今日之史学观点相合。

史通大惑经篇,谓春秋所载,不尽合史实。又有申左篇,谓左氏有三长,而公、谷有五短。盖公、谷多微言大义,而左氏详於史实,自史学立场言,自是左氏可信,二传当存疑也。其疑古篇,於古代经籍,并疑问之,实明白确立了史学脱离经学的影子。

第五,提出合理的史学方法

史通一书最大的贡献,就是对史学方法的讨论。刘氏所提出的史学方法,甚有系统和全面,从史料的范围、史料的采辑、史料的鉴别、史料的区分,到编纂的次序、史事的判断人物的评论、篇幅的剪裁、文字的修饰等,都有创造性的研究和规划,例如载言、编次、称谓、采撰等篇,都是讨论史学方法的。刘氏所提出的史学方法,对后世史家有很大的影响,把史学又向前推进一步。

第六,提出史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刘知几认为历史家要有科学的修养、公正的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精神。书中畅论史家必须具备「三长」,即才、学、识三个条件,所写的历史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他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史才,主要是指史家的才干;史学主要是指史家的知识学问;至于史识,主要是指史家的史观和笔法,也就是「善恶必书」的「直笔论」,刘氏强调「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上述之言为后世史家所公认,由此可见刘氏识见之高超。

第七,开辟史评的道路。

史评包括两种,一是对史事的评论,一是对史书的评论,评事产生很早,有史书即有对史事的看法,如孔子《春秋》的褒贬书法,就是对史事之评论,后来各种史书都有著者的论赞。而中国最系统有和全面的史评,首推刘知几《史通》,而后方有宋吕夏卿《唐书直笔》,吴缜《唐书纠谬》。直至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才开始把史评列为史部分类的一门,后来目录书也有称为史学的,所以说史通一书为中国一切史评书开了正确的道路。

第八,史学见解影响后世。

修史者唐以后之史书,采史通之见解者,以欧阳修《新唐书》为最多,如关於书志之见,欧阳修颇能师其意,《新唐书》而后,刘氏之学说,始大盛行而流传于世,

如后唐诸史,有论无赞,有韵之赞全删,俪语之论删改,皆受其影响。而刘氏倡断代史,贬通史,后世官修史多为断代史,通史地位日渐低落。

[编辑] 总结

1.《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内篇皆论史家体例,辨别是非;外篇则述史籍源流,又评论古人得失。……其贯穿古今,洞悉利病,实非后人之所及。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有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荀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矣。

3.王维俭《史通训故》序:论文则《文心雕龙》,评史则《史通》,二书不可不观,实有益於后学。

4。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有如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编纂学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一样,刘知几的史通则在史学理论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编辑] 目录

史通 原序

卷一

史通 内篇 六家第一

卷二

史通 内篇 二体第二

史通 内篇 载言第三

史通 内篇 本纪第四

史通 内篇 世家第五

史通 内篇 列传第六

卷三

史通 内篇 表历第七

史通 内篇 书志第八

卷四

史通 内篇 论赞第九

史通 内篇 序例第十

史通 内篇 题目第十一

史通 内篇 断限第十二

史通 内篇 编次第十三

史通 内篇 称谓第十四

卷五

史通 内篇 采撰第十五

史通 内篇 载文第十六

史通 内篇 补注第十七

史通 内篇 因习第十八

史通 内篇 邑里第十九

卷六

史通 内篇 言语第二十

史通 内篇 浮词第二十一

史通 内篇 叙事第二十二

卷七

史通 内篇 品藻第二十三

史通 内篇 直书第二十四

史通 内篇 曲笔第二十五

史通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

史通 内篇 探赜第二十七

卷八

史通 内篇 摸拟第二十八

史通 内篇 书事第二十九

史通 内篇 人物第三十

卷九

史通 内篇 核才第三十一

史通 内篇 序传第三十二

史通 内篇 烦省第三十三

卷十

史通 外篇

校勘记

[编辑] 参考书籍

〈国史纵论〉下编,作者郑佩华、吴美英、黎惠贤。p334-338

人物生平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

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

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子夏像)。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贡献 子夏易传

史载孔子弟子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还是 韩婴

本文对古籍所记载初步考察《子夏易传》确有古《易》面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之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秉承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入的契会,显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秉承“古义”,兼容“新义”的思想特色.子夏于诸经也皆有钻研,各有所侧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全面继承孔子

孔子的高徒子夏,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光辉篇章的重要一环。

家族世系 长支

( 一)卜子长支家谱

1 世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长子卜日祥、次子 卜日祯 ( 卜式 的祖父 )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长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长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长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长子卜潘、次子卜屏

12世 卜潘:长子卜孝思(无后)、次子 卜孝则

13世 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长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15世 卜继宗:长子卜璋、次子卜机、第三子卜璜

16世 卜璋

17世 卜东也 (一作“ 卜东 ”)

18世 卜钦:长子卜震、次子卜坎、第三子卜乾

19世 卜震:长子卜顺、次子卜巽、第三子卜任

20世 卜顺

21世 卜思

22世 卜息习:长子卜贤、次子卜德

23世 卜贤

24世 卜斗成

25世 卜宿:长子卜思敬、次子卜思义

26世 卜思敬:长子卜洛汝(无后)、次子 卜泾渭

27世 卜泾渭

28世 卜回:长子卜国传、次子卜国祯

29世 卜国传:长子卜军、次子卜师

30世卜军

31世 卜资

32世 卜尔允:长子卜占魁、次子卜应魁

33世 卜占魁

34世 卜游:长子卜朝柱、次子卜朝树

35世 卜朝柱:长子卜铨、次子卜监

36世 卜铨:长子卜边、次子卜迩

37世 卜边:长子卜五伦、次子卜建伦、第三子卜敦伦

38世 卜五伦

39世 卜浩然:长子卜屯、次子卜晋、第三子卜谦

40世 卜屯

41世 卜津

42世 卜易有

43世 卜现:长子卜登高、次子卜登魁

44世 卜登高

45世 卜两青

46世 卜述:长子卜三聘、次子卜三仕

47世 卜三聘

48世 卜季

49世 卜器

50世 卜长春

51世 卜照

52世 卜立邦:长子 卜坟 [由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迁至 丰县 ]、次子 卜典 [ 夏邑支祖 ]、第三子 卜谟 [ 夏邑支祖 ]

53世 卜坟 :长子卜彦才、次子卜彦忠

54世 卜彦才 :长子 卜吉 、次子 卜志

54世 卜彦忠 :长子卜云、次子 卜海 (无后)

55世 卜吉:长子 卜从礼 、次子 卜从义 、第三子 卜良友

55世卜志:长子 卜完 、次子 卜兰 (无后)

56世 卜从礼 :生一子 卜俊

55世 卜云:生一子 卜奉

56世 卜俊 : 卜从礼 之子,无后

56世 卜从义:长子 卜伦 (无后)、次子 卜聪 [迁居 沛邑卜家湾 (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第三子卜臻(无后)

56世 卜良友:长子 卜仲 [ 承接大宗谱 ]、次子卜盘、第三子卜清

56世 卜完:长子 卜宣 [ 鱼台 支祖 ]、次子卜抡、第三子卜升

56世 卜奉: 卜云 之子

57世 卜恺: 卜奉 之子

57世 卜月: 卜宣 之子

58世 卜景占:卜月长子

58世 卜景治:卜月次子

58世 卜景节:卜月第三子

58世 卜景淮:卜月第四子

59世 卜希颜:卜景节长子

59世 卜希尧:卜景节次子

60世 卜念真:卜希尧长子

60世 卜从真:卜希尧次子

61世 卜文桂:卜念真长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折桂:卜念真次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攀桂:卜念真第三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良桂:卜念真第四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秋桂:卜念真第五子,迁居鱼台

注释 或因战乱,或因家族衰微, 卜子长支世系 至此失载

次支

( 二)卜子次支家谱(巨野支谱)

1世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判(一作卜泮, 巨野县卜氏始祖 )

2世卜判(字子决)

3世 卜哲:长子卜能智、次子卜能明

4世 卜能智

5世 卜丕

6世 卜晃:长子卜式、次子卜法

7世 卜式 (字 子怜 注释1 ):长子卜彪、次子卜

8世 卜彪 (字伯云):长子卜可久、次子卜可大、第三子卜可立

9世 卜可久:长子卜思孝、次子卜思忠

10世 卜思孝:长子卜安维、次子卜国忠

11世 卜安维(字匡公):长子卜世隆、次子卜世禄

12世 卜世隆(字子盛):长子卜忠、次子卜刚

13世 卜忠

14世 卜阶(字象升):长子卜守约、次子卜守正

15世 卜守约(字学曾):长子卜契、次子卜锡

16世 卜契:长子卜咸、次子卜良、第三子卜康

17世 卜咸(字先恒):长子卜兴邦、次子卜安邦

18世 卜兴邦(字大业):长子卜仁、次子卜旃、第三子卜施

19世 卜仁(字善长):长子卜良弼、次子卜良玉

20世 卜良弼 (一作 卜弼 注释2 ):宋代卜姓入杭始祖,世居山东省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长子卜修己、次子卜修德

21世 卜修己(字敬直)

22世 卜绍(字述之):长子卜殷、次子卜贵

23世 卜殷

24世 卜暨

25世 卜文蔚:长子卜叔卿、次子卜叔封

26世 卜叔卿:长子卜世祚、次子卜世立

27世 卜世祚:长子卜、次子卜玖

28世 卜

29世 卜之才(字荩臣)

30世 卜大中:长子卜秉义、次子卜秉彝

31世 卜秉义(字崇正):长子卜长言、次子卜善言

32世 卜长言

33世 卜继(字承先):长子卜光廷、次子卜光赞

34世 卜光廷

35世 卜鲸(字潜斋)

36世 卜记

37世 卜章

38世 卜洪谏:长子卜令演、次子 卜令严 [ 宗子 ]、第三子卜令威

39世 卜令严(字子肃)

40世 卜绍文

41世 卜友

42世 卜师孔

43世 卜中正

44世 卜大逵

45世 卜庸

46世 卜得善

47世 卜克宽

48世 卜硕

49世 卜旭升

50世 卜新志:长子卜运、次子卜连

51世 卜运 (一作“ 卜连 ”)

52世 卜初卫

53世 卜从吉:长子卜居广、次子 卜居敬 [ 宗子 ]

54世 卜居敬(字者昌),其子 卜文可 [ 日照 支祖 ]

55世 卜文可:长子卜有为、次子卜克为

56世 卜有为

57世 卜用

58世 卜心以

59世 卜日本 ( 日 + 本 , 此字打不出来 )

60世 卜品金

61世 卜加民 :明朝崇祯八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

62世 卜景星 :清朝康熙三年,入巨野县庠生

63世 卜年昌 :康熙七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十八年,入巨野县庠生,后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 卜尊贤 :字衍德,康熙五十一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世 卜科 :乾隆八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 卜美 长子 卜玉柱 为宗子

66世 卜玉柱 :乾隆十七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世 卜国华 :乾隆五十三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 卜心端 :自幼失音,未袭

69世 卜先立 :字广运,号德谱,嘉庆十七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世 卜昭灼 :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

71世 卜 :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三年改为奉祀官

72世 卜庆德

73世 卜繁林 :1958年,举家迁东北

注释1: 关于“ 卜式 ”这个人物,《 丰县卜氏族谱 》与《 巨野卜氏族谱 》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注释2: 据《 大浦卜氏族谱 》记载, 卜弼 创基于上杭胜运里,传六世至卜宁茂,卜宁茂又迁居今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旗坑;卜宁茂之孙卜德清又迁至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官坪,洪武年间,卜德清支派又迁至溪南(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南),其后,该支后人卜仕雄又迁居梅州大浦。因此支派世系缺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进一步考证。

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代 卜尊贤:字衍德,康熙51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59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代 卜科:乾隆8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代 卜玉柱:乾隆17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代 卜国华:乾隆53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代 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17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代 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卜子奉祀官

71代 卜 :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72代 卜庆德:其弟卜庆功,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纳斯学院历史系教师

73代 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后嗣下落未明。

著作

魏王冢中的《归藏》应来自于子夏之徒所传习者。

史籍记载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後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卜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后人评论

活了

一百多岁的卜商先哲,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在传播儒家学说上,独立形成子夏氏一派,成为孔门弟子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博学笃志,传授五经,后世治五经的学者,大都认为他们的学说托之于卜商的传授;他不但学识渊博,整理和传播古代文献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更重视躬行实践,讲究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后人留下良好的形象;他晚年西河讲学,离群索居,继承孔子的未竟事业,活到老,学到老。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姓什么

孔子的姓氏为孔。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